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合集下载
中内水肿课件
(一 常用药;麻黄、杏仁、防风、浮萍疏风宣肺;白术、茯苓、泽泻、车前 子淡渗利水;石膏、桑白皮、黄芩清热宣肺。 风寒偏盛者,减石膏、加苏叶、桂枝、防风祛风散寒;若风热偏盛, 减麻黄,加连翘、桔梗、板蓝根、鲜芦根,以清热利咽,解毒散结;若 咳喘较甚,可加杏仁、前胡,以降气平喘;如见汗出恶风,卫阳已虚, 则用防己黄芪汤加减,以益气行水。 2.湿毒侵淫证 症状;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尿少色赤,身发疮痍,甚则 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证机概要;疮毒内归脾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水湿内停。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三、证治分类
(一)阳水 1.风水相搏证
症状;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 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 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数或浮 紧。 证机概要;风邪袭表,肺气闭塞,通调失职,风遏水阻。 治法;疏风解表,宣肺行水。代表方;越婢加术汤加减。本方具有 宣肺降气,祛风行水之功效,主治风水之证。
代表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前方宣肺利尿,治风 水在表之水肿;后方清热解毒,治疮毒内归之水肿。
常用药;麻黄、杏仁、桑白皮、赤小豆宣肺利水;金银花、野菊花、 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清热解毒。
脓毒甚者,当重用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湿热糜烂者,加苦参、 土茯苓;风盛瘙痒者,加白鲜皮、地肤子;血热而红肿,加丹皮、赤芍; 大便不通,加大黄、芒硝;证见尿痛、尿血,耐湿热之邪下注膀胱,伤 及血络,可酌加凉血止血之品,如石韦、大蓟、荠菜花等。
水肿-中医PPT课件
害、肝肾功能受损、性腺损害(女性影响大) • 中毒急救措施,除催吐洗胃、灌肠、导泻外,
可服鲜萝卜汁4两或炖服莱菔子8两,也可用鲜 韭菜汁或浓茶、羊血等以解毒。中毒表现均为 腹痛、呕吐、腹泻、嚎叫挣扎,但不发热。死 亡大都在24小时内,最多不超过4天。
临证心得
临证心得:
1、正确区分单纯与肾炎型关系到对治疗效果及 疾病预后的判断,意义重大。 频繁复发、激 素耐药及依赖病例应进行肾穿刺活检术。
之间互为因果。
本病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 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急性肾小球肾炎
• 急性起病,以水肿、少尿、血尿、蛋白尿、高 血压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其中大多数为急性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是小儿泌尿系统的 免疫反应性疾病。
• 狭义:链球菌感染引起,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 小球肾炎(APSGN)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血不利则为水。”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病因:
病
外因:外感、水湿、湿热
因
内因:肺脾肾三脏功能虚损
封藏失职,精微外泄,水液停聚
中医病机
外感 湿热
肺
肺失宣肃 肺脾肾虚
脾 外 脾失运化 损、水湿
因
内停
肾
肾失气化
水肿 加重
湿浊 瘀血
病因病机概括
外感、水湿、湿热、瘀血及湿浊是本 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环节,与肺脾肾虚
降压:硝苯地平、卡托普利
激素治疗(强的松):
