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作者蒋昕捷近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作者蒋昕捷近况(图)
蒋昕捷
2005年7月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青年报工作,做过3年教育新闻报道,现为冰点特稿部记者。

学的是广播电视新闻,干的文字记者的活儿,希望能用笔去代替摄像机还原现场,带给读者最真实的故事和声音。

昔日《赤兔之死》作者写出地沟油调查报告
地沟油在餐饮业内普遍存在利润率超300% 毒比砒霜
这不只是一个应试胜者的故事。

2001年的那个夏天,因一篇满分作文《赤兔之死》而名噪一时的南京考生蒋昕捷,被保送进了南京师范大学。

9年后,一篇“揭开地沟油黑幕”的调查报道轰动全国。

这一次,又是蒋昕捷。

2005年7月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在《中国青年报》从事三年教育新闻报道,后来成为冰点特稿部记者。

在报社网站上,他的个人介绍里写道“学的是广播电视新闻,干的文字记者的活儿,希望能用笔去代替摄像机还原现场,带给读者最真实的故事和声音。


5岁读三国,才有了《赤兔之死》
2001年的那个夏天,接到卷子时,南京13中理科班的蒋昕捷习惯性地先瞄了一眼作文题。

这是一道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并没有让他产生特别的感觉。

于是先做前面的,其中的阅读理解是道图文题,上面画了匹很大的马,下面的文字提到了赤兔马,蒋的心里“咯噔”一下,“有了”。

接下来的故事顺理成章:5岁就迷上袁阔成讲的《三国演义》,小学就读过很多遍《三国演义》,连打游戏都喜欢“三国”题材的蒋昕捷,早就琢磨过赤兔马的下落,他根据赤兔马先后跟随吕布、关羽,后病死在马忠之手的情节,杜撰了赤兔马为忠义诚信的关羽殉主的故事。

这就是名震中学教育界的江苏省首篇满分高考作文《赤兔之死》的诞生过程。

四五十分钟的答卷过程行云流水,惟一不大习惯的,是连监考老师也不时好奇地走过来看一下。

“作文还没写完,我就知道自己肯定能拿高分了。

”虽然古白话文谈不上标准,还把年份搞错了,但这些瑕疵显然并未冲淡给阅卷老师带来的惊喜。

既然给了58分,索性就打满分吧
“语言非常老练,词汇也很丰富,本来给的58分,后来何老师(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说,既然已经58分了,离满分只有2分了,没有别的大的毛病啊,索性给满分。

”参加2001年高考阅卷的金陵中学语文教师喻旭初回忆。

《赤兔之死》令阅卷专家拍案叫绝,蒋昕捷也成为各方的争抢对象。

有出版社找上门来,要他把以前的作文整理一下出本书,蒋昕捷委婉地拒绝了。

时任南师大招生负责人、副书记吕炳寿介绍,蒋昕捷的本一一志愿填报了南师大计算机系,但是他的高考成绩只有527分达不到江苏省理科本一的最低省控线。

本着爱才之心,南师大决定破格录取——他选择了更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广播与电视新闻专业。

今年年初,已是《中国青年报》记者的蒋昕捷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一则关于地沟油流入餐饮行业的调查报道,让很多中国人下意识地改变了餐桌上的饮食习惯。

这次,又是蒋昕捷的“杰作”,还是他最喜欢的话题作文。

北京时间2010年3月24日,央视《新闻1+1》播出《地沟油:依然在“地下”?》,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地沟油从我们的餐桌上流了出往,转了一圈又流了回来,这做到了循环利用,也做到了绿色经济,但是这个“绿色”是活活把人气绿、吓绿。

假如有学者做了这个一个比方,他说我们吃的每十顿饭里面,就有可能一顿是用地沟油做的,听了这样的比例之后,您会做何感想呢?
解说:
“围剿地沟油”,就在一周前,《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表露了一个惊人的数据,那就是我们每年有200万到300万吨地沟油溜回餐桌。

