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弥勒、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
宋代佛教禅宗与净土宗的兴起
宋代佛教禅宗与净土宗的兴起宋代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佛教在此时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发展。
其中,禅宗和净土宗是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宗派。
本文将探讨宋代佛教禅宗与净土宗的兴起。
一、禅宗的兴起宋代是中国禅宗发展的黄金时期,禅宗在此期间经历了一个由衰退到复兴的过程。
在北宋初期,由于政治乱局和社会动荡的影响,佛教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禅宗也遭遇了一段低潮期。
然而,随着国家局势的稳定和社会治理的改善,禅宗开始逐渐复兴起来。
在宋代,有一些重要的禅宗祖师如曹洞宗的道信禅师、禅宗六祖惠能、临济宗的黄龙和尚等,他们的教诲和著作为禅宗的兴起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同时,一些皇室、士人和世家的支持也为禅宗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禅宗的兴起还与宋代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宋代是一个重视实用主义的时代,儒释道三家各有其地位,禅宗以其修身养性、修行觉悟的特点吸引了许多士人和社会精英。
他们以禅定悟真、求得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以应对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中面临的挑战。
二、净土宗的兴起与禅宗相比,净土宗在宋代的兴起相对较晚。
净土宗的核心信仰是弥陀佛,弘扬了净土教义,即信仰弥陀佛,念诵弥陀佛名号,以求生净土,解脱于轮回之苦。
净土宗的兴起与当时社会背景中的忧患意识和人们对来生与救赎的渴望密切相关。
宋代社会面临着频繁的战乱和灾害,人们渴望在来生中获得安宁,并从苦难中得到解脱。
净土宗提供了一个简单、直接的修行方法,使普通人也能通过念佛信仰追求解救。
在净土宗的发展过程中,著名的禅宗大师如法然和济公等人对净土宗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通过撰写经典、传播教义以及与其他宗派进行对话交流,逐渐扩大了净土宗的影响力,使其成为当时佛教界的一个重要力量。
三、禅宗与净土宗的关系尽管禅宗与净土宗在认知和修行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在宋代佛教史上的发展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共同点。
首先,禅宗和净土宗都致力于提供一种救度众生的修行方法,以帮助人们解脱苦难,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道安佛学思想及其弥勒净土信仰
作者简介 :张
平 (96 ,男 ,河北邯郸人 ,( 家庄 005 ) 河北省社会科 学院哲学所 副研 究 员,主要从 事 中国哲 学和 15 一) 石 50 1
文化 研 究 。
① i- l ̄:《 t 安般注序》 ,见许 明:《 中国佛教经论序跋 记集 ( 东汉魏晋 南北朝 隋唐五 代卷) 。 道安卷) ,上 海:上 海辞 书出版社 ,
张 平
【 摘要 】道安作 为中土早期佛教的一代宗师 ,于佛 教戒定慧 三学均有 卓越之发 明 ,思想宏 富深厚。文章分 疏 、论析 了
道安有关戒定慧三学 的理趣要 旨,阐释 了其 由早期禅观向般若学转 变的理论进路及 其弥勒净土信仰 。
弥勒所在的兜率万方数据现代哲学2009当时佛教初人中土译经作为其主要传播的佛教信徒也是一位治学谨严的佛教学者他方式和途径开始渐次涌人并流传但由于文化高度重视佛典翻译的准确达义以为如此方能使天然差异和隔疏佛典的翻译不可避免地出现许人们正确顺畅地理解佛义真谛领受佛法
道 安 佛 学 思想 及 其 弥勒 净 土 信 仰
【 关键词 】道安 ; 佛学思想 ;弥勒净 土信仰 ;早期 中土佛理建设
中图分类号 :B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0 76 (0 9 4— 12— 9 9 00— 60 20 )0 0 0 0
作 为 佛 教 在 中土 的早 期 传播 者 ,道 安 对 当
而成 “ ” 定 ,调 息 有 六 个 阶 段 ( 息 、 相 随 、 数
一
、
禅 学 思 想
禅学,当时又称禅数之学 ,由西域僧人安世 高所传 ,当为印度小乘佛教 “ 上座部”系统的一 切有部 理论 。禅 学 当时主 要流 行在 北方 ,因而 对 直行 业北方 的道安 产生 了深 刻 的影 响 。道安 曾 注 《 般》 诸 经 ,并 为之作 序 ,深契妙 旨,进 而 安 阐发 其禅 学 观 : “ 般 者 ,出入 也 。道 之 所 寄 , 安 无往 不 因 ,德之所 寓 ,无 往不 托 。是故 安般 寄 息 以成 守 ,四禅 寓骸 以 成 定 也 。 寄 息 故 有 六 阶 之 差 ,寓骸故 有 四级 之 别 。阶 差 者 ,损 之 又 损 之 , 以至于无 为 ,级别 者 ,忘之 又忘 之 ,以至 于无 欲 也 。 “ ” 即入 息 , “ ” 即 出息 , “ 般 ” ” 安 般 安 亦 即调 息呼吸之 意 。道 安认 为这 种调 息 方法 是一 种基本的禅法 ,是修行必备 的基础 ;通过这样的 禅修可实现形上的道 、德追求。他解释了安般的 具体内容 : 安般依调息而成 “ ,四禅借体骸 守”
古印度净土宗兴起佛教的传播
古印度净土宗兴起佛教的传播在古印度的历史长河中,佛教起到了重要的传播作用。
其中,净土宗作为佛教的一派,在古印度的出现和兴起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本文将从净土宗的传播路径、原因以及后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净土宗作为一种佛教信仰流派,强调信众通过持念佛号、念佛修行,得以超脱生死轮回,进入西方极乐净土的境界。
这一信仰主张在净土宗创始人阿难陀尊者的倡导下逐渐传播开来。
首先,净土宗的传播路径主要集中在古印度的庄严城,即净地城。
作为佛教中心之一,庄严城吸引了众多来自古印度各地的修行者和信众。
净土宗借助这一地理优势,将教义广传于净地城的人民之中。
其次,净土宗传播的成功还与其独特的教义理念密不可分。
净土宗主张信众通过持念佛号,念佛修行,心无杂念地专注于佛陀的慈悲与智慧,从而获得生死解脱的机会。
这一简洁而强大的修行方法吸引了很多寻求解脱之道的人们,并逐渐在古印度的宗教领域中崭露头角。
在净土宗兴起的同时,它也对古印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净土宗通过其广泛的传播,拉近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宗教距离。
净土宗主张"人间即净土,众生皆如来"的观念深受普通信众的欢迎,使得佛教得以走进寺庙之外的人们,为古印度社会的宗教和信仰多元化作出了贡献。
其次,净土宗的兴起也推动了佛教文化在古印度的传承。
净土宗注重念佛修行的方式,使得诵经和正行成为佛教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传统在古印度佛教中得到了延续,并为后来的佛教学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净土宗的传播也为佛教教义与哲学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净土宗强调众生因果,主张善行积累善缘,信仰般若智慧的引导。
