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上册社会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社会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1.埃及亚、非2.汉谟拉比两河3. 1 农业4.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5. B6. C7. A8. 尼罗河流古代新月沃地两河流域世界第一长河印度河与恒河古代阿育王黄河与长江流域古代印度商朝 9. 两河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由于西亚地区干旱少雨,而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给两岸的农业带来了水源。
约公元前3500年,这里出现了城镇、神庙、宫殿和文字,成为世界文明的另一个摇篮。
10.图2-2描绘了尼罗河畔的古代埃及人民在辛勤地耕种,反映出埃及是一个农耕文明国家。
图中描绘了两个时期的景象:播种期和收割期。
生产时,劳动人民使用简单的犁耕工具,集体劳作。
收获时,硕果累累,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可反映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11.共同点:这些遗址都位于大河两岸。
原因:①地势低平,冲积平原上土壤肥沃,易于开垦和耕作。
②地处温带、亚热带,气候温暖,水利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灌溉条件,适宜发展农业。
12.略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1.法老太阳神2.禅让3.种姓制度4.汉谟拉比法典5. C6. B7. C8. D9.(1)启是凭着自己的威望和权力继承王位的。
(2)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加强国家权力。
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10. (1)种姓制度。
(2)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
反映了古代印度社会阶级分化严重的状况。
11.《汉谟拉比法典》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而制定的。
从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可看出法典无公正可言,它完全站在奴隶主阶级的立场上维护他们的利益。
对奴隶而言,他们的生命、安全、社会地位都得不到保障。
可以说这部法典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
12. (1)大禹。
(2) A (3)召见各部落首领,接受他们的朝贡;诛杀不服从自己的防风氏;划定“九州”;铸造“九鼎”。
第三课告别野蛮1.汉字商朝2.太阳历太阴历3.前6乔达摩•悉达多4.解剖学分科5. D6. B7. C8. A9. (1)甲骨文。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新华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一课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第2课时)教案
第二单元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第2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古代埃及和古代巴比伦文明的奥秘,了解了这两大文明的起源。
今天我们将继续揭开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古老文明的神秘面纱。
(二)新课教学1.印度河与恒河的哺育教师出示资料:1922年,几名印度勘察队员在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县南部的一座半圆形的佛塔废墟里找到了几块刻着动物图形和令人费解的文字的石制印章。
后来在过去的60年里,几个考古工作队相继来到这里进行了发掘和整理,终于发现了一座标志着"印度河文明"的古城,就是举世闻名的摩亨佐·达罗。
摩亨佐·达罗与在旁遮普的哈拉巴一起,被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称为"哈拉巴文化"。
摩亨佐·达罗是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750年青铜器时代的一座世界名城。
这个城市的居民叫"达罗毗荼人",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并用棉花织布的民族。
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发现印度河流域的“达罗毗荼人”创造了一个世界之最,那就是培植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棉花,教师设问:(1)古代印度人为什么能培植出最早的棉花?那里的自然环境对其有什么影响?(2)古代印度河流域还出现过哪些文明的重大成果?(3)古代印度文明的起源与人类活动有关系吗?(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可得出什么结论?教师抛出以上几个问题后,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让他们结合书本知识讨论后逐一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归纳后得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是相互影响的,正是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才创造了人类灿烂的古代文明。
教师过渡:了解了古代印度的灿烂文明之后,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长江之歌》。
提问:(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黄河与长江的歌曲?(2)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歌颂、赞美长江和黄河呢?由此引入。
2.黄河与长江:中华民族的摇篮教师:指导学生看图2-5并结合已学的知识探究:(1)黄河、长江孕育中华文明最早是在什么时候?有哪些文化遗址?(2)人们为什么把黄河、长江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学生读图回答。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1、史前时代是指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
那时代人们主要依靠石制工具和木制工具,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
2、人工取火的成功,农耕、畜牧的文明,定居生活的实现,是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
第一课、人类相揖别(P4)1、从猿到人转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古人类学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研究发现,高级生物是由低级生物进化而来。
