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 诗两首(共51张)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2 诗两首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2 诗两首

-14-
2
诗两首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首 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句段点评
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 漾。 点评:①这里写的是四五月间康河美丽的黄昏。夕阳的余晖把康 河岸边的垂柳镀上了一层金色,那婀娜多姿的柳条随风摇曳,她的 倩丽的影子倒映在潋滟的水波之中,宛若一位娇艳柔美的新娘。 ②诗人把柳树比喻为新娘,生动形象又极为贴切,婆娑的柳树犹 如新娘婀娜的身姿,柔美的柳条如同多情的玉手,夕阳下,柔波里,神 采飞扬,曼妙迷人。
2
诗两首
自主梳理
首 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新课助读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也是其前期的代表作。这首诗写于 1927年夏天。“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 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冰的深渊。戴望舒写这首诗时只有22岁,当 时他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 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 的希望。《雨巷》就是这种心境的反映。《雨巷》中狭窄阴沉的 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 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 品。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诗人归国途中。康桥,即英国著名的 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诗 人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 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15-
2
诗两首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首 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 诗两首 课件(57张)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 诗两首 课件(57张)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2014 年 4 月 20 日晚,央视励志综艺节目“出彩中国人”总决赛落幕。经过 激烈角逐,民乐歌手冯满天成为首季节目的“出彩之星”。在节目中,评委除了 被他特别的演奏方式吸引,更被他 30 年来执着追求“非琴不是筝”的中阮古音 打动。 为研制这种中国古代乐器,冯满天花了 17 年时间。他寻访了许多制阮琴师, 但结果让他很失望。不甘失败的冯满天决定自己动手制琴。他翻书学习,拆琴 观察,又去探访西方做提琴、吉他的琴师。为了去掉琴板上的音孔,冯满天足 足琢磨了七八年。最终在“出彩中国人”舞台上呈现了这把“仿唐隐孔中阮”, 而在它之前,冯满天有 47 把失败品。
问题探究
[整体·感知] 《雨巷》 诗人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塑造了悠长寂寥的雨巷、丁香般的姑娘及独行者 的形象,以此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 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这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 分子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表露。
《再别康桥》 诗人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 流动的画面,营造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对眼前离愁的无可奈何,抒发了诗人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 情。
冯满天说,我们的文化就像是一颗闪亮的钻石,由于历史的沉淀落上了一 层厚厚的灰,但用力擦拭后就会一点一点透出令世人震惊的光芒。让中阮时尚 起来,流行起来,是他毕生的追求。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意志有所追求,一个追求满足了又重新追求,如此永
远不息。
【答案】 (7)sì shì (8)zǎi zài (9)gèng gēng
第 2 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1:2 诗两首 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1:2 诗两首 课件

作者旧地重游,重访昔日进修、留下美好记忆的学府所在
地—康桥,故以“再别康桥”为题。
引导启发学生概括各小节内容
第一节:透露对康桥难分难舍的深情。 第二节:写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的情景。
第三节:写康河里水草随微波起伏。
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和联想。 第五节:向草色深处漫溯,向星辉斑斓里放歌。
第六节:在寂静的夜晚吹秦离别的笙箫。
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 “雨巷诗人”的美称。
背景知识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 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 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 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 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 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他这时候所写的 《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 种彷徨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 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来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1.为什么和姑娘以这种方式相逢?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情思?姑娘有什么象征意义?
③表达了诗人对心灵慰藉的寻求。姑娘就是理解、关怀、支持 ①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求。姑娘是诗人追求的那位可望 自己的人。人从本质上来说是孤独的,萨特说“他人就是地狱”, 人与人之间总是疏离、隔膜。对于一个在痛苦孤寂中挣扎的人来说, 不可即的伊人,“诗经﹒蒹葭”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多希望有一个人能和自己互吐心曲。哪怕来自路人的一个理解的眼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 神,一个关切的月光,都将成为生命的支撑。“茫茫人海心无岸”, 我们需要一种心灵的依托。 总结:古人说:“诗有可解,不可解, 水中央”的句子。 不必解”。不必追问得那么具体,不必回答得那么确切。这首诗, 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寻。姑娘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或许,就是一种隐蔽灵魂的宣泻。这是一个人在梦中流露自己的潜 意识,像梦一般朦胧。 理想还很朦胧,希望还很渺茫,但毕竟透出一点点星光。

高一语文1.2诗二首精品课件(人教版必修1)

