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第一课讲义

合集下载

国学第一课

国学第一课

• 何谓智? • 智者,知道日常的 东西也。把平时生 活中的东西琢磨透 了,就叫智。 • 观一叶而知秋,道 不远人即为此。
• 信者,人言也。 远古时没有纸,经 验技能均靠言传身 教。那时的人纯真 朴素,没有那么多 花花肠子,故而真 实可靠。
国 学
导 语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 深、奥妙无穷,几千年来深刻地影响 着从封建帝王到普通百姓一代又一代 炎黄子孙,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民族英 雄和政治精英,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 支柱。并以卓异的风格,独特的魅力, 风靡全世界。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 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 园。
1,什么是国学
儒家“五常”
• 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 “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 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 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何谓仁?
仁者,仁义也。 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 到融洽和谐,做到关照,即 为仁。 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 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 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 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
简言之,爱人即为仁。
何谓义? 义者,人字出头,加 一点。在别人有难时 出手出头,能舍,帮 人一把,即为义。 古字义,离不开我, 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 是非,在人家需要时, 及时出手,帮人家一 两下,即为义。
• 何谓礼? • 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 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 礼。因此敬人即为礼。 •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 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 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 在于曲。
2、继承国学的意义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 世开太平。 (宋)张载 • 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 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 不兴而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 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章太炎) • “全盘西化”论者关注的是民族政权的存亡, “国学立本”论者更看重的是民族文化传统的存 亡。 • “国学”高扬人类至善至美的人格典范,以千年 的历史证实其创造永久和平的基本素质,确定着 人类健康的发展方向。

最新国学入门知识教学讲义ppt

最新国学入门知识教学讲义ppt
——章太炎
“全盘西化”论者关注的是民族政权的存亡, “国学立本”论者更看重的是民族文化传统的 存亡,具有强烈的爱国情结。
国学的基本分类及定位
小学:开启中国文化之门的管钥 经学: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与理想追求 史学: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坚持 子学:中国人的思想与生存智慧 文学:中国人的人生情怀与咏叹
儒家
•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 《论语》、《孟子》、《荀子》。
• 主要思想: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 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 「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 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
道家
•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作品: 《道德经》、《庄子》、《列子》。
名家
• 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 团。作品:《公孙龙子》。
• 主要内容: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 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 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 「辩者」、「察士」或「刑(形)名 家」。
纵横家
• 代表人物:苏秦、张仪。创始人:鬼 谷子。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 主要内容:战国时南与北合为“合纵 ”,西与东连为“连横”,苏秦力主 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 ;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 秦,纵横家由此得名。
小说家
• 代表人物:虞初。作品有:《虞初新 志》。
• 主要内容: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 考察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 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二)经学:汉代经学(儒学)
•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古代一系 列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 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 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 “诗书礼易春秋”,还有一本《乐经》,但后来 失传,只剩下五经。

国学经典第一课

国学经典第一课

《吾日三省吾身》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明白反思就是进步。

②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养成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明白反思就是进步。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养成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明白反思就是进步。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养成习惯。

【教学准备】为学生印好反思表格。

【教学过程】教师故事引入课题:师: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请看屏幕。

(屏示:“龟兔赛跑” )师:兔子输了很不服气,就约乌龟再次赛跑。

(屏示:“龟兔再跑” )师:第二次赛跑,谁赢了?生:兔子。

师:这次兔子为什么能赢?生1:兔子本来就跑得快。

生2:兔子吸取了教训。

···生x:注意反思。

师:龟兔1:1持平,其它动物鼓动它们又举行了一场比赛,有的公司还搞了赞助。

(屏示:“龟兔三跑” )师:第三次赛跑,结果怎么样?生:双赢。

师:为什么它们能双赢?生1:不能骄傲。

生2:要吸取教训。

生:···不断反思。

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屏示:)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能使我们眼光更敏锐,言行更规范,头脑更聪明。

师: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屏示:)我们应该从小学会自我反思,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好习惯。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2.吾日三省吾身(板书课题)师:这句话什么意思?(屏示:课题释意)师:请大家齐读课题:吾日三省吾身师:这句古训出自哪里?请看屏幕。

