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的追求意识

合集下载

卡夫卡追求意识研究综述

卡夫卡追求意识研究综述

卡夫卡追求意识研究综述20世纪奥地利小说家弗朗茨·卡夫卡被称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者,表现主义的杰出代表。

他的作品往往被看作是由荒诞的情节,处在困境中性格懦弱悲观的小人物组成的。

对于卡夫卡作品的研究,中西方的评论家也是各持己见。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对于卡夫卡的研究在近十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然而大部分研究者研究的侧重点都在卡夫卡与人异化的主题,关注作品揭示的社会黑暗的批判性,因而认为卡式作品就是“荒诞”、“悲观”、“绝望”的代名词。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卡夫卡悲剧性下蕴含的另一层深刻含义,即在绝望中的希望,对某种信念的重建和理想的追寻渴望。

本文通过对“追寻”的对象、原因及意义这几个问题研究现况的整理汇总进一步探求作品中的“追寻”意识,在卡夫卡作品中描绘的阴暗面中寻求值得肯定的层面,这对卡夫卡的创作意图和精神世界更全面的认识有一定的意义。

一、关于追寻对象的研究在西方文学领域中,卡夫卡是一位重要的作家。

他的创作时期主要围绕在一战前后,而他真正被世人瞩目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其作品也是在他去世后才逐渐发表。

他的故乡在卡夫卡80周年诞辰的时候为他举行了国际性的学术讨论会,会议证明了“没有人有理由全盘否定卡夫卡的理由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个事实也说明了卡夫卡的精神内涵逐渐被世人所接受,其荒诞的描写手法其实正是对真实世界的折射。

关于卡夫卡的精神立场,汪树东在《论卡夫卡的现代性意义》一文中谈到:“在现如今这样一个单一神圣真理已瓦解的现代纪元,卡夫卡既没有像黑格尔、马克思那样走向理性的历史,也没有像尼采那样走向永久轮回的宇宙生命和生命激情,也没有像加缪、萨特那样走向唯反抗是从的荒诞理性,他毅然的选择了追寻神圣的超验立场。

”1这里的“神圣”可以说是一种信念,人没有信念的支撑就无法活下去,卡夫卡坚持追求神圣的超验立场就是依照真理展开人生历程与批判的立场。

这种立场拒绝一切价值相对主义,把破碎的人生救赎到一个真实、永恒的境界里,信仰就是卡夫卡整个生命活动的核心主题。

论卡夫卡的思想艺术特征精编版

论卡夫卡的思想艺术特征精编版
在受到社会疏离感的压抑同时,卡夫卡还受到了来自父亲的压抑。卡夫卡的父亲艰苦创业成功,形成粗暴刚愎性格,从小对卡夫卡实行“专横有如暴君”的家长式管教。卡夫卡一方面自幼十分崇拜、敬畏父亲,另一方面,一生都生活在强大的“父亲的阴影中”。父亲带给他的是“虚弱、缺乏自信心、负罪感”。而写小说就是卡夫卡对这种感觉的反抗。
二、卡夫卡创作的艺术特征
1.荒诞的手法
“荒诞”是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创作主题之一,也是卡夫卡小说最显着的特征。他在小说中体现出来的荒诞感除了引领存在主义文学和荒诞派戏剧外,还在现代艺术中形成一种普遍的荒诞观念和意识:“把所面对的现实理解为一种不合理状态,不符合逻辑状态的意识”。这种荒诞感被现代文学家引入创作,就表现为一种20世纪特有的荒诞风格的荒诞文学。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世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西方正处于“上帝”正在死亡、人文观念发生巨变、时代激烈动荡的历史转型时期。在这样一个充满着喧哗与骚动的时代,清醒者看到的是社会的排斥,内心的孤独,群体的冷漠,个体的无助,环境的恶化,心灵的变形,信仰的荒芜,情绪的绝望,意念的癫狂和行为的荒诞。[4]卡夫卡为这部作品取名地洞,正是源于惶恐不安的社会环境中个人对于一个理想空间的渴望,也是他源于哲学的思考和映照。这里地洞与人就是一个矛与盾的悖论,是自由与顾虑的双重折磨。
(4)障碍意识
面对冷漠的现实世界,卡夫卡将所见所感都融入到了作品中。卡夫卡的世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梦魇的世界。卡夫卡曾向雅诺赫说:“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崩溃的世界里,而是生活在一个困惑的世界里,一切都像不能出海的帆船上的桅缆,吱吱扭扭地不停作响。”卡夫卡的这种感受不是偶然产生的,其意识中日益严重的障碍无疑是现实生活在他头脑里一再叠印的结果,其作品有关障碍的描写比比皆是。他的主人公为了正义或辨明真情而奔走,但经常是陷入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困境。越是挣扎,就越陷得深,甚至最后送命了事,如《审判》中的约瑟夫的结局。在渗透着叛逆思想、倔强地表现了不甘放弃希望的同时,又表现出对一切都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宿命论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卡夫卡式艺术内涵。因此卡夫卡将巴尔扎克手杖上的“我能摧毁一切障碍”的格言改成了“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

外国文学——卡夫卡小说的创作心理

外国文学——卡夫卡小说的创作心理

卡夫卡小说人格结构和文化心理研究08中文4班 0806010179 谭静华摘要:奥地利小说家弗朗茨·卡夫卡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他的人格结构和文化心理究竟有何与众不同呢?一直以来中外众多学者从他的人格结构和文化心理方面(包括:自我疗救、焦虑感、犹太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孤独意识、生态意识、恐惧感、直觉主义创作意识、恐惧感、自卑感、中国文化情结。

)研究他的作品。

关键词:卡夫卡/人格结构/文化心理奥地利小说家弗朗茨·卡夫卡被文学界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之一,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卡夫卡的小说是寓言小说,不求社会生活画面的丰富多彩,但求深刻的哲理和寓意包蕴其中。

卡夫卡的小说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虚无缥缈、光怪陆离的世界,十分荒诞。

在卡夫卡的感受中,世界是荒诞的、可怖的、令人痛苦和绝望的。

世界上的一切都被一种力量巨大的权威所覆盖。

这个权威高高在上,神秘莫测。

它使人感到压抑和窒息。

这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世界。

卡夫卡小说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那么作为创作主体的卡夫卡,他的人格结构和文化心理究竟有何与众不同呢?这种与众不同的人格结构和文化心理,对卡夫卡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何种影响?不可否认,文学创作归根到底是作家的精神活动,如果不研究一个作家特定的文化心理、不了解作家复杂的精神与人格世界,要完整地深入地理解其创作是不可想象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使一直以来中外众多学者从他的人格结构和文化心理方面研究他的作品。

下面我们来详细看一下:一、自我疗救文学除了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娱乐作用这些功能之外,它还维系着人的精神生存和健康,即具有治疗功能。

