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位置和范围》(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位置和范围》(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位置和范围》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国土范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以及了解我国领土的分布情况。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地图知识、经纬度知识、地理位置、国土范围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地理知识,对地图和地理位置有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地理位置和国土范围的概念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并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地图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了解我国领土的分布情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地图和实例,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我国领土的分布情况。
2.教学难点:经纬度知识的运用,地图的阅读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地理知识。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位置和国土范围的概念。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地图和图片:准备相关的地图和图片,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析。
2.教学案例:收集一些与地理位置和国土范围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讲解和讨论。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道具,如地球仪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国土范围。
提问学生对地理位置和国土范围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讲解经纬度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x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地理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能通过图片资料,尝试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
2.通过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位置和范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通过烟台、威海容易形成“雪窝子”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区域位置特点分析方法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烟台威海为什么是“雪窝”的问题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领悟到学习有用地理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学习亚洲位置、范围的方法分析其他大洲的位置和范围特点。
教学难点用身边或生活中的地理学会分析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亚洲范围和居民生活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知识链接的思路带领学生直接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亚洲的经纬度位置,你有没有觉得亚洲跨经纬度范围都很广呢?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亚洲的范围知识吧!讲授新课──用学生活动和实践链接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探索新知,体现过程和方法教学的新思想二、世界第一大洲(亚洲的范围)情景四:创造学生活动,教给学生思考大洲范围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亚洲的范围广大学生活动:作比较──认识世界第一大洲。
活动要求:1.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张纸,上面有按同一比例尺绘制的七大洲轮廓图,并标有各大洲的面积以及最南、最北的大致纬度。
七年级地理教案《亚洲位置和范围》
七年级地理教案《亚洲位置和范围》教学目标:1. 了解亚洲的位置和范围;2. 了解亚洲的边界、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3. 培养地理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2. 亚洲的边界、面积和人口。
教学难点:1. 亚洲的范围;2. 亚洲的边界、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的综合理解和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教学PPT、地图等;2. 学生准备:学生教材、笔记本。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简要介绍地理的重要性和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Step 2:新课讲解(15分钟)通过展示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并详细讲解亚洲的边界、面积和人口等:1. 亚洲的位置:介绍亚洲的大致位置和周边国家;2. 亚洲的范围:介绍亚洲的西、南、东和北部边界;3. 亚洲的面积:介绍亚洲的面积在全球上的占比;4. 亚洲的人口:介绍亚洲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
Step 3:讨论与实践(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讨论以下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1. 亚洲地大物博,为什么人口这么多,资源却不一定富集?2. 亚洲的边界和周边国家有什么特点?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点评,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发言能力。
Step 4:小结(10分钟)通过讲解总结亚洲的位置、范围、边界和人口等基本情况,强调亚洲在世界上的重要性。
Step 5:课堂练习(10分钟)布置一个小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课堂测试。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请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亚洲位置和范围的小论文。
Step 7: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所学知识点,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使学生能够具体掌握亚洲地理特点,并通过讨论和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也有助于巩固和深化学生对亚洲地理的理解,但在作业设计上可以考虑减少题目数量,以确保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作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1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亚洲的范围)》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1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亚洲的范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1亚洲的位置和范围》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方面的信息。
教材还介绍了亚洲与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三大洋以及欧洲、非洲、大洋洲等大陆的相邻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亚洲的基本地理知识,培养观察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上大洲的基本概念,对世界地图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生动、直观的教材和教学手段,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此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被激发,以便更好地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方面的信息,掌握亚洲的基本地理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方面的信息。
2.教学难点:亚洲与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三大洋以及欧洲、非洲、大洋洲等大陆的相邻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讨论和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亚洲的美丽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地图,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方面的信息。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亚洲与周边大洋和大陆的相邻关系,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亚洲的典型国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亚洲的地域特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亚洲的位置与范围第二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亚洲的位置与范围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亚洲的位置与范围》第二课时,主要介绍了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分区以及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亚洲的整体认识,为后续学习亚洲各国地理特征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空间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对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有待加强。
