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一辩辩词
高中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v高中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辩论赛辩词
![高中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v高中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辩论赛辩词](https://img.taocdn.com/s3/m/6e7a35d93968011ca2009132.png)
高中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v高中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辩论赛辩词高二(9)班使用手机利弊辩论赛班会材料【辩题】高中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正方)高中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反方) 【辩论过程】【主持人朱倩文】各位同学,走进中学校园,我们会发现许多同学都拥有自己的手机。
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极为重要的部分。
在校园,有手机引发的种种问题也同样的引起了学校的关注和思考。
高中生在校园使用手机,会给同学们之间带来联络之便,但也可能影响学习,此事究竟利大还是弊大已是现在校园的热门话题。
我们班这个班会就举行关于《高中生使用手机利弊》为主题展开辩论:正方所持观点是:高中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反方所持观点是:高中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今天双方选手就要以此为话题进行一场精彩的辩论。
在辩论赛正式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宣读一下比赛中的注意事项:1、开篇立论、自由辩论以及总结陈词环节,每方使用时间剩余30秒时,我们回以一阵警示声提醒(请示意);用时满时,以铃声中止发言(请示意)。
其他环节中间,无用时提醒。
终止铃声响,发时言辩手必须停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
2、在比赛中禁止出现挑衅性或不文明的语言。
下面我宣布辩论赛正式开始。
【正方一辩(章增峰)】手机是时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沟通的方便.当前手机在国内发展的速度和普及率就证明了人们对手机的需求.科技的发展就是为了人们服务的,既然有先进的技术为人所用,为什么要禁止呢?再者,手机的如今有许许多多的功能:手机是一种很快捷又方便的联系工具;又是一种不错的消遣工具。
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要的工具。
这些都证明了手机明显是利大于弊的~所以我方坚决认为,中学生使用手机一定是利大于弊的。
谢谢【反方一辩(廖晓铭)】高中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接下来,我将从以下角度进行论证我方观点。
第一:从哲学角度出发,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娱乐的危害日积月累,必将影响终身发展。
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辩论:手机利大于弊
![辩论:手机利大于弊](https://img.taocdn.com/s3/m/ef481c065a8102d276a22f61.png)
辩论:正方(利大于弊)开场白:各位同学,我先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请没有手机的同学举手,是不是只有一两个人没有手机。
那不就说明手机没有问题。
我们中国有十四亿人,手机使用的人至少有十亿人,那不就再次说明手机并没有问题。
那为什么有许多同学都在说一件事:手机会伤害眼睛,手机上打游戏会沉迷,其实很简单这些并不是手机的错,而是我们没有好好控制,好好利用手机,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
我们就举一个例子,杨老师和她的儿子万一在商场中走失,而且没有手机的话,那么后果是什么样?大家可想而知。
所以还是那句话手机没有问题,关键是方法和人有问题。
只要用合适的方法,用手机,自由管控手机肯定是利大于弊的!一辩:同学们,全世界一共有六十亿人,至少有四分之三的人正在使用手机,还有的四分之一就是老人、小孩还有买不起手机的人。
这不就证明了正好证明手机利大于弊,不然人们为何要使用手机,姚彧舟同学?二辩:在我们生活中,就有这样一个个鲜明的例子。
大家看过《等着我》这套节目吧,里面介绍了许多的拐卖儿童,为什么他们会被拐卖?为什么现在又少了许多这样的事情呢?答案就是有了手机。
给大家举个例子,我爸同事的孩子放学时由于找不到自己的父母直接乘公交车回家了,父母一直找不到他,心急如焚,后来才发现他早已在家里写作业。
于是父母给他了一部手机,几个月后,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位小孩子十分从容地给父母打了电话,最终仅过3分钟就被找到。
猜想:姚彧舟:我们可以借助老师的手机呀!根本不需要自己带一个手机!一辩:姚彧舟同学,这不是更证明了我们的观点了吗?手机利大于弊!三辩:姚彧舟同学,你想要手机吗?你大学要吗?工作的时候要吗?你认为手机不管用吗?假想:姚彧舟:我们不是有些社会上的人专门用手机上网,沉迷其中,最终猝死的案例吗?二辩:姚彧舟同学,你这个问题只能说明一点,那个社会上的人的父母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现在腾讯有一种新功能,只要开启游戏,就直接通过信息传输到家长那儿,实施拦截。
高中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v高中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辩论赛辩词 (2)
![高中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v高中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辩论赛辩词 (2)](https://img.taocdn.com/s3/m/ca8cfbc15a8102d277a22fd9.png)
高二( 9)班使用手机利害争辩赛班会资料【辩题】高中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正方)高中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反方)【争辩过程】【主持人朱倩文】各位同学, 走进中学校园,我们会发现很多同学都拥有自己的手机。
