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题】初二数学下期中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必考题】初二数学下期中试卷(附答案)

【必考题】初二数学下期中试卷(附答案)

【必考题】初二数学下期中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小明搬来一架 3.5 米长的木梯,准备把拉花挂在 2.8 米高的墙上,则梯脚与墙脚的距离为( )A .2.7 米B .2.5 米C .2.1 米D .1.5 米2.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当AB BC =时,它是菱形B .当AC BD ⊥时,它是菱形 C .当90ABC ︒∠=时,它是矩形 D .当AC BD =时,它是正方形3.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2212a b +--的结果是( )A .3a b -+B .1a b +-C .1a b --+D .1a b -++4.周末小丽从家里出发骑单车去公园,因为她家与公园之间是一条笔直的自行车道,所以小丽骑得特别放松.途中,她在路边的便利店挑选一瓶矿泉水,耽误了一段时间后继续骑行,愉快地到了公园.图中描述了小丽路上的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小丽从家到达公园共用时间20分钟B .公园离小丽家的距离为2000米C .小丽在便利店时间为15分钟D .便利店离小丽家的距离为1000米 5.若正比例函数y =mx (m 是常数,m≠0)的图象经过点A (m ,4),且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则m 等于( )A .2B .﹣2C .4D .﹣46.如图,要测量被池塘隔开的A ,B 两点的距离,小明在AB 外选一点C ,连接AC ,BC ,并分别找出它们的中点D ,E ,并分别找出它们的中点D ,E ,连接DE ,现测得DE =45米,那么AB 等于( )A .90米B .88米C .86米D .84米7.《九章算术》勾股章有一问题,其意思是:现有一竖立着的木柱,在木柱上端系有绳索,绳索从木柱上端顺木柱下垂后,堆在地面的部分尚有3尺,牵着绳索退行,在离木柱根部8尺处时绳索用尽,请问绳索有多长?若设绳索长度为x 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 .82﹢x 2 = (x ﹣3)2B .82﹢(x +3)2= x 2C .82﹢(x ﹣3)2= x 2D .x 2﹢(x ﹣3)2= 82 8.菱形周长为40cm ,它的条对角线长12cm , 则该菱形的面积为( )A .24B .48C .96D .36 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35+=B .3262=C .235=gD .1333÷= 10.要使代数式3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3x ≠B .3x >C .3x ≥D .3x ≤ 11.如图,矩形ABCD 中,DE ⊥AC 于E ,且∠ADE :∠EDC=3:2,则∠BDE 的度数为( )A .36°B .18°C .27°D .9°12.如图,在Rt ABC △中,90B ∠=︒,6AB =,9BC =,将ABC △折叠,使点C 与AB 的中点D 重合,折痕交AC 于点M ,交BC 于点N ,则线段BN 的长为( )A .3B .4C .5D .6二、填空题13.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 (3,2),且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B (0,2- ),则这个一次函数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14.当直线y=kx+b 与直线y=2x-2平行,且经过点(3,2)时,则直线y=kx+b 为______.15.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5cm ,对角线AC =6cm ,则其面积为_____cm 2.16.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分别是x 、y 轴上的动点,以AB 为边作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则OC 的最大值为_____.17.一组数据4、5、a 、6、8的平均数5x =,则方差2s =________.18.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9cm ,AB=3cm ,将其折叠,使点D 与点B 重合,则重叠部分(△BEF)的面积为_________cm 2.19.把两个同样大小的含45°角的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一个三角尺的锐角顶点与另一个的直角顶点重合于点A ,且另三个锐角顶点B ,C ,D 在同一直线上.若AB=2,则CD=_____.20.如图,在∠MON 的两边上分别截取OA 、OB ,使OA =OB ;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OA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 ;连接AC 、BC 、AB 、OC .若AB =2cm ,四边形OACB 的面积为4cm 2.则OC 的长为_____cm .三、解答题21.如图,正方形网格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若C 在格点上,且满足13,32AC BC ==(1)在图中画出符合条件的ABCV;(2)若BD AC⊥于点D,则BD的长为.22.计算:16(23)(23)27 3+-+-.23.如图,一个没有上盖的圆柱形食品盒,它的高等于24cm,底面周长为20,cm在盒内下底面的点A处有一只蚂蚁,蚂蚁爬行的速度为2/cm s.(1)如图1,它想沿盒壁爬行吃到盒内正对面中部点B处的食物,那么它至少需要多少时间?(盒的厚度和蚂蚁的大小忽略不计,下同)(2)如果蚂蚁在盒壁.上爬行了一圈半才找点B处的食物(如图2),那么它至少需要多少时间?(3)假如蚂蚁是在盒的外部下底面的A处(如图3),它想吃到盒内正对面中部点B处的食物,那么它至少需要多少时间?24.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1)在图1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面积为10的正方形;(2)在图2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三角形,使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3)如图3,点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求∠ABC的度数.25.一天李师傅骑车上班途中因车发生故障,修车耽误了一段时间后继续骑行,按时赶到了单位,如图描述了他上班途中的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李师傅修车用了多时间;(2)修车后李师傅骑车速度是修车前的几倍.【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仔细分析题意得:梯子、地面、墙刚好形成一直角三角形,梯高为斜边,利用勾股定理解此直角三角形即可.【详解】=2.1(米).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善于提取题目的信息是解题以及学好数学的关键.2.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判断即可.【详解】解: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A 选项正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B 选项正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C 选项正确;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D 选项错误.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了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是判定的关键.3.A解析:A【解析】【分析】先根据数轴上两点的位置确定1a +和2b -.【详解】观察数轴可得,1a >-,2b >,故10a +>,20b ->,∴ ()12a b =+--12a b =+-+3a b =-+故选:A.【点睛】. 4.C解析:C【解析】解:A.小丽从家到达公园共用时间20分钟,正确;B.公园离小丽家的距离为2000米,正确;C.小丽在便利店时间为15﹣10=5分钟,错误;D.便利店离小丽家的距离为1000米,正确.故选C.5.B解析:B【解析】【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m,再结合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y=mx(m是常数,m≠0)的图象经过点A(m,4),∴m2=4,∴m=±2,∵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m<0,∴m=﹣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6.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中位线定理可得:AB=2DE=90米.【详解】解:∵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DE=12 AB.∵DE=45米,∴AB=2DE=90米.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7.C解析:C【解析】【分析】设绳索长为x尺,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详解】解:设绳索长为x尺,可列方程为(x-3)2+82=x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8.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四条边相等且对角线互相平分且互相垂直,由勾股定理得出BO的长,进而得其对角线BD的长,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菱形的周长为40,∴AB=BC=CD=AD=10,∵一条对角线的长为12,当AC=12,∴AO=CO=6,在Rt△AOB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O=8,∴BD=2BO=16,∴菱形的面积=12AC•BD=96,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根据题意得出BO的长是解题关键.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详解】A、原式23=,故错误;B2C、原式,故C错误;=,正确;D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根式的运算,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0.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由题意得,x-3>0,解得x>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11.B解析:B【解析】试题解析:已知∠ADE:∠EDC=3:2⇒∠ADE=54°,∠EDC=36°,又因为DE⊥AC,所以∠DCE=90°-36°=54°,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DOC=180°-2×54°=72°所以∠BDE=180°-∠DOC-∠DEO=18°故选B.12.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求DN的长,即可求BN的长.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 CN【详解】AB=,Q是AB中点,6D∴==,AD BD3=,根据折叠的性质得,DN CN∴=-=-,9BN BC CN DN在Rt DBN V 中,222DN BN DB =+,22(9)9DN DN ∴=-+,5DN ∴=4BN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运用折叠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y=x-2【解析】【分析】一次函数关系式y=kx+b 将AB 两点坐标代入解一元一次方程组可求kb 的值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详解】设一次函数关系式y=kx+b 将A (32)B (0-2)代入得解得一次函数解析解析:y=43x-2. 【解析】【分析】一次函数关系式y=kx+b ,将A 、B 两点坐标代入,解一元一次方程组,可求k 、b 的值,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详解】设一次函数关系式y=kx+b ,将A (3,2)、B (0,-2)代入,得 322k b b +⎧⎨-⎩==,解得432k b ⎧⎪⎨⎪-⎩==,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43x-2. 故答案为:y=43x-2. 【点睛】此题考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题关键在于利用待定系数法进行求解. 14.y=2x ﹣4【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可得出k=2再根据直线y=kx+b 过点(32)利用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关于b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b 值即可求y=kx+b 【详解】解:∵直解析:y=2x ﹣4【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可得出k=2,再根据直线y=kx+b 过点(3,2)利用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关于b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b值,即可求y=kx+b.【详解】解:∵直线y=kx+b与直线y=2x-2平行,∴k=2.又∵直线y=kx+b过点(3,2),∴2=2×3+b,解得:b=-4.∴y=kx+b=2x-4.故答案为y=2x-4.【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已经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关键是求出k和b的值.15.24【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另一条对角线BD的长然后再求面积即可【详解】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边长为5cm对角线AC=6cm∴AC⊥BDAO=CO=3cmBD=2BO∴BO==4(cm解析:24【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另一条对角线BD的长,然后再求面积即可.【详解】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边长为5cm,对角线AC=6cm,∴AC⊥BD,AO=CO=3cm,BD=2BO,∴BO=22AB AO=4(cm),∴BD=8cm,∴S菱形ABCD=12×6×8=24(cm2),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熟练掌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以及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积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16.【解析】如图取AB的中点E连接OECE则BE=×2=1在Rt△BCE中由勾股定理得C E=∵∠AOB=90°点E是AB的中点∴OE=BE=1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点OEC三点共线时OC最大∴OC的最大5+1【解析】如图,取AB的中点E,连接OE、CE,则BE=12×2=1,在Rt△BCE中,由勾股定理得,=∵∠AOB=90°,点E是AB的中点,∴OE=BE=1,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点O、E、C三点共线时OC最大,∴OC的最大值..【点睛】运用了正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勾股定理,熟记各性质并确定出OC最大时的情况是解题的关键.17.4【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其平均数为5求得a的值然后再根据方差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4+5+a+6+8)=5×5解得a=2则这组数据为45268的平均数为5所以这组数据的方差为s解析:4【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其平均数为5求得a的值,然后再根据方差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4+5+a+6+8)=5×5,解得a=2,则这组数据为4,5,2,6,8的平均数为5,所以这组数据的方差为s2= 15[(4-5)2+(5-5)2+(2-5)2+(6-5)2+(8-5)2]=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意义、计算公式,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18.5cm2【解析】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BC=DC∠BCF=∠DCF=90°又知折叠使点D和点B重合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C′F=CF在RT△BCF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C2+CF2=B解析:5cm2【解析】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BC=DC,∠BCF=∠DCF=90°,又知折叠使点D 和点B重合,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C′F=CF,在RT△BCF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C2+CF2=BF2,即32+(9-BF)2=BF2,解得BF=5,所以△BEF的面积=12BF×AB=12×5×3=7.5.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记翻折前后两个图形能够重合找出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是解题的关键.19.【解析】【分析】先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C=2BF=AF=1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F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如图过点A作AF⊥BC于F在Rt△ABC 中∠B=45°∴BC=AB=2BF=AF=AB=解析:31-【解析】【分析】先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C=2,BF=AF=1,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F,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如图,过点A作AF⊥BC于F,在Rt△ABC中,∠B=45°,∴2AB=2,BF=AF=22AB=1,∵两个同样大小的含45°角的三角尺,∴AD=BC=2,在Rt△ADF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2AD AF-3∴33,3-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本题的关键.20.【解析】【分析】根据作法判定出四边形OACB是菱形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作图AC=BC=OA∵OA=OB∴OA=OB=BC=AC∴四边形OACB是菱形∵AB解析:【解析】【分析】根据作法判定出四边形OACB是菱形,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作图,AC=BC=OA,∵OA=OB,∴OA=OB=BC=AC,∴四边形OACB 是菱形,∵AB =2cm ,四边形OACB 的面积为4cm 2, ∴12AB •OC =12×2×OC =4, 解得OC =4cm .故答案为:4.【点睛】 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面积.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根据题目中作图的过程得出线段的等量关系.三、解答题21.(1)见解析; (2)51313【解析】【分析】(1)结合网格图利用勾股定理确定点C 的位置即可得解;(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列出关于BD 方程,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3AE =,2CE =;3BF CF ==∴2213AC AE CE =+=2232BC BF CF +=∴ABC V 即为所求.(2)如图:∵由网格图可知5AB =,3CH =,13AC =32BC =22ABC AB CH AC BD S ⋅⋅==V 13532BD ⋅⨯= ∴1313B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网格图中的的运用,本题需仔细分析题意,结合图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22.13【解析】【分析】先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然后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合并即可.【详解】解:原式=234333-- =1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23.(161s ;(2)329s ;(3349s【解析】【分析】(1)从A 到B 有两种走法:从内壁直接爬过去和从盒子底部直接爬过去,画出展开图,求出AB 的长度,比较即可得出结果;(2)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3)要求圆柱体中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最直接的作法,就是将正方体展开,作出B 关于边EF 的对称点D ,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 的长,再算出时间.【详解】(1)图1展开图,如图①、图②所示:图①中(直接沿着盒壁爬过去):261AB = 图②中(沿底面直径爬过去再竖直爬上去):2012AB π=+2026112π<+Q261261t s ∴=÷=(2)如图:蚂蚁走过的最短路径为:223012629AB =+=cm ,所用时间为:6292329s ÷=;(3)如图2,作B 关于EF 的对称点D ,连接AD ,蚂蚁走的最短路程是AP+PB=AD ,由图可知,AC=10cm ,CD=24+12=36(cm ),2236101396+=,1396349s ), 从A 到C 349秒.【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根据题意画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利用勾股定理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4.(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450【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画出边长为的正方形即可;(2)根据勾股定理和已知画出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即可;(3)连接AC、CD,求出△A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详解】(1)如图1的正方形的边长是,面积是10;(2)如图2的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2,、;(3)如图3,连接AC,因为AB2=22+42=20,AC2=32+12=10,BC2=32+12=10,所以AB2= AC2+ BC2,AC=BC∴三角形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BAC=45°.【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5.(1)5分钟;(2)2倍【解析】【分析】(1)观察图象可得李师傅离家10分钟时开始修车、离家15分钟修完车,两数相减即可得解;(2)观察图象可得李师傅修车前后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即可求得相应的行驶速度,两速度相除即可得解.【详解】解:(1)由图可得,李师傅修车用了15105-=(分钟);(2)∵修车后李师傅骑车速度是200010002002015-=-(米/分钟),修车前速度为1000100=(米/分钟)10÷=∴2001002∴修车后李师傅骑车速度是修车前的2倍.【点睛】本题考查了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数形结合的能力,需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关键点”,还要善于分析各部分图象的变化趋势.。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有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有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有答案)一.单选题。

