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

【摘要】以高管和员工的生产行为作为中介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薪酬差距对高管和员工产生了不同的激励效应,扩大薪酬差距对高管的生产行为产生了正向影响,但对员工的生产行为却产生了负向影响;高管和员工的生产行为对企业绩效都具有正向影响,但员工的生产行为与企业绩效的敏感性更强;总体来看,扩大薪酬差距对提高企业绩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企业绩效;高管的生产行为;员工的生产行为;中介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巨大薪酬差距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普遍质疑高管“天价”薪酬与其工作和努力的匹配程度,认为巨大的薪酬差距是一种严重的社会不公。为了消除薪酬差距过大产生的不良影响,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央企高管年薪不得超过普通职工平均工资的20倍。薪酬差距本是企业薪酬分配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通过给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不同绩效的员工设计有差距的薪酬,实现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薪酬激励效果的目的。但是日益增大的薪酬差距也可能使员工产生被剥削和不公平感,导致员工懈怠、凝聚力下降等问题。目前学术界对于薪酬差距的激励效果就存在两种竞争性的观点:一是锦标赛理论,该理论认为薪酬差距可以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创造更高的绩效;二是社会比较理论,该理论认为加大薪酬差距会破坏员工之间的合作,对企业绩效造成负面影响。相关的实证研究结论也不一致,如Lallemand 等(2004)、刘春等(2010)、胥佚萱(2010)发现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Cowherd等(1992)、卢锐(2007)、刘正堂(2008)的研究表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没有带来企业绩效的显著提升;陈丁等(2010)、赵睿(2012)验证了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众多相互冲突的研究结论说明有必要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做进一步探讨。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薪酬是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一种心理契约,这种契约通过员工对薪酬状况的感知来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薪酬差距是薪酬契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员工不同职位或技能等级之间薪酬数额的差别,员工对这种差别的感知必然会影响其态度和行为,即薪酬差距也会通过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员工的绩效甚至是企业的绩效。高管—员工薪酬差距是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薪酬数额的差别,高管和普通员工也是通过对这一薪酬差距的感知来决定或是改变其自身态度和行为而最终影响整个企业绩效的,这就是个人行为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但现有文献在研究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关系时往往直接研究二者的关系,而将高管和员工的行为视作一个“黑箱”,这种做法忽视了高管和员工的行为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可能会使研究结果失真或缺乏说服力。本文的目的是在研究高管—员

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关系时,引入高管和员工的行为变量,探讨薪酬差距如何通过高管和员工的行为影响企业绩效。根据锦标赛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薪酬差距可能使员工产生促使企业绩效提高的积极的生产行为;也有可能使员工产生破坏企业绩效的消极的反生产行为。本文着重考察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激励效果,因此以高管和员工的生产行为作为中介变量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本文从行为视角出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将进一步丰富和推进现有的研究,同时探索并揭示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高管和员工产生的不同激励效应,对企业设计合理的薪酬契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参考意义。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现有研究大多从锦标赛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两个竞争性理论去解释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锦标赛理论强调最大限度地奖励最有生产效率的员工,将薪酬差距看作员工努力工作获得晋升后得到的额外奖励,额外奖励有助于刺激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额外奖励越高,对其他员工的激励效果越好,从而达到提高整个企业经营绩效的目标。因此,锦标赛理论预期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国内外许多实证研究都支持锦标赛理论。社会比较理论源于公平理论,它认为个体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进行自我评价和判断,并获得是否被公平对待的认知。若感觉自己被公平对待,就会心情舒畅,努力工作;若感觉自己没有被公平对待,就会满腔怒气,消极怠工。可见,社会比较理论强调公平和合作的重要性,认为过大的薪酬差距和竞争性奖金会破坏员工之间的合作,使薪酬较低的员工产生不公平感和不满情绪,导致消极怠工等反生产行为,从而降低企业绩效。因此社会比较理论预期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国内外同样有不少实证研究支持社会比较理论。根据这两个竞争性理论本文提出两个竞争性假设:

假设1a: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1b: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公平理论认为,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收入的绝对值(自己的实际收入),而且关心自己收入的相对值(自己收入与他人收入的比较)。不管是高管还是普通员工都会通过比较来感知薪酬状况并最终决定自己的努力程度。对高管来说,薪酬差距不仅能体现个人的独特价值和职位等级,甚至还代表了高管拥有的权力和社会地位。因此,扩大薪酬差距有助于增强对高管的激励,使高管产生有助于企业绩效提高的生产行为。对普通员工来说则有两种可能:一方面是提高薪酬差距产生激励作用。员工为了获得更高的薪酬或额外的奖励,只有通过努力工作晋升到更高一级的岗位才能实现,所以扩大薪酬差距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产生积极的生产行为。但另一方面,提高薪酬差距也有可能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我国自古就有“均贫富”、“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平均主义”、“集体主义”有较深的文化溯源。社会主义体制和国有企业的性质也容易使员工产生较高的平均分配的要求。此外,我国国有企业的高管大多具有政治身份,既是政府官员又是企业管理者,国企的普通员工想要通过努力工作晋升到领导岗位的可能性很小,由此导致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很难对普通员工产生激励作用。再联系我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