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兼爱》经典课件课件PPT
合集下载
《 兼爱》ppt课件
词语
例句
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
(7)恶 施不孝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治乱者何独不然
然睹促织
(8)然 成然之
庞然大物也
若火之始然
意义
疑问代词,相当于“何”“怎么”
厌恶 代词,这样 连词,然而、可是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对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同“燃”,燃烧
4.词类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故亏兄而自利
例句
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
国与国不相攻
狂妄之辞不攻而自息 (3)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农攻粟,贾(ɡǔ)攻货
具此而已矣 (4)具
故人具鸡黍
意义 治疗 攻打 抨击,指责 制造,加工 研究,学习 从事某项工作 完备,齐全 准备
词语
例句
视父兄与君若其身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5)视
天子之卿受地视侯
(二)概括内容,绘制导图 为了快速清晰地理顺文章思 路,请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 填出右面思维导图中的空缺 部分。
答案 ①大夫、诸侯之间争斗攻伐 ②视人国若其国 ③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三)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为课文制作文言基础知识归纳卡片,时读时记。
1.通假字
例句 ①当察乱何自起
本字及意义 同“尝”,尝试
时代,哲人是时代唯一的亮点。孔子这风中之烛熄灭之后,世界真的又
进入‘万古如长夜’的黑暗中去了吗?我们在等待。难道大路尽头再也
没有鲁迅笔下‘过客’一类的人出现了吗?终于在大路的尽头,我们看
到了一个独行的身影踟蹰而来……这就是墨子,挑战帝国的剑侠。”
墨子,似乎跟儒家、道家的夫子形象迥然不同。假如给你一个机会,
7 《兼爱》 课件(共20张PPT)统编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叁 活动三:思想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2、阅读课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和《兼爱》,并结合读过的孟子、墨
子的文章,试从气势、文采、逻辑三个方面对二人的论辩风格加以比较并
赏析。
人物
气势
文采
逻辑
孟子
锋芒毕露, 大气磅礴
明白晓畅, 富于文采
逻辑有缺
墨子
平心静气, 耐心陈说
简朴平实, 朴拙不饰
逻辑学研究第一人
逻辑严谨
墨家的理想王国 ——
壹 活动一:初识墨子及思想
1、走进墨子时代
墨子生活在先秦那个礼制崩坍、王权衰败、诸侯争锋的时 代,广大民众饱受战乱之苦,极度渴望安定太平的生活。墨子 对现实生活给予积极关注与思考,映现出鲜明的忧患意识、入 世风骨及救世精神。他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 的生存,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
作业 随笔:请就“‘仁爱’与‘兼爱’哪个更 普适于当今的社会生活”发表你的看法。
3.阅读课后学习提示第二段。 联系相关时代背景,思考墨子为何这样表达。
• 和儒道两家的散文相比,尤其和孟子、庄子的文章对比,《墨子》直言 不讳,通俗易懂,有一说一。作者总是把一种观念、一种逻辑贯穿到底, 绝不旁生枝节。不但用语特别浅显,还唯恐说不清楚,往往正面说一遍, 反面又说一遍;一个观点总结过了,下一段落还要再总结。
• 这种文风与墨家的思想主张和受众群体有关。 • 墨家主张人人平等的相爱,反对侵略战争;强调节俭,反对铺张浪费;
注重道德实践,反对纸上谈兵。墨家代表的是社会中下层人民的政治诉 求,他们“传道”的对象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种文风既契合他们的功 利实用主义思想,也利于作者期待的读者群体接受。
肆 活动四:感受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的伟大人格力量。
《兼爱》ppt课件17张
爱”与“兼爱”,二者皆显出了爱的普遍性,孔子的“泛爱众” 与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都体现了爱的普遍性、广泛性。二者在主张人人相爱,关爱民众,反 对以强凌弱上显然是相通的。2、社会背景和基本目标相同。孔子的“仁爱”思想和墨子的 “兼爱”思想都是产生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动乱时期,都怀着安邦定国、终止混乱纷争的理想。
墨 子
学习目标
1.了解墨子的生平及思想;掌握文中重要实 词、虚词、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本文运用类比和举例说理的写法。 3.理解本文反对战争的观点,探究墨子的 思想。
墨子(约前 468一前 376),名翟(di)。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 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家在先秦时期的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不同之处:1、具体内涵不同。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有 差别的爱,是有先后等级顺序的,是由“爱亲”到“爱人”,最后才是“泛爱众”。它要求按照宗 法等级秩序,即尊卑、贵贱、亲疏去爱人。墨家的“兼爱”思想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爱,这 种爱没有尊卑、亲疏、贵贱的差别,即“兼相爱”,借此达到刑人如己、无私利他的“交相利” 的目的。
研读课文
所谓兼爱,其本质是要求人们爱人如 已,彼此之间不要存在血缘与等级差别的 观念。墨子认为,不能“兼相爱”是当时 社会混乱最大的原因,只有人们做到“兼 相爱”,社会才能达到安定的状态。这种 理论具有反抗贵族等级观念的进步意义, 但同时也带有很强的理想色彩。
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2、爱的倾向性不同。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 已欲达而达人”,主张尽心,不言回报,只求尽职尽责,不问自己的权利。墨子的“兼爱”思想则 是站在功利的角度上,提出了对等互报的原则,即“兼相爱,交相利”
墨 子
学习目标
