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歌、校训、校标及解读
培正中学PuiChing校徽、校歌
![培正中学PuiChing校徽、校歌](https://img.taocdn.com/s3/m/f8604bd2b14e852458fb57bd.png)
《校歌》释意 校歌》
• “培正培正何光荣,教育生涯惨淡营,”是 培正培正何光荣,教育生涯惨淡营, 培正培正何光荣 让后辈不忘前辈创业艰辛。校歌创作于20 让后辈不忘前辈创业艰辛。校歌创作于 年代。培正从67个银元开办 历经1905年 个银元开办, 年代。培正从 个银元开办,历经 年 停办和1915年陷入经济困境。经过培正先 年陷入经济困境。 停办和 年陷入经济困境 贤不懈努力,集腋成裘,得以度过难关。 贤不懈努力,集腋成裘,得以度过难关。 • “培后进兮其素志,正轨道兮树风声”, 培后进兮其素志,正轨道兮树风声” 说出培正办学宗旨和教育目标, 说出培正办学宗旨和教育目标,“素”指 坚定。 坚定。
《校歌》释意 校歌》
• “万千气象方蓬勃,鼓铸群才备请缨”,以喻培正 万千气象方蓬勃,鼓铸群才备请缨” 万千气象方蓬勃 教育事业渐入佳境,校誉日隆。 鼓铸” 教育事业渐入佳境,校誉日隆。“鼓铸”原指提 炼铁矿需倒入熔炉,加炭鼓风,产生高温, 炼铁矿需倒入熔炉,加炭鼓风,产生高温,将矿 砂还原成液体,除去杂质,才能铸成钢铁。 砂还原成液体,除去杂质,才能铸成钢铁。以喻 学子成材。 请缨”的意思是指学子学成后, 学子成材。“请缨”的意思是指学子学成后,主 动请求任务以报效国家、社会。 动请求任务以报效国家、社会。 • “爱我培正谟谋远,永为真理之干城,永为真理 爱我培正谟谋远,永为真理之干城, 之干城。”激励培正人爱国爱校,有远大的计划 之干城。 激励培正人爱国爱校, 和远大的眼光。培正学子要作真理之盾牌, 和远大的眼光。培正学子要作真理之盾牌,永远 保卫真理。 干城”为盾牌的别名。 保卫真理。“干城”为盾牌的别名。
• 《校旗歌》歌词 校旗歌》 • 红蓝色旗常高飞起 因培正学校永不死, Ray Ray我培正培正,Ray Ray我培正 培正,Ray Ray我培正,Ray Ray Ray! • 《校旗歌》在培正同学聚会和外出比 赛时作激励士气之用,相当于现在的 啦啦队歌。
校徽、校歌、校训的内涵
![校徽、校歌、校训的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01cef16948d7c1c708a145bc.png)
校 训: 诚信尚礼 厚德博学
解读:它浓缩了素质教育思想的精髓。具体说,厚德,“德”为人之“魂”。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崇道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诚信,“诚”乃为人立世之“根”。倡导和激励学生对人诚信,对己诚信。博学,“博”为安身之“道”。专心治学,潜心求知,做到知书达理,博学广识,掌握先进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汲取一切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尚礼:“礼”为行之“本”。“不学礼,无以立”,礼乃待人、接物、处事之基本准则。
歌词反映了我校学子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小壕兔中心小学校歌是一首具有新时代精神的歌曲,起着明责、励志、抒情、奋进的教育鼓舞作用,这种作用甚至可以让我们一生都铭记在心。它不仅具有时代精神,而且能唤起同学们的自尊心,从而奋发图强、励精图治,为完成肩负的使命而自强不息、发奋努力。
校歌作为反映学校精神风貌的文化标识,她在激励师生发扬学校优良传统、增强学校独有的群体观念、培养同学们勤奋学习的优良品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她常常是一个学校教育思想的号召与激励,精神风貌的展示与宣扬,她反映了办学者、教育者的理想、要求、愿望和受教育者的感受、追求与成长心声。
3、上方为一轮红日,代表着每位教师都像太阳一样永远那么炽热、兴旺发达,照射他人造福人类,永远长盛不衰。同时也希望学校每位朝气蓬勃的红领巾像朝阳一样,前途一片光明,成功的路上阳光普照。
整标简单大方,欢乐向上,稳重中流露着几分活泼,主题明确。
二、校歌解读
校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是一个学校对内的号召和激励,对外的形象展示和宣言,它反映的既有办学者、教育者的理想、要求、愿望,又有受教育者的感受、追求和成长心声。
二校歌解读校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是一个学校对内的号召和激励对外的形象展示和宣言它反映的既有办学者教育者的理想要求愿望乂有受教育者的感受追求和成、用传统的圆形作主体,显得稳重大方。
扬州大学校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扬州大学校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https://img.taocdn.com/s3/m/879c6d07856a561253d36faf.png)
校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表述及内涵释义校训:坚苦自立校风:求是求实求新求精教风:厚德抱朴弘道树人学风:学之以恒行之以德校标图示1、从整体看,标记是一棵生气勃勃的参天大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标志第一从外形上突出了扬州大学的学校性质,也表达了百年扬大如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2、从内部构造看,标记内部由一个地球、一只展翅的仙鹤构成。
仙鹤是扬州的典型祥瑞物,此时,四周的树冠可视为祥云,与仙鹤构成了“鹤舞九天”的生动画面,表达了扬州大学面向世界、面向将来、面向现代化的豪放气派。
3、标记的外轮廓,既是树冠又是片片祥云,同时象征一座知识顶峰,通向顶峰的路曲折波折,需要扬大人不畏困难险阻,战胜行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向上登攀。