3、古人类学家把直立行走看作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重要标志。
4、人类特有的本领是制造工具。
如果人类诞生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至今有二三百万年历史。
5、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叫元谋人,距今170万年。
6、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不同点:(1)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约18000年(2)北京人还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山顶洞人已经和现代人基本一样;(3)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4)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开始人工取火;(5)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P10)1、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可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2、约一万年前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3、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的区别:(1)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
(2)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生;新石器时代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3)旧石器时代过群居生活;新石器时代过定居生活;(4)新石器时代还发明了陶器。
4、对比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文化特点的异同:相同点:都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都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过定居生活。
不同点:(1)生活时间不同。
半坡遗址距今五、六千年;河姆渡遗址距今七千年;(2)生活区域不同。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历史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教案.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历史教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教案综合探究二感悟沧桑巨变教学目标1.通过对蓝田人生活区域自然环境特点的认识,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通过对蓝田人家园今昔盛衰历史的感悟,辨证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树立环保意识与公民责任感;3.通过对古代人类遗址环境变迁的调查,学会利用书籍、网络等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客观评价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4.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及调查的经验,能够辨证地分析历史上有关人地关系的言论。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蓝田人家园的今昔巨变,让学生领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难点:结合学生的调查,评价、辨析历史上有关人地关系的典型言论,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准备选取家乡的某一地区作为调查对象,了解这一地区环境的变化情况。
草拟一分调查报告的提纲,并简要分析被调查地区环境发生变化的原因。
亦可4—6人为一组。
课前预习一百万年至五十万年前,在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__生活着一群远古人类,我们称之为蓝田人。
教学过程一、“蓝田人”家园今昔巨变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蓝田人生活时代的环境,以及之后的环境情况,完成下表:蓝田人家园的今昔对比项目远古时期现实状况森林河流动物植物土壤2.通过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二、环境变迁的调查请同学们利用双休日时间,分组对你所在地区的环境进行调查,可从书籍、报刊、网络等各种渠道收集资料,亦可向政府工作人员、爷爷奶奶、父母等采访相关内容,并制定调查表格,如书本第47页,所调查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变动,调查内容可包括好的变化和不好的变化。
范例:调查项目历史时期现实状况气候状况河流状况耕地面积植物状况废气物排放……三、文明反思1.在调查中,哪些是好的变化?哪些是不好的变化?2.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3.面对以上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四、格言的教学1.结合书本所出示的格言,请你谈谈对这些格言的看法?2.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与 学建议(1-2单元)
第二单元 文明的起源
得天独厚的大 河文明 早期国家的形 成 告别野蛮 文明起源的物质基础 (重点突出物质文明) 文明起源的政治特征 (重点突出政治文明) 文明起源的文化特征 (重点突出精神文明)
内容主题:文明起源时期的经济 、 内容主题 :文明起源时期的经济、政治与文 化。
第一课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探究
文明的反思:有感于环境的变迁
通过分析、总结与反思,形成正确人地观
假如有条件
提供资源、辅助活动
意义:辩证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 , 意义 :辩证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 树 立环保意识与公民责任感 。
二、教学建议
(一)把握几对关系
1、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2、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3、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4、分科与综合的关系 5、课标与教材的关系 6、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古老的村落 精神家园
先民的社会生活 先民的精神世界
