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花城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教育部审定)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歌曲《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歌曲《踏雪寻梅》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1171a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6.png)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歌曲《踏雪寻梅》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踏雪寻梅》是一首富有诗意的歌曲,描绘了梅花的高洁和坚韧,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练。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梅花和诗词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踏雪寻梅》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对音乐和诗词的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梅花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梅花的精神内涵。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的含义和旋律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对比法: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踏雪寻梅》,让学生进行比较和欣赏。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梅花和诗词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视频等。
2.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乐器。
3.梅花的相关资料:图片、诗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踏雪寻梅》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梅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同时,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旋律和节奏。
对于难点部分,可以分组练习,或者让学生单独演示。
4.巩固(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学生跟唱。
对于唱得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上台演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梅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认为梅花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梅花的精神内涵,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扬梅花的品质。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歌曲《小熊过桥》教案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歌曲《小熊过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eb12e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a.png)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歌曲《小熊过桥》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熊过桥》是一首富有童趣的五年级上册歌曲,通过小熊过桥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好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还不够到位,需要通过教学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小熊过桥》这首歌曲,并理解歌曲的含义。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掌握。
2.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传达和表现。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小熊过桥》的音频、视频及图片素材。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小熊形象道具、桥形象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小熊过桥的故事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同时,播放歌曲《小熊过桥》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演唱。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学生再次演唱歌曲,注意观察学生的演唱表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5.拓展(10分钟)邀请学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音乐创作。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小熊过桥》所传达的团结互助的精神。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用录音设备录制自己的演唱,第二天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花城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第9课歌曲《雪绒花》
![(花城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第9课歌曲《雪绒花》](https://img.taocdn.com/s3/m/de39502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c.png)
(花城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第9课歌曲《雪绒花》一. 教材分析《雪绒花》是一首五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花城版。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
本首歌曲以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插曲为基础,经过改编后纳入我国小学音乐教材,更适合小学生的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符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英文歌词演唱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更好地理解和演唱这首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雪绒花》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培养民族自豪感。
4.提高学生的英文演唱水平,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英文歌词演唱。
2.歌曲旋律的掌握。