1.了解墨子的生平及思想;掌握文中重要实 词、虚词、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本文运用类比和举例说理的写法。 3.理解本文反对战争的观点,探究墨子的 思想。
墨子(约前 468一前 376),名翟(di)。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 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家在先秦时期的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不同之处:1、具体内涵不同。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有 差别的爱,是有先后等级顺序的,是由“爱亲”到“爱人”,最后才是“泛爱众”。它要求按照宗 法等级秩序,即尊卑、贵贱、亲疏去爱人。墨家的“兼爱”思想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爱,这 种爱没有尊卑、亲疏、贵贱的差别,即“兼相爱”,借此达到刑人如己、无私利他的“交相利” 的目的。
研读课文
所谓兼爱,其本质是要求人们爱人如 已,彼此之间不要存在血缘与等级差别的 观念。墨子认为,不能“兼相爱”是当时 社会混乱最大的原因,只有人们做到“兼 相爱”,社会才能达到安定的状态。这种 理论具有反抗贵族等级观念的进步意义, 但同时也带有很强的理想色彩。
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2、爱的倾向性不同。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 已欲达而达人”,主张尽心,不言回报,只求尽职尽责,不问自己的权利。墨子的“兼爱”思想则 是站在功利的角度上,提出了对等互报的原则,即“兼相爱,交相利”
7《兼爱》课件(共34张PPT).ppt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 相恶wù则乱。
故子墨子日不可以不劝 爱人者,此也。
第一个“恶” :怎 么
→第二、三个“恶”:动词,
憎恨,讨厌
劝:鼓励 则:就
子墨子:墨子的弟子对墨
子的尊称
研读第四段:
中心句: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即P统治者要鼓励人与人相亲相爱 总结得出中心论点:兼爱治天下
【文章论证结构】
的理想色彩。
课前预习检查一一第一段
以……为:把……作为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 也 ,
治:治理;事:事务
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 ; 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 攻 。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 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 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 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
盗贼: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
室:家
异室以利其室。贼 爱其身,不爱 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
窃:偷窃
利:使……得利 “贼”1:名词,劫夺财物者 “贼”2:动词,伤害
家:卿大夫的封地
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 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兼”就是“广泛地、全部地”;所谓“兼
爱
爱”,就是“跳出自爱的狭小圈子,广泛地、全部
地爱,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
上
墨子所说的“兼相爱”指的是一种不分尊 卑贵贱、平等无差别的爱,是全体的、无差等的
爱,与孔子所谓“爱人”的主张有所不同。
文本研读
2.墨子“兼爱”与儒家“仁爱”有何不同?
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一一孔子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一一孟子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 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一一孟子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一一墨子 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一孟子《尽心上》
故子墨子日不可以不劝 爱人者,此也。
第一个“恶” :怎 么
→第二、三个“恶”:动词,
憎恨,讨厌
劝:鼓励 则:就
子墨子:墨子的弟子对墨
子的尊称
研读第四段:
中心句: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即P统治者要鼓励人与人相亲相爱 总结得出中心论点:兼爱治天下
【文章论证结构】
的理想色彩。
课前预习检查一一第一段
以……为:把……作为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 也 ,
治:治理;事:事务
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 ; 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 攻 。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 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 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 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
盗贼: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
室:家
异室以利其室。贼 爱其身,不爱 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
窃:偷窃
利:使……得利 “贼”1:名词,劫夺财物者 “贼”2:动词,伤害
家:卿大夫的封地
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 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兼”就是“广泛地、全部地”;所谓“兼
爱
爱”,就是“跳出自爱的狭小圈子,广泛地、全部
地爱,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
上
墨子所说的“兼相爱”指的是一种不分尊 卑贵贱、平等无差别的爱,是全体的、无差等的
爱,与孔子所谓“爱人”的主张有所不同。
文本研读
2.墨子“兼爱”与儒家“仁爱”有何不同?