此外,学生对亚洲地区的了解相对较少,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充满好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分区;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文字材料,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亚洲地区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分区;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难点:亚洲分区及分区特点;亚洲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文字材料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分区,讲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3.案例分析:选取亚洲分区中的一个案例,分析分区特点,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亚洲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5.总结提升:对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分区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总结,强化学生记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 亚洲位置和范围 教案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重点落实“运用地图等资料阐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这一课标要求.“雄踞东方的大洲”从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重点是突出描述亚洲位置和范围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世界第一大洲”突出说明了亚洲范围之大,介绍了亚洲地理分区,并以图画辅以说明的形式展示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同时以北美洲地理位置和范围和亚洲进行对比.【学生分析】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和范围.2.知道亚洲的面积,地理分区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初步学会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洲自然地理概况及及多样性地域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大洲的自豪感.【学习重点】1.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亚洲的地理分区.2.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学习难点】1.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2.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法【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亚洲位置和范围》课件;《亚洲位置和范围》图片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完成导学案【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出问题:怎样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知识讲解:多媒体展示:教学三维目标板书一、雄踞东方的大洲播放多媒体课件:1.指导学生读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老师提问):描述亚洲的半球位置,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学生回答):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板书1、半球位置2.指导学生读图6.2《亚洲的范围》(老师提问):描述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温度带,亚洲所跨南北纬度和东西经度数?亚洲位于五带中的哪几个带?(学生回答):跨经度:26°E--180°--170°W;跨纬度:81°N---11°S;跨温度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板书2、经纬度位置3.指导学生读图6.2《亚洲的范围》(老师提问):描述亚洲的海陆位置,找出亚洲周围的大洋和大洲.(学生回答):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东、南分别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西面与欧洲毗邻,西南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老师提问):在图中找出亚洲和其他大洲分界.(学生回答):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板书3、海陆位置(教学小结):以上我们学习了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分别介绍了亚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明确了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亚洲奠定了基础.合作探究:活动: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及其周围的大洲和大洋,该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运用地图,简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1、读图6.1,简述北美洲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北半球、西半球2、读图6.3,说出北美洲经纬度位置.81°N——10°N,170°W——20°W3、读图6.3,找出北美洲周围的大洋、大洲,归纳北美洲的海陆位置特点.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东北隔海与欧洲相望,南以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为界;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承转):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亚洲各地理分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教案 人教地理七年级下册
导入:
展示卡塔尔世界杯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答卡塔尔是哪个大洲的从而进入课题。
问题: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明确:
小组活动:组长刮刮选任务,然后组织组员运用地图,准确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教师:巡视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地图,来提取有用地理信息来描述地理位置。
师生互动:教师利用课件,以填空的形式,让小组发言人进行成果展示,展示的过程中,还利用相关地图进行学法指导。
组间互动:展示的过程中,同任务的另一小组可以对展示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小组活动:在北美洲位置和范围地图上,画出东西半球分界线、四至点,圈出周边的大洲与大洋,总结归纳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师生互动:教师利用课件,以问题和填空的形式,让小组发言人进行成果展示,展示的过程中,还利用相关地图进行学法指导。
组间互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另一小组的同学可以对展示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小组活动:对比亚洲、北美洲地理位置的异同。
任务: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活动:
1、看轮廓,说大洲名称,并进行面积由大到小排名;
2、看示意图,理解亚洲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3、理解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所带来的影响。
任务:认识亚洲六大地理分区
活动:
1、通过实例认识一个区域如何进行地理分区。
2、看地图,认识亚洲六大地理分区。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亚洲各地理分区的地理事物。
教师:作核心素养渗透,为下一节课作铺垫,并对
课题进行升华:
课堂小结。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亚洲的位置与范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亚洲的位置与范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亚洲的位置与范围是地理七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以及亚洲各大洲之间的相对位置。
教材通过丰富的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亚洲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科技发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较弱,对地理术语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认识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阅读、观察、分析,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亚洲各国的了解和尊重,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难点:对亚洲地图的阅读和理解,以及对亚洲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地图阅读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案例分析法:通过介绍亚洲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科技发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亚洲。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图片。
2.亚洲地图、世界地图。
