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2 (3)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等五地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等五地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等五地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下图为我国某地景观图。

该地某类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图中红色砂岩裸露。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该类生态环境问题及分布地区对应正确的是()A.盐渍化—华北地区B.沙漠化—西北地区C.石漠化—西南地区D.红漠化—东南地区2.该地区治理此类生态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植树造林B.合理灌溉C.退耕还牧D.退田还湖稀土是宝贵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和军工领域。

目前,我国稀土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稀土产业链上游是稀土矿的开采、冶炼分离;中游是稀土资源的精深加工;下游主要是稀土应用端,如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领域。

下图示意稀土产业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稀土产业链中,对表土环境破坏最大的是()A.稀土资源开采B.稀土精深加工C.智能制造应用D.风力发电应用4.我国白云鄂博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山,但近年来开采量不断减少,最可能是因为()A.资源趋于枯竭B.保护稀土资源C.延长产业链D.开采难度加大5.我国在稀土中,上游产业链中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其主要影响因素有()①资源禀赋②交通条件③技术人才④国际市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22年11月,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23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2115亿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促进农业强国建设。

这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推进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

下图示意本次划拨资金的用项分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中央财政部下发农业财政补贴主要是为了()A.保护地方耕地B.完善农业设施C.保护粮食安全D.维护生态安全7.在转移支付资金中,346亿元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及145亿元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的设立体现了我国保障粮食安全战略中的()A.藏粮于技,藏粮于仓B.藏粮于地,藏粮于民C.藏粮于仓,藏粮于民D.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陆地上依靠植树造林增加的碳汇被称为“绿碳”,而利用海洋、海岸带、河口、湿地生物固碳储碳增加的碳汇被称为“蓝碳”(即蓝色碳汇,也叫海洋碳汇)。

2023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题免费试卷(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实验高中)

2023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题免费试卷(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实验高中)

选择题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等高距为50米,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最大高差为A. 199mB. 249mC. 299mD. 349m【2】图中河流流向大致是A. 东北流向西南B. 西北流向东南C. 西南流向东北D. 东南流向西北【3】图示区域产业布局最合理的是A. 发展滨海旅游B. 发展木材加工工业C. 种植经济林木D. 加大水电开发力度【答案】【1】C【2】B【3】C【解析】题目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规律运用能力,因为河流发育在河谷地区,等高线凸向高海拔区,河谷海拔较两岸低。

【1】根据等高距50米判断,图中河流下游最低处海拔在200米到250米之间,最高处在图中左上角区域,海拔在450米到500米之间,所以两地高差在200米到300米之间,AD项排除,因最大高差接近300米,故C项正确。

【2】因为河流发育在河谷地区,等高线凸向高海拔区,所以图中河流流向左下,根据方向标,由西北流向东南,B项正确。

【3】因为该区域是我国南方某地区,从等高线分析为低山丘陵地区,因降水较多,水土流失严重,应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种植经济林木,B项错误,C项正确。

题干材料不能确定是否临海,不能确定发展滨海旅游是否合适;因图中河流落差较小,水能资源并不丰富,不适宜加大水电开发力度,故AD项错误。

河流发育在山谷地区,应用“凸高为谷”的规律是本题分析的关键。

选择题康斯坦察位于罗马尼亚东南部,是该国著名的疗养胜地。

下图示意康斯坦察周边等高线地形状况。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影响图示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B. 河流C. 海洋D. 地形【2】图示地区公路分布体现的选线原则不包括A. 尽量沿等高线延伸B. 尽可能多的连接聚落C. 避免跨越河流D. 在陡坡处呈“之”字形弯曲【3】图示四个公路选址方案中,最有可能建设的是A. 方案一B. 方案二C. 方案三D. 方案四【答案】【1】D【2】C【3】A【解析】【1】根据聚落符号,图示区聚落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影响图示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D对。

吉林省梅河口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地理含解析

吉林省梅河口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地理含解析

高二地理(答案在最后)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道小题,共48分)2023年5月21日小明登上泰山极顶(36°16'N,117°06'E)观看日出胜景,并拍摄了泰山极顶探海石日出照片。

下图为小明拍摄的日出照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地处泰山脚下的泰安市昼长为14小时13分钟,推测小明拍摄照片的北京时间为()A.5:06以前B.5:06~5:10C.5:11~5:15D.5:15以后2.据此推测,图中探海石的朝向为()A.正北B.西北C.东北D.东南松巴岛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小岛,该岛传统文化完整而原真,被称为“探险旅行者的乐园”。