意义:了解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意义 :了解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认识他们创造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
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其他民族、 其他民族、地区 英雄史迹 吉尔 伽美 什 荷马 史诗
中 华 民 族 华夏族的人文始祖 炎 帝 的 传 说 黄 帝 的 传 说 大 禹 的 传 说
早 期 国 家
王权神圣
汉谟拉比 大禹与九鼎 古代埃及
的
古代
的 王 古代埃及
与 的 与 的 法
法
王
城市出现 王权神圣 早期国家的形
第三课 告别野蛮
从刻画符号到象 形文字 宏大的工程和精 巧的技艺 古老的科学探索 宗教的奥秘 文字 工艺 科技 宗教 标志人类文明的诞生 展示古老文明的辉煌成就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与能力训练上册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一课人猿相揖别第1课时站立起来的祖先基础训练1.C 2.D 3.B 4.A 5.B 6.A7.B8.问题一:云(或滇);昆明;云贵高原;二;长江问题二:炭屑表明元谋人在当时已学会用火,元谋人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用火人。
问题三:旧石器时代;标志着人类的诞生。
问题四:提示:大约在一千多万年以前,地球上的气候发生了变化,森林面积减少,为了生存,一部分古猿被迫从树上下到地面活动,逐渐学会了直立行走;随着双手的解放,古猿开始用手拿工具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人手逐渐形成,脑逐渐进化成人脑,语言也产生了。
这样,古猿最终进化成人类。
问题五:图3;图3所示的人类已经是直立行走并会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拓展与探究问题一:亚洲、非洲、欧洲。
问题二:气候适宜,水源丰富,植被较好。
第2课时“北京人”的足迹基础训练1.C 2.A 3.B 4.A 5.D 6.B7.D8.问题一:北京人;山顶洞人问题二:北京;山顶洞;山顶洞问题三:北京人保留猿类的一些体质特征,山顶洞人外貌和体质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上一样问题四:打制石器(或旧石器);骨针问题五:打制(或砸击、敲打、碰撞);钻孔9.问题一:北京人。
问题二:因为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但是没有掌握人工取火技术;火可以用来烤东西吃,还可以用来防御野兽,所以他们对火种的保护格外重视。
问题三:人类利用火驱赶野兽,避寒取暖,烤熟食物,有利于人类大脑的发育和人类的进化等。
(回答言之有理即可)问题四: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远古人类有可能是在打制石器或刮削木棒时,逐渐察觉到燧石碰撞会出现火星,木棒摩擦也会发热。
经过若干万年的摸索、尝试,他们终于在实践中掌握了打击、磨、钻等人工取火的方法。
人类学会人工取火后才算真正掌握了火,不但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地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使用火,同时也节省了保存火种的人力物力,也可避免因为争夺火种而引发的战争。
所以恩格斯指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一、二单元复习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一、二单元第一单元史前时代(参考资料:教与学、《历史与社会》)..是第一课人猿相辑别1、从猿到人的转变,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过程。
当中劳动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2、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都离不开劳动。
3、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本领。
4、以制造和使用打造石器为人类诞生标志,人类已有两三百万年历史。
5、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6、云南元谋县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类。
7、有文字记载前的历史称为史前时代。
8、山顶洞人的生活群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9、古人类生活的区域:非洲、亚洲、欧洲等地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特点:温暖湿润、植物繁茂。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1、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考古学家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
2、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西亚地区。
在约旦河谷发现一个九千年前的农业村落。
3、农业村落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实现了定居。
这对人类文明的起源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4、旧时代晚期,人们已经有了审美观念,也有了宗教意识。
并有了灵魂观念。
5、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
6、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比较: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传说时代是指古史传说中所描述的远古时代。
2、《吉尔迦米什》是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半神话班历史的“史诗”是迄今所止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3、《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文学作品,成书约在公元前6世纪。
4、传说中:1)炎帝贡献:发明耒耜,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2、黄帝贡献: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5、炎帝黄帝是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著名部落首领,被尊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6、部落联盟推选首领的方法叫做“禅让”。
杰出部落首领有尧、舜、禹。
第二单元(参考教与学)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1、单元导言:(1)文字的出现,无疑是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文明的起源一、教材分析 本单...
