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食品感官评价与物性测定

合集下载

食品感官评价食品感官评定条件

食品感官评价食品感官评定条件

四、办公室
要求 设施
五、辅助区
休息室 更衣室 盥洗室
第二节 样品的制备和呈送
样品是感官评价的受体,样品制备的方式及 制备好的样品呈送至评价员的方式,对感官评价 试验能否获得准确而可靠的结果有重要影响。
在感官评价试验中,必须规定样品制备的要 求和控制样品制备及呈送过程中的各种外部影响 因素。
(二)、检验隔档(评价间)
一个可滑动的键盘托底;一个位于显示器支架下的开口;一个带小脚轮的机箱底座;一 面镜子;两个带开关的日光灯;一根大毛巾杆;一个白色水池;一个红外感应水龙头。
安装检验隔档的目的 防止评价员之间的影响。
安装检验隔档的数目 不少于3个,一般5-10个。
检验隔档设置
检验隔档的内部设施 工作台、座椅、水池、痰盂; 带盖的漱口杯、漱口剂; 计算机; 信号系统等; 传递样品的窗口及其设施。
3.样品的温度
应以感受所检测样品的特性为基础
4.器皿
无色、无味、便于清洗; 统一试验批次外形、颜色和大小应一致; 玻璃、陶瓷; 清洗剂无味; 储藏柜无味。
二、影响样品制备和呈送的外部因素
1.温度
在食品感官评价试验中,样品的温度是一个值得 考虑的因素,只有以恒定和适当的温度提供样品才能 获得稳定的结果。
3、样品制备区工作人员
感官评价试验室内样品制备区的工作人员(实验员) 应是经过适当训练,具有常规化学实验室工作能 力,熟悉食品感官评价有关要求和规定的人员。
工作人员最好是专职固定的。未经训练的临时人 员不适合作样品制备区的工作,因为感官评价试 验室各项条件的控制和精确的样品制备对试验成 功与否起决定性因素,否则试验终将失去作用。
颜色:乳白色或中性浅灰色。
照明:光线的明暗决定视觉的灵敏性,不适当的光 线会直接影响感官评价人员对样品色泽的评价。

Chapter 3 食品的感官检测法与物理检测法

Chapter 3 食品的感官检测法与物理检测法


检验时先识别气味淡的,后鉴别气味浓的, 检验一段时间后,休息一会儿。 鉴别前禁止吸烟。

3. 味觉检验:基本味觉有酸(酒石酸或柠檬 酸)、甜(蔗糖)、苦(盐酸奎宁)、咸 (氯化钠)四种。

舌头各个部分感觉味道的宁敏度有差别:舌 前部容易感觉甜味和咸味,苦味在舌后部较 为灵敏,酸味在舌两侧感觉较易。
(3)折光法

折光仪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的光学测量仪器, 当某种物质的密度(浓度增加时(例如糖溶 解于水中),其折射率的增大(即管子的弯 曲程度)与之成正比。 液体食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折光率在一 定条件下(同一温度、压力)成正比,故测 定液体食品的折光率,可求出液体食品的浓 度(含糖量的多少)。


味觉与温度有关,一般在10 ~ 45℃范围内较 适宜,以30℃时最为敏锐。

检验时应按照刺激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最后 鉴别味道强烈的食品。每鉴别一种食品后必 须用温开水漱口,并注意适当的中间休息。
4. 触觉检验:借助手、皮肤等器官的触觉神经 来检验食品的弹性、韧性、紧密程度、稠度 等。如根据鱼体肌肉的硬度和弹性,判断鱼 是否新鲜或腐败;对谷物,可用手抓起一把, 凭手感评价其水分等。
Chapter 3 食品的感官检验法
与物理检验法
Section 1 食品的感官检验法
一、感官检验的种类
1. 视觉检验:观看产品的外观形态和颜色特征。 2. 嗅觉检验:鉴别产品的气味。食品的气味是 一些具有挥发性物质形成的,对温度的变化 常很敏感,因此嗅觉检验时,最好在常温下 进行。