中、长程疗法 :6~9月 诱导期(足量激素期) :1.5-2mg/Kg.d,
分2~3次,不超过60mg。 减量期 :4周,尿蛋白转阴2周,改为隔日顿
服。后每2~4周减量2.5~5mg。减少至 0.5~1mg/Kg隔日时维持1个月,后每2~ 4周减量2.5~5mg,直至减停。 前提:激素减量过程中尿蛋白无复发。
可服鲜萝卜汁4两或炖服莱菔子8两,也可用鲜 韭菜汁或浓茶、羊血等以解毒。中毒表现均为 腹痛、呕吐、腹泻、嚎叫挣扎,但不发热。死 亡大都在24小时内,最多不超过4天。
临证心得
临证心得:
1、正确区分单纯与肾炎型关系到对治疗效果及 疾病预后的判断,意义重大。 频繁复发、激 素耐药及依赖病例应进行肾穿刺活检术。
之间互为因果。
本病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 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急性肾小球肾炎
• 急性起病,以水肿、少尿、血尿、蛋白尿、高 血压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其中大多数为急性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是小儿泌尿系统的 免疫反应性疾病。
• 狭义:链球菌感染引起,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 小球肾炎(APSGN)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血不利则为水。”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病因:
病
外因:外感、水湿、湿热
因
内因:肺脾肾三脏功能虚损
封藏失职,精微外泄,水液停聚
中医病机
外感 湿热
肺
肺失宣肃 肺脾肾虚
脾 外 脾失运化 损、水湿
因
内停
肾
肾失气化
水肿 加重
湿浊 瘀血
病因病机概括
外感、水湿、湿热、瘀血及湿浊是本 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环节,与肺脾肾虚
降压:硝苯地平、卡托普利
激素治疗(强的松):
中、长程疗法 :6~9月 诱导期(足量激素期) :1.5-2mg/Kg.d,
分2~3次,不超过60mg。 减量期 :4周,尿蛋白转阴2周,改为隔日顿
服。后每2~4周减量2.5~5mg。减少至 0.5~1mg/Kg隔日时维持1个月,后每2~ 4周减量2.5~5mg,直至减停。 前提:激素减量过程中尿蛋白无复发。
中医病例水肿PPT课件
法 –适用于全身严重水肿,病情危急,诸 法无效者 –常用药:大戟、芫花、甘遂、商陆、 牵牛子、大黄等。
辨证论治
• 一、辨证要点 –水肿病证首先须辨阳水、阴水,区分其病 理属性。阳水属实,由风、湿、热、毒诸邪 导致水气的潴留;阴水多属本虚标实,因脾 肾虚弱,而致气不化水,久则可见瘀阻水停。 其次应辨病变之脏腑,在肺、脾、肾、心之 差异。最后,对于虚实夹杂,多脏共病者, 应仔细辨清本虚标实之主次。
水肿
• 一、概述 • 二、历史源流 • 三、范围 • 四、诊断要点 • 五、辨证论治
概述
• 定义:以体征命名: • 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 头面,四肢,腹背甚则全身浮肿,严重 的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的一种病证。
历史源流
• 《内经》:对水肿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 原则等科学而朴实的记载。对后世治疗水肿打下 理论基础。 –1 、水肿的发生,与汗出当风,外邪侵入有关。 –2 、水肿的病理是肺、脾、肾功能先职三焦不 利,津液不化而致。
辨证论治
• 3、辨危重症及预后 –( 1 )重症水肿除尿少外,可见腹大,胸满 喘咳,心悸等水气凌心犯肺的证候 –( 2 )危重证多见尿闭,呕恶,神疲嗜睡, 口有尿味,大便溏泄,齿、鼻、牙出血,等 肾败绝症状,此乃危候。 –( 3)见有神昏谵语,手足抽搐,呼吸急促, 深大等邪陷心包者
辨证论治
• 二、治疗大法 • 阴水: –发汗 –利尿 –阴水在此基础上加扶正药 –泻下逐水,大肠传 导糟粕,也足小 的出路
辨证论治