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一一孔子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一一孟子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 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一一孟子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一一墨子 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一孟子《尽心上》
《兼爱》ppt课件
当①:同“尝”,尝试。 自爱③:宾语前 置,爱自。乱何自起②:宾语前置, 亏④: 使动,使受损失。 自利⑤:谋求自己的利益。
译文: 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不可以不考察
混乱产生的根源。尝试考察混乱从哪里产生?(混乱)起源于人与 人不相爱。臣子与儿子不孝敬君主和父亲,就是所说的混乱。儿 子爱自己,不爱父亲,因而使父亲受损失以谋求自己的利益;弟 弟爱自己,不爱兄长,因而使兄长受损失以谋求自己的利益;臣 子爱自己,不爱君主,因而使君主受损失以谋求自己的利益。这 就是所谓的混乱。
人的封地就像看待自己的封地一样,谁还会侵犯呢?看待别人的封国 就像自己的封国一样,谁还会攻伐呢?所以大夫相互侵害封地、诸侯 相互攻伐封国的事又没有了。假设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封国与封 国之间不再相互攻伐,封地与封地之间不再相互侵害,没有了偷窃 和劫夺财物的人,君臣父子之间都能互相孝敬慈爱,像这样天下就 治理好了。
主旨点睛 “兼爱”是墨家的核心主张之一。
本文认为“乱”起源于人们的“不相 爱”,人们损人害人以求自爱自利。 墨子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从而
实现“天下治”的政治蓝图。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①者,亦然。盗爱其室②,不爱异室,故窃 异室以利③其室;贼爱其身④,不爱人,故贼⑤人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⑥、诸侯之相攻国者, 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 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⑦,具此 ⑧而已矣。
盗贼①: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 贼⑤:伤害。 室②:家。家⑥:卿大夫的封地。 利③:使动,使……受益。 乱物⑦:纷乱之事。 身④:自己。具此⑧:全都在这里。具,
兼 爱
圣不譬不治
人知之知乱
以乱如疾者
译文: 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不可以不考察
混乱产生的根源。尝试考察混乱从哪里产生?(混乱)起源于人与 人不相爱。臣子与儿子不孝敬君主和父亲,就是所说的混乱。儿 子爱自己,不爱父亲,因而使父亲受损失以谋求自己的利益;弟 弟爱自己,不爱兄长,因而使兄长受损失以谋求自己的利益;臣 子爱自己,不爱君主,因而使君主受损失以谋求自己的利益。这 就是所谓的混乱。
人的封地就像看待自己的封地一样,谁还会侵犯呢?看待别人的封国 就像自己的封国一样,谁还会攻伐呢?所以大夫相互侵害封地、诸侯 相互攻伐封国的事又没有了。假设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封国与封 国之间不再相互攻伐,封地与封地之间不再相互侵害,没有了偷窃 和劫夺财物的人,君臣父子之间都能互相孝敬慈爱,像这样天下就 治理好了。
主旨点睛 “兼爱”是墨家的核心主张之一。
本文认为“乱”起源于人们的“不相 爱”,人们损人害人以求自爱自利。 墨子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从而
实现“天下治”的政治蓝图。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①者,亦然。盗爱其室②,不爱异室,故窃 异室以利③其室;贼爱其身④,不爱人,故贼⑤人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⑥、诸侯之相攻国者, 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 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⑦,具此 ⑧而已矣。
盗贼①: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 贼⑤:伤害。 室②:家。家⑥:卿大夫的封地。 利③:使动,使……受益。 乱物⑦:纷乱之事。 身④:自己。具此⑧:全都在这里。具,
兼 爱
圣不譬不治
人知之知乱
以乱如疾者
《兼爱》ppt课件44张
所自起:兴起的原因
好比、就像 治疗
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疗
否 定 副 词,相当于“不”
治 乱者何 独不然 ? 必 知 乱 之 所 自 起 , 焉 能 治 之 ; 不 知 乱 之 所 自
何尝 这样
起,则弗能治。
疏通文意(第一段)
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 事务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从哪 里产生,于是能对它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 进行治理。
思考探究(第三段)
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中心论点: 若使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 √ 论证方法:
①假设论证。 运用假设、铺排、反问的句式, 从正面论证了“天下兼相爱”, “则天下治”的 观点。采用铺排的手法,连用“犹有” “谁”引 起的反问句,以反诘 (jí) 的与其坚定而鲜明地 阐述了唯有“兼爱”才可治乱的观点。
这就好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才能进 行医治。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就不能医治。
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 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
研读文本
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中心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 治之。 (开门见山) 论证方法: 1、正反对比论证,论证“知乱之所起”对于治理天下的 必要性和重要性。 2、举例、比喻, 以大家熟知的医生治病需要明确病因, 来写圣人治国须知混乱产生的原因。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
即使是 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
家
偷窃
以利其室。 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使……得利 名词, 劫夺财物的人 动词 伤害
《兼爱》PPT课件
显学 通常是指与现实联系密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学问。