在鉴别食品的异味时,液体食品可滴在清洁 的手掌上摩擦,以增加气体的挥发;识别畜 肉等大块食品时,可将尖刀稍微加热刺入深 部,拔出后立即嗅闻气味。

第3章感官检验与物理检验 食品检验与分析 教学课件

第3章感官检验与物理检验 食品检验与分析 教学课件
LOGO
⑵种类
食品工业中常用的 密度计按其标度方法的 不同,可分为普通密度 计、锤度计、乳稠计、 波美计、酒精计等5种。 如图。
LOGO
①普通密度计
普通密度计是直接以20℃时的密度值为刻度 的。一套通常由几支组成,每支的刻度范围不同, 刻度值小于1的(0.700~1.000)称为轻表, 用于测量比水轻的液体,刻度值大于1的 (1.000~2.000)称为重表,用来测量比水重 的液体。
LOGO
同理,若要将
d
t 2 换算为
t1
d
t1 4

可按下式计算:
d
t1 4

d
t2 t1
×
t2
式中: t 2 ——温度t2时水的密度,g/cm3。
LOGO
6.真固形物 某一溶液,当其中水分全被蒸发干涸时,
所得的固形物。
LOGO
7.视固形物 对于真固形物(蔗糖、非蔗糖成分)的混合物
来说,它对溶液密度的影响与蔗糖不一样,但为方 便起见,假定非蔗糖物质对溶液密度的影响程度和 蔗糖相等。因此,非蔗糖溶液的密度亦可以从纯蔗 糖的质量浓度表中查知其固形物含量的近似值,称 为视固形物。
LOGO
4.真密度
某一液体在20℃时的质量与同体积纯水 在4 ℃时的质量之比。
水在4 ℃时的密度为1.000000g/cm3,所以 物质在某温度下的密度ρt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 对水的相对密度dt 在数4 值上相等,两者在数 值上可以通用。工业上为方便起见,常用物 质在20℃时的质量与同体积4℃水的质量之比 来表示物质的相对密度,其数值与物质在20 ℃时的ρ2的意义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指标。
正常的液态食品,其相对密度都在一定的范围 内;可以通过它了解食品的纯度或者掺假情况。

食品分析思考题.

食品分析思考题.

食品分析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作为食品分析工作者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2.要想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需要正确实施哪些步骤?3.选用合适的分析方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比较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之间的关系与有效性。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采样之前应做哪些准备?如何才能做到正确采样?2.了解样品的分类及采样时应注意的问题。

3.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预处理方法的原则是什么?4.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第三章食品的感官检验1.说明感官检验的特点,感官检验有哪些类型?2.简述感官检验实验室应有哪些功能和要求?3.如何选择、培训和考核感官检验评价员?感官检验评价员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4.常用的感官检验方法有哪几大类?各类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5.举例说明各类感官检验方法的应用和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1.简述密度瓶法测定样液相对密度的基本原理?试说明密度瓶上的小帽起什么作用?2.密度计的表面如果有油污会给密度的测定带来怎样的影响?试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原理进行分析。

3.简述阿贝折光仪利用反射光测定样液浓度的基本原理,试用其光路图表示之。

4.简述旋光法测定样液浓度的基本原理。

5.测定水及样液色度的意义。

6.黏度的测定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7.食品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食品物性的量化与食品分析的关系。

第五章水分和水分活度的测定1. 根据学习本章所掌握的测定水分的知识,指出下列各类食品水分测定的操作方法及要点:乳粉、淀粉、香料、谷类、干酪、肉类、果酱、糖果、笋、南瓜、面包和油脂。

2.为什么要采用标准化的方法测定水分含量?3.在水分含量的分析中,采用真空干燥法比强制对流干燥法具有哪些优势。

4.在下列情况下,水分测定的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为什么?烘箱干燥法:样品粉碎不充分;样品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性成分;脂肪的氧化;样品的吸湿性较强;美拉德反应;样品表面结了硬皮;装有样品的干燥器未密封好;干燥器中硅胶已受潮。

