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选读》课件PPT-19世纪外国文学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作品选《苔丝》PPT课件

外国文学作品选《苔丝》PPT课件

丝的遗愿,带着忏悔的心情和苔丝的妹妹开始了新的生活。
6
• 苔丝是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代 表着威塞克斯人的一切优秀的方 面:美丽、纯洁、善良、质朴、 仁爱和容忍。
• 暮色笼罩着辽阔的田野,一群少女穿着白色的连衣 裙,带着白花编成的花冠,踏着明快的乡村舞节奏, 在草坪上跳舞。她们中间有个姑娘叫苔丝,生得秀 丽、端庄,周围没一个姑娘比得上她。
12
苔丝形象及悲剧命运
• 1.苔丝是一个美丽纯洁的农村女性形象,被侮辱、被损害 但始终不向命运低头屈服。
• 美的象征和化身。她天生丽质,自然纯朴,能够容忍、宽容 和敢于自我牺牲。
• 2.她身上集中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勤劳善良,心地纯 洁,感情真挚,性格刚强。
• 3.悲剧原因: • 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命运观念,宿命论。
苔丝是一个纯洁、善良、美丽、坚强并具有反抗精神的英国 农村女性形象。
• 环境
历程
多重因素
• 布蕾谷 纯洁女孩


• 纯瑞脊 失节女


• 塔布篱 被弃妇


• 棱窟槐 雇工


• 群鹤公寓 杀人犯
绝对贫穷 金钱、暴力、宗教 虚伪的道德 残酷的剥削 不平等的法律
总之,苔丝的不幸既是社会的悲剧,同时也是性格与命运悲剧。

苔丝的父亲死了,按照规定,房子只传到她父亲一辈,母亲和弟妹
们被赶了出来,到处流浪,无处安身,而亚雷又来纠缠她,软硬兼施,
她陷入独立无援的地步,为了家人能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苔丝不得不
被迫和亚雷在一起,充当他的情妇。事情发展到这里,悲剧有更大发展,
苔丝陷入了火炕。原先那个纯洁、美丽的大自然的女儿不存在了,沦为

7、《外国文学史课件》(00540)19世纪文学1

7、《外国文学史课件》(00540)19世纪文学1
斯达尔夫人:作品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黛尔菲娜》、《柯丽娜》。《论 文学》《德意志论》传播浪漫主义。
乔治•桑:法女作家。小说分为:爱情婚姻小说、社会小说、田园小说3类 。《康素埃洛》《安吉堡的磨工》是受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创作的作品。
缪塞:称为法国的“莎士比亚”。《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塑造了一个“世 纪病患者”形象——阿克达夫。
英国:
有2组代表人物:①开创浪漫主义潮流的“湖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 律治、骚塞)代表作:《抒情诗歌谣》。华兹华斯是其成就最高的人,“桂冠 诗人”。
②代表人物:拜伦、雪莱、济慈。
雪莱: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政治长诗《“虐政“的假面游行》、《 给英国人民的歌》
描写自然景物中的名篇《西风颂》(名句“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致云雀》、《云》。
3.他性格中消极的一面则是玩世不恭、任性放纵、意志薄弱,随波逐流,缺 乏明确的生活目标,带有这一形象原始性格的痕迹。这是一个在生活的磨 练中不断发展成熟的贵族知识分子形象,在他身上带有作者自身的影子。
《唐璜》的艺术特色
1.突出的特点是辛辣的讽刺。 2.作品富于浪漫传奇色彩。 3.诗作具有浓烈的抒情性。 4.《唐璜》采用了兼叙兼议的表现手法,即在第三人称的叙述中插
海涅:是德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名作《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之歌》被恩格斯 称为“宣传社会主义”的政治诗。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海涅的代表作,长诗对德国的检查制度、封 建制度、教会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批判,对社会革命进行预言。作品具有浪 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风格,运用夸张、讽刺、想象等手法,结合民间 文学的传统,进行叙事抒情。
《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①小说首先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劳动者的苦难命运表示同情。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中) (《外国文学史》PPT)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中)  (《外国文学史》PPT)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中)
第一节 概述
一、19世纪中期社会历史背景与文学思潮 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变革,它改变
了人的生存处境,带来了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新旧 嬗变以及社会心态的变化。
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从此,法国资产阶 级取得了统治地位;1832年英国实行了议会改革, 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两 大政治事件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车尔尼雪夫斯基还写了《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1855)等一系列美学和文学评论文章,阐述了他 的唯物主义美学思想。
杜勃罗留波夫的著名论文 有《什么是奥勃洛摩夫性 格》(1859)、《黑暗王 国中的一线光明》(1860) 以及《真正的白天何时到 来》(1860)等。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 •奥斯特洛夫斯基 (1823—1886)是俄国戏 剧家,被称为“俄罗斯 民族戏剧之父”。
使福楼拜取得重大成就的作品是长篇小说《包法利 夫人》、《情感教育》,历史小说《萨朗波》、 《圣·安东的诱惑》和短篇小说集《三故事》等。
《包法利夫人》(1856)是福楼拜的代表作, 在平静的叙述中揭示人物的灵魂,强调人物性 格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福楼 拜主张客观的、科学的、冷静的现实主义创作 方法,表现在这部小说中,就是它没有尖锐的 戏剧冲突和紧张的斗争。
他的代表作《戈洛夫略夫一家》(1875—1880)通过 描写地主戈洛夫略夫一家三代人的生活,真实反映 了地主阶级的腐化堕落及其必然灭亡的命运。
列夫•托尔斯泰则在这一时期把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思 潮推向了高峰。
契诃夫于80年代登上文坛,他在中短篇小说和戏剧 创作上取得了重大成就,是19世纪后期俄国现实主 义文学思潮的代表作家之一。
比较著名的作品有《达芒 戈》(1829)、《高龙巴》 (1840)和《嘉尔曼》 (《卡门》)(1845)。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

