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城区(最终)

合集下载

统编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期末专题复习6.1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习题精编 演示版

统编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期末专题复习6.1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习题精编 演示版
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 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
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
碳。”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完成“低碳生活”的相关问题。 (1)低碳生活是指: “低碳生活”指以节能的方式,以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 碳为主)排放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的生活方式。 (2)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示例: ①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②低碳,让我们的生活更美 好。 ③温室效应我不要,低碳生活我拥抱。
(摘自《新华网》) (1)从网约车、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创新的力量真实地改变了我们的 生活,你怎么看待这样的改变? 答案:(示例一)看好。共享交通符合绿色出行的观念,是低碳、便捷的,是 对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
(示例二)不看好。共享交通工具市场正在加速扩大,由于相关的法律还 不配套不健全,乱放、毁坏、偷窃等现象会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一些新的 矛盾和困难,也会影响市容市貌以及城市形象。
5、“低碳”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低碳生活”正日益为更 多人所接受。为了使同学们加深对“低碳生活”的认识,选择更加 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校团委将要举办一次展览宣传活动。请完成 下面的任务。 (1)阅读【材料一】,从两方面概括出实行“低碳生活”的必要 性。
【材料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温 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 生变化。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南、北极冰川开始加速融化,导致海平 面升高,沿海城市和低海拔岛国将被海水淹没。据预测,按现在的 速度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水温 升高将导致蓝藻过度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 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 ①减缓海平面升高淹没陆地速度;②抑制水体污染引发的一系列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绿色生态城区是指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建设,打造出环境优美、生态健康、资源节约、社会和谐的城市区域。

评价绿色生态城区的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下面将针对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标准应包括生态环境质量。

这包括空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植被覆盖率等方面。

空气质量是评价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市民的健康。

水质量方面,城市的河流、湖泊等水体应保持清澈、无污染,可以供人们娱乐、休闲和生活用水。

土壤质量也需要受到重视,要避免土壤污染和破坏,保持土壤的肥沃和健康。

植被覆盖率是评价城市绿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应该注重绿地的建设和保护,提高城市的绿化率。

其次,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标准还应包括资源利用和节约方面。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和过度开发。

评价城市的资源利用和节约可以从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土地利用等方面进行考量。

城市要提倡节约资源的理念,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减少能源浪费,推广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和污染,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随意扩张和占用农田。

再者,社会和谐是评价绿色生态城区的重要标准之一。

城市的社会和谐包括居民之间的关系、社会治安、文化氛围等方面。

城市的社会和谐程度可以从居民的生活质量、社会治安状况、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评价。

城市要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丰富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

最后,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标准还应包括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性方面。

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经济增长。

评价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性可以从城市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投入等方面进行考量。

城市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环境保护投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00-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指引

00-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指引

市场调研与物业策划
第 二 阶 段
生态建设条件综合分析
策略研究
总体指标
系统评估指标
系统规划
城市形态与环境设计
城市 总体 空间 形态 城市 街区 环境 绿地 广场 绿色 建筑
涵盖城市空间建设系统,实施空间规划的技 术研究工作
交通系统规划
公交 系统 慢行 系统 道路 交通 环境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能源 综合 利用 水资 源保 护利 用 废弃 物管 理
前言
F o re w o r d
为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共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示范省合作 框架协议》的有关部署和要求,指导全省绿色生态城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实现绿色生态 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 乡规划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制定《广东省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指 引》(以下简称“指引”)。 本指引以绿色、生态、低碳为核心理念,以促进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自然环境与人 工环境的和谐共处为主要方向,从以下两个方面规范全省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工作: 1)广东省行政辖区范围内规范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工作的编制流程、工作内容、 工作成果的基本要求; 2)引导绿色生态城区在绿色、生态、低碳理念指导下的规划编制技术方向。 以绿色生态城区为发展目标的城区(含新区),其规划编制、规划管理与相关建设活 动应按本指引执行。 本指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十二五”绿 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低碳生态试点城(镇)申报管 理暂行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共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示范省 合作框架协议》等国家与广东省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 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公共设 施规划规范》、《城市绿地设计规范》等有关规范及标准为基础,参照相关技术领域的 标准与规范,借鉴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区的规划与建设经验,并结合广东绿色生态城区发 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广东省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指引》由两部份构成:一是指引;二是附件(包括技 术条文与技术条文说明)。 1)指引——其作用是明确编制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成果,简明阐述重要技术原则 及重要规划控制指标,主要提供规划管理部门使用,为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工作组织 提供指导; 2)附件——技术条文,其作用是具体细化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各项内容的技术标准; 技术条文说明,是针对技术条文的目的与依据进行解释。附件主要提供规划编制单位使 用,为绿色生态城区规划编制提供技术参考。 本指引解释权归属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绿色生态城区 标准