(每小题4分,共40分)1.已知x >y ,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A.3x >3yB.x -9>y -9C.﹣x >﹣yD.﹣x2<﹣y2 2.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x -3)(x+1)=x 2-2x -3B.x 2-xy=x (x -y )C.ab+bc+d=b (a+c )+dD.6x 2y=3xy•2x 3.若分式x -1x的值为0,则x 的值是( )A.1B.﹣1C.0D.24.把多项式2a 2-4a 分解因式,应提取的公因式是( ) A.a B.2 C.a 2 D.2a5.已知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如图所示,那么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A.x >1 B.x ≥﹣1 C.﹣3<x ≤﹣1 D.x >﹣3(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10题图) 6.如图,将△COD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AOB ,旋转角为( ) A.∠AOB B.∠BOC C.∠AOC D.∠COD 7.在下列分式的变形中,从左到右一定正确的是( ) A.a b =a+1b+1 B.2a 2b =ab C.a b =a 2b 2 D.a b =acbc 8.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是( )A.﹣4a 2+b 2B.x 2+4C.a 2+c 2-2acD.﹣a 2-b 2 9.如果把xyx+y 中x ,y 的值都扩大2倍,那么这个分式的值( ) A.不变 B.缩小到原来的12 C.扩大4倍 D.扩大2倍10.如图,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点A (﹣1,﹣2)和B (﹣2,0),一次函数y=2x 的图象经过点A ,则不等式2x ≤kx+b 的解集为( )A.x ≤﹣1B.x ≤﹣2C.x ≥1D.﹣2≤x <﹣1 二.填空题。

(每小题4分,共24分) 11.因式分解:a 3-4a 2= 。

12.要使分式2x -5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应满足的条件是 .13.已知x+y=5,xy=2,则x 2y+xy 2的值是 .14.如图,将周长为8的△DEF 沿EF 方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BC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 .(第14题图)15.若a+1a =4,则a 2+1a 2= . 16.若1a +1b =5,则分式2a -5ab+2b﹣a+3ab -b的值为 .(填序号)①第3分时,汽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②从第3分到第6分,汽车行驶了120千米;③第12分时,汽车的速度是0千米/时;④从第9分到12分,汽车的速度从60千米/时减少到0千米/时. 三、解答题。

【必考题】初二数学下期中试题(及答案)

【必考题】初二数学下期中试题(及答案)
(1)依据被开方数即可计算得到结果;
(2)根据计算结果, 不一定等于a;
(3)原式利用得出规律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1) ;
故答案为:4,0.8,3, ;
(2) 不一定等于a,
规律: =|a|;
(3) =|π﹣3.15|=3.15﹣π.
【点睛】
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AB=2AC=4 cm,
由勾股定理得:BC= =6cm,
故选C.
1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矩形的性质即可判断;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又∵AB⊥BC,
∴∠ABC=90°,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A.0点时气温达到最低B.最低气温是零下4℃
C.0点到14点之间气温持续上升D.最高气温是8℃
10.如图,在正方形ABCD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AC、BE相交于点F,则∠CFE为()
A.150°B.145°C.135°D.120°
11.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长是 cm,则另一条直角边的长是( )
A.1B.2C.3D.4
5.如图,一场暴雨过后,垂直于地面的一棵树在距地面1米处折断,树尖B恰好碰到地面,经测量AB=2m,则树高为()米
A. B. C. +1D.3
6.如图,将长方形纸片 折叠,使边 落在对角线 上,折痕为 且 点落在对角线 处.若 则 的长为()
A. B. C. D.

数学八下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数学八下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数学八下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0.5B. √2C. 0.33333...D. 3答案:B2. 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它本身,这个数是:A. 0B. 1C. -1D. 2答案:A3.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第三边长x满足的条件是:A. 1 < x < 7B. 0 < x < 7C. 1 < x < 5D. 0 < x < 5答案:A4. 函数y=2x+3的图象不经过第几象限?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C5.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那么这个数是:A. 5B. -5C. 0D. 10答案:A6.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可能是:A. 5B. -5C. 0D. 5或-5答案:D7. 下列哪个选项是偶数?A. 2B. 3C. 5D. 7答案:A8. 一个数的倒数是1/3,那么这个数是:A. 3B. 1/3C. 3/1D. 1答案:A9. 一个数的平方是9,那么这个数可能是:A. 3B. -3C. 9D. 3或-3答案:D10. 一个数的立方是-8,那么这个数是:A. 2B. -2C. 8D. -8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4,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162.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83. 一个数的倒数是2,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1/24.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可能是______。

答案:5或-55.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7,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7三、解答题(共50分)1. 解方程:2x - 3 = 7。

(10分)答案:x = 52. 计算:(3x^2 - 2x + 1) - (x^2 + 3x - 4)。

(10分)答案:2x^2 - 5x + 53.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2,求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 .24(4)x x x x -+=-+B .2()x xy x x x y ++=+C .2()()()x x y y y x x y -+-=-D .244(2)(2)x x x x -+=+-2.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721x m x -<⎧⎨-≤⎩的整数解共有4个,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6<m <7B .6≤m <7C .6≤m ≤7D .6<m ≤73.估计6+1的值在( )A .2到3之间B .3到4之间C .4到5之间D .5到6之间4.式子:①2>0;②4x +y ≤1;③x +3=0;④y -7;⑤m -2.5>3.其中不等式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若 45+a =5b (b 为整数),则a 的值可以是( )A .15B .27C .24D .20 6.已知1112a b -=,则ab a b-的值是( ) A .12 B .-12 C .2 D .-27.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b|,则化简2a a b -+的结果为( )A .2a+bB .-2a+bC .bD .2a-b8.如图所示,点A 、B 分别是∠NOP 、∠MOP 平分线上的点,AB ⊥OP 于点E ,BC⊥MN于点C,AD⊥MN于点D,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D+BC=AB B.与∠CBO互余的角有两个C.∠AOB=90°D.点O是CD的中点9.如图,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AE⊥ BD ,垂足为 F ,若∠ABC=35°,∠ C=50°,则∠CDE 的度数为()A.35°B.40°C.45°D.50°10.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A.∠A=∠1+∠2 B.2∠A=∠1+∠2C.3∠A=2∠1+∠2 D.3∠A=2(∠1+∠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对于实数a,b,定义运算“※”如下:a※b=a2﹣ab,例如,5※3=52﹣5×3=10.若(x+1)※(x﹣2)=6,则x的值为________.2.已知AB//y轴,A点的坐标为(3,2),并且AB=5,则B的坐标为________.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_______.4.如图,▱ABCD中,AC、BD相交于点O,若AD=6,AC+BD=16,则△BOC的周长为________.5.如图,M、N是正方形ABCD的边CD上的两个动点,满足AM BN=,连接AC 交BN于点E,连接DE交AM于点F,连接CF,若正方形的边长为6,则线段CF的最小值是________.6.如图,DE为△ABC的中位线,点F在DE上,且∠AFB=90°,若AB=6,BC =8,则EF的长为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组(1)327413x yx y+=⎧⎨-=⎩(2)143()2()4xyx y x y⎧-=-⎪⎨⎪+--=⎩2.先化简,再求值:22169211x x xx x⎛⎫-++-÷⎪+-⎝⎭,其中2x=.3.已知222111x x xAx x++=---.(1)化简A;(2)当x满足不等式组1030xx-≥⎧⎨-<⎩,且x为整数时,求A的值.4.如图①,△ABC中,AB=AC,∠B、∠C的平分线交于O点,过O点作EF∥BC 交AB、AC于E、F.(1)图①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猜想:EF与BE、CF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如图②,若AB≠AC,其他条件不变,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如果有,分别指出它们.在第(1)问中EF与BE、CF间的关系还存在吗?(3)如图③,若△ABC中∠B的平分线BO与三角形外角平分线CO交于O,过O 点作OE∥BC交AB于E,交AC于F.这时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EF与BE、CF 关系又如何?说明你的理由.5.我们给出如下定义:顺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中点四边形.(1)如图1,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为边AB,BC,CD,DA的中点.求证:中点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2,点P是四边形ABCD内一点,且满足PA=PB,PC=PD,∠APB=∠CPD,点E,F,G,H分别为边AB,BC,CD,DA的中点,猜想中点四边形EFGH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猜想;(3)若改变(2)中的条件,使∠APB=∠CPD=90°,其他条件不变,直接写出中点四边形EFGH的形状.(不必证明)6.某游泳馆每年夏季推出两种游泳付费方式,方式一:先购买会员证,每张会员证100元,只限本人当年使用,凭证游泳每次再付费5元;方式二:不购买会员证,每次游泳付费9元.设小明计划今年夏季游泳次数为x(x为正整数).(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2)若小明计划今年夏季游泳的总费用为270元,选择哪种付费方式,他游泳的次数比较多?(3)当x>20时,小明选择哪种付费方式更合算?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C2、D3、B4、C5、D6、D7、C8、B9、C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2、(3,7)或(3,-3)3、60°或120°4、145、36、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31xy=⎧⎨=-⎩;(2)4989xy⎧=-⎪⎪⎨⎪=⎪⎩.2、13xx-+;15.3、(1)11x-;(2)14、(1)△AEF、△OEB、△OFC、△OBC、△ABC共5个,EF=BE+FC;(2)有,△EOB、△FOC,存在;(3)有,EF=BE-FC.5、(1)略;(2)四边形EFGH是菱形,略;(3)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6、(I)200,100+5x,180,9x;(II)选择方式一付费方式,他游泳的次数比较多(III)当20<x<25时,小明选择方式二的付费方式,当x=25时,小明选择两种付费方式一样,当x>25时,小明选择方式一的付费方式。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数学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数学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数学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3x+5y=10B. 2x4y=8C. 5x+3y=15D. 4x2y=62.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3x+5y=10B. 2x4y=8C. 5x+3y=15D. 4x2y=63.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3x+5y=10B. 2x4y=8C. 5x+3y=15D. 4x2y=6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3x+5y=10B. 2x4y=8D. 4x2y=6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3x+5y=10B. 2x4y=8C. 5x+3y=15D. 4x2y=66.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3x+5y=10B. 2x4y=8C. 5x+3y=15D. 4x2y=67.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3x+5y=10B. 2x4y=8C. 5x+3y=15D. 4x2y=68.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3x+5y=10B. 2x4y=8C. 5x+3y=15D. 4x2y=69.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3x+5y=10C. 5x+3y=15D. 4x2y=610.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3x+5y=10B. 2x4y=8C. 5x+3y=15D. 4x2y=6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2x+3y=6,求x的值。