具有深重的精神创伤、心理挫折感的卡夫卡视写作为自己的全部生命,以写作进行自我疗救,最终确实虽免于精神上的崩溃,但是却驱不走终生的悲观和消极。

某种程度上,文学对于卡夫卡这一个体的治疗功能得到了一定的印证。

二、焦虑感在卡夫卡的研究中,女性形象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受到忽视或者扭曲,从存在论角度观照,女性形象的地位处于主人公与他追求的目标间的中介地位,主人公在追寻本真的存在时,一般须经历孤独感、焦虑感、恐惧感和负罪感几个层面的情感层次。

卡夫卡小说中的希望和荒诞

卡夫卡小说中的希望和荒诞

弗兰茨•卡夫卡作品中的希望和荒诞[法]阿尔贝•加缪卡夫卡的全部艺术在于使读者不得不一读再读。

它的结局,甚或没有结局,都容许有种种解释,这些解释都是含而不露的,为了显得确有其事,便要求按照新观点再读一遍。

常常可能有两种读法,因此读两遍看来是必要的。

作者的本意也正是这样。

但是,如果想把卡夫卡的作品解说得详详细细,一丝不差,那就错了。

一个象征永远是普遍性的,而且尽管它可以构思得一清二楚,一个艺术家却只能暗示它。

字面上的复现是不可能的。

此外,没有什么比一件象征艺术品更难以理解的了。

一个象征始终超越利用这个象征的艺术品,并使它实际上表现得比它存心要说的更多。

所以,只要不打破沙锅问到底,并不存心穷究它的潜在意义,而是不怀先入之见,让作品来影响自己,那我们就能最可靠地理解它了。

特别是读卡夫卡,最好还是顺应他的笔路,从外部现象来掌握戏剧,从形式来掌握小说。

对于一个天真的读者,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令人不安的奇闻;这些奇闻涉及这样一些人物,他们颤慄而固执地琢磨着一些从未讲清楚的问题。

在《诉讼》中,约瑟夫•K被控拆了。

但他不知道为了什么。

他坚持为自己辩护,但也不知道为什么。

律师们认为他的案子很烦难。

同时,他却没有耽误恋爱、饮食和读报。

后来他被判决了。

但法庭很阴暗。

他有点莫名其妙。

他只是猜测他被判决了,但几乎没问过判了什么刑。

有时他甚至怀疑是不是判了刑,他继续活下去。

过了很久才来了两个衣冠楚楚、文质彬彬的人,请他跟着他们走。

他们极有礼貌地把他引到一个荒凉的效外,把他的头放在石头上,把他杀掉了。

被判决的人死前只说了半句:“象一条狗”。

可见:对于一篇小说,如果它最明显的特征是自然性,那就谈不上什么象征了。

自然性是个难于理解的范畴。

在许多作品中,读者发现既有情节完全是自然而然的。

在另一些作品中(它们当然很希罕),主人公发现他所遭遇的一切完全是自然而然的。

一个值得注意、但也显而易见的佯谬是:主人公的遭遇越是不寻常,故事便越显得自然而然;它正符合人生的庞杂性与此人借以承担此种生活的质朴性之间的明显差距。

卡夫卡

卡夫卡

卡夫卡的梦魇之死亡意识于娟2009级汉语言文学四班092001040096【摘要】:在卡夫卡的成长历程中,死亡是他一直要逃避却始终无法逃脱成功的恐惧和梦魇。

死亡意识,一直围绕在卡夫卡的生活及文学创作中。

犹太人的流浪身份,童年经历的阴影,父母亲的影响,还有中学阶段自我进行的精神教育,都让他对死亡产生深刻的恐惧。

死亡恐惧犹如一根刺,始终刺痛他的内心。

卡夫卡的死亡意识贯穿了他所有的文学作品,死亡意识除了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还有卡夫卡式的独特意味。

卡夫卡式,是指带有卡夫卡特征的创作方式,即在作品中倾注了大量的荒诞、悖谬和困惑。

卡夫卡的小说里,主人公的结局往往是死亡,这样的安排,卡夫卡不仅要表现死亡的恐惧,更要诉说生命的荒诞和无奈。

卡夫卡带着深深的死亡恐惧,他在日记里不断设想自己的死亡。

即使有着这么多自杀的念头,卡夫卡并没有真的将自己交付死亡,他只是在想象中让自己死亡。

卡夫卡曾对朋友解释自己没有自杀的原因,他认为这样结束一生是毫无意义的,继续活着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

卡夫卡式的死亡意识在他作品中的表现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即现实批判精神、道家哲学精神、自我情感的释放。

在卡夫卡的意识里,资本主义的罪恶深重,除了对法律、当权者以及资本主义的批判,卡夫卡在死亡意识里还有对父权的批判。

卡夫卡对中国文化有着巨大的兴趣,他曾深入研读过道家学说,深受道家学说的影响,卡夫卡对生死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肉体的死,恰恰成就了精神的超脱。

精神的超脱并不是害怕死亡,而是敢于承认死亡,在死亡中获得生存。

卡夫卡寻求的是精神生活,他需要的是一次精神之旅。

在道家学说的影响之下,超越生死,获得精神的无限存在,便成了卡夫卡的理想。

卡夫卡把死亡视为自己情感释放的方式,在他几乎所有的作品中,主人公的结局都是死亡。

通过身体的自我摧残和孤立于世界之外,卡夫卡希望实现自我救赎,在这一过程中,写作是他唯一的精神力量。

死亡阴影笼罩了卡夫卡的一生,为了消除死亡恐惧,他把一生的精力投放于写作。

害怕孤独_追求孤独_卡夫卡式孤独的悖论特征

害怕孤独_追求孤独_卡夫卡式孤独的悖论特征

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第3期(总第84期)害怕孤独,追求孤独———卡夫卡式孤独的悖论特征姜智芹摘要:卡夫卡是20世纪西方文坛上茕茕孑立的独行者,既害怕孤独,又追求孤独是卡夫卡式孤独的悖论特征。

卡夫卡独特的个性,强烈的自我意识、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注定了他的孤独;对文学创作异乎寻常的热爱又使他选择了孤独,同时,孤独也铸就了卡夫卡作品的深刻性。

卡夫卡由对孤独的被动承受到对孤独的主动追求,表现出伟大的作家如何在必然出现的孤独面前站立起来,独立无倚地决定自己的本质和价值,从而体现了人的生命意识的伟大性。

关键词:卡夫卡;孤独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643(2001)0320049204 人自古就有殷殷的孤独感,它既是一种情绪体验,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这在20世纪西方文坛上茕茕孑立的独行者———卡夫卡(Kafka,1883-1924)那里表现得特别明显。