• 治疗水肿的七个基本治法 • 1、利尿法: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可配合发汗, 益气, 经等应用 –常用药: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冬瓜皮、 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木通、 葫芦等 –代表方剂:五苓散、五皮饮 • 2、发汗法:适用于面部水肿兼有表证者 –常用药:麻黄、苏叶、浮萍、防风——发汗宣 开肺气 –杏仁、桔梗——捉壶揭盖,肺为水之上源 –代表方剂
辨证论治
• 一、辨证要点 –水肿病证首先须辨阳水、阴水,区分其病 理属性。阳水属实,由风、湿、热、毒诸邪 导致水气的潴留;阴水多属本虚标实,因脾 肾虚弱,而致气不化水,久则可见瘀阻水停。 其次应辨病变之脏腑,在肺、脾、肾、心之 差异。最后,对于虚实夹杂,多脏共病者, 应仔细辨清本虚标实之主次。
水肿
• 一、概述 • 二、历史源流 • 三、范围 • 四、诊断要点 • 五、辨证论治
概述
• 定义:以体征命名: • 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 头面,四肢,腹背甚则全身浮肿,严重 的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的一种病证。
历史源流
• 《内经》:对水肿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 原则等科学而朴实的记载。对后世治疗水肿打下 理论基础。 –1 、水肿的发生,与汗出当风,外邪侵入有关。 –2 、水肿的病理是肺、脾、肾功能先职三焦不 利,津液不化而致。
辨证论治
• 3、辨危重症及预后 –( 1 )重症水肿除尿少外,可见腹大,胸满 喘咳,心悸等水气凌心犯肺的证候 –( 2 )危重证多见尿闭,呕恶,神疲嗜睡, 口有尿味,大便溏泄,齿、鼻、牙出血,等 肾败绝症状,此乃危候。 –( 3)见有神昏谵语,手足抽搐,呼吸急促, 深大等邪陷心包者
辨证论治
• 二、治疗大法 • 阴水: –发汗 –利尿 –阴水在此基础上加扶正药 –泻下逐水,大肠传 导糟粕,也足小 的出路
辨证论治
• 治疗水肿的七个基本治法 • 1、利尿法: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可配合发汗, 益气, 经等应用 –常用药: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冬瓜皮、 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木通、 葫芦等 –代表方剂:五苓散、五皮饮 • 2、发汗法:适用于面部水肿兼有表证者 –常用药:麻黄、苏叶、浮萍、防风——发汗宣 开肺气 –杏仁、桔梗——捉壶揭盖,肺为水之上源 –代表方剂
《中医内科学水肿》PPT课件
水泛肌肤水肿成 标肺肾本制在脾 严氏分为阴阳水 利水消肿随证施 湿热壅盛疏凿饮 湿毒麻连风水婢 水湿浸渍胃苓五 实脾肾气脾肾宜
〔二〕治疗方案的基本要求
1、保持身心愉快,避免精神刺激 2、保持充分休息,避免劳倦过度 3、保持清淡,低盐,低脂饮食,避免
刺激性食品 4、适当配合食疗,气功以助康复
〔三〕源流 1、分类 〔1〕、《内经》:"水"、"水气":风水、石水、
涌水
〔2〕、《金匮要略》:"水气病"按症状分:风 水、 皮水、石水、正水、黄 汗 按部位分:心水、肺水、肝水、脾水、 肾水
〔3〕、《中藏经》水肿:分青水、赤水、黄水、
〔5〕、宋·严用和《济生方》首分阴水阳水辨证
"阴水为病,脉来沉迟,色多青白,不烦不渴,小便涩少而 清、大腑多泄,此阴水也,则宜用温暖之剂,如实脾饮, 复元丹是也;阳水为病,脉来沉数,色多黄赤、或烦或 渴小便赤涩,大腑多闭,此阳水也,则宜用清平之药,如 疏凿饮子、鸭头丸是也."
缓.
2、治则:健脾温阳,利水消肿. 3、方药:实脾饮加减
白术 附子 干姜 草果——健脾温阳 茯苓 猪苓 泽泻——淡渗利水 厚朴 大腹皮——行气导滞 4、加减: 脾虚甚——党参 北芪 湿重——苍术 厚朴 法夏 肿退以后,可用参苓白术散调理
• 〔六〕肾阳衰微型 • 《诸病源候论》:"水病者,由肾脾俱虚故也" • 1、辨证依据: • 〔1〕水肿迁延不愈,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两足跗尤
无所事,随表里寒热上下,因其势而利导之,故宜汗、 宜下、宜渗、宜清、宜燥,宜温,六者之中,变化莫拘".
• 〔7〕、近代:辨证论治 • 扶正〔健脾,温肾,益气养阴〕 • 攻邪〔清热利湿,活血利水〕.