2. 3x+5y=10,求y的值。

3. 4x2y=6,求x的值。

4. 5x+3y=15,求y的值。

5. 2x4y=8,求x的值。

6. 3x+5y=10,求y的值。

7. 4x2y=6,求x的值。

8. 5x+3y=15,求y的值。

9. 2x4y=8,求x的值。

10. 3x+5y=10,求y的值。

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解方程组:2x+3y=63x+5y=102. 解方程组:5x+3y=153. 解方程组:2x4y=83x+5y=104. 解方程组:3x+5y=104x2y=65. 解方程组:5x+3y=152x4y=8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计算:2x+3y=63x+5y=102. 计算:4x2y=65x+3y=153. 计算:2x4y=83x+5y=10五、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应用题:2x+3y=62. 应用题: 4x2y=6 5x+3y=15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A2. B3. C4. D5. A6. B7. C8. D9. A10. B二、填空题1. x=12. y=23. x=24. y=35. x=26. y=27. x=28. y=39. x=210. y=2三、解答题1. x=1, y=22. x=2, y=33. x=2, y=24. x=2, y=35. x=2, y=2四、计算题1. x=1, y=22. x=2, y=33. x=2, y=2五、应用题1. x=1, y=22. x=2, y=38. 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简述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新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必考题】

新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必考题】

新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必考题】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2019的相反数是( )A .2019B .-2019C .12019D .12019- 2.已知关于x 的分式方程+=1的解是非负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 >2B .m ≥2C .m ≥2且m ≠3D .m >2且m ≠33.已知点()()121,,2,A y B y 在抛物线2(1)2y x =-++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122y y >>B .212y y >>C .122y y >>D .212y y >>4.如果a+b <0,并且ab >0,那么( )A .a <0,b <0B .a >0,b >0C .a <0,b >0D .a >0,b <05.下列图形中,不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6.小敏不慎将一块平行四边形玻璃打碎成如图的四块,为了能在商店配到一块与原来相同的平行四边形玻璃,他带了两块碎玻璃,其编号应该是( )A .①,②B .①,④C .③,④D .②,③7.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下列条件不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 .AB ∥DC ,AD ∥BC B .AB=DC ,AD=BCC .AO=CO ,BO=DOD .AB ∥DC ,AD=BC8.如图,在△ABC 中,AB=AD=DC ,∠B=70°,则∠C 的度数为( )A .35°B .40°C .45°D .50°9.如图,过A 点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 的图象相交于点B ,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A .y=2x+3B .y=x ﹣3C .y=2x ﹣3D .y=﹣x+310.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x x k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可能是:( )A .B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2a 1-,4.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16.32|1|0a b -++=,则2020()a b +=_________.4.如图,△ABC 中,CD ⊥AB 于D ,E 是AC 的中点.若AD=6,DE=5,则CD 的长等于________.5.如图,一个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方法折叠一下,则1∠=________度.6.如图,DE 为△ABC 的中位线,点F 在DE 上,且∠AFB =90°,若AB =6,BC =8,则EF 的长为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21133x x x x =+++.2.先化简,再求值:(x -1)÷(x -21x x -),其中x 2+13.若方程组3133x y m x y m +=+⎧⎨+=-⎩的解满足x 为非负数,y 为负数. (1)请写出x y +=_____________;(2)求m 的取值范围;(3)已知4m n +=,且2n >-,求23m n -的取值范围.4.如图所示,在△ABC 中,AD ⊥BC 于D ,CE ⊥AB 于E ,AD 与CE 交于点F ,且AD=CD,(1)求证:△ABD≌△CFD;(2)已知BC=7,AD=5,求AF的长.5.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mx的图象交于点A(-3,m+8),B(n,-6)两点.(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6.为了抓住梵净山文化艺术节的商机,某商店决定购进A、B两种艺术节纪念品.若购进A种纪念品8件,B种纪念品3件,需要950元;若购进A种纪念品5件,B种纪念品6件,需要800元.(1)求购进A、B两种纪念品每件各需多少元?(2)若该商店决定购进这两种纪念品共100件,考虑市场需求和资金周转,用于购买这100件纪念品的资金不少于7500元,但不超过7650元,那么该商店共有几种进货方案?(3)若销售每件A种纪念品可获利润20元,每件B种纪念品可获利润30元,在第(2)问的各种进货方案中,哪一种方案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C3、A4、A5、D6、D7、D8、A9、D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a4<<2、43、14、8.5、656、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32 x=-2、1+3、(1)1;(2)m>2;(3)-2<2m-3n<184、(1)略;(2)3.5、(1)y=-6x,y=-2x-4(2)86、(1)A种纪念品需要100元,购进一件B种纪念品需要50元(2)共有4种进货方案(3)当购进A种纪念品50件,B种纪念品50件时,可获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2500元。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完整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完整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完整答案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2-的相反数是()A.2-B.2 C.12D.12-2.如果y=2x-+2x-+3,那么y x的算术平方根是()A.2 B.3 C.9 D.±3 3.对于函数y=2x﹣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图象过点(1,0)B.y值随着x值增大而减小C.它的图象经过第二象限D.当x>1时,y>04.若关于x的方程333x m mx x++--=3的解为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A.m<92B.m<92且m≠32C.m>﹣94D.m>﹣94且m≠﹣345.已知32xy=⎧⎨=-⎩是方程组23ax bybx ay+=⎧⎨+=-⎩的解,则+a b的值是()A.﹣1 B.1 C.﹣5 D.56.估计()-⋅1230246的值应在()A.1和2之间B.2和3之间C.3和4之间D.4和5之间7.下面四个手机应用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8.已知a=2018x+2018,b=2018x+2019,c=2018x+2020,则a2+b2+c2-ab-ac-bc的值是()A.0 B.1 C.2 D.39.如图,两个较大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25、289,且中间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字母A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A .4B .8C .16D .6410.如图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其中∠1+∠2等于( )A .150°B .180°C .210°D .22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5310x a x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已知x=2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k 2﹣2)x+2k+4=0的一个根,则k 的值为__________.3.分解因式:3x -x=__________.4.如图,点A 在双曲线1y=x 上,点B 在双曲线3y=x上,且AB ∥x 轴,C 、D 在x 轴上,若四边形ABCD 为矩形,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5.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过点A 作AH BC ⊥于点H ,已知BO=4,S 菱形ABCD =24,则AH =________.6.如图,在Rt △ABC 中,∠C=90°,AC=3,BC=5,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分别为点P 、Q ,过P 、Q 两点作直线交BC 于点D ,则CD 的长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分式方程(1)21324x x x -+-=0 (2)13222x x x-+=--2.先化简,再求值:a 3a 2++÷22a 6a 9a -4++-a 1a 3++,其中a=(3-5)0+-113⎛⎫ ⎪⎝⎭-2(-1).3.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m +2)x +(2m -1)=0.(1)求证:方程恒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此方程的一个根是1,请求出方程的另一个根,并求以此两根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的周长.4.如图,Rt △ABC 中,∠C=90°,AD 平分∠CAB ,DE ⊥AB 于E ,若AC=6,BC=8,CD=3.(1)求DE的长;(2)求△ADB的面积.5.“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小汽车在城街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70km/h.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对面车速检测仪正前方30m处,过了2s后,测得小汽车与车速检测仪间距离为50m,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吗?6.某开发公司生产的 960 件新产品需要精加工后,才能投放市场,现甲、乙两个工厂都想加工这批产品,已知甲工厂单独加工完成这批产品比乙工厂单独加工完成这批产品多用 20 天,而甲工厂每天加工的数量是乙工厂每天加工的数量的23,公司需付甲工厂加工费用为每天 80 元,乙工厂加工费用为每天120 元.(1)甲、乙两个工厂每天各能加工多少件新产品?(2)公司制定产品加工方案如下:可以由每个厂家单独完成,也可以由两个厂家合作完成.在加工过程中,公司派一名工程师每天到厂进行技术指导,并负担每天 15 元的午餐补助费,请你帮公司选择一种既省时又省钱的加工方案,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B3、D4、B5、A6、B7、D8、D9、D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a ≥22、﹣33、x (x+1)(x -1)4、25、2456、8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x=﹣1;(2)x=23.2、-33a +,;12-.3、(1)略;(2)4或4+.4、(1)DE=3;(2)ADB S 15∆=.5、略6、(1)甲工厂每天加工 16 件产品,乙工厂每天加工 24 件产品. (2)甲、乙两工厂合作完成此项任务既省时又省钱.见解析.。

【必考题】初二数学下期中试题(附答案)

【必考题】初二数学下期中试题(附答案)
【详解】
由图象可知A,B两城市之间的距离为300 km,小带行驶的时间为5 h,而小路是在小带出发1 h后出发的,且用时3 h,即比小带早到1 h,
∴①②都正确;
设小带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t的关系式为y小带=kt,
把(5,300)代入可求得k=60,
∴y小带=60t,
设小路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t的关系式为y小路=mt+n,
【分析】
先依据勾股定理可求得OC的长,从而得到OM的长,于是可得到点M对应的数.
【详解】
解:由题意得可知:OB=2,BC=1,依据勾股定理可知:OC= = .
∴OM=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实数与数轴,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仔细分析题意得:梯子、地面、墙刚好形成一直角三角形,梯高为斜边,利用勾股定理解此直角三角形即可.
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为第10、11两个数,
为85分,90分,中位数为87.5分.
故选B.
考点:1.众数;2.中位数
5.B
解析:B
【解析】解:正方形和菱形都满足: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对角线垂直且互相平分;
菱形的四个角不一定相等,而正方形的四个角一定相等.故选B.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一条对角线的长为12,当AC=12,
∴AO=CO=6,
在Rt△AOB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O=8,
∴BD=2BO=16,
∴菱形的面积= AC•BD=96,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根据题意得出BO的长是解题关键.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有答案)

