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PPT
合集下载
第03讲-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内的调查内容全部都调查清楚。
境界与权属界线调绘
外 业 调 绘 阶 段
地 类 调 绘
线状地物调绘
外业调查要求:
1.走到、看到 2.调准、测准 3.查清、记清 4.客观、准确
新增地物调绘与补测
飞地的调绘
A、境界与权属界线调绘
具体调查的内容是:
1、查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
2、查清国有农、林、牧、渔场(含部队、劳改农场及使 用的土地)国有土地使用权状况 3、查清公路、铁路等权属状况 • • 对于界址明确,界线分明,没有争议的 ,共同确认签
展大比例尺调查。充分利用已有地籍调查成果,调查城市、建制镇内部 每宗土地的界址、范围、界线、地类和面积等利用状况,以及土地的所
有权和使用权状况。
主要完成城市市区以及县城所在地的建制镇的城镇地籍调查。
基本农田调查
在农村土地调查基础上,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区(块)划定和调整资料,将基本农田保护地块(区块 )落实至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汇总统计基本农田的分布、面积、地类等状 况,并登记上证、造册。
E、新增地物调绘与补测
地物补测是将实地相对 DOM 发生变化的部分补测到 DOM上。 量距丈量精度要求。 用皮尺或钢尺丈量距离时,测 量单位为米(m),保留1位小数。往返或单程两次 丈量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200。 平面位置精度要求。补测的地物点相对邻近明显地 物点距离中误差,平地、丘陵地不得大于图上0.5mm ,山地不得大于图上1.0mm。
国家
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
在农村土地调
省级 地市级 区县级
查和城镇土地调查基础上,建立国家、省、
市(地)、县四级,集影像、图形、地类、
面积和权属于一体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及数据 库管理系统。
境界与权属界线调绘
外 业 调 绘 阶 段
地 类 调 绘
线状地物调绘
外业调查要求:
1.走到、看到 2.调准、测准 3.查清、记清 4.客观、准确
新增地物调绘与补测
飞地的调绘
A、境界与权属界线调绘
具体调查的内容是:
1、查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
2、查清国有农、林、牧、渔场(含部队、劳改农场及使 用的土地)国有土地使用权状况 3、查清公路、铁路等权属状况 • • 对于界址明确,界线分明,没有争议的 ,共同确认签
展大比例尺调查。充分利用已有地籍调查成果,调查城市、建制镇内部 每宗土地的界址、范围、界线、地类和面积等利用状况,以及土地的所
有权和使用权状况。
主要完成城市市区以及县城所在地的建制镇的城镇地籍调查。
基本农田调查
在农村土地调查基础上,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区(块)划定和调整资料,将基本农田保护地块(区块 )落实至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汇总统计基本农田的分布、面积、地类等状 况,并登记上证、造册。
E、新增地物调绘与补测
地物补测是将实地相对 DOM 发生变化的部分补测到 DOM上。 量距丈量精度要求。 用皮尺或钢尺丈量距离时,测 量单位为米(m),保留1位小数。往返或单程两次 丈量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200。 平面位置精度要求。补测的地物点相对邻近明显地 物点距离中误差,平地、丘陵地不得大于图上0.5mm ,山地不得大于图上1.0mm。
国家
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
在农村土地调
省级 地市级 区县级
查和城镇土地调查基础上,建立国家、省、
市(地)、县四级,集影像、图形、地类、
面积和权属于一体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及数据 库管理系统。
第三章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CADASTRAL MANAGEMENT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概念、目的
CADASTRAL MANAGEMENT
1、概念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在全国范围内,以县为单 位,以图斑为基本单元,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查清 各类用地的面积、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又称土地 数量调查。
CADASTRAL MANAGEMENT
CADASTRAL MANAGEMENT
第一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形成了一系列数据、文字、图件成果。
包括1:1万标准分幅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乡 (镇)域土地利用挂图、县域土地利用挂图,
以及用于地(市)、省等各级土地管理部门汇
总用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CADASTRAL MANAGEMENT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1、境界与权属界线调绘
CADASTRAL MANAGEMENT 行政境界线:包括国界线、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
州)、县(市)以及乡(镇)界线。
(1)国界线
中 印 国 界 界 桩
CADASTRAL MANAGEMENT
(2)省(自治区、直辖市)界线 ..
