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变工况运行能效分析

合集下载

新能源车的能耗与节能分析

新能源车的能耗与节能分析

新能源车的能耗与节能分析一、引言随着环境污染和石油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新能源车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交通工具,备受关注。

然而,在新能源车发展的过程中,能耗与节能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本文将针对新能源车的能耗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

二、新能源车的能耗分析1. 能耗定义能耗是指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单位里程所消耗的能量。

常用能耗单位为千瓦时/百公里(kWh/100km)。

2. 影响能耗的因素(1)电池能量密度:电动汽车的能耗与电池的能量密度有关,能量密度越高,能耗就越低。

(2)车重:车重对能耗也有重要影响,较重的车辆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推动。

(3)空气阻力:空气阻力是车辆行驶过程中主要的能耗来源之一,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对于能耗的贡献较大。

(4)行驶速度:行驶速度越高,能耗越高,因为提高速度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克服空气阻力和惯性。

(5)驾驶习惯:急刹车、急加速以及频繁变道都会导致能耗的增加。

3. 常见新能源车的能耗水平以电动汽车为例,一般可以分为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

(1)纯电动汽车:根据不同型号和品牌,纯电动汽车的能耗水平存在差异,一般在12-25kWh/100km之间。

(2)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由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可以在驱动电机被用完之前使用发动机进行充电,其能耗相对较低,一般在6-10kWh/100km之间。

三、新能源车的节能措施1. 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研发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可以有效降低新能源车的能耗水平。

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即在单位体积或质量下储存更多的电能,可以减少频繁充电的次数,提高续航里程,并降低能耗。

2. 减轻车辆重量通过采用轻量化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可以降低车辆的自重,减少能量的消耗。

3. 优化车辆空气动力学设计改善车身外形和减小风阻系数,可以降低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减少能耗。

4. 提倡合理驾驶习惯通过培养驾驶员良好的习惯,如平稳驾驶、避免急刹车和急加速,可以降低能耗。

新能源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效应分析

新能源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效应分析

新能源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效应分析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新能源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了全球汽车市场的热门。

较传统燃油汽车而言,新能源电动汽车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有助于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至可接受的范围内。

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节能效应新能源电动汽车是以电池为主要动力源并且的汽车,相较于传统的汽油燃料汽车,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节能效果显著。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节约能源成本新能源电动汽车是以电池或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的,它们可以将化石燃料转化为电能,电量充足的情况下它们几乎可以不耗费一分钱就完成数百公里的行驶。

因此,电动汽车相对于传统油耗车辆来说,其实际运营成本更低,对经济实惠也更有吸引力。

2. 能源损耗较小传统的内燃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需要经过化学反应将燃料转化为动能,其中热能转化为动能的效率仅在30%至50%之间。

而新能源电动汽车不需要经过这一转化过程,它们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电动汽车可以达到70%至95%的高效率转化,因而其燃油利用率要远远高于传统燃油汽车。

3. 充电方便快捷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无需到加油站进行,可以在家或公司内进行,极大地缩短了用户的用车时间,解决了许多用户的燃油车因为忘记加油而产生的麻烦。

此外,现在智能充电桩能够自动控制充电,为用户节省了充电的时间和麻烦。

二、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减排效应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减排效应,是环保行业最关心的问题,它不仅减少了CO2等有害气体排放,还可减少二氧化氮、颗粒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1. 减少CO2排放新能源电动汽车在行驶时不会产生CO2排放和其他一些有害物质排放,这是它们减少能源消耗的主要优势。

因为减少CO2排放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全球环境的改善,从而减缓全球暖化程度。

2. 减少其他有害物质排放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电池转化和运行很少产生有害物质的排放,因此,与传统汽油车比较,它们对空气、水资源和土壤的污染情况更轻。

纯电动汽车变工况运行能效分析

纯电动汽车变工况运行能效分析

3 2 V, 定 容 量 . 额 1 0Ah 6 额 定 内 阻 0 2 m Q


≥ 10 6
表 2 动 力 电池 特 性 数 据 采 集 设 备
设 备 名 称
设 备 功能
60
一≤ 5 0
鹾 4 O
謇 善i
薹 主 蚕
。6 5 池 测 试 、 集 动 力 电 池 的 阻 抗 值 采

体效 率 的 主要 因素 。
关 键 词 :汽 车 ;纯 电动 汽 车 ; 源 效 率 链 ; 力 电 池 ;能 效 分 析 能 动
中 图分 类 号 : 6 . 2 U4 9 7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 6 8 2 1 ) 3 0 8 4 1 7 —2 6 ( 0 2 0 —0 0 —0
总 第 1 0期 5
Hih y g wa s& Auo tv tmoieApp ia in lc to s
表 1 纯 电动 汽 车 整 车 主 要 参 数

项目
参 数 值
项目
参数 值
车 型
轮 胎 规 格
F 72 Y6 0
7 0 R,. O 6 T .0 6 5R1 L
行 分析 , 对进 一 步提 高 纯 电动 汽 车能 源 利 用率 具 有 十分重 大 的意义 。而 目前 对纯 电动汽车 能源效 率 的 分析 主要集 中于实 验 台架 和巡航 工况 等理想 行驶 状 态 , 能准确 地 把握 纯 电 动汽 车 在 实 际行 驶 工 况下 不

汽 迢
公僦
路&

纯 电动汽 车 ( V) E 因运行 时 的零 污染 、 高 的能 较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车辆性能分析与评估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车辆性能分析与评估