1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有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项编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 下列格式中是二次根式的是( )A.38 B. 1- C. 2 D. )0(<x x2. 下列各组数中,不能满足勾股定理的是( )A. 3,4,5B. 6,8,10C. 5,12,13D. 7,5,10 3. 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两邻边的长分别为4和7,那么它的周长为( ) A. 11 B. 18 C. 22 D. 28 4. 如图,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AOB = 60°, AO = 4,则AB 的长是( ) A. 4B. 5C. 6D. 85. 若代数式1-a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a B. a ≥1 C. 0<a D. a ≤06. 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48 B.baC.44+aD.14 7. 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 4个 B. 3 个 C. 2个 D. 1个 8. 如图,在△ABC 中,AB = 8,BC = 10,AC = 6, 则BC 边上的高AD 为( ) A. 8 B. 9 C.524D. 109. 计算2343122÷⨯的结果是( ) A.22B. 33C. 32D. 2310. 顺次连接矩形四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 )A. 正方形B. 矩形C. 平行四边形D. 菱形第4题图第11题图第8题图AB CD211. 如图△ABC 中,AB = AC ,点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点G ,F 在BC 边上,四边形DEFG 是正方形. 若DE = 2cm ,则 AC 的长为 ( ) A. 2cmB. 52cmC. 4cmD. 8cm12. 如图在矩形ABCD 中,BC = 8,CD = 6,将△BCD 沿对角线BD 翻折,点C 落在点C ′处,BC ′交AD 于点E , 则△BD E 的面积为( )A. 475 B. 421C. 21D. 2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 化简:(3 )2 = .14. 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4和8,则菱形的面积为 . 15.“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逆命题是.16. 计算2)252(-的结果是_______.17. 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a 、b ,且满足067=-+-b a ,则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18. 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5,E 是AB 上一点,且BE ∶AE = 1∶4,若P 是对角线AC 上一动点,则PB + PE 的最小值是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6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小题满分6分)计算:23218+-第12题图第18题图320.(本小题满分6分)计算:3)8512(+21.(本小题满分8分)先化简再求值.yx y x +•⎪⎪⎭⎫ ⎝⎛+611,其中13,13-=+=y x .22.(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E 、F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的两点,AE = CF .求证:四边形DEBF 是平行四边形.第22题图423.(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B = 45°,∠C = 60°,AD = 2,求BC 的长.(结果保留根号)24.(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在△ABC 中,AB = 5,BC = 6,BC 边上的中线AD = 4. 求AC 的长.D CBA第24题图D第23题图525.(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M 、N 分别是边AD 、BC 边上的中点,且△ABM ≌△DCM ;E 、F 分别是线段BM 、CM 的中点. (1)求证:平行四边形ABCD 是矩形。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一次函数(2)1y k x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 )A .2k <B .2k >C .0k >D .0k <2.已知:将直线y=x ﹣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直线y=kx+b ,则下列关于直线y=kx+b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经过第一、二、四象限B .与x 轴交于(1,0)C .与y 轴交于(0,1)D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3.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60︒,则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A .360︒B .540︒C .720︒D .900︒4.若x ,y 均为正整数,且2x +1·4y =128,则x +y 的值为( )A .3B .5C .4或5D .3或4或55.对于任意的x 值都有227221x M N x x x x +=++-+-,则M ,N 值为( ) A .M =1,N =3B .M =﹣1,N =3C .M =2,N =4D .M =1,N =46.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6cm AC =,8cm BC =.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则CD 等于( )A .2cmB .3cmC .4cmD .5cm7.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10k x x +-+=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0k ≥B .0k ≤C .0k <且1k ≠-D .0k ≤且1k ≠-8.甲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下列甲骨文中,不是轴对称的是( )A .B .C .D .9.如图,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EDC .若点A ,D ,E 在同一条直线上,∠ACB=20°,则∠ADC 的度数是( )A .55°B .60°C .65°D .70°10.如图,AB ∥EF ,CD ⊥EF ,∠BAC=50°,则∠ACD=( )A .120°B .130°C .140°D .15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ABC 三条边长为a ,b ,c ,化简:|a -b -c |-|a +c -b |=__________.2.已知222246140x y z x y z ++-+-+=, 则()2002x y z --=_______.3.因式分解:a 2-9=_____________.4.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_________5.如图是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已知AB=8,AD=7,E 为AB 上一点,AE=5,现要剪下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AEP ),使点P 落在长方形ABCD 的某一条边上,则等腰三角形AEP 的底边长是_____________.6.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C=5cm ,BC=12cm ,将△ABC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得到△BDE ,连接DC 交AB 于点F ,则△ACF 与△BDF 的周长之和为_______cm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下列分式方程:(1)32111x x =+-- (2)2531242x x x-=---2.先化简,再求值:2222222a ab b a ab a b a a b-+-÷--+,其中a ,b 满足2(2)10a b -+=.3.已知28x px ++与23x x q -+的乘积中不含3x 和2x 项,求,p q 的值.4.如图,Rt △ABC 中,∠C=90°,AD 平分∠CAB ,DE ⊥AB 于E ,若AC=6,BC=8,CD=3.(1)求DE 的长;(2)求△ADB 的面积.5.如图,某市有一块长为()3a b +米,宽为()2a b +米的长方形地块,规划部门计划将阴影部分进行绿化,中间修建一座雕像,求绿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并求出当3,2a b ==时的绿化面积?6.在水果销售旺季,某水果店购进一优质水果,进价为20元/千克,售价不低于20元/千克,且不超过32元/千克,根据销售情况,发现该水果一天的销售量y (千克)与该天的售价x (元/千克)满足如下表所示的一次函数关系. 销售量y (千克) …34.8 32 29.6 28 … 售价x (元/千克) … 22.6 24 25.2 26 …(1)某天这种水果的售价为23.5元/千克,求当天该水果的销售量.(2)如果某天销售这种水果获利150元,那么该天水果的售价为多少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C3、C4、C5、B6、B7、D8、D9、C10、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b-2a2、03、(a+3)(a ﹣3)4、135°5、56、4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x=2;(2)32x =- 2、1a b-+,-1 3、3p =,1q =.4、(1)DE=3;(2)ADB S 15∆=.5、(5a 2+3ab )平方米,63平方米6、(1)当天该水果的销售量为33千克;(2)如果某天销售这种水果获利150元,该天水果的售价为25元.。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3分)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2.(3分)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A.=﹣2B.+=C.×=4D.2﹣3.(3分)△ABC的三条边分别为a,b,c,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2+b2=c2B.∠A=∠B+∠CC.∠A:∠B:∠C=3:4:5D.a=5,b=12,c=134.(3分)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为12和5,则第三边的长为()A.13或B.13或15C.13D.155.(3分)若平行四边形两个内角的度数比为1:2,则其中较大内角的度数为()A.100°B.120°C.135°D.150°6.(3分)如图.若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成为菱形.则需要添加的条件是()A.AB=CD B.AD=BC C.AB=BC D.AC=BD7.(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已知∠AOD=120°,AB=2,则AC的长为()A.2B.4C.6D.88.(3分)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A.4B.C.2D.39.(3分)如果最简二次根式与能够合并,那么a的值为()A.2B.3C.4D.510.(3分)将实数按如图方式进行有规律排列,则第19行的第37个数是()A.19B.﹣19C.D.﹣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题4分,共28分)11.(4分)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12.(4分)计算:=.13.(4分)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连接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M,N,如果测得MN=20m,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是.14.(4分)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则这个菱形的面积为.15.(4分)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cm2.16.(4分)规定运算:a☆b=﹣,a※b=+,其中a,b为实数,则(3☆5)(3※5)=.17.(4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C=8,DB=6,P、Q分别为AC、AD上的动点,连接DP、PQ,则DP+PQ的最小值为.三.解答题(一)(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18.(6分)(2﹣3)×19.(6分)在△ABC中,AB=13,BC=10,BC边上的中线AD=12,求AC长.20.(6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AC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且AE =CF.求证: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四、解答题(二)(共3小题,每题8分,共24分)21.(8分)已知:x=,y=,求+的值.22.(8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AC和BD相交于点O,过点O的线段EF与一组对边AB,CD分别相交于点E,F.(1)求证:AE=CF;(2)若AB=2,点E是AB中点,求EF的长.23.(8分)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6,BC=8将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 折叠,点C落在点E处,BE交AD于点F,连接AE.(1)证明:BF=DF;(2)求AF的值;(3)求△DBF的面积.五、解答题(三)(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24.(10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过点C的直线MN∥AB,D为AB边上一点,过点D作DE⊥BC,垂足为F,交直线MN于E,连接CD,BE.(1)求证:CE=AD;(2)当D为AB中点时,四边形BEC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说明你的理由;(3)在满足(2)的条件下,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不必说明理由)25.(10分)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cm,点F从点B出发,沿射线方向以1cm/秒的速度移动,点E从点D出发,向点A以1cm/秒的速度移动(不到点A).设点E,F 同时出发移动t秒.(1)在点E,F移动过程中,连接CE,CF,EF,请判断△C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如图2,连接EF,设EF交BD于点M,当t=2时,求AM的长;(3)如图3,点G,H分别在边AB,CD上,且GH=3cm,连接EF,当EF与GH 的夹角为45°,求t的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判断即可.【解答】解:A、12=3×22,即被开方数中含有能开得尽方的因数,它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48=3×42,即被开方数中含有能开得尽方的因数,它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符合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被开方数中含有分母,它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2.【分析】根据=|a|,×=(a≥0,b≥0),被开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可以合并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A、=2,故原题计算错误;B、+=+2=3,故原题计算错误;C、==4,故原题计算正确;D、2和不能合并,故原题计算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乘法、除法及加减法运算法则.3.【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A、∵a2+b2=c2,∴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A+∠B+∠C=180°,∠A=∠B+∠C,∴∠A=90°,∴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设∠A=3x,则∠B=4x,∠C=5x,∵∠A+∠B+∠C=180°,∴3x+4x+5x=180°,解得x=15°,∴∠C=5×15°=75°,∴此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52+122=132,∴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以上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分析】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然后开方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为12和5,∴第三边的长为=13.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5.