这份报告采访的是武汉产业学院教授何东平,由于何教授的另一身份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工作组组长,因此,该报道立即引发各界强烈关注。

然而戏剧性的是,报道出来两天后,何东平教授否认了这一说法。

何东平(武汉产业学院教授):
它加工以后吃肯定死不了,它不像三聚氰胺可以致人死地,但是从道德伦理上让人受不了。

解说:
3月19日,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分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

在这个新闻发布会上,他否认了此前说过的数据。

那么,从报道见报到新闻发布会改口,短短的两天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蒋昕捷(《中国青年报》记者):
(他说)一天之内有50多家媒体给他打电话,包括境外的,然后各级领导各部分也给他打电话,他说他压力很大,他说他压力主要在这个数字上。

解说:
二、三百万吨的确是个触目惊心的数字,然而这么多的电话中是哪些给了他很大的压力呢?何东平教授的改口是出于科学严谨的考虑,还是源于这些电话中的压力,我们尚无法得知。

只是,何教授的这一改口是否就真能平息几天来的轩然大波呢?
蒋昕捷:
这篇报道本身探讨的是地沟油检测的困难,由于我们这个版面就是科学探索版面,一向是发科普报道的,所以没想到这一次。

解说:
一篇科普报道究竟触动了现实中谁的神经?对比3月17日的报道和3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最主要的变化有两处:一是何东平说,自己并没有对全国的地沟油状况进行过调整,也没有说过有300万吨地沟油回流餐桌;二就是原先的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毒性百倍于砒霜的说法也是失当的,他也没有取得地沟油进进餐桌的有效的证据。

蒋昕捷:
采访的时候,我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地沟油的规模有多少,当时何教授就说200万到300万吨。

解说:
事实上,就在今年《北京科技报》的报道“餐馆…地沟油‟”黑幕中,何教授也曾对《北京科技报》的记者说,2009年上半年,全国各地返回餐桌的地沟油大约有200万吨。

即使在何教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他也提到,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油脂中的15%,约330万吨成为废弃油脂。

蒋昕捷:
废弃油脂当中有多少被回收利用,比如说做生物柴油,或者做化肥,或者做肥皂、化工产品,还有多少做地沟油?我觉得做地沟油的这个比例你找不到,但是有多少正规利用,由于这个是可以统计的。

我最近看到安徽合肥的媒体就做了一个调研,他们就找正规回收的厂,看每年回收的规模,发现他们不足三分之一。

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二的废弃油脂可能往向不明,不知道它做了什么。

解说:
就在争议声中,一周以来,全国各地纷纷突击围剿地沟油。

国家食药监管局也发布紧急通知,要求严防地沟油流进餐饮业。

事实上,公众最为关注的不仅仅是地沟油的总量和毒性,而是为什么这么多年,地沟油如此无法见光,但却就是无法杜尽?这次的围剿过后,地沟油会不会又像三聚氰胺一样卷土重来呢?这个绵延多年的顽疾究竟该如何彻底根治?
主持人:
岩松,你怎么看这个现象?一方面媒体说了,言之啧啧你就是这么说的;另外一方面,教授改口了,他说我没有这么说过,你怎么做这个判定,谁说的是真的?
白岩松(评论员):
我也留意到,当这个教授改口之后有很多人在谴责教授,说怎么能作为一个科学家,不坚守自己心中你认定的一些科学数据等等。

但是换一个角度想,我觉得非常可以理解,由于什么呢?正义在大家那儿,但是实实在在的压力却在人家本人这。

记者也说了,由于他给记者打过电话,接了50多个电话,这还是报道刚出来,然后各级领导给他打电话,这种压力具体在那。

实在在我们这儿感到很愤慨或者怎么样的时候,我们没有感受到这种压力,这是第一个。

第二,公理在远方,但是威胁可能就在自己的近旁。

从这个角度,作为一个个体来说,我觉得教授权衡了一番之后,可以理解他的这种做法。

主持人:
你指出的威胁是什么威胁?
白岩松:
包括他会感受到,你比如说媒体的这种采访可能会放大,他会很担心自己作为相应的课题组的组长,包括自己作为一个着名教授等等这方面的这种因素。