05 19世纪文学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是对启蒙时代以来的理性主义的一种反 叛,强调个性、情感、想象力和自然。
代表作家及作品
卢梭的《忏悔录》、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拜伦的《恰尔德· 哈洛尔德游记》等。
风格特点
重视内心世界的描绘,追求个性和情感的自由表达,强调对自然的热 爱和向往。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
当代外国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跨文化交流的趋势 ,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和作品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化的 文学格局。
女性主义文学的崛起
女性主义文学在当代外国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女性作家 以独特的女性经验和视角,创作出大量优秀的女性主义作 品,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和尊严。
后殖民理论与文学批评
17世纪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
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是古典主义,它追求艺术上的完美和典雅,强调理性、 秩序和规则。法国是古典主义的中心,代表作家有莫里哀、拉辛等。
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文学是17世纪欧洲文学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它追求豪华、夸张和奇特的 效果,强调情感和想象力的作用。代表作家有西班牙的贡戈拉、英国的多恩等 。
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 代表,探讨了人类存在、真理、美德 等问题,对后世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 远影响。
古希腊戏剧
包括悲剧和喜剧两种形式,代表作家 有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 得斯等,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 和宗教问题。
古罗马文学
01
02
03
罗马史诗
以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为代表,描写了罗马民 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文学
启蒙运动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一场全欧洲范围内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强调理性、科学和进 步,反对迷信和专制。启蒙运动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 发展。