这一观念对佛教教义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佛教哲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综上所述,古印度的净土宗兴起为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其传播路径集中在净地城,而其独特的教义则为广大信众所接受。
净土宗的兴起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古印度宗教的多元化,并为佛教文化和哲学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弥勒佛的传说故事
弥勒佛的传说故事弥勒佛,又称弥勒菩萨,是佛教中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位菩萨。
他的传说故事源远流长,深入人心。
在我国,弥勒佛的信仰与崇拜历史悠久,他的形象和教义对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弥勒佛的来历与传说丰富多样。
据佛教经典记载,弥勒佛出生于古印度的波罗奈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他在听了释迦牟尼佛的教诲后,心生信仰,立志修行。
经过长时间的苦行,弥勒佛终于修成了正果,成为了菩萨。
在未来,弥勒佛将继承释迦牟尼佛的佛位,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任佛祖。
弥勒佛的形象特征独具特色。
他常常被描绘为笑容满面、大腹便便的模样,象征着富饶、吉祥和快乐。
他的的形象代表着宽容、慈悲和智慧,让信徒们感受到了佛教的温暖与亲切。
在寺庙中,弥勒佛的塑像通常置于山门之内,成为信徒们入门所见的第一个佛菩萨,寓意着欢喜迎宾。
弥勒佛的信仰与崇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自从佛教传入我国以来,弥勒佛的信仰便迅速传播开来。
据史书记载,东晋时期,高僧道安首次将弥勒佛信仰引入我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弥勒佛的信仰在我国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了广大信徒心中的守护神。
在五代十国时期,契丹王朝建立者耶律阿保机曾尊奉弥勒佛,将祂视为国家的保护神。
弥勒佛在我国的传播与影响不容忽视。
他的教义深入人心,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弥勒佛的慈悲与宽容精神,使得佛教在我国得以广泛传播,为信徒们提供了精神寄托。
同时,弥勒佛的形象也被融入到民间信仰中,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福神。
弥勒佛的寓意与现实意义值得深思。
他的形象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吉祥、富饶的追求。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困境时,常常会想起弥勒佛的笑容,以此来激励自己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弥勒佛的教义,如宽容、慈悲、智慧等,也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提供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总之,弥勒佛的传说故事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他的信仰与崇拜,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使得弥勒佛成为了佛教中一位非常重要的菩萨。
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弥陀信仰之源起
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弥陀信仰之源起作者:苏思铭来源:《知与行》2016年第12期[摘要]弥陀信仰起源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
学术界多从“无量寿”和“无量光”名号的字面含义入手,援引佛教以外的诸神作为弥陀信仰的来源。
其中“无量光”带有浓厚的他力救赎思想却被学术界所忽视,而这种思想最有可能受到犹太教的影响。
弥陀信仰起源于大乘佛教初期,且极有可能产生于中亚地区。
从最初弥陀的造像上看,它最早是受到犍陀罗佛像造像艺术的影响,而犍陀罗佛像造像艺术风格得以发展,应归功于希腊人的影响。
无量寿的思想亦非原始佛教所主张,在其他宗教中寻找关于无量寿思想的来源,最有可能受到波斯人的宗教影响。
弥陀信仰形成的根本动力还是在于佛教自身的发展,早期佛教所具有的“念佛” “念天”的观念,可视为净土信仰的起源,而“回向”思想与他力救赎思想相遇,打通了佛与信众布施功德的双向渠道,信众可以指望诸佛累世功德的“加持”,从而大大改变累世的业。
因此弥陀信仰亦是佛教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阿弥陀佛;波斯;希伯来;希腊;印度[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12-0082-05阿弥陀佛是梵文Amita-buddha的音译,亦作“阿弥多佛” “阿弭跢佛” “阿弭亸佛”等,略称“弥陀” “阿弥”等。
“阿”(A)意为“无”,弥陀(mita)意为“量”,故又译为“无量佛”,通常称作“无量寿佛”[1]706。
另有“十二光佛”名号,分别是: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1]707。
在这13个名号中,共有12个名号都与“光”有密切的关系,而最常见的两个名号是无量寿(Amitayus)和无量光(Amitabha)。
无量寿的译名仅仅表示了阿弥陀佛内涵的一个方面,却没有体现阿弥陀佛救度众生,大慈大悲的内涵。
而以“无量光”为代表的“十二光佛”名号更能表达救拔一切苦海众生大愿。
浅析唐宋时期弥勒经变的演变
浅析唐宋时期弥勒经变的演变发布时间:2022-05-18T08:26:43.568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3期作者:周帅师[导读] 弥勒信仰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具有中土性质的弥勒经变最早在隋代出现,周帅帅山西大学美术学院 030000摘要:弥勒信仰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具有中土性质的弥勒经变最早在隋代出现,在唐代获得极大的发展,五代宋时期,弥勒经变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呈现出程式化的倾向,世俗性气息也更为浓重。
本文通过梳理隋代到宋代出现的弥勒经变,来进一步探讨弥勒经变发生演变的原因。
关键词:唐宋时期;弥勒经变;程式化;弥勒信仰起源于印度,早在部派佛教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关于未来佛弥勒的崇拜。
中国起初对弥勒的表现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菩萨和佛,分别表现的是弥勒上生兜率天说法和在龙华树下得道成佛。
中国早期弥勒菩萨形象为交脚单独塑造或者与七佛并置,弥勒佛形象则通常呈单尊或者三佛形式。
