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三诊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最新-2018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第三次诊断性检测地
成都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地理部分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地理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5页,共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某城市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例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城市用地类型分别是A.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绿化用地、住宅用地B.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绿化用地C.绿化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D.商业用地、绿化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2.如果工业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的盛行风向可能是A.东南风、东北风B.东北风、西南风C.西南风、西北风D.西北风、东南风2018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从此清澈的长江水自流北上直达北京。
图2为河南境内南水北调中线输水线路和铁路交通图,读图回答3~4题。
3.影响图中调水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交通D.城市4.在图中①城交汇的铁路线是A.陇海线、京沪线B.焦兖日线、京沪线C. 陇海线、京九线D.焦兖日线、京广线图3为亚欧大陆部分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乳畜业B.季风水田农业C.游牧业D.商品谷物农业6.图中②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B.市场C.交通D.劳动力表1为近年来四地地震资料,据表回答7~8题。
地点震级震中地理坐标地震发生时间(北京时间)① 6.1 33°N,48°E 2018年8月18日10时32分② 6.9 15°S,74°W 2018年8月25日7时21分③ 6.2 62°N,152°W 2018年9月26日1时51分④ 5.0 44°N,86°E 2018年2月22日14时42分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8.②地地震发生时,当地的区时为A.25日5时39分B.24日18时21分C.25日20时21分D.24日16时39分图4为30°S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9~10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精品推荐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面为大西洋两岸四种工农业产品的输入(出)路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所表示的产品依次是()A.小麦、石油、棉花、钢铁B.棉花、铁矿、牛肉、小麦C.牛肉、天然橡胶、汽车、铁矿D.天然橡胶、汽车、石油、牛肉2.图中甲线路的主要输出地是()A.中南半岛B.波斯湾地区C.日本D.澳大利亚下面是我国部分地区1951~1988年旱灾频次等值线图(单位:次),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等值线M的值可能为()A.20, 30 B.20, 25 C.25, 30 D.30, 354.我国旱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A.年降水总量少的地区B.河流径流量小的地区C.年平均气温高的地区D.降水变化大的地区5.图中①地的旱灾发生在7~8月,其主要原因是()A.河流径流量小B.受高气压控制C.地下水位下降D.工业用水增大下面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是()A.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种植园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C.乳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7.图中M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市场需求量大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C.交通便捷D.气候温和湿润,草原面积广大8.图中②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A.三江平原B.内蒙古和新疆C.成都平原D.珠江三角洲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资源的累计采出量已达当初测定总量的70%以上或以当前技术水平开采能力仅能维持开采时间为五年的城市。
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地理三诊试卷
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地理三诊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8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黄土高原某地生态脆弱,多年来人们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戴林帽,山坡技草褂,山腰系田带,山下覆地膜,沟底筑水池”的治理开发模式。
如图为该模式简图,据此完成1~2题。
该开发模式的主要作用是〔〕A.减轻水土流失 B.提高土壤肥力C.扩大土地面积 D.减少水分蒸发2.黄土高原某地生态脆弱,多年来人们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戴林帽,山坡技草褂,山腰系田带,山下覆地膜,沟底筑水池”的治理开发模式。
如图为该模式简图,据此完成1~2题。
春播地膜覆盖的主要目的是〔〕A.削弱风蚀 B.增强太阳辐射C.提高地温 D.防止水土流失3.如图为我国东部某山地海拔200~3100米的植被分布图。
据此完成3~5题。