技术进步
电池技术的突破、电机控制系统的优 化以及充电设施的普及,为新能源电 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车辆性能分析与评估的必要性
01
02
03
提高安全性
对车辆性能进行全面分析 ,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安全 隐患,提高道路交通安全 。
优化设计
通过性能评估,可以对车 辆的设计进行优化,提高 车辆的能效和舒适性。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车辆 性能分析与评估
目 录
• 引言 • 车辆动力性能分析 • 车辆经济性能分析 • 车辆安全性能分析 • 车辆舒适性能分析 •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性能评估与比较
引言
01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背景
能源危机
政策推动
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全球范围 内都在寻求可再生、清洁的替代能源 。
各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政 策,促进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市场推 广和应用。
车辆经济性能分析
03
百公里电耗
百公里电耗是衡量新能源电动汽车经济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车辆行驶百 公里所需的电量。
较低的百公里电耗意味着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加节能,能够降低用户的能源成本。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在百公里电耗方面存在差异,消费者可以根据这 一指标来评估不同车型的经济性能。
续航里程
01
续航里程指的是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充满电后能够行驶的距离。
02
续航里程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它直接
关系到日常使用便利性和出行范围。
一般来说,续航里程越长,车辆的味着更高的电池成本和车辆重量。
能耗经济性评价
能耗经济性评价是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的综合评 估。
促进产业发展

变工况下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效率优化控制

变工况下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效率优化控制
黄万友 程勇 , 纪少波 李 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张笑文 张海 波。 , , ,
(. 1 山东大学 能 源与动力 工程学院 ,山东 济南 2 06 ; . 5 0 1 2 济南市 电动汽车运营有 限公 司,山东 济南 2 0 1 ; 50 4
3 山东宝雅新能源汽车有限公 司 , . 山东 济南 2 1 1 ) 50 0
A s at A cnrl t t yo lc cV hc E b t c : ot r e f et e i e( V)pw r a n e y a i oeai o d i s a r o sa g E r i l o e r nu d r n m c p rt ncn io s t i d o tn w
HUANG Wa —o nyu , C HE n NG Yo g , J h ob IS a — o , L h a g , IC u n
ZHANG a — I ZHANG ib 。 Xi o WC1 , Ha — o
( . o eeo n r 1 C l g f eg l E y& P w r n ier g h n o g U i r t , ia 5 0 1 hn ; o e g e n ,S a d n nv s y J n2 0 6 ,C ia E n i ei n
ce c e c b n d l s d v lp d An o t l o t l t o o i r v V p w r a n f c e c i n y d s r i g mo e e eo e . i wa p i n r h d t ma c o me mp o e E o e t i e in y r g i
摘 要: 为有 效降低驱动 电机能量 消耗 , 延长 电动汽 车 续驶里 程 , 车辆 工况 变换 时的驱 动 系统控 制 对 方法进行探讨 。利 用交流 异步 电机 系统及磷 酸铁 锂 电池 组 实测数据 , 用最 小二 乘法构 建动 力总成 采 系统效率模 型 , 并给 出基 于效率模 型进行优 化 控制 、 高 电力驱动 系统 运行 效率 的控制 策略 ; 建 纯 提 搭 电动汽车动 力总成 系统仿 真模 型 , 并通过 试验 台实测数 据验证模 型 的有效 性 ; 用建立 的仿真模 型对 利 纯电动汽车 的起 步加速过 程进行优 化 , 利 用试验 台进行 了测试 , 并 结果表 明, 动 力总成 系统进 行 效 对 率优 化控 制后 , 效率在车辆起 步加速过 程 中较原 车平均提 高 了3 3 。基 于所建立 的动 力总成 系统 其 。% 效 率模 型 , 可在 车辆工 况变换 过程 中 , 通过 优化控 制策略 , 有效提 高动力驱动 系统效率。 关 键词 : 电动 汽 车 ; 化控 制 ; 况 变换 ;效 率模 型 ;动 力总成仿 真模 型 纯 优 工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性能分析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性能分析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性能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系统是其中一个最核心的部分,直接关系到整个车辆的性能和使用体验。

因此,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性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一、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分类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在技术上通常分为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种类型。

1. 电动动力系统:电动汽车采用电动机作为主要的动力来源,电动机通过电池供电,没有排放污染物,低噪音、低振动、高能效。

2. 混合动力系统:混合动力汽车将发动机和电动机进行整合,发动机主要作用是在电池放电之后继续工作以支持电动机,同时回收制动能量,将其转化为电能储存到电池中。

3. 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可以直接将氢气和氧气进行反应,产生电能和水。

这种系统的优势在于零排放和高效能。

二、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性能分析1. 续航能力续航能力是新能源汽车内动力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纯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主要受到电池容量及电池技术的影响。

要想提高电池的容量,需要增加电池的重量和体积,这会对整车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新能源汽车电池容量和电池技术的提升是续航能力提升的关键。

2. 加速性能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性能主要受到电动机的转速和动力输出的影响。

电动机的转速越高,输出的动力也越大,加速性能就越好。

因此,对电动机的转速控制和输出功率控制是提升新能源汽车加速性能的关键。

3. 能源利用率能源利用率是指动力系统所消耗的能源和车辆行驶里程之间的比例。

能源利用率越高,同样电池容量下车辆可以行驶的里程就越远。

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提升能源的利用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4. 变速器变速器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件。

虽然电动机的转速可以通过电控系统进行调节,但是针对不同的行驶条件及行驶路况,调节输出转矩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因此,需要运用变速器这个中间部件来根据不同的行驶条件进行转速调节,使得车辆在行驶的同时保持平稳性和高效能。

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评价与优化

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评价与优化

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评价与优化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评价比较复杂,因为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从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指标、性能测试方法、性能改进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指标1.续航里程:续航里程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它衡量了车辆行驶的续航能力,也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

续航里程的计算需要考虑驾驶行为、气候、路况以及车辆配置等多方面因素,因此续航里程的实际表现与车辆厂家宣传的数据可能存在差异。

2.电池容量:电池容量是影响续航里程的重要因素。

电池容量越大,车辆的纯电行驶里程就越远。

但是,电池容量增加会导致车辆的重量增加,从而影响车辆的性能表现。

3.动力性能:动力性能是指车辆在加速、行驶、制动等方面的表现。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有更好的低速动力表现,但是在高速行驶时可能会受到限制。