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极为重要的部分。
在校园,有手机引起的各种问题也相同的惹起了学校的关注和思虑。
高中生在校园使用手机,会给同学们之间带来联系之便,但也可能影响学习,此事终究利大仍是弊大已经是此刻校园的热点话题。
我们班这个班会就举行对于《高中生使用手机利害》为主题睁开争辩:正方所持看法是:高中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反方所持看法是:高中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今日两方选手就要以此为话题进行一场出色的争辩。
在争辩赛正式开始从前,请同意我宣读一下竞赛中的注意事项:1、开篇立论、自由争辩以及总结陈词环节,每方使用时间节余30 秒时,我们回以一阵警告声提示(请表示);用时满时,以铃声中断讲话(请表示)。
其余环节中间,无用时提示。
停止铃声响,发时言辩手一定停止讲话,不然作违规办理。
2、在竞赛中严禁出现寻衅性或不文明的语言。
下边我宣告争辩赛正式开始。
【正方一辩(章增峰)】手机是时代科技发展的产物, 其目的是为了提升人们交流的方便. 当前手机在国内发展的速度和普及率就证了然人们敌手机的需求. 科技的发展就是为了人们服务的 , 既然有先进的技术为人所用, 为何要严禁呢 ?再者,手机的此刻有许很多多的功能:手机是一种很快捷又方便的联系工具;又是一种不错的消遣工具。
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要的工具。
这些都证了然手机明显是利大于弊的!所以我方果断以为,中学生使用手机必定是利大于弊的。
感谢【反方一辩(廖晓铭)】高中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接下来,我将从以下角度进行论证我方看法。
第一:从哲学角度出发,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娱乐的危害与日俱增,势必影响终生发展。
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以为,量变是质变的必需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使用手机利弊辩论赛班会材料【辩题】
![使用手机利弊辩论赛班会材料【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7e36556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a.png)
使用手机利弊辩论赛班会材料【辩题】辩题,使用手机利弊辩论。
尊敬的主持人、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就“使用手机利弊”这一话题展开辩论。
手机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手机的利弊呢?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手机的利处。
第一,手机带来了高效的沟通方式。
通过手机,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这种即时沟通的方式,让我们的社交更加便捷和紧密。
第二,手机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
通过手机上的搜索引擎和各类应用程序,我们可以随时获取到海量的信息和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
第三,手机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服务。
我们可以通过手机购物、订餐、打车等,节约时间和精力,提高生活品质。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手机过度使用会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沉迷于手机游戏、社交媒体等,容易分散注意力,导致学习和工作质量下降。
第二,长时间使用手机对身体健康有害。
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容易导致颈椎病、近视等问题。
此外,手机辐射也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三,手机使用过度会影响人际交往。
沉迷于手机世界,容易忽视身边的人和事,导致与他人的交流减少,社交能力下降。
因此,我们应该在使用手机时保持适度。
首先,我们要合理规划手机使用时间,避免沉迷。
可以设定手机使用时间限制,保证学习和工作的正常进行。
其次,我们要注意使用手机的姿势和时间,避免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可以经常做一些眼保健操,适度放松颈椎等。
最后,我们要重视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不要让手机成为我们与人交往的障碍。
总结一下,手机的使用既有利处也有弊端。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手机的便利,但也要警惕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只有合理使用手机,才能让手机真正成为我们的助手,而不是我们的累赘。
谢谢大家!。
使用手机弊大于利一辩陈词
![使用手机弊大于利一辩陈词](https://img.taocdn.com/s3/m/4d9077e9998fcc22bcd10db0.png)
谢谢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首先我们感谢对方辩友精彩的发言,他告诉我们,使用手机有种种好处,能方便大家的联系与交流。
其实现在的手机好处可多了啊,请让我加以补充。
比方说手机可以拍照,可以听音乐,看电影,还可以打游戏,这些对方辩友怎么不说呢?北京市教育部门对9所中学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上网占21%,短信聊天的占48%,下载图铃的占12%,拍照片的占3%,用于紧急联系的仅占5%。
我们中学生的生活就该这样丰富多彩嘛!其实中学生使用手机不仅可以方便交流,还可以方便谈恋爱,方便考试作弊,方便上课开小差,方便上不健康网站这真是优点多多啊。
以后假如我们在自习课上,看到全班同学的带着苹果耳机,玩着手机,我们千万要相信,他们是在学英语,而不是听歌,看电影哦。
以后我们看到一对对男女在课上偷偷打电话,千万要相信,她们是在交流学习,不是在谈情说爱哦。
还有一点,手机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课堂生活。
