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的追求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夫卡的追求意识
一、引言
在西方文学领域中,卡夫卡是一位重要的作家。他的创作时期主要围绕在一战前后,而他真正被世人瞩目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其作品也是在去世后才逐渐发表。一直以来,卡夫卡的作品一直被评论界冠以“悲观”、“苦痛”、“忧郁”的色彩。评论家往往强调其阴暗的一面,重在揭示对社会和自我的一种孤独感和恐惧感,强调“异化”主题下对现实的逃避、无奈和绝望,这使卡夫卡的“追寻之路”蒙上一层厚重的悲观主义色彩。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定论也正是因为他在作品中很少直接谈论到希望,而最后也都是以所有一切希望的破灭而结束。那么这里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何为“希望”。如果说单纯是指人在这个世界上生的希望,对于卡夫卡小说中的人物结局来说,的确是一种悲剧;然而卡夫卡口中的“希望”却并没有把关注点放在“活着”这层意义上,他要的是“有价值的生存”,是一种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追索和希望。卡夫卡在描写人物死亡时冷静淡然的笔触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他对人世间活的希望的蔑视,看似绝望的表情,却从未停止对“真正的希望”的追寻,这是一种特殊的希望,通过绝望而激发起的希望。他在日记中也曾说:“不要绝望,甚至对于你并不绝望这一点也不要绝望,在看似穷途末路之时,总会有新的力量产生,而这恰恰意味着你依然活着。”1正是这种“不绝望”使得我们看到了卡夫卡值得“肯定”的东西。他并不是反对生活,而是反对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生活,因此他想重新建立起一种新的希望。他深知愿望的实现是及其困难的,这种处境就像《饥饿艺术家》中那个找不到适合自己胃口的食物就宁死也不进食的饥饿艺术家一样,卡夫卡认为找不到合口味的食物,只能挨饿。这充分体现了他与现实的矛盾,他忍受不了周围虚假、荒谬的世界,又不甘妥协和解,于是就开始了艰难的追寻之路。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答案,寻求自身存在的价值。同样在现代社会,人们在各种欲望利益的驱使下也往往妥协于现实,忽略自我真正的生存意义,缺少一种卡夫卡的精神,因此研究卡夫卡对理想信念的追寻意识能够让我们更全面的理解其精神世界以及所带来的现代性意义。
“追寻”是人类发展的精神动力。在西方文学中,以“追寻”作为母题的作品数不胜数,在每个时代也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传统意义上的“追寻”有着清晰的目标引导,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才能达到目的,像奥德修斯一样,为了与妻
1卡夫卡:卡夫卡书信日记选[M].郑法清,谢大光,主编.叶廷芳,黎齐译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
子团聚,在海上历经艰险,顶住诱惑最终成功“回归”。浮士德虽然不知道何时能结束旅程,但他至少能明白眼前一定要做点什么。卡夫卡小说中的“追寻”与以往不同,它所描绘的“追寻”在人们看来是徒劳,无意义的,是没有一条明路作为指引的,也许无论他们做什么也无法靠近内心的目标。卡夫卡作品中的主人公无一不在困境中努力探求和奋力挣扎,但最终都没有达到目标。如果以结果来衡量一件事成败的话,他们的确失败了,可是失败就意味着“追寻”的无意义吗?其在过程中所努力的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吗?显然答案不是绝对否定的。面对绝望的困境,作者依然对希望的充满渴望,对理想信念有着永不放弃的执着,这正是卡夫卡的特殊性所在,也正如歌德的《浮士德》中所描绘的人类精神。在浮士德看来,生命的本质就是无限性。所谓无限性就是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无穷无尽的追寻和创造:他的生命就是他追寻和创造的整个过程;生命的意义是在生命过程中的经历而不是最终的结局上,当生命把它所追寻和创造的全部内容都展现出来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就都实现了。2