..
..
(3)地(市)界线
. . .. .
. . .
. . .. .
(4)县(市)界线 (5)乡(镇)界线
..
CADASTRAL MANAGEMENT
土地权属界线 :指村(大队)、农、林、牧、渔场 界;居民地外的厂矿、机关、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 的土地所有权界和使用权界。
(1)村界 (2)争议界 . . .
境界线(权属界线)标示要求: CADASTRAL MANAGEMENT ①以线状地物为界的,线状地物双线时,界线与线状地物的中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共30张PPT)

义。
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
01
02
03
04
土地资源短缺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土 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尤其在城
市地区。
土地污染
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产生的污 染物对土地造成严重污染,影
响土地质量和生态环境。
土地退化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导致土地退化,如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等。
土地权属问题
土地权属不明确或产权纠纷等 问题,影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
城市化进程加速,导 致城市用地需求增加 ,土地资源紧张。
城市更新和改造,提 高土地利用效率,实 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 置。
城市扩张和建设对生 态环境造成破坏,需 要保护和恢复土地生 态。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控制建设 用地总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保护耕地和生态用地,实现土 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强土地节约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注重提高建筑容积率,充分利用地下空 间,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浪费。
推广节地技术和模式
推广节地技术和模式,如立体农业、循环农业等,提高土地利用效 率和产出效益。
鼓励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鼓励农民通过流转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 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成功案例一:某城市的土地资源整合
总结词:多方共赢
详细描述:某城市的土地资源整合不仅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还实现了多方共赢。政府、企业和农民都从土地资 源整合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政府获得了更好的土地管理和税收收入,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投资 和发展机会,农民则获得了更好的就业和收入机会。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和 谐,减少因土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 突。
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
01
02
03
04
土地资源短缺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土 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尤其在城
市地区。
土地污染
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产生的污 染物对土地造成严重污染,影
响土地质量和生态环境。
土地退化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导致土地退化,如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等。
土地权属问题
土地权属不明确或产权纠纷等 问题,影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
城市化进程加速,导 致城市用地需求增加 ,土地资源紧张。
城市更新和改造,提 高土地利用效率,实 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 置。
城市扩张和建设对生 态环境造成破坏,需 要保护和恢复土地生 态。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控制建设 用地总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保护耕地和生态用地,实现土 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强土地节约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注重提高建筑容积率,充分利用地下空 间,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浪费。
推广节地技术和模式
推广节地技术和模式,如立体农业、循环农业等,提高土地利用效 率和产出效益。
鼓励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鼓励农民通过流转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 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成功案例一:某城市的土地资源整合
总结词:多方共赢
详细描述:某城市的土地资源整合不仅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还实现了多方共赢。政府、企业和农民都从土地资 源整合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政府获得了更好的土地管理和税收收入,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投资 和发展机会,农民则获得了更好的就业和收入机会。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和 谐,减少因土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 突。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外业调查及举证ppt课件

得到矢量数据。 RTK、全站仪测量采集 使用RTK、全站仪对围绕新增地
物四周进行实地打点,得到新增地物角点坐标,然后用相关 软件根据角点坐标进行矢量化,得到矢量数据。
22
补测方法
简易补测法 简易补测法又分为简易直接补测法、简易间接补测法两
种。 简易直接补测法一般使用钢尺或皮尺、圆规、三角尺等
简单测量工具,将地物补测到调查底图上。 简易间接补测法是利用收集的与补测地物有关的图件资
记 录
是 否
举 证
未 举 证
类 型
举 证
说 明
耕 地
类 型
耕 地 细
化 标 注
城 镇 村
标 识
线 性备 图注 斑 宽 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图斑预编号:草图
填表人:
共有5部分20列,其中I、II为基础部分,III、IV、V部分可根据需要与基础部分自行组合,自行组合时应保留列号,打印填写或设计电子 手簿填写。
其他地段备注说明。
34
举证要求
➢ 图斑举证一般要求拍摄1张远景照片、2张近景照片。对建设用地及设施农用 地须拍摄2-3张内部特征照片。同一站立点拍摄不超过3张照片,拍摄时应在 实地拍摄,设备横向,方向正确,照片清晰反映图斑整体与实际利用情况。