如果老师上课时有手机铃声响起,那也是在用音乐陶冶我们的情操、美化心灵啊!什么?老师不高兴了?课堂秩序扰乱了?有什么比我们高兴更重要啊!我们还考虑别人干什么?除了以上好处,手机还有更强大的功能。
尽管手机生产商一再强调,手机辐射对青少年的身体没有影响,当然我们是不会相信的,毕竟已经出了太多类似“三聚氰胺”、“瘦肉精”之类的事。
不过,青少年嘛,就应该不畏艰险,人固有一死,怕什么?至于脑瘤,白血病,帕金森症、老年痴呆症、多重硬化症、危害生育能力,这些小小的副作用,我们应该忽略不计了吧。
正因为手机,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啊,因此中学生纷纷趋之若鹜,据统计,平均一个中学生,一个月至少花五十元在手机上,可中学生又没有经济来源,买手机,玩手机,花的自然是父母的钱喽。
而且手机可以说是身份的象征,不买1500以上的手机,不赶紧入手IPHONE 4S就要落后于学校里的潮人了,也对不起刚去世的乔布斯了啊~另外,由于手机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许多买不起手机的同学和社会人员,往往把中学生手中的手机当做巧取豪夺的目标。
青少年玩手机弊大于利的辩论赛反方发言稿
![青少年玩手机弊大于利的辩论赛反方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ade203e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7.png)
青少年玩手机弊大于利的辩论赛反方发言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关于“青少年玩手机弊大于利”我作为反方代表发言。
我方观点是:青少年玩手机并非只有弊端,实际上其带来的利益远大于弊端。
我将阐述我方观点,并尝试反驳所谓的“弊大于利”的论点。
让我们来看看青少年玩手机带来的利益,手机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青少年而言,手机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更是他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
青少年可以接触到丰富的知识资源,如在线课程、教育应用、科普知识等。
这些资源有助于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
手机也为青少年提供了社交互动的平台,通过社交媒体,青少年可以与朋友们保持联系,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感受。
这种互动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社交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手机还为青少年提供了许多娱乐功能,有助于他们在学习之余放松身心,提高生活质量。
关于对方提出的“玩手机影响学习”我认为这并非绝对。
关键在于如何合理使用手机,青少年具有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特点,只要家长和学校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他们完全可以在保证学业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手机。
手机作为一个工具,其利弊并非完全取决于手机本身,而是取决于使用者如何运用。
我们不能因为手机可能存在某些弊端,就全盘否定其带来的利益。
我们应该关注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手机,发挥其积极作用。
我方坚持观点:青少年玩手机利大于弊。
手机作为现代科技的一部分,为青少年带来了诸多利益。
我们应该关注如何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手机,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其存在的价值。
只要我们正确引导,青少年完全可以在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保证学业不受影响。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手机使用过度可能带来的问题,如沉迷网络游戏、过度依赖社交媒体等。
我们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和引导,帮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我们也要看到手机在促进青少年成长、拓宽视野、增强社交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手机弊大于利辩论
![手机弊大于利辩论](https://img.taocdn.com/s3/m/3bac103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3.png)
——中学生使用手机,其“弊”显而易见。
过频地使用手机,其一,学生使用手机我们先不说不利学生的学业,单说课堂上手机突然响起,既扰乱了课堂秩序,分散同学们的精力,又影响了老师讲课情绪。
在寝室使用手机,既影响同学休息,又耽搁自己的业余时间,铃声还成了扰寝的噪音;其二,对心智还不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对手机上的黄色短信,难以避其影响,再则手机使用不当就成了处于青春萌动期的谈恋爱工具;其三手机属于贵重物品,对于学生来说,保管不妥,后患不少。
弊的方面:①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
多数家长反映,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
调查的两个班中,甲班成绩明显高于乙班,说明手机必会给学业造成大的影响。
②不良信息,玷污心灵。
据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黄色短信息,部分学生甚至把相互转发“黄段子”当作时尚。
③助长学生攀比成风。
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的款式和功能。
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
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
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
④额外增加父母负担。
在学校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另外,还有每月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话费也需要家长掏腰包。