中医内科学之水肿ppt课件
18
+ 脏腑定位
– 肺:咳嗽气喘; – 脾:脘腹满闷; – 肾:腰膝酸软; – 心:心悸怔忡。
完整版ppt课件
19
+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 小便续通。
+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则小便
难。 + 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 + 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尿,阴下湿,如牛鼻上汗,
肿;
完整版ppt课件
8
+ 本病病因有风邪、疮毒、水湿之邪外袭, 饮食不节,禀赋不足,久病劳倦;发病机 理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水 液代谢障碍,潴留体内,泛滥肌肤。
完整版ppt课件
9
+ 风邪袭表 + 疮毒内犯 + 外感水湿 + 饮食不节 + 久病劳倦 + 禀赋不足
完整版ppt课件
10
+ 水液代谢
水湿浸渍 运脾化湿,通阳利水 五皮饮合胃苓汤
湿热壅盛 分利湿热
疏凿饮水
完整版ppt课件
23
脾阳虚衰 健脾温阳利水
实脾饮
肾阳衰微 温肾助阳,化气利水 济生肾气丸合真武 汤
瘀水互结 活血袪瘀,化气行水 桃红四物汤合五苓 散
完整版ppt课件
24
+ 初因面肿,邪干阳位,气壅不通,二便皆少。桂、附 不应,即与导滞。滞属有质,湿热无形,入肺为喘, 乘脾为胀,六腑开合皆废,便不通爽,溺短混浊,时 或点滴,舌绛口渴。腑病背胀,脏病腹满,更兼倚倒, 左右肿胀,随着处为甚,其湿热布散三焦,明眼难以 决胜矣。经云∶从上之下者治其上。又云∶从上之下而 甚于下者,必先治其上,而后治其下。此症逆乱纷更, 全无头绪,皆不辨有形无形之误,姑以清肃上焦为先。
+ 脏腑定位
– 肺:咳嗽气喘; – 脾:脘腹满闷; – 肾:腰膝酸软; – 心:心悸怔忡。
完整版ppt课件
19
+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 小便续通。
+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则小便
难。 + 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 + 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尿,阴下湿,如牛鼻上汗,
肿;
完整版ppt课件
8
+ 本病病因有风邪、疮毒、水湿之邪外袭, 饮食不节,禀赋不足,久病劳倦;发病机 理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水 液代谢障碍,潴留体内,泛滥肌肤。
完整版ppt课件
9
+ 风邪袭表 + 疮毒内犯 + 外感水湿 + 饮食不节 + 久病劳倦 + 禀赋不足
完整版ppt课件
10
+ 水液代谢
水湿浸渍 运脾化湿,通阳利水 五皮饮合胃苓汤
湿热壅盛 分利湿热
疏凿饮水
完整版ppt课件
23
脾阳虚衰 健脾温阳利水
实脾饮
肾阳衰微 温肾助阳,化气利水 济生肾气丸合真武 汤
瘀水互结 活血袪瘀,化气行水 桃红四物汤合五苓 散
完整版ppt课件
24
+ 初因面肿,邪干阳位,气壅不通,二便皆少。桂、附 不应,即与导滞。滞属有质,湿热无形,入肺为喘, 乘脾为胀,六腑开合皆废,便不通爽,溺短混浊,时 或点滴,舌绛口渴。腑病背胀,脏病腹满,更兼倚倒, 左右肿胀,随着处为甚,其湿热布散三焦,明眼难以 决胜矣。经云∶从上之下者治其上。又云∶从上之下而 甚于下者,必先治其上,而后治其下。此症逆乱纷更, 全无头绪,皆不辨有形无形之误,姑以清肃上焦为先。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章水肿
3.瘀水互结证
? 水肿延久不退,肿势轻重不一,四肢或全身浮肿, 以下肢为主,皮肤瘀斑,腰部刺痛,或伴血尿, 舌紫暗,苔白,脉沉细涩。
? 治法:活血祛瘀,化气行水。 ? 代表方: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 常用药:当归、赤芍、川芎、丹参、益母草、红
花、凌霄花、路路通、桃仁、桂枝、附子、茯苓、
泽泻、车前子。
【预防调护】
? 1.避免风邪外袭。
? 2.防止水湿外侵。 ? 3.注意调摄饮食。
? 4.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破皮肤。
? 5.每日记录水液的出入量。
? 6.坚持治疗,定期随访。 ? 7.劳逸结合,调畅情志。
【结语】
一、概念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要点 四、治疗原则
五、预后
水泛肌肤水肿成