师:“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出自孔子的弟子曾参,原文是“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乎?与朋友交而不乎?传不习乎?”师: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屏示:曾子说)师:古人强调行而后思,那么什么是反思呢?什么是反思(板书)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我的反思”,然后回答问题。

(屏示)反思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确、是否恰当所做出的判断和评价。

是一种自我完善的方式。

国学1讲义家长

国学1讲义家长

国学讲义第一课
(提纲)
一、认识朝代的变更
1、历史朝代顺序歌
2、结合历史朝代顺序歌和历史版图的变更朝代的文化变化特点,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图文结合)
二、常识名词
1、九州,
2、中国
3、中原
4、关中
三、汉字的由来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四、汉字演变的历史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草书
(图文结合)
五、汉字造字法有哪些?
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图文结合)。

国学第1课-中国的国学--世界的国学

国学第1课-中国的国学--世界的国学

中国的国学世界的国学学习目标:•通过欣赏、感悟,能够说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通过合作、探究,能够说出学习国学的意义。

一、图片导入问题1、从以上图片你能读出什么信息?明确:“中国风”在世界风靡。

提问思考:深沉内涵是什么?二、资料分享。

•儒家思想传入朝鲜半岛,后来成为韩国治理国家和维护伦理礼仪的规范。

•《论语》传到西方,在西方产生了重大影响。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中国在政治、伦理方面远比欧洲进步。

•德国哲学心理学家沃尔夫:对孔子思想中的理性主义因素深表推崇,主张用理性取代宗教信仰。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

•被马克思称为“现代政治经济学始祖”的重农学派领袖魁奈,对孔子的思想、人格都十分崇拜,自命为孔子的继承人,后人称他为“欧洲孔子”。

•德国哲学家尼采:老子的《道德经》“像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每个德国家庭都应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

•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全世界“遵循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的教诲,来应对世界金融危机”。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极力推崇老子的《道德经》,努力将老子的哲学智慧应用到联合国工作中。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西方人应按照老子的“上善若水”理念塑造现代人的理想人格。

•“美国第一流战略家”的华盛顿斯坦福研究所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福斯特,运用孙子兵法探索美国对苏的新战略,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基点,提出“确保生存和安全”战略,代替“确保摧毁”战略,影响五角大楼和白宫的决策。

•联邦德国国防部长韦尔纳博士引用了中国古代兵法家孙子的话,并说:“很可惜,在西方许多人不熟悉这一点。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维西说:“美国军事理论吸收了许多国家的优秀遗產,其中有西元前400多年中国早期的孙子兵法。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罗杰·史密斯:成功的秘诀就是“从2000年前中国一位战略家的《孙子兵法》一书中了许多东西” 。

《国学经典诵读》第一课

《国学经典诵读》第一课

一东(其三)
【华对嵩】华,读去声,西岳华 山。嵩(音松),中岳嵩山。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分四掌岳四对时三、公方】岳四的岳官,。传三说公尧:时古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代天子以下最大的三个官员。 【禁柳】古代皇帝居住的城苑禁
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止即百宫姓廷出中入的,柳所树以。称禁宫;禁柳
璞讨回了五色笔,从此“江郎才 尽”。
有人香径淡凝脂。
【十香词】辽道宗后萧氏,小字
观音,才貌双绝,后以谏猎见疏,
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保塞; 作《同心词》耶律乙辛诬后与伶
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人私通,假造《十香词》为证, 帝竟赐后自尽。
【泼墨】大量用墨渲染。
【传卮】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
皇寿。
【神奇韩干画】学画十余年,善
相传南朝梁武帝时,有童谣:
“青袍白马寿陽儿”。不久,寿
陽的侯景发动叛乱,叛军中尽青
袍白马,终于亡梁。
【箴】古代一种以规劝、告诫为
四支(其三)
内容的文体。
【讚】颂扬﹑称美,通赞。
箴对赞,缶对卮。萤炤对蚕丝。【轻裾(音居)】裾,衣服的后
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
襟。轻裾,形容人在走动或舞蹈 时衣襟飘扬的样子。
酒力。 【朝饔】早饭。
唐库金钱能化蝶, 延津宝剑会成龙。
【唐库金钱能化蝶】唐穆宗时, 殿前种千叶牡丹,有无数黄白蝴 蝶飞集花间,天明即飞去。人们
巫峡浪传,云雨荒唐神女庙;
张网捕捉数百,天明都变成了金 玉,后来打开宝橱,发现皆库中
岱宗遥望,儿孙罗列丈人峰。 金银所化。
【延津宝剑会成龙】雷焕的儿子佩另一口剑经过延平津,剑忽然从腰中跳出沉没水中, 使人入水寻找,只见数丈长的两条龙。