乌尔城 摩亨佐·达罗 摩亨佐 达罗 二里头 古代埃及法老
早 期 国 家
王权神圣
汉谟拉比 大禹与九鼎 古代埃及
化的
古代
的 王
制
与 法 化的 与 的 法
古代埃及 王
城市出现 王权神圣 早期国家的形
第二课 早期国家的形成 第一课时 ★ 教材结构
乌尔城 城市出现 社会生产力发展 贫富分化 摩亨佐•达罗 摩亨佐 达罗 二里头 古埃及法老 王权加强 汉谟拉比 大禹与九鼎 教学重点:认识早期社会文明,了解人类进步的历程。 教学重点:认识早期社会文明,了解人类进步的历程。 教学难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历史现象。明确城市、 教学难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历史现象。明确城市、国家的出现是人 类社会进步的象征。 类社会进步的象征。 国家产生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前阅读七年级上册相关内容。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前阅读七年级上册相关内容。 这三种文字有什么共同点?三种文字各自特点有哪些?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 题:这三种文字有什么共同点?三种文字各自特点有哪些?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 师可以用图表方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突出重点。如下表: 师可以用图表方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突出重点。如下表: 各自特点 发源地 尼罗河 流域 两河 流域 黄河流 殷墟) 域(殷墟) 形成 时间 公元前 3100年 3100年 左右 公元前 3200年 3200年 左右 商朝 发明者 古埃 及人 苏美 尔人 中国商 朝人 构造特点 “画成其 物” 笔画像 楔子 书写材料
(6)在整个教学的结束部分,可以设计一张表格,来巩固并进 在整个教学的结束部分,可以设计一张表格, 行知识的梳理。 行知识的梳理。
文明古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一课人猿相揖别1.文字记载2.劳动3.周口店3万4.C5.A6.C7.B8.A9.(1)在许多条件下都可能产生火。
北京人可能从以下渠道得到火种:雷电生火、火山爆发、森林草木自燃、偶然摩擦生火等。
(2)一般采用篝火法。
使用时不断往火堆中添加木柴;不用时用灰土盖住火,使其阴燃;再用时扒开灰土,添草木引燃。
(3)熟食兽肉,可以更充分有效地吸收食物的营养,以利大脑和身体的发育;点燃火堆,可以照明、取暖、驱赶野兽,改善了生活条件。
10.(1)群居、采集、狩猎、共同制造、使用、共同享用(2)北京人生活的区域环境险恶,猛兽出没,靠个人力量无法生存,需要依靠群体力量保护自己;要猎获某些凶猛的野兽,也需要群体力量。
11.(1)海猿说、古猿进化说(2)略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1.旧石器新石器2.采集狩猎粮食3.陶器4.半坡河姆渡5.自然祖先6.D7.C8.A9.B10.C11.C12.A13.(1)B 河姆渡居民(2)A 半坡居民(3)主要原因是两地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不同;河姆渡地处长江流域,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半坡地处黄河流域,寒冷干旱。
14.(1)黑陶钵河姆渡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2黑陶钵说明当时有了饲养业;人面鱼纹彩陶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渔猎生活,说明当时已有原始的艺术美。
15.定居使人类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的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口耳相传远古2.黄帝炎帝3.禅让4.禹5.B6.B7.B8.A9.D10.D11.(1)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2)神农氏教民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2.(1)尧是远古时代华夏族传说中的部落联盟的首领。
(或是氏族公社晚期的人物)(2)他勤劳俭朴,爱护百姓。
13.(1)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2)我们能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学习大禹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精神;学习他善于动脑筋,团结广大人民积极寻找办法克服困难,敢于同大自然斗争的可贵精神;学习他以身作则、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得天独厚的河文明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课程标准:1--1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历史进程的影响2--1描述历史上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概貌及其空间分布2--5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学任务分析:教这是新课程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内容,安排两课时来完成教学,本课时为第一课时。
本课共有四个教学内容,即四大文明古国的有关内容:“尼罗河的赠礼”、“新月形沃土:西亚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河与恒河的哺育”、“黄河与长江:中华民族的摇篮”。
这一课的标题是“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可以看出这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都属于“大河文明”,如果能够很好地理解“大河文明”,可以为后面的“海洋文明”的教学做好铺垫。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任务的重点是通过以古代埃及为例,让学生理解古代文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特别是重点探究大河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所有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围绕这个主要任务。
在案例教学完成以后,让学生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式来完成其余三个文明古国的学习,了解、记忆与这些国家有关的知识。