➢ 举证设备为带卫星定位和方向传感器的手机或平板电脑,具备照片拍摄功能, 支持移动4G网络。
14
注意事项
外业调查及举证是地方建库前必经环节,地 方对初始库图斑的地类、边界进行更新前必须举 证并由省级审核确认,未经确认的图斑不得修改。
15
数据收集整理
地方自主收集土地管理、权属、城乡规划等资 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统一数据格式和坐标系, 形成满足三调要求的参考资料,为内业预判地类做 好准备。
物四周进行实地打点,得到新增地物角点坐标,然后用相关 软件根据角点坐标进行矢量化,得到矢量数据。
22
补测方法
简易补测法 简易补测法又分为简易直接补测法、简易间接补测法两
种。 简易直接补测法一般使用钢尺或皮尺、圆规、三角尺等
简单测量工具,将地物补测到调查底图上。 简易间接补测法是利用收集的与补测地物有关的图件资
记 录
是 否
举 证
未 举 证
类 型
举 证
说 明
耕 地
类 型
耕 地 细
化 标 注
城 镇 村
标 识
线 性备 图注 斑 宽 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图斑预编号:草图
填表人:
共有5部分20列,其中I、II为基础部分,III、IV、V部分可根据需要与基础部分自行组合,自行组合时应保留列号,打印填写或设计电子 手簿填写。
其他地段备注说明。
34
举证要求
➢ 图斑举证一般要求拍摄1张远景照片、2张近景照片。对建设用地及设施农用 地须拍摄2-3张内部特征照片。同一站立点拍摄不超过3张照片,拍摄时应在 实地拍摄,设备横向,方向正确,照片清晰反映图斑整体与实际利用情况。
➢ 举证设备为带卫星定位和方向传感器的手机或平板电脑,具备照片拍摄功能, 支持移动4G网络。
14
注意事项
外业调查及举证是地方建库前必经环节,地 方对初始库图斑的地类、边界进行更新前必须举 证并由省级审核确认,未经确认的图斑不得修改。
15
数据收集整理
地方自主收集土地管理、权属、城乡规划等资 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统一数据格式和坐标系, 形成满足三调要求的参考资料,为内业预判地类做 好准备。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共30张PPT)

。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权利和利益 分配机制,鼓励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强化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土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 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 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保护湿地资源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防止湿地 退化和污染。
保护野生动植物
禁止非法捕猎、采伐和交易, 保护珍稀和濒危物种。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管理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止水 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
水质监测与保护
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防治水 体污染和水生态系统退化。
水资源节约利用
推广节水技术,Leabharlann 高用水效率 ,减少水资源的浪费。06
CATALOGUE
结论
总结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促进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实现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有助 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合理规划和使用土地资 源,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农业生产效益。
保障粮食安全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利于保 障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供应 ,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 重要意义。
案例二
某棚户区改造项目,将原有的老旧住宅区进行改造升级,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 件和生活环境。
商业用地开发案例
案例一
某商业综合体项目,集购物、娱乐、办公等功能于一体,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 商业规划,成为了城市的商业中心。
案例二
某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将原有的传统商业街进行改造升级,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消 费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工业用地开发案例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权利和利益 分配机制,鼓励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强化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土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 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 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保护湿地资源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防止湿地 退化和污染。
保护野生动植物
禁止非法捕猎、采伐和交易, 保护珍稀和濒危物种。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管理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止水 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
水质监测与保护
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防治水 体污染和水生态系统退化。
水资源节约利用
推广节水技术,Leabharlann 高用水效率 ,减少水资源的浪费。06
CATALOGUE
结论
总结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促进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实现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有助 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合理规划和使用土地资 源,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农业生产效益。
保障粮食安全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利于保 障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供应 ,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 重要意义。
案例二
某棚户区改造项目,将原有的老旧住宅区进行改造升级,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 件和生活环境。
商业用地开发案例
案例一