尤为突出的是,在卡夫卡看来,孤独不仅是传统观念中所理解的需要逃避的一种内心体验,而且是现代生命追求的新境界。

既害怕孤独,又追求孤独,这是卡夫卡式孤独的悖论性,他曾说:“极度的孤独使我恐惧”,因此,他渴望结识朋友,思念集体生活,但他又说:“实际上,孤独是我唯一的目的,是对我的巨大的诱惑。

”①以往的卡夫卡论者大多从家庭、时代、社会的角度,探讨卡夫卡孤独的成因及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而忽略了卡夫卡孤独的必然性和他对孤独的追求。

本文旨在这一方面做一些尝试性的探索。

一、孤独与卡夫卡的人格特征卡夫卡具有着强烈个性和自我意识。

强烈的个性和自我意识使他难以合群;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又使他容易受到社会群体的排斥,不为时人所理解,这一切注定了卡夫卡的孤独。

他的日记中痛苦地记录了学校和家庭对自己个性的压抑。

他说:“就我的经历而言,学校和家庭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抹杀我的个性,……一个男孩子在晚上读书,他正沉浸在一个紧张的故事情节之中,别人就不会用对待孩子的方法,好好告诉他,他该放下书,上床睡觉了,……他们粗暴地关掉了煤气,把我留在一片漆黑之中,以此来压抑我的个性。

存在主义者卡夫卡迷茫的文学天才

存在主义者卡夫卡迷茫的文学天才

存在主义者卡夫卡迷茫的文学天才卡夫卡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邃的思想闻名于世。

作为一位存在主义者,卡夫卡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迷茫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本文将探讨卡夫卡作为一位存在主义者的身份,以及他作品中的迷茫主题。

卡夫卡生活在一个混乱而无序的时代。

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阴影,这无疑对他的思维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卡夫卡的文学作品经常展现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无助和迷茫。

他的作品中的角色常常陷入困境,感到被无形的力量束缚,无法摆脱自己的命运。

这种困境和束缚是人类存在的无奈和无法逃避的一部分,这正是存在主义的核心观念之一。

在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中,主人公格列高利·索朵尔被变成了一只巨大的昆虫。

这个奇幻的设定本身就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讽刺和批判。

格列高利被家人和社会抛弃,他的存在被否定,只能孤独地生活在一个小房间里。

这个形象象征着一个被扭曲和蹂躏的个体,他在现实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存在的意义。

这种迷茫和无助被卡夫卡以一种荒诞的方式表达出来,使读者从中感受到恐惧和焦虑。

卡夫卡的另一个著名作品《审判》也展现了主人公约瑟夫·凯的迷茫和沮丧。

在这个故事中,凯被指控犯有不明罪行,他试图寻找真相和公正,却被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所困扰。

他的努力和嘶声都无法改变他在这个系统中的命运。

这个故事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权力和控制对个体的压迫,以及人们在这个面对无解命运时的无助感。

除了这些小说,卡夫卡的短篇故事和日记也充满了迷茫和绝望。

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经常探索生活的意义和目的,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无尽的迷宫中。

他们的行动和决策常常看似毫无意义,只是为了应对绝望的现实。

卡夫卡以冷静而揪心的笔触展示了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的孤独和无力感。

卡夫卡的作品给我们带来了深思。

他通常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给读者留下了一个个谜题和悬念。

对于存在主义者来说,人生本身就是一个永恒的谜题,没有固定的解答。

卡夫卡的作品通过迷茫和焦虑的主题,揭示了人们在面对现实和命运时所经历的痛苦和无力感。

文学巨匠卡夫卡给我带来的迷思

文学巨匠卡夫卡给我带来的迷思

文学巨匠卡夫卡给我带来的迷思在文学史上,卡夫卡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他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于世。

卡夫卡的作品常常被解读为对现代社会、人性和存在的探索,他的文字充满了隐喻、象征和哲学意味。

作为一个读者,我对卡夫卡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中获得了一些迷思。

首先,卡夫卡的作品给我带来了对现实与虚幻之间模糊边界的思考。

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往往陷入荒谬的境地,被不可理喻的规则束缚着。

这种虚幻与现实的交织让我不禁思考: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真的如此清晰和确定吗?卡夫卡的作品揭示了人类面对现实的无力感和迷茫,让我开始思考现实世界的本质和意义。

其次,卡夫卡的作品给我带来了对个体与集体之间关系的思考。

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是被压迫和边缘化的个体,他们与社会的关系充满了冲突和矛盾。

卡夫卡通过描述个体与集体的对立关系,探讨了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

这让我开始思考:在现代社会中,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我们是否可以摆脱集体的束缚,追求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此外,卡夫卡的作品给我带来了对自我认同和存在意义的思考。

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常常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状态,他们对自己的存在感到困惑和迷茫。

卡夫卡的作品引发了我对自我认同和存在意义的思考:我们如何定义自己的存在?我们的价值和意义来自何处?这些问题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得到了深入的探讨,让我开始思考自己的存在和意义。

最后,卡夫卡的作品给我带来了对权力与自由之间关系的思考。

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常常受到权力的压迫和控制,他们的自由被剥夺和限制。

卡夫卡通过描述权力与自由的对立关系,揭示了权力对个体的压迫和束缚。

这让我开始思考: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如何保护个体的自由和权益?我们是否可以摆脱权力的控制,追求真正的自由?总之,卡夫卡的作品给我带来了许多思考和迷思。

他的文字充满了深度和哲学意味,引发了我对现实世界、个体与集体、自我认同和存在意义、权力与自由等问题的思考。

通过阅读卡夫卡的作品,我得以窥见人类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同时也激发了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灵魂深处的边缘人——略论卡夫卡的孤独意识

灵魂深处的边缘人——略论卡夫卡的孤独意识

灵魂深处的边缘人——略论卡夫卡的孤独意识邓国琴(河池学院中文系,广西宜州546300)摘要:孤独是卡夫卡的一种生存姿态或生活方式。

也是他对抗社会的武器。

他的孤独是灵魂深处的孤独.是一种真正内心的孤独。

孤独意识浸润着卡夫卡的整个世界,在家庭里、在社会上、在生活中。

孤独无时无刻不在缠绕着他,几乎成了他生命的唯一,而他也在写作中,尽情地释放着他的孤独。

关键词:卡夫卡孤独意识卡夫卡恐怕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作家了。

他将孤独作为一种生存姿态或生活方式。

他的孤独和恐惧是联系在一起的。

他孤身独行.仿佛始终在警惕地躲避着任何可能袭来的物体。

他的这种孤独,是一种真正内心的孤独.是一种自惭形秽、躲避喧哗的“洞穴人”的独孤。

他曾说:“我的生命就是这出生前的踌躇。

”…尚未达到“人”的水准,故而只能独处在仅属于他的“鼠洞”中。

尽管卡夫卡身上包含着恪守职责、屈从社会的一面,并非人们所想象的不修边幅、艺术至上的“天外怪人”,但卡夫卡在日常生活中“融人社会”,不等于他的灵魂深处也被现实社会秩序所同化。