第八章--19世纪文学(下)-《外国文学史》-马工程PPT优秀课件

第八章--19世纪文学(下)-《外国文学史》-马工程PPT优秀课件
创作中,从生理的角度去表现人,特别是 以当时遗传学的观点去理解促使人行动的 原因。
21
O 第三,开始淡化情节,主张按生活的 本来面目去反映现实,擅长描写群众 场面和人物的变态心理,叙述文风一 般平和、冷静,作家隐匿很深,不发 议论,不作评价。
2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 左拉作为自然主义的集 大成者和实践者,他身 体力行,于1877年发表 了小说《小酒店》,通 过描写洗衣女工绮尔维 丝的一生来探讨酒精对 人的危害,并一举成名。
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下)
1
第一节 概述
O 一、19世纪晚期社会历史背景与主要 文学思潮
O 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欧美一些发达 国家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 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
2
O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诞生后, 在各国工人阶级中广泛传播,影响越 来越大。
O 19世纪后半期,实证主义、唯意志论、 直觉主义等流派盛行。
O 他们甚至主张,不是艺术反映生活, 而是生活模仿艺术;不是艺术应当人 生化,而是人生应当艺术化。
30
O 象征主义文学是19世纪70年代至20世 纪4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文学流派,分 为前后两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到90 年代是前期象征主义阶段,20世纪初 到40年代为后期象征主义阶段。
31
O 前期象征派产生于法国,从19世纪中 叶开始流行的唯心主义是它的哲学基 础。
3
O 实证主义的创始人是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 家孔德,他主张用自 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社会,把社会与自然 等同起来。
4
O 法国哲学家丹纳继续和发展了实证主 义哲学,在《艺术哲学》(1865)、 《论智慧》(1870)等著作中,丹纳 将实证哲学和达尔文的学说运用于文 艺理论的研究,提出“种族、环境、 时代”是文化发展的三个决定性因素。

第6章 19世纪法国文学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赏析》

第6章 19世纪法国文学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赏析》

雨果的生平与创作 —— 雨果和《悲惨世界》
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西方文学史上人道主义作家的著名代表,在诗歌、 戏剧、小说理论等方面硕果累累,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一生几乎经历了 19 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历史事 件。
雨果 1802 年 2 月 26 日生于贝尚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部下的将军,拥护共和。雨果曾跟随父亲游历意大利、西班牙并在 此接受小学教育。母亲信奉旧教,拥护波旁王朝。波旁王朝复辟后,雨果的父亲又宣誓效忠新统治者,雨果重返巴黎。雨果 青少年时期思想保守,成年后转向共和立场。1851 年因反对拿破仑三世的独裁,被迫流亡,在国外侨居 19 年。1870 年, 拿破仑三世倒台后,雨果结束了流浪生活,凯旋回国,受到巴黎人民的热烈欢迎。普法战争爆发后,雨果参加国民自卫军, 反对普鲁士入侵并捐赠大炮。此外,雨果还支持巴黎公社革命,保护被迫害的公社成员,开放作家的住宅作为避难所。 1885 年 5 月 22 日,雨果在巴黎病逝,享年 83 岁,法兰西举国致哀,200 万人为其送行,后被安葬在先贤祠。莫洛亚说: 一个国家把给帝王的荣誉给一位诗人,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1830 年 2 月 25 日,雨果的剧作《欧那尼》首次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最终战胜了古典主义,文学史上称之 为“《欧那尼》之战” 。《欧那尼》写的是 16 世纪西班牙的强盗欧那尼反抗国王的故事,表现了强烈的反 封建倾向。
雨果早期的小说受到当时通俗小说的影响,创作并不成熟,缺乏后期浪漫主义小说的磅礴气势和激昂情怀, 更侧重于情节的离奇性。《巴黎圣母院》(1831)是第一部兼具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的长篇小说。故事情节 紧张激烈,人物形象鲜明夸张,巧妙地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
正如他在美学论著《雨果论文学》中所写:“取一个在形体上丑怪得最 可厌、最可怕、最彻底的人物,把他安置在最突出的地位上,在社会组 织的最低下最底层最被人轻蔑的一级上”,然后在这个人的内心世界中 植入一种天使般的色彩,通过美与丑的对比,“使这卑下的造物在你眼 前变换了形状;渺小变成了伟大,畸形变成了美好” 。可以说,雨果的 小说创作和他的美学理论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中) (《外国文学史》PPT)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中)  (《外国文学史》PPT)