高一语文1.2诗二首精品课件(人教版必修1)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 音的能力。A项,“砧”读“zhēn”;C项,“着”读 “zhuó”;D项,“扺”读“zhǐ”。 答案:B
二、认准字形 xìnɡ荇青
(1)繁yǎn衍 追sù溯
(3)晦shuò朔 颓pǐ圮
(5)qǐ杞人忧天
辨 二者都有沉淀下来的意思,但沉淀一般用于具体的事 析 物,积淀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抽象事物。
2.彷徨·彳亍
①现在的中国房地产及住房体制,正在这条路上 彳亍 前行。 例 ②手中的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肩上的压 句 力就有多大。要自己真正独当一面的时候,内心 真的彷很徨 。
辨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道去哪里;彳
2.《再别康桥》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 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上。但他这次重游 康桥的时间,却是在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是在英国哲学 家伯特兰·罗素家里逗留了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 就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一个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悄悄地到 康桥来找他的英国朋友。所谓的“康桥”,现在通译作 “剑桥”,即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是一个风景秀丽的 地方。因徐志摩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过许多 英国朋友,故对此常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遗憾的是,因
徐志摩幻灭的爱情美梦 在剑桥大学学习期间,不仅那里的自然景色令诗人徐 志摩陶醉,还有一段没有结局的恋情让他刻骨铭心。这期 间他有幸结识并一见倾心地爱上了活泼美丽的中国少女林 徽因。夕阳下,伴着银铃般的笑声,他们在康桥上散步; 温柔的春风里,他们在垂柳下徜徉。他们的身影多少次倒 映在波光潋滟的康河中,诗人多少次在心中暗暗勾画着自 己的爱情美梦……但林徽因与其父先期回国。诗人回国后 得知,林徽因已和梁启超先生的公子梁思成订了婚。诗人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 诗两首 课件(61张)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 诗两首 课件(61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因为姑娘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作者想
象出来的,想象中的人物是没有“重量”的,而且“飘” 字与前面的“梦”字构成了最佳组合,生动地描写出了 诗人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飘忽、朦胧的特点。
3.《雨巷》一诗中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 表达效果?
第一单元
2诗两首
学国学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自《论语·述而》 【古文今译】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 人可以做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 对于他们的缺点,参照自己加以改进。”
2.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之。”
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就是作 者当时这种心境的反映。
《再别康桥》1920 年,徐志摩到英国留学。1922 年学 成回国。这一段留学生活,特别是剑桥美丽的自然景色, 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此,他在 1922 年 8 月 10 日启 程回国前夕,写下了《康桥再会罢》一诗,表达对康桥的 眷恋。1928 年,徐志摩重游英国。
答案: 《雨巷》中有两个意象非常美。一是雨巷。
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 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留 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 “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 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着什么?二是丁香。丁香 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花常见白色、紫色两种, 外形单薄细弱,往往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
斑lán( ) lán( )言 波lán( )
追sù( ) shuò( )风 sù( )料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课件(共28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课《诗两首:再别康桥》课件(共28张PPT)

返回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 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 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 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 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 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
返回
2.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苏轼的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从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从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到 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古往今来,爱 国主义精神都是中华之魂,它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它 是一支点燃中国人智慧和力量的熊熊火炬,爱国主义精神
将永远传承下去,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返回
导入:自古写离别诗的作品可以说是数不
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句?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返回
探究五:本诗首节和末节在节奏上相同,在语 意上相似,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返回
提示: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 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结构严 谨,给人以整体之美,体现了徐志摩主 张诗歌的“音乐美”和“建筑美”,使
依依惜别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
返回
◇叠词(修辞)的妙用
请找出本诗和《雨巷》中的叠词,体会其作用
每日一思


1.面对民族的兴衰,我想到的是那一抹残阳,一片荒 漠,我想到了“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毫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2课《诗两首之再别康桥》 课件(共66张PPT)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2课《诗两首之再别康桥》 课件(共66张PPT)

