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7端午的鸭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7端午的鸭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端午的鸭蛋【晨读课】(15分钟)目标与学法:小声诵读文本后查字典校准字音,再大声诵读文本至少两遍,做到流畅朗读,体会语气、语调、节奏,达到感情饱满。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精彩语句,了解作者“小叙事”的创作特点。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3、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第一课时流程自研自探内容学法预时合作探究内容学法预时展示质疑评价内容学法预时总结归纳整理所学记录生课前预习1、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2、了解汪曾祺的写作风格。
3、搜集家乡有关端午一些风俗、传说资料或具体实物;想一想自己童年时代过节时最难忘的事件或物件。
A、两人小对子:对子间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对子间解决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2分钟)B、五人互助组:本文的主题及写法(提倡“百家争鸣”,各抒己见。
)定本组展示方展示单元一:借物抒情手法在文章中的体现展示单元二:你是如何过端午的(温馨提示:预习时只允许看书,自研答题,上课时,在不使用参考书和所做的学成果,独立完成下列内容。
)整体感知(9分)带着问题听录音,理清文章思路。
(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请你给每个部分添上一个小标题。
)(课后练习题一)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找出文中相关我们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6分钟)示任务和培辅任务→板书、语言预展和培辅同时进行。
(5分钟)第二课时流程自研自探内容学法预时合作探究内容学法预时展示质疑评价内容学法预时总结归纳整理所学记录生课前预习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A、两人小对子:对子间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对子间解决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
(2分钟)B、五人互助组:汪曾祺的语言艺术(提倡“百家争鸣”,各抒己见。
)(5分钟)C、十人共同体:定本组展示方展示单元一:采访身边的老人、长辈,调查端午的有关民俗活动。
八年级语文下册17端午的鸭蛋学案答案不全新人教
17、端午的鸭蛋一、自主学习目标一、熟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酷爱。
二、体味、体会文章平淡自但是又韵味十足语言上特色,欣赏其中韵味和情致。
3、明白得文章于自但是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激活自身生活体验,感受日常生活蕴涵的无穷乐趣。
4、具体探讨解决以下问题:第一遍阅读:⑴在文中给不熟悉的字注音,重点把握“读一读,写一写”的字词。
⑵了解下面的词语并把握:门楣:曾经沧海难为水:与有荣焉:囊萤映雪:⑶查阅相关资料,熟悉作者。
⑷整体把握内容。
①作者故乡在端午节时有哪些风俗?(在文中标出)②文章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故乡高邮鸭蛋的?③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端午节的鸭蛋”的?④本文有六个自然段,其思路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请你简要归纳:①——→②③——→④——→⑤——→⑥第二遍阅读:透读,感悟主旨,触文启发。
①你从文中感受到了作者如何的情怀?你自己有这种情怀吗?何物为证?②当你熟读本文后,从中取得了如何的启发?先写下来,稍后与同窗交流一下。
③读了本文,你有爱好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吗?(积存)你明白哪些描述端午节的诗歌?(在下面横线上举几例)你清楚自己故乡过端午的风俗特点吗?(列出几点)第三遍阅读:精读,体味语言特色,感受平淡中的盎然趣味。
①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融口语、书面语、文言、方言于一炉,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力息给人以自然亲切之感,又不乏典雅之美和艺术韵味。
请你在文中标记出与之相关的语言,体会这些语言的表达到效。
②鸭蛋,实在是极平常的东西,可是作者却对家乡的鸭蛋久久不能忘怀,而且津津乐道“鸭蛋”,写得趣味趣盎然,令人感受到在平淡中充满了生活乐趣。
请你认真体会这一点,并想一想自己作文时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二、合作探讨目标1探讨解决以下问题:①第一段交代了家乡端午风俗的7个特点,其中3—6风俗反映人们如何的观念?吃“十二月红”表现了人们如何的愿望?②第二、三段介绍家乡鸭蛋的名声和特色,语言有何特点?流露出作者如何的情感?请体味“我走的地址很多,所食鸭蛋多矣,但和家乡的完全不能相较!曾经沧海难为水,异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一句。
山东省八年级语文下册17《端午的鸭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端午的鸭蛋》学 案 内 容 学生纠错、疑问三、精讲点拨 引导探究(一)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学生复述端午节的风俗。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文章第2、3自然段。
提问: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学生讨论、交流。
四、拓展延伸 当堂检测提问:说说你的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沈从文(端午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鼓励学生关心、参与有益的民俗活动。
五、回顾目标 布置作业(总结要点)课题 《端午的鸭蛋》编制审核 修改审批导学 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的情感,激发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
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重点 难点 1.加强朗读,感受文章的情趣。
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备课内容学生纠错、疑问 学 案 内 容一、导入新课 出示目标 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