隐学 通常是指离现实较远、不那么为世人瞩目的学问。 在中国文化史上,我们提到中国文化主流的时候,往往“儒道”并 称,但是在战国时期,却没有这样的并称,当时最显著的两个学派是“儒 墨”或“孔墨”,韩非子说:“世之显学,儒墨也!”这说明在先秦时期, 墨家是非常显赫的。然而在后代,一直到清代以前,研究墨子的人却非 常少,墨子生活在春秋战国之交、社会大变革时期,这时奴隶制度已经开始崩 溃,封建制度正在逐步建立,礼崩乐坏、王权衰败、生灵涂炭,社会的动荡 给人民带来极大的苦恼。 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墨子有极强的忧患意识、入世风骨及救世精神, 积极寻找着救世的药方,经过长时间艰苦的探索与实践,墨子终于形成了独 具特色的人生观,即“行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中》),实现“兼 相爱,交相利”、国泰民安的理想社会。他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 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
解题
在儒家心中,君子最爱的首先是双亲,其次是民众,最后是万物。 对于民众而言,施以仁德便可,亲爱留给自己的血亲。爱是以自己为 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而在墨家心中,“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无差等的爱冲破等级的 枷锁,冲破血缘的坚冰,爱人如己,尤其去爱那些最可怜、最卑下、 最被社会践踏的人。爱心无垠,善意无穷,关怀最有力量。从这角度 而言,墨子进入了一种更为崇高的境界。
开篇指出议论的焦点,提出观点:以治理天下为事业的人 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
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手法来说理,更加生动形 象,语气更强。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 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 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 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 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兼爱》ppt课件49张
的创始人。他一生都在为扶危济困的事业而
奔忙。他的思想核心是兼爱。
走进墨子
在科技方面颇有成就,常被誉为“科 标圣”。他首先发现了小孔成像的道理,创立 题 解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 读一整套科学理论。
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 “显学” (通常是指与现实联系密切、引 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学问) 。
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标
✓ 中心论点:若使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
题 解
✓ 论证方法:
读
①假设论证。运用假设、铺排、反问的句式,
从正面论证了“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的
观点。采用铺排的手法,连用“犹有”“谁”引
起的反问句,以反诘的语气坚定而鲜明地阐述了
唯有“兼爱”才可治乱的观点。
②对比论证。与第2段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写作 特点
③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文中列举 了大量君臣父子、盗贼、大夫等事例。
④综合运用,类比法、对比论证、假设 论证等论证手法。
墨子文风: 1、语言的浅显、逻辑的严谨、结构的层次感。 2、反复论说,反复举例,正反论说,务求把意思说得明 白清楚。
1、墨子的美学思想:实用至上,将文章的审美降 到最低。 2、墨子学派的受众:底层平民,文化程度低。
疏通文意(第二段)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
标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 题下之所谓乱也。 解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 读亏子而自利;
兄自爱也,不爱弟,故 亏弟而自利;
君自爱也,不爱臣,故 亏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 虽:即使 ➢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慈:慈爱 ➢ (反过来),即使父亲不慈爱儿子,
疏通文意(第二段)
《兼爱》ppt课件31张
???
就像游戏。游 戏 公司 多 想想 我 的 需求,多满足一下 ,多爱 爱我们,我们是不是也会爱这个游戏公司,那这个公司就会有 盈利,得以发展,玩的人也会开心,,也不至于公司发个消息 就,骂声一片。大家互相兼爱,你好我也好。
有一批修真高手,在凌晨5、6点才倒下,6点半就起 床上学上班。久而久之,他们进入了元姿期、金丹期、 大乘期,最后成了大罗金仙,羽化仙去,猝死在电脑、 手机面前。 针对以上现象,我认为要重振道家思想,让 他们“无为”,放下手机,离开电脑,顺其自然,早睡 早起。
第二单元句式梳理
句式
判断句
例句
此所谓乱也。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贼其君者也。
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局 定语后置句
省略句
仁以为己 任 。自知者 明 。自胜者 强 。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何不虑以为大樽……
儒家、道家、墨家,哪一家 的观点更适用于当今社会, 请阐释理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题方向: 1.什么是“己所不欲”
引用孔子原句,解释:自己不喜欢的言行,就不要以那种言行对 待他人。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強加在他人的身上。 自己不 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举例)
2.为什么勿施于人 学会换位思考,拥有共情能力,有同理心,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懂得换位思考, 方能珍惜拥有;懂得换位思考, 方能理解感恩; 懂得换位思考, 在贏得别人尊重的同时,也尊重了自己。
②相攻: ④乱:
⑥乱物:
相互攻伐 使……乱 纷乱之事
论证方式:假设论证
兼爱的社会意义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 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 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 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 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 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2024年度《兼爱》PPT教学课件
1 2
无差别爱的理想化
兼爱主张无差别的爱,但在现实中,由于人的情 感、利益等因素,完全无差别的爱难以实现。
忽视个体差异
兼爱强调普遍的爱,但可能忽视了个体之间的差 异和需求,导致爱的表达不够精准和有效。
难以应对复杂社会关系
3
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兼爱思想可能难以应对各 种利益冲突和矛盾,需要更加具体的道德规范和 法律制度来保障。
与道家思想的碰撞中,兼爱思想则更加注重实践性和现实性,强调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兼爱 的理想。