4.电池充电时间:电池充电时间是影响车辆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

充电时间越长,车辆的使用率就越低。

因此,车辆厂家需要在充电时间和充电效率之间寻找平衡点。

5.安全性能: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需要经过严格测试,确保其达到安全标准。

安全性能包括碰撞测试、刹车距离、制动灵敏度等多方面因素。

二、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测试方法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测试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动力性能测试:动力性能测试包括加速测试、行驶测试、制动测试等。

加速测试需要测试车辆在0-100km/h的加速时间、行驶测试需要测试车辆的纯电续航里程,制动测试需要测试车辆在不同速度下的制动距离。

2.充电性能测试:充电性能测试需要测试车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充电效率和充电时间。

测试时需要考虑充电电压、电流、温度等多方面因素。

3.安全性能测试:安全性能测试需要进行碰撞测试、侧翻测试、刹车距离测试等。

这些测试需要模拟真实交通场景,检测车辆在意外情况下的安全性能表现。

新能源汽车在城市交通运行中的效果评估

新能源汽车在城市交通运行中的效果评估

新能源汽车在城市交通运行中的效果评估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NEV)作为应对传统燃油车带来的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推广。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评估新能源汽车在城市交通中的效果,包括环境影响、经济效益、社会接受度及其对城市交通运营效率的影响。

一、环境影响分析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最大的优势在于明显减少了城市交通造成的环境污染。

传统燃油车的尾气排放是导致空气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大型城市中,车辆的密集度极高。

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电动汽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以及氢燃料电池车等,这些车型相较传统汽油车,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或大幅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通过对多座城市汽车排放进行监测,可以显著发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区域,其空气质量改善程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有着明显差距。

例如,在实施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城市中,PM2.5和NOx等有害物质的浓度下降速度显著加快,部分城市甚至设定了较为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推动了环保型汽车的快速更新换代。

再者,从生命周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在生产、使用和报废阶段都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

然而,与传统燃油车辆相比,其整体碳排放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特别是在电力来源为可再生能源时,新能源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综合排放量大幅降低,这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二、经济效益分析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不仅表现为环境效益,还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链成熟,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逐渐降低,这为消费者减轻了购买负担。

同时,一系列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购车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使得新能源车的市场普及速度加快。

在运营成本方面,电动汽车相较传统燃油车在能耗上占有明显优势。

电动汽车在充电时的成本通常低于燃油消耗成本,特别是在电费较低的地区。

此外,新能源汽车在维护保养上相对更加经济,传统燃油车需定期更换机油、滤清器等配件,而电动车在这一方面相比之下维护成本低且频率少,从长远看对消费者形成了更强的经济吸引力。

纯电动汽车能耗经济性分析

纯电动汽车能耗经济性分析

纯电动汽车能耗经济性分析由于传统汽车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电动汽车以其清洁和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优势,使得对于电动汽车的研究、商业化和产业化处于日渐重要的地位。

动力驱动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系统,它的传动效率对于电动汽车的能耗经济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基于在对传统汽车改造成的纯电动汽车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传动系统的效率问题。

1 能耗经济性的评价车辆能耗经济性评价指标是以一定车速或循环行驶工况为基础,以车辆行驶一定里程的能耗或一定能耗行驶的里程数来评价。

以动力电池为能源的纯电动汽车,其评价指标包括续驶里程、单位里程能量消耗、单位能耗行驶里程等。

本文以车载蓄电池组为考量,故在考虑能量利用效率时,不再考虑蓄电池组的充电效率。

2 能耗利用率国内对于纯电动汽车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传统汽车的改造,将发动机和油箱用蓄电池和电机代替,仍保留了变速器等传统部件。

图1为能量经过各主要传动部件的流程图。

电动汽车能源利用率:式中,Ee ,为电动汽车上的有效驱动能量;Eb为电池组在行驶中所消耗的总能量。

式中,Ge ,为电动汽车的有效载重量;fs为车轮的滚动阻力系数;V为车辆行驶速度;T为车辆行驶时间。

令Ed为电动汽车车轮上的驱动能量,则:式中,ηe,为电池组能量经由电机和机械传动系统到达驱动轮的能耗效率。

式中,ηc 为机械传动效率;ηm为电机传动效率;ηb为电池放电效率。

ηw为电动汽车在一定工况下驱动轮上能量转化为有效驱动能量的效率。

式中,Gr为电动汽车总重力;φ为道路阻力系数;k为汽车在非稳定工况下空气阻力损失比等速时空气阻力增加的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CD为空气阻力系数;A为汽车前迎风面积;δ为电动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为道路阻力系数,为电动汽车在道路循环中所需的驱动功与克服实际道路阻力所做功的比值。

φ=f+i,i为车辆道路行驶坡度。

令ηε=Ge/Gt为汽车重力利用率,是汽车克服载重量所做的功和汽车的总重量所做的道路阻力功的比。

某增程式电动汽车北方冬季工况下能耗测试与分析

某增程式电动汽车北方冬季工况下能耗测试与分析

某增程式电动汽车北方冬季工况下能耗测试与分析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备受青睐。

其中,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增加续航里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不仅能够满足长途出行需求,同时也能够兼顾绿色环保。

然而,对于北方地区用户来说,冬季的低温环境对电动汽车的能耗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某增程式电动汽车北方冬季工况下的能耗测试和分析,为用户提供科学的出行指引。

测试方案为了准确测量某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能耗情况,本文设计了以下测试方案:1.测试车辆:某型号增程式电动汽车;2.测试环境:北方冬季环境;3.测试路线:设定一条固定路线,包括市区和高速公路,总里程为100公里;4.测试工具:使用专业测试仪器进行数据采集,能够准确记录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电量、速度、里程等数据。

测试结果经过测试,某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北方冬季环境下的能耗表现如下:1.续航里程:根据测试结果,电动汽车单次充电续航里程在冬季环境下较夏季环境下有所减少。

在-10℃左右的环境下,车辆单次充电续航里程为约260公里;在-20℃左右的环境下,车辆单次充电续航里程为约220公里。

2.能耗表现:某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北方冬季环境下的能耗比夏季环境下高出约25%左右。

