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章 细菌耐药性

合集下载

医学微生物学之细菌的耐药性

医学微生物学之细菌的耐药性
药物降解或修饰
细菌产生酶来分解或修饰抗菌药物, 使其失去活性。
细菌的抗菌药物外排机制
外排泵
细菌通过外排泵将抗菌药物排出细胞外,降低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
膜通透性的改变
细菌改变膜的通透性,阻止抗菌药物进入细胞内。
03
耐药细菌的传播途径
医院内传播
医院是耐药细菌传播的主要场所之一 。
医务人员携带的耐药细菌可直接或间 接传播给患者。
噬菌体疗法
利用噬菌体特异性感染和裂解细 菌的特性,可以用于治疗某些耐 药细菌感染。
THANKS
感谢观看
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同一病区或同 一病房的患者之间可能因接触而发生 耐药细菌的交叉感染。
医疗器械和设备污染:如呼吸机、导 管、注射器等医疗用品,在使用过程 中可能被耐药细菌污染,导致感染。
社区传播
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也 可能导致耐药细菌的传播。
社区中的老人、儿童、身体虚 弱者以及免疫系统受损的人更 容易感染耐药细菌。
医学微生物学之细菌的 耐药性
目 录
• 耐药性的定义与重要性 • 细菌的耐药机制 • 耐药细菌的传播途径 • 耐药性的防控策略 • 耐药性的未来展望
01
耐药性的定义与重要性
耐药性的定义
耐药性是指微生物对药物产生的耐受 和抵抗能力,使药物无法有效发挥杀 菌或抑制作用。
耐药性通常是由于基因突变或获得外 源性基因导致的,使微生物对某些抗 菌药物产生抗性。
耐药性的重要性
耐药性的出现使得一些常见感染病原体变得难以治疗,增加了疾病的治疗难度和 患者的死亡率。
耐药性的传播和扩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成为当前医学领域亟待解 决的问题之一。
耐药性的影响
耐药性的出现使得一些原本容易治疗的感染病变得难以治愈 ,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和医疗费用。

医学微生物学与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

医学微生物学与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方法
详细介绍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方法,包括药敏试验、基因 测序等。
医学微生物学在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中的应用…
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医学微生物学在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中的实际应 用和取得的成果。
02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
微生物定义与分类
01
微生物定义
02
微生物分类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头孢菌素类
与青霉素类相似,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 达到杀菌效果,具有更广谱的抗菌活性 。
氨基糖苷类
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 用,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强大的杀菌效 果。
喹诺酮类
通过抑制细菌DNA合成和复制来达到 杀菌目的,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部分革兰 氏阳性菌有效。
耐药性产生原因和机制
01
基因突变
细菌在繁殖过程中发生基因突 变,导致抗菌药物作用靶点改 变或表达量减少,从而降低药
医学微生物学与抗菌药物耐 药性监测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24-01-26
目录
• 引言 •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 • 抗菌药物耐药性现状及问题 • 医学微生物学与抗菌药物关系
目录
• 监测方法与技术手段 • 数据分析与结果解读 • 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了解医学微生物学与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关系
常见医学微生物种类及特点
01
细菌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以
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常见医学细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
等,可引起各种感染性疾病。
02
病毒
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必须在活

人卫版医学微生物学之细菌耐药性教学护理课件

人卫版医学微生物学之细菌耐药性教学护理课件

研发新型抗菌药物
加大对抗菌药物的研发投入, 开发新型抗菌药物,以应对多 重耐药菌株的威胁。
推广抗菌治疗新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噬菌体疗法等 新技术,为抗菌治疗提供更多
选择和手段。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细菌通过基因突变等方式改变抗菌药 物作用的靶点,使抗菌药物无法发挥 作用。
某些细菌可以产生酶,将进入细胞的 抗菌药物分解或水解,使其失去活性 。
抗菌药物外排
细菌通过外排泵等机制将抗菌药物排 出细胞外,降低抗菌药物在细胞内的 浓度。
02
细菌耐药性的流行病学
细菌耐药性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医院感染
医院是细菌耐药性的重要 传播场所,通过接触患者 、使用抗生素等途径传播 。
患者的管理与教育
患者筛查
对入院患者进行筛查,了解其流行病学史和接触史,对疑似感染者 进行隔离观察。
健康教育
向患者宣传细菌耐药性的相关知识,提高其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 力。
患者管理
对确诊感染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遵循医嘱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加强 病情监测和护理。
06
结论与展望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抗生素滥用问题严重
人卫版医学微生物学之细菌 耐药性教学护理课件
目录
• 细菌耐药性的基本概念 • 细菌耐药性的流行病学 • 细菌耐药性的检测与诊断 • 细菌耐药性的治疗与护理 • 细菌耐药性的护理管理 • 结论与展望
01
细菌耐药性的基本概念
细菌耐药性的定义
01
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某种抗菌 药物不敏感或极不敏感,从而使 该抗菌药物无法杀灭或抑制细菌 的生长和繁殖。
培训周期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培训,并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 要求进行适时调整。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耐药性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耐药性