在第二课时中,学生分组完成各自的任务:第一、二组负责继续考证大河与文明的关系,要求写成小文章;其余各组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对三个文明古国的探究。
最后能够通过自我测评来检验学习的效果。
本课时的设计主要是针对第一课时展开进行。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提供有关资料,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向,对学生的学习的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同时从文明对自然环境的关系上来引导学生初步建立一种唯物论的认识方法。
学生分析:就我校而言,我校是一所省级城镇示范学校,学生的程度相对较好。
每班人数都在50人左右,所以在建立课堂学习小组时可以按座位(或按平常的学习合作小组)分成六~八个小组,这样有利于讨论的开展。
相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我校的学生资料来源充足。
学校有比较正规的图书馆阅览室,绝大部分学生有上网查阅资料的条件,还有部分同学在桐乡市图书馆持卡借阅图书,所以资料来源比较广泛,接受的信息量较大。
导学历史与社会8年级(上)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单元 史前时代第一课 人猿相揖别【课中交流】1.生产劳动 火的使用 语言的产生 2.直立行走并能制造使用工具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3.略 4.旧石器时代 5.(1)非洲 欧洲(2)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相对有适宜的温度、降水,并能够提供相当数量的适合人生存、发展的食物等。
6.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对比简表发现地点距今时间 外貌特征 使用的工具 用火 情况 生活群体 北京人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70万——20万年 面部保留某些猿类特征 打制石器 天然火 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18000年 外貌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一样 打制石器为主,出现磨制石器 人工取火 氏族【课后巩固】1.B 2.B 3.A 4.略第二课 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第1课时【课中交流】(一)1.(1)①原始农业是从采集中逐步发展起来的;②原始畜牧业是从打猎中产生的。
(2)①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②推动了原始社会家庭手工业的发展;③促使农业村落的出现,人类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
(3)印度 中美洲 欧洲 亚欧大陆 中国2.生产工具 生产生活 生活方式 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采集狩猎 群居生活 新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 种植粮食饲养家畜 定居生活,还使用陶器(二)1.西亚地区 考古学家在约旦河谷发现了一个9000年前的农业村落,有数以百计的用泥砖砌成的房屋。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
2.石墙 生产区 3.(1)农业 畜牧业 (2)猪 牛【课后巩固】1.畜牧业 生产者 2.西亚 定居 3. D 4. C 5. C第2课时【课中交流】1.(1)干栏式建筑,以木结构为主。
气候比较湿润多雨,水网密布,便于通风防潮。
(2)水稻 (3)制作黑陶、绘画。
2.(1)半地穴式房屋。
气候冬季比较寒冷、夏季炎热,河流较少。
(2)制作磨制石器、从事渔猎。
(3)陶器的造型与色彩的搭配、图案的绘制。
3. 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异同及造成的原因(完成下表)4.(1)当时人们生活以狩猎为主,对动物非常了解。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作业本参考答案【完整版】
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一课人猿相揖别1.文字记载2.劳动3.周口店3万4. C5. A6. C7. B8. A9. (1)在许多自然条件下都可能产生火。
北京人可能从以下渠道得到火种:如雷电生火、火山爆发、森林草木自燃、露天煤的自燃、偶然摩擦生火等。
(2) —般采用篝火法。
使用时不断往火堆中添加木柴;不用时用灰土盖住火,使其阴燃;再用时扒开灰土,添草木引燃。
(3)例如熟食兽肉,可以更充分有效地吸收食物的营养,以利大脑和身体的发育;点燃火堆,可以照明、取暖、驱赶野兽,改善了生活条件。
10. (1) “群居”、“采集”、“狩猎”、“共同制造、使用”、“共同享用”等。
(2)北京人生活的区域环境险恶,猛兽出没,靠个人力量无法生存,需要依靠群体力量保护自己;要猎获某些凶猛的野兽,也需要群体力量。
(言之有理即可) 11. (1)观点如海猿说、古猿进化说等。
(2)略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1.旧石器新石器2.采集狩猎粮食3.陶器4.半坡河姆渡5.自然祖先6. D7. C8. A9. B 10. C 11. C 12. A 13. (1) B河姆渡居民(2) A半坡居民(3)主要原因是两地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不同:河姆渡地处长江流域.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半坡地处黄河流域,寒冷干旱。
14. (1)黑陶体河姆渡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坡(2)图一:说明当时有了饲养业;图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渔猎生活,说明当时已有原始的艺术美。
15.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言之有理即可)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1. 口耳相传远古2.黄帝炎帝3.禅让4.禹5. B6. B7. B8. A9. D 10. D 11. (1)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2)神农氏教民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2.(1)尧是远古时代华夏族传说中的部落联盟的首领。
(或答是氏族公社晚期的人物)(2)他勤劳俭朴,爱护百姓。
重点中学人教版历史与社会课件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第一课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尼罗河的赠礼 1、古埃及的 自然环境如何 2、为什么说 “古代埃及是 尼罗河的赠 礼”? 3、简述古埃 及简史 4、图“收割 者”告诉了你 什么?