《食品感官评定与物性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感官评定与物性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感官评定与物性分析》课程教学大纲(2004年制订,2006修订)课程编号:200283英文名:Sensory Evaluation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Analysis of F ood课程类别:类别选修课前置课:大学物理学,无机与有机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统计学后置课:食品加工,食品质量控制,食品新产品开发学分:2学分课时:32课时主讲教师:杨玉玲选定教材:马永强、韩春然,刘静波,食品感官检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课程概述:食品感官评定是凭借人体自身的感觉器官对食品进行分析鉴别的方法,食品物性分析则是借助分析仪器研究食品物理性质的方法,二者结合形成了研究食品物理性质和感官性质的一门科学。

食品感官评定与物性分析是食品开发的基础学科之一,与食品加工和质量控制密切相关。

其主要任务是为食品新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市场调查提供有效可靠的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重点阐述感官评定的基础,感官评定的各种方法以及正确地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阐述食品的质构特性分析等物性分析方法,全面研究食品的物理和感官特性。

注重实验教学,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本大纲适合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食品感官评定的基础知识和评价方法,并能够对评定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处理;了解感官评定室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感官评定人员筛选和培训的方法;掌握利用现代分析仪器对食品质地和色泽进行分析的分析方法,使学生能够从主观和客观对食品品质进行全面分析。

这是食品研究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

教学方法:本课程授课内容包括两大块。

第一部分包括食品感官评定的有关理论知识和利用相关仪器对食品物性进行分析的有关方法原理。

采用多媒体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及学生作业。

第二部分包括食品感官评定的有关实验和利用相关仪器对食品物性进行分析的相关实验,主要以学生动手做实验为主,教师则现场指导,课后教师对学生实验报告进行评析。

食品的感官检验法ppt课件

食品的感官检验法ppt课件

二、常用的几种感官检验方法
(一)、差别检验
1、用于确定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别。
2、常见方法:成对比较检验、 三点检验、 “A”-“非A”检验、 五中取二检验法等。
(二)、标度和类别检验
• 1、用于估计差别的顺序和大小,或者样品 应归属的类别或等级。
• 2、常见的方法:排序法、 评分法、 多项特性评析法等。
三、感官检验的基本要求
食品感官鉴评是以人的感觉为基础,通过感 官评价食品的各种属性后,再经统计分析 获得客观结果的试验方法。
1、感官检验实验室要求 食品感官检验室:检验区和样品制备区。 检验区通常设有单独检验区和集体工作区。

2、对食品质量感官检验人员的要求
• (一)具有健康的体魄。必须具有健全的精 神素质,无不良嗜好、偏食和变态性反应, 并且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感官检验经 验。
• (二)检验人员自身的感觉器官机能良好, 对色、香、味的变化有较强的分辨力和较高 的灵敏度。
• (三)非食品专业人员在检查时,除了具 有灵敏的感觉器官外,还应对所选购的食品 有一般性的了解,或对该食品的正常性状具 有习惯性的经验。
3、检验人员的选择与培训
按检验类型可分为实验室内感官分析的评价员与消 费者偏爱检验的评价员两大类。
(二)、F 检验法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 备择假设:当原假设被拒绝时而接受的一种假设。 如果原假设是P=P0 ,那么备择假设可以是双边的 ( P≠P0 ),也可以是单边的(如P>P0 )。
• 显著水平:检验结果可能出现两种情况,接受原假 设或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显著水平是指当 原假设是真而被拒绝的概率(或这种概率的最大 值),也可看做得出这一结论所犯错误的可能性。 (5%的水平用“显著”表示,1%的水平用“非 常显著”表示)