3.相关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然后提出问题:“亚洲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屋脊’?”引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和教学图片,呈现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包括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亚洲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科技发展。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案共2课时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案共2课时第—课时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的地理位置〕■课标要求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在地图上读出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能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大洲位置和范围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发觉简述某一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2.通过类比思维、模拟旅游和角色表演,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再通过老师的点拨引导,把感性的认识转化为理性的知识。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给学生以思维美和发觉美的享受,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亚洲的位置、面临的大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教学策略依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精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累积,逐渐到达分析、比拟、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地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打算(教师打算)查询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打算)依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亚洲位置特点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亚洲的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模拟旅游启发引导,表达从地理事实和身边教起的教学新理念教师:课件播放亚洲的景观图片〔如喜马拉雅山、长城、富士山、泰姬陵等〕。
你了解这些景观在哪个大洲吗?学生:亚洲。
教师: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答复预设:因为课前安排学生搜集了有关亚洲的资料,所以应该给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时机,让学生充分致辞,并把所说到的有关亚洲的知识都写在黑板上,最后可以总结:同学们了解这么多有关亚洲的知识,可还有不少知识是大家不了解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亚洲的知识,看看会有哪些新的收获。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亚洲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亚洲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优质课资料《亚洲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教师进修学校郑春艳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坦途镇中学李淑霞一、课标要求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是认识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是区域地理的第一节内容。
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有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具备相应的知识背景,但仍需要借助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因此,我在教学中创设“Q宠宝贝亚洲神奇之旅”这一情境主线,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查找资料、论证等方法来体验学习的乐趣。
同时,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学会描述大洲位置和范围的一般方法,并能举一反三,从而开拓思路。
三、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等资料,分析并叙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亚洲位置和范围的学习,探究发现简述某一大洲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和探究活动,享受思维美和发现美,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识记亚洲的位置、濒临的大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
2.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五、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以QQ游戏中的宠物宝贝学习成长这一情境为主线,创设情境,通过资料搜集等活动积累感性知识,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受QQ游戏中的宠物宝贝学习成长启发,以此为情景主线制作多媒体。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亚洲位置特点的图文资料。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1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亚洲的范围)》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1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亚洲的范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1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亚洲的范围)》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和文字,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其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全球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材内容包括亚洲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以及亚洲与周边洲际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大洲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亚洲的具体位置和范围,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地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够通过地图准确地指出亚洲的位置。
2.让学生理解亚洲与周边洲际的关系,能够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确定。
2.亚洲与周边洲际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思考问题,掌握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3.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亚洲地图和相关案例资料。
2.准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大洲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2.呈现(10分钟)利用投影仪呈现亚洲地图,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亚洲位于哪个半球?(2)亚洲的经纬度范围是多少?(3)亚洲东临哪个洋?西临哪个洋?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周边洲际,分析亚洲与该洲际的位置关系,并presentation。
4.巩固(10分钟)通过填写亚洲位置和范围的知识结构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亚洲的地理位置对全球的影响,如气候、文化交流等,并进行小组讨论。
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的地理位置》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激发对亚洲地理位置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新课——《亚洲的地理位置》。
3.教师简要介绍亚洲的基本情况,如面积、人口、主要国家等,使学生初步了解亚洲在全球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重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地理学的魅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详细讲解亚洲的地理范围、地形、气候等基本特征,结合地图和实例,使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2.针对亚洲地理位置的复杂性,教师通过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亚洲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及其相互关系。
3.讲解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同时强调亚洲地理位置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地理事物和现象分析问题。
3.课堂讲解,突破难点
-对亚洲地理位置的复杂性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实例分析其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通过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突破教学难点。
4.实践活动,巩固知识
-设计实践活动,如绘制亚洲地图、制作亚洲地理知识卡片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1.抓住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亚洲地理位置的特点。
2.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亚洲地理知识。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第二课时)课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B.印度半岛
C.朝鲜半岛
D.阿拉伯半岛
D.大洋洲
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2.预习《自然环境》,了解亚洲的地形、河流和气候特征。
纬度比较 亚洲跨纬度最广
一 世界第一大洲——
亚
东
洲
西 距 离
东 西
比
距
较
离
最
长
一
西亚
北
亚
中亚
东
亚
中国
南 亚
小游戏:我说你找
一 亚洲的地理分区——多彩的地域文化 人文环境与自然环 境相适应
干旱草原游牧生活
干旱山坡地区生活
湿热多河湖, 水上生活
多地震的 抗震建筑
亚洲地域辽阔,对各地区居民生活的影响 北亚
课前预习
预习教材第5——6页,思考一下亚 洲的“大”,大在哪几个方面?