标肺肾本制在脾 严氏分为阴阳水 利水消肿随证施 湿热壅盛疏凿饮 湿毒麻连风水婢 水湿浸渍胃苓五 实脾肾气脾肾宜
? (一).发病特点: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
肢全身。
? (二).临床表现: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 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严重者可见尿
闭或尿少,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牙宣,头痛,抽
搐,神昏谵语等危象。
? (三).相关病史: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 久病体虚病史。
二、病证鉴别
久病入络
水湿内生
困遏脾阳
损伤肺脾 瘀血内生
(四)病证转化
风水相 搏
水湿浸渍
湿热壅盛
肝肾阴虚
脾阳不振
肾阳虚衰 阴阳两虚
风邪袭表
疮毒内归
感受水湿 饮食不节
劳倦体虚
二、病因病理
肺失通调
风水泛滥
湿毒浸淫
脾失运化 肾失蒸化
中医内科学课件7水肿
辨证论治
–证机概要:风邪袭表,肺气闭塞,通调失 职,风遏水阻。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代表方:越婢加术汤加减。本方有宣肺清 热、祛风利水之功效,主治风水夹热之水肿 证。 –常用药:麻黄、杏仁、防风、浮萍疏风宣 肺;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淡渗利水; 石膏、桑白皮、黄芩清热宣肺。
2019/4/14 中医内科学
历史源流
• 《内经》:对水肿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 原则等科学而朴实的记载。对后世治疗水肿打下 理论基础。 – 1 、水肿的发生,与汗出当风,外邪侵入有关。 – 2 、水肿的病理是肺、脾、肾功能先职三焦不 利,津液不化而致。
2019/4/14
• 三阴结,谓之水 • 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而从 其类也。 • 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 则为水胀。 中医内科学
2019/4/14 中医内科学
辨证论治
• 二、治疗原则 • 发汗、利尿、泻下逐水为治疗水肿的三条基本 原则,具体应用视阴阳虚实不同而异。阳水以 祛邪为主,应予发汗、利水或攻逐,同时配合 清热解毒、理气化湿等法;阴水当以扶正 为 主,健脾温肾,同时配以利水、养阴、活血、 祛瘀等法。对于虚实夹杂者,则当兼顾,或先 攻后补,或攻补兼施。
历史源流
– 3、临床表现,也描写得形象,具体 – 4、治疗提出:去菀陈挫 ——开鬼门,洁净府 的基本治疗原则,沿用至今。 • 汉张仲景:将水肿分为: – 风水:多由风邪侵袭,肺气先于宣降,不能 通调水道致水肿。 – 皮水:脾虚湿重,水溢皮肤。 – 肾为水脏 – 正气:脾肾阳虚,水停于里,上迫于肺 – 石水:肝肾阴寒,水气凝聚下焦 2019/4/14 中医内科学
– 代表方:实脾饮加减。本方功效健运脾阳, 以利水湿,适用于脾阳不足伴有湿困脾胃的 水肿。 –常用药:干姜、附子、草果仁、桂枝温阳 散寒利水;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大 枣健脾补气;茯苓、泽泻、车前子、木瓜利 水消肿;木香、厚朴、大腹皮理气行水。 • 气虚甚,症见气短声弱者,可加人参、黄芪以 健脾益气;若小便短少,可加桂枝、泽泻,以 助膀胱气化而行水。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水肿的治疗, 严用和又倡导温脾暖肾之法, 在 前人汗、利、攻的基础上开创了补法。
《仁斋直指方·虚肿方论》创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瘀 血水肿。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五)、护理: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水肿》中首次提出了 水肿必须忌盐。
(六)、 预后: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水肿》指出水肿有五 不治:“一、面肿苍黑, 是肝败不治; 二、掌肿无 纹理, 是心败不治;三、腰肿无纹理 , 是肺损不 治;四、阴肿不起者, 是肾败不治; 五、脐满反 肿者, 是脾败不治。”
。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造成 水肿的机理?