食品的感官检验法和物理检验法

食品的感官检验法和物理检验法

普普通通密型度瓶
附温度计 密度瓶
P27-28公式
2.密度计法:比重计法-p30 普通密度计 糖锤度密度计 波美密度计 乳稠计 酒精密度计
比重计法原理
一个封口的玻璃管,内有 空气,中间略粗,下部有 重锤,能浮在一定密度的 液体中。
(1) (2) (3) (4) (1)普通密度计(2)附有温度计的糖锤度密度计 (3)、(4)波美密度计
1.α 2 随着α1增 大而增大。
2.当α1为90°、 α2为临界角。
3.当光线从临 界角射入,折 射线沿OM面 平行射出,为 全反射。
绝对折射率: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与在介质中的速度V之比。 以n表示。 n = c / v
n样液 ×Sin90 = n棱镜×Sin α临 n样液 = n棱镜×Sin α临
牛乳比重d=(乳稠计读数/1000)+1.000
B. 刻度15℃/15℃: 测定温度15 ℃; 读数比A+2 度。
C. 经验公式 p37
GB/T 5009.2—2003 《食品的相对密度的测定》
1. 密度瓶法 2. 相对密度天平(韦氏天平) 3. 密度计(比重计)
二、折光法
• 通过测量物质的折光率来鉴别物质的组 成,确定物质的纯度、浓度及判断物质 的品质的分析方法称为折光法。
* 相对密度 d——某一温度下物质的质
量与同体积某一温度下水的质量之比。
* 密度与相对密度的关系。
d

t1温度下物质的密度 t2温度下同体积水的密度
d 记作
t,1 无因次量
t2
常用
d
20 4

d 20 20
表示。
真比重、视比重: p24
视比重大于真比重

第3章感官检验与物理检验1

第3章感官检验与物理检验1

LOGO
感官检验室的要求: 感官检验室的要求: 满足条件: 感官检验实验室应建立在环境清净, 满足条件:1. 感官检验实验室应建立在环境清净, 应尽量远离其它实验室,与其它房间隔开, 应尽量远离其它实验室,与其它房间隔开,隔音和 整洁,不受外界干扰, 整洁,不受外界干扰,创造有利于感官检验的 2. 通风换气良好,无异味,调温,调湿, 通风换气良好,无异味,调温,调湿, 3. 有充足的光线和照明, 有充足的光线和照明, 4. 各个席位之间形式和条件相同,有档板 各个席位之间形式和条件相同, 隔开,有足够的空间.有漱口水管和水槽. 隔开,有足够的空间.有漱口水管和水槽. 5. 各个席位的排列方式不影响他人判断. 各个席位的排列方式不影响他人判断. 6. 提供样品方便. 提供样品方便.
第三章 食品的感官检验和物理检验
第一节 感官检验法
一,概述 定义: 1. 定义:食品的感官检验是指人通过自己的 感觉器官对食品某些特征的感觉(味觉,嗅觉, 视觉,触觉),来评价食品的质量和嗜好特性, 并加以数值化表示. 2. 食品的感官特性:由感觉器官感知的产品特 性. 食品的感官特性包括:色,香,味,形,质 地和口感主要特征.
LOGO
(二)偏爱型感官检验 二 偏爱型感官检验
偏爱型感官检验是以样品为工具, 偏爱型感官检验是以样品为工具,来了解人的感官反应 及倾本要求
食品感官检验是以人的感觉为基础, 食品感官检验是以人的感觉为基础,通过感官评 价食品的各种属性后, 价食品的各种属性后,再经统计分析获得客观结果 的试验方法. 的试验方法. 在食品感官检验过程中, 在食品感官检验过程中,其结果往往受到许多 条件的影响, 条件的影响, 这些条件包括:评价前的准备工作, 这些条件包括:评价前的准备工作,感官实验 室的外部环境,评价员的基本条件和素质等. 室的外部环境,评价员的基本条件和素质等. (一),实验室要求 办公区,样品准备区, 办公区,样品准备区,检验区