绿色生态城区 标准

绿色生态城区标准绿色生态城区是指在城市建设中,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有效管理,打造出环境优美、生态平衡、资源节约的城市区域。

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是适应当前城市化进程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建设绿色生态城区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绿色生态城区的规划和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在城市建设中,应该尽量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保留和修复湿地、森林、草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同时,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合理布局绿地和公园,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

其次,绿色生态城区的建设应该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

在城市建设中,应该推广节能环保技术,提高建筑能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应该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再次,绿色生态城区的管理应该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城市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测和治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气、废水的排放,保护城市的水质和空气质量。

同时,应该加强对土壤和水资源的保护,防止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障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最后,绿色生态城区的建设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参与的作用。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鼓励居民参与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应该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总之,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生活。

只有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有效管理的基础上,才能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生态城区,为后代留下美丽的家园。

希望各地在城市建设中能够积极倡导绿色生态理念,共同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与案例

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与案例

形审:申报基础文件+城区管理类文件。 技审:申报技术文件进行逐条核查。
10
1 绿色生态城区-标识评价
文件安装章节分类 建议提交PDF版文
件 所有文件需包含文
件编制单位、人员 的盖章/签字 检测报告需出具第 三方检测机构提供 的正式报告
材料分类 材料名称 序号
材料说明
1 城区上位规划文件及批复文件 2 城区总体规划文件及批复文件
18
2 绿色生态城区- 典型案例
关键技术指标-高星级绿色建筑比例
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比例
◼ 根据财政部、住建部“关 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 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 [2012]167号)文件要求, 绿色生态城区新建建筑全 面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 准》中的一星级及以上标 准,其中二星级及以上标 准建筑达到30%。
5
1 绿色生态城区-标识评价
评价阶段 参评条件
规划设计阶段
城区已按绿色、生态、低碳理念 编制完成绿色生态城区专项规划, 并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
城区内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现行国 家标准《 绿 色 建 筑 评 价 标 准 》 GB/T 50378-2014中一星级及以 上的标准;
制定规划设计评价后三年的实施 方案。
◼ 应用节约型园林技术规划设计建设的绿地。
运管 ★★★
运管 ★★★
设计 ★★
设计 ★★★
设计 ★★
17
2 绿色生态城区- 典型案例
关键技术指标-绿色交通出行率
◼ 指通过各种绿色交通方式出行的总量与区域交通出行总量的比值。 ◼ 绿色交通方式包括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公共交通。
运管 运管 设计 设计 设计 ★★★ ★★★ ★★ ★★★ ★★
绿色生态城区 评价与案例

生态城市案例分析

生态城市案例分析

生态城市案例分析(总5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生态城市案例分析——“绿色之都”弗莱堡[摘要]“生态”正在成为城市的新名片,全世界很多城市开始以打造“生态城市”为城市建设的新目标 , 这股旋风为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指出了新方向,不过在这场“生态城市”建设“革命”中,真正被公众、政府认可的城市并不多,而地处德国南部的边塞小城弗莱堡就是其中一个被公认的生态城市的示范。

全球范围内的高度城镇化在提升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自然环境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使城市可以在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之下可持续性发展,是当今城市规划发展中一项亟需解决的根本任务。

以德国著名生态城市弗莱堡为例,对其绿色生态规划和建设管理措施进行探讨研究,学习借鉴其在城市生态规划以及管理建设方面所采取的优秀措施及方法。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技术;生态政策;公众参与;激励措施弗莱堡是全球四个公认的“生态城市”之一,从弗莱堡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以下几点值得研究借鉴。

