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教案《徐悲鸿与奔马》分析
美术教学:《徐悲鸿与奔马》——小班化教案
美术教学:《徐悲鸿与奔马》——小班化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徐悲鸿及其奔马画作的背景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基本认识和欣赏能力。
3. 训练学生的绘画技巧,学会如何表现马的姿态和神韵。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欣赏徐悲鸿的奔马画作,让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绘画作品的方法。
2. 采用分组讨论、示范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绘画的基本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积极观察、勇于实践的精神,养成耐心、细心的学习态度。
3. 通过欣赏和创作,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一、徐悲鸿与奔马画作介绍:1. 介绍徐悲鸿的生平及其在美术领域的地位。
2. 分析徐悲鸿奔马画作的艺术特点,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二、绘画技巧讲解:1. 讲解中国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2. 示范徐悲鸿奔马画作的绘画步骤和方法,如线条勾勒、墨色渲染等。
三、实践创作: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表现马的姿态和神韵。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徐悲鸿及其奔马画作的背景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基本认识和欣赏能力。
3. 训练学生的绘画技巧,学会如何表现马的姿态和神韵。
二、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巧。
2. 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绘画作品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准备1. 准备徐悲鸿奔马画作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中国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墨、纸等。
3. 准备实践创作的场地和辅助工具。
第五章: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徐悲鸿及其奔马画作。
2. 引导学生关注徐悲鸿奔马画作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二、讲解与示范:1. 讲解徐悲鸿奔马画作的艺术特点。
2. 示范绘画技巧,讲解绘画步骤。
三、实践创作: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表现马的姿态和神韵。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徐悲鸿与奔马》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徐悲鸿与奔马》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小学美术浙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徐悲鸿与奔马》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比较深入了解徐悲鸿奔马在技法上的特点,理解徐悲鸿中西结合的技法,并学画悲鸿马。
2、通过视频图片和教师示范了解妈的结构和动态,探究悲鸿马中西结合的绘画技法,通过实践尝试感受悲鸿马的技法特征。
3、进一步加深对悲鸿马技法及情感上的了解,感受徐悲鸿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悲鸿马的特点已经有所了解,特别是通过分析对徐悲鸿通过奔马表达的爱国之情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所所以在第二课时重点是通过分析了解悲鸿马在技法上的特点,抓住“中西融合”展开分析,最终通过学画悲鸿马再次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悲鸿马的魅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徐悲鸿作品的分析,了解徐悲鸿在技法上是如何进行中西结合的,并运用这些技法表现悲鸿马。
教学难点:了解悲鸿马中西结合的技法并运用到马的表现实践中。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欣赏,我们一起感受了徐悲鸿笔下奔马扬鬃奋蹄的力量,驰骋嘶鸣的气势,通过一匹匹奔马我们还领略了徐悲鸿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未来的殷殷期望。
下课后老师也学画了一匹悲鸿马,你能根据的老师的作品回忆起悲鸿马的主要特点吗?(学生回答)小结:就如画家杨先让所说,对于那个年代悲鸿的马是号角、是战斗、是不屈服、是一个民族觉醒的象征。
徐悲鸿的奔马曾鼓舞过无数的人,那么为什么徐悲鸿的奔马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技法上再次深入的分析徐悲鸿和他的奔马。
出示课题:徐悲鸿与奔马——学画悲鸿马活动2【讲授】新授。
六年级上美术说课稿-徐悲鸿与奔马-浙美版秋
六年级上美术说课稿:徐悲鸿与奔马课程简介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中国现代艺术大师徐悲鸿的作品——《奔马》。
通过学习这幅画作品,学生们将会学会如何从作品中寻找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意思,学会欣赏音乐作品,增强了解艺术的能力。
本课程适于六年级上学生。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现代艺术大师徐悲鸿和他的作品《奔马》。
2.理解批判性欣赏一幅艺术作品的方法。
3.学习如何欣赏艺术家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和想象力,并从艺术作品中得到启示。
2.增强儿童对视觉、情感和文化方面的理解。
3.培养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爱好。
2.让学生感受到艺术作品带来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了解徐悲鸿和他的艺术作品《奔马》。
2.学习如何从视觉元素上进行批判性欣赏,理解艺术家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开展批判性欣赏。
教学方法1.问答法: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激活他们的知识。
2.示范法:教师通过详细的讲解和示范来指导学生欣赏一幅艺术作品。
3.听观看法:让学生通过听、观赏艺术作品来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
4.交流讨论法: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观点和共同点,并加强对常用批判性语汇的理解。
教学准备1.一张徐悲鸿的《奔马》画作。
2.讲解幻灯片、黑板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用图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徐悲鸿先生的照片、他的代表作《奔马》的照片,并问学生他们有关于徐悲鸿先生和他的作品的认知。
鼓励学生多说一些自己的看法。
第二步:讲解1.让学生观察《奔马》画作,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画中存在的视觉元素,如线条、形状、色彩、空间和纹理等。
2.接下来,教师介绍徐悲鸿先生的生平和作品创作背景,同时向学生描述他创作《奔马》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并解释如何通过艺术元素从中寻找它们。