食品感官评价与物性测定

食品感官评价与物性测定
原味,即甜、酸、咸、苦。所有的味觉均是由四原味
3 味觉的感官检验 味觉检查主要用来评价、分析食品的质量。例
如粮食、油料和油脂滋味的检验。
(七) 触觉检验 主要借助手、皮肤等器官的触觉神经不检验
其它还有听觉、肤觉等。在此不一一叙述。
四、食品感官评价分类
食品感官分析一般分为具有不同作用的两大类型: 分析型感官评定、偏爱型感官评定。
分析型感官评定:是将人的器官作为一种测量分 析仪器,来测定物品的质量特性或鉴别物品之间的 差异等。如质量检验、产品评优等。
偏爱型感官评定:以物品作为工具,来测定人的 感官特性。如市场调查中的感官检验。这类检验无 需统一的标准和条件,而是依赖人们的生理和心理 上的综合感受。
由于分析型感官评定试验是将人作为仪器使用,因 此为降低人感觉之间的差异对评判结果的影响,提高 实验的重现性,获得高精度的测定结果。进行此类试 验应注意:
1.评价基准标准化,关键在于制作标准样本,使评
2.试验条件规范化。 3.评价员经适当的选择和培训,使其维持在一定的 水平。
而偏爱型感官评定试验过程中易受人群(生活 环境、风俗习惯、评判观点、知识水平、性别、人 种、年龄等)的影响,因此在取得实验结果时必须 要注意试验的群体,以避免错误地或不恰当地应用 试验结果。
敏感性(sensitivity) 是感觉器官感受、识别 或区别一种或多种刺激的能力。
每种感觉既有绝对敏感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又 有差别敏感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1.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和刚刚导致感觉 消失的最大刺激量,分别称为绝对感觉阈限的下限 和上限。
低于下限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高于上限的刺 激称为阈上刺激。阈上刺激和阈下刺激均不能引起 相应的感觉。

食品感官评定(课件整理2)

食品感官评定(课件整理2)

第三章食品感官鉴评的方法目前常用于食品领域中的方法有数十种之多,按应用目的可分为嗜好型和分析型,按方法的性质又可分为差别检验、标度和类别检验以及分析或描述性检验。

1.差别检验差别检验只要求鉴评员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样品中是否存在感官差异(或偏爱其一)。

差别检验的结果分析是以每一类别的鉴评员数量为基础的。

一般规定不允许“无差异”;的回答(即强迫选择)。

差别检验中需要注意样品外表、形态、温度和数量等的明显差别所引起的误差。

常用的方法有:成对比较检验法、二-三点检验法、三点检验法、“A”-“非A”检验法、五中取二检验法以及选择检验法和配偶检验法。

2.标度和类别检验在标度和类别检验中,要求鉴评员对两个以上的样品进行评价,并判定出哪个样品好,哪个样品差,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小和差异方向等,通过检验可得出样品间差异的顺序和大小,或者样品应归属的类别或等级。

选择何种手段解释数据,取决于检验的目的及样品数量。

此类检验法常有:排序检验法、类别检验法、评估法、评分法、分等法、成对比较检验法等。

3.分析或描述性检验要求鉴评员判定一个或多个样品的某些特征或对某特定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

通过检验可得出样品各个特性的强度或样品全部感官特征。

常用的方法有:简单描述检验法和定量描述与感官剖面检验法。

对于嗜好型试验方法多采用成对比较法、选择法、排序检验法和评分法。

第一节差别检验1.成对比较检验法以随机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鉴评员,要求鉴评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定整个样品或某些特征强度顺序的一种鉴评方法称为成对比较检验法或两点试验法。

定向成对比较法(2-选项必选法)确定两个样品在某一特定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如甜度,黄色度,易碎度等。

样品呈送顺序:AB,BA具体试验方法:把A、B两个样品同时呈送给鉴评员,要求鉴评员根据要求进行鉴评。

在试验中,应使样品A、B和B、A这两种次序出现的次数相等,样品编码可以随机选取三位数组成,而且每个鉴评员之间的样品编码尽量不重复。

感官评定和物性分析

感官评定和物性分析

《感官评定和物性分析》课程设计——百诺英式麦丽素的感官评定和物性分析摘要:应上海百诺食品有限公司要求对百诺英式麦丽素进行了A-非A检验(总体差别检验)、描述分析实验、情感实验等感官评定实验和物性分析。