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达到了鼎盛时期。陀 思妥耶夫斯基在这一时期完成了《群魔》(1871)、 《少年》(1875)和总结性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1879—1880)等作品。他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 重要代表。
谢德林是米哈伊尔•叶夫格拉福维奇•萨尔蒂 科夫(1826—1889)的笔名,他是19世纪继 果戈里之后俄国著名的讽刺作家,他的小说 以“伊索式”的语言和多样的讽刺笔法抨击 反动统治者,揭示俄国社会本质。
四幕历史剧《丹东之死》 是毕希纳的代表作,该剧 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 写罗伯斯庇尔和丹东之间 的矛盾冲突。
19世纪40年代是德国历史上工人革命运动高涨时期, 革命斗争中出现了许多工人诗人,格奥尔格•韦尔特 (1822—1856)是德国工人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工人诗人 代表,恩格斯称他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重要 的诗人”。
他喜欢写异国题材,塑造纯朴真诚而又剽悍粗犷的 人物,表现反现代道德文明的主题。他的小说在冷 峻的叙述中蕴含着激情。
从50年代起,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科学精神, 表现出客观冷峻的风格,早期现实主义的社会 批判精神有所削弱。这种创作风格的倡导者和 代表人物是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 他是19世纪中期法国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的代表作《奥勃洛摩夫》(1859)塑造了俄国文学史 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奥勃洛摩夫形象。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在60年代创作 的小说《父与子》等作品中塑造了带有“新人”形象特 征的平民知识分子的形象,这些形象表现了“多余人” 向“新人”的转变过程,却不是典型的“新人”形象。
了人的生存处境,带来了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新旧 嬗变以及社会心态的变化。
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从此,法国资产阶 级取得了统治地位;1832年英国实行了议会改革, 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两 大政治事件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完整版)外国文学名著导读PPT

(完整版)外国文学名著导读PPT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目录
古希腊神话 荷马史诗 古希腊戏剧 圣经文学 但丁与《神曲》 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 莎士比亚与《哈姆莱特》 莫里哀与《伪君子》 歌德与《浮士德》
第十 讲 雨果与《巴黎圣母院》 第十 一讲 司汤达和《红与黑》 第十二讲 巴尔扎克与《高老头》 第十三讲 普希金与《叶甫盖尼·奥涅金》 第十四讲 果戈理与《钦差大臣》 第十五讲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罪与罚》 第十六讲 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 第十七讲 肖洛霍夫与《静静的顿河》 第十八讲 易卜生与《玩偶之家》
该亚独自生下了天空乌拉诺斯。乌拉诺斯一生 下来就趴在该亚的身上,不再分离。天与地连在一 起。他和母亲结合,生下12提坦巨神。他们有6男6 女,乌拉诺斯成为第一代天神。
克洛诺斯夺权
乌拉诺斯害怕儿女造反, 将他们关进地牢。该亚不满, 鼓动提坦造反。小儿子克洛诺 斯用一把镰刀将父亲阉割了。
从阉割的那一刻起,天空与大地分离,一个在上,一个 在下。克洛诺斯开创了新纪元,混沌被战胜。在他的命令下, 时间开始运行。克洛诺斯的意思是“流逝的时间”。他做了 第二代天神,娶姐姐瑞亚为妻。生了三男三女。
18世纪欧洲迎来了启蒙主义文学,歌德的诗 剧《浮士德》代表了启蒙文学的最高成就。18 世纪末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在欧美风起 云涌。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欧美文 学的主潮。法国作家斯汤达的小说《红与黑》是 这一思潮的开山之作。法国的巴尔扎克和俄国的 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两座高峰,他们把西 方古典文学推到新的高度。在本课程中,我们选 了巴尔扎克的代表作《高老头》、托尔斯泰的 《安娜·卡列尼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 罚》及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作品。

《外国文学》全套课件 PPT

《外国文学》全套课件 PPT
埃斯库罗斯被誉为“悲剧之父”, 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反抗暴 君专制,带有浓烈的民主思想。 《俄 瑞斯忒亚三部曲》探讨人与命运的关 系。
索福克勒斯
被称为 “戏剧艺 术的荷 马”,代 表作《俄 狄浦斯王》 歌颂英雄 对命运的 反抗。
《安提戈涅》
面临着选择:遵从宗教信仰 还是国家法律
欧里庇德斯
希腊神话经过了长期口 头流传,在荷马史诗、赫西 奥德的《神谱》以及古希腊 的诗歌、历史、戏剧和哲学 著作之中记录下来。
希腊神话的特点
1.完整性、丰富性、系统性。
完整性是指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神话 之一;丰富性是指它涵盖了古代神话的所有内 容:天地开创、万物起源、人类的来历等等; 系统性是指从形成时间上有前奥林帕斯系统和 后奥林帕斯系统,从内容上看有神的故事和英 雄传说。
1 、 重点:古希腊神话的特点。古希腊悲 剧的特点。 2、难点:为什么说阿喀琉斯的形象代表了 古希腊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作业
试论希腊文学中的个性主义和理性精神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中世纪的西方社会与文化
西方的中世纪在社会历史上指公元 467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到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这段历史。 在文学艺术史上则通常指 476—14 世纪这 段时间。
将生命、爱情看做幸福之源泉,不重视 死后的世界,没有来世观念。
三、古希腊戏剧
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狄克尼索 斯)颂歌。希腊人对他的祭祀分为春 秋两季。 最初戏剧只是在乡间演出,后来搬 到城里。前5世纪在雅典修建了可容纳 三四万人的大剧场,每年春秋两季举 行戏剧比赛,参加者须提供三个连续 的悲剧和一个独立的喜剧。 古希腊戏剧进入了黄金期,出现了 三大悲剧家。阿里斯托芬则以喜剧见 长。