二、关于“追寻”对象
(一)对“爱”的渴望
从卡夫卡的作品中我们清晰地看出他对亲人和家庭的热爱。代表作《变形记》讲述了推销员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为甲虫之后的心理活动和家人们对他的反应。小说第一部分描写了卡夫卡变为甲虫后家人的吃惊和恐惧,父亲则是愤怒的将其赶进房间。第二部分描写了随着格里高尔逐渐养成了动物的习性而丢到了工作,作为家中的顶梁柱如今不仅不能为家庭带来利益反而成为累赘,父母和妹妹逐渐改变了他们的态度。小说的第三部分开始进入高潮,家人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出去打工挣钱,辛苦和劳累使他们终于忍受不了这样一个毫无价值的“怪物”赖在家里,妹妹则提出将其弄走。可怜的格里高尔开始陷入绝望,最终默默地死去。小说中家人对格里高尔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怜悯到一点点变为厌恶的过程中,格里高尔却一如既往的保持对家庭的爱。此前他为家庭状况而焦虑,为了还清债务拼命工作,为妹妹实现音乐梦而努力着。文中写到:“他虽然感到浑身疼痛,但是他觉得疼痛仿佛正在渐渐减轻,最终可能会完全消失。背上那只烂苹果以及四周蒙上了软乎乎的尘土的那个发炎的部位他已几乎已经感觉不到。他充满着深情的爱意回忆着他的家人。他认为自己必须离开这里的这个意见也许比她妹妹的意见还坚决”,3尽管家人对他唾弃和厌恶,他却依然深爱着他们。结尾当格里高尔走进
2参见杨经建:追寻:中外文学的叙事母题[J].文史哲,2006,“浮士德精神作为人类精神象征”。
3卡夫卡文集:变形I[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
房间时他深情地看了母亲一眼,这一眼饱含了他对母亲真挚的爱和留念。甚至临死前他还怀着温柔和爱意惦念着家人。此外,卡夫卡对“爱”的追寻还体现在作品《审判》中约瑟夫对莱妮的爱,《饥饿艺术家》中艺术家在自己挨饿的情况怀着善意为看守们买东西吃。由此看来,在卡夫卡心中一直存在一种对“爱”的渴望和期待。
(二)对人类生存意义的追寻
卡夫卡小说中的主人公们虽身处痛苦、艰难的困境,却都存在着强烈的反抗精神,透露出不放弃的希望,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追寻。学者王宏刚认为大多数读者只看到卡夫卡是怯懦、内疚、缺乏自信、无力痛苦的人,而忽视了性格中深沉有力的一面,小说《审判》中,K面临着事先串通一气的审判者和旁听席上的一群乌合之众,K没有放弃为自己争辩的机会,他依旧不懈的宣扬自己的见解,极力辩护自己是无罪清白的。尽管他明白这一切都是徒劳,但还是永不放弃。《乡村医生》中的医生惋惜他面前的那些“失去了旧有的信仰”的人4,《流放地》中的旅行家坚决认为流放地的审判方式存在不公正之处,处决方式缺乏人道主义,这些都透露着卡夫卡对正义理想、人生价值的追寻。
(三)对孤独的追寻
卡夫卡自身有着强烈的个性和自我意识,一方面体现在他的叛逆和反抗意识上。《城堡》中主人公以孤独的身份,面对种种客观的阻碍一心想要进入城堡,费尽心机却终究失败。K的一生都在为争取城堡的许可而努力,为了自己的目标顽强的反抗着,我们不妨称其为“弱的反抗”。卡夫卡的作品如同卡夫卡的人生,这种无声的反抗也体现在他和父亲之间的“斗争”。父亲不支持卡夫卡写作,对他进行束缚和压迫,而卡夫卡偏偏执拗的要通过写作向父亲证明自己,想得到父亲的肯定,然而结局就是失败。另一方面这种强烈的个性和自我意识也使卡夫卡不能融入群体,不被人所理解,注定孤独的命运。作为一个普通人他不仅希望得到关爱,同时还要捍卫着自己的个性。作为一个强烈要求保留自己个性的人, 融入集体就意味着失去了个性,卡夫卡只有逃离集体来防止这种个性的抹杀。即使他害怕孤独,也要去追寻孤独,因为只有逃离外部世界才能真正的依赖于自己的内心。卡夫卡一开始就把K设定为一个孤独的身份而展开故事,然而随着追寻道路的艰难,一切将要成为泡影时,孤独便逐渐成为一种追求。他因两位助手时刻跟在身后,使得他和弗丽达没有片刻安宁而苦恼。他一生经历三次订婚又三次解
4马克斯,勃罗德,叶廷芳等,卡夫卡传[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