他始终追求着“天上的食物”.承受着“求而不得”的精神痛苦。

所以在这个意义他的意见,尊重他的言论。

即使他面对的是两位怒火中烧的高高在上的王者,他依然能运用漂亮的语言,缓和僵局,条理清晰,使人心服口服,而面对暴力与不公。

胆小怯懦的叛逃者.他更加会毫不留情地用尖锐的言语争辩批判。

狄俄墨得斯既是战场上的主帅。

又是会场上的精英。

他的才华也博得了老英雄奈斯托耳的称赞:“图丢斯之子,论战斗,你勇冠双军;论谋辩,你亦是同龄人中的佼杰,阿开亚人中,谁也不能轻视你的意见,反驳你的言论。

”而能谋善辩的俄底修斯之所以受到全军的爱戴,除了作战勇敢和受到雅典娜的特别关照外,出众的辩才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凶。

特洛伊智者安忒诺耳赞赏他的稳笃。

赞慕他的词锋是无与伦比的话辩:“当洪亮的声音冲击他的丹田,词句像冬天的雪片一样纷纷扬扬地飘来时,凡人中就不会有他的对手,谁也不能匹敌奥德修的口才!”英雄追求荣誉,强烈的荣誉感思想深入心灵。

卡夫卡小说的处境意识

卡夫卡小说的处境意识

揭示了奥匈帝国法律制度的野蛮和反 “我”说:“因为我自己找不到路。”“你
人民本质,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法律 还是算了吧,算了吧。”说着他一个急
体制的荒诞性和异化现象,同时也向 转身走开了,就像那些想独自发笑的
人们说明了,在黑暗的、非理性的世界 人那样。到了火车站,到了开车的时
里,个体生命的虚无与渺小。
事就被判刑,不管什么罪名都一律判 “我”顿觉惊慌,பைடு நூலகம்对自己脚下的路都
处死刑。杀人机器对人的残害不仅达 失去了把握,因为“我”对这个城市还
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而且处置的过 不大熟悉。幸好附近有个警察,“我”匆
程长达 12 小时,整个过程令人毛骨悚 忙上前,气喘吁吁地向他问路。他微笑
然……作者通过法律制度的荒诞性, 着说:“你想问我该怎么走?” “是的。”
问题进行思考的一个重要收获。作品 惘与绝望的表现。
以冷峻的笔调描写了一位旅行家在赤
清晨,街道洁净空旷,“我”正前往
道附近的流放地,目睹了执行死刑的 火车站。“我”与塔楼上的大钟对了一
长官用杀人机器处置犯人的过程。这 下表,发现时间比想象的要晚得多,
里的所谓“犯人”,不过是因一点点小 “我”得加快速度才行。这个发现使
《变形记》可说是卡夫卡的经典之 作,作品主人公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 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只甲壳虫,他挣扎 着从床上起来,但是,变形了的身体和 四肢无论如何也不听使唤。起不了床, 就赶不上早班火车,就要贻误公司的 生意。如果被公司解雇,怎么挣钱养家 呢?公司秘书主任因为他没上班找上 门来,父母和妹妹也急来询问情由,都
法院的画师托关系,找其他的诉讼人 自己人;作为波希米亚人,他也不完全
(谷物商)学习诉讼的经验。但这一切 属于奥地利人;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

弗朗茨卡夫卡文学巨匠的追求和孤独

弗朗茨卡夫卡文学巨匠的追求和孤独

弗朗茨卡夫卡文学巨匠的追求和孤独弗朗茨·卡夫卡文学巨匠的追求和孤独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巨匠之一,他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而闻名于世。

然而,卡夫卡在追求创作和生活中也经历了孤独的折磨。

本文将探讨卡夫卡的追求和孤独,并探索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了他的文学作品。

首先,卡夫卡对完美和真理的追求常常使他感到孤独。

他对真理的执着使他与周围的人产生了隔阂,他对于社会常规和常人行为的异样看法,使他成为了一个被排斥和孤立的个体。

这种孤独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无论是《变形记》中的格雷戈尔·锡姆卡,还是《审判》中的约瑟夫·凯。

他们都身处于一个不能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社会环境中,这让他们感到愈发的孤独和迷茫。

其次,卡夫卡在创作过程中也经历着痛苦的孤独。

他写作的方式与众不同,他常常在深夜独自工作,将自己与外界隔离开。

这种孤独的状态让他能够专注于作品,但也使他与现实世界疏离。

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总是害怕不怕死,而是害怕这个世界会插手我生活,干扰我写作。

”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矛盾和孤独。

卡夫卡的作品中也体现了追求和孤独的主题。

他的作品经常探讨个体与权威的对抗,以及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努力。

《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格雷戈尔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最终因为无法融入而感到孤独。

而《城堡》中的主人公卡尔·罗斯曼则一直在试图接近城堡,但最终也因为追求的过程充满无望而感到孤独。

这些作品表达了一个个追求者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所面对的无尽痛苦和孤独。

尽管卡夫卡经历了这种巨大的孤独和折磨,但他的作品却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瑰宝。

卡夫卡对真理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展现,他通过对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探讨,揭示了当代人面临的困境和矛盾。

他将自身的孤独和痛苦融入到作品中,使读者在阅读时也能够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共鸣。

总之,弗朗茨·卡夫卡是一个在追求和孤独中艰难前行的文学巨匠。

重读卡夫卡——精选推荐

重读卡夫卡——精选推荐

研究生毕业论文逻辑的断裂,秩序的解散和生活的无意义,反映在卡的作品中就是诸多“超现实”的事理现象及孤独、恐惧、徒劳、负罪等一系列情感体验。

由此看来,以“荒诞”评价卡夫卡,隐含着一个正面的不荒诞的参照系,一个“世界应是真善美”的逻辑前提,同时也隐藏着对一系列与荒诞相悖的概念范畴的召唤。

这似乎表明,卡夫卡所欲追求的正是这种“不荒诞”的生活,这种融于大众,把握命运的人生愿望。

毋庸置疑,卡夫卡作品中确有上述“荒诞”内涵的反射,但他绝非企图揭露或批判这些所谓的荒诞而追求“非荒诞”。

他恰恰以为前者才是生存的常态,而后者不过是人类语言逻辑情结的产物,是人类凭空设置的语言神话。

“除了感性世界外,语言只能暗示性地使着,而从来不曾哪怕近似与被比较性地使用过,……因为它(与感性世界适应)仅仅与占有及其关系相联系”。

1人的世界观念和图像只是人类对世界进行语言命名的结果。

自古希腊以来,“思维”一直是区别人与非人的根本依据。

而语言是思维的符号,“人是会运用语言的动物”是近代以来的一大发现。

能思考与语言构成人与非人的分水岭,同时也确立了人的主体意识和对外部世界的优越感与本体权威。

“人类中心主义”、“人本主义”以及此后的全部西方哲学传统,都是这样一种主体性哲学。

它以主客二分的世界观和认识论为基础,预设了主体对客体的无限认知力和征服力。

“人是万物的中心”、“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等观念的提出,正是将人类的认知力张扬到极致的产物。