该山地〔〕A.东高西低 B.东北高,西南低C.南高北低 D.东南高,西北低4.如图为我国东部某山地海拔200~3100米的植被分布图。
据此完成3~5题。
该山地可能位于〔〕A.辽宁省 B.山东省 C.海南省 D.福建省5.如图为我国东部某山地海拔200~3100米的植被分布图。
据此完成3~5题。
与甲地比较,乙地〔〕A.年日照时数多 B.年平均气温低C.年降水总量大 D.年径流总量少6.星巴克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在海外扩张中把亚洲作为第一站。
至2017年底在我国大陆市场的门店数量近3000家。
如图为星巴克在我国各省级行政区门店数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6~8题。
由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星巴克在上海和广东增长速度最快B.星巴克在天津的分店数量比辽宁多C.星巴克在西部的增长速度比东部慢D.甘肃是最后开设分店的省级行政区7.星巴克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在海外扩张中把亚洲作为第一站。
至2017年底在我国大陆市场的门店数量近3000家。
如图为星巴克在我国各省级行政区门店数量分布图。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三次诊断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某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该大陆可能是A. 非洲大陆B. 亚欧大陆C. 南美大陆D. 澳大利亚大陆2. 下列关于②地气候的形成因素,不正确的是A. 东南信风B. 地形C. 赤道低气压带D. 洋流3. 图中④、⑤两自然带内的河流比较,差异最明显的是A. 径流量大小不同B. 汛期出现时间不同C. 含沙量多少不同D. 主要补给类型不同【答案】1. D 2. C 3.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征,解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然后根据自然带的分布来判断地理规律及成因。
1. 澳大利亚大陆为半环状,①热带草原带,②热带雨林带,③热带荒漠带,④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⑤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选择D。
2. ②热带雨林带,形成原因有处于大分水岭的东侧,信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作用;距离赤道较远,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较小,选择C。
3. ④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⑤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河流汛期出现在冬季,两河流汛期出现时间不同,选择B。
下图为我国某月降水地区(阴影部分)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示的月份可能是...A. 4月B. 6月C. 8月D. 10月5. 该月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系统主要为A. 反气旋B. 气旋C. 准静止锋D. 冷锋6. 该月华北平原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A. 寒潮B. 沙尘暴C. 洪涝D. 干旱【答案】4. C 5. A 6.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雨带的推移,夏季风4月底5月初从东南部沿海登陆,与冬季风相遇形成锋面,锋面附近形成雨带。
四川省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英国面包蟹因其个大质优备受中国消费者青睐。
每年9月~次年3月是英国面包蟹最肥美的时候,2~3月为销往中国的旺季。
出口到中国的面包蟹均为严格筛选的个头最大的母蟹。
据此完成1~3题。
1.2~3月,中国从英国大量进口面包蟹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需求旺盛B.正值产蟹旺季C.进口关税较低D.保鲜成本较低2.英国出口到中国的面包蟹均为母蟹的原因是A.母蟹个体更大,数量更多B.捕捞母蟹更利于维护生态平衡C.母蟹更适宜远距离运输D.食用母蟹更符合中国人偏好3.英国面包蟹运至中国适宜采取的运输方式为A.海运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铁路运输1828年,居住在“世界上最寒冷的城市”雅库茨克(62。
N)的舍尔金在自家后院尝试钻井取水,当年挖掘12米,之后挖掘工作多在冬季进行,夏季因工人在井底呼吸困难而无法挖掘。
1831年挖至32米深处时,舍尔金准备停止工作计划,但因俄美公司的资助而得以继续。
1837年,井深达到了116.5米,但仍未取到井水。
图1为舍尔金井地质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4~6题。
4.在雅库茨克难以获得井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气候干旱B.岩石致密C.冻土层深厚D.技术水平低5.夏季工人在井底呼吸困难的原因是A.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过高 B.井内C02无法通过对流排出C.大陆升温快近地面气压低 D.大量冰雪融化导致井内潮湿6.在舍尔金掘井10年时间里,其速度前慢后快,原因可能是A.岩层前期坚硬,后期松软 B.前期气候异常,气温过低C.参与工人前期少,后期多D.后期资金和技术得到保障渤海是我国海冰多发区,每年12月~次年2月为海冰集中发生时间。
四川省成都市18届高三地理摸底测试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_(共0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到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河流流向为A. 西北流向东南B. 正东流向正西C. 东南流向西北D. 西南流向东北2. 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是A. 465mB. 455mC. 445 mD. 435m3. 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A. 20mB. 29mC. 39mD. 40m【答案】1. D 2. B 3. C【解析】试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断1. 河流由高向低流,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可判断出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D正确。