某商业综合体项目,集购物、娱乐、办公等功能于一体,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 商业规划,成为了城市的商业中心。
案例二
某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将原有的传统商业街进行改造升级,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消 费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工业用地开发案例
全国土地调查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细化调查PPT课件

、相互转换、检查印证的规律
遥感影像、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供应、城镇规划、地
形图、国情普查、城镇建设等数据,当前可以使用1980西安
坐标系,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并
对转换精度进行分析评价
7
基础资料7-1
城 市 正 射 影 像
8
基础资料7-2
城 市 地 籍 数 据
9
基础资料7-3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 公用设施用地(0809)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 公园与绿地(0810)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 公园与绿地(0810)
特殊用地(09)
其他特殊用地(09-1)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 河流(1101)等
交通运输用地(10)
1公7路用地(1002)
城市土地利用框架
范围,划定村庄土地调查工作边界
调查方法
已完成村庄地籍调查(农村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调查)的区
域,在村庄地籍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转换、抽取等方法,
对照遥感影像,转绘调查区内的公用道路(城镇村道路)、农
村居民点(农村宅基地)、水塘(坑塘水面)、林木(公园与
绿化)和其它土地利用图斑的位置、边界,判定和核查土地利
图斑关系检查
检查城乡土地利用图斑完整性、拓扑关系正确性,重点修正 几何拓扑错误,避免零碎图斑的产生
属性质量检查
依据《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中的数据结构和约束条件,检 查城镇村土地调查数据的属性结构和数据内容
数据核查修正
初步完成城镇村土地调查工作之后,应会同国土所(分局)、 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村委会等部门对城镇村土地调查 成果进行核查,修正错误数据,必要时,应外业补充调查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ppt

调查目的
为了及时掌握土地利用变更情况,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 布局,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土地资源保护,需要进 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调查范围及内容
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为XX市XX区XX乡镇XX村,总面积为XX平方公里。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土地用途、土地面积、地类、 分布和利用情况等方面的调查。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利 用规划
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 ,明确各类用地的规模和布局,严格控制非 农用地的新增。
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力 度
应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促进土地资源的节 约集约利用,推动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调 整。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 机制
加强社会参与和支持
应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加强生态环 境的监管和保护,严格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02
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耕地
耕地面积及分布情况,土壤质量、利用程 度等。
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面积及分布情况,城市、农村建 设用地状况等。
林地
林地面积及分布情况,林种结构、森林覆 盖率等。
水域
水域面积及分布情况,水资源利用情况等 。
草地
草地面积及分布情况,草种结构、草原生 态系统等。
具体措施
根据总体思路,提出解决重点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包括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 方法和技术、加强土地利用变更的监测和管理、推动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和优化 配置等方面。
04
调查的实施方案
调查方法的选择
遥感影像判读法
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结合 地面调查,获取土地利用变更
信息。
实地调查法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土地利用 变更情况,同时建立土地利用
为了及时掌握土地利用变更情况,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 布局,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土地资源保护,需要进 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调查范围及内容
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为XX市XX区XX乡镇XX村,总面积为XX平方公里。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土地用途、土地面积、地类、 分布和利用情况等方面的调查。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利 用规划
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 ,明确各类用地的规模和布局,严格控制非 农用地的新增。
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力 度
应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促进土地资源的节 约集约利用,推动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调 整。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 机制
加强社会参与和支持
应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加强生态环 境的监管和保护,严格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02
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耕地
耕地面积及分布情况,土壤质量、利用程 度等。
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面积及分布情况,城市、农村建 设用地状况等。
林地
林地面积及分布情况,林种结构、森林覆 盖率等。
水域