4、从标记的构成元素看,仙鹤隐含英文字母Y,大树的骨干是英文字母U 的表现, Y U 分别是 Yangzhou University的字首,构成扬州大学的英文缩写。
5、标记水乳交融,和睦生动,以自然绿( 释义另附 ) 表现,易于辨别、易于记忆、易于传达。
该标记自扬州大学归并办校以来,向来沿用,拥有认知方面的民众基础。
6、标记的基本色是自然绿(自然绿02 号),协助色为中国红(中国红02号)。
绿色象征着“生命、青春、和平、安宁、新鲜、希望、成长、发展”,自然绿则在其基础上增加了“深远、庄重、沉稳、睿智”。
将自然绿定为基本色,既与学校的百年历史文化天然切合,又与学校所在地扬州——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最正确人居城市完满交融,拥有必定的独到性和地区性。
在着力建立和睦社会,推动科学发展的今日,绿色更象征着百年名校青春焕发,以蓬勃的生机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奋力推动“两个转变” ,努力建设高水平大学。
中国红则拥有“安全、喜庆、尊贵、和睦、团聚、成功、兴盛、浪漫、热情”的象征意味,寓示着学校深沉的历史积淀与现代创新理念交相辉映。
学校视觉辨别系一致般应用基本色自然绿02,特别状况下能够使用协助色中国红 02。
六户地学校三风一训、校歌、徽
![六户地学校三风一训、校歌、徽](https://img.taocdn.com/s3/m/8f83d666b84ae45c3b358c98.png)
六户地学校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校歌、校徽
1、校风:勤奋、求实、团结、进取
2、教风:敬业、严谨、创新、育人
3、学风:勤学、善思、活泼、向上
4、校训:厚德、明礼、博学、健体
校训的寓意为:
厚德:就是有深厚的恩德和大德,对祖国充满深深地感激
明礼:就是懂得礼仪,文明礼貌。
博学:就是作为教师,应学识渊博、造诣精深;作为学生,应打下厚实的功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健体:就是师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5、校歌:《沙漠之星》
天山的北麓,准格尔盆地南缘。
沙漠明星镇,美丽的校园,葱郁的树荫,六户地学校,这是我们学习生活的美好地方。
敬爱的老师,充满关爱和慈祥。
循序的教诲,细心的培养,善意的引导,殷切的期望,您为了我们付出了勤劳和智慧。
我们的同学,满怀新奇与向往。
世纪的栋梁,待飞的雄鹰,共同的进步,明天的理想,幸福欢乐伴着我们都茁壮成长。
6、六户地学校校徽:
六户地学校校徽设计包含有二层寓意:
1、环形内的图案:上边是由红太阳与绿色禾苗组成,中间是两只手,我们可以把它视作植物的叶子,下面是六户地三个字的首个汉语拼音字母,寓六户地这片沃土。
整个的寓意为:我们的孩子在六户地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在党的阳光雨露的哺育下,在辛勤园丁的培育下茁壮成长。
2.环形内的图案:上边是由红太阳与绿色禾苗组成的植物果实,中间是两只手,下面是六户地三个字的首个汉语拼音字母,寓教师的汗水。
整个的寓意为:我们的教师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培育出一个个丰硕的果实,用自己智慧的双手托起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学校校风校训
![学校校风校训](https://img.taocdn.com/s3/m/5927a767ce2f0066f53322e1.png)
学校校风校训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东港六中校风、校训、校徽、校歌、教风、学风以及意义说明办学理念:视生为亲,育人为本,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办学宗旨: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
办学思想: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发展强校。
办学目标:把学校建成教育观念科学化、教育管理规范化、教育条件现代化、教育环境优美化、教育队伍专家化、教育质量优质化的省级标准化初中,铸就一流英才,争做东港名校。
校训:厚德、博学、强体、砺志校风:团结、求实、勤奋、创新教风:敬业、爱生、严谨、善教学风:尊师、守纪、勤学、善思一、校训说明:1、厚德:厚是推崇、重视、提倡,德就是道德。
厚德就是要注重品德修养,这是做人的根本,把它列于校训首位,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指导思想。
这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
要求学生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自尊自爱自强,努力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人格完善从而有益于社会的人。
2、博学:“博”意味着博大和宽容,博学方能多才,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要广泛汲取“营养”,利用阅读、社会实践等方式开阔自己的视野,为自己储备广博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为今后、高中、大学,乃至走向社会铺下奠基石,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3、强体:强健体魄。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体质是健康的前提和基础,失去了良好的体质,健康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健康则是良好体质的归宿和最终目标。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上好体育课、课活和大课间活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对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完善体质健康评价体系,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4、砺志:志存当高远,只有存在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才有所方向,学生的学习才有所目标。