2. 河流两侧等高线数值相等,图中等高距为10米,可读出山峰高度为450~460米,B正确。
3. 陡崖高度计算公式为(n-1)*d≤H<(n+1)*d,n表示等高线条数,d表示等高距,图中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是10,可计算出20≤H<40,C正确。
【点睛】陡崖的相对高度(H)计算公式是:(n-1)*d≤H<(n+1)*d,n表示等高线条数,d表示等高距,图中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是10,可计算出20≤H<40。
红叶是秋季富有色彩和欣赏性的旅游景观,图2为我国部分红叶观赏地及10月红叶的最佳观赏区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四地中,观赏红叶时间最早的是A. 红叶谷B. 香山C. 栖霞山D. 五指山5. 九寨沟、香山两地最佳观赏红叶时间大致相同,其主要原因是九寨沟比香山A. 纬度更低B. 海拔更高C. 距海更远D. 降水更多【答案】4. A 5. B【解析】影响气温的因素4. 纬度高的先进入秋季,四地中红叶谷纬度最高,最先进入秋季,A正确。
5. 影响红叶观赏的因素是热量,与降水和距海远近无关;九寨沟纬度低,本应比香山观赏时间晚,但因海拔高,气温低,与香山观赏时间大致相同,B正确。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18届高三摸底测试文综地理试题 含解析
新都区2018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文科综合试题第Ⅰ卷(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米。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 1 050米B. 985米C. 915米D. 790米2. 图中村落因多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驴友小王想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应选择的拍摄点是A. ①处B. ②处C. ③处D. ④处【答案】1. C 2. D【解析】1. 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甲山峰海拔在1000-1100米之间,而古牌坊海拔在水库水面以上,海拔在165-200米之间,计算可得,相对高度在800-945米之间,结合选项判断,故选C。
2. 读图可知,图中①处地势较低,不能俯瞰村落全貌,A错。
②处东南方向有山脊阻挡视线,不能通视,B错。
③处东侧有山丘阻挡视线,C错。
④处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村落全貌,D对。
故选D。
【名师点睛】等高线数值的判读方法:1、根据流水的方向判定。
水往低处流,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由高值流向低值。
2、根据示坡线判定。
示坡线也叫降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3、根据等高距判读。
等高距全图一致,结合图中所提示的信息,如海平面、某等高线高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推算出所求地高度。
4、根据两地间的气温差判读。
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约为0.6℃/100m),可计算出这两地间的相对高差。
5、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判断。
比如两条等高线之间,或闭合等高线的等高值相同,那么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小,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小;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大,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大6、根据公式法对相对高度的判读。
2018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三诊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地理试题第I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黄土高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1.图中①、②、③、④四河流中,水位变化受汾河水库调节明显的是A.①河B.②河C.③河D.④河【答案】C【解析】水库的主要对其下游河段调节作用明显,四河流中只有③河位于水库的下游。
【考点】1.4.1.3 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2.图中季节性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A.冬季高山冰雪融水减少B.冬季降水量减少C.冬季生产生活用水量大D.冬季地下水水位下降【答案】B【解析】黄土高原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图中的季节性河流的形成与降水有关,再加之该地区冬季降水量少,所以冬季河流无水,形成季节性河流。
【考点】1.4.1.2 陆地水体关系及河流特征表1为杭州(1981年全市人口为525万)和武汉(1981年全市人口为590万)1981年至2000年城市人口(单位:万人)增长状况,据表回答3~4题。
表13.两城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A.杭州1981~1990B.武汉1981~1990C.杭州1991~2000D.武汉1991~2000【答案】C【解析】人口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量与当年的人口总量之比,1991年杭州人口为525+57=582(万),1991~2000年杭州人口增加105万,所以人口增长率为105/582*100%≈18%。
其他年份可以依此计算,得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为杭州1991~2000。
【考点】2.1.1.1 人口增长模式及人口问题4.据表可以看出,1981年至2000年两城市A.中心区人口持续减少B.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下降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郊区城市化明显【答案】D【解析】1991~2000年武汉中心区人口是增加的,所以A项错误;第二产业比重的变化不能直接从表中得出,因此B项错误;郊区人口持续增加,城市人口持续增加,所以并不是逆城市化现象,故C项错误。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含答案