水域面积及分布情况,水资源利用情况等 。
草地
草地面积及分布情况,草种结构、草原生 态系统等。
具体措施
根据总体思路,提出解决重点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包括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 方法和技术、加强土地利用变更的监测和管理、推动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和优化 配置等方面。
04
调查的实施方案
调查方法的选择
遥感影像判读法
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结合 地面调查,获取土地利用变更
信息。
实地调查法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土地利用 变更情况,同时建立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2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四、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查清城镇以外农村各级范围内各地类的面积、分别和利 用状况; ★查清村(组)土地权属界线,居民点以外的厂矿、机关、 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 行政辖区范围的界线; ★查清土地资源种类、数量、分别、利用状况满足土地统 计需要、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需要、编制土地利用图件的需 要。
他有关的可靠资料(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登 记资料、征地批准文件等),可以较有把握判读的地理 特征和属性,了解土地利用状况,发现判读中的疑难点, 筹划野外调查的线路和重点。
33
第四节 外业阶段
判外业调查城包镇括航片调SP绘OT和-5影新像增地物补航 测片 、修测SPOT-5与航片融合
读二、室内判读(预判)
查。
9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念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在全国范围内,以县为单位,以
图斑为基本单元,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查清各类用地的面 积、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又称土地数量调查。
10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目的和意义
★摸清我国土地资源家底(最基本和最首要的目的) ★为建立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制度服务 ★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的政策服务 ★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基本数据 ★ 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全面管理土地服务 ★ 满足与土地有关的生产与科技管理的需要
11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任务
★以县为单位,查清各地类土地的面积、分布,土地权属 和利用状况;土地总面积和各地类面积汇总。
★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分等定级以及土地档案管 理提供基础的任务。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四、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查清城镇以外农村各级范围内各地类的面积、分别和利 用状况; ★查清村(组)土地权属界线,居民点以外的厂矿、机关、 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 行政辖区范围的界线; ★查清土地资源种类、数量、分别、利用状况满足土地统 计需要、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需要、编制土地利用图件的需 要。
他有关的可靠资料(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登 记资料、征地批准文件等),可以较有把握判读的地理 特征和属性,了解土地利用状况,发现判读中的疑难点, 筹划野外调查的线路和重点。
33
第四节 外业阶段
判外业调查城包镇括航片调SP绘OT和-5影新像增地物补航 测片 、修测SPOT-5与航片融合
读二、室内判读(预判)
查。
9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念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在全国范围内,以县为单位,以
图斑为基本单元,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查清各类用地的面 积、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又称土地数量调查。
10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目的和意义
★摸清我国土地资源家底(最基本和最首要的目的) ★为建立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制度服务 ★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的政策服务 ★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基本数据 ★ 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全面管理土地服务 ★ 满足与土地有关的生产与科技管理的需要
11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任务
★以县为单位,查清各地类土地的面积、分布,土地权属 和利用状况;土地总面积和各地类面积汇总。
★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分等定级以及土地档案管 理提供基础的任务。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PPT课件

精品课件
23
形状
形状——就是物体的外轮廓。航空像片上地物的形状是俯视 图型,其详细程度取决于比例尺的大小。
地物在航片上影像的形状,并不是与实际形状严格相似。像 片倾斜、地面起伏及地物本身具有空间高度,都会引起构象 形状的变形。
目前使用的航空像片倾斜角都在3°以内, 对像片判读可以近 似地认为是水平航片。地面上水平的平面形目标(如稻田、 水塘、运动场等)在像片上的形状与地物实际形状就可以认 为是相似的。当平面形地物位于倾斜的地面上(不水平)或 地物本身具有空间高度时,地物在像片上的形状就会发生变 形。同一地物在像片上不同部位也会表现为不同的形状。
西班牙马德里体育场(0.61m)
精品课件
20
罗马梵蒂冈大教堂,0.7m,真彩色
2020/4/18
精品课件
21
罗马斗兽场(0.7米,真彩色)
2020/4/18
精品课件
22
2.航空像片的立体观察 3.影像特征与解译标志 在航空像片上,不同地物有其不同的影像特征, 这些影像特征是地物本身所固有的空间特征和 物理特性等属性在像片上的表现,是专业解译 时识别各种地物的依据。包括影像的大小、形 状、色调、阴影、纹理、图型及相关布局等。
点相重合,对应各边相平行的相似图形。
这便是平板仪测图的原理。
精品课件
17
数字测图优势(全站仪):
精品课件
18
二、航空遥感调查方法(P37) 1.航空像片的特点 栅格图像、影像与实物之间保持几何相似; 影像反映物体的形状、色调、图形、纹理
等; 相同情况下、相同物体的影像相同。
精品课件
19
精品课件
39
技术规程:
精品课件
40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山地丘陵地区土地利用现状