外国文学名著赏析 PPT

外国文学名著赏析 PPT
由两条线索组成。 主要人物:安娜·卡列尼娜;列文;渥伦 斯基;卡列宁。


小说扉页
《圣经·新约》: 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小说开篇: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 有各的不幸。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 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 是20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 主要流派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 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
想象力极强。
故事性极强。
哲理性极强。
荷马史诗
集希腊神话之大成,对西方文
学产生巨大影响,成为西方文 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伊利亚特》《奥德赛》
《伊利亚特》

描写长达10年的特洛伊战争并塑造了 一批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

阿基硫斯的形象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

埃斯库罗斯 欧里庇德斯 索福克勒斯
《哈姆莱特》

思想内容 哈姆莱特人物形象 艺术成就


启蒙文学

理性崇拜是启蒙文学的思想基础。
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不朽的典型。 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 代表人物: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 卢梭,歌德



卢梭

(1712—1778)自幼丧母,做过店员、仆人 和很多卑贱的工作。 提出“返回自然”的口号。 代表作:《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 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儿》、《忏 悔录》、《新爱洛伊丝》。


《俄狄浦斯王》

杀父娶母

命运悲剧
艺术成就

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

结构精妙。
西方文学的源头(二)
基督教文学

十九世纪前期欧美文学PPT幻灯片课件

十九世纪前期欧美文学PPT幻灯片课件
他们是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 (湖畔派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起点)
11
昆士兰湖区:英格兰西北部
12
13
14
华兹华斯:1770-1850 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出生于昆士兰湖区 8岁丧母,13岁丧父,由舅舅监护,送他到 家乡附近的寄宿学校读书,深得大自然陶冶。 1787年进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曾在 1790年、1791年两次访问法国。其间与法 国姑娘阿内特·瓦隆恋爱,生有一女。 对法国大革命开始支持,后敌视
3
浪漫主义思潮产生的背景
1.社会心理因素:对启蒙思想家鼓吹的理性原则的失望、对丑恶现实的厌恶 2.哲学和文化因素 :德国古典哲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两大理论
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人是自在的和自为的,自由的、无限的 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
1843年被封为“桂冠诗人” 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开创了20世纪诗风的
先河,被雪莱赞为“第一位现代诗人”。
16
特点:小诗清新,长诗清新而又深刻,一反新古典主义平 板、典雅的风格,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
对于中国读者,华兹华斯却不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 原因之一是他的诗不好译——华兹华斯写得朴素、清新, 非常不好译。 原因之二是,他曾被评为“反动的浪漫主义”的代表,因 此不少人未读他的作品,就已对其人有了反感。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他那类写大自然的诗在我国并不罕 见,人们对他无新奇感。
拜伦:1788-1824
24
读中学和大学时,酷爱文学、历史、哲学,在剑 桥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在贵族院世袭上议员位。
1807年(19岁)出版诗集《懒散的时刻》,这 是他的处女作。拜伦通过诗集表达对现实生活的 不满和对贵族生活的厌倦和鄙视,很快诗集在社 会上受到消极浪漫主义刊物的攻击和奚落。