1、第一节中三个“轻轻的”和最后 一节两个“悄悄的”有何用意?
(1)实写诗人轻轻来到和悄悄离开康桥时的情景, 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 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表面上显得洒脱飘逸, 实际上蕴含着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
(2)诗人用与情人缠绵惜别的心情和笔调与康桥道 别,他唯恐惊破心中之梦,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 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轻柔的叹息般的韵律与依 依别离情绪完美地统一地在一起。
朗读要求 1、注意朗读的节奏以及停顿。 2、注意每一句诗的重音。 3、音量适中,音调急缓得当。 4、注意感情起伏。
河 畔( pàn ) 青 荇( xìng)
揉 碎( róu ) 长 篙( gāo )
斑 斓( lán )
荡 漾 ( yàng) 榆 阴 ( yú ) 浮 藻 ( zǎo ) 漫 溯 ( sù )
总结诗歌的建筑美
节的匀称和句 的整齐:
诗歌共七节, 四行一节,每节四 句,字数基本为六 字间或八字,诗行 排列两两错落,于 参差中见齐整,给 人以建筑的美感。
对应美
排列: 偶句向后一个字排列。
首尾呼应: 首尾段结构相同,节奏相似。
布置作业
• 背诵默写本诗。 • 用诗歌的“三美”理论对比《再别康桥》
1922年3月,与张幼 仪离异,8月回国。
在上海任銀行行長和霓裳服裝公 司總裁時的張幼儀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 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 侣。得之,我幸;不 得,我命。”
林徽因,中国第一位女性建 筑学家,作家。被胡适誉为“中 国一代才女”。她的感情世界里 有三个男人,一个是丈夫梁思成, 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 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 她的文学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 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高中语文 第2课 诗两首

高中语文 第2课 诗两首

第2课诗两首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伺候着河上的风光,这春来一天又一天的消息。

关心石上的苔痕,关心败草里的鲜花,关心这水流的缓急,关心水草的滋长,关心天上的云霞,关心新来的鸟语。

怯伶伶的小雪球是探春信的小使。

铃兰与香草是欢喜的初声。

窈窕的莲馨,玲珑的石水仙,爱热闹的克罗克斯,耐辛苦的蒲公英与雏菊——这时候春光已是烂漫在人间,更不须殷勤问讯。

瑰丽的春放。

这是你野游的时期。

可爱的路径,这里不比中国,哪一处不是坦荡荡的大道?徒步是一个愉快,但骑自行车是一个更大的愉快,在康桥骑车是普遍的技术;妇人、稚子、老翁,一致享受这双轮舞的快乐。

(在康桥听说自行车是不怕人偷的,就为人人都自己有车,没人要偷)任你选一个方向,任你上一条通道,顺着这带草味的和风,放轮远去,保管你这半天的逍遥是你性灵的补剂。

这道上有的是青茵与美草,随地都可以供你休憩。

你如爱花,这里多的是锦绣似的草原。

你如爱鸟,这里多的是巧啭的鸣禽。

你如爱儿童,这乡间到处是可亲的稚子。

你如爱人情,这里多的是不嫌远客的乡人,你到处可以“挂单”借宿。

有酪浆与嫩薯供你饱餐,有夺目的果鲜恣你尝新。

你如爱酒,这乡间每“望”都为你储有上好的新酿,苹果酒、姜酒都是供你解渴润肺的。

……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看天,听鸟,读书。

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更适情更适性的消遣吗?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一、学习目标1.感知诗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2.学习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方法,仔细揣摩优美的诗句,品味诗歌语言之美。