关于弥勒上生信仰的的译经只有一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沮渠京声译),而关于弥勒下生信仰的译经总共有五本——《弥勒下生经》(竺法护译)、《弥勒大成佛经》(鸠摩罗什译)、《弥勒下生成佛经》(鸠摩罗什译)、《弥勒来时经》(失译)、《弥勒下生成佛经》(义净译)。
在中国,关于弥勒信仰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一个时代,政局混乱,战争不断,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迫切期望弥勒下生,获得解脱。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弥勒信仰所提倡的救世思想以及教义宣传的净土世界的美好与生活在乱世与苦难社会形成强烈的对比,因此在南北朝获得迅速发展。
根据相关记载,南北朝时中原地区以及敦煌就出现了很多关于弥勒信仰的文史资料。
如僧佑《出三藏记集》卷十二中就载有《宋明皇帝初造龙华誓愿文》、《齐竟陵文宣王龙华会记》、《京师诸邑造弥勒像三会记》等篇目。
龙华会指的是弥勒在龙华树下降魔得道成佛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说法,称为“弥勒三会”或者“龙华三会”,因此,通过这些题名我们可以肯定这些资料与弥勒下生有关。
试析弥勒信仰在西域佛教中的地位
佛信仰可为那些热心建设佛 国净土 的信众带去希望 。
西 域 历 史 文 献 中 的弥 勒 信 仰
季羡林 的研究结果表 明, 弥勒信仰 曾在新疆广泛传布。 他对
克孜尔梵文残卷研究发现 , M a i t r e y a 这个 字出现 了五次 ,梵文残
【 关键词】 西域佛教 弥勒信仰 地位
基金 项 目: 本文系2 0 1 5年 榆 林 市科 技 局 产 学 研 合 作 项 目《 榆 林 宗 教旅 游 资 源保 护 与 开 发 研 究 》
( 编号: 2 0 1 5 CXY-1 0 ) 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将从西域石窟壁 画、 西域佛教经典 翻译 与流传、 西域佛 教历史文献等方面论证弥勒信仰在西域佛教 中的地位 。通常根 据弥勒修行成佛 的先后顺序 ,将弥勒信仰分为上生信仰和下生 信仰 。 弥勒信仰分为弥勒菩 萨信仰 、 弥勒佛信仰 以及弥勒净土信 仰 。佛教信徒信仰弥勒菩 萨, 且发愿往生弥勒兜率净 土 , 其 目的 是为 了进入兜率天见 到弥勒菩萨 闻法 ,并能在未来随弥勒下生
卷 中菩萨很 多 , 但是表明弥勒的却仅有一个 , 由此可见弥勒在众 多菩萨 中的地位不一般 。 于阗文关 于弥勒信仰的文献有两种 : 一
种是 E . E m m e r i c k的 T h e B o o k o f Z a m b a s t a , A K h o t a n e s e P o e m o n B u d d h i s m……另一种是德国学者 E ns r t L e u m a n n的M a i t r e v a —
山石窟等 。 目前在仅存的个别洞窟中残 留着依稀可见 的壁画 , 在
自-浅谈弥勒净土的信仰
浅谈弥勒净土的信仰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圣达法师发布时间:2013-8-26 18:59:36繁體版弥勒菩萨是未来佛,经过七佛授记,为释迦牟尼佛的辅佐,现在正在兜率内院主持说法。
是释迦牟尼佛的法统继承人。
弥勒净土是佛教徒所要追求的一种精神,是不断地实践开发智慧,由智慧再结合实践,渐渐增长,渐渐增高,最终而能证得佛果的信仰依归。
前言净土的含义:净是无污染、无垢秽、一尘不染义;土为梵语译为刹,刹土,即世界或地方。
所以,净土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清净的地方,它是由清净功德壮严所成。
佛法的清净,含有美妙与圣洁的意思。
“净”包括两个方面:众生的清净和国土的清净。
《杂阿含经》云:“心清净故,众生清净。
”大乘佛经《维摩诘经》云:“心净则国上净”,这就含摄了利益众生,成熟有情,才是真正的佛国净土。
1.弥勒与兜率天弥勒弥勒者是梵语,此翻慈氏,具云梅怛利耶,或弥帝隶迦,或名弥帝礼等。
又名阿逸多,此翻无能胜,意谓修习慈无量心,一切诸魔外道所不能胜也。
因为“弥勒”还是古代婆罗门的姓氏之一,所以有此姓名者也就不止一个。
在现存最古老的佛典中记载了弥勒之名,弥勒是佛陀弟子,弥勒与文殊,普贤和观音等列为一类。
不仅如此,弥勒还从佛授记,将予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再次出现,并于此土成佛,度脱有缘众生。
而弥勒再次出现于此土之前,将居住在兜率天上。
兜率天兜率,即欢喜,满足之意,与阿弥陀经中的极乐净土并无太大的不同,兜率是欲界的第四天,释迦牟尼佛,就是从兜率天降生到人间成佛的。
未来成佛的弥勒,也住在兜率天,将来也从兜率天降到人间成佛。
弥勒成佛的人间净土,是希望的,未来的,而弥勒所住的兜率天,却是现在的,又同属于欲界,论地区也不算太远。
位居补处,生在兜率天,当然与一般的凡夫不同。
兜率天的弥勒菩萨住处,有清净庄严的福乐,又有菩萨说法,真是两全其美,成为佛弟子心目中仰望的地方。
公元前101—77年在位的锡兰王——度他伽摩尼,在临终时,发愿升兜率天,见弥勒菩萨。
浅谈净土思想的历史及其体系
浅谈净土思想的历史及其体系【摘要】浅谈净土思想的历史及其体系,是一门涉及佛教思想发展历程的深入探讨。
从原始佛教时期对净土的理解开始,到唐宋时期净土思想的发展,再到净土宗的体系化建立,这一思想体系逐渐完善并扩展影响。
净土思想主要围绕着信仰、念佛和往生净土展开,体现了对人生苦难的超越追求。
在现代,净土思想仍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影响,带来一种心灵的慰藉与安抚。
净土思想持久影响社会文化,传承着它的独特价值,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净土思想的历史渊源、核心价值和未来发展趋势,为读者呈现一幅关于净土思想的全面画卷。
【关键词】关键词:净土思想,历史,体系,原始佛教,唐宋时期,净土宗,主要观念,现代影响,持久影响,价值,未来发展。
1. 引言1.1 概述浅谈净土思想的历史及其体系净土思想是佛教中一种重要的修行方式,它源于印度,并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与发展。
净土思想强调信仰佛陀阿弥陀佛,并依靠念佛礼佛,以期得到生生世世安乐的归依。
历史上,净土思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轨迹。
从原始佛教时期开始,净土思想就逐渐形成雏形,唐宋时期净土思想的发展达到巅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净土宗在中国净土思想的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体系化建立为净土思想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净土思想的主要观念包括信念、念佛、往生净土和修持净土功德等。
在现代社会,净土思想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道德修养仍有显著的影响,其持久影响和重要价值不容忽视。
未来,净土思想有望继续为人们提供心灵慰藉和修行指导,带领众生走向解脱与净土。
2. 正文2.1 原始佛教时期的净土思想原始佛教时期的净土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佛陀的教诲中。
佛陀在传授佛法时,提及了许多关于净土的观念,例如对于净土的向往、净土如何达到以及净土所代表的境界等。
在原始佛教时期,净土思想主要是通过修行积累善德和智慧来实现的。