另外,也接到了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电话,你觉得我们很多领导给他打电话会谈什么呢,“非常好,你说得很好?”。

主持人:
但是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究竟他的身份是个学者,学者可以用轻易两天的时间,就把以前自己做了多年的推论和结论给推翻掉,这意味着什么呢?
白岩松:
我觉得这里实在是最值得我们今天往探讨一下,在这个转变的过程当中,为什么?首先,他的确也有改口的必要。

为什么呢?由于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用的也是“据估计大约是200万到300万吨”。

而且这本身中间的空当就很大,中间有100万吨的空当。

那么,假如接到反过来的质疑,请问你给我拿出证据来,来说明是不是就是200万到300万吨,我相信他拿不出来。

主持人:
假如我是教授的话,我就会问他,既然你质疑我的话,说我的数字不对,那你告诉我正确的数字是多少。

白岩松:
是。

这就是我们现在,不管是记者,包括相关的这种专家学者,在积累了大量的采访,或者说相应的这种科学数据,然后进行相关推论的时候,社会上应该引起这样一种关注,而不是反的。

什么样的一种关注呢?不能质疑质疑者,由于的确,假如质疑质疑者的话,质疑者他不是,第一,记者他不是公检法,他很难获取全部的资讯,把握大量的证据。

作为科学家,他不是一个全国部分的领导者,他只能做武汉,或者说局部地区,并且根据一些数字来进行推论。

我在想这样的话,管地沟油的时候不太认真、不太较真,但是在质疑教授的时候是尽对认真、尽对较真的,而在尽对认真和尽对较真眼前的时候,教授所谈的这个话语是有题目。

我觉得社会应该形成一种不能质疑质疑者,而是应该反过来,拿出证据证实他是错的,或者说他是对的。

假如你以为他是错误的、有题目,请你拿出证据来说他是错的,我觉得这不就形成了一种社会良性的互动吗?
尤其请留意,记者和学者假如质疑的题目是涉及到公共利益,健康、安全等等因素的时候,更不能反过来质疑质疑者的这种数据。

他的确拿不出一个正确的(数据),假如要质疑他,一质疑他就得改口,由于的确做不到百分之百的科学性。

主持人:
由于教授质疑的是到餐桌上,跟我们每一个人吃的东西相关的东西,这叫“民以食为天”。

按说不管他提出是一个多么站不住脚的数字,我们都应该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白岩松:
所以这时候我就觉得,我们没必要往追究教授的这种改口。

有他个人各种各样的因素,刚才我们也谈了,既有他自身的这种压力,假如回到科学本身的话,的确还不是那么百分之百地无懈可击。

从政府相关部分的角度来说,在这篇报道以及相关的数字出来,不管说改没改口。

但是行动也出来了,你比如说要求各地都在进行这种监视,包括欢迎群众的举报等等。

另外,已经揭开了这个盖子,全社会会往关注这个题目。

我看了一下,全国很多的媒体,不断东南西北,也都在关注这一个话题。

我觉得这形成了一种良性的转向,我们该感谢这个教授,也该感谢有关部分这种快速的行动。

同时也会往思考一个题目,比如说有一个副教授说,我们说不管200万还是300万吨,有这样一个数字是明确地摆在这里的,我们每年进口的食用油和自己销售出往的食用油总量,比市场上用的食用油总量是要少很多的。

多出来的这几百吨油请问是哪儿出来的?我觉得这里没有涉及到“1、2、3、4”的数字,但是它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重的警告,我觉得我们应该往仔细地思考和监视,多出来的这几百万吨油哪儿来的。