3.理解诗歌的情感,分析情感与语言之间深刻的关系,体会优美的意境所造就的艺术效果。

二、作者连线雨巷诗人——戴望舒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现代诗人。

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引起很大反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2课《诗两首课》课件(共21 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2课《诗两首课》课件(共21 张PPT)
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来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作者为了能营造成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
雨巷 油纸伞 丁香 篱墙……
姑娘是怎样的一个姑娘?作者是如何来写姑娘的?
①动“作丁:香“一彷样徨的””““彳结亍着”愁。怨这的两姑个娘词”写。出姑“娘结的”迷字茫写、出
困惑、无助。可②见神这态是:一“个冷美漠、丽凄高清贵又的惆姑怅娘”,。是“冷漠”
拓展训练
沙扬娜拉 ——致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这首诗写于1924年5月。诗的开头,以一个构思精巧的比 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那一低头的温柔”与“水莲 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两个并列的意象妥帖地重叠在一起, 诗人把日本女性那种特有的温柔和羞怯描绘得惟妙惟肖,淋 漓尽致。接下来,是阳关三叠式的互道珍重,情透纸背,浓 得化不开。“蜜甜的忧愁”应当是全诗的诗眼,看似矛盾的 写法,使感情更趋于饱满。“沙扬娜拉”是迄今为止对日语 “再见”一词最美丽的翻译,既是杨柳依依的挥手作别,又 仿佛在呼唤那女郎温柔的名字。悠悠离愁,千种风情,尽在 不言之中!
3.有人认为,这首诗歌是一首爱情诗,是一首男子追寻、等待姑娘 的诗歌,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有人有别的看法了,他们认为,这首 诗是一首政治诗,诗歌中的这些意象,雨巷、丁香姑娘,都有它们 独特的政治象征。你们赞同哪一种看法呢,这首诗究竟是一首爱情 诗,还是一首政治诗?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姑娘的象征意义,那么,她究竟是象征 着爱情呢,还是象征着革命青年的美好理想呢,我们无法确定。这 首诗歌充满着象征色彩的,对它的这些朦胧意象,我们可以有不同 的解读。而这首诗歌的主旨是指对于爱情的追求呢,还是对于美好 革命理想的追求呢,我们无从知道,都有这个可能性,一千个读者 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言之成理都可以。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是, 这个姑娘是美丽高洁的,她可以是任何美好事物的象征。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 诗两首 课件(72张)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 诗两首 课件(72张)

现代诗歌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照作品 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 诗。
2.新月派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1923 年成立, 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 等,徐志摩是新月派最具代表性的诗人。闻一多卓有成就, 他在《诗的格律》中提出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 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悠长的雨巷,悠长的雨,多少个悠长的梦里,我点一支 烛光,沏一壶香茶,听你低吟:风起拈落花,夜来闲听雨……
于是,我相信前世,一定在这个雨巷里走过,那日,也 一定飘着这样细细的雨……
多少次我用心聆听那支雨中的短笛,陈年的相思便在我 的胸口捂出了六月的天空六月的雨……我把滴泪的心香交 给残缺的梦,好想再一次重温你的气息。听,那支竹笛又在 响起,看,黄昏的燕儿正双双地归去,可我日夜思念的人啊, 你家在何处?你的脚步又停歇在哪里?
[赏析点评] 这篇文字以经典作品《雨巷》中的经典意 象为创作载体,描述青年男女相亲、相爱、相思的情结,给 人一种诗情画意之美。优美的意象,精彩的语言,连续的发 问,都能够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课堂深度学习
一、思维建构 请把方框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姑娘
青荇
潭水
二、内容把握 1.《雨巷》通过写“我”孤身一人彷徨在江南悠长的雨巷, 等待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出现,姑娘出现了,但是很 快又远离,“我”只能独自彷徨叹息。作者借此表达 了 追求美好理想的信念是徒劳的那种孤苦心情 。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运用反复的手法,使诗歌有一种回环往复的 结构美,并且强化了诗歌的抒情性。②丁香是美丽、高洁、 柔弱、愁怨的象征。“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修饰“姑娘”——象征着诗人向往的美好理想;“丁香一 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象征着 诗人迷茫、难以实现的理想。

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1第1单元第2课 《诗两首》 课件 (共47张PPT)

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1第1单元第2课 《诗两首》 课件 (共47张PPT)

再别康桥——徐志摩
徐志摩(1897~1931)名章垿,现代诗人、散 文家。浙江海宁人,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 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 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研究政治经济 学,攻读博士。这期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 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 年开始创作新诗,新月社主要成员之一。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 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 月书店。1931年 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 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神秘、迷蒙、复古、 怀旧的象征 • 雨巷:幽深寂静的雨巷,象征着:①阴暗 的社会环境②追求理想的道路 • 姑娘:空虚、幻灭,令人心生感慨,是美 好理想的象征 • 丁香: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 • 我:迷失方向,彷徨苦闷的知识分子 • 篱墙:哀怨凄凉
雨巷—中心思想
代表作:
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 的一夜》、《猛虎集》; 小说散文集《轮盘》; 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 写); 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 记》; 散文《自剖》、《想飞》、 《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 翠山居闲话》等。
剑桥大学,坐落于英国剑桥, 是一所誉满全球的世界顶级大学, 与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帝国 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同属 “G5超级精英大学”。是英国本 土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在 学校800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牛 顿、达尔文等一批引领时代的科学 巨匠;造就了培根、凯恩斯等贡献 突出的文史学者;从这里走出了14 位英国首相,9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4位菲尔兹奖得主曾为此校的师生、 校友或研究人员被公认为是当今世 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2017年6月14日,英国《泰晤士报 高等教育》公布2017年世界大学 声誉排行榜,剑桥大学排名第四。