山地丘陵地区土地利用以林地为主,但也存在水土流失、 石漠化等生态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生态修复措施。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论总结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当前土地利用结构中,建设用地占比偏高,农用地和生态用地受 到挤压,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农产品供给能力下降。
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部分区域存在土地闲置、低效利用等问题,需要加强土地整治和节 约集约利用。
以上内容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需关注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和数量统计方法。实际调查过程 中,还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遥感、GIS等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 统计分析,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03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分析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
类型分布特征
分析和描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如农田、森林、 城市、水体等)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包括其面 积、比例和地域分布等。
数据汇总与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 汇总、整理和分析, 揭示土地利用的现状 、特点及存在问题。
成果报告编制
基于调查结果,编写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 告,提出政策建议和 未来工作方向。
02
土地利用类型和数量统计
农用地类型和数量
01 耕地
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水田、旱地等。数 量统计需根据具体区域进行统计。
土地利用空间关联性分析
空间关联性测度
运用空间统计学方法,计算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空间关联指数,定量描述不同 类型土地利用之间的空间关联性。
关联模式解析
通过空间关联性的测度和可视化,解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空间关联模式 ,如空间耦合、空间竞争、空间依赖等,进一步揭示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和组 织规律。
04
山地丘陵地区土地利用以林地为主,但也存在水土流失、 石漠化等生态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生态修复措施。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论总结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当前土地利用结构中,建设用地占比偏高,农用地和生态用地受 到挤压,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农产品供给能力下降。
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部分区域存在土地闲置、低效利用等问题,需要加强土地整治和节 约集约利用。
以上内容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需关注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和数量统计方法。实际调查过程 中,还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遥感、GIS等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 统计分析,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03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分析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
类型分布特征
分析和描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如农田、森林、 城市、水体等)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包括其面 积、比例和地域分布等。
数据汇总与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 汇总、整理和分析, 揭示土地利用的现状 、特点及存在问题。
成果报告编制
基于调查结果,编写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 告,提出政策建议和 未来工作方向。
02
土地利用类型和数量统计
农用地类型和数量
01 耕地
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水田、旱地等。数 量统计需根据具体区域进行统计。
土地利用空间关联性分析
空间关联性测度
运用空间统计学方法,计算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空间关联指数,定量描述不同 类型土地利用之间的空间关联性。
关联模式解析
通过空间关联性的测度和可视化,解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空间关联模式 ,如空间耦合、空间竞争、空间依赖等,进一步揭示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和组 织规律。
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 成果形成 土地面积汇总统计、图件绘制、报告编写、成果汇总
第一节 知识回顾
一、土地调查概念 二、土地调查目的和内容 三、我国土地调查的近况
第一节 知识回顾
一、土地调查概念
土地调查是以土地为对象开展的有关土地客观存在状况 的信息的调查。 土地作为一种自然物质,有着十分繁多的自然属性指标, 如形态、质地、色彩、沃度、密度、平整度、高程、质量、 界限、酸碱度等; 土地作为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种要素,同样有着丰富多 彩的社会经济属性指标,如土地的权属、价值、用途、利用 方式、规模、区位优势等; 土地也蕴含着众多自然和社会经济相交融的性状指标, 如水土流失、土地保护、土地承载、土地弹性、土地清洁。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四、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查清城镇以外农村各级范围内各地类的面积、分别和 利用状况;
★查清村(组)土地权属界线,居民点以外的厂矿、机 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 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的界线;
★查清土地资源种类、数量、分别、利用状况满足土地 统计需要、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需要、编制土地利用图件的 需要。
违法用地的调查、基本农田调查、开发区调查等,确 保社会安全、管理有序、政策到位的需要。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五、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原则 ★实事求是的原则 ★全面、科学调查的原则