2024/2/2
16
当代社会中兼爱思想体现
在当代社会中,兼爱思想得到了广泛的 体现和弘扬。
例如,在公益事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 始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和福祉,积极投
身公益事业。
在企业文化中,兼爱思想所倡导的互助 互爱、团结协作等价值观念也得到了广
趣和创造力。
20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以兼爱思想为引领,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形成独 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开展文艺比赛、文化沙龙等活动,丰富学生 课余生活,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倡导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校园风尚,营造温馨 、和谐的校园生活环境。
2024/2/2
21
推广兼爱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
8
兼爱定义与特点
定义
兼爱是无差别的爱,主张人人平等、互爱互利,消除亲疏贵贱之分。
特点
普遍性、平等性、互利性。兼爱强调爱的普遍性和平等性,不分身份、地位、 贫富,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同时强调互利性,通过互相关爱实现共同利益。
2024/2/2
9
兼爱原则及实践方法
2024/2/2
原则
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兼爱以尊重他人为前提,以关爱他人为核心, 以帮助他人为实践手段。
《兼爱》ppt课件24张
01
提出问题 治天下者, 必知乱之所
自起。
类比论证
02
分析问题 天下乱——
不相爱
因果论证
03
解决问题 天下治——
兼相爱
假设论证
04
得出结论 天下兼相爱 则治,交相
恶则乱
知识卡片——比喻论证&类比论证
比喻论证
构成 本体和喻体
方式 比喻(不同性质的事物)
要求 本体与喻体性质不同; 只在某一点相似; 喻体可以虚构。
活动一 查阅分享,了解墨家发源 活动二 疏通文言,梳理文脉大意 活动三 研读探讨,领悟兼爱思想
什么是“兼爱”?墨子是否主张爱一切人呢?
兼,本义,一手执两禾,有兼顾、一同、一并之意。
兼爱:即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这是一种不存在 血缘关系,不分尊卑贵贱,平等无差别的爱。
盗,人也;多盗,非多人也;无盗,非无人也。奚以明之?恶多盗,非恶多人 也;欲无盗,非欲无人也。世相与共是之。若若是,则虽盗,人也;爱盗,非爱人 也;不爱盗,非不爱人也;杀盗,非杀人也,无难矣。
联系现实生活,分享你印象深刻的“兼爱”事件,探讨“兼爱” 的当今时代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体目标: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 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兼爱”思想创造地转化自爱自利为相爱相利。“兼爱”的互 利性、互助性、对等性以及爱人若己的方式,使人与人和睦相处、 共存共荣、良性互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与政治、文化的多元 化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危机、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社会失序、 人们的精神失守、道德失范、价值失衡,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 生存和发展问题。我们学习墨子思想,借鉴其兼爱学说的精华,对 于人类正确认识自身,认识外界,维护世界和平,建设和谐社会, 保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兼爱》ppt课件
正音解词
亡 (wú) 有 亡,同“无”,没。 当(cháng)察乱何自起
当, 尝”,尝试。
• 自学反馈 • 1.第一段的中心句: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 所自起,焉能治之。 • 2.第二段的中心句: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 3.第三段的中心句:若使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 • (此段没有现成的中心句。可据段首、段尾句归纳) • 4、第四段中心句: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研读第一段
问题探究: 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类比论证。以大家熟知的医生治病需要明确病因,来写 圣人治国须知混乱产生的原因。 2、正反对比论证
研读第二段
文本探究
原文: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
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
墨子在科技方面颇有成就,常被誉为“科圣”。墨 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和孔 子两人被并称为“显学”大师。
“天才匠人,孤独侠客”——墨子
政治思想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
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他认为,要 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 合的方案。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 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别人就像 爱自己,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 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他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天才匠人,孤独侠客”——墨子
军事思想 墨子军事思想是处于弱者地位的自卫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二:
一是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二是救守,主张“有 备无患”,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主张采取防御战术。
7《兼爱》课件(共2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兼 爱
《墨子》
学习目标
1.了解墨子的生平及思想;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2.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墨子是如何论述兼爱对治理天下的重要性的,学习运用类比和举例说理的方法。3.梳理墨子所论述的践行兼爱之道的具体方法,体会兼爱之道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导
【墨守成规】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
2、墨子论说有何独特的语言风格?联系相关背景,思考他为何这样表达?