主持人:
没错。

地沟油的这个题目,在人们的印象里面可不是今年才成为题目的一个题目,在人们的印象里面,最最少存在的是十几年,快二十年的时间了。

那为什么这么多年来,这个题目就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呢?我们的节目稍后继续。

(播放短片)
解说:
200万至300万吨潜伏在餐桌上的地沟油,假如不是这样一个令人倒胃且恐惧的数据,也许近日关于地沟油的新闻不会如此密集的爆发。

而对于业内人士而言,地沟油的存在早已成为一个公然的秘密。

记者:
一桶(地沟油)多少钱?
安徽某收售地沟油老板:
现在不包桶就是4500,包桶就是4800。

记者:
你们折下来多少钱一斤,三块钱?
安徽某收售地沟油老板:
哪有三块钱,也就是两块二毛五,没有加工,加工成就可以送到餐馆,现在我们这儿是半成品,不是成品。

解说:
这是《广州日报》的记者近日专门针对地沟油所做的调查。

一位佛山的餐馆老板告诉记者,在广东地区,地沟油卖给餐馆的价格是每公斤3元钱,甚至还可以砍价。

而普通的食用油价格为每公斤9元,提炼一吨地沟油本钱仅需300元左右,有的人一个月可以挣万元。

利益的驱使让地沟油的生意显得格外的抢手,已经形成了一条回收、提炼、加工、销售的产业链。

目击者:
见过有人在这里捞过那些所谓的油。

记者:
什么时候?
目击者:
夜晚也有,中午也有,掀开下水道盖来捞,见他用个盆来捞。

饭店员工:
专门有个人上来收,晚上那个人就来拉走。

解说:
这是一名由于专门从事潲水油收集加产业的企业主,他与当地多家单位签定了收集潲水油的协议书,而潲水油正是地沟油的一种。

由于其他人在他的地盘上收集潲水油,被他认定属于偷油行为,因而雇佣打手展开报复,导致6人轻伤、1人重伤,并造成六级伤残,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字幕提示网络歌曲《地沟油之歌》:
你好毒,你好毒,你好毒,呜呜呜,你越采越离谱,我越防越糊涂,你好毒,你好毒,你好毒,呜呜呜,砒霜都要认输,还假装不在乎。

蒋昕捷:
现在各地都在查地沟油,但是经常碰到这么一桶白桶里装的油,也没有任何标识,但是你没法判定它是不是地沟油,由于检测不出来,这个现在检测上有这么一个困境。

假如说地沟油已经到了餐饮业,已经到了流通领域的话,你很难把它揪出来。

解说:
就在本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视治理局办公室,发布《关于严防“地沟油”流进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

要求各地食品药品监视治理部分,迅速组织对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食用油脂情况进行监视检查。

往年6用,一部新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出台,其中对于采购和使用食品原料的环节做了明文规定,但在《中青报》记者蒋昕捷看来,屡禁不止的地沟油题目却依然面临着监管上的困难。

蒋昕捷:
找到了散装油,但是你不知道它哪来的,他也拿不出有效的票据。

这时候我看执法部分怎么办,就是说我先回往,完了你自己把票据找来,我下次来复查,这个就是你没法解决题目。

解说:
地沟油到底有多少又进了消费者的肚子,恐怕没人能说得清。

国家标准、强制回收、政府监管,一切还存在很多题目需要解决。

或许在关注地沟油危害性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河南商报》3月20日的一篇报道,在3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视治理局发出紧急通知后,这家报社的记者联系了十几个部分,得到的答复都差未几,地沟油主要不回我们管。