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
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二、自主尝试 合作交流 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
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第l 自然段),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训练展示学案(满分40分,得分)知识点梳理识记理解应用学生笔记教师点拨训练内容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yí)西譬(pì)喻糯(nuò)米蹲(dūn)踞忌讳(huì) 酬(chóu)和铁箍(gū) 熹(xī)微2.解释下列词语。
八年级语文下册 17端午的鸭蛋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端午的鸭蛋教学案一、自学1、了解作家汪曾祺,学习字词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3、了解作者家乡的端午风俗,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4、品味平淡自然而韵味十足的语言二、量学1、字词门槛.( ) 籍.贯( ) 腌.蛋( ) 门楣.( ) 苋.菜( )络.子( ) 车胤.( ) 囊.( )萤映雪城隍.( )庙大襟.( ) 肃然起敬曾经沧海难为水与有荣焉2、汪曾祺:江苏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是沈从文的学生。
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
著有散文集《》。
3、思考回答:(1)你觉得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分别用小标题概括?(2)你认为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哪些句子能体现这种感情?三、导学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2、作者家乡的咸鸭蛋有什么特点?作者用了什么写法?3、写端午节的鸭蛋时写了哪些日常生活小事?4、品味作者的语言特点,试举例说明。
四、用学品读(2、3)段1、作者是带着怎样的感情向我们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高邮咸蛋的?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2、请以这是的鸭蛋,因为(找出文中相关语句)这样的句式来体会五、测学1、注音或写汉字Xiàn( )菜门méi( ) 车yìn( ) 城huáng( ) 庙náng( )莹映雪肃( )然起敬络( )子腌( )蛋大襟( )2、“曾经沧海难为水”这是唐代诗人《》中的诗句。
3、选文记叙的是最普通的端午的鸭蛋,但却让人回味无穷,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这对你作文有什么启示?4、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用囊莹映雪的故事?是否离题太远?5、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
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7课《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
《端午的鸭蛋》【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2、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3、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的对儿时生活的怀想,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1.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2.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学习难点】体味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及语言特色。
【自主预习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门楣.( ) 苋.菜( ) 籍.贯( )硝.药( )腌.腊( ) 络.子( )大襟.( ) 车胤.(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门楣:莫名其妙:肃然:与有荣焉:曾经沧海难为水:囊萤映雪:3、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提示:(1)通过找本文的中心句、过渡段、过渡句来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贯穿着这样一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4、《端午节的鸭蛋》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某某高邮人,______家。
5、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4月25日至5月10日麻城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麻城杜鹃旅游文化节”的活动,使“杜鹃花城”的名声响彻云霄。
B、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
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C、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D、某某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待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6、中国古代留传下来许多苦读书的故事,除车胤“囊萤映雪”之外,请你再简要写出两例:【课内探究案】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读下列古诗猜出我们的传统节日: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八年级语文下册 17 端午的鸭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7 端午的鸭蛋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重点难点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资料链接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
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小说,《蒲桥集》等散文集。
他的行文如同随意聊天,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