修行者们会努力净化心灵,摆脱尘世的烦恼和执著,最终达到佛性解脱的境界。
弥勒佛信仰与唐朝的社会状况
弥勒佛信仰与唐朝的社会状况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和社会。
其中,弥勒佛信仰在唐朝时期达到了一个巅峰,成为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有力反映。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时期,艺术、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
在这个时期,佛教开始逐渐深入人心,成为许多人寻求心灵慰藉和解脱的信仰。
弥勒佛信仰在唐朝达到巅峰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对未来的渴望。
在当时的社会中,人们生活在各种压力和困境之中,社会状况并不是那么美好。
唐朝时期,国家统治者的政策变动带来了很多不稳定因素,社会动荡频繁。
这种不确定性加剧了人们对未来的担忧,渴望一种能够给他们希望的信仰。
弥勒佛信仰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
弥勒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未来化身,传说他将在一千五百年后降世,带来和平与幸福。
这个传说给了人们一个信心,使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在这种信仰的引导下,人们不再担忧现实的困境,而是更加注重对未来的期待。
弥勒佛信仰还满足了人们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在唐朝时期,社会阶级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扩大,底层百姓生活困苦,缺乏公平和正义感。
而弥勒佛被视为拯救苦难众生的救世主,他的降世被认为是给社会带来公平与正义的机会。
人们相信只要对弥勒佛表达真心的信仰,就有机会得到他的庇佑与帮助,终将得到解脱和幸福。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脆弱且渴望心灵的慰藉和安抚。
弥勒佛信仰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对心理困境和生活艰难的宽慰。
人们相信弥勒佛是慈悲与智慧的化身,具有超越世俗的能力。
通过对弥勒佛的虔诚信仰和祈愿,他们可以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定。
弥勒佛信仰对唐朝社会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个人层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
在当时,大量佛教寺庙兴起,许多人加入到佛教的行列中。
人们通过信仰与修行,追求自己内心的净化和超越,这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一种宽容和宁静的氛围。
然而,弥勒佛信仰的盛行也引起了一些批评和争议。
有人认为,过多的依赖弥勒佛信仰可能导致人们对当下现实的放弃,缺乏应对困境的勇气与能力。
浅谈净土思想的历史及其体系
浅谈净土思想的历史及其体系净土思想是中国佛教思想传统中的一种重要派别,起源于印度,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
净土思想强调人们通过信仰和念佛修行,可以得到来世净土的救渡,从而脱离轮回之苦。
净土思想的历史悠久,其体系也日臻完整,对于中国佛教及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本文旨在对净土思想的历史及其体系进行一些浅谈。
一、净土思想的历史净土思想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印度佛教。
公元1世纪,印度首先兴起净土宗。
佛教在印度本土的解释中,净土(Sukhavati)是一种净净的生死境界,是由阿弥陀佛率领觉者集结所成。
净土思想最早见于《西域长安治安指南》。
在中国佛教传播初期,贫作及庐山的讲堂中已有一部净土论典。
后来,净土思想传入中国,得到了莲花瑜伽法、华严经等宗法的支持,开始在中国佛教界流行。
唐代,因为佛教大升,净土宗便以全真地位日益混乱,逐渐产生了律宗的腐败,多出人心失望转向在家人的净土教。
而在唐宋之际,则赞誉之声更发大。
南朝时,净土教便获得了大举进取成就,由刘宋诒昙引禅师的课进行演讲。
此后,中国净土宗一向佛性至长,信度礼三为主,为净土宗在中国的瓶描神、祖心指示。
明代,净土思想更是达到了高峰。
明代的净土教造园旋就史是卢鑫所著《觉法成净土道意三昧林垠义插》(九作,印1442年),卷295本。
参看《....传学之与算》,蕴向《...待与列六》。
对时明明明,譬曰爱《》等书,皆是净土教学甫推讲基之"自动随"。
二、净土思想的体系净土思想的体系主要包括信仰、修行和净土境界。
其中信仰是净土思想体系的核心,净土思想认为,只要有真挚的信仰,便可以超度生死,获得来世的净土拯救。
佛经中关于净土的描述很多,而净土境界即是指佛教中的乐园,通常由弥勒佛、阿弥陀佛等率领众生得以栖息之净土。
修行则是指门徒在世间所应该进行的行为和修炼,通过念佛、礼佛等方式,获得净土的功德。
净土思想强调修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修行才能在来世获得净土的拯救。
弥勒佛基督教思想与世界宗教发展
弥勒佛基督教思想与世界宗教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不同文化、信仰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
各种宗教在这种背景下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探讨。
本文将讨论基督教中的弥勒佛思想和其在世界宗教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一、弥勒佛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弥勒佛是佛教中的一个神秘化身,又被称为“弥勒菩萨”。
他是佛教三大菩萨之一,也是佛教传说中最受欢迎的神灵之一。
弥勒佛最初出自印度佛教,后被传入中国和日本,成为这两个国家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弥勒佛思想在基督教中的发展则源自于早期基督教历史中的一次重大事件——基督教早期的分裂。
公元431年,基督教权威机构——尼西亚公会议,宣布耶稣基督的“三位一体”教义,即上帝、耶稣与圣灵三位一体。
但随之而来的是基督教内部的分裂,拥护三位一体教义的被称为正教会,持反对意见的则被称为异端派。
其中,异端教派之一就是以亚里士多德为支持者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者”。
亚里士多德主义者认为,在“三位一体”中,耶稣基督是匹配于上帝的智者,而圣灵则是由上帝与耶稣所结合而形成的。
在这个教义基础上,他们又发展出“弥勒佛思想”,即相信耶稣基督最终会回归世间,成为一位智者类神,领导人类转向纯洁与和谐的生活。
二、弥勒佛思想的影响与现实意义弥勒佛思想的出现与发展,反映了基督教内部的多样性与争议。
虽然这种思想并没有被正统基督教界所广泛承认,但其在宗教历史上的地位却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弥勒佛思想代表了基督教中一种温和化的信仰路径。
相较于正统基督教强调世俗存在与超凡脱俗的对立,弥勒佛思想则在转变和解决矛盾上作出了探索。