分析原因为了探究能耗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原因进行了分析:1.电池寿命受限:冬季环境下,电池寿命受到影响,导致电量相对较低,影响能耗表现。

2.车辆自身特性:某增程式电动汽车采用锂电池组,而锂电池组在低温环境下不如高温环境下的表现稳定,会出现能量损失。

3.路面摩擦力增大:冬季路面结冰、积雪等情况的出现,降低了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加大了路面摩擦力,导致能耗的增加。

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供以下解决方案:1.合理充电:在冬季环境下,合理充电可以提高电池寿命,延长车辆的续航里程。

2.提高电池性能:可通过车辆技术提高锂电池组的性能,解决在冬季环境下出现的问题。

3.改变出行策略:在面对极端恶劣天气和路面状况时,驾驶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路线,避免行车风险和能耗的增加。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哎呀,今天咱们聊聊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能效,这可真是个热乎乎的话题。

你知道吗?电动汽车就像现代的“黑科技”,一脚油门下去,瞬间就能嗖地跑开。

真是让人忍不住想问,究竟这动力系统的能效到底是个啥呢?简单说,就是电动汽车能把电能转化为动能的效率。

听起来复杂,其实就是咱们想知道,电动车充满电后能跑多远,能省多少电。

真是个“绝活”,不说你也不知道。

你看看,现在街上跑的电动车,个个都像小精灵。

动力系统能效就像这些精灵的灵魂,好的能效意味着小精灵能跑得远,还能省下不少“零花钱”。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那什么才算“好”的能效呢?各国都有些规定,比如说,能效等级分为好、一般和差。

你可别小看这几个等级,能效高的车子在路上可真是飞起来了,像箭一样,风驰电掣;而那些能效差的,嘿,开出去可能连风都追不上。

再说说这个能效限定值,听着有点拗口,其实就是设定一个底线,只有达标的车型才能上路。

就像咱们考驾照,过了那道“坎”,才能拿到车钥匙。

这个限定值其实是保护消费者的,确保咱们买的车子能省电,能开得久。

谁不想省点儿电费呢,简直是“捡了个便宜”!你知道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都包括什么吗?电池、驱动电机、控制器,这几个可都是“主角”。

电池就像咱们的心脏,提供动力。

驱动电机则是“发动机”,把电能转化为车轮的旋转。

而控制器嘛,就像个“指挥家”,调节着整个系统的运作。

嘿,合在一起就能让电动车在路上飞奔,真是一场“电与动力的交响曲”。

能效高的车型也有它的“秘密武器”。

比如,轻量化的设计,车身越轻,跑起来就越省电。

还有先进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车身造型流线型,风一吹过去就能像水流一样,轻松自在。

再加上智能控制系统,能根据路况实时调节动力输出,简直就像开车时请了个“老司机”在旁边,贴心又省心。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怎样才能选到个高能效的电动车呢?首先看这车的能效等级,像个“大夫”,给你开个方子。

了解电池的质量,别被一些表面光鲜的车型给迷了眼。

nedc工况法

nedc工况法

nedc工况法摘要:1.引言2.NEDC工况法的简介3.NEDC工况法的测试过程4.NEDC工况法的优点和不足5.我国在NEDC工况法方面的应用6.总结正文:【引言】随着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动汽车性能的测试和评价越来越受到关注。

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工况法作为评价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能耗和环境友好性的重要方法,已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NEDC工况法,并分析其优点与不足。

【NEDC工况法的简介】EDC工况法起源于欧洲,是一种用于评价电动汽车性能的测试方法。

它通过模拟城市和乡村不同道路条件,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能耗、充电速度等指标进行测试。

NEDC工况法包括四个阶段:怠速、加速、减速和制动。

整个测试过程分为两个循环,共计19个工况。

【NEDC工况法的测试过程】1.怠速阶段:车辆在怠速状态下持续一段时间,模拟城市拥堵路况。

2.加速阶段:车辆从怠速开始加速,达到一定速度后保持稳定。

3.减速阶段:车辆从高速行驶逐渐减速,直至停止。

4.制动阶段:车辆在制动过程中,模拟紧急制动和缓速制动两种情况。

【NEDC工况法的优点和不足】优点:1.充分考虑了城市和乡村不同道路条件,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2.测试过程较为严谨,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价电动汽车的性能。

3.被广泛应用于欧洲、我国等地区的电动汽车测试标准。

不足:1.测试时间较长,约为1小时。

2.工况较为复杂,对测试设备的精度要求较高。

3.由于测试条件与实际驾驶环境存在一定差异,部分性能指标可能不完全符合实际需求。

【我国在NEDC工况法方面的应用】我国于2017年发布了GB/T 31467.1-2015《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的测试方法、测试程序和数据处理要求。

该标准采用了NEDC工况法,并对测试过程进行了细化和优化,使其更符合我国实际驾驶环境。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均按照NEDC工况法进行产品性能测试。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性能评估与优化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性能评估与优化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性能评估与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传统的汽车动力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环保和能源综合利用的需求,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性能评估与优化变得非常重要。

下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性能评估与优化。

一、性能评估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包括电动机、电池、电控系统等多种部件,每种部件的性能评估都非常重要。

1、电动机电动机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汽车的驾驶性能和续航里程。

评估电动机的性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可以反映电动机的输出能力,是电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2)效率:电动机的效率是指电机所输出的功率与消耗的电能之比。

高效的电动机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电池续航里程。

(3)起步性能:起步性能是指汽车在起步阶段的加速性能。

电动机的起步性能越强,汽车的加速越快。

2、电池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来源,评估电池性能的重点是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1)能量密度:能量密度是指电池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所储存的能量。

能量密度越高,电池的续航里程越长。

(2)循环寿命:循环寿命是指电池充放电重复多少次后能够保持初始容量的次数。

循环寿命越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就越长。

3、电控系统电控系统是指电动汽车的控制中心,起到管理各种电动系统的作用。

评估电控系统的性能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控制算法:电控系统的控制算法需要考虑电动机、电池、车速等多种因素,控制算法的优化可以提高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