肺主一身之气, 有主治节、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 风邪犯肺, 肺气失于宣畅, 不能通调水道, 风水相搏, 发 为水肿。脾主运化, 有布散水精的功能。外感水湿, 脾阳 被困, 或饮食劳倦等损及脾气, 造成脾失转输, 水湿内停, 乃成水肿。肾主水,水液的输化有赖于肾阳的蒸化、开阖作 用。久病劳欲, 损及肾脏, 则肾失蒸化, 开阖不利,水液 泛滥肌肤, 则为水肿。诚如《景岳全书·肿胀》篇指 出:“凡水肿等证, 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 阴,盖故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 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 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 脾虚则土不制水 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久病劳倦 过多,久病产后。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二)病机
寒
风
侵袭肺卫 肺失通调 风水相博
热
脾不运湿
疮毒内犯 火热内攻 损伤肺脾
肺失通调
水
外感湿邪 水湿内侵
升清
困遏脾阳 不能
水无所制
肿
降浊
饮食不节 损伤脾胃 禀赋不足,久病劳倦
脾失转输 水湿壅滞 脾不运湿
损伤脾肾 肾失气化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三)小结
2、浮肿最常见和最早见的部位:眼睑或下肢、其与眼 睑部位结缔组织疏松有关,下肢与水性下垂有关;
3、外在的肌肤水肿,内在的脏腑亦水肿,其更重要, 它影响脏腑的功能活动。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二文献摘要
水肿是《内经》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病名
《内经》肿称之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 分为“风水”、“石水”“涌水”。
因生活饥馑、饮食不足所致水肿, 在饮食条件 改善后, 水肿也可望治愈。
脾肾衰微, 水气上犯, 出现水
心 邪凌心犯肺重证。
难愈:肺脾肾累及
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阳损及阴, 肝肾阴虚, 肝阳上 亢 , 则可兼见眩晕之证
关格:肾阳衰败,气化不行,浊毒内闭,上
转为他病
逆下闭,造成呕吐、小便不通。
癃闭:膀胱开阖不利,小便点滴或闭塞不通
病理转变: 阴阳转化:阳水 寒热转化:水湿浸渍
虚实转化:实转虚 寒湿
湿热伤阴
阴水与阳水的区 别及相互转化?
阴水
湿丛热化
湿从寒化
脾阳不振 肾阳虚衰
肝肾阴虚
水肿 各证 型之 间寒 热虚 实的 转化
?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转归: 痊愈
阳水患者如属初发年少, 体质尚好, 脏气未损, 治疗及时, 则病可向愈。
第五章:肾膀胱病证
第一节:水肿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概述
目录:
☆病因病机
☆诊察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概述】
一概念: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表现以头面 、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 病证。
1、潴留之水变为水湿之邪,它可以阻遏气机,影响脏 腑功能;
《素问·至真要大论》又指出 :“诸湿肿满, 皆 属于脾” 2.与疮毒有关
明代李梃《医学人门·水肿》提出疮毒致水 肿的病因学说 , 对水肿的认识日趋成熟。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三) 治疗:
《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 “平治与权衡,去菀陈 挫……开鬼门,洁净府” 的治疗原则, 这一原则, 一直沿用至今。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在治疗上又提出了 发汗、利尿两大原则:“诸有水者, 腰以下肿, 当利 小便,腰以上肿, 当发汗乃愈。”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描述风水脉 证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 风水。”
宋代严用和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 区分 了虚实两类不同性质的水肿 , 为其后水肿病的临床辨 证奠定了基础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三)病因病机
1.与肺、脾、肾有关
《素问·水热穴论》指出 :“勇而劳甚, 则肾汗 出, 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 外不得越于皮肤, 客于穴府, 行于皮里, 传为附肿” 。“故其本在 肾, 其末在肺”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以表里上下为 纲 , 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类型。 又根据五脏发病的机制及证候将水肿分为心水、 肝水、肺水、脾水、肾水。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二)分类及证候表现
《灵枢·水胀》 对其症状作了详细的描述 , 如“水 始起也,目窠上微肿, 如新卧起之状, 时咳,其颈脉动, 阴股间寒, 足腔肿, 腹乃大, 其水已成矣。 以手按其腹, 随手而起, 如裹水之状, 此其候也”
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造成水肿的机理?