一 世界第一大洲
面积 纬度
东西 距离
区域 差异
一 世界第一大洲——
亚洲包括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岛屿,面积约为4 400万 平方千米,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一 世界第一大洲——
一 世界第一大洲——
住:防震
食:寿司
课堂小结
位 亚置
和 洲范
围
知识结构导图
雄踞东方的大洲 世界第一大洲
半球位置
不
经纬度位置
同
地
海陆位置
区
居
民
世界面积最大
生
活
跨纬度最多
差
异
东西距离最远
大
当堂检测
1.世界最大的洲和最大的洋分别是 ( B )
A.非洲和太平洋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位置和范围》名师教学设计(第2课时)
《位置和范围》名师教学设计(第2课时)【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教材分析】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是学生进入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节,也是培养学生掌握认识大洲自然地理环境一般方法的基础。
通过了解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学生学会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自然资源环境的探究。
本节的难度不大,但需要更多运用地图,通过对地图的观察、记忆、分析,准确地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将亚洲和其他大洲进行比较,掌握归纳地理位置的方法,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可以充分利用视频,图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本学期需要强求学习方法的培养,从第一学期的自然环境总论到现在接触区域地理,学生只是对地理事物有总体的了解,而缺乏提炼、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本课教授他们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对他们今后的学生至关重要。
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意识。
教师如结合学生的特点展开讨论式教学,效果更好。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相关地图和资料,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其依据。
2.按照地理方位对亚洲进行分区,并了解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学会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
【教学重难点】通过亚洲的地理位置,了解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以及亚洲的地理分区。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知识抢答你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在哪一个大洲吗?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一个大洲吗?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对,是亚洲,那你们知道亚洲有多大吗?看来有些同学略有了解,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详细探讨一下。
任务1 通过阅读相关地图和资料,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其依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位置和范围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位置和范围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位置和范围教案第—、二课时课题: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节位置和范围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描述一个地域的地理位置。
2、了解世界第—大洲。
3、学会描述一个地域的范围。
4、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区。
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根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地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打算:挂图、地形名称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课时位置和范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亚洲各地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并配以优美的音乐。
教师提问:结合我们平常接触的电视、电影、报纸、网络资料,谈谈自己了解的亚洲。
学习商量答复。
教师归纳:我们居住的大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皑皑的冰原;既有世界第—顶峰,又有世界X洼的地方。
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大洲。
它有众多的高山和大河,有明媚的文化,有优美的风景。
它就是雄踞东方的亚洲。
板书:一、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二、出示学习目标(同上)三、新授:〔一〕温故知新〔生回忆亚洲地名的由来〕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
公元前2 000年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天的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
他们的航海水平十分高超,活泼于整个地中海。
一再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
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之为“Asu〞,即“东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渐扩大到整个亚洲。
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为“Ereb〞,意为“西方日落处〞,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
〔二〕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师点拨描述地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活动]:看图商量答复:1.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七下人教版地理《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第六章第一节《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半球位置,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大洲位置特点的方法,并以北美洲为例与亚洲对比分析。
2.结合相关数据资料归纳总结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按照地理方位对亚洲进行分区并了解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学会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析图的方法结合地图分析亚洲、北美洲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进而归纳总结出掌握一个大洲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2.通过与其他大洲的比较,了解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通过对亚洲进行地理分区结合相关图文资料认识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明确我们所生活大洲的地理位置和地位,进而培养学生对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的热爱之情及自豪感。
教学重点: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教学难点: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谈话法、讨论探究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在哪个大洲吗?对,是亚洲,那你们知道亚洲在哪里?亚洲有多大吗?看来有些同学略有了解,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详细探讨一下。