文风闲适自由,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中体现整体的严谨与和谐。
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温和、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第一课时课时要点积累字词,理清思路,把握情感。
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熏.五毒(xūn )拧.成小绳(níng)门楣.(méi )苋.菜(xiàn)车胤.(yìn)用酒和.(huó)系.百索子(jì)咂.摸(zā)腌.腊(yān ) 络.子(lào ) 2.解释下列词语。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与有荣焉:与之同感荣耀。
肃然起敬: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3.你觉得文中哪些语句有味?找出三五处,用波浪线标记,并稍作赏析。
(提示:可从词语运用、修辞效果、情感表达等角度赏析)合作探究1.通过找本文的中心句、过渡段、过渡句来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贯穿着这样一条思路:_ 家乡的风俗___→__家乡的鸭蛋_ _→___端午的鸭蛋___ 2.汪曾祺的家乡端午有哪些风俗习惯?为什么要先写端午的风俗?明确:家乡端午的的风俗有: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端午的鸭蛋》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17《端午的鸭蛋》导学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2.诵读课文,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3.了解端午风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2.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感受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资料链接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
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
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文学习。
大家知道我们中国的三大传统佳节吗?(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是合家团圆,普天同庆;中秋是吃饼赏月,千里婵娟;那端午节呢?请大家说说自己记忆中的端午节。
(学生或谈风俗或说感受)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㈠请同学们自由快速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课文㈡检查学生自读课文情况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门楣(méi) 苋菜(xiàn) 籍贯(jí) 硝药(xiāo)腌腊(yān) 络子(lào) 大襟(jīn) 车胤(yìn)2.说一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
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3、本文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提示:题目是“端午的鸭蛋”,那么文章是不是一开始就写端午的鸭蛋?如果不是,那么作者是从哪里开始写“端午的鸭蛋”。
八年级语文下册17《端午的鸭蛋》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7 端午的鸭蛋【预习指导】一、预习要求1.标记出重点字词,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2.了解作者家乡端午节的风俗,看看作者家乡高邮的鸭蛋有何特点。
3.感受作者从文中流露的感情。
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
二、预习检测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系.百索子()门楣.()红苋.菜()囊.萤映雪()络.子()腌.()车胤.()肃.然起敬()三、自学方法指导1.查阅资料,解决生字词。
2.结合预习问题勾画圈点,并可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进行批注。
3.质疑。
可找同学、老师探讨交流,也可自己查阅自己解决。
四、本课与前阶段学习内容的勾连衔接1.七年级学过《安塞腰鼓》等民族文化相关文章,本册《云南的歌会》也属于民族文化。
2.《端午的鸭蛋》同《云南的歌会》一样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课堂建议】一、教师的教学预设1.学情预设:对于课文内容的把握学生不存在太大困难,完全可以靠抓文本、与同学交流探讨、查阅资料等方式解决。
而作者的语言特点的品味则要靠反复的朗读来解决。
2.建议课时:2—3课时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2.教学难点理解平淡生活中蕴含的人生情趣和诗意之美,做一个爱生活的人。
三、教学中怎样发挥教师个人所长1.本文语言平淡而有味,夹杂着些许方言,很有地方特色,又有淡淡的幽默感。
教师的教学语言可模仿这一特色,让学生更好的进入情景;2.教师可收集本地具有地方特色的语言融入课堂中。
四、学生怎样展开自主合作学习环节一:自主学习结合预习要求,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环节二:合作探究(二人合作、四人合作、小组合作等形式皆可)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技巧突破:引导学生课文时要圈点勾画,从课文关键语句中提取信息。
2.仔细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
技巧突破:(1)提示汪曾祺的语言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近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第17课 端午的鸭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7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17课端午的鸭蛋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17课端午的鸭蛋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17课端午的鸭蛋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端午的鸭蛋【学习导言】端午风俗,乐趣无穷。
单是那一个小小的鸡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