以“己”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象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象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1、在第2段和第3段中,孟子展开论述社会产生混乱的原因、表现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时,“逻辑严谨,层次感极强”,请结合文段分析。
展评
2、墨子论说有何独特的语言风格?联系相关背景,思考他为何这样表达?
墨子一方面努力追求语言的浅显、逻辑的严谨和结构的层次感,一方面又反复论说,务求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在先秦诸子中,这种表达风格自成一家——意显而语质(质朴生动、平民化、用语准确简练)
费孝通《乡土中国》
展评
1、在第2段和第3段中,孟子展开论述社会产生混乱的原因、表现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时,“逻辑严谨,层次感极强”,请结合文段分析。
乱自何起起不相爱
若兼相爱
(1)在说理方面,逻辑严密,论辩一气呵成,富有说服力。①有很强的逻辑性。二三两段作者分析出现天下混乱的原因是“不相爱”,接着又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最后总结“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段与段之间环环相扣,一气呵成。②层层推理,结构富有层次感。本文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论证道理,由小及大,层层推理。作者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揭示其相互间的利害关系,如父子、兄弟、君臣之间的爱与不爱的关系及其正反不同的结果,通过结果的对比,由浅人深,层层深入,使要表达的意思清明了。
《墨子》
学习目标
1.了解墨子的生平及思想;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2.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墨子是如何论述兼爱对治理天下的重要性的,学习运用类比和举例说理的方法。3.梳理墨子所论述的践行兼爱之道的具体方法,体会兼爱之道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导
【墨守成规】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
2、墨子论说有何独特的语言风格?联系相关背景,思考他为何这样表达?
以“己”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象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象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1、在第2段和第3段中,孟子展开论述社会产生混乱的原因、表现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时,“逻辑严谨,层次感极强”,请结合文段分析。
展评
2、墨子论说有何独特的语言风格?联系相关背景,思考他为何这样表达?
墨子一方面努力追求语言的浅显、逻辑的严谨和结构的层次感,一方面又反复论说,务求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在先秦诸子中,这种表达风格自成一家——意显而语质(质朴生动、平民化、用语准确简练)
费孝通《乡土中国》
展评
1、在第2段和第3段中,孟子展开论述社会产生混乱的原因、表现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时,“逻辑严谨,层次感极强”,请结合文段分析。
乱自何起起不相爱
若兼相爱
(1)在说理方面,逻辑严密,论辩一气呵成,富有说服力。①有很强的逻辑性。二三两段作者分析出现天下混乱的原因是“不相爱”,接着又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最后总结“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段与段之间环环相扣,一气呵成。②层层推理,结构富有层次感。本文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论证道理,由小及大,层层推理。作者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揭示其相互间的利害关系,如父子、兄弟、君臣之间的爱与不爱的关系及其正反不同的结果,通过结果的对比,由浅人深,层层深入,使要表达的意思清明了。
《兼爱》ppt课件
(2)相同之处:①基本内涵一致。“仁爱”与“兼爱”,二者都显出了爱 的普遍性。孔子的“泛爱众”与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在主张人人 相爱,关爱民众,反对以强凌弱上显然是相通的。 ②社会背景和基本目标相同。孔子的“仁爱”思想和墨子的“兼爱”思 想都产生在春秋战国社会动乱时期,他们都怀着安邦定国、终止混乱纷 争的理想。
(第2段)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 考查 )乱之所自起。当 (同“尝”,尝试 )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互相亲爱、友好)。臣子之不孝 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 使……受损失 )父而自利;弟 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 谓乱也。虽( 即使 )父之不慈( 慈爱 )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 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 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 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 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 )者,亦然。盗爱其室 ( 家 ),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
3.多义实词
词语 贼
攻
例句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
故贼人以利其身 焉能攻之
诸侯之相攻国者 术业有专攻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群起而攻之
释义项(或用法) 劫夺财物 残害 治疗 攻打 研究 磨,雕琢 指责,抨击
恶施不孝 交相恶则乱 恶 物或恶之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何,怎么 憎恶,仇恨
厌恶 羞耻
4.词类活用
附 积累卡片
1.通假字
词语 当 亡
例句 当察乱何自起 故不孝不慈亡
解析 同“尝”,尝试 同“无”,没有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家
大夫各爱其家
相爱
7.《兼爱》课件(共27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
理解文意
原文: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
偷窃和劫夺财务的人
家
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
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
卿大夫 的封地
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
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
纷乱之事 全都在这里
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理解文意
译文:君上爱自己而不爱臣下,所以损害臣下以自利。这是什 么缘故呢?都是起于不相爱。即使是天下做盗贼的也是这样。 盗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偷盗别人家而自得利益。 贼只爱自身而不爱他人。所以抢夺他人身上东西而自得利益。 这是什么原故呢?都是起于不相爱的缘故啊!即使是大夫互相 侵扰其家,诸侯互相攻打其国也是这样的。大夫各自爱自己的 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扰乱他人的家而使自家得利。诸侯各 自爱自己的国家,而不爱别的国家,所以攻打别国而使自己国 家得利。天下混乱的事,都具备在这里了。
研读第一段
1、第一段讲了什么内容?
