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电阻测量创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2)单位:欧姆(Ω),1Ω等于1伏特(V)电压下产生1安培(A)电流的阻碍作用。
(3)计算公式:电阻R=电压U/电流I。
(4)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演示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特性。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教学过程: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电阻的定义、单位、计算公式、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串联和并联特性等。
(2)学生反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3)情感教育:强调电阻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2.教学过程: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讨论问题:给出以下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a.电阻串联时,总电阻与各电阻的关系是什么?
b.电阻并联时,总电阻与各电阻的关系是什么?
c.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电阻串联和并联问题?
(3)小组交流:各小组成员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问题解决方案。
(1)测量不同材料的电阻,比较它们的电阻大小。
(2)测量相同材料、不同长度或横截面积的电阻,探讨其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3)设计一个简单的串联或并联电路,测量并计算总电阻。
3.思考题: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提高对电阻及其测量方法的认识。
(1)为什么在测量电阻时,需要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2)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电阻以满足电路需求?
8.情感教育:结合物理学史,介绍科学家在电阻研究方面的贡献,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为人类进步作贡献的精神。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7.3电阻的特殊测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7.3电阻的特殊测量教学设计
3.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提高电阻测量的精度?
-串联和并联电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
4.拓展阅读:查阅资料,了解电阻测量的其他方法,如电桥法、电流表电压表法等。
要求:整理阅读笔记,归纳各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和特点。
5.小组讨论: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二)讲授新知
1.讲解替代法:
-解释替代法的原理,即用一个已知电阻替代未知电阻,通过比较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变化,计算出未知电阻的值。
-演示替代法的操作步骤,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过程。
-分析替代法的优缺点,如操作简便、精度较高等。
2.讲解桥接法:
-解释桥接法的原理,即通过调整桥臂电阻,使电桥平衡,从而计算出未知电阻的值。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7.3电阻的特殊测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基本单位欧姆(Ω)及其换算关系。
2.学会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了解电阻的特殊测量方法,如替代法、桥接法等,并理解其原理。
4.学会运用串联和并联电阻的特点,解决实际电路中的问题。
-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重点知识,突破难点。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已学的电路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展开:
-讲解电阻特殊测量方法,如替代法和桥接法,结合实验演示,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其原理和操作步骤。
-分析串联和并联电阻的特点,通过实例讲解其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下面,请允许我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您详细解析我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我的设计思路是以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电阻的概念,理解电阻的测量方法。

2.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让孩子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测量方法。

难点:理解并掌握电阻的测量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阻测量仪、导线、灯泡、开关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份电阻测量仪、导线、灯泡、开关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将会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并感受电阻的作用。

2. 讲解电阻的概念:我会向孩子们解释电阻的定义,让他们理解电阻的作用。

3. 演示电阻的测量方法:我会使用电阻测量仪,现场演示如何测量电阻。

4. 孩子们动手操作:孩子们根据我的指导,自己动手进行电阻的测量实验。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动手操作,理解并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

难点:理解并掌握电阻的测量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效果,观察孩子们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同时,我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孩子们的理解和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实践情景引入我将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并感受电阻的作用。

这个实验将会引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直观地理解电阻的概念。

在这个阶段,我会重点关注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二、讲解电阻的概念在孩子们有了直观的感受后,我会向他们解释电阻的定义。

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

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

17.3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了减小误差,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可知,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定值【设计实验】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电阻的电流I,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璃的电压U,把实验数据代入R=UI即可求出定值电阻的阻值大小。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际测量中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的值,求出每次的电阻值,最后求电阻的平均值。

方案一:通过改变电池的节数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方案二: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就可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

电路设计如图所示,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则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通过的电流也变大。

【实验器材】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设计表格】实验序号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电阻平均值R/Ω123【进行实验】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记下相应的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并填在表中。

③断开开关,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④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大小及电阻的平均值并填入表中。

【数据处理】将每次测量的电压值、电流值代入公式,分别求出待测电阻的阻值R1、R2、R3,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R =(R1+R2+R3)/3【分析与讨论】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通过它的电流也随之而改变,但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即电阻不变,同时证明了导体的电阻是由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交流与评估】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估:①连接电路时,开关是否处于断开状态;②滑动变阻器滑片是否滑到最大阻值处,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③电流表、电压表的“+”“”接线柱是否接反了;④是否通过“试触”进行量程选择;⑤是否认真检查电路,确认无误后才闭合开关等。