1 建立适用的的法规体系弗莱堡在1996年就制定了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

2010年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5%,2030年降低40%。

这在整个欧盟是最早采取行动的。

弗莱堡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交通和能源部门的排放得到明显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使能源供应公司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奖励资金,用于交通和房屋建设项目在气候保护方面的奖励。

2 严谨而合理的规划建设体系欧盟自上而下的生态政策指导模式生态项目的规划建设离不开政策法规的保障。

德国等欧盟成员国在制定与环境相关的保护政策与法律法规时均会严格遵守欧盟所制定的各项环保政策与指导针。

各成员国与环境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均以欧盟政策方针为准绳并下达到联邦州层面及市镇层面,是一种层层递进深入的关系。

(1)欧盟层面:欧盟委员会下属环境总司提出欧盟环境保护政策,包括废弃物管理、噪声污染、化学品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预防和治理环境灾害等方面。

上海2035总规背景下的绿色生态城区展望

上海2035总规背景下的绿色生态城区展望

绿建篇0、引言当前,城市的绿色生态建设正成为城市发展趋势,伴随着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的发布,回顾既往几轮总体规划的发展历程,在上海2035总体规划“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愿景下,为实现“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城市要始终有温度”的美好生活场景,绿色生态城区的发展需顺应形势,进入以人为本需求导向的发展思路与模式。

上海2035总规背景下的绿色生态城区展望潘洪艳1,韩继红2,孙桦11.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2.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摘要关键词当前我国城市进入了绿色生态发展的新常态,本文以上海为例,在经历几轮总体规划后,迎来了面向未来的上海2035总体规划定位。

在此背景下,结合近年来上海市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为适应新一轮总体规划发展,本文深入剖析了上海绿色生态城区标准与总规目标需求的关联性,确立了以人为本的需求感知目标的新要求,探索以马斯洛的五个需求结合城区标准已有的指标属性,通过需求导向的关键目标需求指数化挖掘分析,最终提出了一套以需求导向下的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模式,以期通过该模式及其绿色生态策略来实现新时代“以人文本”目标下的需求,同时为后续绿色生态城区规划与建设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以人为本的需求感知;需求导向;发展模式1、上海总规愿景的发展与演变1.1 总体规划发展历程上海作为一个百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从一个渔村发展崛起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历经改革开放前后发展时期的几轮重大规划,从1946年到2001年,对引领和指导几十年来上海城市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1946年的《大上海都市计划》借鉴国外先进城市规划理念,目标致力于将上海建设为现代意义的国际大都市,其中DOI:10.16116/ki.jskj.2018.08.008特别关注The Special Focus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提出了“有机疏散、环城绿带、组团结构”以及公共服务设施以步行时间作为服务半径、道路分类分级布局等先进理念。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所长董珂:绿色生态城市理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所长董珂:绿色生态城市理
有一 个 问题 , 整 体 零 碳 的 解核 心 的 一 个 就 交 通 成 本 , 不同尺度 的分工所 产乍 的交通成 本是不 一洋 的 比如 我们说 做循环 , 就 是 希 望 能 够 降 低 运 输 成 本 实 现 能 耗 的 降 低
的. 精 致 化 的 分 工 才 能 现 综 台 效 率 的最 耶 么要达到整 体零碳 的 目的 , 是 让 每 个 地 方 都实现 零碳 . 还 是 局 部 适 合 产 生 碳 源 的 地 方 就 让
耶 我 们 怎 么 看 待 绿 色 态 城 市 的 内擒 ?绿 色 生态城 市 , 广 义 上 的 概 念 兼 顾 会 、 经济 、 自然 三 个方 面 。核 心 内涵 , 是 炎系的和i .
题 是什么尺度 下的 分工 . 才 能 安 现 效 率 最 ? 因
标 。 目标 背 后 隐 含 的 意 思 , 就 是 在 规 划 范 围 内 实 现 碳 源 和 碳 汇 的平 衡 。很 多地 方 都提 过 这 样 的 概 念, 比 如 马斯 达 尔 零 碳 城 、 瑞 典 哈 马 碧 生 态 城 现在 , 零碳建筑 、 零 碳 社 区 风 起 云 涌 。 小 到 一 个建 筑 . 小到一个社区 , 都 提 出 了 零 碳 的 目标 。比 如 中新 天津 生态城 、 美 国加 州零碳 建 筑 、 贝 顿 “ 零碳社区” 、 香港“ 零 碳 天地 ”
整 为零 ” ?让每一个个体都安现零碳 . 是不 是实 现 整 体 零 碳 的最 优 解 ? 我们 再 看 看 古 典经 济 学 的 綦 本 原 理 . 典 经 . 济学家 亚当斯密认 为 , 分 工是 现 效 率 个最 摹 本 的 原 则 。他 举 了 一 个 例 1 _ , A囤家 摘 长生 产 农 产品 。 B国家 擅 长 生 产 工业 产 品 、 、各 自 生 产 后 . 经 过 交 换 两 个 国 家 最 终 都 能 获 得 一 个 较 好 的 益 ,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绿色生态城区是指在城市建设中,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通过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和有效管理,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评价绿色生态城区的标准,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包括生态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效率、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逐一进行阐述。