左图示意松巴岛位置,右图示意当地气温和降水分布。

完成下面小题。

3.松巴岛雨季的盛行风为()A.东南信风B.东北信风C.西北季风D.无风4.最适合到松巴岛旅行的季节是()A.3~5月B.6~8月C.9~11月D.12~次年2月江淮气旋通常是指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锋面气旋。

当其进入黄海和东海后会影响渤海海域,使渤海海域产生风暴潮。

下图为江淮气旋的移动路径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5.随着江淮气旋的移动,黄海海域的主要风向变化为()A.西北风→西风→西南风B.东南风→南风→西南风C.东北风→东风→东南风D.东北风→北风→西北风6.图示时间,甲、乙、丙、丁四地受渤海风暴潮影响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某日一邮轮从上海出发到温哥华。

下图为此次邮轮航线线路及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单位:℃)。

完成下面小题。

7.邮轮此次出行最可能在()A.1月B.4月C.7月D.10月8.图中大洋东岸和西岸等温线有明显纬度差异的原因是()a大洋东岸暖流经过b大洋西岸暖流经过c大洋东岸西风强劲d大洋西岸夏季风强劲A.abB.bcC.acD.bd9.邮轮上的乘客在途中发现()A.②③段顺风航行B.①处海水含沙量大C.③④段逆流航行D.⑤附近多海冰分布“一带一路”东起中国,西到欧洲,经过中亚、南亚等地区,其宗旨在于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地理含解析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地理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质量监测地理(答案在最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鄂托克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在鄂托克旗查布地区数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数量和种类丰富的早白垩纪恐龙足迹等遗迹化石。

其中核心区至少含有14个层位的恐龙足迹化石,如各类蜥脚类、兽脚类恐龙足迹。

足迹化石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纪湖相地层。

据此完成1~2题。

1.鄂托克旗恐龙足迹化石反映出该地当时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气候寒冷干旱,植被稀疏B.河湖稀少,沙漠广布C.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盛D.河湖密布,鱼类出现2.恐龙繁盛时期主要在()A.白垩纪B.侏罗纪C.三叠纪D.二叠纪黄土高原区黄土潜水的分布与地貌关系密切,规模较大的黄土塬区黄土中潜水丰富。

潜水的分布也受气候影响,黄土高原区气候自西北向东南由半干旱气候过渡为半湿润气候,随着降水量的增加,黄土潜水也更加丰富。

甘肃董志塬黄土潜水大范围连续分布,地下水水位埋深30~80m,含水层主要分布在离石黄土层上部。

图1为董志塬水文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3~4题。

图13.该塬区黄土潜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积雪融水B.大气降水C.冻土融水D.冰川融水4.该塬区黄土潜水排泄的主要形式是()A.蒸发B.渗漏C.蒸腾D.泉水高铁在提升地区可达性的同时也促进了沿线的空间经济联系和空间相五作用,进而影响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优势经济、技术要素以空间外溢的形式在城际传递。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中学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中学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AB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景观属于该线以北的是()A.漫山遍野荔枝林B.旱地麦浪大豆香C.椰林婆娑菠萝香D.甘蔗扯起青纱帐2.②区域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A.干旱B.湿热C.高寒D.酷寒3.对我国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及建筑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区域民居不喜朝南的房间B.②区域民居墙体较②区域严实厚重C.②区域民居屋顶坡度平缓D.②区域的传统民居以蒙古包为主【答案】1.B2.C3.C【解析】1.AB 为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该线以北为我国北方地区;荔枝、甘蔗、椰林及菠萝都是热带作物,漫山遍野荔枝林、甘煎扯起青纱帐及椰林婆婆菠萝香描述的都是我国的南方地区,ACD 错误。

旱地麦浪大地香描述的是我国的北方地区,B正确,故选B。

2.读图可知,图中②是西北地区、②是青藏地区、②是北方地区、②是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主体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青藏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气温低,空气稀薄,所以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高寒,C 正确,ABD 错误,故该题选 C 。

3.②区域位于北方,朝南光照好,民居最喜欢朝南的房间,A错误;②区域民居墙体较②区域更厚重,B错误;②区域降水少,民居屋顶坡度平缓,C正确;②区域东部的传统民居以蒙古包为主,D错误;故选C。