国 学.第一章ppt

国     学.第一章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后来封建统治者又把“道”作为 自己的化身。认为维护君王的就 是正道,不符合君王的就是邪道 等等。
• 道的这一概念,无论在中国哪一学 派中,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任 何一个领域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 所以,如果抽去了“道”的思想, 中国文化就要散架。
道教的修为
• 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 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迎 刃而解。”
阿罗汉佛教里面最低的一个学位。 · 任何人“正觉”了,即为“阿罗汉”。 所谓“正觉”,即:贪、嗔、疑、慢, 人我、是非、烦恼,都断尽了,没有烦 恼了。
• · 我们与阿罗汉的用心是一样的,差别
是,我们有烦恼,他没有烦恼。我们 用的心都是假的,都有某种动机的, 佛教中称为“识心”,也即妄心。所 以人与人之间往来,不必要太认真, 也不可以当真;当真,你就生烦恼了。
和尚
• 【和尚】:印度语,译作“亲教师”,即 亲自教导我的老师。 · 传统的一个寺院里只有一位和尚。亲自教 导我的老师,称为“和尚”;不直接指导 我的老师,就称他为“法师”。
【变体佛教】:宗教,迷信,哲学 ……
• 传统的佛教,就是“教育”。释迦牟尼佛 原本就是这个样子。 • 宗教的佛教,现在我们所见的佛教道场只 是每天供供佛,修一点福报而已,不讲修 学,即沦为宗教。
头晕了吗???
• 来点实际的?
???
· 三类“觉”:第一类,自己觉悟 了;第二类,能够帮助别人觉悟, 叫做觉他;第三类,圆满的觉悟。
• 小乘佛教的“觉”,限第一类“觉”,即 “自觉”;大乘佛教认为的“觉”,即以 “自觉、觉他”,至“觉行圆满”为境界。
【法】:佛用一个代名词代表这些 万事万物,这个代名词就叫做“法” • 【佛教】: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 教育。孔子与儒教,讲一世(一 生),即从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 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

国学《弟子规》讲义

国学《弟子规》讲义

第一课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1、原文条: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2、韵味儿歌:财物看得清,说话多忍让,遇事不纷争。

错误要原谅。

怨恨不会有,人人讲团结兄弟姐妹情。

都做好榜样。

3、解释:与人相处,对财物不斤斤计较,就不会引起怨恨。

言语上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不说气话,不必要的冲突和怨恨的时期就会自然消失。

4、生字:汽车、球、乖、头第二课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1、原文条: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2、韵味童谣:礼貌很重要,规矩处处有,从小要知道。

顺序有先后。

生活小时多,长辈请在前,处处少不了。

我们跟在后。

3、释义:对待长辈应该懂得礼让,吃饭时长辈先动筷子,就坐时请长辈先入座走路时让长辈先行,晚辈随后。

4、生字:先、后、西瓜第三课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1、原文条2、韵味儿歌:小卡布,做得好。

情况真不秒,老师心思他知道。

达达没找到。

着急四处找达达,卡布走上前,卡布赶快帮忙找。

有事我代劳。

3、释义:听到长辈召唤人,应马上替长辈去召唤,如果要召唤的人不在,自己要马上过去看看有什么事,是不是能帮上忙或者代为转达。

4、生字:见到、教师、没。

第四课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1、原文条: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2、韵味儿歌:爷爷奶奶快请坐,长辈面前要记着,叔叔阿姨听我说。