【播放视频】——《伏安法测电阻》【例题1】如图是“伏安法测电阻”电路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连接电路时,应将变阻器滑片调至最右端B.连接电路时,要使电流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C.多次测量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D.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R的阻值也变大【答案】D.【解析】A.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应将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即调至最右端,故A正确;B.连接电路时,要使电流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向偏转而损坏电表,故B正确;C.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故C正确;D.向左移动滑片,变阻器的阻值变小,由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由U R=IR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但电阻的阻值不变,故D错误。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3电阻的测量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3电阻的测量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3电阻的测量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学活动应该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设计这个幼儿园科学活动时,我以《电阻的测量》为主题,旨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性学习的方式,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电阻的概念,理解测量电阻的方法。

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幼儿掌握电阻测量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

2. 使幼儿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能够独立进行电阻的测量。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

难点:让幼儿理解电阻的概念,能够进行电阻的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阻测量仪、导线、灯泡、电流表等。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电阻测量仪、导线、灯泡、电流表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让幼儿观察灯泡的亮度,引导他们思考灯泡亮度与电流的关系。

2. 讲解:向幼儿讲解电阻的概念,介绍电阻的单位,让他们理解电阻的含义。

3. 实践:让幼儿分组进行电阻测量实验,他们需要通过连接导线、灯泡和电流表,测量出电阻的值。

4. 讨论:让幼儿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讨论电阻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

难点:让幼儿理解电阻的概念,能够进行电阻的测量。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让幼儿进行课后作业,巩固他们对电阻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我也会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观察电阻的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坚持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个幼儿园科学活动时,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案例:17.3电阻的测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优秀教学案例:17.3电阻的测量
5.反馈性:本节课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还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对实验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动画演示、实验视频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电阻的测量原理。同时,我还设计了多个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同时,我还设置了课后作业和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巩固和检验。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电阻的定义、单位以及电阻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欧姆表的使用方法,包括欧姆表的调零、测量电阻、读数等操作。
2.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和表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3.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4.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观察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多媒体展示家庭电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电路中的电阻测量问题。
(二)问题导向
1.提出问题:“什么是电阻?为什么需要测量电阻?如何测量电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电阻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欧姆表是如何工作的?如何正确使用欧姆表进行电阻测量?”让学生理解欧姆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人教九上物理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人教九上物理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a.指导学生运用图表法、公式法等方法整理实验数据,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
b.引导学生通过函数关系,探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5.创设开放性问题讨论环节,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和疑问,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和小组间的交流,分享实验心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作业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认真思考,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提交时,要求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体现学生的思考过程;
3.教师将对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不足,提高学习能力。
4.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团队协作,培养其良好的合作意识。
结合以上学情分析,本章节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知
1.讲解电阻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介绍电阻的单位、换算关系以及电阻的符号表示。
2.介绍不同类型的电阻测量仪器,如电位器、电阻箱和多用电表等,讲解它们的操作方法和测量原理。
3.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引导学生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如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等,并引入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使学生能够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解决实际电路中电阻的测量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演示和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电阻测量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如比较法、归纳法等,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物理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电阻测量知识的掌握,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完成课本后的习题,特别是关于电阻测量原理和实验操作的部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认真核对答案。
2.结合课堂实验,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电阻测量实验的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数据记录和处理、实验结论等,培养学生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
九年级物理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电阻的定义,理解电阻对电路中电流的影响,掌握电阻的单位、换算关系以及电阻的色环标记。
2.学习并掌握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的方法,能够正确进行电阻的测量实验,并准确读取电阻值。
3.使学生了解温度对电阻的影响,理解电阻的温度系数,能够分析温度变化对电阻值的影响。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主动探究电阻测量原理和实验方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展示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理解和掌握。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复习电阻的定义和单位,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4.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根据电阻的测量结果,分析电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等,对电阻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注重学生对电阻测量原理的理解,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7.3电阻的测量教案

17.3电阻的测量教案

17.3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刘涛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巩固和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2.通过学生根据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订实验操作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3.通过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做电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和一般方法。

学会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团结协作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根据实验课题的要求设计实验电路,掌握正确的操作顺序。