各个实验的结果表明百诺英式麦丽素具有较好的风味,在消费者中有很高的欢迎度。

一.立题背景受上海百诺食品有限公司要求,对百诺英式麦丽素进行了感官评价和物性分析。

二.评价前的准备工作1.实验样品的准备A-非A检验:包括品评人员(30名)训练时所需的样品以及实验时呈送的样品,并给实验用的样品随机编号。

每个品评员在进行实验时接受2个样品,一个A(百诺英式麦丽素),一个非A(普通麦丽素),共计40份样品。

描述分析实验:包括实验前培训品评人员(15名有类似品评经验的人员)各种食物,如牛奶,糖等以及实验时所需的百诺英式麦丽素。

情感实验:150份百诺英式麦丽素和普通麦丽素。

物性分析:若干份百诺英式麦丽素。

三角实验:包括品评人员(50名)训练是所需的样品以及实验时呈送的样品,并给实验用的样品随机编号。

每个品评员在进行实验时接受3个样品,两个相同,一个不同,共计150份样品。

2.问答卷的设计A-非A检验、三角实验和情感实验在实验之前需要进行相应的问答卷设计。

3.品评员的培训A-非A检验、三角实验和描述性分析实验在实验之前需要对品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具体培训方法在下文各个实验设计中叙述。

除了以上各项准备外,各个实验还需做其特定的实验准备。

例如,进行情感实验之前需要确定好进行实验的地点。

4.品评室安排品评室应该设在便利的地区,一般设在较低的楼层,远离噪声和气味源。

每个品评室内要有一个小窗口,用来传递样品,且在品评室内使用荧光灯。

5.样品的呈送盛放样品的容器,一般使用一次性容器,比如各种规格的杯子或碟子。

也有非一次性的容器,只要保证每一次试验使用的容器相同即可。

样品的呈送的顺序,要僵持一个“平衡”的原则,这样每一个样品出现在某个特定位置上的次数就是一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感官评价方法根据其主要目的和适当的用途 分类,可分为3 种典型的感官检验类别:

关键
检验
评价小组
评价成

问题
类型
成员特征
员人数
区别区 别
产品是否在任何 分析 方面均不同
按感官敏锐性挑选, 检验方法经指导、 25~40 有时经训练
描 产品在一定的感 分析 按感官敏锐性和动 4~6
描述述 官方面如何不同
4.原辅料和半成品的质量管理。
5.商标和包装设计。
6.市场产品的检查及评优。
三、食品感官分析基础
(一)感觉 (二)感觉阈限
1.绝对感觉阈限 (三)感觉的基本规律
1.感觉适应现象 3.协同效应与拮抗效应 (四)视觉 (五)嗅觉 (六)味觉 (七)触觉
2.差别感觉阈限
2.对比效应 4.掩蔽效应
根据感觉器官分类:
(二)样品准备
样品以3位数字代码进行盲标,样品顺序随机处 理。区别检验时,尽量保证样品的视觉外观和温度一 致。
容器:一次性容器
味觉清洗剂:水、淡茶水等
(三)感官评价的时间
取决于将进行的样品数量和每个检验所需的时 间,通常在上午晚些时候。
(四)吞咽和吐出
大多数感官检验中,可避免吞咽过程,一般要 求吐掉样品,在测试可接受性的消费者检验中,一般 要求吞咽样品。
现代感官分析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今已经历 了六十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支较为完善和规 范化的学科。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 使得感官分析的应用、结果处理更方便、更快速。 随着电子技术、生物技术、仿生技术的发展,它必 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二、食品感官评价的意义与应用
现代感官分析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食品、机械、 电子、纺织、印刷、化工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肉的色泽、香味、酒的勾兑到评价、彩电的色彩、 电风扇的噪音、布的手感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首 推食品行业,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食品感官分 析日益引起食品界人士的重视。
目前,我国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一些感官分析 方法的基础上,较系统地建立了一些标准方法,同时 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食品感官分析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调查:调查实际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对食 品感官质量的要求。
2.新产品的研究:对新产品的感官性质,接受性 进行评价。
3.确定生产规范:分析比较操作人员,设备、原 辅料、工艺、环境及时间对食品感官质量的影响程 度,为制定原辅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感官质量标准 及其相应的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等提供依据。
4.掩蔽效应(masking) 由于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而降低了
其中某种刺激的强度或使该刺激的感受发生改变。 例如,当两个强度相差较大的声音同时传到双耳, 我们只能感觉到其中的一个声音。
(四)、视觉(visual sensation
视觉是光线进入眼睛后产生的感官印象。由此辨 别外部世界的差异。人在感知外部世界时,有90%的 信息是靠视觉提供的。视觉在感官分析中占有重要地 位,几乎所有产品的检查都离不开视觉检查,在市场 上产品的销售情况,能否得到消费者的欢迎,往往取 决于“第一印象”——视觉印象。
分析型评价员按其能力,一般可分为初级评价员, 优选评价员和专家评价员三级。本课程中所涉及的评价 员主要指此类评价员。
➢初级评价员(primary assessor)是指具有一般感 官分析能力的评价员。 ➢优选评价员(selected assessor)是指具有较高感 官分析能力的评价员。 ➢专家评价员(expert)是指对某种产品具有丰富经验, 能独立地在评价小组内进行该产品感官分析的优选评价 员。
3.视觉分析
视觉分析往往是感官评价顺序中的第一步。首 先由视觉确定物体的外形、色泽。视觉检查在生产过 程及销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某面粉的色泽呈灰 白色或深黄色、发暗、色泽不均则可以判定该面粉为 劣质面粉。
(五)嗅觉(olfaction)
1 嗅觉的生理特点
嗅觉是气味刺激鼻腔内嗅细胞而产生的感觉。 嗅细胞是嗅觉刺激的感受器,位于鼻腔最上端的 嗅上皮内,接受有气味的分子。当嗅细胞受到刺 激后,神经末稍将其变成脉冲信号,通向大脑接 收并转变成相应气味特性和强度的感觉。
评价员的人数是不同的。
评价员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检验目的不同对评价员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
➢具有从事感官分析的兴趣。这是选择评价员的前提
➢身体健康,不能有任何感觉方面的缺陷。 ➢各评价员之间及评价人员本人要有一致的和正常的
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触觉检验。 (一)感觉(sensation
任何事物都是由许多属性组成的。如一块面包有 色泽、形状、滋味、组织结构等属性。不同属性通过 刺激不同感觉器官反映到大脑,从而产生不同的感觉。 这些各种感觉的综合就能产生对一种物质的认识,即 知觉(Perception),知觉是单一或多种感官效应 所形成的整体意识。感觉虽是一种低级的反映形式,