3.最后,让学生对《奔马》进行批判性评价。
学生可以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来进行评价:它的优点,它的缺点,画面中的信息有哪些,画面背景有何联系,画面呈现的聚合对象是什么,画面的孩子和老师有什么感觉等等。
徐悲鸿奔马美术欣赏教案
徐悲鸿奔马美术欣赏教案教案标题:徐悲鸿《奔马》美术欣赏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现代美术大师徐悲鸿及其代表作品《奔马》;2. 探索《奔马》作品中的艺术特点和意义;3.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徐悲鸿《奔马》的图片或幻灯片展示;2. 学生的绘画纸和绘画工具;3. 画家徐悲鸿的简介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奔马》的图片,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 介绍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简要介绍他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主体:1. 分析《奔马》作品的艺术特点:a. 线条的运用: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线条,解释徐悲鸿如何运用线条描绘马的力量和速度感。
b. 色彩的运用: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色彩运用,解释徐悲鸿如何运用明暗对比和色彩的饱和度来表现马的形态和动感。
c. 构图的设计: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构图,解释徐悲鸿如何通过构图的安排来突出马的形象和动态。
2. 探索《奔马》作品的意义:a. 引导学生思考《奔马》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例如自由、力量、奔放等。
b. 引导学生思考《奔马》作品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联系,例如马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3. 创作活动:a.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或其他媒介表达自己对《奔马》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b. 提供绘画指导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
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2. 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作品的多样性和个人表达的重要性。
3. 总结徐悲鸿《奔马》的艺术特点和意义,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欣赏艺术作品。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或画廊,进一步了解不同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2. 鼓励学生选择其他徐悲鸿的作品进行欣赏和研究,拓宽他们对中国现代美术的认识。
评估方式:1. 学生对《奔马》作品的描述和表达;2. 学生创作作品的表现和表达能力;3. 学生参与讨论和展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徐悲鸿与奔马》教案
《徐悲鸿与奔马》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熟悉徐悲鸿的画马名作《九方皋》、《奔马》、《哀马》等;(2)能够自主地提出疑问或解答同学的问题,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解决课文的问题;(3)初步了解国画的水墨变化,并能自己实践体验笔墨之韵;(4)小组汇报时能够代表本组的意见,声音响亮,表述清楚。
2、过程与方法(1)能够说出徐悲鸿的生平和代表作品;(2)运用笔、墨、纸、砚体验国画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有欣赏国画的兴趣;(2)学生能够体会画家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内心情感。
教学重难点:1、徐悲鸿的艺术人生和为什么要推丛“素面写生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徐悲鸿作品有什么主要特点。
2、了解徐悲鸿的马画的特点,以及他画马画的技巧和手法。
教学过程:1、成语接龙小游戏师:龙马精神、兵强马壮、马到成功生(成语接龙):千军万马马不停蹄……2、看马播放徐悲鸿的代表国画《奔马》并适当讲解。
提问:能谈一谈你看到这幅画的感想吗(对中国画有何新的认识)?师: 激昂不屈的头,矫健的腿,飞舞的鬃毛和尾巴,嘶鸣千里的气势。
代表速度、力量和雄壮的美。
生:说一说对马的直观感受。
徐悲鸿是开创中西方艺术融合的大师。
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欣赏他的国画名作。
探索分析:1、赏马,古今画马名家作品欣赏。
马是一种非常有灵性的动物,一直以来就是画家们乐于表现的对象,中国画对马进行描绘的历史非常悠久,而唐人曹霸、韩擀,宋人李公麟,元人赵孟頫等大师将“马”带入绘画史的高峰。
(唐)韩干《夜照白》硕肥独造,古今独步,“曹廋韩肥”(宋)李公麟《五马图卷》马痴,每欲画,必观群马,以尽其态 (元)赵孟頫《人骑图》形神兼备、风格高雅。
2、鉴马(对比)师:出示徐悲鸿作品《奔马》,引导对比,其与古代画家表现手法不同处。
3、导入课题《徐悲鸿与奔马》。
4、简介,大师其人。
5、欣赏,解读大师作品。
作品年代划分:探索时期、奋斗时期、抗战时期、解放后期。
(1)了解大师求学创作轨迹(课件。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1、徐悲鸿与奔马 浙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 1、徐悲鸿与奔马一、教学目标1.了解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风格;2.通过观察徐悲鸿的代表作品奔马,了解用线条、颜色和空间表现形态的艺术技法;3.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意识;4.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风格;2.奔马的画法和表现。
难点1.如何用线条、颜色和空间表现形态;2.如何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0分钟)1.查看徐悲鸿的艺术作品,回答问题:你觉得徐悲鸿的画有什么特点?(5分钟)2.介绍徐悲鸿的代表作品-奔马,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奔马的线条、色彩和形态。
(5分钟)2. 展示与解读(15分钟)1.展示徐悲鸿的作品集,让学生自由欣赏,并听取他们对作品的看法。
(5分钟)2.回到奔马这幅画,向学生介绍奔马的历史背景,并解读画中的色彩和线条。
(10分钟)3. 制作奔马画作(30分钟)1.要求学生关注奔马的线条和形态,利用纸张和铅笔模仿画中的形态。
(10分钟)2.继续关注奔马的形态和色彩,以水彩为媒介,完成一幅自己的奔马画作。
(20分钟)4.作品赏析(10分钟)1.学生交换彼此的画作,交流彼此的观感与心得。
(5分钟)2.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并给学生总结和点评。
(5分钟)四、师生互动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徐悲鸿对艺术的贡献,并帮助学生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2.教师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及时给予学生的创造性表现与品质反馈。
3.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和表达,发散想象,鼓励学生自信地展现自己的创意和思考。
4.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分享和接受意见,并帮助学生将其落实到作品的创作过程和品质提升中。