(2)通信协议:电动汽车的各种设备需要通过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通信协议的优化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性能优化针对上述评估中涉及到的问题,我们需要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进行性能优化。

1、电动机电动机的性能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材料的优化:电动机的材料决定了它的性能,优化电动机的材料可以提高电动机的效率和输出能力。

电动汽车的能源效率研究

电动汽车的能源效率研究

电动汽车能源效率的政策支持
▪ 政策支持的效果
1.市场规模:政策支持推动了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能源结构:政策支持推动了能源结构的优化,电动汽车的使用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有 利于环境保护。 3.技术创新:政策支持推动了电动汽车技术的创新,电动汽车的性能和续航里程不断提高。
电动汽车的能源效率研究
电动汽车能源效率的测量方法
电动汽车能源效率的测量方法
电动汽车能源效率的测量方法
1.电动汽车能源效率的定义:电动汽车能源效率是指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2.电动汽车能源效率的测量方法:电动汽车能源效率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实验室测量,另一种是实际道路行驶测量。实验室测量是在控制条件 下,通过测量电动汽车的输入和输出参数来计算能源效率。实际道路行驶测量是在实际驾驶条件下,通过测量电动汽车的行驶距离和消耗的电能来计算能源 效率。 3.电动汽车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电动汽车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电动汽车的电机效率、电池效率、行驶速度、驾驶方式等。其中,电机效率和电池 效率是影响电动汽车能源效率的主要因素,行驶速度和驾驶方式也会影响电动汽车能源效率。 4.电动汽车能源效率的评价标准:电动汽车能源效率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国家和行业标准。例如,中国的电动汽车能源效率评价标准是GB/T18386-2017《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5.电动汽车能源效率的提高方法:电动汽车能源效率的提高方法主要包括提高电机效率、提高电池效率、优化行驶方式等。其中,提高电机效率和电池效率 是提高电动汽车能源效率的主要方法,优化行驶方式也可以提高电动汽车能源效率。 6.电动汽车能源效率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能源效率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提高电机效率、提高电池效率、优化行驶方式等 。同时,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电动汽车能源效率的评价标准也将不断完善和提高。

纯电动汽车的能耗分析与节能优化

纯电动汽车的能耗分析与节能优化

纯电动汽车的能耗分析与节能优化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紧张的日益严重,传统燃油车逐渐被电动汽车所取代。

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交通工具,纯电动汽车凭借其零排放和低能耗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

然而,纯电动汽车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能耗问题,因此分析其能耗情况并进行节能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纯电动汽车的能耗指标。

纯电动汽车的能耗主要与电池容量、电动机效率、行驶速度和驾驶习惯等因素有关。

其中,电池容量是决定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关键因素。

较小的电池容量意味着有限的续航里程,车主需要经常充电,从而增加能耗。

其次,电动机的效率对纯电动汽车的能耗影响也非常显著。

高效的电动机能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最大化,从而减少能源浪费。

因此,经过科学设计和制造的高效电动机是降低能耗的关键。

此外,行驶速度和驾驶习惯也是影响纯电动汽车能耗的重要因素。

通过控制车速和合理驾驶,驾驶员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从而提高整体能耗效率。

避免急刹车和急加速,注意提前预判道路状况,合理使用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等都是优化能耗的有效手段。

针对纯电动汽车能耗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点优化措施。

首先,优化电池技术,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从而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其次,研发和采用高效电动机,减少电动机能耗,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

再次,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对车速和驾驶行为进行优化调整,实现节能行驶。

此外,开展能源管理和能耗监控,及时检测和处理能源浪费和能耗异常情况,做到精确调控和管理,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优化算法不断优化系统。

除了车辆本身的优化,充电设施的布局和使用也是提高纯电动汽车能效的关键。

建设更加智能和便捷的充电桩网络,提供高效可靠的充电服务,改善充电设施的布局,减少车主寻找充电桩的时间和能源浪费,进一步提高纯电动汽车的能效。

最后,政府与汽车制造商、能源供应商、科研机构等应该共同努力,推动纯电动汽车的能耗分析与节能优化。

建立科学的能源管理体系,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创新,提高纯电动汽车的整体能耗效率。

纯电动汽车电动机的能量损失分析与改进措施

纯电动汽车电动机的能量损失分析与改进措施

纯电动汽车电动机的能量损失分析与改进措施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纯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在市场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纯电动汽车的电动机系统仍然存在能量损失的问题,这对于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整体性能至关重要。

因此,对纯电动汽车电动机的能量损失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促进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纯电动汽车电动机能量损失的原因纯电动汽车的电动机系统主要由电动机本体、电机控制器和电池组等组成。

在电动机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能量损失,下面将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1. 电机本体内部损耗:电机本体内部损耗主要包括电阻损耗、电磁感应损耗和磁滞损耗等。

其中,电阻损耗是由于电机绕组的电阻导致的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损失;电磁感应损耗是由于电机内部的磁场变化导致的涡流损耗;而磁滞损耗则是由于电机转子和定子之间磁通的变化导致的磁场能转化为热能的损失。

2. 电机控制器的效率:电机控制器是用于控制电机工作的核心部件,其效率对整个电动机系统的能量损失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电机控制器的效率主要受到开关元件的损耗和控制策略的影响。

开关元件的损耗包括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导通损耗是由于开关元件导通时的电阻导致的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损失,而开关损耗则是由于开关过程中的开关速度和电流冲击导致的损耗。

控制策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电机控制器的调制方式、频率和电流波形等方面,合理的控制策略可以减少能量损失。

3. 电池组放电效率:电池组是电动汽车的能量储存装置,其放电效率对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有着重要影响。

电池组在放电过程中会有电池内阻、极化损失等损耗。

电池内阻是由电池内部材料的电阻和接触电阻等因素导致的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损失;而极化损失则是由于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出现的电解液极化现象导致的能量损失。