耐药性的定义与重要性
耐药性是指微生物对药物产生的耐受能力,即药物无法杀 灭或抑制其生长繁殖的能力。
耐药性的产生对人类健康和治疗疾病产生了巨大威胁,增 加了病死率、病程和医疗费用。
细菌耐药性的研究现状
细菌耐药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耐药机制、耐药基因和 传播方式等方面。
耐药基因是细菌耐药性的重要因素,不同细菌间耐药 基因的传播和交换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耐药机制包括药物泵出、药物靶点改变、药物代谢途 径增加等。
细菌耐药性的传播方式包括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水 平传播是指耐药细菌在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
02
细菌耐药性的分类与机制
细菌耐药性的分类
天然耐药性
某些细菌本身就对某些抗菌药物 具有内在的抵抗力,这种耐药性 通常是普遍的,几乎所有细菌对 天然耐药抗菌药物都表现出一定 程度的耐药性。
耐药性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风险
耐药性细菌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感染风险增加,影响医疗安全和患者的康复。
耐药性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影响
耐药性细菌的跨地区传播
耐药性细菌的跨地区传播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威胁,可能导 致地区间疾病传播和疫情爆发。
耐药性对公共卫生系统的压力
耐药性细菌的出现增加了公共卫生系统的压力,需要加强监 测、防控和治疗等方面的投入。
抗菌药物代谢途径阻断
细菌通过改变抗菌药物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或相关基因,阻断抗菌药物的代谢过程,从而降低抗菌药物的毒性作用。
03
耐药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
耐药细菌的分布与传播
01
医院内感染
02
社区感染
医院是耐药细菌容易传播的场所之一 ,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都可能成为 传播的源头。
社区中的耐药细菌传播途径多样,包 括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水或食物 污染等。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类别:必修课编号: 50101164 学时:72(45+27)主编姓名:晏辉钧单位:中山医学院职称:讲师主审姓名:江丽芳单位:中山医学院职称:教授授课对象:本科学生专业:医学类各专业年级:二年级编写日期:2005年9月一、教学目标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机体的抗感染免疫、检测方法以及相关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它是一门与临床医学和感染性疾病密切联系的基础学科。

根据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七年一贯,本硕融通,较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原则,紧紧围绕培养未来高级临床医师的目标,本课程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临床医学各科的感染性疾病、超敏反应性疾病等奠定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有助于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

与五年制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比较,应处理好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新一点、精一点、深一点”的特色。

1.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 了解病原微生物学分类、基本形态结构以及与功能、诊断的相互关系(2) 掌握病原微生物致病作用和引起的免疫学反应(3) 掌握预防和控制病原微生物流行和传播的原则2. 智能培养:(1) 自学能力的培养:课堂上讲授重点、难点,结合课本每个章节后列出的热点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现将主要的有关参考书籍、资料等列于其后:期刊:如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病毒学分册、传染病和流行病学分册、免疫学分册等)书籍:闻玉梅主编的《现代医学微生物学》等(2) 思维能力:突出讲课的层次和思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以及防治感染性疾病的原理,引导学生将基本理论与病原学诊断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病例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耐药性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耐药性

医学微生物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蚌埠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第一篇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第三章感染第四章抗感染免疫第五章遗传与变异第六章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染第七章消毒与灭菌第八章病原学诊断与防治第九章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第九章细菌的耐药性及控制策略第一节细菌的耐药性第二节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第三节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概述自从41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以来,开创了抗生素治疗的新纪元。

此后又先后研制、开发,并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和抗菌药物有180余种。

这些抗菌药物的应用使常见细菌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大大下降。

但是抗菌药物的应用并未使细菌感染消灭或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是细菌通过多种机制产生了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agents):具有杀菌和抑菌活性、供全身应用的各种抗生素和化学合成的药物。

抗生素(antibiotics):对特异微生物有杀灭和抑制作用的微生物产物. 第一节细菌的耐药性耐药性(drug resistance)是指细菌对药物所具有的相对抵抗性。