3.音乐素养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演唱,为学生提供榜样。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借鉴。
3.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演唱。
4.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资料。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雪绒花》的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教学示范等。
3.乐器:钢琴、吉他等,辅助教学。
4.分组标志:如小红花、小星星等,用于分组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雪绒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电影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先行演唱歌曲《雪绒花》,为学生展示完整的歌曲。
演唱过程中,注意感情投入,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教师适时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针对英文歌词,可以分组进行练习,相互交流、借鉴。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四)》教案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54351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b.png)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四)》教案一. 教材分析《感知音乐中的旋律(四)》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和理解旋律的概念。
教材通过各种练习和活动,让学生在感知旋律的过程中,培养音乐的听觉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对旋律的感知和表现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和理解旋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律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和表现能力。
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旋律的概念,能在音乐实践中正确感知和表现旋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聆听、演唱、演奏、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个人展示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音乐材料,如歌曲、乐曲等。
2.准备教学器材,如钢琴、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
教师提问:“大家能听出这首歌曲的旋律吗?请大家尝试跟着音乐唱一唱。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律的概念。
同时,让学生聆听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旋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这些旋律的特点。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首歌曲,按照旋律进行演唱。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简单的旋律,让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和表演,巩固对旋律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欣赏一些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分析这些作品中的旋律。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旋律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课后练习演唱和分析一些旋律,提高对旋律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891e9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4.png)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标题: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学生能够辨认和演奏简单的音乐节奏。
3. 学生能够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音乐节奏的辨认和演奏。
教学准备:1. 花城版五年级音乐教材。
2. 音乐乐器,如鼓、手铃等。
3. 音乐录音或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让学生聆听并讨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
知识讲解:1. 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如旋律、节奏、节拍等。
2. 通过示范和讲解,教授学生如何辨认和演奏简单的音乐节奏。
实践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种乐器或打击乐器。
2. 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要求学生根据节奏演奏自己手中的乐器。
3.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尝试不同的节奏组合和音乐表达方式。
巩固练习:1. 给学生分发乐谱或节奏图表,让他们尝试根据图表演奏音乐。
2. 引导学生互相合作,分享自己的音乐表达和创意。
总结回顾: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目标,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促进他们对音乐的思考和探索。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音乐,可以参加音乐俱乐部或学习乐器。
2. 提供一些音乐资源和推荐,让学生有机会进一步发展音乐兴趣和才能。
教学评估:1. 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演奏能力。
2. 收集学生的乐谱或节奏图表,评估他们对音乐概念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问题,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花城广东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花城广东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20365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5.png)
花城广东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五年级上册(第9册)音乐科教学计划(_______学年度第一学期)一、班级情况分析:大多数学生对音乐很感兴趣,而且课堂气氛十分的活跃,上课纪律好,举手发言胆子比较大。
特别是在歌曲演唱这一块上,识谱能力较强,能够按照音乐的旋律歌唱,富有感情尤其是一些女生,这一群力量比较庞大,很有实力去带动几个乐感较差的学生。
二、教学目的要求:1.以音乐的美感感染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预技能:从“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舞步到动作组合等等。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开发学生的形象能力、创造性思维潜质。