而据此产生的理性主义j也赋予了世界以目的论的意义,提出了万物都依照某种绝对精神或理念而创生、运动和消亡的假设。

它为世界制定了一套形而上学的普遍法则,如主体性、规律性、因果性、必然性、统一性、中心、逻各斯等。

由此人们也建立了一整套有关价值、道德、伦理、理想和秩序的规范体系。

它逐渐成为人们行与思的首要指导原则,任何违反或漠视它的行径都将受到谴责和惩罚。

由此可见,人们所遵循的诸种原则规范,都只是一种人为的语言假设,它的绝对权威性也为此而缺乏充足依据。

生命的意义在于终结卡夫卡

生命的意义在于终结卡夫卡

生命的意义在于终结卡夫卡生命的意义在于终结卡夫卡尤西普·斯蒂纳小说《卡夫卡》中,他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生命的意义在于终结。

在卡夫卡这个人物的人生中,他因为对生命的无奈和困惑而反复地思考,并最终得出了这一结论。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讨论卡夫卡的观点,并对其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卡夫卡的观点可以从生命的终结中找到意义。

在卡夫卡的小说中,他描述了一个充满苦难和困境的世界。

他对于生命的绝望和无奈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他认为,生命充满了痛苦和困扰,而生死的平衡则给了人们解脱的机会。

通过死亡,人们可以摆脱生活的束缚和痛苦,找到真正的自我。

其次,卡夫卡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寻找解脱。

在小说中,他通过描写卡夫卡的经历和思考,提醒读者们要追求自由和解脱。

生命是一个充满痛苦和苦难的旅程,而寻找解脱则是人们对待生命的态度。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反思,卡夫卡觉醒了他内心深处对于生命意义的渴望。

他意识到,只有通过寻找解脱,人们才能真正地体会到生命的意义。

再次,卡夫卡将生命的意义与死亡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认为,只有当生命走向终结的时候,人们才能真正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独特。

在卡夫卡的小说中,他描绘了死亡的场景和人们对于死亡的反应。

通过这些描写,他传递给读者一个信息:生命的意义在于死亡,只有通过面对死亡,人们才能真正活出自己的生命。

最后,卡夫卡的观点也与哲学上的一些观点相吻合。

在尼采的哲学中,他认为死亡是生命的肯定,人们要积极面对死亡并从中获得力量。

而在卡夫卡的小说中,他通过对于生命终结的描写,也表达了对于尼采哲学中的观点的认同和呼应。

他认为只有通过正视死亡,人们才能真正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然而,卡夫卡的观点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

有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存在于其本身的活动中,而死亡只是生命的一个终点,没有任何意义可言。

也有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并不是单一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

因此,卡夫卡的观点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总结起来,卡夫卡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终结,这一观点正是他对于生活的反思和思考的结晶。

赏析:“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的卡夫卡

赏析:“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的卡夫卡

赏析:“⼀切障碍都能摧毁我”的卡夫卡“⼀切障碍都能摧毁我”的卡夫卡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3⽇—1924年6⽉3⽇),20世纪德语⼩说家。

⽂笔明净⽽想像奇诡,常采⽤寓⾔体,背后的寓意⾔⼈⼈殊,以这别开⽣⾯的⼿法令⼆⼗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1904年,卡夫卡开始发表⼩说,早期的作品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

卡夫卡⼀⽣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

卡夫卡⽣活和创作活动的主要时期是在第⼀次世界⼤战前后,家庭因素与社会环境,造成了他与社会与他⼈的多层隔绝,使得卡夫卡终⽣⽣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

他对社会的陌⽣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对⼀切都⽆能为⼒、⽆可奈何的宿命论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卡夫卡式艺术内涵。

卡夫卡将巴尔扎克的:“我能摧毁⼀切障碍”的格⾔改成了“⼀切障碍都能摧毁我”。

美国诗⼈奥登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

”卡夫卡的⼩说揭⽰了⼀种荒诞的充满⾮理性⾊彩的景象,个⼈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的是象征式的⼿法。

后世的许多现代主义⽂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说”等都把卡夫卡奉为⾃⼰的⿐祖。

后世的批评家,往往过分强调卡夫卡作品阴暗的⼀⾯,忽视其明朗、风趣的地⽅。

他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现代主义⽂学的先驱和⼤师。

卡夫卡⽣前默默⽆闻,孤独地奋⽃,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股卡夫卡热,并且经久不衰。

卡夫卡⼀⽣都⽣活在强暴的⽗亲的阴影之下,⽣活在⼀个陌⽣的世界⾥,形成了孤独优郁的性格。

德国⽂艺批评家龚特尔·安德尔这样评价卡夫卡:“作为犹太⼈,他在基督徒中不是⾃⼰⼈。

作为不⼊帮会的犹太⼈,他在犹太⼈中不是⾃⼰⼈。

作为说德语的⼈,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

变形记卡夫卡

变形记卡夫卡

变形记卡夫卡弗兰茨・卡夫卡(FranzKafka,1883-1924)是一个运用意识流技巧的大师。

他的两部长篇《城堡》与《审判》及许多中短篇,如《变形记》、《地洞》等都出色地运用了意识流技巧。

在其小说中,传统小说的那种写景状物,安排故事的方法十分少见,而往往用意识流的手法,通过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揭示小说的主题。

卡夫卡的意识流技巧不象乔伊斯那样,去揭示人物的潜意识,而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活动,而这些内心活动又都是外部环境促成和引起的,它不是孤立的。

它虽然有时着眼于人物的感觉和印象,但这些感觉和印象带有浓厚的社会色彩,并不具有抒情色彩,它不是对外在客观事物产生的纯粹的直观感觉和印象。

他通过意识流技巧把在外部环境刺激和压抑下的人物对生存的恐惧和不安,对寂寞、孤独、无人同情等等心理状态揭示得相当有力。

他通过揭示人物的内部世界达到了揭露社会外部世界的目的。

一、卡夫卡小说的意识流基本特征卡夫卡小说的意识流基本特征是:(1)表现主观的真实。

这种和表现主义有共同点,描绘的重心不在于客观事物而在于人物对客观事物纯粹的个人反映。

(2)作者关注的焦点在于人物意识和内心,并让这种意识和内心直接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不经过作者或读者的介绍,不经过说明和解释,导致作家和艺术家的隐退。