首先,评价绿色生态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空气质量、水质情况、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空气质量可以通过监测PM2.5、PM10、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浓度来评价,水质情况可以通过监测水体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等指标来评价,土壤污染可以通过监测土壤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情况来评价,生物多样性可以通过调查当地植物、动物种类和数量来评价。

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价可以客观地反映出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其次,资源利用效率也是评价绿色生态城区的重要标准之一。

资源包括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评价资源利用效率可以从资源利用率、能源消耗强度、水资源利用效率、土地利用效率等方面来考量。

城区的资源利用效率越高,说明城区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再次,社会经济发展也是评价绿色生态城区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包括城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就业率、居民收入水平等方面。

绿色生态城区应该注重发展绿色产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最后,居民生活质量是评价绿色生态城区的重要标准之一。

这包括居民的生活环境、居住条件、教育医疗资源、文化娱乐设施等方面。

绿色生态城区应该注重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居住条件,完善教育医疗资源,丰富文化娱乐设施,让居民在城区中生活得更加舒适、便利。

综上所述,评价绿色生态城区的标准应该是一个多维度的考量,包括生态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效率、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合理的考量和评价,才能真正客观地评价一个城区是否达到了绿色生态的标准。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寻求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以改善全球环境问题。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社会发展,等等,这些都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绿色生态城区项目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它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从架构,重点,准则和目标层面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支持措施。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可靠、科学的评价标准,以便准确有效地评估和衡量绿色生态城区。

首先,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节能概念,以及从架构、重点、准则和目标几个层面提出的技术支持措施,建立评估绿色生态城区的定义应具体有效,使评价者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方向。

其次,应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环境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特点及实际措施,综合考虑环境问题,建立满足其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架构层面,具有政策和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国土规划管理、生态建设、水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空气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评价指标。

重点层面,主要是水资源管理、空气质量管理、能源结构改善、垃圾处理与回收、土壤污染防治、生态建设与保护。

准则层面,是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通过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健康、安全以及其他行为指标体系。

最后,目标层面,主要是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提高资源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同时考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因素。

此外,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还应包括建立监测和检测系统,以定期准确反映绿色生态城区实施情况。

借助监测系统,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当地环境和社会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和隐患,有助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通过以上的评价标准,可以准确衡量绿色生态城区的发展状况,有助于及时发现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弥补环境缺口,加快可持续社会发展步伐。