始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全册教学要点(重点、难点、关键)第一课:围绕"爱祖国"这一主题,通过歌曲的学习与欣赏,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培养。
第二课:巧妙地向学生介绍新的现代乐器--电子合成器,让学生能通过对太空的联想和声音的探索,来感受和表现想象中的太空景色与乐器音乐之间的联系。
第三课:通过学唱和欣赏民歌,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第四课:体验回旋曲式的结构和二声部节奏练习的内容第五课:体会影视主题歌在电影电视传播中的作用第六课:对非洲音乐文化的感受第七课:了解音乐大师--海顿及其代表作品第八课:安排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的音乐与“冬”季里自然界之间密切相关的内容三、教材分析本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既要面对全体学生,也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
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全书共8课,教材配有相应的光盘磁带。
四、教学措施1.认真学习和钻研《大纲》及教材,掌握乐理、听音、练唱之间的联系,使之相互密切配合。
教学方法:唱一唱歌曲,看画听音乐,找一找唱名,敲一敲小乐器,演一演音乐小品,打一打快板。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小号与弦乐》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小号与弦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38057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0.png)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小号与弦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号与弦乐》是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的一首教材,通过学习这首曲目,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小号和弦乐这两种乐器的特性和表现力,感受音乐的魅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小号和弦乐的演奏技巧、音乐特点以及乐曲的分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乐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演奏技巧、音乐理解和情感表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号和弦乐的特性和表现力,欣赏音乐的美妙。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分析方法,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4.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演奏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小号和弦乐的演奏技巧2.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3.乐曲的分析与理解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小号和弦乐的演奏技巧、音乐特点和乐曲分析。
2.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奏,引导学生模仿和感悟。
3.练习法:分组练习,教师指导,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材、多媒体课件。
2.乐器:小号、弦乐乐器。
3.音响设备:音响、话筒、投影仪。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小号和弦乐合奏的曲目,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乐器的声音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小号和弦乐的演奏技巧、音乐特点,并进行示范演奏。
同时,展示相关乐器的图片,让学生对乐器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的演奏问题,给予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首简单的曲目,学生进行集体演奏,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要素,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5课欣赏器乐曲《小号与弦乐》-教案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5课欣赏器乐曲《小号与弦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d9088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d.png)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5课欣赏器乐曲《小号与弦乐》-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号与弦乐》是一首器乐曲,选自花城版音乐五上第5课。
这首乐曲以小号和弦乐为主题,展现了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
通过欣赏这首乐曲,学生可以了解小号和弦乐的特点,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乐曲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符、节拍、音阶等。
但部分学生对小号和弦乐的了解不够深入,可能影响对乐曲的理解和欣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感受乐曲的美感,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号和弦乐的特点,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小号和弦乐的音色特点,分辨它们在乐曲中的表现。
2.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感,理解乐曲的结构。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反复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美感。
2.讲解法:教师讲解小号和弦乐的特点,以及乐曲的背景和结构。
3.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4.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其他类似乐曲,让学生对比欣赏。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音响设备,确保乐曲播放清晰。
2.准备相关的小号和弦乐的图片、资料,以便讲解时展示。
3.准备其他类似乐曲,用于示范和对比欣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小号与弦乐》,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乐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关注小号和弦乐的声音,提出问题:“你们能听出这首乐曲中的小号和弦乐吗?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小号和弦乐的图片和资料,讲解它们的特点,如音色、演奏技巧等。
同时,播放其他类似乐曲,让学生对比欣赏,进一步理解小号和弦乐的表现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乐曲中的旋律,或进行简单的乐器演奏练习。