第一课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尼罗河的赠礼
1、位于非洲东北 部,90%以上是沙 漠,拥有全世界第 一长的河流 2、尼罗河定期泛 滥,带来天然肥料 3、前3500年建国, 前3000年统一,前 15世纪,成为军事 大帝国,前6世纪, 被波斯所灭. 4、古埃及农牧业 发达,是当时世界 上最富裕的地区.
第一课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印度河与恒 河的哺育
1、南亚 次大陆的自然 环境如何? 2、古印 度的简史 3、古印 度独特的文明 成果有哪些?
第一课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印度河与恒 河的哺育
1、流淌着印度 河和恒河,夏季河水 泛滥;土壤肥沃,气 候温暖湿润 2、前2500年出 现城市国家,后雅利 安人入侵,前6世纪 印度半岛逐渐统一, 几百年后,摩揭陀国 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3、种植棉花, 诞生佛教。
第一课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新月形沃土:西亚文明的发祥地
1、新月沃 地的自然环境 如何? 2、新月沃 地简史 3、新月沃 地与当今世界 上哪些热点地 区与焦点问题 有联系?
第一课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新月形沃土:西亚文明的发祥地
1、亚洲西部 两河流域,干旱 少雨,水量不稳 2、前3500年 出现国家,前18 世纪,古巴比伦 王国国王汉漠拉 比统一两河流域, 定都巴比伦 3、以巴战争、 伊拉克战争
“新月沃地”
今天的伊拉克.两条河孕育 了古巴比伦这一文明古国, 今天的伊拉克有丰富的石油 资源,成为西亚地区的重要 国家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总复习提纲一二单元
2008/06/19 12:50 P.M.一、概念:(了解)1、王位世袭制:以父死子继为核心的“家天下”王朝体制。
2、种姓制度:在古代印度内部逐渐产生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的社会等级制度,称为种姓制度。
二、知识点:(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解题)(一)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世界上的古老文明大都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1、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早期人类文明大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1)大江或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较丰富;2)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3)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
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2、四大文明中心:1)古代埃与:位于非洲东北部,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下游三角洲地区。
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
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小国;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与国家建立起来;公元前15世纪,埃与成为一个地跨亚、非的军事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与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2)古巴比伦:位于西亚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经的地区——又称为“新月沃地”)。
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城镇、神庙、宫殿和文字,成为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下游定居,建立许多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定都巴比伦城。
3)古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公元前6世纪起,印度半岛逐渐统一;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的阿育王基本统一了印度半岛。
(不久后印度再次陷于分裂。
)4)*古中国:位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条大河都具有较好的灌溉条件。
距今五千年左右,农业率先进入犁耕时代。
距今一万年左右,就出现了早期农业;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地区发现的古城遗址、象征权力的玉器、祭坛和青铜器标志着中国开始迈进文明时代的门坎。
蛋壳黑陶杯“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教学思路
(三)小结: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曾在人类历史的 早期阶段起过重要作用。人类文明是由古代文明发展而 来,要理解古代文明,就必须了解宗教的情况。在现代 社会里,宗教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仍有较大的影响。 综合探究二 感悟沧桑巨变 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问题意识 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探究
沧桑巨变:蓝田人家园的今昔