开篇指出议论的焦点,提出以治理天下为事业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
2、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中心句: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 自起,则不能治。 文章开篇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必须知道混乱 产生的根源。起笔振起文势,先声夺人,发人深省。
研读第四段
1、第四段讲了什么内容?
结论为: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即统治者要鼓励人与人相亲相爱。
合作探究
文章是如何一步步表明自己观点的?
文章开篇首先提出要治理好天下的混乱必须要知道混乱产生的 源头,就像医生要知道病人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把病治好一样。 接着指出天下混乱产生的原因是人们不相爱,文章的论述从父子、 兄弟、君臣之间的不相爱到盗贼横行,再到大夫互相侵害、诸侯 互相攻伐,逐层递进,论述乱“起不相爱”的观点。然后,在分析问 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天下兼相爱”。最后 归纳论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化常识等文言 基础知识。 2.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作者的说理方法。 3.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 4.体会“兼爱”思想内涵,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兼爱》pptx课件(52页)
“三分文章七分读〞
儒和墨两派互相驳辩,在
先秦首先揭开了百家争鸣的 序幕。人们常把孔墨、儒墨 并提。墨子在战国时代乃是 流誉四方、最具影响力的大 思想家之一。墨家以“为万民 兴利除害〞为自己使命,并 为之孜孜奋斗,游说诸侯, 谋求制止战争,安定社会, 安定民生。
拓展延伸
节葬: 反对厚葬,活着的人还有不温饱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在死
要朗熟 把诵读 握。课 句注文 式意, 的在改 使读正 用文同 。的学
过不 程正 中确 ,的
• 2、《兼爱》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 明确:墨子一方面努力追求语言的浅显、 逻辑的严谨和结构的层次感,一方面又反 复论说,务求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
• 如课文第1段,只保留以下文字就可见其大 意:“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 自起,焉能治之。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 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而实 际文字却多出了一两倍。在先秦诸子中, 这种表达风格自成一家。
墨子又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与孔、孟、
墨子“平生足迹所及,则尝北之齐, 西使卫,又屡游楚,前至郢,后客鲁 阳,复欲适越而未果。〞〔孙诒让 《墨子传略》〕“席不暖〞,“衣不黔 〞,真有孟子所说的“摩顶放踵利天 下为主〞的精神。两千多年来一直流 传着他止楚攻宋的传说。正因如此, 他的智慧、坚定和见义勇为博得了历 代人民尊敬。
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时期。这时周天子已失去了往日的 辉煌,旧的政治、经济秩序乃至社会伦理秩序渐趋崩解,而新的政治经 济秩序和社会伦理秩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一切都处在迅速的变更中。 到处充满着大国攻小国、大家篡小家、强凌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 贱的不合理现象。甚至出现下层人民被迫“易子而食〞的惨状。就是在 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位伟大的哲学 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国际〞和平主义的倡导者诞生了——他就 是墨子。墨子亲眼目睹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提出了一系列为广大 平民利益而着想的解决社会危机的方针和措施,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绵延 不绝的源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着真理和理想而不懈地奋斗 和努力。墨子的精神,直到今日读来,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启迪力量, 因此,让我们敞开心扉再次走进墨子的伟大思想王国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初至战国末,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并非成
于一人之手,也非成于一时。
返回
1.通假字 (1)贵必敖贱 敖,通“傲” (2)既以非之,何以易之 以,通“已”,已经 (3)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于,通“迂” (4)辩其故也 辩,通“辨”,分别,辨别 (5)苟君说之 说,通“悦” (6)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 要,“腰”的本字 (7)教驯其臣 驯,通“训” (8)破碎乱行 碎,通“萃”,聚集
拓展延伸
兼爱:墨家主张的兼爱是无差别的,而儒家主张的仁爱
是有差别的。打个比方说,墨家认为大家都是地球上的 人,应该互相爱护;爱别人和爱父母应当是同等的。而 儒家认为我是中国人,我更爱中国人;我是雷州人,我 更爱中国人中的雷州人。墨家认为,儒家对“礼”的看 法是:陌生人踩了你的脚,陌生人要道歉;那么最贤能 的王公大人们踩了你的脚呢?他们却没有必要道歉—— 因为王公大人们比你贤能。(儒家主张礼不下士人)墨 家对此予以揭露与批驳:王公大人们不是最贤能的人吗? 他们凭什么不还礼呢?不讲礼难道还是贤能的人?那么 儒家的“礼”也就是有阶级的礼,虚伪的礼、为统治阶 级服务的
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 互相使对方得利。
文本探究
1、在墨子眼中,“天下之害”有 哪些具体体现?