五、评价与总结1.评价学生的艺术鉴赏、表现和创造能力,综合评估学生的作品及其开展课程的学习质量与效果。
2.总结学生的认知和提升,以激励他们在未来艺术教育中继续深入学习和创作,并对未来的美术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进行调整与完善。
美术教学:《徐悲鸿与奔马》——小班化教案
《徐悲鸿与奔马》——小班化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引导学生对徐悲鸿的奔马作品产生兴趣1.2 教学内容介绍徐悲鸿的生平背景和艺术风格展示徐悲鸿的奔马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学生观看徐悲鸿的奔马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第二章:奔马作品的欣赏与分析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奔马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奔马作品中的艺术特点2.2 教学内容分析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艺术特点,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引导学生欣赏奔马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奔马作品的艺术特点学生欣赏奔马作品,并进行小组讨论第三章:奔马绘画技巧的讲解与示范3.1 教学目标教授学生奔马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作3.2 教学内容讲解奔马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奔马绘画的步骤和技巧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奔马绘画的基本技巧并进行示范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践操作第四章:学生奔马创作的指导与评价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奔马绘画技巧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2 教学内容学生进行奔马创作的指导和辅导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4.3 教学活动教师对学生进行奔马创作的指导和辅导学生进行奔马创作,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第五章:课程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引导学生对徐悲鸿奔马作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成果提出对徐悲鸿奔马作品的更深入研究和探索的建议5.3 教学活动教师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学生提出对徐悲鸿奔马作品的更深入研究和探索的建议第六章:奔马绘画的线条技巧6.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奔马绘画中的线条技巧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表现奔马的姿态和动态6.2 教学内容讲解奔马绘画中线条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分析徐悲鸿奔马作品中线条的表现力6.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奔马绘画中线条的运用方法并进行示范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线条技巧的练习第七章:奔马绘画的色彩运用7.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奔马绘画中的色彩运用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表现奔马的情感和氛围7.2 教学内容讲解奔马绘画中色彩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分析徐悲鸿奔马作品中色彩的表现力7.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奔马绘画中色彩的运用方法并进行示范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色彩运用的练习第八章:奔马绘画的构图技巧8.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奔马绘画中的构图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构图表现奔马的视觉效果8.2 教学内容讲解奔马绘画中构图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分析徐悲鸿奔马作品中构图的表现力8.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奔马绘画中构图的运用方法并进行示范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构图技巧的练习第九章:奔马绘画的创作实践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线条、色彩和构图技巧进行创作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个性化的奔马作品9.2 教学内容学生进行奔马绘画的创作实践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指导和反馈9.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奔马绘画的创作实践学生完成个性化的奔马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指导和反馈第十章:课程总结与作品展示10.1 教学目标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培养学生展示和评价自己作品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学生展示自己的奔马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10.3 教学活动教师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学生展示自己的奔马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第十一章:奔马绘画的改进与提升1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奔马绘画进行改进与提升培养学生深入探究和自我提升的能力11.2 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奔马作品,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提升的方向引导学生进行奔马绘画的创作,以提升作品质量11.3 教学活动教师分析学生的奔马作品并提出改进建议学生根据建议进行奔马绘画的创作第十二章:奔马绘画的欣赏与批评1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奔马绘画的欣赏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批评性思维分析奔马作品1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欣赏奔马绘画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分析奔马作品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批评性思考1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奔马绘画作品学生进行奔马作品的批评性分析第十三章:奔马绘画作品的展示与交流1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展示和交流奔马绘画作品的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13.2 