【点睛】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1)秦岭一淮河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界限。

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一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度高二班级地理二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数:120分命题人:审题人: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50=50分)20世纪90年月经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A. 澜沧江B. 怒江C. 红水河D. 雅鲁藏布江2.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共穿越国家()A. 8个B. 7个C. 6个D. 5个3.为进展湄公河流域的经济而新建的“泛亚铁路”的起讫点在()A. 西宁河内B. 昆明新加坡C. 昆明曼谷D. 拉萨胡志明市4.对开发湄公河流域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①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②带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进展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业进展④加强中国、东盟的经济合作A. ①②④B. ①②③④C. ②④D. ①③④读德国面积、人口、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表,并依据德国的有关学问,回答下面小题。

5.表中看出,德国是世界上A. 发达的工业国B. 发达的农业国C. 经济进展较快的国家D. 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6.农业比重很小,仅占国民总产值的1.6%,但机械化程度高,以乳肉畜牧业为主。

德国北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冷夏凉,土壤贫瘠,德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在德国北部形成了A 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B.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区C.全国林业基地D.以水果、蔬菜为主的农业区7.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中小城市散布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仅有三个,据此,可以看出德国是一个A.大中城市为主的国家B. 中小城市为主的国家C. 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D. 城市集中分布的国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21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进行。

此次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进展。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进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进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①东部产能增加,需要加强对外合作②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9.导致“陆上丝绸之路”沿线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B. 热量C. 光照D. 水分10.“一路一带”的西端是世界乳畜业发达地区,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A. 交通便利B. 市场需求量大C. 劳动力资源丰富D. 科技发达今年60岁的杰恩和安娜夫妇经营了一个农场,杰恩说:“三四十年前农场常有很多来自西部牧场的牛群在此肥育,并就地屠宰,当时大家真是忙坏了,近年这种盛况少见多了。

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

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中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地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命题人:一、单项选择题(2*25=50分)读“四个国家轮廓图”(右图),完成1-3题。

1.四个国家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没有沙漠分布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有关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国北部平原面积广大,热带雨林分布广B.乙国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C.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D.丁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3.有关四个国家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国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生产国B.乙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C.丙国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D.丁国唯一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日本鸟取沙丘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

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2.4公里。

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

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的力气。

完成4-5题。

4.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A.东南季风B.西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南季风5.当地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气”最有可能是指A.植树种草B.修筑防浪堤C.从外地运沙D.持续除草非洲马拉维湖,南北长584km,东西宽16-80km,平均水深273m,北端最深处达706m,东、北、西三面山峦迭嶂,南部相对平坦,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12月份透明度不足1米。

湖水四周由14条常年有水的河流注入,湖水唯一出口位于湖泊的南端一赞比西河的支流希雷河。

马拉维湖一年四季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下层滞水带水温很低,而表水层温度发生跃变,常年基本在24℃-29℃,但每年7-8月,马拉维湖最南端的水域表层水温会下降到23℃,而其他区域水温变化不大。

完成6-8题。

6.按成因分类,马拉维湖属于:A.堰塞湖B.火口湖C.构造湖D.溶蚀湖7.导致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季节变化的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B.湖泊中生物量的季节差异C.湖水盐度的季节差异D.湖面风力强弱的季节变化8.每年7-8月,马拉维湖最南端的水域表层水温迅速下降的原因是:A.离岸风吹拂,底层的冷水上泛B.太阳高度小,湖水获取热量少C.气温高,湖水蒸发使湖面冷却D.地壳运动,导致下层冷水上涌北半球的极寒之地不在极地而在奥伊米亚康。

辽宁省三中2021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辽宁省三中2021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1-2022 度第一学期高二 12 月地理月考卷一、选择题。

我国民间有很多关于雪的农业谚语蕴含科学道理,例如“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上述谚语适用的主要地区是()A. 东北B. 华北C. 西南D. 华南2. “瑞雪”使“麦盖被”,来年“丰年”、“枕着馒头睡”的原因是()①使越冬作物防冻保暖②改善来年春季土壤墒情③增加土壤有机质④抑制沙尘天气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1. B 2. A【解析】考查中国的农业和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1题详解】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表明此地为冬小麦分布区,冬小麦的典型分布区为华北,B正确;东北主要是春小麦,A错误;我国耕作业分布特点“南稻北麦”,CD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冬季降大雪,麦苗如同盖一床被子,地表不因严寒降温太快,起到保温作用,①正确;融雪时,温度低,还可以冻死害虫。