西南联大的校歌、校训、校徽、校旗
![西南联大的校歌、校训、校徽、校旗](https://img.taocdn.com/s3/m/4b862e7d561252d380eb6e82.png)
西南联大的校歌、校训、校徽、校旗一、校歌产生的历史背景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所大学被迫流亡。
南迁长沙成立了长沙临时大学,由清华校长梅贻琦、北大校长蒋梦麟、南开校长张伯芩组成校常委会,主持学校工作。
12月13日南京陷落,震动武汉,学校被迫于1938年初再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于5月4日正式开课。
1938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出命令,要求全国各高校制订校歌和校训呈报教育部。
7月20日,西南联大以“因学校创业未久,俟编成后再呈报”回电教育部。
而教育部再次以“训令”催促,并限一个月内呈报。
于是,学校常委会于10月6日开会决定:聘请冯友兰、朱自清、罗常培、罗庸、闻一多等教授组成了校歌校训制作委员会,指定冯友兰为召集人。
制作委员会经过一个多月的研究讨论和广泛征集,征得了冯友兰、罗庸先生各写的校歌歌词一份,马约翰、沈友鼎、张清常先生的曲谱三份。
校训拟为“刚健笃实”一并呈报学校常委会。
经常委会讨论研究,校歌采用了罗庸教授《满江红》词,张清常先生谱写的曲。
校训改订为“刚毅坚卓”,向教育部呈报。
1938年12月12日,学校常委会将“刚毅坚卓”的校训在学校正式公布。
校歌也开始在学生中演唱,全校各院系组成“联大校歌队”,由张清常先生指导,在全校性集会上做示范性演唱。
《满江红》词: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冯友兰先生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称:“其辞始叹南迁流难之苦辛,中颂师生不屈之壮志,终寄最后胜利之期望。
”新生入校,首先要学唱的就是这首《满江红》校歌。
1945年5月4日,西南联大的全体师生在学校图书馆前广场上唱起最后一次校歌。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现在仇寇已经驱除,马上就要复神京,还燕碣了!师生们唱得特别带劲,唱得荡气回肠,余音袅袅,曲终时,几乎所有的人眼里都充满了泪水。
山东财政学院校标、校歌及校训说明
![山东财政学院校标、校歌及校训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dcf41b1e964bcf84b9d57bc5.png)
一、校标整体由太阳、橄榄叶、黑板、阶梯和汉字“山”的变形体组成,图案色彩以红、黄、蓝三原色为基调,立意新颖,简洁明快,美观大方,动感强劲,寓意深远。
二、橄榄叶形状的黑板、黑板中隐含的英文字母“f”(英文单词财政finance的第一个字母)、“f”组成的阶梯,寓意山东财政学院遵循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不断提升、不断进取、不断发展的办学历程及财经类为主体的办学方向,也寓意山东财政学院莘莘学子勇攀科学高峰的雄心壮志。
三、英文字母“f”(英文单词财政的第一个字母)与变形汉字“山”组成的主图案,代表学校“省部联合办学,立足山东、以省为主”的办学体制。
图案左下角、右上角突破边线,寓意山东财政学院开放办学、面向世界的办学特色。
四、映衬在太阳中的整体图案组成“船”及“帆”的形象,寓意山东财政学院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设计者:徐思生赖斯喜)像清泉从山中流过来,像春风从林间吹过来,像长卷在黄河岸边展开,像新星从金鸡岭上升起来!山东财院,我的家园!我的期待,我的珍爱,把今天的旗帜举起来,把明天的希望托起来!把今天的旗帜举起来,把明天的希望托起来!高标准让清泉更甘甜,严要求让春风更温暖,好校风让长卷更加绚烂,有特色让新星更加辉煌灿烂。
“求是”是指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传承已知,批判谬误,认知世界,探索未知,求解新知;“崇真”是指崇尚并追求真理。
用于校训正是切合了大学的本质、精神和功能,指为学者应树立真正的科学精神,坚持探索和批判,崇尚真理,坚持科学道德和科学研究的规范,以实现大学培养人才、发展学术、创新科技、服务社会的功能。
“博学”、“笃行”均出自《中庸》。
“博学”指为学者应当具备博大和宽容之心,广泛地涉猎知识,这样才能拥有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襟,才能兼容并蓄,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笃行”意谓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是“求是”、“崇真”、“博学”的落脚点,强调了知行合一的“实践理性”。
魏家楼中学校徽 校训 校歌的解读与图样
![魏家楼中学校徽 校训 校歌的解读与图样](https://img.taocdn.com/s3/m/d70fbcd9da38376baf1fae80.png)
魏家楼中学校徽、校训、校歌解读校徽解读:校徽以绿色为主色,蓝色和红色为辅色,意蕴魏家楼中学正处于蓬勃发展之际,尽显生机与活力。
校徽中心的图案是一棵生机盎然的大树,树的上方写着“1970”四个数字,表明魏家楼中学是在1970年建校的,距今已有近50年的办学历程。
树的中间有一双大手托起一株幼小的胚芽,意蕴魏家楼中学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一颗希望的种子,在我们的培育和呵护下,都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校训:自律至诚谨严尚实详解:自律是指全体师生能够严格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遵守学校各项纪律和规章。
至诚是儒家的最高思想境界,至诚无息,至诚无妄。