板书: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教师:我们知道认识一个区域,首先需要认识这个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那么,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这个区域,从地理位置来看,它主要在哪里呢?下面请同学们读图6.1和图6.2来告诉我一下。
课件:显示“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和“亚洲的位置”图学生:亚洲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和北半球。
学生: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学生:亚洲北部约达到北纬81°,南部达到南纬11°,经度位置约在东经26°至西经170°之间,范围广大。
教师小结:刚刚三位同学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个角度帮大家明确了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6第1节 位置和范围》精品教案 (10)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第2课时)课标解读课标要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该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用实例说明地理位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内容分析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是学生进入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节,也是培养学生掌握认识大洲自然地理环境一般方法的基础。
通过了解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学生学会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自然资源环境的探究。
本节的难度不大,但需要更多运用地图,通过对地图的观察、记忆、分析,准确地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将亚洲和其他大洲进行比较,掌握归纳地理位置的方法,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可以充分利用视频,图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本学期需要强求学习方法的培养,从第一学期的自然环境总论到现在接触区域地理,学生只是对地理事物有总体的了解,而缺乏提炼、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本课教授他们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对他们今后的学生至关重要。
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意识。
教师如结合学生的特点展开讨论式教学,效果更好。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相关地图和资料,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其依据。
2.了解亚洲的范围、面积和地理分区。
过程与方法运用组内交流、组间竞争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看景观图,感受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初步树立人和自然环境要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概念。
学习重点、难点通过亚洲的地理位置,了解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以及亚洲的地理分区。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设计理念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把学生带人到浓郁的亚洲风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让学生谈谈对亚洲的初步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了与探究,合作学习,并能够运用个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示范公开课教案【地理人教七年级下册】
《位置和范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亚洲六大地理分区,明确亚洲不同分区的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2. 学会利用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3. 明确亚洲是第一大洲,举例说明亚洲的地大物博。
【教学重点】认识亚洲六大地理分区,明确亚洲不同分区的自然环境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学会利用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 明确亚洲是第一大洲,举例说明亚洲的地大物博。
二、教学策略本节教材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利于教学的实施,安排了“雄踞东方的大洲”和“世界第一大洲”两个小标题。
本节内容的教学难点主要体现在新知识的理解上,比如在这节课我们会学到一个新的概念“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包含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举一反三,能够掌握某个地区地理位置的判断方法。
本节内容安排了一课时来介绍亚洲的地理位置和亚洲作为第一大洲的特点,同时,因为亚洲幅员辽阔和横跨的经纬度很广,所以亚洲还会进行分区。
最后会通过云旅游的方式帮助学生去了解亚洲的不同地理分区的自然景观不同。
三、教学流程四、当堂练习读图“亚洲在半球中的位置”,完成下面各题。
1. 亚洲主体部分所处的半球是()A.东半球、南半球B.西半球、南半球C.东半球、北半球D.西半球、北半球2.关于亚洲的纬度位置,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全部位于北半球B.纬度跨度超过60°C.有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D.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3.关于亚洲的海陆位置,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四面都被大洋包围B.处于世界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的东部C.西南面与非洲相接D.东面与南美洲隔海相望4.亚洲是()①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③跨经度最多的大洲④地跨东、西半球的大洲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A;B;B五、课程小结六、板书设计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一、亚洲的地理位置1. 半球位置:大部分在北半球和东半球2. 海陆位置:三面临海,西部与欧洲连在一起,形成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3. 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处81°N~11°S,26°E~170°E之间二、世界第一大洲1.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寒、温、热三带)2. 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3.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三、地理分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能通过图片资料,尝试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
2.通过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位置和范围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通过烟台、威海容易形成“雪窝子”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区域位置特点分析方法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烟台威海为什么是“雪窝”的问题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领悟到学习有用地理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学习亚洲位置、范围的方法分析其他大洲的位置和范围特点。
【教学难点】
用身边或生活中的地理学会分析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亚洲范围和居民生活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知识链接的思路带领学生直接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亚洲的经纬度位置,你有没有觉得亚洲跨经纬度范围都很广呢?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亚洲的范围知识吧!