成都七中2018届三诊模拟考试文综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将所选答案的代号涂黑。
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总规模已经达到了582.7亿元人民币,下图示意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份额构成。
据此完成1~3题。
1.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蓬勃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 物流通达性增强B. 餐饮行业质量的提升C. 流动人口增加D. 互联网技术发达2.与传统餐饮门店相比,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A. 食品卫生更安全B. 食品种类更丰富C. 投资成本更低D. 投资风险更高3.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最佳的选址应临近A. 中心商务区B. 大型居住区C. 大学校园区D. 工业园区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5题。
4.位于甲地附近的某学校组织学生沿图示虚线进行郊游活动,行进过程中A. 在乙地感受飞流直下B. 在丙地欣赏峡谷风光C. 在丁地远眺学校美景D. 方向为自西北向东南5.该地拟建一水库,最佳的坝址为A. 乙处B. 丙处C. 丁处D. 戊处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 1 年)在同一地块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
下图为1998年-2012年中国四大区域的耕地复种指数图,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分别代表A. 东部、中部、西部、东北B. 东部、东北、中部、西部C. 中部、东部、东北、西部D. 中部、西部、东北、东部7.①、②、③区域2007年复种指数较2006年均有所下降,其原因可能是A. 自然灾害挫伤种植积极性B. 土壤肥力下降导致难以复种C. 农作物市场需求减小D. 机械化水平提高导致产量增加8.1998年-2012年,①区域复种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的原因可能是A. 气候异常B. 水资源短缺C. 非农就业机会多D. 国家惠农力度减弱下左图示意某地区某时刻的气压形势分布图,右图是左图中40°纬线穿越的河流的剖面图。
2018年高考全国三卷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
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
据此完成1~2题。
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A.携带方便B.适用地广C.文化蕴涵D.经久耐用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A.欧洲西部B.中亚C.中东D.撒哈拉以南非洲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
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
图1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
据此完成3~5题。
图1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A.基础设施较完善B.更接近消费市场C.资金供应较充裕D.更易招募劳动力4.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
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A.从事商业活动B.留守子女上学C.兼顾务工务农D.扩大种田规模5.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贝加尔湖(图2)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
据此完成6~8题。
6.贝加尔湖形成于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7.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8.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蒸发弱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D.湖水深度大澳大利亚(图3)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
成都2018届高三三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含答案
成都石室中学高2018届“三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A.29米 B.31米 C.39米 D.41米2.图示区域内,进行新农村建设最合理的区位是A.甲 B.乙 C.丙 D.丁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
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
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
据此完成3-4题。
3.“风塔”顶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A.辐合上升 B.辐合下沉 C.辐散上升 D.辐散下沉4.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A.温室大棚气温较高 B.锋面暖气团的上升运动C.秘鲁沿岸的上升流 D.库区比周边降水少下图为某旅游爱好者于9月下旬拍摄到的沙漠日出景观。
读图完成5—6题。
5.图示地区当时的主导风向是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西南风6.该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A.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B.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沙漠C.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D.印度河流域的塔尔沙漠2018年11月11日0时—24时,淘宝“双十一”全天销售额达到1207亿,产生包裹数约6.7亿个。