《中庸》曰: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谨严指人的行为慎重严肃,一丝不苟。
尚实指我们的师生都崇尚实际,脚踏实地。
校风:知书达理创新进取详解:知书达理指我们培养的学生都能力求做到有文化,懂礼貌。
我们的师生都具有创造力和进取精神。
学风:勤学好问多思乐取详解:勤学好问多思乐取是指我们的学生都能做到勤奋学习,不懂就问。
他们同样热爱思考,善于思考,并且乐于在思考中获取新的知识。
教风:务实求真精业创新详解: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
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
我们的老师要敬业,更要精业,这不仅是当今企事业单位对员工的普遍要求,也是员工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把精业变成一种习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精益求精,从优秀到卓越;做个终身学习型的员工,并在学习中体现出自己的独特与个性,不断去探索更加新的方法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校歌《奋斗吧》1=F 4/4作词:朱旭明梅愿作曲:梅愿风吹来阵阵芳香校园里书声琅琅雨淋过大地脸庞我们在这快乐成长高山梁,绿荫莽莽操场边,白鸟歌唱大理河,日夜流淌你把我的梦带向了远方奋斗吧奋斗吧我们有无穷的力量奋斗吧我们有无限的希望奋斗吧我们要奋发图强奋斗吧我们要为国家争光解读:这是一首非常励志的歌曲。
扬州大学 校标 校训 校风 教风 学风
![扬州大学 校标 校训 校风 教风 学风](https://img.taocdn.com/s3/m/965786fc0242a8956bece485.png)
扬州大学校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表述及内涵释义校训:坚苦自立校风:求是求实求新求精教风:厚德抱朴弘道树人学风:学之以恒行之以德校标图示1、从整体看,标志是一棵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标志首先从外形上突出了扬州大学的学校性质,也表达了百年扬大如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2、从内部结构看,标志内部由一个地球、一只展翅的仙鹤组成。
仙鹤是扬州的典型吉祥物,此时,周围的树冠可视为祥云,与仙鹤组成了“鹤舞九天”的生动画面,表达了扬州大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豪迈气概。
3、标志的外轮廓,既是树冠又是片片祥云,同时象征一座知识高峰,通向高峰的路崎岖曲折,需要扬大人不畏艰难险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向上攀登。
4、从标志的构成元素看,仙鹤隐含英文字母Y,大树的主干是英文字母U 的体现,Y U分别是Yangzhou University的字首,组成扬州大学的英文缩写。
5、标志浑然一体,和谐生动,以自然绿(释义另附)呈现,易于识别、易于记忆、易于传达。
该标志自扬州大学合并办校以来,一直沿用,具有认知方面的公众基础。
6、标志的基本色是自然绿(自然绿02号),辅助色为中国红(中国红02号)。
绿色象征着“生命、青春、和平、安详、新鲜、希望、成长、发展”,自然绿则在其基础上增添了“深远、稳重、沉着、睿智”。
将自然绿定为基本色,既与学校的百年历史文化天然契合,又与学校所在地扬州——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最佳人居城市完美融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地域性。
在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科学发展的今天,绿色更象征着百年名校青春焕发,以蓬勃的朝气和昂扬的精神状态,奋力推进“两个转变”,努力建设高水平大学。
中国红则具有“平安、喜庆、尊贵、和谐、团圆、成功、兴旺、浪漫、热烈”的象征意味,寓示着学校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现代创新理念交相辉映。
学校视觉识别系统一般应用基本色自然绿02,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辅助色中国红02。
校徽及一训三风诠释
![校徽及一训三风诠释](https://img.taocdn.com/s3/m/7575f0fdbe1e650e53ea9930.png)
XX中学校徽及一训三风”诠释校训:严谨求实勤奋创新校风:厚德和谐励志笃学教风:敬业XX 博学求精学风:尊师乐学XX 一校徽诠释1、校徽呈圆形,象征着我校领导班子以及全体师生团结一致,与时俱进,开创未来的进取精神。
红色圆环内白色汉字和拼音是学校名称。
2、校徽中的“破土而出的幼苗”和“光芒四射的太阳”是“灵鹫”两字汉语拼音的缩写造型。
他们分别象征着灵鹫中学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学生与有着太阳火热一般心的老师。
3、校徽背景黄色,象征收获;代表灵鹫中学以人为本治校,以质量为本立校,所取的累累硕果。
二校训:严谨求实勤奋创新1、XX:校训,是将办学理念、道德要求、工作风格、生活态度等概述为警示格言的简洁规定,要求师生共同遵循,逐渐内化成为习惯。
校训乃一校之魂,被一代的教师和学子们传递下去。
一条好的校训是一所学校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可以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传统与精神风貌,直接反映学校的育人理念。
2、解读:严谨——即严密谨慎。
是一种办事治学的态度,也是我们事业发展和学生成才的基石。
科学少了严谨,就如同飞机折了翅膀,治学缺少严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带来的不仅仅是错误的结论,甚至还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时间和精力的耗费,不利于自己事业的发展。