耐药性的程度以该药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表示。

临床常以药物的治疗浓度小于最小抑菌浓度为敏感,反之为耐药。

一、细菌耐药性的分类(一)固有耐药性:指细菌对某些抗菌药物天然不敏感。

与种属有关,主要是缺乏药物作用的靶位,如二性霉素B可与真菌细胞膜的固醇类结合,改变其通透性,发挥抗真菌作用。

细菌细胞膜则无固醇类,故对二性霉素B具有固有耐药性。

革兰阴性菌因有外膜,对作用于肽聚糖类的多种药物均不敏感。

(二)获得耐药性:由于DNA的改变使其获得耐药性原因:1、基因突变如链霉素的靶位是30S亚基上的p12蛋白,当染色体上str基因突变后,p12蛋白构型改变,药物不能与其结合而产生耐药性2、质粒介导的耐药性几乎所有致病菌均有耐药性质粒,可通过接合、转导、转化的方式传递,环境中的抗生素可促进质粒的扩散及耐药菌的存活。

3、转座因子介导的耐药性IS不带有性状基因,只编码转座酶Tn带有耐药基因和转座基因,可转移细菌的耐药性一、钝化酶(modified enzyme)的产生1、β-内酰胺酶(β- lactamase)由细菌染色体或质粒编码,革兰阳性菌为胞外酶,革兰阴性菌则位于浆内,可破坏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使其失去抗菌活性。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重点总结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重点总结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要点、重点总结.绪论细菌的形态与结构名词解释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或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及特异性防治原则的一门学科。

中介体:是细菌细胞膜向内凹陷,折叠、卷曲成的囊状结构,扩大膜功能,又称拟线粒体。

多见于革兰阳性菌。

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闭合DNA,控制着细菌的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异染颗粒:用美兰染色此颗粒着色较深呈紫色,故名。

用于鉴别细菌。

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粘液性物质。

鞭毛:细菌菌体上附有细长呈波浪弯曲的丝状物。

鞭毛染色后光镜可见。

菌毛:菌体表面较鞭毛更短、更细、而直硬的丝状物。

电镜可见。

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

简答题1.简述微生物的种类。

2.简述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大小:测量单位为微米(μm)1μm = 1/1000mm球菌:直径1μm杆菌:长2~3μm 宽0.3~0.5μm螺形菌:2~3μm 或3~6μm形态:球形、杆形、螺形,分为球菌、杆菌、螺形菌。

3.分析G+菌、G-菌细胞壁结构与组成特点及其医学意义。

细菌细胞壁构造比较医学意义:1、染色性:G染色紫色(G+)红色(G-)2、抗原性:G+:磷壁酸G-:特异性多糖(O抗原/菌体抗原)3、致病性:G+:外毒素、磷壁酸G-:内毒素(脂多糖)4、治疗:G+:青霉素、溶菌酶有效G-:青霉素、溶菌酶无效4.简述L型菌的特性。

1、法国Lister研究院首先发现命名。

2、高度多形性,不易着色,革兰阴性。

3、高渗低琼脂血清培养基2-7天荷包蛋样、颗粒、丝状菌落。

4、具致病性,常在应用某些抗生素(青霉素、头孢)治疗中发生,且易复发。

5、临床症状明显但常规细菌培养(-),予以考虑L型菌感染5.分析溶菌酶、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的杀菌机制。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耐药性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的耐药性
数据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耐药性发展趋势和规律。
耐药性的监测数据
细菌种类与耐药性
01
分析不同细菌种类的耐药性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耐药性变迁
02
通过对多年或多个地区的数据比对,了解耐药性变迁趋势。
耐药性基因
03
挖掘和分析耐药性基因,为研发新的抗菌药物提供线索。
04
细菌耐药性的防控措施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限制抗菌药物的使用
避免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减少细菌与抗菌药物的接触,降 低耐药性的产生。
制定抗菌药物使用规范
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明确不同感染类型和病情的用药选择、 剂量和使用时间,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培训医务人员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培训,提高他们对感染性疾病的 诊治水平,使其能够根据病情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耐药性的诊断方法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
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进行诊断。
分子生物学方法
利用基因测序和PCR技术检测耐药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对细菌基因组数据进行挖掘,预测耐药性。
耐药性的监测计划
建立监测网络
整合医院、社区、实验室等资源,实现耐药性的实时监测。
定期检测
对重点病种、重点区域进行定期耐药性检测。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3
耐药性是指病原体在药物作用下,其形态、结 构、生理、遗传等方面发生改变,以抵抗药物 的抗菌作用。
耐药性的分类
天然耐药性
某些病原体天生对某些药物具有耐药性,这种耐药性可能是由于病原体具有某种特殊的基 因结构或代谢途径所致。
获得耐药性
病原体在药物压力下,通过基因突变或遗传重组等途径获得对药物的耐受性,这种耐药性 通常是由于病原体在药物作用下发生了适应性改变。