绿色生态城区

绿色生态城区

1、标准先行:以获批的评价标准作为评审重要技术依据 由于绿色生态城区的规划建设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规划编 制、实施与评价管理中还存在着标准缺失等问题。2013 年,经过明确工作内容和技术路线、 确定指标体系和评价类别方式、试点评估等多个工作阶段,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组织编制了 《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评价标准》和《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规划技术导则》。通过对 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分析、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试点区的技术要点的提炼、以及北京市在各 个领域的现状及问题的挖掘探讨,建立起涵盖绿色生态示范区规划、建设、管理全生命周 期的技术引导、监督核查与后期评估机制,以更有效地落实生态策略,总结经验教训。其 中《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评价标准》是 2014、2015 年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评价的重要 技术依据。
在开发模式上,目前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开发主要采取了政府主导、市场响应、社会有 限参与的模式。从其开发主体来看,主要有国际合作、部市共建、城市政府主导和开发商 主导四种类型。城市政府主导开发为政府设置管委会或成立城投公司通过招商引资、土地 出让、规划建设管理等手段来主导规划建设。这一部分开发模式占到绿色生态新区的多数, 部分城市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新城建设实施方案和工作机制,但也存在一些新城开发仅冠以 生态城的名字,但未采用真正的生态理念和技术措施来推动开发建设。开发商主导开发的 绿色生态城区多数为生态旅游度假、休闲养生、高端居住类的房地产建设项目。此类项目 通常规模较小,很多仅以绿色生态城作为噱头进行宣传和炒作,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生态城, 但其中也不乏部分有远见的开发主体有志于生态城开发建设,大力推动以绿色建筑、低碳 社区为主的开发项目[9]。
以上述 139 个新区项目为分析对象,从空间分布情况看,这些新区主要集中环渤海、 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和湖南、湖北等中部城市群,一方面表明这些地区经济和 政策环境为生态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绿色、生态、低碳已 成为新兴经济地区的战略发展方向。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西北、西南等一些经济相对落 后的地区也开始积极开展绿色生态实践探索,将生态和环境优势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推动 力,绿色生态发展不再是发达地区的专利。

武汉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310号

武汉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310号

武汉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正文:----------------------------------------------------------------------------------------------------------------------------------------------------武汉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2022年2月10日市人民政府令第310号令公布自2022年3月28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绿色建筑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

本办法所称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按照国家标准由低到高分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等4个等级。

第三条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基本级以上(含本等级,下同)绿色建筑标准建设。

集中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房地产项目应当按照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及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公共建筑应当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

鼓励上述范围以外的其他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含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下同)应当将绿色建筑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本辖区内绿色建筑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第五条市、区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绿色建筑发展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保障和房管、生态环境、财政、科技、水务、园林和林业、市场监管、经济和信息化、教育、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绿色建筑发展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4.15•【字号】内政办发〔2021〕21号•【施行日期】2021.04.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为贯彻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民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进一步加强全区建筑节能管理,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完善政策体系、规范市场行为、强化技术支撑为手段,全面落实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目标,进一步做好全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能耗“双控”工作,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为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依法推进,规范管理。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民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要求,健全政策体系、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发挥各部门协调推进机制,提高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科学化管理水平。

——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以发展绿色建筑为主线,重点抓好建筑能效提升、绿色建材推广、装配式建筑发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应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和绿色施工等工作。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结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气候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有序落实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和策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人居环境的需要。

——技术引领,创新驱动。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四新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应用,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和产品,实现全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能耗“双控”目标。

关于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城市的提案

关于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城市的提案

关于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城市的提案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970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案由:关于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城市的提案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财政部办理提案人:李卫华主题词:城市,生态提案形式:个人提案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大潜力所在,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建设绿色生态城市,不仅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降低城市碳排放的重要举措,更是扩大城市内需、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从传统单一的经济开发模式向复合生态开发模式转变的必由之路,对于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资源消耗、环境约束等诸多问题日益显现。

一是城市规划建设千篇一律,缺乏城市历史与自身特色;二是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依旧,城市功能区规划协调发展不足,城市拥堵现象日益加剧;三是“大开大发”、“大拆大建”的城市建设思维依然,不少城市新区建设中存在土地资源浪费;四是城市水环境治理、垃圾处理严重滞后。

统计数据表明,大多数城市环保、高效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不完善,城市消耗了85%的能源和资源,排放了相同比例废物和废气,流经城市的河道80%以上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城市绿色生态建设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部分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绿色生态认识不足,绝大多数城市新区尚未编制绿色生态建设专项规划,相关资金投入或政策倾斜不足。