外国文学通用教程(第二版)PPT 第六章 19世纪欧美文学

外国文学通用教程(第二版)PPT 第六章 19世纪欧美文学

二、《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作品在回顾深厚的历史和审视苦难的现实的基 础上,以激烈的革命情绪和高昂的战斗精神, 表现了作者对封建奴役的憎恨和对民主自由的 渴望。
长诗在艺术上是典型浪漫主义的。主人公哈罗 尔德在作品中只起联系情节的作用,作品的主 体内容全由作者的主观抒情决定。
三、《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二、《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拜伦的代表作、长篇抒情叙事诗《恰尔德·哈 罗尔德游记》是诗人两次出国游历的见闻和感 想的诗体记录。
长诗有两个抒情主人公。一是恰尔德·哈罗尔 德,一是诗人自己。前者是个孤独、忧郁的漂 泊者,他对什么都感到冷漠、厌倦。跟前者截 然不同,在作品中不时直接露面的后者——作 者自己,则是一个感情炽热的鼓动家和评论家。
第六章 19世纪前期欧美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拜伦及其《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雪莱及其《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第三节 司各特及其《艾凡赫》
第四节 雨果及其《巴黎圣母院》
第五节 惠特曼及其《草叶集》
第六章 19世纪前期欧美文学
这时期欧洲启蒙文学和感伤主义文学还存有余 波,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崭露头角,但文学主流 是浪漫主义。故本章讲述欧美浪漫主义文学的 成因、特征、发展概况,且着重评析有关代表 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二,它不像欧洲许多浪漫主义作品那样充满孤 独痛苦的叛逆精神,而是普遍充满和平、豪迈的 乐观信念。
第三,它的哲学指导思想也不是唯心主义或空想 社会主义,而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直觉,认 为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的超验主 义。
第二节 拜伦及其《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雪莱及其《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直到19世纪上半叶,美国才开始形成自己独立 的民族文学,而且一上来便是浪漫主义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果 与《巴黎圣母院》
雨果 与《悲惨世界》
卡西莫多又聋又丑,被克罗德神父收养于 巴黎圣母院中,担任鸣钟人。克罗德偶见 爱斯美拉达即为美色所惑无法清修而痛苦 不堪,指使卡西莫多强掳爱斯美拉达,却 为菲比思队长所救。卡西莫多在广场受刑, 爱斯美拉达于心不忍,取水救他。菲比思 玩弄爱斯美拉达,幽会时被克罗德刺杀。 克罗德嫁祸爱斯美拉达,令她被判死刑。 克罗德以为此举可从爱欲中解脱,未料卡 西莫多抢救爱斯美拉达至圣母院中。
浪漫主义的影响:
1.浪漫主义作家对内心世界的挖掘与20世纪现 代主义文学直接相通。
2.拜伦、普希金等人的诗体小说不仅扩大了诗 歌反映现实的范围,对长篇小说的发展也 起到了推动作用。
3.雨果把艺术对照原则运用于小说、诗歌、戏 剧的创作,特别是对丑的美学价值的认识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冉·阿让移居他乡日夜努力工作,化名麦德林, 终于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并因爱心广被贫苦大 众而被推选为市长。然而,被捕的恶梦如影随 形。在营救芳婷的女儿柯采蒂的途中,突然遇 到一市民被马车压住,他不顾被发现的危险, 顶起马车,使警探贾维尔回忆起过去船役的 “千斤顶”
4.虽不满现状,却更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因而, 提供了一系列否定的形象,却不能有肯定 的答案,使作品带有宿命论和悲观主义的 色彩,越到后期越明显,越深沉。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或称现实主义的主潮, 发源于法国,以法、英、俄成就最高。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司汤达、 巴尔扎克、梅里美、福楼拜、莫泊桑、左拉、 罗曼·罗兰、法郎士等。法国十九世纪中期 的现实主义文学,往往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 阶级的矛盾,揭露金钱的罪恶,描写个人反 抗者形象,贯穿着科学和理性主义精神。
克罗德爱之可却无法得到,请路易王令进教堂 行刑,群众为救出爱斯美拉达,反与一心保 护爱斯美拉达的卡西莫多大战。爱斯美拉达 最后为埋伏的军队所杀,卡西莫多抚尸殉情。 影片描述爱之真谛与诸多苦痛,一切之不幸 只有怪罪“邪恶的命运”。
雨果《悲惨世界》 介绍
冉·阿让偷面包被捕,被判十年船役,人因而变 得刚愎、冷血、凶狠,随着刑满回归社会,他 又开始偷窃银器。而布弗农主教拒绝指控并送 他两个银烛台的行为,终于感化了他。
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继浪漫主义文学 后盛行于英、法及其全欧性的一种资产阶 级文学思潮,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在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以后日趋衰落。