(3)表现人的心理意识活动复杂混乱和多变,深入开掘人的潜意识,涉及到人的性、梦、无意识。

(4)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时空跳跃的技巧。

文体上大胆创新,打破规矩。

卡夫卡作品的许多主人公适宜于用意识流,对于一般正常状态下的人运用意识流便会缺乏特色。

《变形记》的内在主线就是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情感流动的过程,主人公变成甲虫后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是小说的主体。

而这个“甲虫”的内心世界是丰富而庞杂的。

他的心理活动是从变成甲虫后的此时出发,去感受周围的一切,去回忆,联想过去和今后的事;有来自现实的真实感受,也有恐惧、焦虑、痛苦与绝望而生的幻想、幻觉、与自由联想时相伴的时空倒错、逻辑混乱比比皆是,明显具有意识流的特征。

卡夫卡爱情观

卡夫卡爱情观

卡夫卡爱情观
卡夫卡(Franz Kafka)是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和作家,他的作品以荒诞、讽刺和悲观主义著称。

在他的作品中,爱情是一个重要主题。

卡夫卡的爱情观具有以下特点:
1. 爱情与孤独:卡夫卡的作品中,爱情往往与孤独相伴随。

在他看来,孤独是人类的宿命,爱情则是抵抗孤独的一种方式。

然而,这种抵抗往往是徒劳的,因为爱情并不能彻底消除孤独。

2. 爱情与命运:卡夫卡认为,爱情受到命运的掌控。

在他的作品中,角色们往往陷入无法逃脱的命运漩涡,爱情也成为一种无法实现的渴望。

这种命运观使得卡夫卡的爱情观带有悲观色彩。

3. 爱情与冲突:卡夫卡的作品中,爱情常常伴随着矛盾和冲突。

这源于他对人性阴暗面的揭示,以及在爱情中个体之间的挣扎与妥协。

在他的小说《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雷戈尔·桑姆萨的爱情生活充满了痛苦和压抑,反映了卡夫卡对爱情的悲观看法。

4. 爱情与信仰:卡夫卡的爱情观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

他曾在给女友米莱娜的信中写道:“我爱你,我爱你,这不仅仅是因为你的美貌,还因为你在痛苦中体现出的勇敢。

我愿为你承受所有的苦难。

”这段话表明,卡夫卡认为爱情具有拯救灵魂的力量,是人们在痛苦和绝望中寻求信仰和希望的重要依托。

总之,卡夫卡的爱情观受到孤独、命运、冲突和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一种悲观、矛盾和挣扎的特点。

这使得他的作品中的爱情故事往往充满痛苦和无奈。

然而,正是这种对爱情的深刻探讨,使得卡夫卡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考意义。

弗兰兹·卡夫卡语录

弗兰兹·卡夫卡语录

弗兰兹·卡夫卡语录标题:弗兰兹·卡夫卡语录的启示:在迷茫中寻找人性的光芒引言:弗兰兹·卡夫卡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揭示而闻名。

在他的语录中,我们可以找到关于人类存在和生活的许多启示。

本文将以弗兰兹·卡夫卡的语录为线索,探讨在迷茫中寻找人性的光芒。

第一部分:迷茫的人性卡夫卡曾说过:“我是一个迷失的人,我只是在寻找自己。

”这句话反映了他对自我认知的追求和对人性的困惑。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和多变的世界中,常常被琐碎的事物和社会期望所迷惑,很容易迷失自己。

我们往往陷入迷茫,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追求。

第二部分:人性的困境卡夫卡的作品中经常描绘了人性的困境,他说:“人是一种自己对自己感到恶心的动物。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人类弱点和自我质疑的观察。

我们常常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的情绪中,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感到痛苦和懊悔。

我们也常常对自己的欲望和野心感到厌恶,卡夫卡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性的无奈和绝望。

第三部分:追寻人性的光芒然而,卡夫卡的语录中也透露出对人性的希望和光明。

他说:“远离人的人是不值得信任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尽管人性有着种种缺陷和困境,但我们不能放弃对人类的信任和理解。

在迷茫中寻找人性的光芒,我们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和理解,通过共同的经历和交流,我们可以找到共同的价值观和意义。

结论:弗兰兹·卡夫卡的语录给予我们在迷茫中寻找人性的光芒的启示。

尽管我们常常迷失自己,陷入困境,但我们不能放弃对人性的信任和理解。

通过与他人的联系和交流,我们可以找到共同的价值观和意义,重新发现人性的光芒。

让我们以卡夫卡的语录为指引,探索人性的奥秘,不断成长和进步。

弗朗茨·卡夫卡语录

弗朗茨·卡夫卡语录

弗朗茨·卡夫卡语录标题:弗朗茨·卡夫卡语录:人生中的迷失与希望引言:弗朗茨·卡夫卡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而闻名。

他的语录中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和洞察,它们引导我们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和我们在世界中的角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卡夫卡语录中的一些主题,并思考它们对我们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第一部分:迷失的人生卡夫卡曾说过:“人生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迷失。

”这句话揭示了人类在追寻自己的存在和目标时所面临的困境。

生活中的迷失可能来自于我们对自己的迷惑,对世界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我们常常感到迷失,不知道自己应该朝哪个方向前进,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和目标是什么。

在这个迷失中,我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无助。

我们渴望找到一个指引,一个能够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道路的导航系统。

然而,卡夫卡的语录提醒我们,迷失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接受它并从中学习。

迷失可以让我们更加努力地寻找答案,更加坚定地追寻自己的目标。

第二部分:希望的力量卡夫卡在他的作品中经常探索人类对希望的追求。

他说:“希望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它使人类能够忍受任何苦难。

”这句话表达了希望的力量,它能够激励我们继续前进,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

希望给予我们勇气和力量去面对人生中的挑战。

它让我们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希望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它能够改变我们的心态和行动,使我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

然而,卡夫卡也提醒我们,希望并不总是能够实现。

有时候,我们的希望会被现实打破,我们会感到失望和绝望。

但是,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希望仍然存在。

它是我们内心的火焰,永远不会熄灭。

我们需要坚持下去,相信希望的力量,即使一切看起来都无望。

结论:人生中的迷失和希望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卡夫卡的语录提醒我们,迷失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接受它并从中学习。

希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它能够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无论我们在人生中经历什么样的困境,我们都应该相信希望的力量,并持续不断地追求我们的目标。

弗兰兹·卡夫卡语录

弗兰兹·卡夫卡语录

弗兰兹·卡夫卡语录标题:弗兰兹·卡夫卡语录:探索人类存在的迷途与自由引言:弗兰兹·卡夫卡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于世。

他的语录不仅仅是对现实的观察,更是对人类存在的深刻探索。

本文将以弗兰兹·卡夫卡的语录为引子,探讨人类存在的迷途与自由。

第一部分:人类存在的迷途弗兰兹·卡夫卡曾说过:“人类的道路是一条迷宫,我们不断地在其中迷失。

”这句话反映了人类在现实世界中的困惑和迷茫。

人们常常陷入生活的琐碎与压力之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我们在追求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过程中,不断地迷失自己的本真。