教学内容学生展示自己的奔马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进行作品的交流和讨论13.3 教学活动学生展示自己的奔马绘画作品进行作品的交流和讨论第十四章:奔马绘画课程的反馈与评价14.1 教学目标收集学生对奔马绘画课程的反馈意见教师进行课程评价,以改进教学方法14.2 教学内容学生填写奔马绘画课程的反馈问卷教师分析反馈意见,进行课程评价14.3 教学活动学生填写奔马绘画课程的反馈问卷教师分析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第十五章:课程拓展与推荐1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奔马绘画进行课程拓展学习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和材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15.2 教学内容介绍与奔马绘画相关的拓展学习资源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课程拓展学习15.3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奔马绘画的拓展学习资源和材料学生进行课程拓展学习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徐悲鸿与奔马》小班化教案,共分为十五个章节。
徐悲鸿与奔马教学方案
徐悲鸿与奔马教学方案教学方案:徐悲鸿与奔马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徐悲鸿及其作品的背景和意义;2.分析和探讨《奔马》这幅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点;3.提高学生对于艺术作品欣赏和批评的能力。
教学内容:1.徐悲鸿及其作品背景的介绍-徐悲鸿的生平简介:出生地、成长背景、学术背景等;-徐悲鸿的艺术风格和作品特点:对农民和劳动人民的关注;中国民族风格的表现;独特的水墨画技法等;-徐悲鸿艺术成就的评析:在苏联时期的影响;归国后的成就等;2.《奔马》的介绍与分析-作品的背景和创作动机:描绘现代军马和马术运动的典型;-作品表现手法:构图、线条运用、用色等;-作品主题的解读:表现现代中国强大的力量和希望;-作品的艺术影响:对徐悲鸿以及中国艺术界的影响;3.艺术作品欣赏和批评的训练-学习使用艺术批评术语:如构图、用色、线条运用等;-分析和评价《奔马》以及徐悲鸿其他作品;-同类作品对比与批判;-听取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观点和感受,并进行讨论和辩论;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以徐悲鸿的名言“奔腾吧,我的马”作为引子,激发学生对奔马题材艺术作品的兴趣。
2.教师介绍徐悲鸿的生平、学术成就以及他对中国艺术的贡献。
3.向学生展示《奔马》的照片,启发学生对作品的主题、构图、线条运用和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猜测。
4.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围绕徐悲鸿的艺术风格和作品特点进行探究,然后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
5.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和讨论进行点评,并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6.教师布置学生进行艺术批评的作业,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用艺术批评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
7.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批评,教师组织全班进行合理讨论和点评,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评价方法:1.学生参与度和主动性的评价;2.学生对徐悲鸿及其作品的理解程度的评价;3.学生对《奔马》和其他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批评能力的评价。
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1 徐悲鸿与奔马》教学设计1
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1 徐悲鸿与奔马》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徐悲鸿与奔马》是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徐悲鸿以及他的奔马画作。
教材通过徐悲鸿的奔马画作,让学生了解徐悲鸿的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以及他作品中奔马的形象特点。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徐悲鸿的生平介绍,也有他的奔马画作欣赏,还有创作奔马画的方法指导。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是,对于徐悲鸿以及他的奔马画作,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事迹,欣赏他的奔马画作,并学会通过观察和分析,把握奔马的形象特点。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事迹,欣赏他的奔马画作。
2.学会通过观察和分析,把握奔马的形象特点。
3.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奔马画作。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事迹,欣赏他的奔马画作,学会通过观察和分析,把握奔马的形象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奔马画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徐悲鸿的生平事迹,奔马画作的特点,以及创作奔马画的方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奔马画作,帮助学生把握奔马的形象特点。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创作奔马画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徐悲鸿的生平事迹介绍、奔马画作欣赏、创作奔马画的方法指导等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徐悲鸿的奔马画作,引导学生关注徐悲鸿以及他的奔马画作。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徐悲鸿的生平事迹,呈现他的奔马画作,引导学生欣赏徐悲鸿的艺术风格。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奔马画作,帮助学生把握奔马的形象特点。
学生进行奔马画创作的实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奔马画作,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年级美术教案1.《徐悲鸿与奔马》
课外延伸
徐 悲 鸿 油 画 《 田 横 五 百 士 》
《愚公移山》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生于中 国江苏宜兴屺亭桥。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 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 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 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等地区 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大师采用了豪放的泼墨和劲秀的线描写意方法,着重刻画 出马的神韵和气质。画中的马雄骏、矫健、轻疾,颇有 “瘦骨铜声”之美感,奔马强壮有力,生气勃勃,这幅 《奔马图》不仅表现了马的精神和特征,更赋予了画家自 己的个性和理想———为振兴民族艺术而奋斗!