让我们品读汪曾祺的散文,了解作者家乡的特别之处,在闲适自然的语言中品作者的故乡情节和超然之心。
课前尝试:试读课文、积累词语、资料助读、了解课文、评改订正【试读课文】读通课文,课文共有()节。
【积累词语】1。
读一读,查一查,写一写(每词写二遍),并给加点字注音。
汪曾祺.()咂摸.()城隍.()门楣.()用酒和.( ) 苋.菜( ) 籍.贯()腌.腊()络.子( )车胤.()肃然起敬囊萤映雪2.解释下列词语。
肃然起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助读】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
江苏高邮人。
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名家学习写作。
他是跨越几个时代的作家,也是在小说、散文、戏剧文学与艺术研究上都有建树的作家。
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诗和散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7端午的鸭蛋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
第17课《端午的鸭蛋》学案2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味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3.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研习:
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
2、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3、画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理由。
4、品味并小结文章语言特色。
精习:
拟写广告词
示例:“天上月亮太阳,高邮鸭蛋双黄”,请你也为高邮鸭蛋拟写一则广告。
时习:
汪曾祺先生笔下端午的鸭蛋如此让人神往。
揭开记忆的一角,尘封的岁月里留下了我们每个人金光灿灿的童年,请把你印象最深的童年时代的物件或经历记下来,模仿课文第一段
的写法,写一篇小短文,300字左右
1。
[K12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端午的鸭蛋》预习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K12学习教育资源
K12学习教育资源17《端午的鸭蛋》预习学案
一、认识作者
汪曾祺,江苏__________人,__________家。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
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二、基础知识
1.字词注音
汪曾祺.___ 倘.若_____ 咂.摸____ 城隍.____ 拧.成小绳____ 门楣.____ 籍.贯 ____ 硝.药 _____腌.腊____ 络.子____ 大襟.___ _ 车胤.____
2.口头解释下列词语,上课提问。
肃然起敬曾经沧海难为水囊萤映雪莫名其妙
三、初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自查资料,了解端午节的起源、有关习俗,及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
2.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3.作者家乡的端午节都有哪些风俗?哪些是特有的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些特有的风俗中,作者为什么只对小小的鸭蛋感兴趣?这其中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不用书面回答)
四、预习中产生哪些疑惑,记下来,上课讨论。
山东省八年级语文下册17《端午的鸭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new)
训练展示学案(满分40分,得分 ) 知识点梳理 识记 理解 应用学生笔记教师点拨 训 练 内 容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yí)西 譬(pì)喻 糯(nuò)米蹲(dūn)踞 忌讳(huì) 酬(chóu)和铁箍(gū) 熹(xī)微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譬喻:忌讳:扶摇而上:别具一格:酬和:悠游自在:若无其事:熹微:憨厚训 练 内 容学生纠错、疑问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本文的语言魅力主要*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得出。
有些语段还应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语调、读出韵味。
通过朗读,感受本文的情趣.学案内容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7《端午的鸭蛋》导学案(无
端午的鸭蛋【自研课导学】(课前预习20分钟)自读自悟《端午的鸭蛋》,20分钟内完成如下任务:1.默读课文一遍,标注疑难,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2.作者写了家乡端午节哪些习俗?3.揣摩语言,品味作者平淡而有味的语言。
【晨读课导学】晨读课:(20分钟目标:1、自由大声朗读《端午的鸭蛋》。
②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感情地诵读全篇;学有余力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2,小对子间背诵式检测。
【展示课导学】(课题:《端午的鸭蛋》作者:汪曾祺课时:一课时课型:预展课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诵读、讨论课文精彩语句,品味文章平课堂元素导学流程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总结归纳环节定向导学程序、要求、时间交流合作内容、形式、时间展示反馈方案、建议、时间随堂笔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走进文本亲近文字内容:走进文本,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思路。
学法:1,快速浏览文本,借助工具书解决字音问题。
并把你找出的生字难词写下来。
完成自我检测一。
2,根据文章的内容,将文章分成三部分,参照示例,完成自我检测二。
示例:端午的习俗(1、2)预时5分钟分享与交流A.两人小对子:1、对子间相互听读课文找出来的优美语句。
预时:2分钟挑战与冲刺B.四人互助组:小组长主持,循环交流随堂笔记展示主题一:美文畅谈建议:·板书文章结构示意图;·举办一次美文畅谈活动;·注意互动可以穿插畅谈以下内容:1,我们家乡端午有哪·自我检测一:美文畅谈一,端午的习俗(1、2)二,三,自我检测二:语句品读:语句赏析:品读文本体悟情怀内容:斟酌字句,赏析语句。
学法:1,汪曾祺的语言艺术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这三点在文中都有体现请选择一例加以分析。