回答下列7-9题。
7.根据各省、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差异,推测2018年“双十一”消费排行,前三名最可能为 A.黑龙江、吉林、辽宁 B.上海、四川、海南C.浙江、江苏、广东 D.广东、广西、云南8.纽约和北京是相隔万里的两个城市,北京时间2018年11月11 日0点整,北京响起了“双十一”钟声,此时A.北京太阳高度大于纽约 B.北京和纽约处于夜半球C.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D.纽约的太阳位于西北方9.物流行业中的配送、快递业务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A.GPS和 GIS B.RS 和GPS C.RS 和GIS D.数字地球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左图所示。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卷含答案
成都市2015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理科综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Ti-48 Mn-55 Ba-137第Ⅰ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不一定都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B.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膜的通透性可能发生改变C.细胞癌变是致癌因子诱发原癌基因表达导致的D.细胞凋亡是细胞中部分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2.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捕获光能的色素种类都相同B.光能转换为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全过程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C.暗反应中C3转变成C5的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 TPD.光照适宜时叶绿体固定的CO2由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产生3.下列与生物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液都可以将细胞中的染色体染成深色B.斐林试剂与甘蔗组织提取液水浴共热后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C.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都应先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只能够选择液泡中含有色素的细胞4.有人在一片柑橘林中发现一株具有明显早熟特性的植株,经检测,该变异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研究人员决定利用该植株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柑橘变异植株的早熟性状一定能通过配子遗传给后代B.若变异植株自交后代均为早熟就可判断早熟性状是隐性C.用秋水仙素处理变异植株的幼苗就能得到纯合早熟品系D.选育早熟品种过程中柑橘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5.某桑基鱼塘中养殖有多种鱼,不同种类的鱼生活在鱼塘的不同水层,食性也有很明显的差异,其中生活在下层的一些鱼可以食用蚕沙(蚕的粪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决定不同种类鱼在鱼塘中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B.蚕沙和鱼体内的碳元素都能以CO2的形式进入生产者体内C.蚕同化的能量通过蚕沙流动到鱼体内的部分约为10%~20%D.桑基鱼塘通过能量的多级利用来提高桑树对光能的利用率6.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NA分子上有两个复制起始区OH和OL。
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一、单选题下图中M国石油资源丰富,我国投资与该国合作开采石油。
据此完成问题。
1.该国石油输出最近的国家是A.澳大利亚B.德国C.美国D.日本2.我国在该国投资开采石油的主要目的是A.开拓国际市场B.促进我国石油进口多元化C.提高技术水平D.增加当地劳动力就业机会3.该国河流的补给主要是A.雨水B.冰川融水C.地下水D.积雪融水下图为我国南海诸岛图。
据此完成问题。
4.图中右上①岛对我国最重要的战略意义是A.高新技术发达B.气候温暖湿润C.东出太平洋的重要支点D.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5.夏季,南海表层水温均在28℃以上,但在中南半岛东部沿岸海域,水温较低,其原因可能是A.纬度较高B.海水较深C.有大量河流水汇入D.受沿岸上升流影响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扣生态学原理的农业生产方式。
据此完成问题。
6.发展有机农业主要为了A.提升品质B.缩短生产周期C.提高产量D.增加作物种类7.有机农业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增大能源消耗B.提高土壤肥力C.减少生物种类D.加重水体污染8.结合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如果在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发展有机农业,除当地农民很少或完全不用化肥农药外,还有的优势是A.水热资源充沛B.土层深厚和肥沃C.技术力量雄厚D.劳动力资源丰富下图是青海省东部河流解冻日期分布图。
据此完成问题。
9.图示区域河流解冻日期的大致分布规律为A.东西早,南北晚B.由东向西推迟C.东西晚,南北早D.由南向北推迟10.甲地河流的解冻日期可能是A.4月6日B.4月15日C.4月26日D.5月2日11.与上、下游比较,流经西宁市附近河段冬季不封冻,其主要原因是A.落差大流速快B.城市废水的汇入C.海拔低气温高D.冰川融水的汇入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皖江是指长江流经安徽的河段。