【分析】设较大内角的度数为2x,较小内角的度数为x,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列出等式可求解.【解答】解:∵平行四边形两个内角的度数比为1:2,∴设较大内角的度数为2x,较小内角的度数为x,∵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2x+x=180°,∴x=60°,∴2x=12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6.【分析】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边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可添加:AB=AD或AC⊥BD.【解答】解:因为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那么可添加的条件是:AB=B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答案不唯一.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7.【分析】只要证明△AOB是等边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C=BD,OA=OC,OB=OD,∴OA=OB,∵∠AOD=120°,∴∠AOB=60°,∴△AOB是等边三角形,∴OA=OB=AB=2,∴AC=2OA=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8.【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D为BC的中点,即BD=CD,在直角三角形ABD中,已知AB、BD,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D的长,即可求三角形ABC的面积,即可解题.【解答】解:∵等边三角形高线即中点,AB=2,∴BD=CD=1,在Rt△ABD中,AB=2,BD=1,∴AD=,∴S△ABC=BC•AD=×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知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分析】根据两最简二次根式能合并,得到被开方数相同,然后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3a﹣8=17﹣2a,移项合并,得5a=25,系数化为1,得a=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利用好最简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相同是解题的关键.10.【分析】观察发现,第n行有(2n﹣1)个数,且每行最后一个数字的绝对值等于行数,奇数行的最后一个为正,偶数行的最后一个为负,据此可求得答案.【解答】解:观察发现,第n行有(2n﹣1)个数,且每行最后一个数字的绝对值等于行数,奇数行的最后一个为正,偶数行的最后一个为负,∴第19行有2×19﹣1=37个数,∴第19行的第37个数是19.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找规律在平方根中的应用,找到题目中数字的排列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题4分,共28分)11.【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可得x+2≥0,再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解:∵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被开方数x+2为非负数,∴x+2≥0,解得:x≥﹣2.故答案为:x≥﹣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关键把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12.【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先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解答】解:原式=﹣+=+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计算时先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实质是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系数,根指数与被开方数不变.13.【分析】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那么第三边应等于中位线长的2倍.【解答】解:∵M,N分别是AC,BC的中点,∴MN是△ABC的中位线,∴MN=AB,∴AB=2MN=2×20=40(m).故答案为:40m.【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的性质,熟记性质是应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14.【分析】因为菱形的面积为两条对角线积的一半,所以这个菱形的面积为24.【解答】解:∵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这个菱形的面积为6×8÷2=24故答案为24【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面积的求解方法:①底乘以高,②对角线积的一半.15.【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连续运用勾股定理,发现: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最大正方形的面积.【解答】解:由图形可知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最大正方形的面积,故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49cm2.故答案为:49cm2.【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进行面积的转换是解题关键.16.【分析】原式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原式=(﹣)×(+)=3﹣5=﹣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7.【分析】如图作DM⊥AB于M.首先利用面积法求出DM的值,作点Q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Q′,则PQ=PQ′,推出PD+PQ=PD+PQ′,推出当D、P、Q′共线时,且垂直AB时,DP+PQ′的值最小,最小值=DM;【解答】解:如图作DM⊥AB于M.∵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OA=OC=4,OB=OD=3,∴AB==5,∵•AB•DM=•BD•AO,∴DM==,作点Q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Q′,则PQ=PQ′,∴PD+PQ=PD+PQ′,∴当D、P、Q′共线时,且垂直AB时,DP+PQ′的值最小,最小值=DM=,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最短问题、菱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垂线段最短解决最短问题,学会利用面积法求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一)(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18.【分析】观察,可以首先把括号内的化简,合并同类项,然后相乘.【解答】解:原式=(4×=3×=9.【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在进行此类运算时一般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形式后再运算.19.【分析】在△ABD中,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AD⊥BC,然后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AC=AB,从而求解.【解答】解:∵AD是中线,AB=13,BC=10,∴BD=BC=5.∵52+122=132,即BD2+AD2=AB2,∴△ABD是直角三角形,则AD⊥BC,又∵BD=CD,∴AC=AB=1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得AD⊥BC.20.【分析】连接BD交AC于点O,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证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解答】证明:如图,连接BD交AC于点O,∵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OB=OD,又∵AE=CF,∴OA﹣AE=OC﹣CF,即OE=OF,∴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四、解答题(二)(共3小题,每题8分,共24分)21.【分析】利用分母有理化法则分别求出、,计算即可.【解答】解:∵x=,∴===﹣1,∵y=,∴===+1,∴+=﹣1++1=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掌握分母有理化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2.【分析】(1)由四边形ABCD是菱形,可得AB∥CD,OA=OC,继而证得△AOE≌△COF,则可证得结论.(2)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即可.【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AO=CO,AB∥CD,∴∠EAO=∠FCO,∠AEO=∠CFO.在△OAE和△OCF中,,∴△AOE≌△COF,∴AE=CF;(2)∵E是AB中点,∴BE=AE=CF.∵BE∥CF,∴四边形BEFC是平行四边形,∵AB=2,∴EF=BC=AB=2.【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3.【分析】(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到△ABD≌△EDB,那么∠ADB=∠EBD,所以BF=DF;(2)根据折叠的性质我们可得出AB=ED,∠A=∠E=90°,又有一组对应角,因此就构成了全等三角形判定中的AAS的条件.两三角形就全等,从而设BF为x,解直角三角形ABF可得出答案;(3)由(1)知BF=DF,由(2)知BF的长,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1)由折叠的性质知,CD=ED,BE=BC.∵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B=CD,∠BAD=90°,∴AB=DE,BE=AD,在△ABD与△EDB中,,∴△ABD≌△EDB(SSS),∴∠EBD=∠ADB,∴BF=DF;(2)(2)在△ABD与△EDB中,,∴△ABF≌△EDF(AAS).∴AF=EF,设BF=x,则AF=FE=8﹣x,在Rt△AFB中,可得:BF2=AB2+AF2,即x2=62+(8﹣x)2,解得:x=,∴AF=8﹣=;(3)∵由(1)知BF=DF,由(2)知BF=,∴DF=,∴S△DBF=DF•AB=××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熟知图形翻折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五、解答题(三)(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24.【分析】(1)先求出四边形ADEC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推出即可;(2)求出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求出CD=BD,根据菱形的判定推出即可;(3)当∠A=45°,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解答】(1)证明:∵DE⊥BC,∴∠DFB=90°,∵∠ACB=90°,∴∠ACB=∠DFB,∴AC∥DE,∵MN∥AB,即CE∥AD,∴四边形ADEC是平行四边形,∴CE=AD;(2)解:四边形BECD是菱形,理由是:∵D为AB中点,∴AD=BD,∵CE=AD,∴BD=CE,∵BD∥CE,∴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ACB=90°,D为AB中点,∴CD=BD,∴四边形BECD是菱形;(3)解:当∠A=45°时,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理由:∵∠ACB=90°,∴∠ABC=45°,由(2)可知,四边形BECD是菱形,∴∠ABC=∠CBE=45°,∴∠DBE=90°,∴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5.【分析】(1)通过证明△CDE≌△CBF得到CF=CE,∠DCE=∠BCF,则易推知△C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过点E作EN∥AB,交BD于点N,∠END=∠ABD=∠EDN=45°,EN=ED=BF.可证△EMN≌△FMB,则其对应边相等:EM=FM.所以在Rt△AEF中,由勾股定理求得EF的长度,则AM=EF;(3)如图3,连接CE,CF,EF与GH交于P.根据四边形GFCH是平行四边形,则其对边相等:CF=GH=3.所以在Rt△CBF中,由勾股定理得到:BF=3,故t=3.【解答】解:(1)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DC=BC,∠D=∠ABC=90°.依题意得:DE=BF=t.在△CDE与△CBF中,,∴△CDE≌△CBF(SAS),∴CF=CE,∠DCE=∠BCF,∴∠ECF=∠BCF+∠BCE=∠DCE+∠BCE=∠BCD=90°,∴△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如图2,过点E作EN∥AB,交BD于点N,则∠NEM=∠BFM.∴∠END=∠ABD=∠EDN=45°,∴EN=ED=BF.在△EMN与△FMB中,,∴△EMN≌△FMB(AAS),∴EM=FM.∵Rt△AEF中,AE=4,AF=8,∴EF===4,∴AM=EF=2;(3)如图3,连接CE,CF,EF与GH交于P,CE与GH交于点Q.由(1)得∠CFE=45°,又∵∠EPQ=45°,∴GH∥CF,又∵AF∥DC,∴四边形GFCH是平行四边形,∴CF=GH=3,在Rt△CBF中,得BF===3,∴t=3.【点评】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综合题.解题过程中,涉及到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解答该类题目时,要巧妙的作出辅助线,构建几何模型,利用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或者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相关线段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分式211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A .0 B .1 C .﹣1 D .±12.一次函数24y x =+的图像与y 轴交点的坐标是( )A .(0,-4)B .(0,4)C .(2,0)D .(-2,0)3.若229x kxy y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常数k 的值为( )A .6B .6-C .6±D .无法确定 4.若关于x 的方程333x m m x x ++--=3的解为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92B .m <92且m ≠32C .m >﹣94D .m >﹣94且m ≠﹣34 5.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1)x 2+4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5B .k<5,且k ≠1C .k ≤5,且k ≠1D .k>56.已知2,1=⎧⎨=⎩x y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7,{1ax by ax by +=-=的解,则a b -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37.如图,在△ABC 中,AB=3,AC=4,BC=5,P 为边 BC 上一动点,PE ⊥AB 于 E ,PF ⊥AC 于 F ,M 为 EF 中点,则 AM 的最小值为( )A .1B .1.3C .1.2D .1.58.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 、B 、C 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 的度数为( )A .90°B .60°C .45°D .30°9.如图,AB ∥CD ,点E 在线段BC 上,CD=CE,若∠ABC=30°,则∠D 为( )A .85°B .75°C .60°D .30°10.如图,边长为6的大正方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若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 1,S 2,则S 1+S 2的值为( )A .16B .17C .18D .19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因式分解:x 3﹣4x=________.2.若关于x 的方程2134416x m m x x ++=-+-无解,则m 的值为__________. 3.9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4.如图,▱ABCD 中,AC 、BD 相交于点O ,若AD=6,AC+BD=16,则△BOC 的周长为________.5.如图,O 为数轴原点,A ,B 两点分别对应-3,3,作腰长为4的等腰△ABC ,连接OC ,以O 为圆心,CO 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M ,则点M 对应的实数为__________ .6.