让学生亲身体验小号和弦乐的音色,提高他们对乐曲的理解。
2023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
![2023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41a01c4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8.png)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教学计划随同着新年的到来,我们又喜迎新的一学期,为了在本学期使五年级音乐教学搞得更好,特制定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同学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同学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认谱、识谱的能力。
更要使一局部同学转变思想(认为学习音乐无用,认为音乐课是副课),切切实实提高同学的音乐素质。
二、基本情况分析五年级共有同学100人左右,这些同学大都来自居峪村,一少局部转于其他乡镇学校,他们都是少先队员。
这些同学都很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学习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些歌曲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
还有的同学讨厌教师教谱,一唱谱就想睡觉的感觉。
再加上五年级时期的学习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本学期,同学将巩固并自身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习的知识又为今后几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学期教材在乐理方面又加深了难度,如一个升号的调,升记号和还原记号等,使同学学习起来确实不容易,但它又为今后的五线谱学习做好了伏笔。
总统上来看,五(1)班学习态度认真,学习风气浓厚,学习歌曲的速度较快,五(2)班学习风气不够浓厚,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故学习效率不和五(1)班。
针对这种现状,教师需进行大量的思想教育,因材施教。
三、任务目标(一)唱歌局部1、紧扣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首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同学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时合时进行校正。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
使同学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局部: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示;唱坚持音时,声音要丰满;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花城版五年级上册教案第9课歌曲《雪绒花》
![花城版五年级上册教案第9课歌曲《雪绒花》](https://img.taocdn.com/s3/m/bb8ae08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8.png)
-节奏的准确性:学生们在节奏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节奏感不强、节奏不稳定等,需要通过练习和指导来提高。
-歌曲的理解和表达:学生们可能对歌曲《雪绒花》的背后的文化和情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以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歌曲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成为了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的桥梁。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歌曲《雪绒花》的演唱练习:让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演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和音色的准确性,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音乐知识总结: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音乐基本元素(音高、节奏、音色)和表现手法(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的总结报告,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法:在教学开始时,我将会用讲授法向学生介绍歌曲《雪绒花》的背景知识和音乐的基本元素,以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歌曲《雪绒花》的旋律和歌词
2.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节奏、音色
3.音乐的表现手法: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雪绒花》
2.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表现手法
3.学生能够通过歌曲《雪绒花》感受到音乐的美丽和力量
四、教学步骤
1.导入:教师播放歌曲《雪绒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音乐解决实际问题。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歌曲《雪绒花》教案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歌曲《雪绒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ece42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19.png)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歌曲《雪绒花》教案一. 教材分析《雪绒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优美动听,富有情感。
歌曲为G大调,2/4拍子,结构简单,旋律优美。
这首歌曲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歌曲的节奏、旋律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英文歌曲的演唱和理解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雪绒花》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英文歌曲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雪绒花》的英文歌词理解。
2.歌曲旋律的掌握,尤其是高音部分。