2019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 诗两首 (共51张PPT)

2019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 诗两首 (共51张PPT)
答案
问题争鸣
争论话题
关于诗人在《再别康桥》中情感表达的高潮部分,有人认为是第5节, 有人认为是第6节,你的看法呢? 我的观点:
答案
多读厚积 —— 读素材美文,积素养提技能
1.课本素材
点击文本
素材运用
(1)戴望舒热切关注着时局的发展,他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1927年, 大革命失败,革命处于低潮。作者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 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就是这种 心情的真实反映。戴望舒虽为文人,但一心爱国,可用于“理 想”“精神家园”“人生境界”“爱国”“气节”“责任”等相关写 作主题。
(2)斑斓·灿烂 二者都有“非常好看”的意思。强调的侧重点不同。“斑斓”指灿烂多 彩,专指色彩。“灿烂”指明亮华丽的样子,也形容文辞华美或事业辉 煌、美好。 例句:①这些五彩__斑__斓____的玛瑙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②太阳出来了,天地间一片__灿__烂____辉煌。
三、名言警句 1.课文名句
《再别康桥》: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剑桥大学。康桥 (剑桥大学所在地)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 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1928年,诗人故地重 游。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一个人 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 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 眼前展现……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 天空,徐志摩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再别康桥》 (1)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2)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 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 是今晚的康桥!

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课件(共57页) (2)

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课件(共57页) (2)

2.积淀·沉淀 辨析 积淀:①积累沉淀;②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 验等)。沉淀:①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②从溶液中析出的难 溶解的固体物质;③比喻凝聚,积累。 例句: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表作”,这标志着古琴丰厚的历史文化________和珍贵的民族音乐文化价值得 到了世界的公认。如今,作为在水泥森林里奔波忙碌的都市一族,也不妨放慢 生活的节奏,细细领略这历经岁月________的一弦一音。
夏虫
现实7→飘然而去→依恋
二、主题提炼 《雨巷》运用象征手法塑造了悠长寂寥的雨巷、丁香般的姑娘、独行者的 形象,传达出作者苦闷彷徨、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 又幽深的美感。 《再别康桥》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用虚实相间的手法, 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描写作者对 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怀念,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课前达标
[知识仓储间] 一、读准字音
1.单音字 彷徨.( ) 惆.怅.( )( ) 青荇.( ) 漫溯.( )
寂寥.( ) 凄婉.( ) 浮藻.( ) 长篙.( )
彳.亍.( )( ) 颓圮.( ) 沉淀.( ) 撑.船( )
2.多音字

雨巷 巷道

结实 结构

记载 载客

悄悄 悄然
[背景回放厅]
《雨 巷》
1927 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革命者进行血腥
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
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而由进步的共产党人创办的上海大学被迫解散,使得戴
望舒与朋友们只好无奈地离开上海回老家避乱。个人和国家民族的命运都在风

2019--2020学年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诗两首》《雨巷》课件 (共50张PPT)

2019--2020学年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诗两首》《雨巷》课件 (共50张PPT)