主持人:
……
主持人:
你看这整个的链条,餐馆有钱可挣,挖泔水的人有钱可挣,炼油的人有钱可挣,回流的人有钱可挣。

白岩松:
然后消费者自己花钱买病往。

主持人:
你看,我今天看了资料才知道,地沟油,大家觉得天生它就是个坏东西,实在到了餐桌上它是毒品,假如进进到化工店它就是个宝物。

白岩松:
这就是一个转化的题目了。

实在首先我觉得这应该稍微科普一下,什么叫地沟油?大家可能一想到地沟油,包括电影里看见我们刚才的井盖,也都知道以为是在地沟里头。

是,这是最让我们恶心的那种地沟油,由于它是包括我们说的泔水等等,包括直接从餐馆收的这种泔水,然后(包括)地沟上漂浮的油物,这是地沟油的一种。

还有一种是用劣质的猪肉内脏、猪皮加工的油。

还有一种也非经常见,比如说炸油条,就是油炸食品,按理说用过几遍之后你就要换新油了,但是相当多的不法商贩,一遍又一遍地用它,然后只不过再加工一点,然后再加进新油继续用,这三者加在一起是地沟油一个总的概念。

往年12月份,中国农业大学一个教授在咱们这儿做节目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估计每个中国人都吃过地沟油”。

这一下就会让你非常非常地难过,但是事实可能如此。

由于我们要了解地沟油刚才我说的这三种概念。

的确,刚才你说了,它也有好的一面,这就是大家期待的。

它可以转化成生物柴油,也可以提炼出沼气等等。

但是先不管这些,它可能变成好处,您先把源头的地方给我管住,我可不想有机会花钱吃这地沟油。

主持人:
题目是,你看,比如说餐馆,假如小家小户的来收,他收我一吨泔水,他要给我钱,但假如是大的工厂来收的话,也许他收我一吨我要给他钱。

白岩松:
没错。

主持人:
那你说这怎么改变呢?
白岩松:
我们现在全国有很多城市建了这种,所谓的把地沟油加工成生物柴油等等,但是现在利用率不高,由于它加工的本钱还相对高。

另外,像餐馆等等要收垃圾处理费。

主持人:
没错。

白岩松:
这个是要向人收钱的,他就会心疼了,这里也有利润。

主持人:
是。

白岩松:
可是那些黑心的制造地沟油的人,要他这来收泔水的时候,是要给他钱的。

主持人:
没错。

白岩松:
你看这里里外外。

所以我觉得,我们首先要从,包括济南等城市试行了免费往收,这就堵住一个源头。

另外,一定要查住餐馆的这个出口,这是要严防死守的。

另外,我觉得从《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包括咱们已经有了相应的更高级别的管食品安全的,也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案例。

我觉得很好,这件事情教授一说完,不管他改没改口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而且多个部分都在推,我觉得这么大的一件事,每个人都有可能吃过的一件事,跟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有关系的事儿,应该当成一个专题往研讨,拿出一个对应的方法。

但是,我的主张,我们每个消费者的主张都是堵住源头。

主持人:
我们看,20年的时间,按说堵住源头并不是很难,为什么20年的时间都没有堵住?
白岩松:
我觉得现在更加有可能是,包括技术的进步,会使地沟油有利可图。

我说的“有利可图”是对社会,而不是对那些黑心的人来说。

他原来具有这样可转化成有用……
主持人:
清洁能源。

白岩松:
清洁能源,而且汽车的尾气假如用这种油不含有二氧化碳,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加大这方面的研发呢?它跟20年前是不一样的,我觉得技术进步了,人们维权的观念更强了。

另外,我觉得现在的监视更立体了,您没觉得吗?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感慨,过往的话,20年前形成一个立体监视是很难的,现在公民的意识在增长,媒体的监视大范围地在增长,包括我们人大等等各方面,形成一个立体的监视,让他的本钱越来越高,我说的本钱不仅仅是经济本钱,包括法律的本钱,包括他的倾家荡产的本钱。

那么,很多黑心的人就会减少。

蒋昕捷:我不是刻意学国学
本刊记者储晖
蒋昕捷,《赤兔之死》的作者。

《赤兔之死》是一篇2001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蒋昕捷以熟谙的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凸现“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