.难点:根据实验电路图进行实物连线,并排除接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故障。

三、教学准备:电池组、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四、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引入同学们通过之前的学习,知道了电学中有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电流我们可以用电流表进行测量,电压我们可以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电阻我们怎样测量?在实验室中有一种测量电阻的仪表,被称为欧姆表,可以直接测量电阻阻演示如何用万能表测量电阻除了使用万能表测量电阻之外我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欧姆定律,知道了电流、电压、电阻三个两之间的关系式,如何运用欧姆定律间接测量出导体的电阻?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电流的单位是安培,所以生回答生观察生思考,尝试回答IUR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被称为伏安法新课教学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我们采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请同学们选出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电路,实物连接,并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物理九年级人教版17-3电阻的测量(教案)

物理九年级人教版17-3电阻的测量(教案)

教案:物理九年级人教版 173 电阻的测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7章第3节,主要包括电阻的概念、电阻的测量方法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电阻的定义及其单位;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 欧姆表的使用方法;4. 电阻测量的实验操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 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电阻变化;3. 学会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能够进行简单的电阻测量实验;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 欧姆表的使用方法及电阻测量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欧姆表、电阻箱、导线、开关等;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电阻器(如灯泡、电阻箱等),引导学生思考电阻的概念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讲解电阻的定义、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

3. 欧姆表使用方法讲解:介绍欧姆表的结构、功能、测量原理,演示欧姆表的使用方法。

4. 电阻测量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学生自主操作欧姆表测量电阻,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5. 例题讲解:运用欧姆定律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电阻变化,如电路中的电阻串联、并联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电阻测量电路,测量给定电阻的阻值。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定义、单位及换算关系;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 欧姆表的使用方法;4. 电阻测量实验操作步骤;5. 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探究更多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并进行实验验证。

重点和难点解析:欧姆表的使用方法及电阻测量实验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欧姆表的使用方法及电阻测量实验操作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3电阻的测量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3电阻的测量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7.3电阻的测量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教案的设计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下面是我根据您给出的主题“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7.3电阻的测量”所设计的教案:一、设计意图:在本次的教学中,我希望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电阻的概念以及测量方法。

我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动手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让学生学会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电阻的测量实验,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电阻箱,电压表,电流表,导线等)。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照明电路中灯泡的亮度不稳定,引发学生对电阻的兴趣。

2. 讲解: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电阻的定义,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步骤,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完成电阻的测量。

4. 记录与分析:学生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并利用公式计算电阻值。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 活动难点:学生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记录和分析。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及时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可以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电阻的测量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的教学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基础知识。

17.3 电阻的测量教案(核心素养目标)

17.3   电阻的测量教案(核心素养目标)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7.3 电阻的测量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与电流表,了解钨丝的电阻特性。

2.科学思维:通过用电压表测电压,电流表测量电流,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学会间接测量电阻的方法。

3.科学探究: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4.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中的兴趣培养,爱护实验器材。

教学重点: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教学难点: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压、电流,电路故障的分析。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电流表、电压表、天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小灯泡、开关、导线。

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小明爷爷的收音机坏了,检查发现一个电阻烧坏。

电阻烧坏,怎样测量其电阻值?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一)伏安法测量电阻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

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根据欧姆定律知道,可以通过对电流和电压的测量来间接地测量电阻。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这种方法叫做“伏安法”。

为了减小误差,实际测量中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和电流值,根据每次电压及电流值算出电阻,最后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实验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待测电阻。

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将实验器材连成电路。

a.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b.如果待测电阻约为10Ω,电源用2节干电池,则电压表选量程;电流表选量程。

c.闭合开关前滑片P置于端。

(2)滑动变阻器常用来改变电流及电压的值。

调节滑动变阻器前要先想好,朝哪个方向移动滑片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闭合开关前应该先调整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电流在开始时最小。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前,滑片P置于端。

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右移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线变,电阻变,电流表示数,电压表示数。

物理九年级人教版17-3电阻的测量(教案)

物理九年级人教版17-3电阻的测量(教案)

物理九年级人教版 173 电阻的测量(教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精心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程,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电阻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活动采用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电阻的测量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电流流动的阻碍。

2. 让孩子们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学会使用电阻表。

3.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掌握电阻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电阻的测量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电阻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阻表、电线、灯泡、电源等。

2. 学具:每个孩子一份电阻表、电线、灯泡、电源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观察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电阻变化,引导他们思考电阻的概念。

2. 讲解电阻的概念:解释电阻是电流流动的阻碍,用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示意图帮助孩子们理解。