此外,融雪后可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土壤墒情,缓解华北地区的春旱,②正确;大雪融化成水,对土壤有机质的增加有限,③排除;华北地区春季沙尘暴天气多,冬季麦地有有麦苗覆盖在地,土壤含水量高,也不易起沙,沙尘天气少,④排除。

故选A。

中新网广州 202X 年 8 月 2 日电来势汹汹的台风“妮妲”于 2 日 03 时 35 分在深圳市大鹏半岛登陆,登陆时风力达到 l4 级,成为近年来正面登陆珠江三角洲的最强台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监测台风“妮妲”实时位置需利用的最关键地理信息技术是()A. RSB. GISC. GPSD. GPRS4. 在抗御台风“妮妲”带来的洪水灾害中()A. RS 可准确搜救被困人员B. GIS 可分析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C. GPS 可确定洪水的范围和变化D. RS、GPS 不能起作用【答案】3. A 4. B【解析】【3题详解】监测台风“妮妲”实时位置需要追踪台风、动态跟踪拍照,需利用的最关键地理信息技术RS,选A。

江西省南城县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江西省南城县高二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吻合题目要求的。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经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

读城市植被浅沟表示图(图1)完成1--3题。

abcd图 11.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取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A.a 加强B.b 加强C.c 减弱D.d 减弱2.城市大量部署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B.加强对雨水的滞留能力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3.城市大量部署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A.流量下降B.丰水期水位上升 C .流量会更加牢固D.流速减小也门共和国的希巴姆古城,建在哈德拉毛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

读图 2 完成 4--5 题。

图 24.古城所在地域为阿拉伯半岛的“绿洲”,水源充足,其原因是A. 西风影响大,多地形雨B.顶峰冰川融水,水源充足C. 雨季受赤道低压影响,降水丰富D.受西南季风和山地的影响,多地形雨5.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上下排窗,原因是①墙厚:抵挡冬季寒流③分排:利于室内外冷暖气体交换 A. ①② B. ②③②窗小:减少热辐射,保温④分排:采光条件好C.①④D. ②④读图 3 和图 4,完成 6--8 题。

图3图46.叶尼塞河航运价值低,其原因主要有A.流域内资源困穷,货运量小B.终年冰封,河流不能够通航C.河流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D.航运方向与货物运输方向不一致7.图 4 所示月份,叶尼塞河最有可能出现凌汛的河段是A.甲周边河段B.乙周边河段C.丙周边河段D.丁周边河段8.图 4 所示月份,甲河段比丙河段气温低,以下因素与之没关..的是A.海陆地址B.纬度地址C.地势D.补给方式9~ 11 题。

以下列图为某海陆分布图。

读图回答9.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10.图中洋流 a 对甲地环境的影响是( )A.增加了湿热程度B.降低了干、热程度C.减少了寒冷状况D.加剧了干燥状况11.图中的乙岛屿周边有世界闻名的渔场,该渔场是()A.北海道渔场 B .北海渔场 C .纽芬兰渔场 D .秘鲁渔场随着广西西江航运干线船闸正式通航,西江干线正逐渐成为“水上高速公路” 。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A.人口众多,生活废气排放量大B.多发季节降水稀少、光照强烈
C.盆地地形,污染气体难以扩散D.汽车、工厂众多,废气排放量大
【答案】11. C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墨西哥城位于19ºN,位于热带地区,为热带气候,BD错误;海拔约2250米的盆地中,海拔中间低四周高,水汽难以进入,降水少,应为热带草原气候,A错误,C正确。故选C。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3.回答第I卷(选择题)时,请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将其他正确选项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14题详解】
运河通航后湖水一部分沿河流入太平洋,圣胡安河流量变小,流速变慢;流量季节变化受降水影响大,流量季节变化不大;但因圣胡安河流量减小会导致海水倒灌,河口处的水含盐量增大。故选D。
所罗门群岛是南太平洋的岛国,多火山、地震,河流众多,森林茂密。霍尼亚拉是所罗门群岛首都和主要港口,有国际机场与外界联系。
【18题详解】
通过上题的分析,可知两地的降水差异与地形和洋流无关,故CD排除。两地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甲地受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乙地由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1月),该地受南移的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冬季(7月),受到北移的湿润西风控制,形成湿季,乙地纬度较高,气温较高,故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故B排除,故选A。
尼加拉瓜湖是位于尼加拉瓜国境内的一个淡水湖,水域面积8264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唯一有大量且种类丰富的海洋鱼类(鲨鱼、箭鱼和大海鲢等)生存的淡水湖。该湖通过圣胡安河与加勒比海相连,尼加拉瓜计划修建经尼加拉瓜湖连接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的运河(如图)。