严谨既是对做事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做人的要求。
一个人只要养成了严谨的习惯,这个习惯会影响他的整个一生。
以此为校训,意在勉励广大师生在工作、学习中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严谨治学,坚持自我检点,防微杜渐,处处树立严谨的精神风貌。
求实——意为言行和内心思想一致,真心实意,实实在在,负责任,不虚假。
要求全体师生都能够做到:真实、诚信地对待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真实、诚信地对待自己所担负的工作;真实、诚信地对待自己和家人,做一个光明磊落、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有责任心的人。
勤奋——勤劳发奋之意。
学习、工作、学有所成、事业有成,都不能离开勤奋。
勤奋乃人生之根基,生命、生活中的一切皆赖勤奋。
著名大学校训校徽校风特色等
![著名大学校训校徽校风特色等](https://img.taocdn.com/s3/m/cf27c631f111f18583d05aa0.png)
1、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et:校训:Plato be your friend,andAristotle,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
美国建国后,消灭了基督宗教专制,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以后追求真理和发展科学文化教育的事业才逐渐兴盛起来,哈佛大学校训最终被确定为“真理”(Veritas)。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真理为友”并不是哈佛的校训。
基本信息:哈佛大学创建的宗旨可以从其校徽和校训中得到体现。
哈佛大学校徽上面,用拉丁文写着VERITAS字样,译为汉语意即“真理”。
哈佛大学校训译作汉语即“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哈佛大学的校徽和校训,都昭示着该校以求是崇真为办学宗旨。
哈佛大学可算是全美所有大学中的一项王冠,而王冠上那夺人眼目的宝珠,就是哈佛商学院。
学风资料:“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人的质量”。
正是在择师和育人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哈佛大学才得以成为群英荟萃、人才辈出的第一流著名学府,对美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和高等教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世界各国的求知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生机:革故鼎新。
质量并重。
教研结合。
内外协作。
哈佛大学对科学研究的贡献已在近年来衰弱了许多,而且哈佛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本世纪已跟不上麻省理工学院的尖端高科技教法。
在哈佛,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而是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哈佛并不是神话,而是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明。
确立创新教育思想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美国高校中的成功典范 ,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 ,且有远见卓识 ,创新开拓精神的人 ,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独特的办学宗旨和校风。
哈佛大学的校风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创新教育思想 ,其核心内容是 :崇尚自由竞争和个人奋斗 ,崇尚冒险和创业 ,崇尚对事业的追求与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 ,强调生活的富有应来自勤奋与努力 ,强调个人的智慧、毅力、能力和自信心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注意理性分析 ,讲求实际和办事成效。
校园文化建设一训三风解读
![校园文化建设一训三风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82c7b1b866fb84ae45c8d63.png)
校园“竹文化”建设“一训三风”校徽、校歌解读新筑中心小学2013.9校训:尚爱爱,可以长养慈悲,广爱善待众人。
人与生就具足善良的心,只因为习相远,才把那善良的本性蒙蔽。
故善念恒存你我心头,心念一转,刹那间就可得到。
爱是人对自身及其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关心,是思想、情感与行为的统一体,是动力和责任的源泉。
尚爱,即推崇爱,倡导爱,付诸爱,爱身边的每一人、每一物,用爱启迪人生,溢美生命。
尚爱作为我校校训,就是要师生之间相互关爱,让爱充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师生在爱的海洋里相互感悟,共同进步,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
达到提升人格之魅力,充实精神之财富,和谐群体之关系的目的。
校风:有理有智卓尔善群古有“卓尔不群”一词,意为出类拔萃。
而卓尔善群不但要求出类拔萃还要善于合群团结、友爱相处。
将有理有智、卓尔善群作为校风,即要求每位师生都能明辨是非曲直,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做人的智慧。
作为个体积极进取,发展特长,出类拔萃,以自信展现自我。