皖江城市带(下图)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列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承接长三角地区转入的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
成都市2018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地理试卷
成都市2018级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200米。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A.由东南流向西北B.由东流向西C.由东北流向西南D.由南流向北2.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为A.1650米B.1770米C.1980米D.2200米3.甲、乙、丙、丁四地中植被覆盖率最高的可能是A.甲B. 乙C. 丙D.丁图2示意我国局部地区的桃花初始观赏日期分布。
据此完成4~5题。
4.影响图中桃花初始观赏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降水C.光照D.海拔5.与N地相比,M地桃花初始观赏日期较早的主要原因是A. 离海洋较远,增温快B.冷空气被阻,气温较高C.海拔较低,热量充足D. 云层较厚,降水量较多藏区碉房,称为“卡尔”或“宗卡尔”,原意为堡寨。
主体多为石木结构,高有三至四层,外墙用块石或片石砌筑,墙厚近一米,墙上开孔少,门窗洞较小,因外观像碉堡,故称为碉房。
碉房大致有平地碉房和山地碉房两类,山地碉房多建于险峻的山石上。
图3为山地碉房景观图。
据此完成6~8题。
6.碉房墙上开孔少,门窗洞较小,主要目的可能是A.遮挡阳光B.防御野兽C.稳固墙体D.防风避寒7.山地碉房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多向空中发展,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光照C.气温D.风向8.受藏区气候影响,山地碉房一般选址在A.迎风阳坡B.迎风阴坡C.背风阳坡D.背风阴坡图4左图示意1980-2010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变化,右图示意1980-2010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重心迁移轨迹。
据此完成9~11题。
9.1980-1984年水稻总产量变化趋势主要得益于A.农业技术的发展B.种植面积扩大C.水稻需求量增加D.全球气候变暖10.影响右图所示区域水稻生长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台风B.旱涝C.滑坡D.沙尘暴11.据右图推测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增长最快的地区是A.华北地区B.西北地区C. 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图5为我国年日照总数(h)分布图。
四川省绵阳市高三文综(地理)第三次诊断性试题(2021年整理)
四川省绵阳市2018届高三文综(地理)第三次诊断性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川省绵阳市2018届高三文综(地理)第三次诊断性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川省绵阳市2018届高三文综(地理)第三次诊断性试题的全部内容。
四川省绵阳市2018届高三文综(地理)第三次诊断性试题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廊桥”顾名思义,就是有屋檐的桥,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看风景等,有的还建有供人暂居的房间。
廊桥多为木质或石材+木材结构,我国古代廊桥现存不多。
下图为我国保存至今的一座古代园林的廊桥图片.据此完成1~3题。
1.明清时期,下列地区多建有“廊桥”的是A。
齐鲁大地 B.横断山区 C.闽粤大地 D.东北平原2.图中“廊桥”的主要功能是A。
供人暂居 B.遮阳避雨 C.风景与通行 D.宗教和民俗活动3。
我国古代的“廊桥”现存较少,主要是因为A。
人为破坏 B.风沙掩埋 C.地震损毁 D。
洪水、泥石流冲毁光伏是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
目前,全球最大水面漂浮光伏(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在水面上)项目落户安徽淮南市,该项目把当地采煤废弃的沉陷区变成了绿色能源基地,年发电量可达1.5亿度。
据此完成4—6题.4.将采煤沉陷区发展成为水面漂浮光伏,当地可A。
节约土地资源 B。
减少煤炭开采量C.降低发电成本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地理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图1为我国黄土高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
1.图中①、②、③、④四河流中,水位变化受汾河水库调节明显的是
A.①河
B.②河
C.③河
D.④河
【答案】C
【解析】水库的主要对其下游河段调节作用明显,四河流中只有③河位于水库的下游。
【考点】1.4.1.3 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
2.图中季节性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冬季高山冰雪融水减少
B.冬季降水量减少
C.冬季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D.冬季地下水水位下降
【答案】B
【解析】黄土高原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图中的季节性河流的形成与降水有关,再加之该地区冬季降水量少,所以冬季河流无水,形成季节性河流。
【考点】1.4.1.2 陆地水体关系及河流特征
表1为杭州(1981年全市人口为525万)和武汉(1981年全市人口为590万)1981年至2000年城市人口(单位:万人)增长状况,据表回答3~4题。
表1
3.两城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杭州1981~1990
B.武汉1981~1990
C.杭州1991~2000
D.武汉1991~2000
【答案】C
【解析】人口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量与当年的人口总量之比,1991年杭州人口为525+57=582(万),1991~2000年杭州人口增加105万,所以人口增长率为105/582*100%≈18%。
其他年份可以依此计算,得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为杭州1991~2000。