讲授新课──用学生活动和实践链接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探索新知,体现过程和方法教学的新思想
二、世界第一大洲(亚洲的范围)
情景四:创造学生活动,教给学生思考大洲范围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亚洲的范围广大
学生活动:作比较──认识世界第一大洲。
活动要求:
1.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张纸,上面有按同一比例尺绘制的七大洲轮廓图,并标有各大洲的面积以及最南、最北的大致纬度。
在图中分别找出(或量出)面积最大的、跨纬度最广的、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
2.讨论: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看哪组的发现准确而全面。
小组讨论后举手抢答,其他小组的同学点评、补充、纠正,教师归纳总结:
1.跨纬度最大(跨寒、温、热带)。
2.东西距离最大。
3.面积最大(4400万平方千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思维的火花,让“做中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落到实处。
拓展延伸──用上节课学习亚洲位置和这节课学习亚洲范围过程中
发现的学习方法,由此及彼发现其他大洲的位置和范围,体验学习方法的拓展运用
教师:同学们已经发现了分析大洲位置和范围的方法,那我们用学到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好吗?
学生活动:拓展运用──分析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
1.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地图(教材图6.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同样可以看出其他大洲在世界的位置;图6.3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图),简述北美洲的位置。
2.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差异,完成表格。
比较项目
亚洲
北美洲
东、西半球中的位置
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濒临的大洋
面积
所跨纬度范围
所跨经度范围
小组讨论后举手抢答,教师明确答案。
设计意图:评价学生是否学会的依据不是对教材承载的知识量掌握了多少,而是学生是否学会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通过对北美洲与亚洲的对比这一环节,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是否还存在问题,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的环节和策略实现反思。
承转:与北美洲相比,亚洲的面积几乎是北美洲的两倍。
由于亚洲地域辽阔,为了便于认识,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
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洲地理分区图,并显示如下的思考问题: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中国位于哪一地区?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国家?
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学生回答略。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带领学生进入新的探究领域: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进而
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亚洲各区的居民生活各具差异,猜一猜这些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亚洲哪个地区?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
学生回答,教师做简单分析。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不是让学生异想天开,而是在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的学习基础之上,为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的学习打下基础,从而初步形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念,并通过分析环境差异,让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问题探究──用学习大洲获得的分析一个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体现学为所用的教学新思想
视频资料简单呈现,体现了家乡和身边的地理知识:2013年11月28日,烟台威海两地下起了鹅毛大雪。
问题探究:烟台威海又下雪了,为什么这里每年冬天总是大雪频频光顾,被人们称为“雪窝子”呢?
参考答案:原来,烟台威海所在胶东半岛的降雪属于地方性降水,学名叫做冷流降雪。
什么叫冷流降雪呢?从地理位置看,山东半岛北部三面环海。
由于海水的水温在冬季里相对内陆的地表温度要高,所以海面上方的空气相对温暖而湿润,富含大量水汽。
当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到达海面时,海面上方的暖湿空气向上抬升,升至一定高度时,
就会凝结成雪花,飘落下来,形成降雪。
这种降雪的形成需要特殊的条件,半岛内陆如胶东地区的莱阳(就是我们的家乡城市)等市,由于地表附近没有温暖而湿润的空气,所以即便遭遇从北方来的冷空气,也不会形成这么大的降雪。
设计意图: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增加探究“烟台威海是雪窝子”的教学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把所学习和探究过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体现了用知识链接生活、用知识深化学生探究成果的教学新理念。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掌握了分析一个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方法,认识到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各地区由于自然特征的差异,而导致居民的生活也存在着差异,这充分体现出研究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后作业:结合时政热点,选取一个你感兴趣的大洲、地区或者国家,比如说欧洲、中东或叙利亚,从不同角度分析它的范围,下节课一开始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交流。
记住要结合地图进行描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