病原生物学第八章细菌的基本特性

病原生物学第八章细菌的基本特性

4.核质 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和核仁,故称核质
或拟核。核质由一条细长的闭合环状DNA分子反复 盘绕卷曲而成,仍具有细胞核的功能,即携带有遗 传信息,决定细菌的遗传性状,是细菌遗传变异的 物质基础。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1.荚膜 是某些细菌合成并 分泌到细胞壁外的一层黏液 性物质 。荚膜一般在机体内 形成,人工培养则消失。 医学意义:抗吞噬及有害物质对细菌的损伤作用;
(1)转化:供菌游离的 DNA片段被受菌直接摄取,并 与自身 DNA 进行整合重组,使受菌获得某些供菌的生 物学特性。
(2)接合: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沟通将遗传物质 (质粒)从供菌转移给受菌,从而使受菌获得新的生 物学性状。 (3)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遗传 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体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生物 学性状。 (4)溶原性转换:噬菌体的DNA与细菌染色体重 组,导致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2.水 水也是细菌生存的天然环境,来源主要为自然生存 于水中的细菌和来自于土壤、人及动物排泄物的细菌。 水若被人或动物粪便污染,可引起多种消化道疾病的 传播。
3.空气 空气因缺乏细菌生长的条件,且受日光照射、 细菌不易繁殖。细菌来源土壤、水及人和动物呼吸道 排出细菌,常见的致病菌有白喉棒状杆菌、结核分枝 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等,可引起呼吸道传 染病或伤口感染。
(四)细菌变异的机制
1.基因突变 突变是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而不 可逆转的改变,从而导致的遗传性变异。
2.基因转移与重组 遗传物质由一个细菌(供菌)转移 至另一个细菌(受菌)体内的过程,称基因转移。转 移后的基因与受菌体的基因组重新整合在一起称重组, 并使受菌获得某些供菌的特性。基因转移有四种方式:
(五)细菌遗传变异的意义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耐药性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耐药性
增加患者病死率
在严重感染或耐药菌株感染时,由于抗菌药物无法有效控制感染,患者病死 率会相应增加。
耐药性对医疗费用的影响
增加住院时间
耐药性感染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相应增加了医疗费用。
增加药品费用
为了对抗耐药菌,需要使用更高级的抗菌药物,这些药物的费用通常较高。
耐药性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03
耐药率的上升
在某些地区和国家,耐药菌的流行率正在逐渐上升,给公共卫生带来
了严重威胁。
耐药菌的预防和控制
加强抗生素管理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和过度使用,是预防和控制耐药菌流行的关 键措施之一。
医院应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减少患者 之间的耐药菌传播。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 的耐药性》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细菌耐药性的基本概念 • 细菌耐药性的流行病学 • 细菌耐药性的临床影响 • 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 细菌耐药性的治疗策略 • 细菌耐药性的未来展望
01
细菌耐药性的基本概念
耐药性的定义
耐药性是指微生物、寄生虫或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 耐受性。
提高公众卫生意识
开展耐药监测
公众应了解耐药菌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 卫生意识,减少耐药,及时 发现和了解耐药菌的流行趋势,为预防和控 制耐药菌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03
细菌耐药性的临床影响
耐药性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降低感染治愈率
细菌耐药性可降低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导致感染持续时间延长,患者恢复 速度减慢,甚至出现治疗无效的情况。
药物靶点研究
针对耐药机制开展深入研究,寻找新的药物靶点,为开 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细菌的耐药性