欣赏徐悲鸿画奔马步骤图视频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感知用笔用墨。
想一想: 徐悲鸿笔下奔马的姿态与雕塑《铜奔马》中马的姿态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郎世宁笔下的 马在表现马的立体感上有什么不同?
徐悲鸿认识到艺术家不应局限于艺术的自我陶醉中,而应 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 去,所以他的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所获荣誉: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 游标志。 1985年武威市将“马踏飞燕”定为象征武威腾飞的城标。 1986年“马踏飞燕”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2002年,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布什总统来中国访问,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将原大仿制24K镀金青铜仿制品“马 踏飞燕”作为国礼赠与来访的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
徐悲鸿《奔马》赏析
徐悲鸿《奔马》赏析
徐悲鸿《奔马》赏析
徐悲鸿的“马”诚如齐白石的“虾”,是作者创作的永恒主题。
此幅《奔马》为甲申(1944)年创作,是时,徐悲鸿居重庆磐溪,主持中国美术学院工作。
这一年,徐悲鸿因身体欠佳而创作量锐减,因此,此幅墨气淋漓、驰骋千里的《奔马》精品显得尤为珍贵。
徐悲鸿总以极大的勇气背离于强调线条工细的画马传统,而是以富有变化的大块灰墨摆出马的体态,刚柔并济的寥寥数笔写出四肢的主要骨骼肌肉,再用浓墨点出头部五官特点,最后以硬笔浓墨扫出随风飘舞的鬃尾。
纵情挥洒的笔墨与画家澎湃的激情完美结合在一起,使画面具有一股强大的感染力,催人奋进。
浙美版六年级上册《徐悲鸿与奔马》教学设计
《徐悲鸿与奔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徐悲鸿的生平、艺术价值、艺术特点;2.深入探究徐悲鸿的作品:《八骏图》《奔马图》,并掌握画马的步骤;3.提高学生的美术观察与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中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徐悲鸿的相关资料、中国画工具。
(教师)教学课件、奔马图片,徐悲鸿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引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春山十骏图》?这是徐悲鸿非常有名的作品,大家来猜一猜它的价值有多少?一定要进行大胆的猜想哦!给出答案:大家的猜测很大胆,有学生已经非常接近了。
实际上,在2012春季拍卖会,这幅《骏马图》以1.05亿元的高价成交。
大家知道这幅作品为什么价值如此之高吗?【设计意图】借此将学生引入到对这一美术作品的鉴赏与分析中,从而了解到美术作品的价值所在。
同时,还能够激发出学生对徐悲鸿以及徐悲鸿作品价值之高产生探索兴趣。
2.了解画家我们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徐悲鸿,在你的印象里,徐悲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同学们可以选择跟身边人来分享自己所知道的知识。
给予学生讨论时间,提出问题:徐悲鸿在美术方面有哪些巨大贡献?你知道徐悲鸿的哪些作品?对相关作品的特点有哪些认识?引导学生回答,并补充徐悲鸿相关知识。
小结徐悲鸿画马的特点:融合了西方绘画中的造型和中国画的写意,笔墨酣畅,形神兼备等。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自主讨论和教师的补充,让学生对徐悲鸿的生平、作品、作品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之后作品的欣赏奠定基础。
3.赏析作品徐悲鸿的优秀作品有很多,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八骏图》和《奔马图》,来感受这两幅奔马为什么能够得到大家的喜爱。
①利用教学课件展示《八骏图》,提出问题:这幅作品有什么样的特点?你看完之后又有什么样的感受?操作课件,显示《八骏图》相关的背景及寓意。
结合文字进行精细的讲解,如下:该美术作品创作于民国37年,即1948年,抗日战争刚刚结束。
六年级美术教案新部编本《徐悲鸿与奔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新浙美版六年级上册教案1、徐悲鸿与奔马一、教学目标1、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与艺术成就,感受徐悲鸿笔下的奔马的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
2、比较分析,了解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现实中的马不同的特点,并临摹感受。
3、提高美术观察与欣赏能力,加深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二、重难点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设计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北京荣宝拍卖2010秋季艺术品《奔马图》,请学生竞猜成交价。
作者是谁?(2)教师总结板书课题:《徐悲鸿与奔马》2、了解画家的艺术人生。
3、欣赏分析,共同探究(1)通过视频播放,欣赏马奔跑的动态,感受马的文化,了解马的造型结构。
(2)欣赏徐悲鸿奔马系列图,感受徐悲鸿结构严谨,用笔纵放淋漓的画面中,把马的形体表现得十分强健而丰腴,纵横驰骋,气势磅礴,观之使人倍感精神振奋。
学生交流,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自然界中的奔马有什么异同点?(3)欣赏雕塑《铜奔马》,感知无比高超的技艺将马踏飞燕这一惊心动魄的刹那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衬出奔马的神骏,设想奇绝,堪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千古绝唱。
学生探讨,徐悲鸿笔下奔马的姿态与雕塑《铜奔马》中马的姿态优什么不同?(4)欣赏郎世宁《八骏图》局部,马的形体结构、皮毛质感、体积空间都画得细腻逼真。
感受中西绘画手法的融合。
学生分析,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郎世宁笔下的马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同?(5)概括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点。
(6)感悟徐悲鸿的艺术思想,他曾说:“我画马,其实也牵着思想的马。
只要出笔,便会情动于衷。
”4、掌握方法,尝试体验(1)出示徐悲鸿画马步骤图,分步骤讲解怎样用笔用墨。