以一年计算,家长花在孩子手机上的费用至少要500元。
对于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给孩子买手机等于是给家长增添了新的负担。
⑤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
本校高2007届学生中就曾发生利用手机作弊而被惩罚。
用手机舞弊是公开的秘密了,而且一条信息可以发给好几个同学,作弊的范围很广。
⑥影响校园治安。
手机是贵重物品,若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会发生偷盗现象。
中学生校园使用手机利大于弊三辩陈词
![中学生校园使用手机利大于弊三辩陈词](https://img.taocdn.com/s3/m/85440a04bb68a98271fefac2.png)
谢谢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我们今天讨论的辩题是中学生校园使用手机利大于弊,刚才我们一辩与二辩已经明确手机对我们的学习生活的好处以及校园这个特殊的环境,而在这两个条件的结合下,保证下,我方确实认为利会大于弊。
从当前中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的现象来看,普遍使用手机都有一下几种用途。
第一、用于日常联系几乎每个有手机的同学都表示,使用手机能够方便、及时地与家长联系,父母也可以随时掌握自己的行踪,避免了一些由于缺乏沟通而造成的担心和误会。
此外,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因为手机而变得更加密切。
再者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你就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电话,即使是在你关机的时候。
第二、用于课余娱乐初中的学习总是比较紧张的,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也是最可以令人轻松愉快的事了。
饭间休息时间播一首自己喜爱的歌轻松轻松,接下来的课效率也会高些,这不是很好吗?就算不看效率高多少,自己赚个快乐心情不也很好吗?再者现在的手机“一机多用”方便又时尚,不仅有音乐功能,还有照相功能,在学校度过的时间往往都是比较多的,期间不乏快乐的时光,难忘的片段。
有个手机时常拿出来拍个照,留个纪念,何尝不是件有趣又有意义的事?第三、用于收发短信我们中国人发短信的数量之多在世界上都是很知名的。
中学生和大学生更喜欢和同学、好友发短信聊天。
作为一个中学生,总有些事是不太想让大家听到的(例如,跟别人吵架了需要道歉),这个时候就需要避开众人,或者编辑手机短信了。
这些都是固定电话解决不了的问题。
遇上各种节日,也可以给父母、老师、同学发送短信祝语,增进了亲友间的关系。
第四、用于上网了解知识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地连接互联网,而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是接收知识的海绵,老师课堂遗留的问题,同学之间的谈论,自己的疑惑等等,在课后你都能从互联网上得到答案,而这个正是在现代信息社会的一大优势,这也很好的辅助了中学生的学习,让他们的知识储备更丰富,知识面扩大,何乐而不为呢?相信对方辩友这是已经在偷笑了,这不正是手机的弊端吗?那你们可就错了。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daf91e0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f.png)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正方发言:尊敬的评委、尊敬的各位辩友:我是正方代表,今天我要阐述的主题是“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
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说明我的观点:第一,中学生带手机会影响学习;第二,中学生带手机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第三,中学生带手机会导致社交问题的发生。
下面我们逐一来详细探讨。
首先,中学生带手机会影响学习。
手机是一个信息世界的窗口,它提供了许多丰富的娱乐和社交功能。
然而,这些功能也很容易分散中学生的注意力并让他们陷入沉迷。
例如,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上网、玩游戏或者和朋友聊天。
这样的行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他们对老师的讲解和班级的教学内容不够专注。
而专注力是学习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中学生如果带手机,很容易因此而影响到学习成绩。
其次,中学生带手机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手机使用的时长过长会对视力产生不利影响。
现代手机的屏幕辐射含量较高,如果常常长时间接触手机屏幕,容易引发眼部疲劳、视疲劳甚至近视。
而且中学生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不仅容易影响眼睛的健康,还会导致缺乏运动,影响身体的健康。
最后,中学生带手机会导致社交问题的发生。
尽管手机提供了许多方便的社交功能,但是它也会对中学生的交流能力和社交技能造成负面影响。
手机的出现使得中学生更多地倾向于与虚拟世界交流,而忽略了与真实世界的面对面交流。
中学生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和社交发展至关重要,而手机的过度依赖会削弱这些能力。
综上所述,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
中学生带手机会影响学习,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并导致社交问题的发生。
为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我们应当限制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和范围,尽量减少他们对手机的依赖。
反方发言:尊敬的评委、尊敬的各位辩友:我是反方代表,今天我要反驳正方的观点,并论证中学生带手机的利大于弊。