【考点】2.1.1.1 人口增长模式及人口问题
4.据表可以看出,1981年至2000年两城市
A.中心区人口持续减少
B.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下降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郊区城市化明显
【答案】D
【解析】1991~2000年武汉中心区人口是增加的,所以A项错误;第二产业比重的变化不能直接从表中得出,因此B项错误;郊区人口持续增加,城市人口持续增加,所以并不是逆城市化现象,故C项错误。
郊区人口大量增加,所以可以得出郊区城市化明显的结论。
【考点】2.2.2.1 城市化进程差异
图2为我国某农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图2
5.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混合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A
【解析】由图中各地块的用途可以看出,该农场为市场适应性强的混合农业。
【考点】2.3.1.2 农业地域的形成
6.如果利用该农场产品,可发展
A.电子装配工业
B.饲料加工工业
C.建筑材料工业
D.服装加工工业
【答案】B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该农场的产品只适合于发展饲料加工工业,其他工业都不能从农场得到原料。
【考点】2.1.1.1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图3为我国某省河流分布和年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的多年平均值)(单位:℃)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图3
7.该省的地势为
A.北高南低
B.东北高西南低
C.南高北低
D.西北高东南低
【答案】D
【解析】由图中河流流向可以看出该省的地势特点为西北高东南低。
【考点】1.1.3 等高线地形图
8.影响该省气温日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拔高度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答案】C
【解析】图中6℃和8℃年气温日较差等值线基本与海岸线平行,所以海陆位置是影响该省气温日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
【考点】1.3.2.4 等温线图的判读
图4为某地沿145°经线附近1、7月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
图4
9.关于甲、乙、丙、丁四地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B.乙地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稀少
C.丙地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
D.丁地位于高大山脉背风坡,降水稀少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丙地位于南纬30~40,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最有可能是地中海气候,所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
【考点】1.3.2.1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10.丁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答案】B
【解析】丁地冬夏季降水差异不大,并且位于南纬40°以南地区,最有可能的就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考点】1.3.4.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与应用
下面为北印度洋(局部)洋流图(图5),读图回答11~12题。
图5
11.当新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图中①地的区时为
A.7时
B.9时
C.12时
D.21时【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①地位于东经45°,处于东三区;当新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东十二区的区时为18时,这样可以计算出东三区的区时为9时。
【考点】1.2.3.2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12.如果图中的虚线为晨昏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8时
B.10时
C.18时
D.22时【答案】D
【解析】有图中洋流流向可知此时位于北半球夏季,如果虚线为晨昏线,则虚线应该为昏线,所以虚线与赤道的交点处(即东经60°)地方时为18时,这样可以计算北京时间为22时。
【考点】1.2.3.2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第II卷
13.(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部分地区地形图(图6)、年降水量(单位:mm)与农业分布图(图7)。
(1)据材料一概况应该农业分布与地形、降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8分)(2)英国河流短小,但航运价值较大,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8分)
材料二英国、中国城市化过程图(图8)。
图8
(3)简述与我国比较,应该城市化过程特点。
(6分)
14.(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黄河干流①、②、③测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单位:亿立方米)。
测站①②③
多年平均径流
310 247 319
量
(1)比较图中长城南北地形异同。
(6分)
(2)试分析黄河干流①、②测站间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化及其原因。
(10分)
(3)根据图中M省矿产资源状况,推断其主要工业部门并简述工业发展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
(10分)
材料三 M省某城示意图。
(4)该城规划建设一大型重工业开发区,你认为在①、②两地中哪一地建设更合理。
试说明理由。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