★一查多用的原则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六、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技术方案 历史上开展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有两种方案:概查和详 查。 概查利用较小的比例尺的图件为基础,土地分类比较简 单,面积量算采用简易的或数理抽样(或推算)的办法完成 详查采用比例尺较大,开展全面的实地调查,采用较详
第一节 知识回顾
各个专业和行业根据自己需求,可以选取必要的指标进 行调查: 常见的关于土地自然属性方面的调查:
土地类型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潜力调查、 土地质量调查等。 常见的关于土地社会经济属性方面的调查: 土地地价调查、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权属调查、土地收 益调查等。 也可以以不同地域为单元开展调查,如农村土地调查、 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调查、珠三角地区土地调查等 土地也可以按其某种(某些)对象(指标或指标群) 开展调查。
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业部门每年都编制以耕地为主要 内容的统计报表;
20世纪80年代迎来了土地管理事业的春天,在土地管理 法和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前夕,开展了第一次以查清土地资 源家底和查清土地权属状况为目的的土地调查; (50多万人参与,耗资十多亿,历时12年) 2007年7月1日,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2008年2月颁 布《土地调查条例》,规定今后每10年开展一次全面土地调 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知识回顾 概念、目的、内容、我国土地调查概况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调查的目的、意义内容、原则、技术方案和程序 ★第三节 准备工作 方案准备、组织准备、仪器及用品准备、资料准备 ★第四节 外业调查 准备工作、室内判读(预判)、外业调绘、外业补测
★第五节 内业成图与面积量算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任务 ★以县为单位,查清各地类土地的面积、分布,土地权 属和利用状况;土地总面积和各地类面积汇总。 ★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分等定级以及土地档案 管理提供基础的任务。 ★为土地监察、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市场管理提供基础
和依据的任务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和依据的任务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念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在全国范围内,以县为单位,以 图斑为基本单元,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查清各类用地的面 积、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又称土地数量调查。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目的和意义 ★摸清我国土地资源家底(最基本和最首要的目的) ★为建立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制度服务 ★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的政策服务 ★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基本数据 ★ 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全面管理土地服务 ★ 满足与土地有关的生产与科技管理的需要
1.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
2.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
——《土地调查条例 》
3.土地条件
1.农村土地调查
2.城镇土地调查 3.基本农田调查
4.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4—2007 )
第一节 知识回顾
三、我国土地调查近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调查一直受到重视。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四、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2.土地权属调查: 查清农村各级、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 业单位及河流、湖泊、道路等土地权属范围、界线和性质, 查清各部分土地的归属情况,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保障土 地市场安全活跃的需要。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四、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3.特殊调查内容的调查:
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 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4—2007 )
第一节 知识回顾
二、土地调查目的和内容 ——内容
1.土地权属调查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3.土地条件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第一节 知识回顾
二、土地调查目的和内容 ——目的
土地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 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 护土地资源,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 调控提供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土地调查条例》
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尽的土地分类系统Fra bibliotek面积量算精度较高。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展过概查;80年代开展
详查)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七、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程序
准备阶段 田坎调查 系数测算 准备工作
地类调绘
境界、权属 界线调绘 签订权属界线协议书
外业阶段
转绘或透绘
内业阶段
第一节 知识回顾
一、土地调查概念 二、土地调查目的和内容 三、我国土地调查的近况
第一节 知识回顾
一、土地调查概念
土地调查是以土地为对象开展的有关土地客观存在状况 的信息的调查。 土地作为一种自然物质,有着十分繁多的自然属性指标, 如形态、质地、色彩、沃度、密度、平整度、高程、质量、 界限、酸碱度等; 土地作为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种要素,同样有着丰富多 彩的社会经济属性指标,如土地的权属、价值、用途、利用 方式、规模、区位优势等; 土地也蕴含着众多自然和社会经济相交融的性状指标, 如水土流失、土地保护、土地承载、土地弹性、土地清洁。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四、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查清城镇以外农村各级范围内各地类的面积、分别和 利用状况;