细菌的耐药性

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
磺胺类——磺胺嘧啶和甲氧苄胺嘧啶等 喹诺酮类——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洛美沙星等
其他
抗结核类——利福平和异烟肼等
多肽类——多黏菌素和万古霉素等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来源 细菌 真菌 放线菌
植物
抗菌药物按生物来源分类
举例 多黏菌素和杆菌肽等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现多用其半合成产物 抗生素的主要来源,其中链霉菌和小单孢菌产生的最多,如链霉素、 卡那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和两性霉素B等 中草药等植物中也有很多具有抗菌活性的成分,如黄芩素、桂皮醛、 小檗碱(黄连素)、鱼腥草素、穿心莲内酯、五倍子酸和大蒜素等
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s)
抑制转肽酶、内肽酶 和羧肽酶活性
阻碍肽聚糖合成
细胞壁合成受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黄瑞提供)
细菌裂解死亡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2. 损伤细胞膜功能(两种机制)
某些抗生素分子(如多黏菌素)呈两极性,其亲水端与细胞膜的
蛋白质结合,亲脂端与细胞膜内磷脂结合,导致细胞膜破裂。 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与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类结合,酮康唑抑制
人体细胞无细胞壁。细菌(支原体除外)有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s,PBPs)共价结合。 抑制肽聚糖合成所需的转肽酶、内肽酶和羧肽酶活性,导致细胞壁缺损,细菌裂解死亡。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共价结合
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黄瑞提供)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一、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
(一)
固有耐药性(intrinsic resistance)
(二)
获得耐药性(acquired resistance)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八章 细菌的基本特性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八章 细菌的基本特性

(三)细菌变异的机制
1.基因突变 突变是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而不 可逆转的改变,从而导致的遗传性变异。
2.基因转移与重组 遗传物质由一个细菌(供菌)转移 至另一个细菌(受菌)体内的过程,称基因转移。转 移后的基因与受菌体的基因组重新整合在一起称重组, 并使受菌获得某些供菌的特性。基因转移有四种方式:
细菌细胞壁的功能: 1.维持菌体固有形态 2.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的外环境 3.参与菌体内外物质交换 4.决定菌体的抗原性 5.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1)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原核生物细胞 所特有的物质。其结构由聚糖骨架、四链侧链和五肽交 联桥三部分组成。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肽 聚糖结构如图:
(1)转化:供菌游离的 DNA片段被受菌直接摄取,并 与自身 DNA 进行整合重组,使受菌获得某些供菌的生 物学特性。
(2)接合: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沟通将遗传物质 (质粒)从供菌转移给受菌,从而使受菌获得新的生 物学性状。 (3)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遗传 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体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生物 学性状。 (4)溶原性转换:噬菌体的DNA与细菌染色体重 组,导致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
利用密闭的蒸汽容器灭菌,通常在 103.4Kpa(1.05Kg/cm2) 蒸汽压力下,容器内温度可达到灭菌目的。凡耐高温、耐湿 热的物品均可用此法灭菌。
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效果好,这 是因为:湿热比干热穿透力强;湿热中细菌的菌体蛋白 较易凝固;湿热蒸汽含有大量潜热,能迅速提高被灭菌 物品的温度。
黏附作用; 鉴别细菌。
2.鞭毛 某些细菌表面附着的细长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帮助运动
鞭毛功能 与致病性有关 鉴别细菌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耐药性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耐药性

医疗费用上升
更昂贵的药物
01
耐药菌株感染需要使用更高级别的抗生素或其他替代药物,导
致治疗费用增加。
延长住院时间
02
耐药菌株感染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增加医疗费
用。
增加检查费用
03
耐药菌株感染需要更多的检查和监测,如药敏试验、细菌培养
等,进一步推高医疗费用。
社会负担加重
医疗资源消耗
耐药菌株感染患者增多会增加医疗资源的消耗,如床位、医护人 员等。
细菌在接触抗菌药物后,通过基 因突变或获得外源性耐药基因, 导致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或 消失。
耐药机制简介
药物作用靶点改变
药物外排泵
细菌通过基因突变或获得外源性耐药基因 ,导致药物作用靶点发生改变,使抗菌药 物无法发挥作用。
细菌通过外排泵系统将进入菌体内的抗菌 药物泵出,降低药物在菌体内的浓度,从 而逃避药物的杀菌作用。
开展耐药防控宣传
加大耐药防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耐药问题的认识,促进合理用 药。
促进新型抗菌药物研发和推广
加大科研投入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抗 菌药物研发的投入,鼓 励创新,推动新型抗菌 药物问世。
优化审批流程
药品监管部门应优化抗 菌药物审批流程,加快 新药上市速度,满足临 床需求。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 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 对全球性的耐药问题。
结核分枝杆菌
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 等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困难。
03
耐药基因传播方式
垂直传播
定义
耐药基因通过亲代到子代 的直接传递。
机制
耐药基因位于细菌染色体 上,通过二分裂过程传递 给子代细菌。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第五章细菌耐药性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第五章细菌耐药性