成都外国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成都外国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21级12月月考高二地理命题人:黄勇斌审题人:黄勇斌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本卷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指深圳产业转移工业园,成立于2011 年,该园是汕尾市域内一块工业发展的荒芜之地,距深圳120 千米,由深圳主导。

随着深圳产业不断迁入,深汕合作区逐渐转变为一座现代化新城。

完成下面1-2小题。

1.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对于广东省的积极作用是()A.协调区域发展B.减少环境污染C.减轻人口压力D.提高产业层次2.2010 年后,深圳市环境承载力已经逐渐接近极限,主要体现在()A.水资源不足B.土地资源紧缺C.粮食供给困难D.空气污染严重我国从20 世纪末开始由能源出口国变为能源净进口国,石油进口依赖度达60%以上。

为保障能源安全,我国规划建设了三条陆上和一条海上油气进口通道,分别为东北(中—俄)通道、西北(中国—中亚)通道、西南(中—缅)通道,以及经马六甲海峡、南海的海运通道。

四大通道都是油气兼备。

据此完成3-5 题。

3.我国从20 世纪末开始由能源出口国变为能源净进口国的主要原因是()A. 国内能源储量减少,已近枯竭B. 进口能源的价格比国产能源要低C. 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剧增D. 国际市场的能源品质更优4.我国保障能源进口安全的可行性措施是()A. 将进口煤炭改为进口石油B. 取消海运,扩大陆地管道运输规模C. 增加海上石油运输的护卫D. 实施能源进口区域、渠道多元化5.为保障能源战略供给,我国应该( )A. 加快新能源开发,取代常规能源B. 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增加能源储备C. 完善高铁运输网,合理调配能源D. 加强能源保护,禁止国内能源开发我国一综合考察队沿图中虚线从①地出发,到达图中的⑨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石桥市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高二地理科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一、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淖毛湖是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的深陷盆地,地势低,该地既没有河流,也不见湖泊,是古代哈密王流放犯人的荒凉之地。

近二十年来,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攻关,克服了风力大,尤其是春季风力特大,严重缺水等不利因素,淖毛湖农场成为了绿色无公害的晚熟哈密瓜最大产地。

为进一步提高哈密瓜的品质,瓜农在7月份给每一个瓜都套上纸袋。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淖毛湖农场技术人员克服春季风力大的措施中,最可能的是()A.推迟播种时间B.营造防护林C.采用塑料薄膜覆盖D.利用草方格沙障固定周边沙丘2.春季强风给哈密瓜生长带来的有利影响是()A.减少杂草和病虫害B.吹来沙尘,沉积形成肥沃土壤C.带来较为丰沛的降水D.削高填低,使地形更趋平坦2015年2月25日,北极附近的北冰洋浮冰面积仅为1 454万平方千米,相对1981~2010年的平均海冰面积缩减了110万平方千米。

据此完成3-4题。

3.准确获取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和GPSB.GPS和GISC.RS和GISD.数字地球和虚拟技术4.北冰洋浮冰面积的变化表明,2015年( )A.热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B.全球气温上升,能源压力减小C.淡水资源增多,荒漠面积减少D.全球冰川融化,陆地面积减少图2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图25.图中甲表示()A.土地盐碱化严重B.水土流失加剧C.河流径流量减少 D.冰川融水减少6.与四川盆地相比,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降水丰富 B.热量丰富 C.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7.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的合理措施是()A.禁止经济活动 B.发展节水农业C.加强矿产开发 D.大力开采地下水读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分布图,回答8-9题。

8.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9.为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而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②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④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材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读“中国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煤田分布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两区域成为能源基地的共同原因有()①劳力资源充足②消费市场广阔③水运交通便利④煤炭资源丰富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1.山西省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减少煤炭开采量②开发石油资源③提高煤炭外运能力④就地建设坑口电站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煤变油,是指以粉煤和水(比例为1∶2.5)为原料制取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的技术。