二、纯电动汽车电动机能量损失的改进措施为了减少纯电动汽车电动机系统的能量损失,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改进措施:1. 电机本体的优化设计:优化电机本体的设计可以降低内部损耗。

新能源汽车营运能力分析——以比亚迪公司为例

新能源汽车营运能力分析——以比亚迪公司为例

C h i n as t o r a g e&t r a n s p o r t m a g a z i n e2023.09新能源汽车营运能力分析文/阮亚典能源价格持续上涨、汽车芯片短缺加之国家“双碳”政策实施都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创造了契机,行业竞争愈演愈烈,为保障行业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对比亚迪营运能力分析,发现其内在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给其他新能源车企提供借鉴意义。

一、营运能力分析意义营运能力是反映企业资金流转频率的指标,即企业通过对各项资金的调配最终实现效益回收的过程。

效益回收越快证明企业拥有越强的偿债和获利能力,可以让企业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帮助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维护企业形象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在安全经营的前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概况21世纪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深入人心,国内外的汽车制造商陆续推以纯电动为主的汽车并不断追加投资,攻克技术瓶颈,掀起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热潮。

其中比亚迪自开始接触新能源汽车时就走的是自主研发的道路,所以至今比亚迪已初步具备能够自主研制可靠节能环保的新型能源电动汽车电池产品,加之在后疫情时代比亚迪出现了资金周转慢,产品滞销等一系列新能源汽车行业通病问题。

所以文章选取2017-2021年比亚迪财务数据作纵向分析如图1,比较疫情前后其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选取上汽、广汽、北汽、长安、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有较成熟的生产管理体系的五家企业作为行业主流水平如表1,与比亚迪作横向分析深度挖掘行业问题。

图1比亚迪营运能力分析表1新能源汽车主流行业分析三、比亚迪公司营运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应收账款周转率对比主流水平还有差距。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该指标数值越小,说明企业资金回笼所需的时间越长而且期间更易产生坏账,应收账款周转率偏低会导致短期偿债能力变弱并带来偿债危机和失信的风险。

数据显示比亚迪应收账款周转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为了抢占市场企业会采取松弛的销售策略和激进的营销策略,致使销售人员使用宽松信贷政策虽然提高了销量但坏账比例也随之增加。

新能源汽车在城市环境改善中的效果分析

新能源汽车在城市环境改善中的效果分析

新能源汽车在城市环境改善中的效果分析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工具,正在快速融入城市生活中。

随着全球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被视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分析新能源汽车在城市环境改善中的作用和效果。

在分析新能源汽车对城市环境改善效果时,首先需明确其基本特点。

新能源汽车大体可以分为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等。

这些车辆在使用过程中较传统燃油车有显著的优越性,特别是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城市噪音以及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有助于构建更为清洁的城市生活环境。

温室气体排放是现代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而传统汽车以化石燃料为动力,其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

新能源汽车的引入,从源头上减少了这些有害物质的释放。

以电动汽车为例,其运行过程几乎没有尾气排放。

这一特点使得电动汽车在高密度人口聚集的城市中显示出巨大的环境优势。

数据显示,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电动汽车能有效降低城市街道和居民区周围的有害物质浓度,从而提升空气质量。

同时,若电力来源于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或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的环保效益则会进一步放大。

城市的噪音污染同样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传统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不仅来自发动机运转,还有轮胎与路面摩擦、空气阻力等多个因素。

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的运行噪音显著较低。

在多数情况下,电动汽车在低速行驶时几乎没有声响,这对于居住在城市繁华地段或主要交通干道旁的居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通过减少交通噪声,新能源汽车能够帮助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有助于构建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随着城市政府对清洁能源政策的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促进了新兴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包括充电桩、氢站等配套设施。

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来说,这些基础设施不仅提升了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的便利性,还推动了相关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

例如,在充电桩的使用中,如果能与太阳能发电相结合,就能进一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实现更高效、环保的能源使用。

纯电动汽车能耗经济评价指标

纯电动汽车能耗经济评价指标

纯电动汽车能耗经济评价指标纯电动汽车车辆能耗经济性评价常⽤的指标都是以⼀定的车速或⾏驶⼯况为基础,以车辆⾏驶⼀定⾥程的能量消耗量或⼀定能量可反映出车辆⾏驶的⾥程来衡量。

为了使电动汽车能耗经济性评价具有普遍性,其评价指标应该满⾜以下三个条件:1)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经济性进⾏⽐较;2)指标参数数值与整车储存能量总量⽆关;3)可以直接通过参数指标进⾏能耗经济性判断。

电动汽车常⽤评价指标有续驶⾥程、单位⾥程容量消耗、单位⾥程能量消耗、单位容量和单位能量消耗⾏驶⾥程、等速能耗经济特性曲线,以及直流⽐能耗和⽐容耗等。

1.续驶⾥程续驶⾥程是纯电动汽车电池组充满电后可连续⾏驶的历⾥程,可以分为等速⾏驶⾥程和循环⼯况续驶⾥程。

此项指标对于综合评价电动汽车电池组、电动机及传动效率、电动汽车实⽤性具有积极意义。

但此指标与电动汽车电池组装车容量及电压⽔平有关,在不同车型和配备不同容量电池组的同样车型间不具有可⽐性。

即使装配相同容量同种电池的同⼀车型,续驶⾥程也受到电池组状态、天⽓、环境因素等使⽤条件影响⽽有⼀定的波动。

2.单位⾥程容量消耗单位⾥程容量消耗是指电动汽车等速或按⼯况⾏驶单位⾥程消耗的电池组容量。

单位为A·h/km。

它作为经济性的评价参数在不同的电池组使⽤条件下存在⼀定的误差,在不同车型间不具有可⽐性,仅适⽤于电压等级相同、车型相似情况下能耗经济性能的⽐较或同⼀车型能耗⽔平随电池组受命变化历程分析。