我将从三个方面来概括我的立场:第一,手机可以帮助中学生获取更多有用的知识;第二,手机可以方便中学生与家人、朋友进行交流;第三,手机可以提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便利性。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ddfd216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7.png)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手机作为一种普及率极高的科技产品,对中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关于中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这一话题却引发了一场经典辩论。
一方认为手机给中学生带来诸多弊端,而另一方则坚持认为手机对中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呈现这场经典辩论的过程,以便全面了解中学生带手机的利与弊。
正方代表首先发言,他们强调中学生带手机的弊端。
他们指出,手机对中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成为他们学习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亮度的屏幕、刺激的游戏和社交媒体等功能,让中学生忍不住沉迷其中,无形中打断了他们的学习时间。
此外,手机还给中学生带来了安全隐患,过度使用手机时,中学生容易走神、走神时很可能无法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接着,反方代表进行反驳,他们认为手机对中学生有积极的影响。
他们指出,手机使中学生更容易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有利于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
此外,手机是一种便捷的学习工具,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各种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手机还可以拓展中学生的视野,通过浏览新闻资讯、参加线上学习交流活动等方式,提升他们对社会和世界的认知。
正方代表随即进行再次发言,他们强调了手机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
他们指出,长时间使用手机对中学生的眼睛造成伤害,容易导致近视等眼健康问题。
此外,过度使用手机还会影响中学生的睡眠质量,导致他们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下降。
手机还有可能成为中学生上瘾的源头,引发沉迷和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反方代表进一步反驳,他们表示中学生使用手机并非一无是处。
他们强调了现代社会的趋势,手机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中学生不带手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
此外,手机作为一种技术产品,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在于如何正确使用。
禁止中学生带手机只会让他们错过珍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在陈述观点之后,正反双方开始进行自由辩论。
他们相互交锋,争论手机对中学生的真实影响。
正方代表引用了众多学术研究,详细说明了手机对中学生注意力分散、成绩下降以及健康问题等负面影响。
手机使用利大于弊的辩词
![手机使用利大于弊的辩词](https://img.taocdn.com/s3/m/8ee0d62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6.png)
手机使用利大于弊的辩词第一篇:手机使用利大于弊的辩词手机使用利大于弊的辩词一辩:尊敬的大会主席,敬爱的各位评委,还有主持人和对方辩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辩论的主题是手机使用的利弊。
手机是时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沟通的方便.当前手机在国内发展的速度和普及率就证明了人们对手机的需求.科技的发展就是为了人们服务的,既然有先进的技术为人所用,为什么要禁止呢?再者,手机的如今有许许多多的功能:手机是一种很快捷又方便的联系工具;又是一种不错的消遣工具。
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要的工具。
这些都证明了手机明显是利大于弊的!所以我方坚决认为,中学生使用手机一定是利大于弊的。
谢谢二辩:随着手机的应用和普及,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数量越来越多,我们有必要相信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因为这是社会的进步。
而伴随手机的普及,手机的应用功能也越来越多,手机上网也稀松平常。
这更为中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开辟了新的途径。
试问,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考试机器,还是能够融入社会、有所作为的人呢?再者,仅从手机通信这方面讲,难道中学生就不能加强与亲戚朋友的联系吗?难道与父母兄弟表达一下感情都有错?手机的便利必将惠及所有的中学生。
提问:手机科技的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快捷与方便,但对方便辩友却认为手机使用是弊大于利的。
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没有手机的日子里,光有电话,你会知道那么多的事情吗?人找你有急事,不知道你在那,打你家固话,你在外面,找不到,怎么办?没有手机的日子里,你不知所措,又怎么办?三辩:到了高中,不少同学都需要住宿,一周才可以回家一次,思家之情不言而喻,而手机在此时便起到稳定学生情绪,父母担心之虑。
一个电话,一条短信,都带着浓浓的亲情,传递到亲人的手中,是关切与安心;从使用手机的现状来看,我们总结出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利的方面:①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一辩辩词
![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一辩辩词](https://img.taocdn.com/s3/m/d117eb7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16.png)