3. 演示电阻的测量方法:使用电阻表测量灯泡的电阻,让孩子们观察并记录测量结果。

4. 动手实践:让孩子们自己使用电阻表测量灯泡的电阻,并记录测量结果。

5. 讨论与交流: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讨论电阻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掌握电阻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电阻的测量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电阻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根据孩子们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电阻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如尝试测量其他物品的电阻,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我选择以灯泡的亮度变化作为实践情景的引入,是因为这个现象直观且易于理解。

孩子们通过观察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电阻变化,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电阻的存在和其对电流流动的影响。

教学设计1:17.3电阻的测量

教学设计1:17.3电阻的测量

17.3电阻的测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同时使用电压表与电流表测电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中的兴趣培养,爱护实验器材。

教学重点: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教学难点:实验的设计教学准备:电流表、电压表、电源(蓄电池或干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单刀开关、导线若干。

导入新课:电阻器是组成电路的主要元件,在各种电路中都要用到它,通常要知道其阻值的大小,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其电阻的大小呢?新课教学:通过复习、提问,引导学生总结(1)首先自己设计电路图(参考课本图,再在图基础上,画出包括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在内的电路图)。

?(2)根据实验设计,选择实验器材,同时要重温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3)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接线应有序进行,实物接线应和电路图一致。

接线时,开关要断开,再根据实验需要接成通路、开路。

每次读数后,开关要及时断开。

(4)实验中需要测量三组数据,这只要改变变阻器的滑片位置,开始时,滑片应置于最大阻值位置,实验时,将它的阻值逐渐由大向小调节,并尽量选择电流的读数只有1位小数的数值,以便于计算。

精讲精练:1.如图所示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如果某同学在操作工程中两电表的量程选择是正确的,但不慎将两表的位置对调了一下,则开关闭和后()A: 电流表、电压表均损坏 B: 电流表损坏,电压表示数为零C:电流表有读数,电压表读书为零 D: 电流表读数为零,电压表有读数2.某同学在做测导体电阻的实验过程中,刚一试触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迅速摆动到最大值,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3.在伏安法测电阻中,如果电源电压为4.5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10欧姆,被测电阻的阻值大约是8欧姆,则在实验中电压表的量程应选________________,电流表的量程应选___________。

专题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专题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主备人学科物理时间课题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3节欧姆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3.了解灯丝电阻的特性.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量导体电阻的实验,进一步学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2.通过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加深对温度影响电阻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中的兴趣培养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养成。

2.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教学重点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并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教学难点1.按电路图连接头验电路。

正确选择电流表、电压表测的量程。

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教具准备干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等.「、小灯泡、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实验法、逻辑推理、教学过程设计师: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

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给你一个电阻,你怎样才能知道它的电阻有多大呢?灯泡的电阻是多大呢?I = U变形为R =¥,禾U用电压和电流计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欧姆定律,并能用欧姆定律的公式R I①改变R两端的电压或电路中电流大小;②保护电路(2)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从而减小误差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向同学们展示连接过程及连接时注意事项•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实验结果与大家分享,为没有标签的电阻贴好标签•6.实验步骤:(1)调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到零刻度线处;按电路图连接实物,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电压表的示数U,并记录在表格中;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中的电流及两端的电压,再测几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4)根据公式R = U计算出R的数值,并记录在表格中•注意事项:连接过程中,开关要断开,注意电流表、电压表是否校零、量程选择是否正确、电流是否正入负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是否处于阻值最大处•7实验数据:【拓展延伸】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时遵循一一对应原则•此电路是串联电路,一般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连接,再将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阻的两端【想想议议】将上述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多测几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比较计算出的几个点阻值,看看每次算出的电阻的大小相同吗?有什么变化规律吗?又如何解释?教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2.实验步骤:(1)根据电路图把实验器材摆好•(2)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引导学生回答在连接电路中应注意的事项: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接线柱的接法;③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⑶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注意:移动要慢),分别使灯泡暗红(灯泡两端电压1 V)、微弱发光(灯泡两端电压1.5 V)、正常发光(灯泡两端电压2.5 V),测出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填入下面的表格中.(4)分别计算出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发光时的电阻记入表格,并分析其电阻不同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5 “电阻测量”创新教学设计陕西府谷县同创中学边秀文【教学设计思想】“电阻测量”这节内容是部分电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等知识的具体综合应用,即既有联系实际的意义,又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故可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为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根据建构主义,STS教学理念,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改进,在保持教学内容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特意把“电阻测量”的课题改为“电阻测量仪的设计”。