我们被社会的期待和压力所束缚,忘记了追寻内心的声音。

在这个迷宫中,我们渴望找到一条通往自由的出口。

第二部分:人类存在的自由然而,弗兰兹·卡夫卡也在另一句语录中提到:“自由是一种选择,是超越迷途的力量。

”人类的存在不仅仅是迷途,也是自由的追求。

我们拥有选择的权利,可以选择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目标。

在迷途中,我们可以通过思考和反思来寻找自己的方向。

我们可以选择摆脱社会的束缚,追求内心真正的需求。

自由并不意味着没有责任和约束,而是在约束中找到自己的独特存在。

第三部分:探索人类存在的迷途与自由人类的存在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我们在迷途中寻找自由,也在自由中发现迷途。

弗兰兹·卡夫卡的语录提醒我们,人类存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追求物质的满足,更在于思考和探索内心的世界。

我们需要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是否真正符合内心的需求。

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迷途和困惑,同时也要珍惜自由的选择和机会。

结论:弗兰兹·卡夫卡的语录饱含着对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

人类的道路是一条迷宫,我们不断地在其中迷失,但同时也有自由的选择和超越迷途的力量。

在探索人类存在的迷途与自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对内心的审视和思考,勇敢地面对困惑和挑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通往真正自由的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夫卡的追求意识一、引言在西方文学领域中,卡夫卡是一位重要的作家。

他的创作时期主要围绕在一战前后,而他真正被世人瞩目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其作品也是在去世后才逐渐发表。

一直以来,卡夫卡的作品一直被评论界冠以“悲观”、“苦痛”、“忧郁”的色彩。

评论家往往强调其阴暗的一面,重在揭示对社会和自我的一种孤独感和恐惧感,强调“异化”主题下对现实的逃避、无奈和绝望,这使卡夫卡的“追寻之路”蒙上一层厚重的悲观主义色彩。

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定论也正是因为他在作品中很少直接谈论到希望,而最后也都是以所有一切希望的破灭而结束。

那么这里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何为“希望”。

如果说单纯是指人在这个世界上生的希望,对于卡夫卡小说中的人物结局来说,的确是一种悲剧;然而卡夫卡口中的“希望”却并没有把关注点放在“活着”这层意义上,他要的是“有价值的生存”,是一种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追索和希望。

卡夫卡在描写人物死亡时冷静淡然的笔触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他对人世间活的希望的蔑视,看似绝望的表情,却从未停止对“真正的希望”的追寻,这是一种特殊的希望,通过绝望而激发起的希望。

他在日记中也曾说:“不要绝望,甚至对于你并不绝望这一点也不要绝望,在看似穷途末路之时,总会有新的力量产生,而这恰恰意味着你依然活着。

”1正是这种“不绝望”使得我们看到了卡夫卡值得“肯定”的东西。

他并不是反对生活,而是反对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生活,因此他想重新建立起一种新的希望。

他深知愿望的实现是及其困难的,这种处境就像《饥饿艺术家》中那个找不到适合自己胃口的食物就宁死也不进食的饥饿艺术家一样,卡夫卡认为找不到合口味的食物,只能挨饿。

这充分体现了他与现实的矛盾,他忍受不了周围虚假、荒谬的世界,又不甘妥协和解,于是就开始了艰难的追寻之路。

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答案,寻求自身存在的价值。

同样在现代社会,人们在各种欲望利益的驱使下也往往妥协于现实,忽略自我真正的生存意义,缺少一种卡夫卡的精神,因此研究卡夫卡对理想信念的追寻意识能够让我们更全面的理解其精神世界以及所带来的现代性意义。

“追寻”是人类发展的精神动力。

在西方文学中,以“追寻”作为母题的作品数不胜数,在每个时代也赋予了不同的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追寻”有着清晰的目标引导,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才能达到目的,像奥德修斯一样,为了与妻1卡夫卡:卡夫卡书信日记选[M].郑法清,谢大光,主编.叶廷芳,黎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

子团聚,在海上历经艰险,顶住诱惑最终成功“回归”。

浮士德虽然不知道何时能结束旅程,但他至少能明白眼前一定要做点什么。

卡夫卡小说中的“追寻”与以往不同,它所描绘的“追寻”在人们看来是徒劳,无意义的,是没有一条明路作为指引的,也许无论他们做什么也无法靠近内心的目标。

卡夫卡作品中的主人公无一不在困境中努力探求和奋力挣扎,但最终都没有达到目标。

如果以结果来衡量一件事成败的话,他们的确失败了,可是失败就意味着“追寻”的无意义吗?其在过程中所努力的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吗?显然答案不是绝对否定的。

面对绝望的困境,作者依然对希望的充满渴望,对理想信念有着永不放弃的执着,这正是卡夫卡的特殊性所在,也正如歌德的《浮士德》中所描绘的人类精神。

在浮士德看来,生命的本质就是无限性。

所谓无限性就是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无穷无尽的追寻和创造:他的生命就是他追寻和创造的整个过程;生命的意义是在生命过程中的经历而不是最终的结局上,当生命把它所追寻和创造的全部内容都展现出来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就都实现了。

2二、关于“追寻”对象(一)对“爱”的渴望从卡夫卡的作品中我们清晰地看出他对亲人和家庭的热爱。

代表作《变形记》讲述了推销员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为甲虫之后的心理活动和家人们对他的反应。

小说第一部分描写了卡夫卡变为甲虫后家人的吃惊和恐惧,父亲则是愤怒的将其赶进房间。

第二部分描写了随着格里高尔逐渐养成了动物的习性而丢到了工作,作为家中的顶梁柱如今不仅不能为家庭带来利益反而成为累赘,父母和妹妹逐渐改变了他们的态度。

小说的第三部分开始进入高潮,家人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出去打工挣钱,辛苦和劳累使他们终于忍受不了这样一个毫无价值的“怪物”赖在家里,妹妹则提出将其弄走。

可怜的格里高尔开始陷入绝望,最终默默地死去。

小说中家人对格里高尔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怜悯到一点点变为厌恶的过程中,格里高尔却一如既往的保持对家庭的爱。