他们知识比我多。

称呼长辈不呼名,多听多问都学习。

礼貌数我懂得多。

我的知识才广博。

3、释义:有事情叫长辈,不能直接称呼他们的名字。

长辈见多识广,在他们面前,要多听他们说话,不要炫耀自己的才能。

4、生字:汤、叫、会、拍第五课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1、原文条: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2、韵味童谣公共汽车人太多,奶奶让我也坐下我给奶奶来让座。

先说谢谢我再坐。

大家夸我真懂事,要做先进小同学。

尊敬老人多快乐。

遵守传统好礼节。

3、释义:当长辈还站着的时候,晚辈不要坐着,应等长辈坐下之后,吩咐你坐下你才坐下。

4、生字:奶奶、杯、坐、茶。

第六课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1、原文条: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2、韵味童谣:说话不吵闹,说话声小不礼貌,大声也不好。

二年级国学上册第1课:天地玄黄优秀教案

二年级国学上册第1课:天地玄黄优秀教案

第一课时一、教材内容: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特别是“昃〞“闰〞等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3.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诵读,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播放《盘古开天地》的动画。

故事听懂了吗?有意思吗?古人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动听的韵律歌。

大家一起听一听好吗?二、学习诗文1·初读诗歌,疏通语句。

〔1〕〔出示带拼音的字幕〕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指名读,相机正音,重点指导“玄〞、“盈〞、“昃〞、“辰〞、“宿〞、“闰〞、“吕〞的读音。

2.教师范读,小老师带读;学生齐读。

3.古今对译,初步理解诗文。

学生看诗文,教师相机引导理解“玄〞、“洪荒〞、“盈〞、“昃〞、“辰〞、“宿〞的意思。

4.引导理解诗文中的自然现象,如提问:“天地玄黄〞指天、地是什么颜色?为什么不说天是蓝色的?“腾云致雨,露结为霜〞,云和雨,露和霜是什么关系?学生同桌、小组讨论,指名答复。

5.再读诗文,齐读。

三、诵读诗文1.〔出示去拼音的字幕〕去掉拼音大家能读好吗?同桌的两位相互合作一下吧,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好,请你伸出大拇指夸夸他,如果你的同桌遇到了困难就请你当小老师帮帮他。

2.同桌对读。

3.指名开火车轮读四句。

4.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一、教材内容:《天地玄黄》,“神奇汉字〞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2.能初步认识日、月等天体,理解“月〞字形字义,理解象形字。

3.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四年级国学第1课《本末终始》教案

四年级国学第1课《本末终始》教案

第1课:本末终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课本末终始二、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课文的节奏感,尤其是文中的排比句。

三、教学重点:诵读,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味,尤其是那些难度较大容易念错的字。

四、教学过程:(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二)读通课文,排除诵读障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要注意停顿恰当。

2.引导学生一句句跟读。

(三)学生齐读全文;(多读几遍)(四)学生背诵课文。

第1课:本末终始(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课本末终始二、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注释,对照译文,理解语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课文的内容,知道“三纲”是什么,是用来干什么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大意。

教学难点:理解“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两句的意思,感知课文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一)字词句的讲解和脉络梳理;1.在词句的理解方面注意古今差别,进行古今转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课文内容,将“说一说”模块纳入其中。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明德”指人天生的、内在的清明的德性。

这实际上关系到了《大学》“性命”的哲学观点,“明德”意思是说人生下来,内在的德性是好的,“明明德”解释为发扬内在的本性就好了。

2..全文只有三句话,但它的脉络并不好把握。

课文第一句话说的是大学的宗旨,第二句话说的是学习的心理过程,第三句话说的是方法上要确定重点。

(1)指出最后一句是课文的中心句。

(2)课文的主旨是告诉人们学习要确定重点,分清先后。

(3)“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句,采用的是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4)请学生尝试模仿这种结构来造句。