国之与国之相攻, 家之与家之相篡, 人之与人之相贼, 君臣不惠忠, 父子不慈孝, 兄弟不和调
文本探究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用什么方法可以消除?
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
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 来逐渐舍掉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
到了汉代,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墨家学派
渐趋式微。但体现墨家思想精华的《墨子》一书得以保
存下来,并一直流传至今。《墨子》一书由历代墨者薪
尽火传,一再加工整理或集体创作而成,时间跨度从战
3.一词多义 (1)用 ①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介词,因、因为) ②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动词,使用) (2)独 ①今诸侯独知爱其国(副词,唯独,只) ②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副词,独自) ③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副词,表反问,难道) (3)故 ①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名词,事、事情) ②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名词,缘故)
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灾难,人间的一切邪 恶,包括盗窃、杀人、战争、怨仇、嫉恨、诈 骗等违法犯罪现象都是不相爱带来的恶果。而 要改变社会,包括调解社会矛盾和由乱变治等, 即要“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文本探究
3、墨子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墨子因不明了社会治乱的根源,从而提 出不分“王公大人”与“万民”的阶级差别, 都要“兼爱”“同利”的主张。但由于时代 的限制,他没有意识到人民的力量。所以此 种主张只是一种善良的幻想。
拓展延伸
非攻:墨子反对现行战争。儒家支持贤能君王发动
战争,支持“仁义”的大国兼并小国,主张“贤”人 消灭“不肖”之人。
节葬:墨家反对厚葬,活着的人还有不温饱的,那
么为什么还要在死人身上花费那么多呢?反对为了死 人而折磨活人。儒家特别鄙视这个主张,认为墨家鄙 视祖先,是野蛮人。
节用:墨家反对铺张浪费劳民伤财、繁文缛节,反
思路梳理
相攻、相篡、相贼
天下之害
不惠忠、不慈孝、不和调
兼
不相爱生
爱
不野战、不相篡、不相贼 兼相爱
惠中、慈孝、和调
交相利
拓展延伸
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有何不同?
从历史进程看,儒学早于墨学。墨子曾学 习于儒门,接受过孔子思想的训练,后来深感 儒家厚葬浪费财物而贫民,服丧时间太久伤害 身体而妨碍工作,于是反叛儒家自立门户,墨 子的许多学生也是如此。如曾一度受业于孔子 的大弟子之一子夏,后来师从墨子,并成为墨 家学派的著名人物。由此可见,墨家学派从某 种意义上说是从儒家学派分化出来并与之相对 抗的学术团体。
《兼爱》经典课件
墨 子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深入了 解墨子学说的思想内涵,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 化遗产,不断提高自身 人文素质。
二、学习墨子关心 社会、关爱他人、积极 救世的精神。
背景简介
墨子生活在先秦那个礼制崩坍、王权衰败、诸侯
争锋的时代,广大民众饱受战乱之苦,极渴望安定太平 的生活。墨子对现实生活给予积极关注与思考,映现出 鲜明的忧患意识、入世风骨及救世精神。坚决无情地揭 发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 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
(4)所以 ①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和 方式方法)
4.词类活用
(1)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 形容词作名词,力量强的人、力量弱的人、富有 的人、贫困的人、地位高的人、地位低的人、不 诚实的人、敦厚老实的人
(2)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名词作动词,给┄利益
对增加百姓不必要的负担。认为越是贤能的人,越是 王公大人,越应当节俭。儒家认为物质的使用与尊贵 是成正比例的。
拓展延伸
非命:墨家认为没有什么天命,命运是由我们自己掌
2.古今异义 (1)以不相.爱.生
古义:相互关心爱护。今义:男女之间产生爱情。 (2)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
古义:两个词,从,接着;而,顺承连词。今义:连词,连接上文的原 因、方法和下文的结果、目的;因此就。
(3)破.碎.乱行 古义:破,人群分散;碎,通“萃”,聚集。今义:①破成碎块;②使破 成碎块。
(3)歇息然后带 名词作动词,束腰带
(4)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 名词作动词,击鼓传令;使动用法,使┄前进
(5)越王击金而退之 使动用法,使┄退却
5.特殊句式 (1)此则天下之害也(判断句) (2)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宾语前置,用何,因为什么) (3)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判断句) (4)是以仁者非之/是以仁者誉之(宾语前置,代词“是”置于介 词“以”之前) (5)何以易之(宾语前置,以何,用什么) (6)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判断句) (7)特上弗以为政(省略句,“以”后省略宾语“之”) (8)此何难之有/此何难之有焉(宾语前置,此有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