文章一气呵成,畅快淋漓,此后该佳作不断被高三老师作为范文引用。

在紧张的高考考场,蒋昕捷能用纯熟的古白话文将他眼中的“诚信”娓娓道来。

其精湛的语言功夫令阅卷老师拍案叫绝。

人们不禁要问:该有怎样的“国学”积淀才能造就这样一篇看似随意,却又环环相扣的主题文章呢?这样精炼的古白话文字背后,蒋昕捷的古文学素养一再被人提起。

2009年9月《教育》旬刊记者在北京某社区见到了蒋昕捷,他已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现供职于国内一家媒体单位。

说起国学时,他用一种淡淡的口吻说道:我不是有意学国学。

然而当我们的对话慢慢展开时,记者还是在他身上触到了深深的国学烙印。

蒋昕捷
在评书中感受国学经典
上世纪八十年代,江苏南京,当时在茶余饭后打开收音机收听评书是不少人的爱好。

蒋昕捷的外公是南京广播电台《广播书场》的忠实听众。

受外公的影响,幼小的他便与评书结缘,每到固定时间就坐在收音机前和外公一起享受评书的世界。

听书的过程很过瘾。

精彩绝伦的武侠故事,形象各异的人物,令人浮想联翩。

蒋昕捷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听评书的情景,“第一次听评书是在外公家。

我那年大概四、五岁吧,我还记得是袁阔成说的《三国演义》,那一回书是青梅煮酒论英雄。

”袁阔成老师恐怕没有想到,他对《三国演义》的精彩演绎竟然为一个只有4岁的孩子打开了一扇神奇的求知大门。

后来听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蒋昕捷对古代经典文化的渴求了。

“上小学以后我特地找过《三国演义》的原文来读,把“论英雄”那段背了下来。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

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因为喜欢,这种背是不费脑子的,比背单词容易得多。


蒋昕捷告诉《教育》旬刊记者,此后的阅读更让他体会到了经典文化的魅力。

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

当蒋昕捷通过评书对《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故事熟了以后,自然就很想看看关于这方面的书籍。

他笑言,那时的他有一种迫不及待要读书的欲望。

他的一个堂兄为他的阅读兴趣提供了条件。

堂兄家里有很多书,尤其是古典文学名著。

用如饥似渴来形容那时的蒋昕捷一点也不为过。

他陆续读完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四大名著。

里面的一些经典描述令他痴迷,至今他还记忆犹新。

像《水浒传》108将的绰号、座次,《隋唐演义》中那些好汉各个擅长什么兵器等都他都了然于心、津津乐道。

蒋昕捷的父母比较支持他的阅读。

“我识字比较早。

学前班的时候,父母就开始买一些书给我看,我读的第一本书好像叫《杰克和豆蔓》,加注汉语拼音的。

后来还有连环画和故事书什么的,”蒋昕捷回忆道,从一开始父母、老师就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提供了条件。

当父母发现蒋昕捷的兴趣还是在古代的故事和民间传说上,就有意识地给他选择这样的书籍。

小时候打下的基础
蒋昕捷的网名叫“谈笑间”,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蒋昕捷告诉记者,幼时的阅读让他很崇尚东方式的英雄。

当说起眼下很多地方热炒的“国学班”时,他认为,国学教育重在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进一步探索的可能。

读诗诵典、观古道、访书院、听讲座……国学的教育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不必墨守成规。

重在对学生兴趣的引导。

大量阅读经典文学不啻为一种好的方法。

蒋昕捷从5岁开始读《西游记》。

他认为四大名著中,《西游记》最热闹,人物也很有魅力,孙悟空是一个相当富有智慧的角色,他在取经路上各种智斗鬼怪的故事。

能吸引小孩子。

又不像《三国演义》、《水浒传》的人物结局那么悲情,所以适合小孩的启蒙阅读。

对蒋昕捷来说,阅读经典的感觉很过瘾,而且为他以后的阅读扫除了障碍。

“当时有一种迫切阅读的感觉,小时候就感觉书中的人物各个都很鲜活,跃然纸上,很多描述都很独特,记得看《西游记》,文中描述玉皇大帝,他的名字很长,是这样写的‘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因为那时对这类文字很有兴趣,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