3.单位⾥程能量消耗单位⾥程能量消耗⼜可分为单位⾥程电⽹交流电消耗和电池组之流电量消耗,单位为kw·h/km。

其中交流电消耗受到不同类型充电设备的效率影响。

只留电量消耗仅以车载电池组的能量状态作为标准,脱离了充电机的影响,可以⽐较直接地反映电动汽车的实际性能。

4.单位容量和单位能量消耗⾏驶⾥程这两种电动汽车能耗经济性的评价指标分别是单位⾥程容量消耗和单位⾥程能量消耗的倒数,单位分别为km/(A·h)、km/(kw·h)。

新能源汽车采用热管理措施后的能耗分析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采用热管理措施后的能耗分析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采用热管理措施后的能耗分析研究报告随着全球能源体系的不断优化和变革,新能源汽车被广泛认为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

然而,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措施,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因为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措施对能耗、性能、寿命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新能源汽车采用热管理措施后的能耗分析研究报告,为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现状和跟进提供参考。

一、背景介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推广和发展,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了汽车产业的一股新势力。

然而,电池温度的管理问题一直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应用的瓶颈之一。

由于电池的使用环境不同,导致温度管理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汽车设计、外部环境和使用情况等。

如果温度管理不当,电池将出现能量丢失和寿命降低的情况,从而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效率。

为解决以上问题,一些新能源汽车生产商采用了一些热管理措施。

例如,利用风扇、调节排气温度等技术手段使电池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从而提高电池寿命和增加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等功能。

然而,采用这些热管理措施对新能源汽车的能源消耗有何影响?这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法,以某品牌新能源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测量其未进行热管理措施的能源消耗和进行热管理措施的能源消耗情况,对比两者的能耗差异,以此分析新能源汽车采用热管理措施对车辆能源消耗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量得出某品牌新能源汽车未进行热管理措施的能源消耗为6.2KWh/100km,进行热管理措施后的能源消耗为5.5KWh/100km,可以看出,采用热管理措施后,新能源汽车每百公里的能耗降低了0.7KWh,相比未采用热管理措施的汽车,能源消耗降低了约11.3%。

四、讨论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采用热管理措施后,能耗确实得到了明显的降低。

这说明,热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能量的损失,提高电池的寿命和性能。

同时,也为新能源汽车提高续航里程和性价比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解决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 t/s
图 4 车 辆 运 行 工 况 下 速 度 - 时 间 变 化 曲 线
功率 P/J
100 000 80 000 60 000 40 000 20 000 0 382 382 381 382 382 385 385 380 382 381 383 382 384
电压 U/V
图 5 车 辆 运 行 工 况 下 电 压 - 使 用 功 率 变 化 曲 线
关 键 词 :汽 车 ;纯 电 动 汽 车 ;能 源 效 率 链 ;动 力 电 池 ;能 效 分 析 中 图 分 类 号 :U469.7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1-2668(2012)03-0008-04
纯 电 动 汽 车 (EV)因 运 行 时 的 零 污 染 、较 高 的 能 效特性和能源来源的多样性而备受清洁能源研究者 的关注。与传统车 辆 相 似,纯 电 动 汽 车 运 行 过 程 中 其动力输 出 功 率 与 行 驶 阻 力 功 率 始 终 处 于 平 衡 状 态。准确地对纯电动汽车变工况下整体能效特性进 行分析,对进一步提 高 纯 电 动 汽 车 能 源 利 用 率 具 有 十分重大的意义。而目前对纯电动汽车能源效率的 分析主要集中于实验台架和巡航工况等理想行驶状 态,不能准确地把握 纯 电 动 汽 车 在 实 际 行 驶 工 况 下 的能源效率。对于 整 体 能 效 分 析 而 言,不 仅 要 考 虑 电动驱动效率的影 响,还 必 须 考 虑 电 能 由 电 网 到 动 力 电 池 的 储 能 过 程 ,再 由 电 池 、电 机 到 达 车 辆 传 动 系 统的全过程能量传输的效率。
4 能 效 分 析
4.1 动 力 电 池 储 能 效 率 分 析 动力电池储能特性可作为动力电池静态特性来
10
公 路 与 汽 运
Highways &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201第23年期5