教学重点:认识早期社会的文明,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 教学重点 的阶级分化和阶级统治。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国家、阶级、王权等出现都是人类 教学难点 文明发展的标志。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城市开始出现”和“王权神圣”(前两目) 第一课时 教与学: 教与学 1、可由现代城市文明引至早期城市的形成过程,并通过比较早期 城市同现代城市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与分析能力。 2、线索: 城市出现 国家产生 社会生产力发展 贫富分化 王权加强 社会分化
教与学: 教与学 金字塔建造 建造之“谜” 建造 (一)以合作探究方式解开:“空中花园”消失 消失之“谜” 消失 司母戊大方鼎铸造 铸造之“谜” 铸造 归纳探究收获:1、都是当时的统治阶级为各自目的而下令制造, 人民群众才是这些杰作的真正制造者。2、工程宏大,技艺精巧。 3、文明是传承的 (二)古老的科学探索 太阳历(其产生、与现行公历的异同及联系) 1、天文学: 星期的由来 2、医学:古代埃及人民制作木乃伊(血缘循环、解剖学)
第二课时:“分化的社会”和“军队与刑法”(后两目) 第二课时 教与学:一、可设计问题引导思考: 教与学 1、这些墓葬考古资料说明了什么?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2、你能根据教材提供的素材,说明早期人类社会是如何出现社 会分化的吗? 3、早期国家的统治者是怎样进行阶级统治的? 4、军队和刑法在早期国家形成时期有什么作用? 5、人类社会出现阶级分化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6、如何正确认识当时社会的阶级统治? 7、为什么说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8、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步和发展领先于世界,对此你有何感想?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八年级的主题是我们传承的文明,内容侧重点与七年级不同。
八年级讲述社会为什么是这样,侧重于沿着时间纬度讲授人类文明的主要方面,但同时对历史的呈现采用案例式的形式,并把有许多共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讲授。
所以教学的难度比较大,我将先介绍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然后再针对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教学中的难点,提出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一些对策。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单元史前时代第一课“人猿相揖别”讲述人类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与以往的教材相比,内容的设计有以下特点:1过去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分别讲述人类的起源,包括直立行走、制造工具等内容,十分重复;而且在那个时代,还没有出现国家,更没有中国、外国之分,不好说元谋人、北京人就是“中国”的古人类,只能说是在今天中国的境内发现的远古人类,教材的安排体现了中外合编的好处,表现了人类历史的基本共性。
2本课讲述了史前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对这一时代的具体特点,以周口店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为个案,采用了整套教材“案例式”的一贯方式。
在讲述人类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对人类产生的自然环境的介绍。
这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在人类起源的过程中具有极为重大的作用,说明远古人类就是在与自然做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例如,P4如果知道生态变化,学生能够通过探究发现古猿进化为人的过程。
我们在教学中是列举了两只古猿群,他们所处环境不同,一支进化成人,一支进化成猴子(黑猩猩)。
创设这样的情境进行探究,效果很好。
另一方面对自然环境的挖掘也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展示地理教育中除区域特点、空间差异以外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内容。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讲述了史前社会的新石器时代。
这一时期人类社会比以前有了很大发展,故分物质生活、社会组织和精神生活进行介绍。
“石镰与陶器”主要讲原始农业和手工业,但在讲原始农业(包括畜牧业)时,无法回避野生动植物的驯化。
八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教案集
八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教案集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第一课时)课程标准1--1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历史进程的影响2--1描述历史上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概貌及其空间分布2--4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的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教学重点:了解、掌握古埃及、古巴比伦的早期文明及大江大河对其产生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人类文明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
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地图资源:可以突破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空间分布。