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5,点E 、F 分别在AD 、DC 上,AE=DF=2,BE 与AF 相交于点G ,点H 为BF 的中点,连接GH ,则GH 的长为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23111x x x -=--.2.先化简:221-21-11a a a a a a ⎛⎫++÷ ⎪++⎝⎭,再从-1,0,1中选取一个数并代入求值.3.已知5a+2的立方根是3,3a +b -1的算术平方根是4,c 是13的整数部分,求3a-b+c 的平方根.4.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点 O ,过点 O 的一条直线分别交 AD ,BC 于点 E ,F .求证:AE=CF .5.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点E在AD上,∠BCE=∠ACD=90°,∠BAC=∠D,BC=CE.(1)求证:AC=CD;(2)若AC=AE,求∠DEC的度数.6.为落实“美丽抚顺”的工作部署,市政府计划对城区道路进行了改造,现安排甲、乙两个工程队完成.已知甲队的工作效率是乙队工作效率的32倍,甲队改造360米的道路比乙队改造同样长的道路少用3天.(1)甲、乙两工程队每天能改造道路的长度分别是多少米?(2)若甲队工作一天需付费用7万元,乙队工作一天需付费用5万元,如需改造的道路全长1200米,改造总费用不超过145万元,至少安排甲队工作多少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B3、C4、B5、B6、A7、C8、C9、B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x(x+2)(x﹣2)2、-1或5或1 3 -3、3.4、145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2x=2、13、3a-b+c的平方根是±4.4、略.5、(1)略;(2)112.5°.6、(1)乙工程队每天能改造道路的长度为40米,甲工程队每天能改造道路的长度为60米.(2)10天.。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4的平方根是( )A .±2B .2C .﹣2D .162.将9.52变形正确的是( )A .9.52=92+0.52B .9.52=(10+0.5)(10﹣0.5)C .9.52=102﹣2×10×0.5+0.52D .9.52=92+9×0.5+0.523.函数2y x =-的图象不经过(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已知点P (2a+4,3a-6)在第四象限,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2<a <3B .a <-2C .a >3D .-2<a <25.将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结果中不含有因式(a+1)的是( )A .a 2-1B .a 2+aC .a 2+a-2D .(a+2)2-2(a+2)+16.已知2,1=⎧⎨=⎩x y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7,{1ax by ax by +=-=的解,则a b -的值为( ) A .-1 B .1 C .2 D .37.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8.如图,在△ABC 中,∠C=90°,2,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AB ′C ′的位置,连接C ′B ,则C ′B 的长为( ).A .1B .31-C .2D .222-9.如图,点A ,B ,C 在一次函数2y x m =-+的图象上,它们的横坐标依次为1-,1,2,分别过这些点作x 轴与y 轴的垂线,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是( )A .1B .3C .3(1)m -D .3(2)2m - 10.如图,直线,a b 被,c d 所截,且//a 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12∠=∠B .34∠=∠C .24180∠+∠=D .1418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已知a m =3,a n =2,则a 2m ﹣n 的值为________.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12,则斜边上的高的长度为__________.3.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333x a x x+--=2a 无解,则a 的值为________. 4.一个大正方形和四个全等的小正方形按图①、②两种方式摆放,则图②的大正方形中未被小正方形覆盖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用a 、b 的代数式表示).5.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制成一个大正方形(如下图),设勾a=3,弦c=5,则小正方形ABCD 的面积是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12-的相反数是( ) A .2- B .2 C .12- D .122.已知点A(1,0),B(0,2),点P 在x 轴上,且△PAB 的面积为5,则点P 的坐标是( )A .(﹣4,0)B .(6,0)C .(﹣4,0)或(6,0)D .(0,12)或(0,﹣8)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4cm ,5cm ,9cmB .8cm ,8cm ,15cmC .5cm ,5cm ,10cmD .6cm ,7cm ,14cm4.已知-10m 是正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最大负整数m 为( )A .-10B .-40C .-90D .-1605.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为12和5,则第三边的长为( )A .13或119B .13或15C .13D .156.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6AB =,8BC =,过点O 作OE AC ⊥,交AD 于点E ,过点E 作EF BD ⊥,垂足为F ,则OE EF +的值为( )A .485B .325C .245D .1257.如图,直线y=kx+b (k ≠0)经过点A (﹣2,4),则不等式kx+b >4的解集为( )A .x >﹣2B .x <﹣2C .x >4D .x <48.如图,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边CD 、AD 上的点,且CE=DF ,AE 、BF 相交于点O ,下列结论:(1)AE=BF ;(2)AE ⊥BF ;(3)AO=OE ;(4)AOB DEOF S S 四边形∆=中正确的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9.如图,在方格纸中,以AB 为一边作△ABP ,使之与△ABC 全等,从P 1,P 2,P 3,P 4四个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 ,则点P 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0.已知:如图,∠1=∠2,则不一定能使△ABD ≌△ACD 的条件是 ( )A .AB =AC B .BD =CD C .∠B =∠C D .∠BDA =∠CD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2x =5,2y =3,则22x+y =________.2.若x2+kx+2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____________.3.因式分解:2a2﹣8=________.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P是CD边上一点,且AP和BP分别平分∠DAB和∠CBA,若AD=5,AP=8,则△APB的周长是________.5.如图,∠1+∠2+∠3+∠4=______度.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O的边CO、OA分别在x轴、y轴上,点E在边BC上,将该矩形沿AE折叠,点B恰好落在边OC上的F处.若OA=8,CF=4,则点E的坐标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组:25 342 x yx y-=⎧⎨+=⎩2.先化简,再求值:a3a2++÷22a6a9a-4++-a1a3++,其中50+-113⎛⎫⎪⎝⎭2(-1).3.已知:关于x的方程2x(k2)x2k0-++=,(1)求证:无论k取任何实数值,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等腰三角形ABC的一边长a=1,两个边长b,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ABC的周长.4.(1)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 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与应用:如图(3),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试判断△DEF的形状.5.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BD上的一点,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且PA=PE,PE交CD于F(1)证明:PC=PE;(2)求∠CPE的度数;(3)如图2,把正方形ABCD改为菱形ABCD,其他条件不变,当∠ABC=120°时,连接CE,试探究线段AP与线段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6.某公司购买了一批A、B型芯片,其中A型芯片的单价比B型芯片的单价少9元,已知该公司用3120元购买A型芯片的条数与用4200元购买B型芯片的条数相等.(1)求该公司购买的A、B型芯片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若两种芯片共购买了200条,且购买的总费用为6280元,求购买了多少条A型芯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D2、C3、B4、A5、C6、C7、A8、B9、C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752、±10.3、2(a+2)(a-2).4、24.5、2806、(-10,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21 xy=⎧⎨=-⎩2、-33a+,;12-.3、(1)略;(2)△ABC的周长为5.4、(1)见解析(2)成立(3)△DEF为等边三角形5、(1)略(2)90°(3)AP=CE6、(1)A型芯片的单价为26元/条,B型芯片的单价为35元/条;(2)80.。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附带答案解析)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附带答案解析)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附带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A.x>3 B.x>﹣3 C.x≥﹣3 D.x≥33.正方形面积为36,则对角线的长为()A.6 B.C.9 D.4.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对角线长为15cm,较短边的长为()A.12cm B.10cm C.7.5cm D.5cm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①若三条线段的比为1:1:,则它们能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②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④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⑤一条直线与矩形的一组对边相交,必分矩形为两个直角梯形.A.2个B.3个C.4个D.5个6.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对角线互相垂直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D.对角线互相平分7.如图,在▱ABCD中,已知AD=5cm,AB=3cm,AE平分∠BAD交BC边于点E,则EC等于()A.1cm B.2cm C.3cm D.4cm8.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AB、AC的中点,若EF=3,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A.12 B.16 C.20 D.249.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4,将矩形沿AC折叠,点D落在点D′处,则重叠部分△AFC的面积为()A.6 B.8 C.10 D.1210.如图,正方形ABCD中,AE=AB,直线DE交BC于点F,则∠BEF=()A.45° B.30° C.60° D.55°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ABCD中一条对角线分∠A为35°和45°,则∠B= 度.12.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较短的边长为12cm,对角线长为cm.13.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有多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余1m,当他把绳子下端拉开5m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高度为米.14.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8cm和6cm,那么这个菱形的周长是cm,面积是cm2.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与点B(0,2)的距离是.16.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在△ABC中,点D为AB的中点,则线段CD的长为.17.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且AD交EF于O;则∠AOF= 度.18.若AD=8,AB=4,那么当BC= ,AD= 时,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19.若AC=10,BD=8,那么当AO= ,DO= 时,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0.观察下列各式: =2, =3, =4,…请你找出其中规律,并将第n(n≥1)个等式写出来.三、解答题:(共80分)21.计算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2)(3)(4)3.22.如图,已知▱ABCD中,AE平分∠BAD,CF平分∠BCD,分别交BC、AD于E、F.求证:AF=EC.(8分)23.如图,四边形ABCD四条边上的中点分别为E、F、G、H,顺次连接EF、FG、GH、HE,得到四边形EFGH (即四边形ABCD的中点四边形).(10分)(1)四边形EFGH的形状是,证明你的结论;(2)当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满足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3)你学过的哪种特殊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24.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O,E、F是AC上的两点,并且AE=CE.求证:四边形BFDE 是平行四边形.(8分)25.如图所示,△ABC中,∠ACB=90°,D,E分别为AC,AB的中点,点F在BC延长线上,且∠CDF=∠A.求证:四边形DECF为平行四边形.(10分)26.如图,已知一块四边形的草地ABCD,其中∠A=60°,∠B=∠D=90°,AB=20米,CD=10米,求这块草地的面积.(10分)27.菱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O,已知AC=8,BD=6,求AB边上的高.(10分)28.矩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O,∠AOB=60°,AC=10(12分)(1)求矩形较短边的长.(2)矩形较长边的长.(3)矩形的面积.参考答案1. 【答案】D.2. 【答案】C.3. 【答案】B.4. 【答案】C.5. 【答案】A.6. 【答案】D.7. 【答案】B.8. 【答案】D.9. 【答案】C.10. 【答案】A.11. 【答案】100;12. 【答案】24;13. 【答案】12;14. 【答案】20,24;15. 【答案】5;16. 【答案】210; 17. 【答案】90;18. 【答案】8,4;19. 【答案】5,4;20. 【答案】21)1(21++=++n n n n ; 21. 【答案】(1)原式=323-;(2)原式=1010;(3)原式=6;(4)原式=6312-; 22. 【答案】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AD=BC∴AD//BC∵AE 平分BAD,CF 平分BCD∴BE=AB,CD=DF∴AF=CE.23.【答案】(1)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连接AC ;∵H ,G 分别为AD ,CD 中点∴HG=0.5AC,HG//AC∵E 、F 分别为AB 、BC 中点∴EF=0.5HG,EF//HG∴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2)AC⊥BD;(3)菱形.24.【答案】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OA=OC,OB=OD∵AE=CF∴OE=OF∴四边形BFDE为平行四边形.25.【答案】证明:∵D、E分别为AB、AC中点∴DE//BC∵∠ACB=90°∴∠ADE=90°∴∠A=∠ACE∵∠A=∠CDF∴∠ACE=∠CDF∴CE//DF∴四边形DECF为平行四边形.26.【答案】解:延长BC、AD交于点E;150.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327.【答案】解: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5;所以菱形ABCD的面积为24,所以DE=4.8.5;(3)矩形ABCD的面积为253. 【答案】解:(1)AB=5;(2)BC=3。