南非是世界上率先掌握煤变油先进技术的国家之一。

读图,回答12-13题。

12.南非率先掌握先进煤变油技术的地理背景是( )A.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靠近欧洲油气市场C.油品输出较煤炭输出利润大 D.输油管道密集,油气运输方便13.南非发展“煤变油”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煤炭资源有限 B.环境污染严重C.水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 D.劳动力和资金短缺下图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比较图,回答14.图中B、D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因为B河()A.流域面积大于D河B.含沙量大于D河C.流域降水少于D河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15.四河流域中()A.A河开发水运,增加通航里程和时间B.B河上游地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C.C河在经济发达地区河段建水电站D.D河上游建设梯级电站并发展旅游业图9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读图16-17题。

16.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①草原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7.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B.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D.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读下表,回答18-19题。

年份198019851990199520002005城市化(%)全国19.823.726.429.036.243珠海17.74(1979年)32.843.5867.8669.5100珠海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21.521.938.840.9-49.718.珠海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是( )A.两股独立但同步发展的力量B.工业化一直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C.1980~1985年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微弱D.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受工业化影响较大19.1979年后珠海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C.起步早,技术力量强 D.拥有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为我国正在建设的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工程。

据此回答20-21题。

20.我国建设众多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快速发展造成资源的需求量增大B.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C.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不匹配D.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21.“西气东输”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用上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好处是( ) A.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C.有利于消除污染 D.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2013年7月31日10时许,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南坎站和中国瑞丽站同时开启阀门,两个小时后天然气完成置换,标志着中缅天然气管道(国内段)瑞丽至禄丰段进气投产,至此,我国四大能源战略通道中的最后一条通道被打通。

据此回答22-23题。

22.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A.天气多变B.人烟稀少C.经济落后D.地形复杂23.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的修建对我国的积极意义是( )A.实现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状况,保障国家能源安全B.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C.推动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D.利于我国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如下图为世界汽车产业四次大转移示意图。

读图,完成24-25题。

24.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C.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D.国土地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25.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公司纷纷落户中国,使中国汽车产量迅速上升,其主要原因是()A. 我国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B. 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高C. 发达的经济和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D. 科技发展迅速,潜在市场广大中国制造,这张年轻的面孔正在失去魅力,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哭泣曲线”已渐行渐近。

跨国企业曾从欧洲到美国,到日本,到台湾,到中国内地,现在他们却选择去东南亚,去非洲。

完成26-27题。

26.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A.耐克制鞋 B.可口可乐饮料C.通用汽车 D.波音飞机制造27.要摆脱“哭泣曲线”的影响,中国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今后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加强设计、研发,提高自主创新水平②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③重视品牌培育,拓展市场④改善基础设施,依靠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中国处在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需严格限制高碳产业。

据此完成28-30题。

28.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发达地区往往是落后产业的迁出地B.发达地区往往是落后产业的承接地C.向发达地区转移的往往是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D.不发达地区承接的往往是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29.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其根本原因是( )A.企业为利用我国丰富的原材料B.企业为开发我国庞大的市场C.发达国家为转嫁污染D.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利润30.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部门该如何“过滤”国外产业转移的迁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取消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②提高项目的投资金额③要警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④要提高“进门”产业的选择标准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14分)材料一安徽省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12年夏粮总产量达到260.3亿斤,比2011年增产16.1亿斤,实现“九连增”。

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安徽粮食30年增产300亿斤。

材料二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与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2分)(2)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4分)(3)根据材料概括河南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

(2分)(4)安徽、河南两个农业主产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试分析原因与对策。

(6分)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6分)材料一 2014年8月25日,我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西段全线开通。

下图为“西气东输三线示材料二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近年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下图为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已在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实现了跨国对接。

在中哈输气管道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不当所造成了生态问题,请分析该生态问题的产生原因。

(4分)(2)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积极影响。

(8分)(3)分析新疆适合长绒棉生长的区位优势。

(8分)(4)从产品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6分)一. 选择题:1-5 AACDC 6-10 CBCDD 11-15 DACCD 16-20DDCDC 21-25 BDABD26-30ABDDB二、非选择题36、(14分)【答案】(1)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农作物复种指数高;水稻播种面积大,单产较高。

2分(2)地处我国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京广、陇海)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