(2)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感知用笔用墨。
徐悲鸿与奔马 教案
徐悲鸿与奔马教案教案标题:徐悲鸿与奔马教案目标:1. 了解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2. 学习徐悲鸿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
3. 分析并欣赏徐悲鸿的代表作品《奔马》。
4.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徐悲鸿的肖像和一些他的代表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对徐悲鸿的了解和想法。
2. 提出问题:你们对徐悲鸿了解多少?你们知道他的代表作品吗?主体活动:3. 介绍徐悲鸿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包括他的成长经历、学习背景和对中国画的贡献。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对徐悲鸿的艺术之路有更深入的了解。
4. 分析徐悲鸿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包括他对人物形象的表现、色彩运用和构图技巧等方面的独特之处。
通过对比其他画家的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徐悲鸿的艺术风格。
5. 欣赏徐悲鸿的代表作品《奔马》,分析作品中表现的主题和意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和理解这幅作品。
6. 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马的图片,引导他们观察马的姿态、动作和表情,激发学生对马的情感和想象力。
7. 让学生进行绘画活动,要求他们根据自己对《奔马》的理解和马的形象特点进行创作。
可以使用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等不同的绘画工具。
总结活动:8.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9. 结合学生的作品和讨论,总结徐悲鸿与奔马的教学内容,强调学生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0. 邀请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或画廊,观赏更多的艺术作品,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11. 组织学生参与艺术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提升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此教案适用于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艺术教育课程,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和学科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小学美术《徐悲鸿与奔马》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徐悲鸿的艺术成就、马的解剖结构和动态描绘技巧。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如何表现马的情感和动态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自己的作品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使作品具有独特性。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情感表达,使作品更具生命力。例如,通过讨论徐悲鸿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精神内涵,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四、教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徐悲鸿与奔马》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奔跑的马?”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徐悲鸿如何描绘奔跑的马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徐悲鸿的艺术成就和写实主义风格。徐悲鸿是近现代著名画家,擅长以写实手法表现动物,特别是马的动态。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徐悲鸿的代表作品《八骏图》。这幅画展示了马的各种动态,以及徐悲鸿如何运用线条、用墨和构图技巧来表现马的力量和美感。
小学美术《徐悲鸿与奔马》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1课《徐悲鸿与奔马》。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介绍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的艺术生涯;欣赏徐悲鸿的代表作品《八骏图》等,分析其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了解马的解剖结构,学习如何描绘马的各种动态;通过观察、实践,创作一幅以奔马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感受徐悲鸿的艺术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徐悲鸿与奔马_浙美版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徐悲鸿与奔马_浙美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马的资料,培养幼儿细心的观看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2、激发学生对美的整体感受,学习用体态、动作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3、观赏徐悲鸿用灰、浓、焦墨色和线条画出的奔马,感受奔马的气概和力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预备: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马的图片、图书及其他;2、录像带《群马奔腾》;3、徐悲鸿图片《奔马》、《群马》;4、水墨、毛笔、纸等。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马,丰富知识。