同时,在群体中又要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教风:有容善纳欣赏每日之奇迹师爱是一种无私的爱,爱得深沉、持久。
教师用平等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用爱心来培养、感化学生,抓住学生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充分挖掘孩子内心深处的闪光点,关注孩子成长中的点滴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我们也称之为“奇迹”。
此外,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长和不足,具有差异性。
学生碰到困难和挫折,老师伸出援助之手,犯了错误老师及时给予中肯的批评和诚挚的鼓励,一桩桩,一件件,都能在学生心灵中经久不息地泛起清纯的美丽的涟漪。
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让学生在师爱的感召下换取学生对自己的信任,逐步形成“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的良好气氛。
学风: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每名学生作为学校大家庭中的一员,各有所长,在学习生活中互相帮助,相互关爱,克难奋进,共同进步,既学会了合作与分享,又收获了快乐和友情。
南阳理工学院校训、校风、校歌、校徽
![南阳理工学院校训、校风、校歌、校徽](https://img.taocdn.com/s3/m/077b522caf45b307e8719725.png)
南阳理工学院南工校训“厚德博学求真至善”校训的涵义阐述大学校训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大学精神的象征,是学校办学理念、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师生进行校史、校风教育的重要载体。
学院升本后,为激励全体师生更加团结一致,奋发有为,再创佳绩,实现学院的再次跨越式发展,在校园内逐步形成一种具有教育熏陶和凝聚功能的文化底蕴,现将新校训的涵义予以阐述。
一、“厚德”。
“厚德”语出《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意谓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厚德”指人的胸怀宽广,气度宏大,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引“厚德”二字,意在期望师生员工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高尚的道德承载天下重任。
“厚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时也具有时代意义。
中央屡次强调要加强高校德育工作,要把提高道德品质作为育人之首。
因此,这里的“厚德”既具有崇尚道德的涵义也具有重视德育的意思。
二、“博学”。
“博学”语出《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博学”既指广博地获取知识,也指学问渊博。
引“博学”二字就是倡导师生员工努力学习,博采众长,追求广博的学识和渊博的学问。
尤其是现在信息社会,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开放式办学理念的渗透,更要求学生要学贯中西,兼容并包,文理兼修,百科俱收,博采众长。
而教师更需要不断广泛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思维方式,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需要。
三、“求真”。
“求真”出自《闽中理学渊源考》:“求真于未始有伪之先,而性之真可见矣;求善于未始有恶之先,而性之善可见矣。
“求真”,指“崇尚科学,追求真知。
”同时还有要讲究“真才实学”的意思。
”意在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上,要不断追求和探索真理,勇于改正研究中出现的差误。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求真是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也是一种科学的治学方法,更是讲诚信的精神体现。
校风校训校歌办学理念
![校风校训校歌办学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89e757e44028915f814dc201.png)
利辛中学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教风、学风、校歌及其释义办学实践是校长办学理念产生的源泉,理性思考是办学理念丰富和提升的必然过程。
校长在提炼办学理念时进行理性思考的四个维度如下:(1)政策理论基础。
办学理念应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为指导,在领会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树立现代教育观,思考形成怎样的办学理念。
(2)继承传统与创新。
以学校的优良传统为基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求发展,这是办学的基本思路。
(3)借鉴外校经验。
各兄弟学校都有各自丰富的办学经验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将会开拓校长的思路,丰富校长的思想,从而使校长的办学理念有更高的思想高度,并且更充实。
(4)体现时代精神。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受社会环境影响,不同阶段的教育理念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精神。
校长在学校的某一发展阶段里的办学理念,要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时代的精神。