★查清村(组)土地权属界线,居民点以外的厂矿、机 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 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的界线;
★查清土地资源种类、数量、分别、利用状况满足土地 统计需要、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需要、编制土地利用图件的 需要。
违法用地的调查、基本农田调查、开发区调查等,确 保社会安全、管理有序、政策到位的需要。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五、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原则 ★实事求是的原则 ★全面、科学调查的原则
★一查多用的原则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六、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技术方案 历史上开展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有两种方案:概查和详 查。 概查利用较小的比例尺的图件为基础,土地分类比较简 单,面积量算采用简易的或数理抽样(或推算)的办法完成 详查采用比例尺较大,开展全面的实地调查,采用较详
第一节 知识回顾
各个专业和行业根据自己需求,可以选取必要的指标进 行调查: 常见的关于土地自然属性方面的调查:
土地类型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潜力调查、 土地质量调查等。 常见的关于土地社会经济属性方面的调查: 土地地价调查、土地利用程度、土地权属调查、土地收 益调查等。 也可以以不同地域为单元开展调查,如农村土地调查、 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调查、珠三角地区土地调查等 土地也可以按其某种(某些)对象(指标或指标群) 开展调查。
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业部门每年都编制以耕地为主要 内容的统计报表;
20世纪80年代迎来了土地管理事业的春天,在土地管理 法和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前夕,开展了第一次以查清土地资 源家底和查清土地权属状况为目的的土地调查; (50多万人参与,耗资十多亿,历时12年) 2007年7月1日,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2008年2月颁 布《土地调查条例》,规定今后每10年开展一次全面土地调 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知识回顾 概念、目的、内容、我国土地调查概况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调查的目的、意义内容、原则、技术方案和程序 ★第三节 准备工作 方案准备、组织准备、仪器及用品准备、资料准备 ★第四节 外业调查 准备工作、室内判读(预判)、外业调绘、外业补测
★第五节 内业成图与面积量算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任务 ★以县为单位,查清各地类土地的面积、分布,土地权 属和利用状况;土地总面积和各地类面积汇总。 ★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分等定级以及土地档案 管理提供基础的任务。 ★为土地监察、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市场管理提供基础
和依据的任务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和依据的任务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念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在全国范围内,以县为单位,以 图斑为基本单元,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查清各类用地的面 积、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又称土地数量调查。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目的和意义 ★摸清我国土地资源家底(最基本和最首要的目的) ★为建立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制度服务 ★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的政策服务 ★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基本数据 ★ 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全面管理土地服务 ★ 满足与土地有关的生产与科技管理的需要
1.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
2.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
——《土地调查条例 》
3.土地条件
1.农村土地调查
2.城镇土地调查 3.基本农田调查
4.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4—2007 )
第一节 知识回顾
三、我国土地调查近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调查一直受到重视。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四、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2.土地权属调查: 查清农村各级、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 业单位及河流、湖泊、道路等土地权属范围、界线和性质, 查清各部分土地的归属情况,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保障土 地市场安全活跃的需要。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四、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3.特殊调查内容的调查:
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 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4—2007 )
第一节 知识回顾
二、土地调查目的和内容 ——内容
1.土地权属调查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3.土地条件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第一节 知识回顾
二、土地调查目的和内容 ——目的
土地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 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 护土地资源,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 调控提供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土地调查条例》
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尽的土地分类系统Fra bibliotek面积量算精度较高。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展过概查;80年代开展
详查)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述
七、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程序
准备阶段 田坎调查 系数测算 准备工作
地类调绘
境界、权属 界线调绘 签订权属界线协议书
外业阶段
转绘或透绘
内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