05 细菌耐药性的治疗策略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
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用药。
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确保选用的抗生素对病原菌敏感。
规范使用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
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避免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联合用药与序贯治疗
联合用药
采用两种或多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生素联合使用,以提高治 疗效果,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临床医疗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生在治疗患者时,有时在没有明确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就使用抗生素,或者使用 的抗生素种类、剂量和时间不合理,加速了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细菌基因突变与基因转移
基因突变
细菌在繁殖过程中,其基因可能 发生突变,导致细菌对某种抗生 素的敏感性降低或产生耐药性。
基因转移
细菌之间可以通过质粒、转座子 等可移动遗传元件进行基因转移 ,从而获得新的耐药性基因。
03
开展抗生素使用培 训
对医护人员进行抗生素使用培训, 提高他们对抗生素的认识和合理 使用能力。
提高公众对细菌耐药性的认识与意识
开展公众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讲座等多种 形式,向公众普及细菌耐药性的 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识和意识。
倡导合理使用抗生素
教育公众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 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减少耐 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细菌耐药性广泛存在
全球范围内,多种细菌对常用抗生素 产生耐药性,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革 兰氏阴性菌等。
耐药基因传播
新抗生素研发不足
目前新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远不多重耐 药和广泛耐药细菌的出现。
细菌耐药性带来的挑战
临床治疗困难
细菌耐药性导致许多常用抗生素 失效,使得临床治疗变得更加困 难,甚至有时无法找到有效的治

第八章 细菌耐药性-医学微生物学课件

第八章  细菌耐药性-医学微生物学课件
耐药菌株可将耐药基因转移至敏感菌 株中,使后者获得耐药性。 基因转移是细菌耐药性迅速扩散的主 要原因。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携带耐药基因的基因转移元件 ● 质粒(plasmid) ● 转座子(transposon) ● 整合子(integron) ● 噬菌体(phage)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通过基因突变,造成抗生素作用位点变
异,使抗菌药物不能与靶位结合,失去杀菌
作用。
四、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抗生素作用靶位
青霉素结合蛋白
肽聚糖侧链五肽末端D-Ala-D-Ala DNA解旋酶或拓扑异构酶
抗菌药物
β-内酰胺类
万古霉素 喹诺酮类
RNA聚合酶β亚基 核糖体50S亚基23SrRNA(甲基化) 核糖体30S亚基16SrRNA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耐药传递基 因:编码性 菌毛,决定 自主复制与 接合转移
耐药性 (R)质粒
耐药基因: 赋予宿主菌 一种或多重 耐药性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R质粒主要以接合方式从耐药菌传递给 敏感菌,使后者变为耐药菌,甚至多重耐 药性。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R质粒可在同一种属或不同种属细菌 之间转移,造成耐药性的广泛传播,尤其 在肠道杆菌和假单胞菌中较普遍(如ESBL 基因) ,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
● 稳定
● 耐药菌株产生的频率为10-10~10-7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结核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与染色体 多个耐药基因突变的逐步累加密切相关。 革兰阴性杆菌某些窄谱β-内酰胺酶编 码基因发生突变(大多为点突变),产生 ESBL。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2、基因转移(gene transfer)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3)转导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耐药性

