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103例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103例临床观察
王丽珍;杜美林;刘丽敏;王玉霞;李玉梅;菅红霞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
【年(卷),期】2012(034)011
【总页数】2页(P1667-1668)
【关键词】先兆子痫;中西医结合疗法
【作者】王丽珍;杜美林;刘丽敏;王玉霞;李玉梅;菅红霞
【作者单位】河北省井陉县医院妇产科,河北井陉050300;河北省井陉县医院外科,
河北井陉050300;河北省井陉县医院儿科,河北井陉050300;河北省井陉县医院妇
产科,河北井陉050300;河北省井陉县医院妇产科,河北井陉050300;河北省井陉县
医院妇产科,河北井陉050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244;R714.245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因其发病早、病情发展快,常伴有较多并发症、合并症,严重威胁孕产妇和围产儿安全,伴有较高的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是目前产科医师面对的较为棘手而又极具挑战性的难题。
2006-10—2012-10,我们应用中西医
结合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103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103例对照观察,结果
如下。
1.1 一般资料全部206例均为我院产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103例,年龄最大41岁,最小24岁,平均(28.5±4.4)岁;孕周最长 36 周,最短 28 周,平
均(31.0 ±2.5)周;病程最长28 d,最短6 d,平均(16.0 ±1.8)d;收缩压最大
24.67kPa(185mm Hg),最小 21.07 kPa(158 mm Hg),平均 (21.33 ±
0.60)kPa[(160.0 ±4.5)mm Hg],舒张压最大 17.33 kPa(130 mm Hg),最小14.00 kPa(105 mm Hg),平均(14.67 ±0.64)kPa[(110.0 ±4.8)mm Hg]。
对照组103例,年龄最大40岁,最小24岁,平均(27.9±5.1)岁;孕周最长 35周,最短 33周,平均(31.0 ±2.1)周;病程最长 11 d,最短 3 d,平均(7.0 ±3.3)d;收缩压最大24.67 kPa(185 mm Hg),最小20.67 kPa(155 mm Hg),平均(21.33 ± 0.64)kPa[(160.0±4.8)mm Hg],舒张压最大 17.07 kPa(128 mm Hg),最小14.00 kPa(105 mm Hg),平均(14.67 ±0.55)kPa[(110.0 ±4.1)mm Hg]。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确诊[1]。
早发型临床界定时间为<32周,入院时孕妇无子痫、胎盘早剥、脏器功能衰竭及其他合并症。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
孕妇取左侧卧位,每日休息>10 h;吸氧:30 min/次,每日3次;首次负荷量25%硫酸镁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994)2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 mL缓慢静脉注入,然后25%硫酸镁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 000 mL,以1.5~1.8 g/h的速度静脉滴注。
当血压≥21.33/14.67 kPa(160/110 mm Hg)或舒张压≥14.67 kPa(110 mm Hg)或平均动脉压≥18.67 kPa(140 mm Hg)时,予盐酸拉贝洛尔片(江苏天禾迪赛诺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120)和(或)硝苯地平缓释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198)口服降压。
每日用药前查膝腱反射、呼吸次数及记录尿量。
孕34周前需要终止妊娠者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515)5 mg,每日2次肌肉注射,共2 d促胎肺成熟。
1.3.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治疗。
药物组成:
党参 20 g,黄芪 20 g,炒白术 20 g,茯苓 15 g,陈皮10 g,当归 10 g,白芍
药 15 g,生地黄 15 g,川芎 10 g,丹参30 g,益母草 20 g,炒杜仲 20 g,炒
续断 15 g,炒菟丝子20 g,桑寄生15 g,钩藤15 g,石决明 20 g,炒酸枣仁
10 g,泽泻10 g。
尿蛋白(+++)以上,加白茅根20 g;水肿严重者加大腹皮20 g。
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空腹服用。
1.3.3 疗程 2组患者均出现终止妊娠指标终止妊娠后观察疗效。
1.4 观察指标严密观察孕妇终末器官受累的症状、体征及相应的生化检查结果的
变化,同时严密监测胎儿宫内安危和生长情况。
依据病情进行①血压监测和尿蛋白定性监测;②每周2次24 h尿蛋白定量测定;③每周1~2次肝肾功能生化监测;④
每周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和血小板计数)检查1~2次;⑤凝血功能监测。
对胎儿包括①每日胎动和胎心率;②每日无负荷试验(NST);③每周或隔周超声
检查胎儿生长和脐血流变化情况。
终止妊娠指标:①难以控制的严重高血压;②子痫
发作;③心、肺、肝、肾功能明显异常;④HELLP综合征;⑤出现持续性头痛和视觉障碍;⑥胎盘早剥;⑦胎儿窘迫。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1 2组延长孕周时间比较治疗组103例,平均延长孕周时间(16.0±1.5)d;对照组103例,平均延长孕周时间(7.0±1.3)d。
治疗组平均延长孕周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孕周的延长提高了围产儿的存活率。
2.2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组103例,肾功能损害3例(2.9%),心功能不全
6 例(5.8%),胎盘早剥 5 例(4.9%),羊水过少8例(7.8%)。
对照组103例,肾功
能损害8例(7.8%),HELLP 综合征 6 例(5.8%),心功能不全14例(13.6%),胎盘早剥 12 例(11.7%),羊水过少 17 例(16.5%)。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
2.3 2组围产儿结局比较治疗组103例,胎龄(34.6±2.5)周,新生儿体质量(2.20 ±0.27)kg,Apgar评分[1]:≥7分93例,<7分7例;新生儿死亡3例(2.9%);对照组103例,胎龄(32.5±2.2)周,新生儿体质量(1.85 ±0.25)kg,Apgar评
分:≥7分85例,<7分7例;新生儿死亡11例(10.7%)。
2组围产儿胎龄、新生儿体质量、Apagr评分、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
围产儿结局优于对照组。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遗传印记、免疫失衡、胎盘缺血、内皮功能障碍以及氧化应激、脂质代谢异常是目前我们致力探究的课题,但是尚无一个单一理论能够完全解释其所有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因此,现代医学仍以解痉、降压、扩容、抗凝及糖皮质激素对症期待治疗。
而中医学则认为妊娠中、晚期,出现头目晕眩,状若眩冒,称为“子晕”,重者即为子痫前期,其病因病机为孕妇肝肾或脾胃素虚,因孕重虚,阴血更为不足,肝失濡养则肝阳上亢,也有孕后七情内伤,恚怒伤肝而致肝阳上亢[2]。
另外,由于水湿内阻,胎气郁闭,气血运行障碍,故滞留而成瘀,因此认为其病理改变以瘀血为中心环节[3]。
治疗该病以滋脾补肾、平肝潜阳、活血化瘀为治则进行辨证施治,中药方中党参、炒白术、黄芪、茯苓健脾益气,当归、白芍药、生地黄补血滋肝阴,陈皮入血分而理气,丹参、益母草、川芎养血活血化瘀,桑寄生、续断、杜仲、菟丝子补益肝肾,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酸枣仁养血安神,泽泻利水渗湿,泄肾浊。
诸药合用,祛邪消因,阴阳得以平衡,使机体气血流通旺盛,妊娠正常进行。
本研究根据子痫前期的不同发病机制,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为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开辟了新途径,值得进行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4.
[2]罗元恺.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16.
[3]崔应珉.中华名医名方薪传:妇科病[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1999:241-242.
【相关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4.
[2]罗元恺.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16.
[3]崔应珉.中华名医名方薪传:妇科病[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1999:241-242.
【中图分类号】R714.244;R7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