其次,城市建设中土地、规划等约束性指标滞后,只有少数城市新区将绿色建筑、土地集约利用等指标纳入土地出让或规划的前置条件。

再次,城市绿色生态示范建设开展缓慢。

关于印发“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的通知
2 0 1 3 年第 5 期( 总第 4 1 卷
第2 6 7 期)
建 筑 节 能
一政策与法规
L W S& REGULAT 1 ON
N o . 5 i n 2 0 1 3 f fo t  ̄ N o . 2 6 7 , V0 1 . 4 1 )
关于印发“ 十 二五 ’ ’ 绿色建筑 和绿色生态城 区发展规 划 的通 知
地 区 既有 居 住 建 筑 供 热 计 量 和 节 能 改造 4亿 平 方 米 以上 , 夏 热 冬冷和夏热 冬暖地区既有居住 建筑节 能改造 5 0 0 0万 平 方 米 ,
工作方案》 、 《 绿色建筑 行动方案》 等, 制定本规划。

公共建筑节 能改造 6 0 0 0万平方米;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农
纲 要》 、 《 节 能 减 排“ 十二五 ” 规 划》 、 十 二五” 节 能 减 排 综 合 性
3 . 引导商业房 地产 开发项 目执行绿色建筑标 准, 鼓励 房地 产 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 小区, 2 0 1 5年起 , 直辖市及 东部沿海 省市城镇 的新建房地产项 目力争 5 0 %以上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 4 . 开展既有建筑 节能改造。“ 十 二五 ” 期 间, 完成 北方采暖
店、 商场 、 写字楼等 大型公共 建筑 , 2 0 1 4年 起 率 先 执 行 绿 色 建 筑 标准 。
后在天津 、 上海 、 深圳、 青 岛、 无锡 等地开展 了生态城 区规 划建 设, 并启动 了一批绿色 建筑示范工程 。 建设绿色生态 城区、 加快 发展 绿色建筑 , 不仅是转变我 国建筑 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 式的重大 问题 ,也直接关系群众 的切 身利益和 国家 的长远 利 益。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推 动绿色生态城区和绿色建 筑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 友好 型城 镇, 实现美丽 中国、 永 续发展 的 目标 , 根据 《 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 十二个五年 规划

倾力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示范新城区——由全国绿色生态先进城区看济东新区发展

倾力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示范新城区——由全国绿色生态先进城区看济东新区发展
且 所 有产 业均 为 新建 项 目 , 规 划 建设 发 展 空间 巨大 。
线: 四 区 即职 教 园 区功 能 区 、 商 务 中 心区、 西部滨湖居住区、 东 部 滨 湖 居
有 关部 委 为保 障改 善 民生 , 加快 建 设
资源节 约 、 环 境 友 好 型社 会而 实 施 的
部 有 关文 件精 神 , 市委 市 政府 科 学决
策, 及 时 安排 , 提 出 济 东 新 区 创 申国 家绿 色生 态示 范城 的 目标 。 2 0 1 3年 1
( 一) 规 划布局 优 势
1 . 区位 优 越 。根据 《 济 源市 城 乡
金 融服 务 、 会议 会展 、 中介服 总体发 展规 划( 2 0 1 2 — 2 0 3 0 ) 》 , 济 东 部 经济 、
在 必行
近年 来 , 市 委 市 政府 以九 大重 点 区域 建 设 为载体 , 强 力 实施 新型 城 镇 化战略, 提 出将 济 东 新 区建成 城 市拓
展 的核 心 区、经 济 发展 的 带动 区 , 扮
市会 展 中心 为依 托 , 形 成 以会 展 活动
倾 力打造绿 色生态
宜居 宜业 示范新城 区
由全 国绿 色 生态 先 进 城 区看 济 东 新 区发 展
济源市 住房和 城 乡建设局 局长 王 四 战
深 入推 进 绿 色生 态城 区建 设 , 规 模 化发 展 绿 色建筑 , 是 国 务院 和 国 家
靓城 市 的 “ 东大 门 ” 。济 东新 区创 申绿 色 生 态 城 在 规 划 布 局 、绿 色 建 筑 发 展 、 生态环 境 条 件等 方面 优 势 明显 ,
新 区位 于济 源市 东 部 ,规 划 面 积 1 O 平 方公里 ,在 中心城 区规划 的 8 0平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绿色住建”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通知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绿色住建”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通知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绿色住建”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20.05.29•【字号】湘建科函〔2020〕68号•【施行日期】2020.05.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正文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绿色住建”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通知湘建科函〔2020〕68号各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长沙市城市人居环境局,各有关单位:为加快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我厅制定了《湖南省“绿色住建”发展规划(2020-2025年)》。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0年5月29日湖南省“绿色住建”发展规划(2020-2025年) 住房城乡建设是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住房城乡建设成就显著,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提高。