示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赏析:此句中的一个“吱”用的最妙,绘声绘色,把吃咸鸭蛋的那种动感,那种快感,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2,再读文本,圈点勾画描写高邮鸭蛋的语句,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17端午的鸭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端午的鸭蛋》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汪曾祺2.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3.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酷爱二、课前预习:1.完成《评判手册》17课自主梳理。
2.作家作品介绍:汪曾祺(1920~1997),。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
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很有成绩,发表小说《》、《》。
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三、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二)检查预习(三)朗诵课文,整体感知1、忆端午:汪曾祺的家乡端午有哪些风俗适应?二、说鸭蛋:小组合作,请以“这是的鸭蛋,因为(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
(小组合作,选同窗发言)3、品乡情:作者是带着如何的情感向咱们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高邮咸蛋呢?三、《端午的鸭蛋》课内检测(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门楣.( ) 苋.菜( ) 籍.贯( ) 腌.腊( )(2)依照拼音写汉字sù()然起敬náng()萤映雪(3)文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如何的思想情感?《端午的鸭蛋》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2.琢磨、体味文章平淡而有味,典雅而又幽默的语言特色,体会作者语言风格二、教学进程(一)温习旧课(二)朗诵课文,整体感知悟生活:第4、五、6末节——生活味(作者不单单介绍了高邮的鸭蛋吧,他还写到了鸭蛋在小朋友手中的各类用途。
咱们再来看看4、5两末节文字。
反之亦然)1、不单单介绍了高邮的鸭蛋吧,他还写到了鸭蛋在小朋友手中的各类用途。
(作者对哪些场景经历犹新?)2、你看出了作者如何的情感?(汪曾祺说“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抒情诗”,风俗中保留着那个民族“常绿的童心”,表现着那个“民族”特有的“情感”。
)作者正是对童年的生活印象深刻、念念不忘,因此连年后仍然能够信笔写出如此的文字来,他体味到了平淡生活中的诗意与美好,儿童们悠闲的生活滋味让他印象深刻。
这或也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社戏》、丰子恺笔下的《竹影》一样,让小孩们终生难忘吧!)(“挑”字的妙处:有选择性的,不是随意的选,表现了小孩选择鸭蛋的慎重态度,写出了作者对这段生活的美好怀念。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端午的鸭蛋》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端午的鸭蛋》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2、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3、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4、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1、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2、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学法指导】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联系自己家乡端午节的习俗,分析感悟,反思归纳。
第1课时【预习导学】1、走进作者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
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2、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汪曾祺.(.) 系.( )百索子倘.( )若咂摸..( ) 城隍.( ) 拧.( )成小绳门楣.(.) 用酒和.( ) 苋.( )菜籍.( )贯硝.( )药腌.( )腊络.( )子大襟.( ) 车胤.( )(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门楣:莫名其妙:籍贯:城隍:肃然:曾经沧海难为水:与有荣焉:3.整体感知本文可分成几部分,怎样分?【合作探究】说端午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2.汪曾祺的家乡过端午有那么多风俗,他为什么偏偏挑选鸭蛋来写呢?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家大写特写呢?请你概括鸭蛋的特点,并找出相应的语句。
并以“这是……的鸭蛋,因为……”为句式说话。
说人生在这些特有的风俗中,作者为什么只对小小的鸭蛋感兴趣?这其中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练习巩固】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
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7《端午的鸭蛋》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吉林省通化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7《端午的鸭蛋》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吉林省通化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7《端午的鸭蛋》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吉林省通化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7《端午的鸭蛋》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7课《端午的鸭蛋》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味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3.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备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填汉字