3.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对歌曲的节奏、旋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4.情感引导法:教师通过讲解歌曲背景,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雪绒花》的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钢琴:教师伴奏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的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歌曲《雪绒花》。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雪绒花》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重点指导歌曲的高音部分。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唱。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5.拓展(5分钟)教师讲解歌曲《雪绒花》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雪绒花》的情感表达。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在卡吉德洛森林》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在卡吉德洛森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b38f1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05.png)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在卡吉德洛森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在卡吉德洛森林》是一首富有童趣的乐曲,选自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这首乐曲,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乐曲的优美旋律,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喜欢音乐,乐于学习。
但部分学生对乐曲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还不够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充分感受乐曲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在卡吉德洛森林》的优美旋律,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语言分析乐曲,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感受乐曲的优美旋律和所表达的情感。
2.运用音乐语言分析乐曲,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优美旋律和情感。
2.分析法: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语言分析乐曲,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分组练习,进行音乐表现,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展示《在卡吉德洛森林》的乐谱和图片。
2.准备音响设备,播放《在卡吉德洛森林》的音频。
3.准备乐器,供学生分组练习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在卡吉德洛森林》的乐谱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旋律和节奏。
2.呈现(10分钟)播放《在卡吉德洛森林》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优美旋律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练习,运用乐器演奏《在卡吉德洛森林》,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检验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语言分析《在卡吉德洛森林》,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乐曲的优美旋律和情感。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在卡吉德洛森林》的美妙之处,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5课欣赏器乐曲《小号与弦乐》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5课欣赏器乐曲《小号与弦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d9854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6.png)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5课欣赏器乐曲《小号与弦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号与弦乐》是一首器乐曲,选自花城版音乐五上第5课。
这首乐曲通过小号和弦乐的对话,展现了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
教材中提供了乐曲的乐谱和相关信息,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乐曲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乐器演奏技巧。
他们对器乐曲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独立阅读乐谱,并能够演奏简单的器乐曲。
然而,对于乐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奏技巧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小号与弦乐》的优美旋律和情感表达。
2.提高学生对器乐曲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乐曲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
2.教授小号和弦乐的演奏技巧,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通过多次聆听乐曲,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乐曲的旋律和情感。
2.示范法:教师演奏乐曲或播放优秀演奏家的演奏,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示范。
3.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演奏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乐曲的特点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乐谱和音响设备:准备《小号与弦乐》的乐谱和音响设备,以便学生阅读和聆听乐曲。
2.小号和弦乐器:准备小号和弦乐器,以便学生进行演奏练习。
3.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以便进行课堂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其他优秀的小号和弦乐器的器乐曲,引起学生对《小号与弦乐》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小号与弦乐》的乐谱,让他们独立阅读并理解乐谱的内容。
然后,播放乐曲,让学生聆听并感受乐曲的旋律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奏错误,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4.巩固(10分钟)学生再次分组讨论乐曲的特点和情感表达,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乐曲。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10课单簧管独奏曲《单簧管波尔卡》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10课单簧管独奏曲《单簧管波尔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22196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b.png)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10课单簧管独奏曲《单簧管波尔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单簧管波尔卡》是一首具有典型波尔卡风格的单簧管独奏曲。
