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旅游产品开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养生旅游产品开发

道教养生理念是道教对人的生命、人与自然、精神与自然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认识和态度,其基本结构包括:重人贵生——道教养生思想的出发点;元气论——道教养生的基础;天人合——养生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模型;修炼方术——养生的技术体系和思路。在养生方法上体现出身心结合、内外结合、动静结合、补疗结合的综合形特点和不断完善的动态性特征。

房中和行气:身与心的结合

道法自然,吐故纳新是道教养生的源头之一,古人认为元气是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源,在人体中的元气是新陈代谢,强化生命的活力,所以行气炼气是生命力旺盛的关键。道家对元气的认识还结合在人体上,太极生阴阳,阴阳调和才能生命旺盛。道教房中术起源于原始生殖崇拜,两汉时期有关房中术的著述甚多,《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把房中、医经、经方、神仙并列为四,《玄女经》、《素女经》是早期的经典著作。汉唐时期,房中已经成为一套完整体系,包括房中养生、优生育子和房中疗疾三个方面。方法上包括:从养生角度出发强调心理健康与性生活的关系;强调节欲宝精;注意房事有法度;强调情绪对于性生活的重要性;主张房中卫生与气功相结合。后来,由于宗教门派的日益攻击,加上宋明以后理学兴起的背景,房中术逐渐走向衰落。但是,道教养生对生命的直接关注,并把人体之气和人体之身结合的养生理念,至今仍然值得关注。

外丹与内丹:外与内的结合

金丹成仙的思想一直是道家养生的核心,炼丹也成为道家修炼的主要方法,葛洪是道教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他直接继承传统上秦汉方仙道寻找和制造不死之药的金丹思想,并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他认为,延长人的寿命,主要依靠内修与外养两个方面。所谓“内修”,是指守一、行气、导引、房中之类。所谓“外养”,即指服食金丹。葛洪认为外养的工夫比内修更重要,外丹术在唐代达到极盛,虽然炼丹之法未能达到效果,而且由于毒性巨大贻害甚多,但在中国化学和医药上的地位不可否认,尽管带有许多迷信色彩,却为人体长生的探索积累了经验教训,伊世同先生认为:迷信是古人对真理的狂热追求。内丹逐步取代外丹既是一种进步,也是道教养生内外结合的转化。

导引与太极:动静结合

道教养生以静为主,在以“养气”“养心”“养性”等静态养生外,“动态”养生也十分丰富,导引与太极就是主要方法,而且今天的体育养生保健尤其值得借鉴。导引术是中国古人发明的,广泛应用于传统养生、医学和宗教等领域的,以适度的徒手的肢体动作为主,兼容行气、按摩、咽津、存想、内丹、拳技等方术为一体的传统体操术。对道教导引术而言,则主要是指由道教界人士创新或整理过的导引术。导引术对今天影响最大的是仍在使用的各种功法,如华佗五禽戏法、八锦段等,至明代,以张三丰为代表的太极拳法融导引、气法、内丹、拳技等为一体,成为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养生法宝。

服食与中药:补疗结合

道教养生从最初关注人体自身的房中术,自我调养的行气法,外炼丹药的辅助法,到强身健体的导引太极,使养生理念和方法逐步走向科学,而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服食和中药,也许是道教养生的最大贡献。服食,又名“服饵”,是指服用某些动植物、矿物或特殊炼制的丹药,以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乃至长生不死的一种养生方法。道教服食的东西就其内容来看,大体可以分为草木类和金石丹药类。后者逐渐衰落后,人们对饮食养生的重要性日益重视,服食的既有像灵芝、人参、首乌、地黄、黄精等较为珍贵的药物,也有平常的三餐之物,养生茶、养生汤、养生饭等深入民间,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道教养生是中国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的悠久性,文化的厚重性、地理空间的标志性、方法的实用性等诸多方面都对养生旅游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在中国目前养生旅游蓬勃开展时期,各种养生旅游资源都深深打上了地域文化的“中国式”烙印,而且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习惯也受到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所以,最具中国特色的道教养生文化对打造“中国式”的养生旅游产品将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1) 道教养生文化的权威性与养生旅游品牌的塑造

中国的养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果单纯从资源本身的自然属性不宜形成强有力的品牌特征,目前大多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在营销上主要突出气候的舒适性,环境的优美性,自然要素(水质、土壤、植被等)的科学性,项目的游乐性等等,这些推广不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比如温泉的微量元素、空气的负氧离子含量、植物的有机性等等,大量的数据不可能转变成吸引游客的动机,而游乐产品

的可复制性也使得养生产品难以脱颖而出。所以,我认为养生旅游产品首先要得到游客的心理认可,文化植入十分必要。道教养生文化在中国深入人心,在权威性上容易形成可识别性的品牌符号,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文化的权威性:道教在向全国的传播过程中会形成著名的道教流派,比如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太一道、全真道等;第二,人物的权威性:道教在养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有许多有名的道士做出过重大贡献,并留下了经典的养生典籍;第三,地域的权威性:道教的“洞天福地”体系也是最权威的养生文化载体,由于道教的人物事件更使得这些名山具有神秘、神奇、神圣的象征,完全可以借势成为养生文化的标志。有了文化上的权威性,才会使游客产生信服感。比如武义的温泉、有机茶能够配合俞源太极星象村和郭洞的风水意象,进行联合营销,使游客在吉祥的山川大环境中感受养生产品。

(2)养生资源的隐性特征与养生旅游产品的显性打造

养生旅游资源普遍具有隐性的特征,使养生旅游产品的效用具有长期性,比如温泉保健,茶叶保健,绝非短时间能够见到效果,在打造时要突出的显现出一些重要的表象特征(视觉感观、味觉体验等),才会取得市场的集聚效应,比如四川温泉资源众多,在开发中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曾有人在进行中国死海策划时,以引进了盐文化的要素,创造了四川温泉养生旅游的奇迹,策划中突出两大元素,一是温泉漂浮的乐趣体验;二是盐水温泉的快速保健效果,使一个普通的水上游乐场成为了四川温泉养生和游乐的著名品牌。

(3)深入挖掘道教养生文化的内涵并有机结合在项目之中

传统的“中国式”养生文化以静态为主,以中老年为主,以中高端为主或以特殊群体为主,在开发中要深入挖掘深厚的养生文化融入到旅游产品中,使得旅游产品多样化,游客结构多样化、主题活动多样化,根据道教养生理念变迁的身心结合、内外结合、动静结合、补疗(食补、药疗)结合,形成养生项目的产业链,比如根据道教的时令养生,在不同的季节推出相应的养生主题,既是文化的连续,又是旅游产品系列,四川和云南在茶品牌的营销上也存在文化上的认识差距,但是普洱茶却抓住了“道法自然”的自然养生属性和茶马古道的文化品牌,取得很大成功,而四川的蒙顶茶却舍近求远,打造贡茶文化品牌,甚至千里迢迢组织了赴黄帝陵皇茶祭祀活动,完全未取得期望效果。由此可见,在旅游项目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