门méi( ) jí( )贯 xiāo( )药大jīn( ) 车yìn ()
yān()渍城huáng()庙手 wàn()náng( )萤映雪门kǎn( ) jiáo( )石灰系( )百索子用酒和( )苋( )菜络()子
2、解释下列词语。
莫名其妙:
与有荣焉:
曾经沧海难为水:
囊萤映雪:
3、简介作者汪曾祺
预习: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文章分几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2。
用一两句话概括文意,并说说作者对端午的鸭蛋为什么难以忘怀?工整地写在下面。
江西省信丰县教育局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端午的鸭
十七、端午的鸭蛋【学习目标】1、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2、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3、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4、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1、了解端午习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2、学习诵读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
【学法指导】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联系自己家乡端午节的习俗,分析感悟,反思归纳。
第1课时【预习导学】1、走进作者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
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
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2、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汪曾祺.(.) 系.( )百索子倘.( )若咂摸..( ) 城隍.( ) 拧.( )成小绳门楣.(.) 用酒和.( ) 苋.( )菜籍.( )贯硝.( )药腌.( )腊络.( )子大襟.( ) 车胤.( )(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门楣:莫名其妙:籍贯:城隍:肃然:曾经沧海难为水:与有荣焉:3.整体感知本文可分成几部分,怎样分?【合作探究】说端午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2.汪曾祺的家乡过端午有那么多风俗,他为什么偏偏挑选鸭蛋来写呢?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家大写特写呢?请你概括鸭蛋的特点,并找出相应的语句。
并以“这是……的鸭蛋,因为……”为句式说话。
说人生在这些特有的风俗中,作者为什么只对小小的鸭蛋感兴趣?这其中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练习巩固】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
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
吉林省通化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7《端午的鸭蛋》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17课《端午的鸭蛋》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味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3.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备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填汉字门méi( ) jí( )贯 xiāo( )药大jīn( ) 车yìn ()yān()渍城huáng()庙手 wàn()náng( )萤映雪门kǎn( ) jiáo( )石灰系( )百索子用酒和( )苋( )菜络()子2、解释下列词语。
莫名其妙:与有荣焉:曾经沧海难为水:囊萤映雪:3、简介作者汪曾祺预习: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文章分几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2。
用一两句话概括文意,并说说作者对端午的鸭蛋为什么难以忘怀?工整地写在下面。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端午的鸭蛋学讲预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端午的鸭蛋学讲预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端午的鸭蛋学讲预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端午的鸭蛋学讲预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端午的鸭蛋》学讲预案第一课时一、自主先学1.了解作者:汪曾祺(1920-1997),江苏省高邮人,在小说、散文、戏剧文学等都有建树的作家。
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
在语言上的特点是: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平淡而有味,有淡淡的幽默。
2.识记重点字词,给加点字注音.门楣.( )苋.菜( ) 硝.药()腌.腊( ) 络.子( )车胤.()系.( )百索子倘.()若城隍.( )拧.( )成小绳3.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的问题。
(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其中哪些风俗是家乡独有的?(2)作者家乡的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请你概括鸭蛋的特点,并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3)作者笔下的端午的鸭蛋有哪些情趣?二、合作助学1。
检查自主先学的情况.2.阅读课文,小组讨论完成:(1)作者围绕家乡的端午节写了一些风俗,为什么要先写端午节的风俗?(2)汪曾祺19岁就离开了高邮。
浮云蔽白日,直至花甲之年才重返故里,可他对家乡的风俗却如此熟悉,如数家珍,作者是带着怎样的感情向我们介绍自己家乡特产的?你能否从具体的语句中加以说明。