【必考题】初二数学下期中试卷附答案

【必考题】初二数学下期中试卷附答案

【必考题】初二数学下期中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A.11yx=+B.y=﹣2xC.y=x2+2 D.y=kx+b(k、b是常数)2.如图,在水池的正中央有一根芦苇,池底长10尺,它高出水而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水池一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则这根芦苇的长度是()A.10尺B.11尺C.12尺D.13尺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长为x、y,一边长为12,则x、y的值可能是()A.8和14B.10和14C.18和20D.10和34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①OA=OC;②∠BAD =∠BCD;③AC⊥BD;④∠BAD+∠ABC=180°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①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④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B,CD上的点,AE=CF,连接EF,BF,EF 与对角线AC交于点O,且BE=BF,∠BEF=2∠BAC,FC=2,则AB的长为()A.3B.8C.3D.67.下列各组数据中,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7,24,25B.2223,4,5C .53,1,44D .1.5,2,2.58.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5,对角线AC=6.若过点A 作AE⊥BC,垂足为E,则AE 的长为( )A .4B .2.4C .4.8D .59.在水平地面上有一棵高9米的大树, 和一棵高4米的小树,两树之间的水平距离是12米,一只小鸟从小树的顶端飞到大树的顶端,则小鸟至少飞行( )A .12米B .13米C .9米D .17米10.已知一次函数y =﹣x +m 和y =2x +n 的图象都经过A (﹣4,0),且与y 轴分别交于B 、C 两点,则△ABC 的面积为( )A .48B .36C .24D .1811.如图,点E F G H 、、、分别是四边形ABCD 边AB 、BC 、CD 、DA 的中点.则下列说法:①若AC BD =,则四边形EFGH 为矩形;②若AC BD ⊥,则四边形EFGH 为菱形;③若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则AC 与BD 互相平分;④若四边形EFGH 是正方形,则AC 与BD 互相垂直且相等.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 12.3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3x ≠ B .3x > C .3x ≥ D .3x ≤二、填空题13.菱形ABCD 中,边长为10,对角线AC =12.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14.如图,E 、F 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AB 、CD 上的点,AF 与DE 相交于点P,BF 与CE 相交于点Q,若215APD S cm ∆=,225BQC S cm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2cm .15.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分别是x 、y 轴上的动点,以AB 为边作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则OC 的最大值为_____.16.若实数,,x y z 满足()22130x y z -+++-=,则x y z ++的平方根是______.17.在矩形ABCD 中,点E 为AD 的中点,点F 是BC 上的一点,连接EF 和DF ,若AB=4,BC=8,EF=25,则DF 的长为___________.18.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则该菱形的面积是 ㎝2.19.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30ACB ∠=o ,则AOB ∠的大小为______ .20.化简25=_____384-_____.三、解答题21.计算:(1127123- (2)(362)2÷22.如图,在ABCD Y 中,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D 于点E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F ,连接,AF BE 求证:四边形 AFBE 是菱形23.下图是某汽车行驶的路程S ()km 与时间t (分钟)的函数关系图.观察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汽车在前9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 .(2)汽车在中途停了多长时间?(3)当1630t ≤≤时,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点A (﹣2,6),且与x 轴相交于点B ,与正比例函数y=3x 的图象相交于点C ,点C 的横坐标为1.(1)求k 、b 的值;(2)若点D 在y 轴负半轴上,且满足S △COD =13S △BOC ,求点D 的坐标.25.某市射击队为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人参加省比赛,对他们进行了六次测试,测试成绩如下表(单位:环):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计算出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都是9环.(1)分别计算甲、乙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2)根据数据分析的知识,你认为选______名队员参赛.【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 【解析】A 、y=1x+1不是一次函数,故错误;B 、y=-2x 是一次函数,故正确;C 、y=x 2+2是二次函数,故错误;D 、y=kx+b (k 、b 是常数),当k=0时不是一次函数,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 2.D解析:D【解析】试题解析:设水深为x 尺,则芦苇长为(x+1)尺,根据勾股定理得:x 2+(102)2=(x+1)2, 解得:x=12,芦苇的长度=x+1=12+1=13(尺),故选D . 3.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解: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一半,和平行四边形的一边能够构成三角形, ∴2x 、y 2、6能组成三角形,令x>y∴x-y<6<x+y20-18<6<20+18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4.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依次分析各选项即可作出判断.∵平行四边形ABCD∴OA=OC,∠BAD=∠BCD,∠BAD+∠ABC=180°,但无法得到AC⊥BD故选C.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点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中考中比较常见的知识点,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5.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进行分析即可.【详解】(1)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说法正确;(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说法错误;(3)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说法正确;(4)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说法正确.正确的个数有3个,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和正方形的判定方法.6.D解析:D【解析】【分析】连接OB,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BO⊥EF,再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OA=OB,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可得∠BAC=∠ABO,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求出∠ABO=30°,即∠BAC=30°,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AC,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求出AB.解:如图,连接OB ,∵BE=BF ,OE=OF ,∴BO ⊥EF ,∴在Rt △BEO 中,∠BEF+∠ABO=90°,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可知:OA=OB=OC ,∴∠BAC=∠ABO ,又∵∠BEF=2∠BAC ,即2∠BAC+∠BAC=90°,解得∠BAC=30°,∴∠FCA=30°,∴∠FBC=30°,∵FC=2,∴3∴3,∴22AC BC -22(43)(23)-6,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综合题,但难度不大,(2)作辅助线并求出∠BAC=30°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B【解析】【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详解】解:A 、72+242=625=252,故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B 、222222(3)(4)81256337(5)+=+=≠,故不是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C 、12+(34)2=2516=(54)2,故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D 、1.52+22=6.25=2.52,故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8.C解析:C【解析】【分析】连接BD ,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C ⊥BD ,AO=12AC ,然后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BO 长,再算出菱形的面积,然后再根据面积公式BC•AE=12AC•BD 可得答案. 【详解】连接BD ,交AC 于O 点,∵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 =BC =CD =AD =5,∴1,22AC BD AO AC BD BO ⊥==,, ∴90AOB ∠=o ,∵AC =6,∴AO =3, ∴2594BO =-=, ∴DB =8,∴菱形ABCD 的面积是11682422AC DB ⨯⋅=⨯⨯=, ∴BC ⋅AE =24, 245AE =, 故选C. 9.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小鸟沿着两棵树的树梢进行直线飞行,所行的路程最短,运用勾股定理可将两点之间的距离求出.【详解】如图,设大树高为AB=9m,小树高为CD=4m,过C点作CE⊥AB于E,则EBDC是矩形,连接AC,∴EB=4m,EC=12m,AE=AB-EB=9-4=5m,在Rt△AEC222251213AE EC m++==.故小鸟至少飞行13m.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善于观察题目的信息是解题以及学好数学的关键.10.C解析:C【解析】【分析】把A(﹣4,0)分别代入一次函数y=﹣x+m和y=2x+n中,求得m和n的值,根据所得的两个解析式,求得点B和点C的坐标,以BC为底,点A到BC的垂线段为高,求出△ABC的面积即可.【详解】把点A(﹣4,0)代入一次函数y=﹣x+m得:4+m=0,解得:m=﹣4,即该函数的解析式为:y=﹣x﹣4,把点A(﹣4,0)代入一次函数y=2x+n得:﹣8+n=0,解得:n=8,即该函数的解析式为:y=2x+8,把x=0代入y=﹣x﹣4得:y=0﹣4=﹣4,即B(0,﹣4),把x=0代入y=2x+8得:y=0+8=8,即C(0,8),则边BC的长为8﹣(﹣4)=12,点A到BC的垂线段的长为4,S△ABC11242=⨯⨯=2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确掌握代入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11.A解析:A【解析】【分析】因为一般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当对角线BD=AC时,中点四边形是菱形,当对角线AC⊥BD时,中点四边形是矩形,当对角线AC=BD,且AC⊥BD时,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详解】因为一般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当对角线BD=AC时,中点四边形是菱形,当对角线AC⊥BD时,中点四边形是矩形,当对角线AC=BD,且AC⊥BD时,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故④选项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中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记住一般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当对角线BD=AC时,中点四边形是菱形,当对角线AC⊥BD时,中点四边形是矩形,当对角线AC=BD,且AC⊥BD时,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12.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由题意得,x-3>0,解得x>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二、填空题13.96【解析】【分析】已知ABAC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O的值根据对角线长即可计算菱形ABCD的面积【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C=12∴AO=AC=6∵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ABO为直角三角解析:96【解析】【分析】已知AB,AC,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O的值,根据对角线长即可计算菱形ABCD的面积.【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C=12,∴AO=12AC=6,∵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ABO为直角三角形,∴BO=22AB OA=8,BD=2BO=16,∴菱形ABCD的面积=12AC•BD=12×12×16=96.故答案为:96.【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性质,菱形各边长相等的性质,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运用,本题中根据勾股定理求AO的值是解题的关键.14.40【解析】【分析】作出辅助线因为△ADF与△DEF同底等高所以面积相等所以阴影图形的面积可解【详解】如图连接EF∵△ADF与△DEF同底等高∴S=S 即S−S=S−S即S=S=15cm同理可得S=S解析:40【解析】【分析】作出辅助线,因为△ADF与△DEF同底等高,所以面积相等,所以阴影图形的面积可解.【详解】如图,连接EF∵△ADF与△DEF同底等高,∴S ADFV =S DEFV即SADFV −S DPFV=S DEFV−S DPFV,即S APD V =S EPF V =15cm 2,同理可得S BQC V =S EFQ V =25cm 2,∴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EPF V +S EFQ V =15+25=40cm 2.故答案为40.【点睛】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进行等量代换.15.【解析】如图取AB 的中点E 连接OECE 则BE=×2=1在Rt △BCE 中由勾股定理得C E=∵∠AOB=90°点E 是AB 的中点∴OE=BE=1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点OEC 三点共线时OC 最大∴OC 的最大【解析】如图,取AB 的中点E ,连接OE 、CE ,则BE=12×2=1,在Rt△BCE 中,由勾股定理得,=∵∠AOB=90°,点E 是AB 的中点,∴OE=BE=1,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点O 、E 、C 三点共线时OC 最大,∴OC 的最大值..【点睛】运用了正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勾股定理,熟记各性质并确定出OC 最大时的情况是解题的关键.16.【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平方绝对值的非负性即可得出xyz 的值求和后再求平方根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得:解得:∴∴4的平方根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求代数式的平方根解此题的关键是根据 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平方、绝对值的非负性即可得出x 、y 、z 的值,求和后再求平方根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得:20,10,30x y z -=+=-=解得:2,1,3x y z ==-=∴4x y z ++=∴4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求代数式的平方根,解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二次根式的非负性、绝对值的非负性、平方数的非负性,求出x、y、z的值.17.或【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当BF>CF时②当BF<CF时然后过F作FG⊥AD于G根据勾股定理进行求解【详解】①如图所示当BF>CF时过F 作FG⊥AD于G则GF=4Rt△EFG中又∵E是AD的解析:25或213【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当BF>CF时,②当BF<CF时,然后过F作FG⊥AD于G,根据勾股定理进行求解.【详解】①如图所示,当BF>CF时,过F作FG⊥AD于G,则GF=4,Rt△EFG中,()222542EG=-=,又∵E是AD的中点,AD=BC=8,∴DE=4,∴DG=4﹣2=2,∴Rt△DFG中,22DF=+=;4225②如图所示,当BF<CF时,过F作FG⊥AD于G,则GF=4,Rt△EFG中,()22EG=-=,2542又∵E是AD的中点,AD=BC=8,∴DE=4,∴DG=4+2=6,∴Rt△DFG中,22DF=+=,46213故答案为:25或213.【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学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与巧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8.24【解析】已知对角线的长度根据菱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计算菱形的面积解:根据对角线的长可以求得菱形的面积根据S=ab=×6×8=24cm2故答案为24解析:24【解析】已知对角线的长度,根据菱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计算菱形的面积.解:根据对角线的长可以求得菱形的面积,根据S=12ab=12×6×8=24cm2,故答案为24.19.【解析】【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BC的度数OA与OB的关系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可得答案【详解】∵ABCD是矩形∴∠ABC=90°∵∠ACB=30°∴∠BAO=90°﹣∠ACB=60°∵O解析:60o【解析】【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BC的度数,OA与OB的关系,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可得答案.【详解】∵ABCD是矩形,∴∠ABC=90°.∵∠ACB=30°,∴∠BAO=90°﹣∠ACB=60°.∵OA=OB,∴△ABO是等边三角形,∴∠AOB=60°.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利用矩形的性质得出∠ABC的度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解析】【分析】(1)根据是负数根据负数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可得到答案;(2)根据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求法可得到答案【详解】==﹣2+2=0故答案为:;0【点睛】去绝对值要考虑绝对值符号内的正负正数-【解析】【分析】(1)根据是负数,根据负数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可得到答案;(2)根据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求法可得到答案【详解】+2+2=0,0.【点睛】去绝对值要考虑绝对值符号内的正负,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其本身,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立方根的符号与原数相同,算术平方根为非负数三、解答题21.(1;(2)2. 【解析】【分析】(1)先化简二次根式,再计算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即可;(2)利用二次根式除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原式3==(2)原式=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法、除法运算,熟记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2.见解析【解析】【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 ∥BC ,得出∠EAG =∠FBG ,由AAS 证明△AGE ≌△BGF ,得出AE =BF ,由AD ∥BC ,可证四边形AFBE 是平行四边形,由EF ⊥AB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证明:Q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E BF ∴,EAG FBG ∴∠=∠EF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AG BG ∴=在AGE ∆和BGF ∆中,EAG FBG AG BG AGE BGF ∠=∠⎧⎪=⎨⎪∠=∠⎩Q ()AGE BGF ASA ∴∆≅∆AE BF ∴=又//AE BF Q∴四边形AFBE 是平行四边形EF Q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AF BF ∴=AFBE ∴Y 是菱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方法、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3.(1) 80/km h ;(2)7分钟;(3)220=-S t .【解析】【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汽车在前9分钟内的平均速度;(2)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汽车在中途停了多长时间;(3)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当16≤t ≤30时,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详解】解:(1)由图可得,汽车在前9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12÷9=43km/min ; (2)由图可得,汽车在中途停了:16-9=7min ,即汽车在中途停了7min ;(3)设当16≤t ≤30时,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是S=at+b ,把(16,12)和(30,40)代入得 16123040a b a b +=⎧⎨+=⎩, 解得220a b =⎧⎨=-⎩, 即当16≤t ≤30时,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是S=2t-20.【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4.(1)k=-1,b=4;(2)点D 的坐标为(0,-4).【解析】【分析】【详解】分析:(1)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C 的坐标,根据点A 、C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k 、b 的值;(2)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B 的坐标,设点D 的坐标为(0,m )(m <0),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S △COD =13S △BOC ,即可得出关于m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m 的值,进而可得出点D 的坐标.详解:(1)当x=1时,y=3x=3,∴点C 的坐标为(1,3).将A (﹣2,6)、C (1,3)代入y=kx+b , 得:263k b k b -+=⎧⎨+=⎩, 解得:14k b =-⎧⎨=⎩. (2)当y=0时,有﹣x+4=0,解得:x=4,∴点B 的坐标为(4,0).设点D 的坐标为(0,m )(m <0),∵S △COD =13S △BOC ,即﹣12m=13×12×4×3, 解得:m=-4,∴点D 的坐标为(0,-4).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三角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k 、b 的值;(2)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结合S △COD =13S △BOC ,找出关于m 的一元一次方程.25.(1)甲、乙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分别是223S =甲,243S =乙;(2)甲 【解析】【分析】(1)根据方差的定义,利用方差公式分别求出甲、乙的方差即可;(2)根据平均数相同,利用(1)所求方差比较,方差小的成绩稳定,即可得答案.【详解】(1)甲、乙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分别是: (222222212[(109)(99)(89)(89)(109)99)63S ⎤=⨯-+-+-+-+-+-=⎦甲,(222222214[(109)(109)(89)(109)(79)99)63S ⎤=⨯-+-+-+-+-+-=⎦乙, (2)推荐甲参加全国比赛更合适,理由如下:∵两人的平均成绩相等,∴两人实力相当;∵甲的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比乙小,∴甲发挥较为稳定,∴推荐甲参加比赛更合适.故答案为:甲【点睛】 本题考查方差的求法及利用方差做决策,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熟练掌握方差公式是解题关键.。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完整】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完整】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 2+kx-3=0有一个根为1,则k 的值为( )A .−2B .2C .−4D .42.关于x 的分式方程2322x m m x x++=--的解为正实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6m <-且2m ≠ B .6m >且2m ≠ C .6m <且2m ≠- D .6m <且2m ≠3.化简二次根式 )A B C D4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5.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ax 2+bx+c =0(a ,b ,c 为常数)B .x 2﹣x ﹣2=0C .211x x +﹣2=0D .x 2+2x =x 2﹣16.下列对一元二次方程x 2+x ﹣3=0根的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 .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实数根C .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D .没有实数根7.某校为了了解家长对“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这一规定的意见,随机对全校100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这一问题中样本是( )A .100B .被抽取的100名学生家长C .被抽取的100名学生家长的意见D .全校学生家长的意见8.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边DC 落在对角线AC 上,折痕为CE ,且D 点落在对角线D ′处.若AB=3,AD=4,则ED 的长为( )A .32B .3C .1D .439.如图,将正方形O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原点,点A 的坐标为(1,3),则点C 的坐标为( )A .(-3,1)B .(-1,3)C .(3,1)D .(-3,-1)10.如图,从边长为(4a )cm 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1a +)cm 的正方形(0a >),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则矩形的面积为( )A .22(25)a a cm +B .2(315)a cm +C .2(69)a cm +D .2(615)a cm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6________.2.已知222246140x y z x y z ++-+-+=, 则()2002x y z --=_______.3.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2524x y x y +=⎧⎨+=⎩,则x y -的值为________. 4.如图,△ABC 中,∠BAC =90°,∠B =30°,BC 边上有一点P (不与点B ,C 重合),I 为△APC 的内心,若∠AIC 的取值范围为m °<∠AIC <n °,则m +n=________.5.如图,一个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方法折叠一下,则1∠=________度.6.某水果店销售11元,18元,24元三种价格的水果,根据水果店一个月这三种水果销售量的统计图(如图),可计算出该店当月销售出水果的平均价格是______元.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组:(1)329817x y x y -=⎧⎨+=⎩ (2)272253x y y x ⎧+=⎪⎪⎨⎪+=⎪⎩2.先化简,再求值:22x 4x 4x 1x 1x 11x ⎛⎫-+-+÷ ⎪--⎝⎭,其中x 满足2x x 20+-=.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0x m x m ---=.(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如果方程的两实根为1x ,2x ,且2212127x x x x +-=,求m 的值.4.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AC翻折,点B落在点E处,FC交AD于F.(1)求证:△AFE≌△CDF;(2)若AB=4,BC=8,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5.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在AC上,且AF=CE.求证:BE=DF.6.某超市预测某饮料有发展前途,用1600元购进一批饮料,面市后果然供不应求,又用6000元购进这批饮料,第二批饮料的数量是第一批的3倍,但单价比第一批贵2元.(1)第一批饮料进货单价多少元?(2)若二次购进饮料按同一价格销售,两批全部售完后,获利不少于1200元,那么销售单价至少为多少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D3、B4、C5、B6、A7、C8、A9、A10、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2、03、14、255.5、656、15.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11xy=⎧⎨=⎩;(2)23xy=⎧⎨=⎩2、112x-;15.3、(1)略(2)1或24、(1)略;(2)10.5、略.6、(1)第一批饮料进货单价为8元.(2) 销售单价至少为11元.。