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一辩辩词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我是今天的一辩辩手,我将就“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的问题阐述我的观点。
尽管中学生使用手机有一些利益,但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弊大于利。
手机的使用过度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身心健康问题增加、社交能力丧失等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限制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和范围,鼓励他们更多地参与实际的学习和交往活动,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谢谢!。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5483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8.png)
青少年使用手机的辩论辩题正方,青少年使用手机有助于拓展视野和学习。
首先,青少年使用手机可以帮助他们拓展视野。
在手机上,他们可以通过浏览新闻、观看视频和阅读书籍来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
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一个不读书的人和一个不会读书的人没有什么两样。
”手机可以成为青少年了解世界的窗口,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其次,手机可以成为青少年学习的工具。
如今,许多学校都在推行“智慧课堂”,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参与课堂互动、查找学习资料、完成作业等。
同时,手机上也有许多学习类的应用软件,比如语言学习、数学辅助等,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学习知识。
正如英国作家埃德温·亨利·兰德尔曾经说过,“教育是人类的第二个诞生,手机是教育的一部分。
”手机作为一种现代教育工具,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反方,青少年使用手机会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
然而,青少年使用手机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过度使用手机会影响学习。
许多青少年沉迷于手机游戏、社交媒体等,导致学习时间被大大减少,影响学业成绩。
同时,手机上的信息泛滥,有可能让青少年无法专注于学习,影响学习效果。
正如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曾经说过,“知识越多,烦恼越多。
”手机上的过多信息可能会让青少年感到烦躁和焦虑,影响学习情绪。
其次,长时间使用手机也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手机辐射、长时间盯着屏幕等都会对青少年的身体造成伤害。
而且,过度使用手机也会影响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导致孤僻和情绪问题。
正如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曾经说过,“孤独是自由的坟墓。
”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会让青少年陷入孤独和自闭的境地。
综上所述,青少年使用手机既有利也有弊。
我们应该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手机,发挥其正面作用,同时避免其负面影响。
毕竟,手机只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如何正确使用它。
关于中学生用手机的弊大于利的我方证词
![关于中学生用手机的弊大于利的我方证词](https://img.taocdn.com/s3/m/8688421c2f60ddccdb38a01d.png)
弊的方面:①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
多数家长反映,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
有一个调查是关于一所学校的甲乙两个班,甲班有61个人,仅有10人用手机,而乙班有62个人,却有40人用手机。
调查的两个班中,甲班成绩明显高于乙班,说明手机必会给学业造成大的影响。
②不良信息,玷污心灵。
据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黄色短信息,部分学生甚至把相互转发“黄段子”当作时尚。
③助长学生攀比成风。
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的款式和功能。
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
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
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
④额外增加父母负担。
在学校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另外,还有每月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话费也需要家长掏腰包。
以一年计算,家长花在孩子手机上的费用至少要500元。
对于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给孩子买手机等于是给家长增添了新的负担。
⑤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
在山东一校2007届学生中就曾发生利用手机作弊而被惩罚。
用手机舞弊是公开的秘密了,而且一条信息可以发给好几个同学,作弊的范围很广。
⑥影响校园治安。
手机是贵重物品,若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会发生偷盗现象。
据反映,我校有个别班级出现钱、钱包被盗,手机若不随身携带,也会被盗。
在一些发达国家,学校的管理者比我们更早地遇到了这一问题,手机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也更为突出,已经引发了中学生的犯罪,有手机的中学生也成为一些犯罪分子欺骗和抢劫的对象。