3.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需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它写下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端午的鸭蛋》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端午的鸭蛋八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17 端午的鸭蛋教师寄语:在我的眼里,故乡的山无一不秀美,故乡的水无一不清澈,故乡的人无一不亲切!预习案【知识链接】1、写作背景当今社会,由于复制技术造成的那种虚拟幻化的“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因为它们的虚幻和刻板,已经不再具备可体验的审美特征。
真正具有可体验的美的特征的,恰好是真实的个体生存中的无时无刻不在的“小文化”“小话语”“小叙事”。
汪曾祺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贡献,就在于他对“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的解构,在于他对个体生存的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的昭示和呼唤,在于他帮助人们发现了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
美在身边,美在本分。
汪曾祺散文的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之所以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魅力,就在于他对“凡人小事”的审视,能做到自小其“小”,以小见大,而不是自大其“小”,以小媚“大”。
必须指出,汪曾祺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文深蕴着他独特的人生体验,但其效用并不只是自娱一己的性情,他强调自己的作品还应于世道人心有补,于社会人生有益,决不是要把个人与社会隔离开来,对立起来。
他的作品间或也流露出道家主张的随缘自适、自足自保的悠然任化的意趣,但断然有别于魏晋文人的清谈和颓废,在本质上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描绘是乐观向上的,相信“人类是有希望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
现代艺术,太多的夸饰,太多的刺激,太多的借助声光电气。
汪曾祺则是要从内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或“绿色艺术”,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引领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
2、艺术特色《端午的鸭蛋》是汪曾祺系列散文《故乡的食物》中的一篇文章,被编排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故乡的食物》系列中汪老不仅如数家珍地介绍学习目标: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
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学习重点:1.加强朗读,感受文章的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组员互相说说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体会文章内容,把握主旨,体会写法。
精彩语句要读出感情。
精习
拟写广告词
示例:“天上月亮太阳,高邮鸭蛋双黄”,请你也为高邮鸭蛋拟写一则广告。
指导学生写广告词。
尽情发言,斟酌推敲。
注意语言的训练 的同 时也要注意学生创意的设计。
时习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
倾听学 生的质疑,理出研习思路。
初步感知学习目标。
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朗读全文
小组交流自己的意见。
备习中的质疑,小组内交流后提出来,供研习交流。
注意引导学生倾听,并按要求进行评价。
研
习
精读研讨,理解课文主旨、写法
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习
初读课文,感知全文内容。
一、整体感知,理清 文章脉络
文章分几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二、在备习过程中,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感知全文;梳理脉络。)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பைடு நூலகம்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描述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
汪曾祺先生笔下端午的鸭蛋如此让人神往。揭开记忆的一角,尘封的岁月里留下了我们每个人金光灿灿的童年,请把你印象最深的童年时代的物件或经历记下来,模仿课文第一段的写法,写一篇小短文,3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端行文语言
午端午的风俗口语(短句)、、
的家乡的鸭蛋方言
鸭 端午的鸭蛋文言、成语
蛋 闲适自由雅俗共赏
教学反思
复
习
备习检 查(交流)
情境导入
出示检测学案。
适时做必要的点拨纠错。
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板书课题)
独立思考;对子 间互问互答;进行报告。
预
第17课《端午的鸭蛋》
导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味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3.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重点
体味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及语言特色。
难点
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课型
现代文阅读课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对策
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 邮鸭蛋有何联系?
2、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3、画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理由。
4、品味文 章语言特色。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 示。
明确:
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
备习
1.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 97),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2、端午节民俗介绍
3.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整理积累词语。
4.学习中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