此前他为家庭状况而焦虑,为了还清债务拼命工作,为妹妹实现音乐梦而努力着。

文中写到:“他虽然感到浑身疼痛,但是他觉得疼痛仿佛正在渐渐减轻,最终可能会完全消失。

背上那只烂苹果以及四周蒙上了软乎乎的尘土的那个发炎的部位他已几乎已经感觉不到。

他充满着深情的爱意回忆着他的家人。

他认为自己必须离开这里的这个意见也许比她妹妹的意见还坚决”,3尽管家人对他唾弃和厌恶,他却依然深爱着他们。

结尾当格里高尔走进2参见杨经建:追寻:中外文学的叙事母题[J].文史哲,2006,“浮士德精神作为人类精神象征”。

3卡夫卡文集:变形I[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

房间时他深情地看了母亲一眼,这一眼饱含了他对母亲真挚的爱和留念。

甚至临死前他还怀着温柔和爱意惦念着家人。

此外,卡夫卡对“爱”的追寻还体现在作品《审判》中约瑟夫对莱妮的爱,《饥饿艺术家》中艺术家在自己挨饿的情况怀着善意为看守们买东西吃。

由此看来,在卡夫卡心中一直存在一种对“爱”的渴望和期待。

(二)对人类生存意义的追寻卡夫卡小说中的主人公们虽身处痛苦、艰难的困境,却都存在着强烈的反抗精神,透露出不放弃的希望,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追寻。

学者王宏刚认为大多数读者只看到卡夫卡是怯懦、内疚、缺乏自信、无力痛苦的人,而忽视了性格中深沉有力的一面,小说《审判》中,K面临着事先串通一气的审判者和旁听席上的一群乌合之众,K没有放弃为自己争辩的机会,他依旧不懈的宣扬自己的见解,极力辩护自己是无罪清白的。

尽管他明白这一切都是徒劳,但还是永不放弃。

《乡村医生》中的医生惋惜他面前的那些“失去了旧有的信仰”的人4,《流放地》中的旅行家坚决认为流放地的审判方式存在不公正之处,处决方式缺乏人道主义,这些都透露着卡夫卡对正义理想、人生价值的追寻。

(三)对孤独的追寻卡夫卡自身有着强烈的个性和自我意识,一方面体现在他的叛逆和反抗意识上。

《城堡》中主人公以孤独的身份,面对种种客观的阻碍一心想要进入城堡,费尽心机却终究失败。

K的一生都在为争取城堡的许可而努力,为了自己的目标顽强的反抗着,我们不妨称其为“弱的反抗”。

卡夫卡的作品如同卡夫卡的人生,这种无声的反抗也体现在他和父亲之间的“斗争”。

父亲不支持卡夫卡写作,对他进行束缚和压迫,而卡夫卡偏偏执拗的要通过写作向父亲证明自己,想得到父亲的肯定,然而结局就是失败。

另一方面这种强烈的个性和自我意识也使卡夫卡不能融入群体,不被人所理解,注定孤独的命运。

作为一个普通人他不仅希望得到关爱,同时还要捍卫着自己的个性。

作为一个强烈要求保留自己个性的人, 融入集体就意味着失去了个性,卡夫卡只有逃离集体来防止这种个性的抹杀。

即使他害怕孤独,也要去追寻孤独,因为只有逃离外部世界才能真正的依赖于自己的内心。

卡夫卡一开始就把K设定为一个孤独的身份而展开故事,然而随着追寻道路的艰难,一切将要成为泡影时,孤独便逐渐成为一种追求。

他因两位助手时刻跟在身后,使得他和弗丽达没有片刻安宁而苦恼。

他一生经历三次订婚又三次解4马克斯,勃罗德,叶廷芳等,卡夫卡传[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除婚约,正是因为他把写作看成人生中唯一幸福,有意义的事,认为想要构建一个美好的艺术世界就必须需要一个安静独处的环境,只有在孤独中才能发掘内心的潜力和积蓄的力量,从而清晰的认识世界,写出好的作品。

这正应了海明威的那句话:“写作在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

”5孤独就是卡夫卡写作的动力,因此他极力去寻找孤独。

在追寻的过程中,卡夫卡也升华了“孤独”的含义,不再是孤单、被抛弃,而是一种不受外界干扰的自由状态。

他对艺术世界的追求恰恰反映了他对自我“个性”的捍卫,正是由于他强烈的个性才使得他的作品显示出不同于传统的超现实主义。

三、关于“追寻”原因(一)时代与身份卡夫卡的生存地是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生活在当时的人们思想完全被禁锢,没有自由可言。

同时,随着当时资本主义分迅速发展,工业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越来越依赖物质,受物的统治而变为奴隶,最终导致精神畸形,被社会所异化,失去自我。

卡夫卡的作品《变形记》中,格里高尔一开始就相信将来自己可以主宰命运,他一直忍辱负重,努力与异化社会做着反抗与斗争。

然而劳动压抑了个性和异化的力量,最终为逃避异化的劳动社会而变形,甚至死亡,这正是由于社会的重压和时代的阴影导致他寻求另一种方式解脱。

《审判》中可怜的约瑟夫·K受到了莫名的逮捕,他在法庭上谴责法律制度的腐败,揭露官吏丑恶面目,这些都从侧面印证着社会真实黑暗的处境。

卡夫卡所处的历史环境,布拉格就是他的世界,所有的一切都被圈在这个巨大的监牢里。

卡夫卡在给父母的信中提到“在布拉格以外我可以赢得一切,这就是说,我会成为一个自立的,心境平和的人,充分调动一切能力,作为优秀、真实的劳动的报酬,真正的生存意识和持续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6可见卡夫卡对摆脱生存地束缚的强烈愿望,从而寻求一种真正的独立和解放。

除了时代背景,卡夫卡特殊的民族背景也是其追寻的原因之一,卡夫卡所属的犹太民族在民族矛盾下面临着历史性的选择。

在小说《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民族》中,作为歌手的约瑟芬,她相信她的歌声能把人民从残酷的经济处境和腐朽的政治里解救出来,至少也可以抚慰他们的心灵,能有足够的力量去承受生活中不幸。

我们从这样一个为民族而唱的女歌手形象中能看出卡夫卡对民族处境的关注,对民族生存环境感到的焦虑和不安,于是他想摆脱这种民族的束缚,然而特殊的民族情结又使他逃脱不了宿命,只能永5引自:海明威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书面发言,1954年12月10日。

6唐梅花:卡夫卡作品追寻母题的形成原因[J].巢湖学院学报,2012年。

久追寻。

(二)失衡的家庭环境卡夫卡从小就生长在一个孤独、陌生的环境中,正如他所说的:“现在我在我的家庭里,在那些最好的、最亲爱的人们中间,比一个陌生人还要陌生。

近年来我和我母亲平均每天说不上二十句话,和我的父亲除了有时彼此寒暄几句几乎就没有更多的话可说。

”7在家庭关系中卡夫卡始终处于“弱者”地位。

家中主导者是父亲,一个影响卡夫卡一生的人。

作为犹太中产阶级的父亲有着金钱至上的观念,他希望卡夫卡能够有份体面,受人尊敬且能养家的工作,并把他的思想全部强加于儿子身上而丝毫没有考虑儿子的想法。

面对和自己想法背道而驰的卡夫卡,父亲经常对其斥骂、吼叫,这使卡夫卡从小就产生了孤独、怯懦、恐惧的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