乐曲节奏明快,旋律热情奔放,充满活力。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单簧管的演奏技巧,感受波尔卡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演奏水平。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曲目时,已具备一定的单簧管演奏基础和音乐理论知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节奏感、音准和演奏技巧方面存在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单簧管波尔卡》的旋律和节奏。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节奏感、音准和演奏技巧。
3.引导学生感受波尔卡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节奏把握、音准控制、演奏技巧。
2.重点:旋律熟悉、音乐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奏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2.分解法:将曲目分解为若干小节,逐个辅导学生演奏。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借鉴。
4.视听结合:观看相关视频,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乐谱、录音设备、视频资料。
2.乐器:单簧管。
3.教学环境:音乐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波尔卡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单簧管波尔卡》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风格。
3.操练(20分钟)a.教师演奏示范,学生跟随演唱旋律。
b.分组练习,学生相互观摩、交流。
c.针对难点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演奏《单簧管波尔卡》,教师点评、指导。
5.拓展(5分钟)欣赏其他波尔卡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单簧管波尔卡》,准备下一节课的展示。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渔舟唱晚|花城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渔舟唱晚|花城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d7b56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d.png)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渔舟唱晚》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描绘夕阳下渔舟唱晚景象的歌曲,其旋律优美,富有诗意。它不仅展现了音乐的美,还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渔舟唱晚》这首歌曲,来感受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音乐传递情感。
举例:对于音准不准确的学生,可以通过钢琴伴奏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音高;对于音色问题,教师需引导学生调整发声方式,使声音更加优美。
(2)合唱部分的团队协作:学生在合唱过程中,容易出现声部不协调、音量不均衡等问题,需要加强团队协作。
举例:教师可以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相互倾听,调整音量与音色,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举例:如歌曲中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部分,两个声部要协调,音量要适中,体现出合唱的美感。
(3)音乐元素的分析:学生需要分析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和声、节奏等,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举例:分析歌曲中主旋律与伴奏的和谐关系,了解和声的作用,增强音乐表现力。
2.教学难点
(1)音准与音色的把握:学生在演唱过程中,音准与音色是难点,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
3.学会歌曲中的合唱部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分析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和声、节奏等,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5.创编简单的动作,配合歌曲进行表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通过聆听、学唱《渔舟唱晚》,提高对音乐旋律、节奏的辨识与感知。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旋律的学唱和合唱部分的协调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卓顶精文最新新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案5年级上册.doc
![卓顶精文最新新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案5年级上册.doc](https://img.taocdn.com/s3/m/b6da571c5901020207409c52.png)
音乐学科教案教材版本:花城版年级:五年级上册时间: 20GG — 20GG 学年第1学期教学计划一、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歌曲、读谱知识、综合训练、欣赏、选用教材及乡土教材。
二、综合训练以多声部发声练习与创编旋律练习为主,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与创作能力。
欣赏曲目共有七首,着重训练学生的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并能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出来。
器乐训练以竖笛吹奏练习为主,能够准确表现音乐作品中的力度、速度、情绪等的变化。
教学目标:一、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二、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三、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四、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五、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发声练习曲及二声部练习曲来提高演唱技巧和合唱水平,使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感受乐曲的速度、力度、强弱的变化,分辨并表现感受到的音乐情绪,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通过节奏、表演,力度、速度、吹奏等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力。
学生情况分析:本年级我所带的二个班学生,经过了四年的学习,有了一定的音乐感受力,能较为准确的分析音乐作品,并能用竖笛或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