(二)主旨理解和联系实际1.老师让学生明白“明明德”“亲民”“至善”就是“三纲”。

国学 第一课

国学  第一课

流水浣纱在岸一端 如花容颜为谁眷恋 让我静静守候在那绽放华年 望梅柳拂天 看嫣红开遍 就让此生不渝梦永远 让我静静守候绽放华年 就让此生不渝梦永远 望梅柳拂天 看嫣红开遍 就让此生不渝梦永远 就让此生不渝梦永远 就让此生不渝梦永远
东施效颦
• 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她的美貌简直到了倾国倾城的 程度。无论是她的举手、投足,还是她的音容笑貌,样样都惹人喜爱。 西施略用淡妆,衣着朴素,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 礼”,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 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 性美。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 乡下有一 个丑女子,名叫东施,不仅相貌难看,而且没有修养。她平时动作粗 俗,说话大声大气,却一天到晚做着当美女的梦。今天穿这样的衣服, 明天梳那样的发式,却仍然没有一个人说她漂亮。 这一天,她看到西 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竟博得这么多人的青睐,因此回去以后, 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哪知 这丑女的矫揉造作使她原本就丑陋的样子更难看了。其结果,乡间的 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乡间的穷人看见丑女走 过来,马上拉着妻、带着孩子远远地躲开。人们见了这个怪模怪样模 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来走去的丑女人简直像见了瘟神一般。 这个丑 女人只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她为什么很美,而去简单 模仿她的样子,结果反被人讥笑。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 避短,寻找适合自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第一课
同学们,听说过中国古代的四大美 女吗?她们都是谁?想不想听关于 她们的故事?
四大美女
西施
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君

国学第一课

国学第一课

国学第一课一、龙生九子:囚牛:天生艺术家睚眦:战神传说嘲风:镇宅神兽蒲牢:声振寰宇的胆小鬼狻猊:温柔的狮子赑屃:亚历山大的青年狴犴:正义的守护神负屃:爱书法的文艺青年螭吻:称职的消防队员二、历史1.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2、三皇五帝:燧人、伏羲、神农。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古诗《将进酒》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701~762),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四.三国24位名将的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吕布、赵云、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关羽、马超、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黄忠、许褚、孙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渊),二张徐庞甘周魏(张辽、张颌、徐晃、庞德、甘宁、周泰、魏延),神枪张锈与文颜(张锈、文丑、颜良),虽勇无奈命太悲。

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三国九大悍将简介①吕布:特征值:帅兵刃:方天画戟座驾:赤兔马;相信不会有人对吕奉先排第一有什么异议。

温侯吕布虎牢关战三英,十八路诸侯如同草芥,一些成名多时的大将,在吕布的马前走不上三个照面就销声匿迹了。

辕门射戟,大将纪灵在他掌控中如同小孩般;还曾以一敌六大战曹操六员上将,全身而退。

(一些大家公认的事实就不再赘述)吕布在三国中杀法之悍勇无人能及!②关羽:特征值:武圣兵刃:冷艳锯(重八十二斤)座驾:赤兔马;三十六路春秋刀法,出神入化,使刀的无人能出其之右,俗语说“关公面前耍大刀——班门弄斧”。

国学启蒙第一课:弟子规

国学启蒙第一课:弟子规

弟子规
一、孝悌忠信
(一)孝:孝顺父母,养育之恩,报之以孝。

(二)悌:悌恭兄弟,亲爱之情,报之以悌。

(三)忠:忠于君主,尊敬之心,报之以忠。

(四)信:信守约定,守信信义,报之以信。

二、节用知足
(一)节:节制食欲,戒除暴殄,报之以节。

(二)用:用其所长,勤俭持家,报之以用。

(三)知:知足常乐,满足自然,报之以知。

三、勤俭敬仁
(一)勤:勤于学习,勤奋刻苦,报之以勤。

(二)俭:俭朴守旧,节约节俭,报之以俭。

(三)敬:敬畏上帝,尊敬长辈,报之以敬。

(四)仁:仁慈待人,慈爱众生,报之以仁。

四、谨慎守正
(一)谨:谨慎小心,谨守礼仪,报之以谨。

(二)慎:慎重言行,慎独守己,报之以慎。

(三)守:守正不阿,守信守法,报之以守。

国学小课堂之第一课

国学小课堂之第一课

国学小课堂之第一课
一、教学内容: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二、识字环节:老师板书,注明“初”、“善”、“性”、“相”字的读
音,教读比较难的字并引导孩子学会组词。