1、看录像《群马奔腾》,激发爱好提问:①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这些马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认真观看马的外形特点,关心学生初步了解马的具体结构)2、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摸索①你们明白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千里识途的马吗?人们什么缘故如此叫马呢?②你们明白吗,什么缘故马是善奔快跑的呢?③你还在哪里看见过马?它是什么样的?3、鼓舞学生在成人的关心下,从图书、图片、电视、广播、电脑网络中查找,收集马的各种资料,了解有关的知识与信息。
活动二:观赏徐悲鸿的《奔马》,培养审美乐趣。
1、组织幼儿将收集到的马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图片、图书等)2 、提问:你喜爱马吗?什么缘故?(不仅同学们喜爱马,有一位叫徐悲鸿的先生也爱马,他不但喜爱观看马,还喜爱画马。
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讲他的故事)3、以故事的形式简述徐悲鸿先生爱马,观看马,画马的故事:4、出示作品:《奔马》(1)提问:①画面上的马在干什么?②从什么地点看出马在奔驰呢(注意观看马的躯体动作)③你觉得这匹马的体魄如何样?你是如何看出来的?④这匹狂奔的马心情会是如何样呢?(引出激昂、奔放等心情)⑤假如你是这匹狂奔的马,在大草原上奔腾,你的心情会是如何样呢?(2)配上《群马奔腾》音乐,整体感受作品的气概和力度。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到画家徐悲鸿的《奔马》,这是一只专门轻巧,自由奔放的马儿,他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一股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把马儿始终作为人才的象征。
浙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徐悲鸿与奔马》评课稿
浙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徐悲鸿与奔马》评课稿一、引言《徐悲鸿与奔马》是浙人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的一篇教材,通过介绍中国画大师徐悲鸿的艺术创作和他创作的代表作品《奔马》,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画艺术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本评课稿通过对《徐悲鸿与奔马》这篇教材的评析,以及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方面的细化内容,对这篇教材进行全面的评价。
二、教材评析1. 教材内容《徐悲鸿与奔马》这篇教材主要介绍了徐悲鸿这位中国画大师的生平和他的代表作品《奔马》的创作背景。
通过介绍徐悲鸿的艺术成就和他创作的《奔马》探讨了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和表现内容。
教材内容丰富,能够引发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的兴趣,并对他们进行情感、审美的启发。
2. 教材形式本教材以教科书的形式出现,其中包含历史背景介绍、图片展示和艺术创作相关的内容。
文字说明清晰简洁,图片选取恰当,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奔马》这幅作品。
教材的排版整齐美观,易于阅读,适合学生使用。
3. 教材特点《徐悲鸿与奔马》这篇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真实性:教材通过对徐悲鸿及其作品的真实介绍,使学生对中国画大师及其艺术成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艺术性:教材通过精选的图片展示了《奔马》这幅作品的艺术之美,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和创作的热情。
•教育性:教材以徐悲鸿为榜样,鼓励学生勇敢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徐悲鸿的艺术成就和他创作的《奔马》的背景;•理解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和表现内容;•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2. 教学步骤本节课的具体教学步骤如下:•步骤一:导入利用图片或简单的短篇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步骤二:展示教材展示教材中相关的文字和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步骤三:介绍徐悲鸿通过简单的讲解和展示徐悲鸿的部分作品介绍他的艺术成就和生平。
•步骤四:分析《奔马》引导学生观察《奔马》这幅作品的构图、色彩和线条运用等,了解中国画的表现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悲鸿与奔马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与艺术成就,感受徐悲鸿笔下的奔马的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
2、比较分析,了解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现实中的马不同的特点,并临摹感受。
3、提高美术观察与欣赏能力,加深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二、重难点
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设计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北京荣宝拍卖2010秋季艺术品《奔马图》,请学生竞猜成交价。
作者是谁?
(2)教师总结板书课题:《徐悲鸿与奔马》
2、了解画家的艺术人生。
3、欣赏分析,共同探究
(1)通过视频播放,欣赏马奔跑的动态,感受马的文化,了解马的造型结构。
(2)欣赏徐悲鸿奔马系列图,感受徐悲鸿结构严谨,用笔纵放淋漓的画面中,把马的形体表现得十分强健而丰腴,纵横驰骋,气势磅礴,观之使人倍感精神振奋。
学生交流,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自然界中的奔马有什么异同点?(3)欣赏雕塑《铜奔马》,感知无比高超的技艺将马踏飞燕这一惊心动魄的刹那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衬出奔马的神骏,设想奇绝,堪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千古绝唱。
学生探讨,徐悲鸿笔下奔马的姿态与雕塑《铜奔马》中马的姿态优什么不同?
(4)欣赏郎世宁《八骏图》局部,马的形体结构、皮毛质感、体积空间都画得细腻逼真。
感受中西绘画手法的融合。
学生分析,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郎世宁笔下的马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同?