【必考题】初二数学下期中试卷含答案

【必考题】初二数学下期中试卷含答案

【必考题】初二数学下期中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数轴上点A ,B 表示的数分别是1,2,过点B 作PQ ⊥AB ,以点B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交PQ 于点C ,以原点O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M ,则点M 表示的数是( )A .3B .5C .6D .72.如图,若点P 为函数(44)y kx b x =+-≤≤图象上的一动点,m 表示点P 到原点O 的距离,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m 与点P 的横坐标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3.如图,直线y x m =-+与3y x =+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则关于x 的不等式30x m x -+>+>的取值范围( )A .x>-2B .x<-2C .-3<x<-2D .-3<x<-14.已知点(﹣2,y 1),(﹣1,y 2),(1,y 3)都在直线y =﹣x+b 上,则y 1,y 2,y 3的值的大小关系是( )A.y1>y2>y3B.y1<y2<y3C.y3>y1>y2D.y3>y1>y2 5.如图,在菱形ABCD中,BE⊥CD于E,AD=5,DE=1,则AE=()A.4B.5C.34D.416.在▱ABCD中,已知AB=6,AD为▱ABCD的周长的27,则AD=()A.4B.6C.8D.107.如图1,∠DEF=25°,将长方形纸片ABCD沿直线EF折叠成图2,再沿折痕GF折叠成图3,则∠CFE的度数为()A.105°B.115°C.130°D.155°8.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的是()A.3,4,5B.1.5,2,2.5C.32,42,52D.3,4,5 9.已知一次函数y=﹣x+m和y=2x+n的图象都经过A(﹣4,0),且与y轴分别交于B、C两点,则△ABC的面积为()A.48B.36C.24D.1810.如图,矩形ABCD中,DE⊥AC于E,且∠ADE:∠EDC=3:2,则∠BDE的度数为()A.36°B.18°C.27°D.9°11.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A8718293=B22233+=C 818495+==D3232=+12.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A23-B2(0.3)-C2-D x二、填空题13.如图,已知在Rt △ABC 中,AB =AC =3,在△ABC 内作第1个内接正方形DEFG ;然后取GF 的中点P ,连接PD 、PE ,在△PDE 内作第2个内接正方形HIKJ ;再取线段KJ 的中点Q ,在△QHI 内作第3个内接正方形…,依次进行下去,则第2019个内接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14.如图,点E 在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若1EB =,2EC =,那么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_.15.如图,△ABC 中,∠ACB =90°,CD 是斜边上的高,AC =4,BC =3,则CD =______.16.使式子123x 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7.如图,正方形ABCD 中,AE=AB ,直线DE 交BC 于点F ,则∠BEF=_____度.18.如图,矩形ABCD 中,15cm AB =,点E 在AD 上,且9cm AE =,连接EC ,将矩形ABCD 沿直线BE 翻折,点A 恰好落在EC 上的点A'处,则'A C =____________cm .19.设2a =,3b =,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0.54,结果为________. 20.如图,若▱ABCD 的周长为22 cm ,AC ,BD 相交于点O ,△AOD 的周长比△AOB 的周长小3 cm ,则AB =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如图 ,现有由 个相同新正方形.
24.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 ,请在方格纸中画出 一个边长为 ,且面积为 的等腰三角形(各顶点必须与方格纸中小正方形的顶点重合).
25.如图,在 中,边 的垂直平分线交 于点 ,交 的延长线于点 ,连接 求证:四边形 是菱形
【详解】
解:∵ 中, 于 ,
∴∠ADC=90°,则 为直角三角形,
∵ 是 的中点,DE=5,
∴AC=2DE=10,
在 中,AD=6,AC=10,
∴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熟知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作CD⊥x轴于D,作AE⊥x轴于E,由AAS证明△AOE≌△OCD,得出AE=OD,OE=CD,由点A的坐标是(-3,1),得出OE=3,AE=1,∴OD=1,CD=3,得出C(1,3)即可.
∴DG=4+2=6,
∴Rt△DFG中, ,
故答案为: 或 .
【点睛】
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学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与巧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6.5【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求出OAOB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OAAC=4OBBD=3AC⊥BD∴AB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主要
17.x≥2且x≠3【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不等式组求解【详解】由题意得 解得x≥2且x≠3故答案为x≥2且x≠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自变量的取值范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OB=OD,OA=OC,AC=BD,
∴OA=OB,
∵AE垂直平分OB,
∴AB=AO,
∴OA=OB=AB=2,
∴BD=2OB=4,
∴AD= = = .
故答案为: .
【点睛】
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详解】
解:一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解得:
m的值可以是1.
故答案为:1(答案不唯一,满足 均可).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一次函数 的图象有四种情况:①当 时,函数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②当 时,函数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③当 时,函数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④当 时,函数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菱形的判断方法、正方形的判断方法和矩形的判断方法逐项分析即可.
详解:
A选项:
∵四个角相等的菱形,
∴四个角为直角的菱形,即为正方形,故是真命题;
B选项: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可能是梯形,故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是假命题;
【详解】
解: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知中点四边形的各边均等于四边形对角线长度的一半,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则中点四边形的四条边均相等,即可为菱形,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中位线,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解:因为 ,所以A,B,C选项均错,
故选D
11.D
解析:D
【解析】
∵x < 0,则 = ,
∴ = .
故选D.
12.D
解析:D
【解析】
分析:以函数的交点为分界线,然后看谁的图像在上面就是谁大.
详解:根据函数图像可得:当x>2时,kx+b<ax,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不等式与函数之间的关系,属于中等难度题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看懂函数图像.
A.x>1B.x<1C.x>2D.x<2
二、填空题
13.如图,在矩形 中, ,对角线 , 相交于点 , 垂直平分 于点 ,则 的长为__________.
14.若由你选择一个喜欢的数值m,使一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m的值可以是___________.
15.在矩形ABCD中,点E为AD的中点,点F是BC上的一点,连接EF和DF,若AB=4,BC=8,EF=2 ,则DF的长为___________.
二、填空题
13.【解析】【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出OA=OB=AB=2得出BD=2OB=4由勾股定理求出AD即可【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OB=ODOA=OCAC=BD∴OA=OB∵A
解析:
【解析】
【分析】
由矩形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出OA=OB=AB=2,得出BD=2OB=4,由勾股定理求出AD即可.
16.菱形ABCD中,对角线AC=8,BD=6,则菱形的边长为_____.
17.使式子 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8.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已知AD=8,折叠纸片使AB边与对角线AC重合,点B落在点F处,折痕为AE,且EF=3,则AB的长为____.
19.如图,正方形ABCD中,AE=AB,直线DE交BC于点F,则∠BEF=_____度.
【分析】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m,再结合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y=mx(m是常数,m≠0)的图象经过点A(m,4),
∴m2=4,
∴m=±2,
∵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m<0,
∴m=﹣2,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4.(答案不唯一满足均可)【解析】【分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解得:m的值可以是1故答案为:1(答案不唯一满足均可)【点睛】此题主
解析:(答案不唯一,满足 均可)
【解析】
【分析】
一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列出不等式组 求解即可.
(1)求证:四边形ODEC为菱形;
(2)连接OE,若BC=2 ,求OE的长.
23.请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现有 个边长为 的正方形,排列形式如图 ,在图中画出分割线,拼出如图 所示的新正方形.
请你参考.上述做法,解决如下问题:
(1)现有 个边长为 的正方形,排列形式如图 ,请把它们分割后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在图 中画出分割线,并在图 的正方形网格中用实线画出拼接成的新正方形;(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
20.一根旗杆在离地面4.5 m的地方折断,旗杆顶端落在离旗杆底部6 m外,则旗杆折断前的高度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21.已知a,b分别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且a,b满足 ,求此三角形的周长.
22.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O关于直线CD的对称点为E,连接DE,CE.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证明 ,求出 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 四边形 是矩形,




又∵将纸片沿 折叠,点 恰好落在 上,



矩形 的面积是 .
故选: .
【点睛】
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直角三角形 角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解:设CD=x,则DE=a-x,求得AH=CD=AG-HG=DE-HG=a-x-b=x,求得CD= ,得到BC=DE= ,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设CD=x,则DE=a﹣x,
∵HG=b,
∴AH=CD=AG﹣HG=DE﹣HG=a﹣x﹣b=x,
∴x= ,
∴BC=DE=a﹣ = ,
C选项:当相等的边是对边时,它不是菱形,故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是假命题;
D选项: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可能是等腰梯形,故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是假命题;
故选A.
点睛:考查的是命题与定理,熟知正方形、菱形、矩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用举反例来证明命题是假命题是判断命题真假的常用方法.
【必考题】初二数学下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四个角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B.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2.如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图形,设CE=a,HG=b,则斜边BD的长是( )
A.a+bB.a﹣bC. D.
5.如图, 中, 于 是 的中点.若 则 的长等于()
A. B. C. D.
6.如图,在正方形 中,点 的坐标是 ,则 点的坐标是( )
A. B. C. D.
7.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A.正方形B.菱形C.矩形D.梯形
8.若正比例函数y=mx(m是常数,m≠0)的图象经过点A(m,4),且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则m等于( )
【详解】
解:如图所示:作CD⊥x轴于D,作AE⊥x轴于E,
则∠AEO=∠ODC =90°,
∴∠OAE+∠AOE=90°,
∵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
∴OA=CO,∠AOC=90°,
∴∠AOE+∠COD=90°,
∴∠OAE=∠COD,
在△AOE和△OCD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