(2)突出自然环境对文明起源的影响:几个主要文明区域(大江大河对早期人类发展的影响深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可采用案例教学方式或分组讨论法:四个区域可以选择一个重点讲述,其余可通过学生自学的方式。
四个区域可以由四个组分别进行讨论学习,然后各组交流成果,最后由教师进行概括和提炼。
(4)在学习中还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补充如金字塔的考古情况、伊拉克近况、中国长江流域文物考古新发现等,加以增加兴趣。
(5)学生自主发现与探索:为什么文明都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金字塔怎么造起来的?为什么早期人类分布在北方居多?教学设想从现实导入、设置疑问:人类文明已进入高度发达的21世纪,不禁要问人类早期文明是如何的?是什么催生了早期文明?这些问题的理解不仅对了解历史有用,而且还会对我们创造更辉煌灿烂的文明有借鉴作用。
教学过程:一、尼罗河的赠礼1、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师:看图2--1古代埃及,思考讨论:(1)埃及位于哪个洲?哪里的自然条件如何(气候、河流)?(2)人们是如何利用尼罗河的?2、古代埃及的发展师:请你画出古代埃及历史发展的时间轴生:阅读教材并制作时间尺,进行交流。
3、概括观点师:分析古代埃及的兴起的线索自然条件农业发达村落城市兴起人口增加手工业商业发展出现早期国家师:你从上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二、新月沃土师:观察《新月沃地》思考:(1)说说这一地区近年来有何重大事情发生?(2)说说这地区的自然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得天独厚的
大河文明》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世界文明起源的大背景下,比较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区域文明的差异,感受中华文明的古老悠久与博大精深。
体会大河流域在世界文明的起源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网络、书报等途径收集历史资料,感知、发现、体验不同文明的内涵和魅力,认识不同文明的差异。
通过观察图片等资料,掌握城市遗址、青铜器等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知识目标:
四大古老文明及与其发源的河流、早期人类文明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
(教学过程)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导入)同学们,可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几国?这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哪里?(得出:是大河流域哺育了古代文明。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大河,探索它们孕育古代文明的奥秘。
(讲新课)同学们你们说说看古代文明为什么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大江大河的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土地相对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的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
一、古埃及——尼罗河的赠礼
1.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非洲东北部,是欧亚非三洲的连接点。
埃及的气候酷热而干燥,干旱少雨。
尼罗河流经埃及,是埃及的唯一水源。
)尼罗河有什
么样的特点?为什么希罗多德称古埃及为“尼罗河的赠礼”?充满感情的齐声朗诵
埃及人民赞美尼罗河的诗篇。
2.了解古埃及的文明史
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文明诞生——公元前3000年,上下埃及统一—公元前15世纪埃及达到鼎盛时期,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到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波斯所灭。
(可适当提及法老、金字塔、木乃伊,但不要展开,“告别野蛮”中会详细介绍)二、西亚文明——新月沃地
1.了解什么叫新月沃地?发源于两河流域。
2.新月沃地东部:苏美尔人(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亚述王国——新巴比伦王国——波斯所灭。
西部:腓尼基人希伯来人(阅读“阅读卡”)
这一地区在当今世界有哪些热点与焦点问题?(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等)可适当
提及巴比伦城、空中花园,但不要具体展开。
三、印度文明——印度河与恒河的哺育
1.了解印度的母亲河——印度河、恒河(对圣河可适当展开)
2.印度文明史
公元前2500年,印度文明的诞生——雅利安人入侵征服当地土著居民(可适当提及种姓制度)——公元前6世纪,印度半岛逐渐统一——阿育王基本统一印度半岛,不久后
分裂。
3.适当提及三大宗教之一——佛教。
四、中华民族的摇篮
1.了解我国境内氏族聚落重要遗址的分布,得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讨论:现在全世界的各个地方几乎都有人的足迹,人的居住,这说明什么?人类对自然的抵御能力、征服能力增强。
)
2.了解黄河、长江流域的古城遗址。
玉琮之王:贫富分化——阶级等级的出现——国家的诞生
除此之外,长江、黄河流域还出现了不少文明成就,阅读P28第一第二段。
(思考:这一时期的文明成就与半坡、河姆渡时期相比有什么变化?
石器时代向金属时代过渡,农业率先进入犁耕时代。
了解中国的早期文明的诞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第一个王朝——夏朝。
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
完成自备档案1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