兹根据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推行理念及实践,以《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为指导,借鉴外校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提出我校办学理念表述如下:利辛中学肇始于1958年,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享有较高的办学声誉。
20XX年与利辛一中分离,以初中部为基础重设利辛中学以来,在王友东校长的带领下,利辛中学广大师生勤俭办学,风雨兼程,学校发展日新月异。
在办学规模不断壮大、社会声誉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利辛中学独特的办学理念:“全面育人,以德为先,规范和谐,追求卓越,创新发展”。
在这种理念引导下,我们实际践行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的办学思路。
《辞海》是这样解释校训的:“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从现代教育文化学意义上讲,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个性,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座右铭”的作用,对于造就和培养学生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作为全校师生共同遵循的准则,校训是对学校的人文传统、治学精神、办学风格的高度概括,其表述比校风更凝练、抽象,内涵更丰富、深邃,能较好地体现学校的整体价值追求,反映学校的独特气质,展示学校的文化底蕴和治校风范。
校风、学风、校徽
![校风、学风、校徽](https://img.taocdn.com/s3/m/651cea8d83d049649b665810.png)
2、黄色外环上方,是红色汉字:霍林郭勒 市第二小学;黄色外环下方,是蓝色汉语 拼音:huo lin guo le shi di er xiao xue。
霍林郭勒市第二小学校徽涵义
3、圆环中下部,是一本打开的书形,寓意 第二小学是书香校园。书形的下方,书写 有1987,寓指第二小学的建校时间为 1987年。书形的上方是变形的e,既是二 小汉字“二”的首写字母“e”,又交叉变形 为“小”的首写字母“x”。
霍林郭勒市第二小学校徽涵义
同时字母“e”又是“教育”一词英文 “education”的首个字母,舞动的“e”还 抽象成一个奔腾着的人的形象,寓意第二 小学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依托教育,舞 动起每个学生炫美的人生,二小的教育必 将是每位学生向前奔腾的良好基石。书形 与舞动的“e”组合,寓意书香托起腾飞的第 二小学。
校训:诚信做人,诚心做事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 统美德。诚信是无言的,但它的力量却是 巨大的。有了它,文明古国的称号才更显 生机;有了它,人格的力量才更加巨大; 有了它,民族的脚步才更加铿锵有力。 广大学生应牢记校训,在学习、生活中, 诚挚为人,诚心做事,不以谎言塞责,与 老师、同学、家人和其他人员坦诚相处。
校训:诚信做人,诚心做事
校训是一校之魂,应被一代一代的教师和 学子们传递下去; 校训,作为一个标尺, 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 校训, 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 神标志。它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传统与精 神风貌,直接反映学校的育人理念,昭示 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给莘莘学 子和教职工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校风:正心修身,务实求真
务实求真,就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严 谨扎实,一丝不苟地干实事,求实效。教 育者需要注重承诺、拥有高度责任心、用 心做事;教育也需要坚持真理,敢于说真 话,讲究教育质量和教育细节。 对于学生应端正做人态度,摆正自己的地 位,用真实的言行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学习,并在学习中学会做人。
四川师范大学校徽、校训及释义
![四川师范大学校徽、校训及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91f28f39a5e9856a561260e9.png)
附件1四川师范大学校训及释义四川师大校训四川师大校训释义四川师大的校训是:重德博学务实尚美。
重德:即重视思想道德。
德为人才素质之首,师生以法律和道德为行为标尺。
教师要以好的品德和作风锤炼自我,并育出好品德的人才;学生要以德修身,诚信待人,未来才能革故鼎新,传承文明。
要在全校培育形成良好的文明道德风尚,增强学校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博学:即拥有广博的知识。
学校在育人理念上,倡导学生要博古通今,文理兼修;教师作为文明的使者,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成为一个理性的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重德”、“博学”共同体现了四川师大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
务实: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这是四川师大人人生态度和办学精神的写照。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有踏实的治学精神和工作作风,要勤于治学,严谨治学。