⑦学生使用手机我们先不说不利学生的学业,单说课堂上手机突然响起,既扰乱了课堂秩序,分散同学们的精力,又影响了老师讲课情绪。
辩论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利大于弊的经典辩论题材
![辩论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利大于弊的经典辩论题材](https://img.taocdn.com/s3/m/0602149c33d4b14e852468dc.png)
纵观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从最初的四肢爬行到直立行走,从蒙昧无知到文明开化,从手工劳作到大机械化生产,正是科技的力量使人类一步步的前进,一步步向更高层次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了机器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电能走入了千家万户,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电脑等一系列的电子产品走入了公众的视线。
手机,作为一种新型电子通讯设备,成为了大众新宠。
我方认为:1。
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和人沟通只要一按号码,千里之遥可以近在咫尺,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方便父母与住宿的我们进行联系,也是及时的传递信息的工具,如果不是这样为何政府职能部门都要设专门的热线呢?2、手机可以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让人们及时的掌握最新的消息,在信息时代中及时的信息就是财富。
3、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学生时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手机的使用让我们能更及时的把最美好的记忆保存。
4、手机的附加功能强大,可以拍照听歌。
5、手机里的装置,可以随时使用,相信大部分同学都不会特意带个闹钟来学校,而是使用手机的闹钟功能定时吧。
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是新事物,是符合和人民根本需求的。
本身并无利弊对错。
如今,身处信息时代的中学生们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
所以,拥有作为现代社会主要沟通工具之一的手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
因此我方认为: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
从使用手机的现状来看,我们总结出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利的方面:我方认为中学生带手机利大于弊,对方辩友一再强调中学生是来,而手机里面的游戏会影响学习。
我觉得对方只是片面之词,众所周之,我们现在是科技的时代,我也不否认我们是来学校学习的,但是这个学是不像以前死板的学,而是灵活的学更重要的是接触社会的学习。
两耳不闻天下事,闭门只读胜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有手机不代表我们就玩物丧志,而且现在的手机也越来越智能,当我们不会的知识或是不解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手机来获取,这也是更新知识的一种渠道,并且更快更急时,本来我们学习的时间就很宝贵,这也是在短时间吸取知识最快的一种方法。
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反三辩词(正式版)
![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反三辩词(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fa483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f.png)
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反三辩词(正式版)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反三辩词谢谢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我要感谢对方辩友精彩的发言,但我想说“再华丽的言辞也掩饰不了错误的理论。
”首先,我想指出对方辩友以下几点漏洞:第一、对方辩友一再强调手机的种种优势,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我们今天所讨论的主体是中学生,使用的地点是在学校。
中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手机对于学习来说,绝对不是必需品,没有哪位学生是因为使用手机而考上清华北大的,并且就中学生本身的特点而言,现在手机所具有的许多功能对于我们中学生在校园使用来说,就是弊大于利的。
下面,我将对我方观点进行总结:第一、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对自身影响极坏:其一,影响学习。
据调查70%的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与学习无关,对于自制力不强的中学生来说,难道这还不影响学习吗?其二,影响身心健康。
当手机辐射,垃圾短信,攀比之风,汹涌地袭向中学生时,难道我们还要坦然处之,不顾身心健康,将手机校园生活进行到底吗?其三,交友盲从。
当我们用手机尝着爱情的味道,盲目地聊着社会青年时,难道这对我们健康成长有极大帮助吗?第二,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对他人产生更恶劣的影响:其一,扰乱正常校园秩序。
上课时响起的铃声让老师如何专心讲课,让学生如何认真听讲?其二,手机为作弊提供方便。
用手机舞弊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了,一条作弊短信波及的范围是其他任何方式难以达到的,这种助长作弊的工具对于中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有弊无利。
其三,手机作为贵重物品,极易诱发偷盗现象,引发中学生犯罪,影响校园治安。
因此,我方认为,手机本就是一种用来沟通的工具,应该为人所用,但是,当中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出现人为物役的情况时,再使用这个工具就一定是弊大于利的了。