基本病机:肺失通调, 脾失转输, 肾失开阖, 三焦气化不利。
病位:在肺、脾、 肾, 而关键在肾。
病理因素: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病性:阴水、阳水
转归:阴水、阳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水肿各 证之间亦可以相互转化。(如示意图)
预后:阳水易消, 阴水难治(如示意图)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急慢性肾炎综合症 肾病综合症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继发性肾病
讨论范围
肾性水肿 心性水肿 肝性水肿 营养不良性水肿 功能性水肿
表现以头 面、眼睑、 四肢、腹 背、甚至 全身浮肿。
内分泌失调性水肿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风邪袭表:挟寒、热 2.疮毒内犯:肌肤患痈疡疮毒 3.外感湿邪:久居湿地、冒雨涉水 4.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嗜食辛辣或营养不 5.禀赋不足 先天不足或劳倦、纵欲、生育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阴水与阳水的区 别及相互转化?
由于致病因素及体质的差异, 水肿的病理性质有 阴水、阳水之分, 并可相互转换或夹杂。
阳水属实, 多由外感风邪、疮毒、水湿而成, 病 位在肺、脾。阴水属虚或虚实夹杂, 多由饮食劳倦、 禀赋不足、久病体虚所致, 病位在脾、肾。
阳水迁延不愈, 反复发作, 正气渐衰, 脾肾阳虚 , 或因失治、误治, 损伤脾, 阳水可转为阴水。反之 , 阴水复感外邪, 或饮食不节, 使肿势加剧, 呈现阳 水的证候, 而成本虚标实之证。
《仁斋直指方·虚肿方论》创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瘀 血水肿。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五)、护理: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水肿》中首次提出了 水肿必须忌盐。
(六)、 预后: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水肿》指出水肿有五 不治:“一、面肿苍黑, 是肝败不治; 二、掌肿无 纹理, 是心败不治;三、腰肿无纹理 , 是肺损不 治;四、阴肿不起者, 是肾败不治; 五、脐满反 肿者, 是脾败不治。”
。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造成 水肿的机理?
肺主一身之气, 有主治节、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 风邪犯肺, 肺气失于宣畅, 不能通调水道, 风水相搏, 发 为水肿。脾主运化, 有布散水精的功能。外感水湿, 脾阳 被困, 或饮食劳倦等损及脾气, 造成脾失转输, 水湿内停, 乃成水肿。肾主水,水液的输化有赖于肾阳的蒸化、开阖作 用。久病劳欲, 损及肾脏, 则肾失蒸化, 开阖不利,水液 泛滥肌肤, 则为水肿。诚如《景岳全书·肿胀》篇指 出:“凡水肿等证, 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 阴,盖故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 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 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 脾虚则土不制水 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久病劳倦 过多,久病产后。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二)病机
寒
风
侵袭肺卫 肺失通调 风水相博
热
脾不运湿
疮毒内犯 火热内攻 损伤肺脾
肺失通调
水
外感湿邪 水湿内侵
升清
困遏脾阳 不能
水无所制
肿
降浊
饮食不节 损伤脾胃 禀赋不足,久病劳倦
脾失转输 水湿壅滞 脾不运湿
损伤脾肾 肾失气化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三)小结
2、浮肿最常见和最早见的部位:眼睑或下肢、其与眼 睑部位结缔组织疏松有关,下肢与水性下垂有关;
3、外在的肌肤水肿,内在的脏腑亦水肿,其更重要, 它影响脏腑的功能活动。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二文献摘要
水肿是《内经》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病名
《内经》肿称之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 分为“风水”、“石水”“涌水”。
因生活饥馑、饮食不足所致水肿, 在饮食条件 改善后, 水肿也可望治愈。
脾肾衰微, 水气上犯, 出现水
心 邪凌心犯肺重证。
难愈:肺脾肾累及
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阳损及阴, 肝肾阴虚, 肝阳上 亢 , 则可兼见眩晕之证
关格:肾阳衰败,气化不行,浊毒内闭,上
转为他病
逆下闭,造成呕吐、小便不通。
癃闭:膀胱开阖不利,小便点滴或闭塞不通
病理转变: 阴阳转化:阳水 寒热转化:水湿浸渍
虚实转化:实转虚 寒湿
湿热伤阴
阴水与阳水的区 别及相互转化?