注:初是开始的意思,在甲骨文中左半部分的字形如古代的衣字,右半部分是立刀旁,用刀开始做衣服。

引导孩子组词,纠正读音。

三、解释句子的意思: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的
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重点给孩子们讲解“初”,“性”,“习”
可以采用组词法帮助孩子理解
初——初生——解释为刚刚生下来的时候
(植物,动物初生的样子)
性——本性——原本就有的性格品质
习——学习——后天的学习,接触其他事物的过程。

四、齐读两遍,分小组比赛朗读。

五、提问环节:
1、在你们的眼中,有没有什么行为是善良的,你们有没有做过呢?
2、自己有没有某些不好的习惯,例如经常看电视,忘记完成作业等等这些不好的习惯呢?
3、引申:那么我们应该在以后的生活中,如何去克服坏习惯呢?
六、讲讲小故事:暂时还不知道该讲什么,希望老师能给些意见。

最新国学——第一课 礼精品课件

最新国学——第一课 礼精品课件
zi)。 • ②科:等级。 • 【译文】 • 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
靶子(bǎ zi),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 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规矩。”
第十页,共14页。
• 【评析】 • “射”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
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 容之一。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射 箭,只不过是一种比喻,意思 是说,只要肯学习有关礼的规 定,不管学到什么程度 (chéngdù),都是值得肯定的。
第十பைடு நூலகம்页,共14页。
子曰:“君子(jūnzǐ)博学于文,约 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
• 【注释】 • ①约:一种释为约束;一种释为简
要。 • ②畔:同“叛”。 • ③矣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
叹。 • 【译文】 •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
文化(wénhuà)典籍,又以礼来约 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国 学
第一页,共14页。
第一(dìyī)单元
礼乐
第二页,共14页。
第三页,共14页。
第四页,共14页。
第五页,共14页。
第1课 礼
第六页,共14页。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 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 》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 ,宁戚。”《八佾》
东方色未动,冠剑门已盈。
第十四页,共14页。
• ②可忍:可以忍心。一说可以容忍。 • 【译文】孔子(kǒnɡ zǐ)谈到季氏时说:
“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 蹈,这样不合礼制的事他都忍心去做, 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第八页,共14页。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 与其(yǔqí)奢也,宁俭;丧,与其(yǔqí) 易也,宁戚。”《八佾》

国学第一课介之推不言禄

国学第一课介之推不言禄

第一课介之推不言禄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富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背诵第二段。

2.能够大致了解课文的情节和内容,能够初步理解课文中介之推言语的意思。

3.能够初步了解和评价介之推言语的意思。

4.初步了解《左转》,知道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习俗。

二.教学重点难点对介之推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与分析;了解人物的语言特色。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故事导入法:在开始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同学讲一个故事。

话说当初晋文公还没当上国君之时,名叫重耳,由于宫廷内乱,晋公子重耳被迫在外逃亡,随行还有贤士五人。

在逃亡途中,君臣无食物可吃,只好用野菜充饥。

重耳自幼长在宫中,咽不下野菜。

其中有个侍从叫介之推,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汤端给重耳喝。

重耳喝完后连称味道好,后来在赶路时,重耳发现介之推走路一拐一瘸,经过追问才明白真相,重耳感动不已,并许诺回国后定当重赏介之推。

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平定了叛乱并当上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