如评酒大师,评茶大师等。
偏爱型评价员仅仅是叙述其个人喜好,这种判断 属于感情的领域,是人的主观评价。这类评价员不需 专门训练。
评价员的数量 所需要的评价员的数量与所要求结果的精度、检
验的方法、评价员的水平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讲,如果要求的精度越高,检验方法的功效
越低;评价员水平越低则需要的评价员的数量越多。 按照统计上的要求,据研究不同的试验方法所需的
➢情感检验法主要是对产品的好恶程度量化。
五、食品感官评价的实践原则
(一)感官检验的环境 品评区:感官评价场所的中心。
分成若干小区,20~22℃,光源:全白荧光 灯,有色灯(红灯和绿灯) 准备区:用于制备样品和分发样品
烹调、加热、保温设施以及储藏设施、实验桌, 排风系统 讨论区:用于评价前集中讲解评价要求和评价后结果 呈现、讨论和解释。
(五)评价员的选择与筛选
评价员是指参加感官分析的人员,根据感官分析 的不同目的,从事感官分析的评价员分为分析型评价 员和偏爱型评价员
分析型评价员的任务是检出样品与标准之间,或样 品与样品之间的差异,以及差异的程度和客观评价样 品特性等工作。他们有无感官分析的经验,或接受培 训的程度,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 专门的选择与培训。
敏感性(sensitivity)是感觉器官感受、识别 或区别一种或多种刺激的能力。
每种感觉既有绝对敏感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又 有差别敏感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1.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和刚刚导致感觉 消失的最大刺激量,分别称为绝对感觉阈限的下限 和上限。
低于下限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高于上限的刺 激称为阈上刺激。阈上刺激和阈下刺激均不能引起 相应的感觉。
1.评价基准标准化,关键在于制作标准样本,使评
2.试验条件规范化。 3.评价员经适当的选择和培训,使其维持在一定的 水平。
而偏爱型感官评定试验过程中易受人群(生活 环境、风俗习惯、评判观点、知识水平、性别、人 种、年龄等)的影响,因此在取得实验结果时必须 要注意试验的群体,以避免错误地或不恰当地应用 试验结果。
感觉的敏感性因人而异,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 响,在不利条件下,感觉的敏感性会降低或丧失。反 之,通过训练或强化人的某些感觉会得到特别的发展, 而敏感性增大。如评价员的选择与培训。
( 二)感觉阈限 外界事物刺激人的感觉器官时,必须要有适当
的强度(intensity),刺激强度太大或太小均不能
感觉阈限是指从刚能引起感觉到刚好不能产生
机挑选,经训练或 10~12 较高级训练
情 对产品的喜爱程 快感 按产品用途挑选,
情感感
度或更喜欢何种 (偏爱) 未经训练 产品
75~150
➢区别检验法仅仅是试图回答两种类型产品间是否存 在不同,如:成对比较检验、2-3检验、A-非A检 验、五中取二检验等。
➢描述检验法主要是对产品感官性质感知强度量化描 述分析,包括:风味剖面法、定量描述分析法。
例如在1%食盐溶液中添加0.02%谷氨酸钠,在另 一份 5%食盐溶液中添加0.02%的肌苷酸钠,二者分 开品尝时,都只有咸味而无鲜味。但两者混合后再品尝 就有强烈的鲜味。这就是谷氨酸钠和肌苷酸钠之间的协 同作用。
与协同效应相反,拮抗效应也是两种或多种刺激 的综合效应,但导致感觉水平低于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 效应的叠加。又称相抵效应。
低浓度的食盐溶液,另一边舔上极淡的蔗糖溶液,即 使蔗糖的浓度在阈下也会感到甜味,即对比效应提高 了对两个同时的或连续的刺激的差别的反应。
在感官分析中应尽量避免对比效应的产生。如品 尝每一种食品前(antagonism)
协同效应是指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 感觉水平超过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又称相 乘效果。
1.视觉的生理特点
视觉的适宜刺激为波长在380~780nm的电磁 波,即我们所谓的可见光。当光线刺激于晶状体,光 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成象。物象刺激视 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引起感觉细胞的神经冲动,再沿 视神经传入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最后产生视觉。
2.视觉的敏感性
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眼睛对被观察物的敏感 性是不同的。在明亮光线作用下,人眼可以看清物体 的形状及很细小的地方,并能辨别出颜色,但在很弱 的光线下,只能看到物体的轮廓。因此在感官分析中, 视觉检查应在相同光照条件下进行,尤其是同一试验 过程。
产品气味的检验应注意嗅细胞具有易疲劳的特 点。每次检查的数量和时间应尽可能缩短。
(六)味觉(taste) 1.味觉的生理特点
味觉是口腔内味管对味道刺激的感觉。人类的 味蕾分布在舌面的不同区域,不同区域的味蕾对各种
味蕾中含有味细胞,可溶性物质最终刺激于味 细胞,使其呈兴奋状态,由味觉神经立即传入中枢, 进入大脑皮质,产生味觉。
味觉的强度和出现味觉的时间与呈味物质的水溶 性有关,水溶性好的物质味觉产生快消失也快,而完 全不溶于水的物质,实际上是无味的。另外味觉与温 度也有很大关系,最能刺激味觉的温度在10~40 ℃ 之间,其中以30℃时味觉最为敏感。因此在进行味觉 检查时应给予特别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