其思想倡导通过智慧和道德来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和谐,这也恰恰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一种精神支撑和价值引领。
其次,弥勒佛思想也代表了基督教信仰对于外部文化与信仰之融合的协调态度。
在全球化的时代里,各种文化之间的融合与交流早已不可避免。
但文化的融合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与信仰之间的冲突与不适应。
而弥勒佛思想则将其深化为一种对于不同信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呼唤。
浅谈净土思想的历史及其体系
浅谈净土思想的历史及其体系净土思想历史悠久,是中国佛教传统中的一种重要理念和实践。
它源自印度佛教,并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
净土思想以信仰一位佛菩萨为中心,强调信仰、忏悔、礼拜和念佛等修行方式,致力于在人间建立净土,实现真正的解脱。
一、历史起源净土思想最早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传统。
印度佛教中有“阿弥陀佛”思想,认为信仰阿弥陀佛可以得到忏悔和救赎,从而获得净土。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净土思想也随之传播。
最早有关净土思想的文献出现于《阿弥陀经》,该经内容强调只要发愿信奉、礼拜阿弥陀佛,就可以在生死轮回中得到解脱,去往西方极乐世界。
此后,净土思想逐渐在中国大量传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净土宗派。
二、体系理念净土思想体系非常丰富,包括信仰、修行、念佛、礼拜等多个方面。
在信仰方面,净土思想主张信仰佛菩萨,特别是信仰阿弥陀佛。
修行方式主要包括忏悔和礼拜,在日常生活中,忏悔自己的过错,同时也要常常礼拜佛菩萨。
最为重要的修行方式便是念佛,净土思想主张通过不断的念佛来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在净土思想中,还有许多关于修行方法和仪轨的规范,例如经文的诵读、出家的坚持等。
净土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在人间建立净土,它强调在世间通过修行达到圆满的解脱。
这与其他佛教宗派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宗派强调通过苦行和禅修来追求解脱,而净土宗强调通过信仰及修行佛菩萨来追求解脱。
三、净土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在中国,净土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隋唐以后,净土思想逐渐在中国佛教界盛行一时。
唐代的净土思想家慧远,被誉为“武昌净土宗祖”,他通过深入研究《阿弥陀经》,提出了净土思想的核心理念,并创立了净土宗。
在宋代,净土思想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陆九渊、莲池大师等净土思想家们通过他们的著作和宣传,使得净土思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佛教宗派,深受中国民众的信仰。
到了明清时期,净土思想更是得到了风行一时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净土思想影响极大,甚至成为了当时中国佛教界的主流思想之一。
驳松本文三郎的弥勒信仰起源论
驳松本文三郎的弥勒信仰起源论
曹晓虎
【期刊名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45)005
【摘要】松本文三郎的《弥勒净土论》误解了早期佛经中的记载,混淆了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的关系,在此错误的前提下否定弥勒信仰起源于小乘佛教,认为其受到了后世大乘思想的影响.松本文三郎以义净记载印度小乘佛教不礼菩萨、不读大乘经,来证明小乘佛教一开始就没有菩萨信仰,其理由不成立.实际上,弥勒信仰起源于小乘佛教时期.小乘佛教内部孕育了大乘佛教,其中弥勒信仰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源头.松本文三郎的弥勒信仰起源论观点有误、证据不足,实为倒果为因.
【总页数】6页(P59-64)
【作者】曹晓虎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8
【相关文献】
1.“拼命三郎”胡松伶 [J], 费礼
2.本土文的扭曲与变形——驳天峻县"二郎洞"之说 [J], 阿顿·华多太
3.弥勒信仰与敦煌《弥勒变》的起源(摘要) [J], 王静芬
4.浅谈鲁迅对日本文学家的影响——太宰治、大江健三郎为例 [J], 张歌
5.印刷术起源问题的研究方法析疑——兼驳印刷术韩国起源说 [J], 张殿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净土思想的历史及其体系
浅谈净土思想的历史及其体系【摘要】净土思想是中国佛教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印度佛教。
在中国,净土思想通过不同的渠道传播,最终形成净土宗。
净土思想的核心观念包括信仰佛菩萨、念佛和依净土而生,体现了人们对清净乐土的向往和追求。
净土思想体系构建丰富多元,包括如何修行、追求解脱等内容。
净土思想在中国佛教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信众提供了一条依靠佛菩萨弥陀净土来实现解脱的途径。
对于当代人,净土思想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可以提醒我们珍惜生命、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清净。
【关键词】净土思想、历史、体系、起源、传播、净土宗、核心观念、体系构建、中国佛教发展、当代启示1. 引言1.1 定义浅谈净土思想的历史及其体系净土思想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核心理念是信仰佛菩萨,依憑佛菩萨的力量,通过念佛等方式,追求在来世往生净土,实现解脱生死轮回的目标。
净土思想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印度,后传入中国并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在净土思想的体系中,主要包括对念佛、礼佛、观佛的要求,以及对净土的描述等内容。
净土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受到了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净土宗教团体。
通过对净土思想的历史及其体系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信仰净土的人们对永恒解脱的追求。
1.2 研究背景研究净土思想的历史及其体系,是对中国佛教史上重要思想流派的考察和探究。