精心地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类似产品开发研制的学习情境和过程,让学生学以致用,把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

本节课学生始终扮演了“工程师”的角色,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卷入设计、分析、验证和改进的研究中,仿佛已走向了未来的工作岗位,在科研部门工作一样,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以巩固、扩展与升华,而且还激发了其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提高了实践能力,也有助于形成关心社会、关心技术的正确科学观。

本节课教学主线为:【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提问:电阻定律、部分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分别是什么?并指出三个公式中相同的物理量是什么?(电阻)2.观察:用视频投影仪把微机或电视机主电路板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观察其上各种不同的电阻,使其明确电阻是最常用的电子元件,应用很广,并问如何知道其阻值(测量)3.导入: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知道电阻的阻值,那么,我们能否设计一个测量电阻的仪器呢?二、设计方案1.点拔:可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如上述三定律)进行研究,请写出原理,测量方法,有电路的要画出电路图。

.设计:教师巡回指点,选择较好的方案填入下表2.方案原理方法电路查、测出电阻定律法代入计算测出u、I代入计算伏安法I与R一一对应,电流表刻度上标欧姆表法的值,上R即可真接读数三、可行性论证1.电阻定律法:虽然不需要电路测量,但只能测量金属导体的电阻,实用范围大大受限,故作为电阻仪的方案不可选。

2.伏安法:(1)元件购置:引导学生分析,用这种方案需要哪些元件?目前市场有无?价格如何?最后得出结论:货源充足,价格合理。

(2)实际操作:本实验特意采用同一较小的电阻用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使测量后计算结果不同,专门为学生创设了发现新问题的机会,激发其思考。

①实验仪器:待测电阻为10Ω,额定电压为4.5V,6V蓄电池,电压表(0-3-6V)内阻(3k Ω,6kΩ),电流表(0-0.6-3.0A)内阻(0.5,0.1Ω),滑动变阻器(0-10Ω),开关。

②实验要求:分组进行;分别用两种方法,测量、计算并比较;实验中要注意观察各表的变化情况;教师对仪器、量程选择不作指导。

③实验发现:(教师引导提问、共同总结)发现一:测量值与真实值不完全一样。

发现二:两种方法测量值不一样。

发现三:同一种方法,电表选不同量程测量值不一样。

.(3)误差分析:根据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分析,得出内外接法,并引导学生进行误差分析,讨论并总结如下表:接内接外接由于伏特表内阻的分流由于安培表内阻的分电路分安培表读数偏使用伏特表读数偏误差原因真实值(R)XR测量值()测比较适用条件适用测较小的电阻适用测较大电阻通过上述论证知,伏安法测量电阻具有可操作性,并误差较小,可作为优选方案。

3.欧姆表法:(1)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欧姆表法只需三个元件,构造简单,尽管转换刻度有一定误差,但使用方便,也可作为优选方案。

(2)应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欧姆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加工样品1.理想加工:让学生想象说明,怎样把实验所用器材装在一个小盒子上,制成一台内部结构布局合理,外部美观,使用方便的仪器。

2.观察样品:①教师把预先在胶片上画好的样品图投影,边观察边讲解。

②把教学仪器厂生产的、用作课堂演示的欧姆表代替样品,让学生观察。

鼓励有条件的同学,在电子商店购置元件自行制作。

.3.继续研究:引导学生思考,象我们这样的“产品”有什么缺点?我们能否利用现代微电子技术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更方便,科技含量高,有市场竞争力的精品。

五、研发新品1.点拔:伏安法要用人工计算,用什么来代替人脑呢?(电脑芯片)读表又很不方便,如能直接显示测量结果,甚至自动报数那该多好,这些又如何实现呢?(集成电路)请同学们想一想。

2.画框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画框图如下:在这个改进的方案中,不需要安培表和伏特表,且集成块的体积是很小的(教师可让学生观察集成块实物并投影),故这样的电阻测量仪就象我手机那样小,无论携带还是测量都是十分方便的。

如能继续改进成为既能测电阻,又能测电压、电流等的多用表,那将成为电子维修的最理想工具。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运用欧姆定律,串并联等电学知识,成功地开发研制了电阻测量仪,希望同学们掌握其主要方法与思路,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真正的工程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原载《物理教学》(沪),2003.12【教学设计思想】“电阻测量”这节内容是部分电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等知识的具体综合应用,即既有联系实际的意义,又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故可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为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根据建构主义,STS教学理念,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改进,在保持教学内容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特意把“电阻测量”的课题改为“电阻测量仪的设计”。