当手机成为学习的敌人,作弊的工具,健康的杀手,精神的桎梏,生活的枷锁时,对方辩友还能理直气壮的说,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利大于弊吗?当然,在明确了现在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后,我们将提出合理化建议,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对社会来说,应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反方一辩,我们的题目是中学生携带手机弊大于利。
随着时代的发展,方便、快捷的通讯工具——手机进了千家万户,在大街上可以看到人手一机的情景,当中,也不乏有些中学生,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也进入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校园,在每个班级中,拥有手机的学生不占少数,调查结果显示,有57%的中学生拥有手机。
手机流行于校园,其中的危害也就日益显现出来,受其直接影响的就是携带手机的学生。
中学生在校园内特别是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影响非常不好。
请对方辩友想象一下,一堂精彩的课,大部分同学都沉醉于老师的讲课中。
突然,课堂上响起莫名的手机铃声,同学们瞬间陷于一片笑声中。
那么这堂课还能好好上吗?可见手机的存在,不仅会严重扰乱课堂纪律,会给整个教学造成很坏的影响,还会影响同学们的学习。
让我们再把目光放在那些上课时低着头一直看着桌子下的同学,看看他们桌子里已经调成静音了的,闪烁着的手机。
谁还能否定手机的弊端?手机就如一种毒品,把同学们的魂都几乎快要勾走了。
这些沉迷于手机的同学,假如他们不能及时悬崖勒马,在手机弊端的泥沼中越陷越深,等待着他们的是无尽的深渊。
政治课上我们已经不厌其烦的多次温习过的“中学生是有着自控能力差、辨别是非能力不强等一系列特点的特殊人群。
”,中学生有着自己的特点,有着自己的劣根性。
虽然对方辩友口口声声说着中学生只要正确使用手机,弊端便不复存在,但是这只是对方辩友的美好幻想罢了,现实是大部分中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中仍然熬夜看手机,不厌其烦的玩手机游戏,依然在用手机发着一些无聊的甚至于低俗的信息。
中学生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能正确认识的只有少部分人。
加大监管力度?这不正是已经承认了手机带来的弊端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所以,才要加大监管力度呀!手机作为通讯工具,进入中学生群体,在最开始是怀着最美好的愿景,校方、社会并未持反对意见,然而,事实怎么样呢?现在,在中学生这个群体中,手机已经变成了手雷,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成为教育者头痛的难题,不正是手机在初中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造成的弊远远超过对方所想象的利所引起的吗?
如今手机已成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但是,这样的交流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再请对方辩友想象一下,一个大家庭的亲友聚会,本来应该是热热闹闹,欢天喜地,现实却是:人手一台手机,大家都低着头,用着各自的手机,在手机世界中畅游。
没有一个人与他人侃侃而谈,全场一片寂静。
中学阶段正是培养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
能在手机交流软件上如他人聊得十分投机,在现实中见到熟人都一片陌生的人,这样的人能融入社会吗?手机带来的交流,是畸形的交流,是在各自的世界里,带着面具的交流。
这些人甚至只有在网络世界里才能展现真正的自我。
手机固然是一种潮流,可谁又能说明潮流就是绝对正确的?中学生使用手机日益频繁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社会潮流,但绝不是历史潮流,社会潮流不一定是正确的,所以我们才要举行这场辩论赛。
为的就是辨明真理。
而我们之所以要针对这一社会潮流展开辩论不正是因为这一潮流带来了问题,不正是因为它暴露了大量的弊端么?
再次,我再次重申我方的观点:中学生携带手机弊大于利。
刚才对方辩友列举手机的很多好处,仿佛让我置身于一个手机卖场,正感受着一位口才一流的销售人员高超的销售技巧,也让自制力不强、判断能力尚未成熟的作为初中生的我有些动心。
但静下心来一想,不对呀?对方辩友讲的是制造商赋予手机本身的利处,还是手机被初中生使用之后产生的利处呢?我们此次的辩题是中学生使用手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无法否认也不能否认手机的利,可是在中学生手中的手机所体现出的弊端是绝对大于利益的。
我们再次所谈论的主题是围绕着中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身为政治课代表,我也同一辩一样清楚中学生的各种情况。
就像火药一样,手机拿在成人手里或许翻不出多大风浪,但在我们中学生手中,就像火药被造成火箭,成了极具风险的“手雷”,原本一些不会发生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人难免会有嫉妒之心,中学生更是如此。
一些学生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
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
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开始炫耀自己的手机,进而炫耀自己的家境,造成攀比之风再次在学校盛行。
手机就像是一把干柴,让攀比之火在校园死灰复燃。
人的自控力有的强有的弱,也是大家所公认的。
政治书上白纸黑字的写出中学生自控力较弱,大多数中学生都是如此。
那么他们又怎么能控制住自己使用手机是为了查资料而不是为了上网玩游戏或看小说。
同时向老师提出疑问不仅能使我们获得知识,同时还增进了我们与老师的师生友谊,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之?
对方辩友,既然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为什么美国,德国,日本,芬兰等国家纷纷制定相应规定限制手机在中学生中使用,教育界权威也纷纷倡议中学生不要带手机进入校园,国家机关也提出初中教育阶段不提倡带手机进入校园,那么请问对方辩友这些倡议的背后所隐藏的原因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