晋文公对群臣论功行赏,群臣也争功求禄。

那么介之推呢,他有没有得到丰厚的赏赐呢?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就会知道了。

(二)板书课题,介绍《左转》,播放视频资料。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读出节奏。

强调重点字词和句子的翻译1.教师首先范读,然后让学生指出其中不懂的字词。

从亡者:跟着一起逃亡的人。

弗及:没有到达。

置:安排,安置。

二三子:子,对对方的称呼,这里指“从亡者”。

诬:欺骗。

义:正义。

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把……当做正义的行为。

蒙:欺骗。

盍:何不,为什么不。

表示反问。

谁怼:即“怼谁”,怼,抱怨的意思。

尤:责备、谴责。

不食其食:前一个“食”意为“吃”,后一个“食”意为俸禄。

文:文饰。

显:显达。

志:记载。

旌:表彰。

2.给出1分钟,带领学生就所强调的字词,反复诵读。

3.给出5分钟,学生自读2遍,自行停止。

(三)理解文本1.问题剖析(1)介之推有没有像其他“从亡者”一样得到高官厚禄?“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桥中学国学第一课讲义一、导语:在山东“孔子故里”曲阜有这样一幅非常醒目的巨大标语——“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这是1988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宣言”中的一句话。

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国学经典特别是儒家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

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

让他们在本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健全人格,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

二、国学指南(一)什么是国学?国学”本意是国家一级学校的称谓。

“国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注释:《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注释:今天我们所指称的“国学”概念,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是晚清以来逐渐形成的。

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

它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旁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

(二)国学分类《四库全书》分类法:经,史,子,集经:指儒家经典,如《诗经》、《论语》、《孟子》等史:指一些史学着作,包括通史,如司马迁的《史记》,断代史,如班固的《汉书》;政事史,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专详文物典章的制度史,如杜佑的《通典》及以地域为记载中心的方志。

子: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

如儒家的《论语》,法家的《韩非子》,兵家的《孙子》,道家的《老子》,以及释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皆入“子部”。

集: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

个人的称为“别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总集如《玉台新咏》。

四库未列入的一些古代戏剧作品如《长生殿》、《西厢记》、《牡丹亭》也属另外一种分法:按照内容分,哲学,史学,文学(三)国学的意义和价值1、“国学”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国学”在古代是指教育机构,其教育课程主要是《四书》、《五经》,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脉绵延生生,强盛壮大的思想根源和学术基础。

自宋代以来,儒家经典就成为学校的教科书,甚至成为统治阶层治理国家的思想基础,我国之所以成为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与儒家经典的作用分不开。

在现代,“国学”是中华民族学术文化的总和,是对古代“国学”学术意蕴上的传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我国学术思想的历史渊源,是国人修身经世之本。

2、“国学”是国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遗产”历经数千年涤荡得以流传至今的“国学”包括着中华伦理道德与民族精神,有大量的当今道德建设的“元素”。

例如《四书》、《五经》等经典里面蕴涵着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仁、义、礼、智、信”是塑造人性品格的起码道德要求,儒家的“厚德载物”、“知义明耻”、“和为贵”等思想及社会人伦价值系统正是国学精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心法更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国学”是我国全球化战略的特殊“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的提高,国外相继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中华文化热”:——1990年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字经》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推广。

——2005年1月,德国《商报》惊呼,世界各地有3000万大学生在苦学中文,把汉语当作外语来学习的人已经超过1亿!——2006年10月,苏州昆曲剧院青春版《牡丹亭》在美国洛杉矶等地演出,盛况空前,在当地掀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

无数外国朋友对我国传统文化无限沉醉和痴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国内或国外学习、研究中国各种传统经典文化和艺术,如戏剧、书法等。

-----2007年第一期美国《时代》周刊以《中国世纪》为题指出“美国在这个世纪的相对力量会走下坡,而中国的力量将上扬,这已既成事实。

”4、“国学”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源动力”“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在“国学”中,“和”字最早见之于3600年前的金文,《左传》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诸子百家对“和谐”心向往之,从孔子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墨子的“兼相爱”、“爱无差等”,再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表达了社会和谐的主张,热爱和平、祈盼和顺、崇尚和美、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四)青少年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1、传承美德传统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青少年幼小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大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私、任性、不懂礼貌等现象在学生中比较普遍,国学经典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例:读《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语句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2、陶冶情操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