阴水
湿丛热化
湿从寒化
脾阳不振 肾阳虚衰
肝肾阴虚
水肿 各证 型之 间寒 热虚 实的 转化
?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转归: 痊愈
阳水患者如属初发年少, 体质尚好, 脏气未损, 治疗及时, 则病可向愈。
第五章:肾膀胱病证
第一节:水肿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概述
目录:
☆病因病机
☆诊察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概述】
一概念: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表现以头面 、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 病证。
1、潴留之水变为水湿之邪,它可以阻遏气机,影响脏 腑功能;
《素问·至真要大论》又指出 :“诸湿肿满, 皆 属于脾” 2.与疮毒有关
明代李梃《医学人门·水肿》提出疮毒致水 肿的病因学说 , 对水肿的认识日趋成熟。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三) 治疗:
《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 “平治与权衡,去菀陈 挫……开鬼门,洁净府” 的治疗原则, 这一原则, 一直沿用至今。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在治疗上又提出了 发汗、利尿两大原则:“诸有水者, 腰以下肿, 当利 小便,腰以上肿, 当发汗乃愈。”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描述风水脉 证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 风水。”
宋代严用和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 区分 了虚实两类不同性质的水肿 , 为其后水肿病的临床辨 证奠定了基础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三)病因病机
1.与肺、脾、肾有关
《素问·水热穴论》指出 :“勇而劳甚, 则肾汗 出, 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 外不得越于皮肤, 客于穴府, 行于皮里, 传为附肿” 。“故其本在 肾, 其末在肺”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以表里上下为 纲 , 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类型。 又根据五脏发病的机制及证候将水肿分为心水、 肝水、肺水、脾水、肾水。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二)分类及证候表现
《灵枢·水胀》 对其症状作了详细的描述 , 如“水 始起也,目窠上微肿, 如新卧起之状, 时咳,其颈脉动, 阴股间寒, 足腔肿, 腹乃大, 其水已成矣。 以手按其腹, 随手而起, 如裹水之状, 此其候也”
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造成水肿的机理?
基本病机:肺失通调, 脾失转输, 肾失开阖, 三焦气化不利。
病位:在肺、脾、 肾, 而关键在肾。
病理因素: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病性:阴水、阳水
转归:阴水、阳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水肿各 证之间亦可以相互转化。(如示意图)
预后:阳水易消, 阴水难治(如示意图)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急慢性肾炎综合症 肾病综合症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继发性肾病
讨论范围
肾性水肿 心性水肿 肝性水肿 营养不良性水肿 功能性水肿
表现以头 面、眼睑、 四肢、腹 背、甚至 全身浮肿。
内分泌失调性水肿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风邪袭表:挟寒、热 2.疮毒内犯:肌肤患痈疡疮毒 3.外感湿邪:久居湿地、冒雨涉水 4.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嗜食辛辣或营养不 5.禀赋不足 先天不足或劳倦、纵欲、生育
中医内科学课件水肿
阴水与阳水的区 别及相互转化?
由于致病因素及体质的差异, 水肿的病理性质有 阴水、阳水之分, 并可相互转换或夹杂。
阳水属实, 多由外感风邪、疮毒、水湿而成, 病 位在肺、脾。阴水属虚或虚实夹杂, 多由饮食劳倦、 禀赋不足、久病体虚所致, 病位在脾、肾。
阳水迁延不愈, 反复发作, 正气渐衰, 脾肾阳虚 , 或因失治、误治, 损伤脾, 阳水可转为阴水。反之 , 阴水复感外邪, 或饮食不节, 使肿势加剧, 呈现阳 水的证候, 而成本虚标实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