但在竖笛吹奏方面,少部分学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进度周次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1、歌曲:祖国像妈妈一样2、歌曲:七子之歌2 3、歌曲:长在祖国的春天里4、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3 第二单元:1、欣赏:神奇的宇宙2、歌曲:我驾飞船上蓝天4 第三单元:1、歌曲:放马山歌2、歌曲:五指山歌5 国庆放假3、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4、欣赏:采茶扑蝶(春天来6了)7 5、二胡欣赏:赛马、空山鸟语第四单元:1、歌曲小熊过桥8 2、欣赏:展览会上的图画第五单元:1、歌曲:小小少年9 2、歌曲:雪绒花3、歌曲:可爱的蓝精灵10 第六单元:1、歌曲:尼罗河畔的歌声2歌曲:当太阳落山11 3、歌曲:划船4、歌舞剧:法图姑娘12 第七单元:1、海顿介绍2、欣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13 3、惊愕交响曲变奏4、歌曲:春天来临第八单元:1、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2、歌曲:雪花悄悄14告诉我15 3、歌曲:踏雪寻梅4、钢琴套曲:四季16 学吹牧童笛17 复习18 考试第一单元:《祖国像妈妈一样》第一课时课题:《祖国像妈妈一样》课时:第1课时课型:歌曲教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拍击《祖国像妈妈一样》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多听多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音准概念。
花城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
![花城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d27ad89ec3d5bbfd0a74f3.png)
五年级音乐教案一、全册教学法内容(以课为单位)第1课:祖国像妈妈一样第2课:奇妙的太空第3课:多彩的乡音(五)第4课:动物世界(六)第5课:我们喜爱的影视歌曲第6课:环球音乐探宝(五)——漫游非洲第7课:走进音乐大师(一)第8课:冬日的遐想才艺表演联欢会二、全册教学要求将他们的生活置于活生生的音乐体验之中,这是激发孩子学习音乐全册教学要求。
三、全册教学要点(重点、难点、关键)第一课:围绕“爱祖国”这一主题,通过歌曲的学习与欣赏,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培养。
第二课:巧妙地向学生介绍新的现代乐器——电子合成器,让学生能通过对太空的联想和声音的探索,来感受和表现想象中的太空景色与乐器音乐之间的联系。
第三课:通过学唱和欣赏民歌,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第四课:体验回旋曲式的结构和二声部节奏练习的内容第五课:体会影视主题歌在电影电视传播中的作用第六课:对非洲音乐文化的感受第七课:了解音乐大师——海顿及其代表作品第八课:安排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的音乐与“冬”季里自然界之间密切相关的内容四、全册教时安排每一课安排用二周时间五、教学方法措施1、唱一唱歌曲2、看画听音乐3、找一找唱名4、敲一敲小乐器5、演一演音乐小品6、打一打快板第1课祖国像妈妈一样教学内容:有情感地演唱《祖国像妈妈一样》《七子之歌》和《长在祖国的春天里》教学目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拍击《祖国像妈妈一样》《七子之歌》和《长在祖国的春天里》三首歌曲不同的节奏型,能独立地视唱歌曲《七子之歌》的旋律。
教学重点:《祖国像妈妈一样》旋律分析教学过程:1、谈话交流。
让学生用语言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2、比较:《祖国像妈妈一样》《长在祖国的春天里》,让学生仔细看出歌曲表达的意思。
学生谈听后感,老师板书“祖国”,引导学生提示课题,3、分别学唱:《祖国像妈妈一样》从节奏入手,用听唱法,老师多用不带伴奏的范唱来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带唱、范唱、对唱、模唱。
《长在祖国的春天里》从“1、3、5”三音入手,采取视唱为主听唱为辅的方法进行学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课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2、学唱歌曲(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讨论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师生共同讨论)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
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应“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教学的重点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小结4、课后作业: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要背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二声部),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习,同时考虑为这首歌曲创编集体舞的动作。
《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是一首三拍子的波兰民歌,表现了用煤的童话意境。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体会外国民歌的优美意境。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材分析:《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是一首优美的波兰民歌,歌曲为三拍子,歌词十分的优美,旋律十分的动听,表现了一种近乎于童话的美感。
歌曲的节奏型比较简单,主要是三拍子的不停重复,好像是在给听歌的人婉婉道来优美的童话故事。
教具:多媒体、录音机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1、播放课件。
2、提问:刚才看到的图画美吗?它描绘的就是波兰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里》的优美意境,大家想不想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呢?3、在此播放歌曲录音,学生聆听。
二、学习歌曲:1、出示歌曲谱例2、朗读歌词,体会歌曲的意境3、视唱歌曲的旋律,感受三拍子的节奏感。
4、填词视唱,纠正错误的地方。
5、完整演唱。
第二课时一、复习试唱二、拓展延伸1、再次播放歌曲录音2、学生聆听体会歌曲的意境3、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演唱歌曲:如齐唱、对唱、轮唱4、分组比赛5、在欣赏一组优秀的国内外童声合唱曲。
感受优美的和声效果第3课学唱歌曲《土拨鼠》教学目标:1、在教师启发下,学生能用悠长平稳的气息,柔和连贯的歌声,唱出怜爱和亲切的情感。
2、通过学唱这首歌曲,掌握弱起乐句的韵律,巩固急吸缓呼的技巧。
3、通过听、唱,感受贝多芬的部分作品,初步了解贝多芬的生平。
教学重点:感受与表现六八拍歌曲的韵律,表现歌曲的感情。
教学难点:唱好弱起乐句。
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创设情境1、背景音乐:在欣赏《土拨鼠》旋律过程中出示流浪艺人与土拨鼠图片。
师:这是什么动物?它的主人是什么样的身份?师:听!答案在歌曲里。
2、听碟片(或教师范唱)。
3、师:土拨鼠又名旱濑,属于鼠科,身体粗壮,生活在草原旷野地带,以植物为食。
在今天学习的这首歌里,土拨鼠是流浪者的伙伴,陪着它的主人到处漂泊。
所以我们在学唱的时候要表现出游子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情感。
出示课题,朗读歌词4、师:这首歌的歌词是德国诗人歌德的作品,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
体会一下什么地方是语气最为强烈的地方。
(啊,土拨鼠)二、感受旋律,学习歌谱1、再听歌曲,律动参与。
师:这是一首六八拍的歌曲,请同学们找一找它的强弱规律,跟着音乐拍一拍。
2、学习歌谱(1)师:旋律可以分为几句?有没有相似的乐句?(2)视唱第一、二句乐谱。
(3)师生接龙完整地演唱(学生唱第一、二句,老师接第三、四句)。
(4)师:第三四句最高音落在哪个音上?歌曲的情绪是否有变化?(第一二句旋律比较平稳,感情比较平静;三、四句旋律上行,情绪显得比较激动。