医学微生物学:细菌耐药性

细胞膜渗透性
多粘菌素类 两性霉素B 制霉菌素 酮康唑
细胞蛋白合成
氯霉素 四环素类 红霉素 林可霉素类 氨基糖苷类
核酸合成
磺胺药 甲氧苄胺嘧啶 利福平 喹诺酮类
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β-内酰胺类抑制肽聚糖合成的转肽酶反应, 主要靶位: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
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PBPs:催化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最后过程,与 肽聚糖末端的D-Ala-D-Ala 结合进行转肽酶 反应
耐药性的程度用最小抑菌浓度(MIC)表示 敏感:指有效药物治疗剂量在血清中浓度大于
MIC。反之称耐药
易耐药的部分细菌
M.tuberculolsis
E.coli
P.aeruginosa S.dysenteriae S.pneumoniae
H.influenzae N.gonorrhoeae E.faecalis Acinetobacter S.aureaus
细菌产生的抗生素:多粘菌素、杆菌肽 真菌产生的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 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链霉素、四环素、红霉
素、两性霉素B等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
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损伤细胞膜的功能 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抑制核酸合成
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部位
细胞壁
β-内酰胺类 万古霉素 杆菌肽 环丝氨酸
细菌的耐药性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概述
抗菌药物(antibacterial agents):对病原菌 有抑制/杀灭作用,用于防治细菌感染。抗 生素、化学合成药
抗生素(antibiotics):对特异微生物有杀灭 和抑制作用的微生物产生。
分子量小,低浓度就能发挥活性 天然和人工半合成两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细菌耐药性的控制措施
三、临床上常见耐药菌
1、金黄色葡萄球菌 20世纪80年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
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aureus, MRSA)
检出率高,感染暴发波及全球。有的MRSA
菌株仅万古霉素唯一有效!
2002年,发现耐万古霉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 。
三、临床上常见耐药菌
NDM-1(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 能灭活绝大多数抗生素,仅替加环素、多黏 菌素敏感,临床上多由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 雷伯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产生,常在使用碳青 霉烯类治疗无效时发生感染。 临床上将所有携带NDM-1基因,能编
码NDM-1的耐药菌,统称为“超级细菌”。
三、临床上常见耐药菌
一、抗生素的杀菌机制
(2)四环素类:四环素、大器环素、 多西环素、替吉环素
干扰核糖体50S亚基 (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克 拉霉素、螺旋霉素、泰利霉素等。 (4)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5)氯霉素
一、抗生素的杀菌机制 3、抑制核酸的合成
新生霉素 DNA多聚酶
喹诺酮类(诺氟 沙星、环丙沙星) DNA解旋酶
一、抗生素的杀菌机制
利福霉素:利福平、 利福定、利福布丁: 抑制DNA依赖性 RNA聚合酶
细菌耐药性
一、抗生素及其作用机制 二、细菌耐药性概念及其危害性 三、临床上常见的耐药菌 四、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五、耐药性产生的遗传机制
六、抗生素的应用与细菌耐药性
七、细菌耐药性的控制措施
二、细菌耐药性概念及其危害性 细菌耐药性:病原菌对抗菌药物产生了 抵抗力,即由原来敏感(sensitive)变为不敏 感或耐药(resistant)。
二、细菌耐药性概念及其危害性
人类已面临“抗生素耐药性危机”,
可能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postantibiotic era) 。
细菌耐药性
一、抗生素及其作用机制 二、细菌耐药性概念及其危害性 三、临床上常见的耐药菌 四、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五、耐药性产生的遗传机制
六、抗生素的应用与细菌耐药性
三、临床上常见耐药菌
6、志贺菌
7、沙门菌
8、淋球菌
细菌耐药性
一、抗生素及其作用机制 二、细菌耐药性概念及其危害性 三、临床上常见的耐药菌 四、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五、耐药性产生的遗传机制
六、抗生素的应用与细菌耐药性
七、细菌耐药性的控制措施
四、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易经》
色葡萄球DNA,可能是通过转导或转座方
式整合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体上。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4)转座
转座子,又称为“跳跃基因”,不能 自我复制,可在质粒与染色体上随机转移。 转座子在质粒之间或质粒与染色体之 间的自行转移现象,称之为转座 。
细菌感染性疾病一直严重威胁着人类 的生存与发展。
19世纪末,Ehrlich提出寻找一种“神 奇的子弹”,可以杀死侵入人体内的病原 菌而不伤害人体组织。
1928年,Fleming很偶然地发现了青霉
素。 1941年,青霉素正式用于临床,细菌
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从此进入抗生素时代。
青霉菌 抑菌圈 金黄色葡萄球菌
利福平 大环内酯类 链霉素
四、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转肽酶、转糖基酶称之为青霉素结合蛋白
四、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某些革兰阳性菌(如肺炎链球菌)和
革兰阴性菌(如铜绿假单胞菌、淋病奈瑟
菌)能改变其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PBP)的结构,使之与
β-内酰胺类的亲和力降低而导致耐药。
● 稳定
● 耐药菌株产生的频率为10-10~10-7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结核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与染色体 多个耐药基因突变的逐步累加密切相关。 革兰阴性杆菌某些窄谱β-内酰胺酶编 码基因发生突变(大多为点突变),产生 ESBL。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2、基因转移(gene transfer)
六、抗生素的应用与细菌耐药性
七、细菌耐药性的控制措施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1、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亦称点突变,是指细菌的遗传基因发 生突然而稳定的结构改变,包括一对或少 数几对碱基的缺失、插入或置换。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耐药性基因突变的特点:
● 随机发生
● 对1种或2种相类似的药物产生耐药
六、抗生素的应用与细菌耐药性
七、细菌耐药性的控制措施
一、抗生素的杀菌机制
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化 学合成抗菌药物。 抗生素(antibiotic):由细菌、真菌、 放线菌等产生的抗生物质,极微量即能选 择性杀灭或抑制其它微生物或肿瘤细胞。
抗菌药物的作用靶位
一、抗生素的杀菌机制
抗生素的杀菌机制:干扰病原菌的代 谢过程,包括:
四、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能产生PBP2a,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具有低亲和性。 在β-内酰胺类存在时,PBP2a不被抑 制,可作为转肽酶等完成细胞壁的合成, 使细菌转呈耐药。
四、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5、形成生物被膜
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凝固酶阴性葡
萄球菌等可黏附于生物材料(如导管、插
3、肠球菌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i,VRE)已在全球蔓延,暴发流行
多发生在ICU。
三、临床上常见耐药菌
4、结核分枝杆菌 耐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等多重耐药 结核杆菌检出率高。
三、临床上常见耐药菌
5、肺炎链球菌 20世纪40年代,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高 度敏感。70年代末,发现高水平青霉素耐药 株(PRSP)。
● 阻碍细胞壁的形成 ●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 抑制核酸的合成
● 影响细胞膜的功能
一、抗生素的杀菌机制 1、阻碍细胞壁的形成
肽聚糖链的 组装及三维 结构的构建
跨膜转运 单体的形成
大肠杆菌肽聚糖合成过程
一、抗生素的杀菌机制