净土思想作为中国佛教的主要流派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净土思想通过不同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多样化的流派和体系,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净土思想的历史及其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佛教历史的理解,也有助于探讨净土思想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净土思想的历史和体系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佛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深化对中国佛教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研究净土思想的历史及其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净土思想的起源净土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佛教弥勒菩萨信仰。
浅谈净土思想的历史及其体系
浅谈净土思想的历史及其体系净土思想起源于古代印度,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之一。
净土思想的核心是信仰阿弥陀佛,依靠阿弥陀佛的悲悯力量,期待生生世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获得永恒幸福。
1. 净土思想的历史净土思想最早来源于印度的《阿弥陀经》,在中国隋唐时期开始流传,由唐代高僧道宣首先传入中国,受到了中国佛教界的重视。
唐代以后,净土思想逐渐传遍中国各地,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
此后,净土思想逐渐演变出不同的流派,包括净土宗、净土念佛宗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净土宗,由中国佛教宗祖释迦谟传入中国,凭借《观无量寿经》等著作在中国形成独特的宗教理论。
在明清时期,净土思想更是在中国佛教界的影响力达到巅峰,许多知名的佛教大师都是净土宗信徒,他们将净土思想的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完善化。
净土思想也影响了日本的佛教,形成了日本的浩大的净土宗宗教体系。
在当代中国,净土思想仍然是佛教的重要传统之一,对中国宗教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净土思想的体系净土思想的核心是对阿弥陀佛的信仰,追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望。
净土思想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仰阿弥陀佛净土思想的核心信仰是阿弥陀佛,也称为阿弥陀如来或无量光佛。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主宰,拥有无量智慧和悲悯力量。
净土思想强调所有众生都可以依靠阿弥陀佛的慈悲力量,获得永远幸福。
信仰阿弥陀佛成为净土思想信徒的首要任务。
(2)念佛修行在净土思想中,念佛修行是最为重要的修行方式。
信徒通过单纯心诚敬念佛,等待阿弥陀佛的呼唤,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念佛修行的对象是阿弥陀佛的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在修行过程中,信徒要尽量排除外界杂念,专心念佛,追求心无挂碍、念佛无碍的境地。
(3)净土理论净土思想强调众生在红尘世界中受到痛苦的折磨,无法自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需要依赖阿弥陀佛的悲悯力量。
净土思想认为只有在西方极乐世界中,众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因此净土思想对西方极乐世界进行了详细的描绘,以期激发信徒追求往生的愿望。
浅谈净土思想的历史及其体系
浅谈净土思想的历史及其体系净土思想源于佛教,是佛教中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修行观念。
净土思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印度陀思婆尼时代,净土学派兴起于中国,之后传入日本,形成了日本禅宗净土宗。
净土思想在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也是一种哲学思想,对于信仰的人们来说,净土思想是一种修行的方式。
净土思想的体系包括了如何修行净土观念、念佛、修持关怀心等内容,充分展现了佛教文化的魅力。
我们来看看净土思想的历史。
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净土思想源自佛教信仰。
在佛教的陀思婆尼时代,已经有人提倡信仰净土的观念。
真正将净土思想发扬光大、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体系的是中国净土宗创立者-法相大师。
法相大师是佛教中净土学派的奠基人,他提出了信愿结合的“信则入净土,愿则广大利他”观念,并且将十念余、百念余等观念加入佛教中,丰富了净土思想的内涵。
法相大师的弘法活动使得净土思想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成为中国佛教中的一种主流观念。
后来,净土思想传入日本,并且在日本得以盛行并产生了独特的禅宗净土宗。
日本禅宗净土宗创始人-浄土宗的法然大师发扬光大了净土思想,他强调了信愿念佛,弘扬净土观念,并将净土思想与禅宗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宗教与文化现象。
日本净土宗不仅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信仰,而且影响了周边国家,成为了东亚地区佛教中的一种主要风格。
净土思想在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成为了东方社会中一种受人尊崇的文化精神。
我们来探讨一下净土思想的体系。
净土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信愿念佛,具体来说就是要依靠信仰与愿望,念佛修持,以此来积极地净化心灵。
净土思想主张求生净土,认为净土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那里没有烦恼,只有幸福。
要实现这个目标,人们必须要积极的修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修行境界。
净土思想倡导了一种宽容、关怀的心态,提倡以慈悲来滋养心灵,使人觉得内心有所安慰。
净土思想的体系还包括了念佛的修持。
念佛是净土思想的基本修持方法,它是通过念佛的方式将心灵聚集到一个点上,集中心神,净化自己的心念。
试析隋代弥勒信众起事的时代背景
试析隋代弥勒信众起事的时代背景
胡鹏
【期刊名称】《琼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24)006
【摘要】隋炀帝大业年间发生三次弥勒信众起事,这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紧密相关.首先,经过南北朝时期傅大士的改造,弥勒佛实现了由神佛向人的转变.其次,佛教僧侣利用神异故事传教的方式为信众所接受,这一方法也为弥勒信仰反叛者利用以发动信众.再次,隋代统治者对于佛教的保护政策使得民间弥勒异端思想广为传布.最后,隋炀帝时期的社会动荡又为弥勒信众起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总页数】5页(P89-92,106)