)(5)完整地视唱歌谱。
三、歌曲处理1、看乐谱,结合听觉印象,确定歌曲的高潮所在。
《土拨鼠》全曲最高音为mi2、讨论歌曲的强弱处理。
教师出示力度记号:p mp mf f讨论如何运用力度来表现歌曲。
(对学生提出的方案都可以试一试,唱一唱,让大家进行比较、选择。
)3、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四、相关文化的拓展:贝多芬及作品简介1、介绍贝多芬的生平。
2、贝多芬的作品听赏。
五、小结师:请同学们课后通过自己的资料收集,更多的了解贝多芬这位音乐大师。
第4课学唱歌曲《采莲谣》一、学习过程:1、学唱歌曲《采莲谣》(使用多媒体平台)<1>这首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维点在第三乐句,先做下面的练习:<2>视唱歌谱:把全班分成二组,每组唱一个声部。
(注意:第二声部音准较难,练习时要突出强拍。
)<3>朗读歌词按照乐谱上所标力度记号朗读,并突出强拍。
(按6/8拍)<4>分声部学唱歌词。
(一、二乐句歌词是写夕阳湖中景色,突出莲花的“艳”、“娇”,三、四乐句是写情,通过划桨、撑篙动态地描绘了人们在湖中采莲时的愉快心情,全曲高潮在第四乐句,演唱时要注意情景交融,词曲结合,发挥力度记号的作用使歌声充满生气与乐观。
)二、活动与练习:选择正确答案时可采用两种方法:(1)、学生自己先做题,同座同学相互改题,最后老师公布正确答案。
(2)、老师提问复习有关知识,后做题,老师公布答案。
教学目的:<1>认识并学会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
<2>启发学生用中速、抒情、甜美的歌声来演唱《渴望春天》,从而激发起对春天的赞美、向往之情。
本课重点通过练习亚了解与初步学会三种休止符的停顿。
教学过程学习三种休止符的停顿。
1、玩游戏:12045008910 1200567001012000078010 10200600910通过这样的节奏游戏让学生感受与理解全休止符与二休止符的停顿时间。
2、讲解休止符的概念及符号。
(注意课文中对照表)3、巩固练习。
(视唱练一练1、2)教学目的:<1>认识并学会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
<2>启发学生用中速、抒情、甜美的歌声来演唱《渴望春天》,从而激发起对春天的赞美、向往之情。
本课重点通过练习亚了解与初步学会三种休止符的停顿。
一、学唱《渴望春天》。
(使用平台)1、发声练习。
2、节奏训练: 6/8X|X X X X|X.X X……3、视唱训练:6/81|135i|553……(通过以上练习,感受6/8拍奏)4、找乐句、(做到弱起前换气)5、按乐句学唱歌谱(注意1、弱起小节,做到弱起前换气二、学唱歌曲(唱准#1,#43、唱好倚音)三、有感情朗诵歌词。
四、演唱歌曲。
(注意:把掌歌曲的表达风格;活泼、优美、流畅,表现少儿渴望春天到来的心情。
)第7课学唱《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音乐知识——圆舞曲。
2、学会唱歌曲《青春友谊圆舞曲》,学生体会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3、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并为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难点1、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
2、表演唱中身体动作的表现。
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学习(1)音符音符:用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进行符号音符:1234567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师:让我们一起唱一遍。
师:这节课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学习一个新的知识——节拍。
什么是节拍呢?(2)节拍节拍[Meter]:是衡量节奏的单位,在音乐中,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在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
如2/4、4/4、3/4拍等。
(课本61面)比如:节拍拍号含义强弱规律二拍子2/4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三拍子3/43/8以四(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四拍子4/4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六拍子6/46/8以四(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六拍●○○○○○二、导入新课《青年友谊圆舞曲》师:现在,我们对节拍已经有了最基本的了解,既然学了,我们就要学有所用,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学习一首新的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2面,看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生:三拍子。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
三、发声练习师:在学习歌曲之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做一个发声练习。
(站立练习)(用开口音“a”唱,因为农村的孩子性格上稍微有点内敛,碰到音高一点的都不能很好的演唱,所以开口音有利于他们的演唱。
)发声练习《雪绒花》(时间:5分钟)四、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了解什么是圆舞曲。
师:让我们一起聆听一遍《青年友谊圆舞曲》在听的同时思考一下歌曲的特点。
圆舞曲知识简介:又称“华尔兹”,它是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额一种三拍子的舞蹈。
分快步与慢步两种,舞时两人成对旋转。
其特点为:节奏明确、轻快,旋律流畅、热情,节拍感鲜明,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
(多媒体出示)五、学唱《青年友谊圆舞曲》(多媒体出示歌谱)1、歌曲背景介绍:2、学唱谱(教两遍,跟琴一遍)(1)学生学唱乐谱,老师清唱或辅以琴声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三拍子的击拍方式,把你们的右手拿出来边学习边划拍。
(2)讲述歌曲的结构:共六个乐句,前四句节奏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
(3)跟琴视唱一遍。
3、学习歌词(1)一起朗诵一遍歌词,找学生说出歌曲的含义。
含义:珍惜友谊、热爱和平、增进团结4、教唱歌词(1)三段教唱一遍。
(2)生填词演唱,教师辅以琴声。
5、跟媒体音乐演唱可以加以身体的动作进行演唱,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找几个同学上台表演。
六、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舞蹈视频。
(多媒体播放)七、小结这首歌歌曲旋律活泼、优美,主题集中表现了我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并为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
老师也把希望寄予你们。
第6课学唱歌曲《小熊过桥》学习内容:1、听赏并学唱一首带有情节的歌曲《小熊过桥》,视唱A部分旋律。
2、认识音乐知识:回旋曲式结构。
学习目标:1、通过听赏带有情节的歌曲《小熊过桥》,体会小熊由害怕到勇敢跑过小桥的心理变化,以教育学生在在困难面前应做勇敢自信的人,启发学生学生思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
2、认识回旋曲ABACA的曲式特点。
让学生通过参与音乐活动,体会回旋曲在音乐中的表现。
学习重点、难点:掌握歌曲多变的节奏。
学习过程:1、听赏《小熊过桥》乐曲,谈谈你对这首曲子的感想。
2、播放A部分旋律,听一听这段旋律在曲子中出现了几次。
3、欣赏乐曲《娃哈哈》,听出其中哪些部分相同哪些部分不同?跟随音乐用下面部分的方法演唱。
唱、拍手、唱挥舞双手、唱、挥舞双手4、学唱歌曲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