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与UDP-胞壁酰五 肽末端的D-Ala-D-Ala结合,抑制四肽侧链形成。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2)转化
受体菌从环境中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
的DNA片段。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呈高水平耐药, 原因是:形成镶嵌pbp基因,编码多种与 青霉素亲和力下降的PBP,因而需要更高 浓度的青霉素才能有效抑制PBP的功能。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肺炎链球菌可能通过自然转化方式, 从亲源关系近的青霉素耐药链球菌(口腔 血链球菌、缓症链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 中摄取突变的pbp基因片段,通过基因重 组,形成镶嵌pbp基因。
青霉素
进入20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细菌产
生耐药性,变得愈加难以对付。
细菌耐药性
了解耐药性的现状和产生机制
● ●
正确地使用抗菌药物 研制和开发新型抗感染药物
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扩散
细菌耐药性
一、抗生素及其作用机制 二、细菌耐药性概念及其危害性 三、临床上常见的耐药菌 四、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五、耐药性产生的遗传机制
管、移植物)或腔道表面,形成微菌落,
并分泌胞外多糖蛋白复合物,将自身包裹
而形成生物被膜,阻止杀菌物质和抗菌药
物的渗透,产生多重耐药性。
四、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细菌耐药机制不是相
互孤立存在的,2个或多种不同的机制相
互作用,决定一种细菌对一种抗菌药物的
耐药水平。
细菌耐药性
一、抗生素及其作用机制 二、细菌耐药性概念及其危害性 三、临床上常见的耐药菌 四、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五、耐药性产生的遗传机制
四、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1. 减少药物吸收
改变细胞壁的有效屏障或细胞膜通透性
(孔蛋白),阻止药物吸收,使抗生素无法
进入菌体内。
四、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2、增加药物体外,使菌体内的抗
生素浓度明显降低,
呈多重耐药性。
四、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3、灭活作用
耐药菌株可将耐药基因转移至敏感菌 株中,使后者获得耐药性。 基因转移是细菌耐药性迅速扩散的主 要原因。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携带耐药基因的基因转移元件 ● 质粒(plasmid) ● 转座子(transposon) ● 整合子(integron) ● 噬菌体(phage)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耐药传递基 因:编码性 菌毛,决定 自主复制与 接合转移
耐药性 (R)质粒
耐药基因: 赋予宿主菌 一种或多重 耐药性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R质粒主要以接合方式从耐药菌传递给 敏感菌,使后者变为耐药菌,甚至多重耐 药性。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R质粒可在同一种属或不同种属细菌 之间转移,造成耐药性的广泛传播,尤其 在肠道杆菌和假单胞菌中较普遍(如ESBL 基因) ,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
耐药基因在细菌间的转移方式
● 接合(conjugation)
● 转化(transformation)
● 转导(transduction)
● 转座(transposition)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1)耐药性质粒接合转移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大
多由闭合环状双链DNA组成,具有自我复
制的能力。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3)转导
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DNA 片段(染色体DNA、非接合性质粒DNA) 转移到受体菌内。
五、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对β-内酰胺类耐药机制是产生PBP2a。 MRSA带有甲氧西林耐药基因mec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