尚美:即要有崇尚美的心灵,要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要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内化为人生修养。
师生要保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境界。
“务实”、“尚美”共同体现了四川师大人“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
附件2四川师范大学校徽及说明四川师大校徽四川师大校徽说明(一)两个半圆弧图形组成近乎完整的圆形,中间是毛体“四川师范大学”校名,下面是四川师范大学的英文字体。
底色为绿色,象征着四川师大的蓬勃生机和办学活力。
两个半环图形和中间扉页代表“CS”两个字母,为“川师”第一个拼音字母的缩写,表征着四川师大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办学气魄和胆识,也预示着四川师大将以开放的办学思想为指导,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
(二)图案中间的篆书繁体字“重德、博学、务实、尚美”是四川师大的校训。
校训书写在书的变形的扉页上,彰显着四川师大:1.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办学特色定位;2.“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师大办学理念;3.“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师大人的治学精神和品质;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师大人的豪气、锐气和志气。
宁波工程学院校标、校训、校歌
![宁波工程学院校标、校训、校歌](https://img.taocdn.com/s3/m/77de50a42cc58bd63086bd1c.png)
欢迎阅读
宁波工程学院校标、校训、校歌
校标:
标志以字母“N”和“U”组成,整个标志既有飞翔的动感,又不失雄浑庄重的质感,展现了宁波工程学院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朝气蓬勃的崭新风貌!
标志内环左侧隐约如中文的“工”字,表现了宁波工程学院的名称与学院以工科为办学特色及特色专业紧密相关的特点。
蓝色代表不断创新的专业结构及凭借永无止境的智慧,为人类社会奉献美好未来!
右边是只回头瞻望的雏鹰,象征莘莘学子,在工程学院学习、生活积累知识,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中,时刻准备投入到社会做一只时代的雄鹰!
鹰的左边“人”的图形,表达宁波工程学院以人为本,不断为社会培养敢于进取、勇于开拓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的新型人才。
整个标志设计严谨,色调和谐,充满朝气与活力,象征学校敢于搏击时代风浪的开阔胸怀和非凡胆魄,与时俱进,不断跨越辉煌的未来!
校训:
2004年5月,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升格并更名为宁波工程学院。
同年11月,学院通过广泛征集、师生共同评选、学院党政集体研究,最终确定“知行合一”为宁波工程学院的校训。
“知”、“行”关系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着名命题,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到宋明清时期的朱熹、王阳明、王夫之及近现代的孙中山、陶行知等对此都有精辟的论述。
学院确立“知行合一”为校训,就是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我校严谨求实的办学传统,不断激励师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工程技术大学。
“知行合一”,在新形势下要求师生理论与实践统一,智慧与美德统一,知识与技能统一,为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原县陵前镇初级中学
校徽、校训、校歌及解读
陵前中学校徽
陵前中学校训:和谐安全质量创新
校训释义
校训是一所学校用简约的文字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员工具有指导意义和激励作用的准则,是学校精神的浓缩。
校训不仅反映一所学校的学术传统和办学宗旨,也砥砺着一代代莘莘学子的人格品行。
我们学校的校训是:和谐安全质量创新
和谐: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在学校这一团体中,只有“和”,才能将力量凝聚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共同完成和实现教学任务和培
养目标。
创建“和谐校园”。
安全:安全是大前提,是一切工作的保障,是学校的生命线。
亦是“以人为本”的具体阐释。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创建“平安校园”。
质量: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
创新:指敢为人先的创新气魄,勇于超越的创新理念,崇尚科学的创新态度。
我校的校训语言平实、辞约义丰,既反映了全校师生为人做事、从教求学的态度、作风,也是我们持之以恒的品行追求。
“和谐安全质量创新”时刻激励我们要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以昂扬饱满的精神风貌与时俱进。
陵前中学校歌:《梦想飞扬》
《梦想飞扬》的诠释
梦想飞扬这首歌以欢快、自信、积极向上的旋律展现了陵中师生的精神风貌,歌曲是两段体结构,前面主要描写校园生活的美好,给人展现了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置身这样的环境师生团结友爱、奋发学习。
第二乐段主要抒发陵中师生的理想及为实现理想而发奋努力,充满了自信和活力。
结束句点明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