经典着作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

传统的课堂教育侧重于知识与意识形态教育,而缺失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

让学生徜徉于国学经典之中,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在学生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独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会逐渐培养其人文精神。

国学是中华民族生活环境的映照。

有了民族的文化,我们才对祖国有认同感,文化给予人们民族感、历史感和自豪感。

通过学习国学,我们可以真正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在世界各各民族之中的地位。

3、提升德智《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古文观止》、《唐诗宋词》、《孙子兵法》……这些经典着作高度浓缩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包含了中华民族生存的大智慧,我们说国学的本质就是从中学到一些先贤理念,哲学思想。

那么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自我,提高自我,从而达到培养自己德行的目的。

一个人的成长,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德,一个是才。

古人讲究德才兼备,而更重视的是德。

为什么呢?只有一个有德的人,他的才能,才能够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造福。

换句话说,他的这个才,才是有用之才。

那么我们对于自己的德行的培养,从大了说,是可以造福于天下。

从小了说,可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悦,同时知道为人处世的方法。

我们都说人生的目的是要追求幸福。

幸福来自什么?其根本,就来自于自我的德行,来自丰富的精神世界。

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你看这个颜回,每天吃点萝卜白菜,住的地方也破破烂烂。

要换了别人早苦不堪言了,而颜回他却“不改其乐”,还是那样快乐。

为什么呢?是因为颜回他有很高的德行。

所以孔子说了一句话:“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做学问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乐”。

大乐则国泰民安。

小乐呢,我们说没事偷着乐。

说知足常乐。

如何才能知足,还是要靠个人的德行。

与人相交,始于颜值,交于才干,终于品德。

(五)学习方法:树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传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诵读(外感于形内化于心付诸于行)笃行(知行合一)“笃行”语出《礼记》,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

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三、国学大师风采:1、王国维词学泰斗,戏曲学先锋,近代考古学的带头人,在多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且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多种着述成为学界必读经典,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代表作:《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观堂集林》等。

名弟子:顾颉刚2 、梁启超近代新史学的开创者,长期活跃政坛,是对近代政治有深远影响的风云人物。

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宗教等领域都广有建树。

代表作:《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多收入《饮冰室全集》。

名弟子:蔡锷,胡适,3、章太炎近现代经学大师,史学大师,晚年潜心研究佛学,旅日期间曾苦学梵文,更以佛学解注老庄,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

其在小学一面,长于训诂,独步古今,后之学人唯有黄侃一人堪与匹敌。

经学方面,幼毕四书五经,出口能诵;诸子百家,信手拈来。

尤其对唐以前古籍颇为精通,可谓了如指掌,为学界所畏服。

代表作:《新方言》、《春秋左传读》等。

名弟子:马裕藻、黄侃,鲁迅4、陈寅恪近代史学大师,尤精于唐史的研究,为史学界公认的泰斗,其所晓语言约有18种之多,堪为语言界奇迹,为世人叹服。

代表作:《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

名弟子:蒋天枢,季羡林四、结束语: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文化最重要的特质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一代代国民从中获得自己民族意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今天,当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宣言”告诫西方要到中国古代文明里去寻找摆脱现代化冲突与弊端的良方时,作为现代的中国人,在坚持对外开放和全球化的同时,理所应当的更应该复兴传统文化,挺直中华文化的脊梁。

当代青年应该顺应中国文化复兴的历史潮流,努力摆脱西化思想的禁锢,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发扬民族精神上承担起历史责任。

振兴“国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当在实践中积极摸索,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们坚信,只要秉持正确的理念,投入积极的努力,运用恰当的方法,“国学”一定会在社会的和谐发展、人文教育方面焕发出新的活力,愿我们的校园从此书声朗朗,翰墨飘香;愿国学在龙中发扬光大,成为校园主流文化;愿同学们从此文思泉涌,谈吐高雅,知书达理,做谦谦君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