同时,住房城乡建设整体性不强、系统性不足、宜居性不高、包容性不够、针对性不准的问题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严重阻碍了我省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

为加快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强化“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导,牢牢把握高质量绿色发展要求,按照“绿色理念、绿色生活、绿色建设、绿色管理”基本思路,走彰显湖湘风韵、顺应人民期盼的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追求,让湖湘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城乡更美丽。

以创模为契机 打造铁岭生态新城.doc(最终稿)

以创模为契机  打造铁岭生态新城.doc(最终稿)

以创模为契机打造铁岭生态新城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各级地方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平台。

对提高城市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铁岭市委市政府对创模工作高度重视,几年来秉承“环保、绿色、低碳”的理念,实施重点污染源治理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并于2006年,高起点规划了铁岭新城,创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如何以创模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打造铁岭新城,实现生态、环保、低碳的目标,应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要把生态规划作为铁岭新城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好的环境来自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没有规划就没有办法控制环境,规划是龙头,是一项最基础的工作。

对铁岭新城而言,打的是生态牌、环保牌,所以生态规划尤显重要,是指导新城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所谓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市的新城区规划建设可以说起点非常高,全国和国际知名的20多家设计单位,对总规、控规和包括市政、园林、桥梁、公路等在内的新城区的每个大系统都进行了精心的规划设计。

并在规划设计中充分体现生态理念,打造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

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初步呈现“两条碧水穿城过、十里湖山尽入城”的山水景观特色,展现“春花笑绿水,秋树舞轻烟,湖天共一色,铁岭将胜仙”的美妙景致。