90
速度 v/(km·h-1)
60
30
0
0
300 600 900 1 200 1 500 1 800 2 100 2 400
试 验 中 ,测 试 车 辆 在 干 燥 的 砼 路 面 上 运 行 ,运 行 距 离 约 20km。 该 道 路 坡 度 小 于 15°,路 面 不 平 度 系 数 Gq(n0)=256×10-6 m2/m-1 (参 考 空 间 频 率 n0 为0.1m-1),侧 向 弯 道 角 度 极 小,车 辆 处 于 稳 态 转 向行驶状态。
为精确地获得纯电动汽车在变工况下的能效效 率,该文就能量输 入、输 出 过 程,建 立 纯 电 动 汽 车 能 源 效 率 链 模 型 ,以 动 力 电 池 为 媒 介 ,分 析 能 量 输 入 和 输出过程中各阶段 的 能 耗 损 失,确 定 影 响 纯 电 动 汽 车整车能效的主要因素。
1 纯 电 动 汽 车 能 源 效 率 链 模 型
η1=PPeionut=PUiIntDOD0 式 中 :Pin为 电 网 输 入 的 电 量 功 率 。
根据 锂 离 子 动 力 电 池 特 性 要 求,取 放 电 深 度 为 80% ,由 实 验 测 试 和 实 车 运 行 数 据 可 得η1 =0.94。 4.2 动 力 电 池 输 出 能 量 效 率 分 析
图 7 表 明 :电 池 组 在 运 行 时 其 电 压 会 下 降 ;大 多 数电池组电压均在 一 定 区 间 内,个 别 电 池 组 电 压 会 急剧下降或电压值小。
由图7的2、图 8 的2′处可知:动力电池组瞬间 电压变化量最大,造 成 此 现 象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电 池 自 身内阻过大,引发 电 池 放 量 下 降,放 电 速 度 过 快,进 而影响车辆续驶里程。
图4、图5表 明:车 辆 行 驶 速 度 瞬 间 提 高 时,放 电 电 流 迅 速 增 大 ,造 成 动 力 电 池 组 快 速 放 电 ,电 池 放 电功率瞬间增大。
车 辆 速 度 越 高 ,所 需 能 量 越 大 ,对 工 况 运 行 数 据 进行整理分析,可得 被 测 试 纯 电 动 汽 车 变 工 况 下 电 压、容量、使 用 功 率 及 车 速 的 变 化 情 况 (如 图 6 所 示),测试车辆运行前 后 电 池 组 电 压 变 化 (如 图 7 所 示 )和 电 池 组 电 压 变 化 量 (如 图 8 所 示 )。
运行时各组电压
停止时各组电压
3.25
1
2
3
3.20
3.15 3.10 3.05
1
10 19 28 37 46 55 64 73 82 91 100 109 118
组数/组
图 7 测 试 车 辆 运 行 前 后 电 池 组 电 压 变 化
0.10 0.08 0.06 0.04
0.02 0.00
1
2′ 17 33 49 65 81 97 113
95
电 池 总 电 压/V 电池型号
384 XYFY160 动 力 锂 电 池,额 定 电 压 3.2 V,额 定 容 量 160Ah,额 定 内 阻
最 小 离 地 间 隙/mm
0.2 mΩ ≥160
表 2 动 力 电 池 特 性 数 据 采 集 设 备
设备名称
设备功能
BK3000系列组合 用于电池装 载 前 数 据 采 集,采 集 数 据 电池检测柜 包括电压、电流、能量、容量和温度
纯 电 动 汽 车 能 量 来 源 于 电 网,电 能 经 由 电 源 转 换 装 置 储 存 于 动 力 电 池 内 ,车 辆 行 驶 时 ,动 力 电 池 输 出电能,经 由 电 动 机 驱 动 车 辆 运 行,实 现 能 量 由 电 能 、机 械 能 和 动 能 的 转 换 。
在 能 量 由 电 网 到 达 车 轮 的 过 程 中,能 量 损 失 主 要 包 括 :1)电 能 经 由 电 源 转 换 装 置 输 入 动 力 电 池 过 程 中 的 线 路 损 失 和 动 力 电 池 电 化 学 损 失 ;2)动 力 电 池 的 输 出 能 量 过 程 损 失 ,包 括 电 化 学 损 失 、浓 差 极 化 损 失 和 欧 姆 损 失 等 ;3)电 能 由 电 动 机 输 出 给 车 轮 的 过程损失,包括电 动 机 的 电 能 损 失 和 机 械 损 失 及 传
动机构的传动损失。据此可以建立纯电动汽车能量 效 率 链 模 型 (如 图 1 所 示 )。
电 网
η1
能 充电
量动 力η2电 Nhomakorabea电池
电 动 机
η′3 η3″
传 动
η4


驱 动 车 轮
η1 为电能由电网到动力电池的储能效率 ;η2 为 动 力 电 池 输 出 给 电 动 机的放电效率;η′3为 电 动 机 输 出 电 能 效 率 ;η″3为 电 动 机 输 出 机 械 效 率;η4 为传动系统机械传动效率。
电压
电流
60
放电过程
充电过程
50
40
30
20
10
0
1
1 000
1 999
2 998
3 997
时间 t/s
图 3 锂 离 子 动 力 电 池 电 压 、电 流 特 性
通过车载 BMS 系 统 采 集 EV 车 辆 实 际 运 行 数 据,图4、图5分别为测试车辆实际 运 行 工 况 下 的 速 度-时间和电压-使用功率变化曲线。
图 1 纯 电 动 汽 车 能 量 输 送 模 型
2 测 试 方 法 及 设 备
基于 纯 电 动 汽 车 能 源 链 模 型,选 用 某 公 司 生 产 的 纯 电 动 中 巴 车 进 行 测 试 ,利 用 车 载 管 理 系 统 、电 池 监测系统 监 测 车 辆 运 行 数 据 和 车 载 电 池 使 用 前 数 据 ,通 过 能 源 输 送 过 程 各 阶 段 效 率 分 析 ,确 定 纯 电 动 汽车的整体能效。测试车辆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恒流恒压充电
放 电 电 流 53.40 A,终 止 电 压 2.50 V 3 600
充 电 电 流 53.40 A,终 止 电 压 3.65 V; 恒 定 电 压 3.65 V,终 止 电 流 5.34 A
循 环 次 数/次

采 样 时 间 间 隔/s

3 动 力 电 池 特 性 数 据
电 池 容 量/Ah 电 池 能 量/Wh 电 池 功 率/kW
组数/组
图 8 测 试 车 辆 电 池 组 电 压 变 化 量
分析。根据 纯 电 动 汽 车 的 运 行 特 性 及 能 量 守 恒 原 则,可得出动力电池输出功率 Peout计算公式:
Peout=UtIDOD0 式中:U 为电池电压;I 为放电电流;t为放电 时 间; DOD0 为放电深度。
动力电池储能效率
公 路 与 汽 运
总第150期 Highways &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9
表 1 纯 电 动 汽 车 整 车 主 要 参 数
项目
参数值
项目
参数值
车型
FY6702
轮胎规格
7.00R,6.50R16LT
总 质 量/kg
为获 取 可 靠 数 据,采 用 表 2 所 示 的 动 力 电 池 特 性数据采集设备。
动力电池 特 性 数 据 采 集 方 法。1)动 力 电 池 安 装使用前数据采集。通过 BK3000系列组合电池检 测柜测试动力电池 实 验 参 数,并 将 此 测 量 值 设 为 动 力电池额定参数。动力电池充放电特性测试参数设 置如表3所示。2)实 车 运 行 时 动 力 电 池 特 性 数 据 采集。通过 车 载 动 力 电 池 管 理 系 统 (BMS)进 行 监 测 、采 集 ,导 出 后 进 行 整 理 和 分 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