【作者】胡鹏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安7101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1
【相关文献】
1.隋大业六年弥勒信众起事探微 [J], 胡鹏
2.隋大业六年弥勒信众起事探微 [J], 胡鹏;
3.试析隋代弥勒信众起事的时代背景 [J], 胡鹏;
4.莫高窟隋代弥勒经变画 [J], 庞跃雷
5.浅析敦煌石窟中弥勒经变艺术在隋代的兴起 [J], 龙忠;陈丽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净土思想的历史及其体系
浅谈净土思想的历史及其体系1. 引言1.1 什么是净土思想净土思想是佛教中一种重要的教义体系,主要强调通过信仰、念佛和礼拜等方式,追求在净土(即极乐世界)得到解脱和永恒的幸福。
净土思想认为人们在纷扰的世俗社会中难以修持,因此可以借助对净土的信仰来实现忏悔、发愿和净化心灵,最终得到转生到净土的机会。
净土思想强调信仰的力量,认为只要真诚地信仰并持续念佛礼佛,就有机会获得解脱和永恒的幸福。
净土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依靠佛教菩萨的慈悲和力量,通过持续的念佛礼佛来获得解脱和超度。
这种信仰体系在中国和日本等地深受信徒推崇,对个人的精神成长和社会的和谐有着积极的影响。
【2000字】1.2 净土思想的起源净土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印度佛教的净土信仰,最早见于《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佛经》等经典中。
净土思想强调信众通过念佛礼佛,虔心念佛能得到佛陀的悉皆护念,使其生死轮回得以结束,往生极乐世界。
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净土思想逐渐传入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承。
中国净土思想主要体现在净土宗,由法显传入中国后,净土宗逐渐形成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信仰。
净土思想的起源虽然源于印度佛教的净土信仰,但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教义体系。
净土思想的起源不仅仅是一个宗教信仰,更是一种对生死轮回的思考,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探索。
随着时间的推移,净土思想在中国和日本等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影响,成为佛教的主要流派之一。
2. 正文2.1 净土思想的发展历程净土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印度佛教的起源。
最早提出净土思想的是印度南传佛教的净土宗,该宗派主张信仰阿弥陀佛,通过念佛修行来获得往生净土的机会。
随着佛教的传播,净土思想逐渐传入中国,并在唐代开始得到发展。
唐代是净土思想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出现了一系列净土经典,如《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等,为净土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打下了基础。
唐朝大师慧远更是将净土思想系统化,成为中国净土宗的奠基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弥勒、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来源:不详作者:普慧526 人关注打印转发投稿略论弥勒、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普慧(本文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编号:2002032203) ”的阶段成果)提要弥勒与弥陀信仰是整个中国佛教信仰体系中最为庞大的两个派别,二者均产生于大乘佛教兴起的时代,弥勒及其兜率天净土思想起源得更早一些,可能在原始大乘时期。
从语源和语义考察,二者都吸收了上古波斯和印度对太阳、光明之神崇拜的文化原型。
佛陀造像兴起之时,弥勒造像亦随之产生,并流行于西北印度、东北波斯、中亚及西域地区;而弥陀造像4 世纪前无见于上述地区,4 世纪以后却在中土兴盛起来。
汉译佛典中专门宣讲弥陀及其西方净土的经典似比专门宣讲弥勒兜率净土的经典成熟得要早,两晋以后影响更大。
关键词弥勒弥陀净土信仰造像弥勒与弥陀净土信仰是中国佛教净土信仰中最为庞大的两个流派,在整个佛教思想、信仰、实践当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不仅对佛教本身的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中国汉魏以来历代帝王公卿、文人学士、商贾贩夫、走卒皂隶、百姓布衣等信众的思想、生活、行为等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深刻影响,因而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要把握中国文化,不了解佛教信仰问题不行,而要了解佛教信仰,不弄清弥勒与弥陀净土信仰问题更不行。
然而,弥勒与弥陀净土的说法,并非产自中国本土,而是古代印度的产物,它们是作为佛教的一部分传入中国的。
所以,弥勒与弥陀净土信仰的源头是在印度。
在研究中国弥勒与弥陀净土信仰中,沿波讨源,探幽索赜,直揭其缘起问题,在探讨弥勒与弥陀净土信仰史上无疑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一弥勒、弥陀产生的语源和语义弥勒,汉语音译梅丽、末、迷底屦、弥帝礼等,意译慈氏。
梵语Maitreya ,巴利语Metteya ,犍陀罗语Matraya ①,吐火罗语Metrak ,回鹘语Maitrisimit 。
其产生的年代甚早,至迟在部派佛教(Sectarian Buddhism) 时就已在上座部(ārya2sthavira2nikāya) 广为流传。
①1980 年犍陀罗( Gandhāra) 乌苌国(Udyāna) 一佛塔(Stūpa) 故地出土的乌苌国王色那瓦尔摩(Senavarmā) 公元14 年金卷中,弥勒就有犍陀罗语的写法。
参见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文物出版社1998 年版,第119 页。
如果从语源学(Etymology) 和语义学(Semantics) 的角度考察,弥勒这一语词吸收了更为古老的波斯(Persia) 神话、阿契美尼德王朝(Achaemenid Empire) 时期(公元前6 世纪中叶) 的国教查拉图斯特拉教(波斯语Zarathustra ,希腊语称“琐罗亚斯德”,Zoroaster ;汉语称“祆教”) 与古代印度神话及吠陀(Vedā) 文化。
①上古波斯人十分崇尚太阳、光明,故其早期神话中的太阳之神密特拉(Mithra) 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崇拜。
之后兴起的琐罗亚斯德教所奉的主神阿胡拉·玛兹达(AhurāMazd) ,其化身即为光明、慈善。