可以说铁岭新城充分体现了生态主导的理念。

但从生态规划的角度讲,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完善,还应更加注重细节。

如对绿化、美化的规划,要以园林城、水城、环保模范城为抓手,充分体现生态为本、环境优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阶段: 2013年4月,《“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提
5
出在全国建立100个左右不小于1.5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区,按照
绿色生态城区的政策与发展
近年我国生态县、生态城市建设分布
6
典型生态城区的经验与启示
曹妃甸生态城
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南部沿海,曹妃甸新区东部寸 草不生的盐碱滩地上天津市滨海新区。曹妃甸生态 城建设于2008年9月启动。已经完成造地约15km2, 处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阶段, 总建筑面积约30万m2。重点发展低碳环保产业、滨 海旅游产业、生活文化产业、国际教育产业、医疗 健康产业“五大产业”
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年人均淡水可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20 个 二氧化硫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有13 个是中国城市;
城市能源消耗量增大:中国占全球能源总消耗量第二,仅次于美国,工业、交通 和建筑业能源消耗量最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能源需求将继续大 幅度攀升;
城市和全球气候问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气候变化对 脆弱地区的城市带来了严重威胁,政府面临巨大国➢ 我国绿色生态城发展的必然性
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未来20 年,中国城市人口年增长量将达到约1770 万人, 相当于每年增加了一个全球性超大城市,如纽约(1780 万)和首尔(1750 万);
城市地区的快速扩张:大量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其严重性已威胁到政府强 制规定的国家最低水平(红线)- 1.2 亿公顷,另一个问题是搬迁农民的社会问 题;
第四阶段:2012年10月,住建部对低碳生态试点城(镇)和绿色生态城区工作进行 了整合,并联合财政部鼓励、支持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建设。 天津市中新生态城、河北省唐山市唐山湾新城、江苏省无锡 市太湖新城、湖南省长沙市梅溪湖新城、重庆市悦来生态城、 贵州省贵阳市中天未来方舟生态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新区、 深圳市光明新区等被确定为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预计2015 年公交出行比例将达到70%,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将达到20%。将由一个成本效率很高的快 速公交系统担任整个交通系统的骨架。通过促进绿色交通,生态城致力于促进交通相关性二氧化碳减排, 将排放量限制在低于20 千克/ 人/ 千米。 由于生态城所在地区面临缺水问题,所以曹妃甸生态城努力促进再生水、淡化水和雨水的使用。来自 非传统水源的供水将占供水总量的50%。100% 的家庭污水将得到处理和再利用。 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生物能、风能和地热能,将占总能源供应量50% 以上的份额。此外,工业 区钢铁厂和发电厂的工业余热还将成为重要的供热源。垃圾焚化和热电冷三联系统也将成为补充性热源。 海水淡化设施将和热电厂联合建设。 7
的国家级“生态县区”或“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地方政府 也发布了许多地方性生态行动条例;
第二阶段:2011年前,通过国际合作、签订部省、部市合作协议的方式,推进了 中新天津生态城、唐山的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北京的中芬门 头沟生态城等12个生态城试点工作;
第三阶段:结合低碳生态试点建设情况,为规范低碳生态试点申报工作,2011年 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并出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低碳 生态试点城(镇)申报管理暂行办法》,推进绿色低碳生态城市 试点;
8
典型生态城区的经验与启示
上海东滩生态城
东滩位于中国第三大岛屿上海崇明岛,东滩生态城计划在2010 年容纳5 万人,2040 年容纳50 万人 ,总面积86 平方公里。按照计划,城市地区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余土地预留为农业用地以及城市 与自然湿地之间的人工湿地缓冲区。东滩计划通过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和城市垃圾利用来发电。 还将利用氢燃料电池等清洁技术对公交系统供应能源。计划建设一个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网络,协助城 市达到接近零排放的目标。东滩地区的耕地将采用有机耕作方法来种植粮食。建筑物均需符合节能标 准。但是,尽管规划早在2005 年就完成,而且按照规划第一期建设工作将于2010 年上海世博会之前 完成,项目最后却中途搁置,至今也没有建成任何建筑物。尤其是因为资金问题、地方政府优先项目 转变和环境问题(担心生态城的选址会危及一片具有全球意义的湿地,工作岗位、与上海的通勤)。
典型生态城区的经验与启示
深圳坪山新区
• 位于深圳市东部。 • 辖区面积约168km2,2010年新区实际居住人口约
60万人,规划2020年新区建设用地规模为 65.51km2。 • 公交运力和步行路、公交专用路、自行车专用 道等慢行交通体系完善。 • 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 业等四大主导产业。 • 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按照100%比率推行,目前 已建绿色建筑的总面积约131万m2。 • 结合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调整要求,致力于 建设“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为主体 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园绿地体系。
9
典型生态城区的经验与启示
辽宁省本溪黄柏峪 “可持续生态村”
黄柏峪是一个位于辽宁省东北部的贫困村,2003 年被选定为中国“可持续生态”模范村。该项目的 目的是通过用干草和压缩泥砖建设新式房屋,来降低能源成本 ,这是美国开发的一种全新技术。房屋 设计特色包括完全朝南、完全隔热、屋顶式太阳能板、辐射热地板和燃气管道,燃气由附近的甲烷生 物厂供应。计划把村内370 个分散的家庭集中到一起,并且将其所有耕地合并,同时增加一定面积的 土地用于耕种和开发。至今为止,只建设完成了42处房屋,而且大多没有采用计划中的方法。项目失 败主要是因为对当地情况缺乏了解。农民拒绝入住新式房屋,因为院子的面积不够大,无法饲养动物 和维持生计;而且这种新式房屋还带有车库的,但是农民们都买不起车。另一个问题是对成本和建设 过程缺乏监督。由于成本超支和缺乏政府补贴,房价上升到2 万美元,这是村民无法承受的。
共识: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高效型和社会和谐型” 为特 色的新型城市开发模式,取代从前“资源能源密集型”城市化路径。
4
➢ 绿色生态城我区国的绿政色策生与态发城区展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2004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订《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包含 19 个定量指标,2007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中挑选了11 个 城市作为 “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试点” 。环保部门也有相应
生态城区绿色建筑经验与案例分析
赵敬源教授
目录
绿色生态城区的政策与发展
随着高速工业文明的发展,全世界面临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 大压力,因全球气候变化而涉及的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 全等问题已越来越影响人类的活动。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 设生态城市已经成为管理层到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共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