(5)概括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点。
(6)感悟徐悲鸿的艺术思想,他曾说:“我画马,其实也牵着思想的马。
只要出笔,便会情动于衷。
”
4、掌握方法,尝试体验
(1)出示徐悲鸿画马步骤图,分步骤讲解怎样用笔用墨。
(2)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感知用笔用墨。
(3)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大胆表现,画出自己心中的奔马。
5、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教师设想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作品。
(2)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对作品的理解。
(3)课后收集奔马作品进行欣赏与临摹,体验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进行表现。
水墨人物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及其艺术表现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在欣赏、分析、感受的基础上,研究与尝试用中国水墨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人物,初步掌握水墨人物画基本的表现方法与步骤,表现出人物的生动特点;
3.提高学生的水墨表现能力和对水墨画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对于水墨人物画特点的了解与表现方法的掌握;
难点:学生对水墨人物画造型的掌握及墨色关系的处理。
一、引入
1、玩水墨:体验墨色变化
(两支毛笔,一支笔全蘸满墨,另一支笔先蘸饱水,笔尖再蘸墨。
)请两位学生上来,根据老师提示来画:画一个点,把笔斜过来在旁边再画一个长点,再快速的连画两笔,
对比两个同学画的结果有什么不同?(一个墨色有浓有淡的变化,一
个是全黑没有变化)
这就是墨色的浓淡化,
同学们,两位同学同样的拿笔方式和画法,怎么会有这种不同效果?讲解蘸墨的方法。
有水有墨,才叫水墨。
原来水墨这个名称是这么来的。
2、小结:水墨画是非常讲究墨色的浓淡变化。
板书:浓淡
二、学习
1、出示《泼墨仙人图》学习墨色变化
(1)介绍历史背景
南宋画家梁楷的着名作品,是现存的最早的泼墨人物画,寥寥数笔,概括飘逸的画法,对明清及现代画家有着重要影响。
(2)学生说感受,说说这幅画与平时的人物画有什么不同?(表现手法和墨色两方面,这幅没有细致刻画,只是概括的画出人物的整体效果。
就像是用墨泼上去一样,这种画法就是泼墨法。
)
板书:泼墨写意浓淡干湿
(3)小结,自己欣赏,(这幅《仙人图》是现存最早的泼墨人物画,寥寥几笔就把仙人的神韵)此图画了一位仙人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憨态可掬。
一双小眼醉意朦胧,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
使仙人超凡脱俗又幽默诙谐的形象活灵活现。
画面上几乎没有对人物作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通体都以泼洒般的淋漓水墨抒写,把仙人的自然洒脱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
2、揭题:水墨人物画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水墨人物画”。
3、出示《曲木家的小客人》学习技法
(1)刚才欣赏了《泼墨仙人图》,了解了水墨画的墨色,再来欣赏另一幅。
问:欣赏了画想说什么?
(2)这幅与《仙人图》有什么不同?(
(内容不同,方法不同《仙人图》时泼墨的方法,这幅是用勾写结合的方法)
板书:勾写结合
4、出示《流民图》学习内容
(1)看到了什么?(强调画面上的内容)如很痛苦,很悲惨情景。
没错这个内容画的特别有意义。
内容表达深刻
(1)介绍背景:
《流民图》,是蒋兆和作于民族灾难深重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占区北平。
除去残酷的现实,焦灼着一颗热爱祖国的艺术家的心,促使画家用自己的笔写下无声的反抗。
同时《流民图》在艺术上,更是对当时衰弱到极点的中国人物画起了振耳发聩、承前启后的作用。
(2)与前面两幅又有什么不同?(表现技法不同,好像很写实)
板书:勾线设色,
画的内容:情节故事
(方法不同,先勾线后设色,是勾线设色法。
)
5、小结:
水墨画的表现形式: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与泼墨写意、勾写结合、勾线设色的技法结合起来名作就诞生了。
泼墨写意
勾写结合
勾线设色
三、欣赏作品(大师作品)
指导说:他是用哪种方法?
表现了什么内容?还有有背景的
说说感受?
四、示范(注意边示范边讲)
这里先检查学生用笔、用墨方法,用笔:中锋侧峰逆锋卧锋,用墨:墨分五色,浓淡干湿焦。
及毛笔蘸墨的方法。
1、在纸张上先定位置(在这张纸上画画在哪个位置,画多大先在心里想好),
2、画人先画脸,可以用淡点的墨色,而脸又最先画眼睛,如果他有戴眼镜,就先画眼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定要细心,
接着画眉毛,能反映人的情绪,
嘴巴也能反映人的情绪,
然后是脸的轮廓,要注意用笔的握法来控制轮廓线的墨色变化,最好做到一笔画完,除非你有特殊要求。
接着是头发和耳朵,先画哪个,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来定,现在先画头发,看头发墨色要浓点的,这时候更要注意用笔方法,头发可以用
卧锋,刷刷几笔就把它画出来。
最后画上耳朵。
头就画好了。
3、接下来就简单了,只要用很简单的大笔来画出身体,(刚好昨天比赛的薛彬老师给我们上了戏剧人物,怎么画人得身体动态,就是用大块色来画人的动态,没有画表情。
)
4、身体可以概括,但是手也是重点,要画好,关键是把手的关节画好,手就会好的。
5、上色彩,根据自己想表达的效果来选颜色,我选的是朱膘当人的皮肤的颜色,因为我想表达的是高兴开心的人。
(如果是想表达愤怒的就用三绿的颜色,用颜色时可以先在旁边的纸上试试。
)
6、调整,就是画上背景,背景画的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最后别忘了落款,就是写上是谁在什么时候画的,再要加上自己的印章。
注意讲墨色的变化、表现方法。
五、欣赏学生作品
六、创作
七、展示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