在艺术和生活的关系上,批判现实主义基 本上采取唯物主义态度,主张艺术要真实 地反映社会生活。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 的发展和唯物主义在哲学斗争中的进一步
胜利,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空想社会主义的传播更加强 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批判力量, 但是,唯心历史观对社会发 展规律缺少深刻的认识和理 解,无视无产阶级的力量和 历史使命,又必然给批判现 实主义作家的创作带来消极 的影响。
人道主义是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欧洲文学的 一根主线,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继承 和发展了这一思想——要求尊重人的尊严, 抨击现行社会对人性的压制和肢解。不管 在政治立场上有多大差异,都用人道主义 的观点看待一切社会关系,要求文学“在 人民中间唤醒几世纪来埋没在污泥海外尘 芥里面的人类尊严”。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1.更广阔、更真实地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面,对现实矛盾的揭示具有相当的深度。
2.对社会的反映,着重暴露社会的黑暗,批判 现实的罪恶,比如腐败的制度和利己主义 泛滥的社会风尚。
3.愤世嫉俗的原因,大多来自受压抑遭排斥的 地位,“批判现存制度的根本动机是出自 对各种社会经济原因的意义的深刻而正确 的了解的,则更为少见”(高尔基语)。
文学(中世纪的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的清 规戒律的束缚,想象丰富,情感深挚,表 达自由,语言通俗。);第四个重要特征 是喜欢使用华丽词语,作品里充满生动的 比喻、夸张、对比。总之,大胆地发挥作 家的主观想象力,使用夸张手法,多以大 自然为背景,情景交融地描写奇异的情节 和情感化的人物,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 主要特点。
在浪漫主义的词典里,“自我”成为对人和 世界的新视野的源泉;爱情作为人的内心 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看待,是竭力表现的 对象;发展了对梦境的探索;爱好忧郁感 伤的情调,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忧郁的“世 纪病”症状。
浪漫主义文学的成就主要在诗歌,小说和戏 剧创作也有相当的成绩。
浪漫主义小说和戏剧同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中期虽然占主 要地位,但在西欧许多国家,浪漫主义文 学还在继续发展。在法国,以雨果、乔治 桑、大仲马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仍取得 了较大成就;在英国,夏洛蒂勃朗特的作 品中渗透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激情;在德国, 海涅的不少的诗歌中的幻想因素同深刻的 现实主义描写紧密联系;在俄国,以普希 金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歌传统在莱蒙托夫 处得到了深入的发展。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发生的时间:
指欧洲各国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20、30年 代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文艺思潮。由于各国 作家的阶级立场、政治态度以及表现方式的 不同,他们的文学作品虽都表现了对现实的 深深不满,但所选择的内容、题材和艺术表 现又是大不相同的,有的正视现实,渴望斗争, 否定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把矛头指向封建 贵族,同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罪恶也进行 揭露和批判,将希望寄予未来。有的采取的 是逃避现实,反映了贵族阶级
特征是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 个人感情,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 提到首要地位;第二个重要特征是把对大 自然的歌颂作为自己寄托自由理想的所在 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往往同城市生活的丑 恶鄙俗形成强烈的对比,一些非凡的人物 往往出没在大自然中间或者奇异的和具有 异国情调的环境里,重视丑的美学价值; 第三个重要特征是非常重视中世纪的民间
对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思想的敌视态度,其中, 还表现出对封建贵族阶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妥协。
德国是浪漫主义思潮的发源地。浪漫主义文学 在英国、法国、俄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在德 国、东欧的波兰和匈牙利以及美国也获得较大 发展。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浪漫主义作为一个具有特定社会历史背景和
哲学思想基础的文艺思潮,最突出、最基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