现代、时尚、新潮、光鲜、 靓丽、明朗、欢快、浪漫
姑娘 、女郎
女孩
青春靓丽、憧憬爱情 典雅、唤起美好联想
天真烂漫、不懂事理 活泼有趣、清纯明快 欢乐幸福、浅俗直白
2、变化词语
(1)化繁为简、删掉反复
悠长:两个“悠长”叠音连绵,语速舒缓,语调低 沉,声情幽怨;去掉之后加快了语速,冲淡了感情, 极不妥当。
பைடு நூலகம்
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帘外芭蕉惹骤雨 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小贴士:
多种美好的意象的组合能创造优 美的意境,使诗歌具有意境美。
三 、 深 入 情 感
探究: 诗人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施绛年
一次黯然的单相思
戴望舒的爱情之路十分坎坷,对朋友之妹施绛 年陷入长久的单恋。感情失意。戴望舒自编的第一本诗 集《我底记忆》出版了。他在诗的扉页印上了赠与施绛 年。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 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 瓜分 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 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 无时不可以死。”
——林觉民《与妻书》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杀之 后。诗人时年22岁。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诗人,面对笼罩 全国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隐居在江苏松 江朋友家,孤独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颓圮:坍塌,破败。 ____________
辨词填空
(1)寂寥· 寂寞 单冷清;清静,寂静。多用来形容心情。
二者都有孤寂的意味。寂寥:寂静;空旷。多用来形容环
例句:为了寻找新世纪能源之光,青海煤炭地质105勘探 苦干了5年多,终于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
寂寥 的祁连山高地,苦守________ 寂寞 ,披星戴月,忍 米________
诗形的整齐和韵脚,而以口语和自由的形式表现情绪的节
文美,以意象繁复、内涵丰富、组合奇特著称,形成朦胧
诗作多表现诗人瞬间的情绪和遐想,被称为“意象抒情诗
新月派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
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
始,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
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
《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
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提倡新格律诗
节制情感 ” 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后期新月
康”“尊严”的原则,坚持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
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严谨”
精读研析 ——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
眼前展现……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面对汹涌
天空,徐志摩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三、文化常识
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是20世纪30年代初出现的诗歌流派,在自由主
下,自觉追求 “纯诗” 艺术美,得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
杂志。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施蛰存、何其芳等人
展了象征派的诗歌主张,提倡写作“纯然的现代的诗”,
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 夏虫也
2.课外名句
戴望舒名言 把你微风吹起,我将我残叶的生命还你。
大,我们只是倏忽渺小的夏虫井蛙。 (3)我夜坐听风,昼眠听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1)你是叶儿,我是那微风,我曾爱你在枝头,也爱你在街
(2)星来星去,宇宙运行,春秋代序,人死人生,太阳无量
(2)斑斓· 灿烂
二者都有“非常好看”的意思。强调的侧重点不同。“斑 煌、美好。
彩,专指色彩。“灿烂”指明亮华丽的样子,也形容文辞
斑斓 的玛瑙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例句:①这些五彩________
灿烂 辉煌。 ②太阳出来了,天地间一片________
三、名言警句
1.课文名句
《雨 巷》 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教师用书独有
脉络梳理

整体感知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A.《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
B.《雨巷》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 √
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象和想象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④悄
②色
⑤载
③散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溯( 漫溯) 朔( 朔风) (3) 淀(沉淀) 绽(绽放)
(1)
(2)
颓(颓圮 )
杞(杞人忧天 ) (4)
徨( 彷徨) 惶( 惊惶)
二、词语积累
理解运用
伤而含怨恨。 (1)哀怨:悲 ________________ (2)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 ( 声音 ) 悲哀而婉转。 (3)凄婉:哀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颓圮( pǐ )
④河畔( pàn )
⑤青荇( xìnɡ )
⑥长篙( ɡāo )
(2)多音字
①巷 巷道(hànɡ ) 雨巷(xiànɡ ) 彩色( sè ) 色子( shǎi ) 散打( sǎn ) 散步( sàn) 悄悄话( qiāo) 悄声( qiǎo ) 记载( zǎi ) 载重( zài )
内容索引
预读先学 ——读文本内容,学基础知常识
精读研析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
多读厚积 ——读素材学基础
语言知识积累
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 (1)单音字 chù ) ①彳亍( chì u chànɡ ) ②惆怅( chó ⑦漫溯( sù ) ⑧沉淀( diàn) ⑨斑斓( lán ) ⑩笙箫(shēnɡ xiāo) ⑪彷徨( pánɡ huánɡ)
(1)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2)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
(3)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
《再别康桥》
(1)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
(2)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 是今晚的康桥!
投身革命曾被捕的诗人,面对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在
迷惘。他隐居在江苏松江朋友家,孤独中嚼味着“在这
的苦恼”,“夜坐听风,昼眠听雨”,在阴霾中盼望飘
可生活贫乏,整天“窗头明月枕边书”,诗人只能
印”“青春的彩衣”和星光下的盘桓中寻求慰藉。个性 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时代的重压,使《雨巷》成为现实黑暗和理想幻灭在诗
《再别康桥》: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
( 剑桥大学所在地 ) 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正是康河
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1928
游。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
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
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
“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作品主要有小说《债 《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卖艺童子》和《母爱》,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
徐志摩 (1897—1931) ,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 的一夜》。
品主要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翡冷
二、背景展示
《雨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 一二”
徐志摩名言 (1)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2)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
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
文本常识积累
一、作者简介
戴望舒 (1905—1950) ,浙江杭县 ( 今余杭 ) 人。中国现代派
征主义诗人、翻译家。被称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