精心地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类似产品开发研制的学习情境和过程,让学生学以致用,把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

本节课学生始终扮演了“工程师”的角色,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卷入设计、分析、这样不仅使学在科研部门工作一样,仿佛已走向了未来的工作岗位,验证和改进的研究中,生学到的知识得以巩固、扩展与升华,而且还激发了其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提高了实践能力,也有助于形成关心社会、关心技术的正确科学观。

本节课教学主线为:【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提问:电阻定律、部分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分别是什么?并指出三个公式中相同的物理量是什么?(电阻)2.观察:用视频投影仪把微机或电视机主电路板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观察其上各种不同的电阻,使其明确电阻是最常用的电子元件,应用很广,并问如何知道其阻值(测量)3.导入: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知道电阻的阻值,那么,我们能否设计一个测量电阻的仪器呢?二、设计方案1.点拔:可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如上述三定律)进行研究,请写出原理,测量方法,有电路的要画出电路图。

2.设计:教师巡回指点,选择较好的方案填入下表方案原理方法电路查测出、电阻定律法代入计算测出u、I代伏安法入计算一一与RI对应,电流表刻度上标欧姆表法的值,上R即可真接读数三、可行性论证.1.电阻定律法:虽然不需要电路测量,但只能测量金属导体的电阻,实用范围大大受限,故作为电阻仪的方案不可选。

2.伏安法:(1)元件购置:引导学生分析,用这种方案需要哪些元件?目前市场有无?价格如何?最后得出结论:货源充足,价格合理。

(2)实际操作:本实验特意采用同一较小的电阻用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使测量后计算结果不同,专门为学生创设了发现新问题的机会,激发其思考。

①实验仪器:待测电阻为10Ω,额定电压为4.5V,6V蓄电池,电压表(0-3-6V)内阻(3k Ω,6kΩ),电流表(0-0.6-3.0A)内阻(0.5,0.1Ω),滑动变阻器(0-10Ω),开关。

②实验要求:分组进行;分别用两种方法,测量、计算并比较;实验中要注意观察各表的变化情况;教师对仪器、量程选择不作指导。

③实验发现:(教师引导提问、共同总结)发现一:测量值与真实值不完全一样。

发现二:两种方法测量值不一样。

发现三:同一种方法,电表选不同量程测量值不一样。

(3)误差分析:根据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分析,得出内外接法,并引导学生进行误差分析,讨论并总结如下表:接法内接法外接法由于伏特表内阻的分流使由于安培表内阻的分压电路分析安培表读数偏大使用伏特表读数偏大误差原因真实值(R)XR测量值()测比较适用条件适用测较大电阻适用测较小的电阻通过上述论证知,伏安法测量电阻具有可操作性,并误差较小,可作为优选方案。

3.欧姆表法:(1)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欧姆表法只需三个元件,构造简单,尽管转换刻度有一定误差,但使用方便,也可作为优选方案。

(2)应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欧姆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加工样品1.理想加工:让学生想象说明,怎样把实验所用器材装在一个小盒子上,制成一台内部结构布局合理,外部美观,使用方便的仪器。

2.观察样品:①教师把预先在胶片上画好的样品图投影,边观察边讲解。

②把教学仪器厂生产的、用作课堂演示的欧姆表代替样品,让学生观察。

鼓励有条件的同学,在电子商店购置元件自行制作。

3.继续研究:引导学生思考,象我们这样的“产品”有什么缺点?我们能否利用现代微电子技术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更方便,科技含量高,有市场竞争力的精品。

五、研发新品1.点拔:伏安法要用人工计算,用什么来代替人脑呢?(电脑芯片)读表又很不方便,如能直接显示测量结果,甚至自动报数那该多好,这些又如何实现呢?(集成电路)请同学们想一想。

2.画框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画框图如下:在这个改进的方案中,不需要安培表和伏特表,且集成块的体积是很小的(教师可让学生观察集成块实物并投影),故这样的电阻测量仪就象我手机那样小,无论携带还是测量都是十分方便的。

如能继续改进成为既能测电阻,又能测电压、电流等的多用表,那将成为电子维修的最理想工具。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运用欧姆定律,串并联等电学知识,成功地开发研制了电阻测量仪,希望同学们掌握其主要方法与思路,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真正的工程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原载《物理教学》(沪),2003.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