据该教所奉经典《阿维斯陀》(古波斯语Avestā) 晚期部分之一的《班达希申》(巴拉维语Bandahi s·n) 所说,在世界末日到来之时,琐罗亚斯德之子琐希扬斯(巴拉维语Sōshyāns ,波斯语Saoshyānt) 就像后来犹太教和基督教中的“弥赛亚”(希伯莱语Māshīah) 一样降临凡间,拯救人类,战胜恶神安格拉·曼纽(巴拉维语Angra Mainyu) 使阿胡拉·玛兹达的永恒王国最后来临。
上古波斯人的这些神话和宗教思想很早就进入了西北印度,被佛教吸收了进去,成为弥勒的文化原型之一。
弥勒的另一文化原型则是源自印度本土。
印度———雅利安人( Indo2āryans) 与波斯———雅利安人(Persia2āryans) 一样,崇敬太阳之神苏里亚(Sūrya) ,该神礻氏的另一化身为光明之神密多罗(Mitra) ,意有“友人”、“慈爱”,即人的佑护者、爱护者。
在早期的《奥义书》( Upani s·ad) 中,就有《慈氏奥义书》(Maitri Up. ) 。
可见,波斯的太阳神、光明之神密特拉与印度的太阳、光明之神密多罗同为一个词“Mitra”;波斯语的“慈爱”与《奥义书》的“慈氏”亦为同一个词“Maitri”。
它们与梵文的弥勒(Maitreya) 、犍陀罗语的弥勒Matraya 不仅在词音上极为近似,而且在语义上也基本相同。
在介绍弥勒的经典中,有用光明描绘弥勒的弥勒) 劫后十二年二月十五日,还本生处,结跏趺坐,如入灭定,身紫金色,光明艳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
②据译者不明的《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谓,过去有迦波利婆罗门之子一切智光明仙人因闻《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发菩提慈悲心,誓愿持诵该经,并愿未来成佛,号弥勒。
这说明弥勒的本生即是“一切智光明仙人”③。
由此看出,弥勒与密特拉、密陀罗在本义“慈爱、光明”上的密切关系。
这说明,弥勒的文化原型的确深深植根于上古波斯、印度两国主流文化的土壤之中。
佛教在印度兴起后,特别是部派佛教后期,佛弟子们为了佛教发展的需要,将佛教历史人物弥勒逐步加以神化。
现存汉文记载最早的佛教基本经典《四阿含经》中都提到了弥勒。
《中阿含经》卷13《说本经》:“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当有佛名称弥勒如来。
”④《长阿含经》卷6《转轮圣王经》:“未来人寿八万岁时, ??有佛出世,名为弥勒如来。
”⑤成书稍晚的《增一阿含经》提到弥勒与兜率天(Tus·ita) 等,已经相当完整,成为后来大乘佛教六部弥勒经的雏形。
①上古时期的波斯人(主要指文化统治者) 为波斯———雅利安人,印度人为印度———雅利安人,二者在人种上有同源性,故其语言、文化的交流是很频繁的。
②[北凉]沮渠京声译《弥勒上生兜率天经》《,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4 卷,第419 页下。
以下引《大正新修大藏经》皆简称为《大正藏》。
③《大正藏》第3 卷。
④《大正藏》第1 卷,第510 页中。
⑤《大正藏》第1 卷,第41 页下。
可见,由弥勒到弥勒兜率净土,大约经历了从公元前3 世纪至公元2 世纪约500 年的时间。
从现存的汉文佛教文献看,应当说,弥勒净土是佛典各种净土中最早、最古老的净土。
与弥勒及其兜率净土相比,弥陀及其西方极乐世界(Sukhāvatī) 的净土思想形成得似乎要晚一些。
①从语源学和语义学上考察,弥陀同样可以追溯到上古波斯与印度的太阳和光明之神密陀罗(Mitra) 和密多罗(Mitra) 。
弥陀,为阿弥陀(Amitā) 之略称,汉文音译阿弥多、阿弭、阿弥多、阿弥多婆等。
“阿”为梵音之首字,一切音声、一切文字皆不离“阿”。
“阿”的意译为“无”,古代印度认为就语言文字而言,“阿”为万物之根源、诸法之本体。
“弥陀”意译为“量”,因为阿弥陀具有太阳、光明之神密陀罗的原型,所以,又意译为无量光(Amitāmabha) , 并有12 光佛之称: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能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②由此可见,阿弥陀的这一语义与弥勒似有同源性。
然而,阿弥陀还有其它两个意思:一为无量寿(Amitāmayus) ;一为甘露(Amrta) 。
此二义显系后世附加上去的,一则谓其有无限之生命,即已彻底脱离轮回苦海,永无生死;二则谓其以“甘露”滋润苦海芸芸众生之心灵,使其枯竭生命达到永恒,即摆脱生死此岸,永拔三界。
记载阿弥陀和宣扬西方净土的佛典也出现得较晚,至少在部派佛教时期是没有的。
大乘佛教于公元前1 世纪兴起后,才逐渐提出了弥陀西方净土以及其它净土说。
这从支娄迦谶汉译的《兜沙经》、《阿佛国》、《平等觉》(创造阿弥陀佛西方净土) 也可看出。
原来,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皆不立它方佛与它方净土,只承认释迦牟尼佛的娑婆(sah€a ) 世界和释迦牟尼佛之未来佛弥勒的兜率天界。
大乘佛教不仅吸收了小乘(Hīnayāna) 之说,又兼融了流行于婆罗门教中毗湿奴(Visnu) 所居的天界之说,因而提出了各种净土世界。
其中,阿弥陀西方极乐世界被描绘得最为美妙、具体。
①陈扬炯谓,小乘佛教时期“弥勒信仰没有净土内容,人们信仰未来佛弥勒,而不光是兜率净土的教主弥勒。
到了3 —5 世纪,才出现宣说弥勒净土的弥勒各经。
这已是阿佛净土、弥陀净土传入一百多年以后的事了。
显然,弥勒净土是在大乘净土思潮中产生的,晚于阿佛净土、弥陀净土。
”(《中国净土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年版,第32 —33 页)“在诸种净土思想中,弥陀净土思想出现较晚,它吸收了以前诸净土得精华并加以发展,因而最为成熟。
”(同上,第80 页) 按,陈氏的“以前诸净土”不知是否包括弥勒净土。
弥勒净土各经的制造年代目前尚难确定,陈氏推论到3 —5 世纪,很可能受弥勒为大乘瑜伽行派始祖、并为无著之师说法的影响。
现存汉译瑜伽行派的论藏立造者多注为弥勒菩萨,如《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颂》、《辩中边论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等。
然多数学者认为,这是把两个年代不同的弥勒混为一谈。
另据《婆薮盘豆法师传》载,无著曾上兜率天向弥勒问法,而无著之师亦名弥勒,故有将二者误为一人。
(参见弘学《: 净土探微》,巴蜀书社1999 年版,第106 —107 页)②[三国曹魏]康僧铠译《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 卷,第270 页上、中。
二弥勒与弥陀信仰兴起的时间和流行的地区从弥勒与弥陀的语源上来看,二者都有古波斯文化的原型。
所以,他们流行的范围主要在西北印度与波斯接壤的地区。
确切地说,弥勒信仰的范围似更明确一些。
在密教胎藏界(Garbha) 曼荼罗(Mandala) 雕饰上,如来和菩萨均有特定的方位:东方宝幢如来(Ratna2ketu) ,南方开敷如来(Samkusumita) ,北方鼓音如来(Divyadundubhi eghanirgho sa) ,西方无量寿如来(Aamitāyus) ;东南方普贤菩萨(Samantabhadra) ,东北方观音菩萨(Avalokites’vara) ,西南方妙吉祥童子(MaÌj u s’rī) ,西北方慈氏菩萨(Maitreya) 。
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虽产生较晚,但也透露出弥勒这个形象形成于古代印度的西北部,可能受到波斯等地的文化影响。
①在古代印度佛教史上,据佛教一些史料记载,先后举行过4 次结集。
②前2 次仅见诸种传说,第3 次在孔雀王朝(Maurya) 的阿育王时期。
孔雀王朝主要由佛教势力最为强盛的摩揭陀国(Māgadha) 发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