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活中的透镜
5.2 生活中的透镜 课件(共31张PPT)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在较暗的室内,把凸透镜对着明亮 的室外,拉动纸筒,改变凸透镜和薄膜 间的距离,就可以在薄膜上看到室外景 物清晰的像.如果把薄膜换成感光胶片, 就可以得到照相底片了.
点击播放视频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成像特点
1. 照相机成__缩__小__、_倒__立__的像;
2. 物距u_大__于__像距v; 3. 像与物位于凸透镜__两__侧.
来自物体(人或景物)上每一点的光经过胶片照相机的镜头后都在胶片上会 聚成一点,所有会聚的点就形成了被照物体的像.
胶片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思考 照相时,在胶片上成的像是什么样的?
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像是缩小、倒立的.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 像就是缩小、倒立的.现在的照相机利用光 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 便于观察.
电荷耦合器件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例 用手机拍照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凸__透___镜.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 的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 __物__距___(选填“物距”或“像距”).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生活中还有哪些仪器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二、投影仪
演 示 观察投影仪成像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 镜)取下,将投影片放到载物台 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 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清晰的像. 观察像的大小、正倒.
点击播放视频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投影仪成像特点
1. 投影仪成_放__大___、_倒__立__的像;
2. 物距u_小__于__像距v; 3. 像与物位于凸透镜_两___侧.
第5章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透镜的应用无处不在。
从我们看东西所用到的眼睛,到拍照时的相机镜头,再到观测远方的望远镜,透镜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透镜。
简单来说,透镜是一种能够使光线折射从而改变光路的光学元件。
常见的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我们生活中的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
当我们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会发现物体被放大了,这是因为通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会在另一侧会聚,形成一个放大的虚像。
在我们看书、观察细微物体时,放大镜就成了得力的小工具。
还有我们常见的老花镜,也是凸透镜。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眼睛晶状体逐渐硬化,睫状肌的调节能力减弱,导致看近处的物体变得模糊。
佩戴老花镜,就是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将光线会聚到视网膜上,从而让老年人能够看清近处的文字和物体。
除了这些,投影仪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
投影仪中的凸透镜将光源发出的光线会聚,通过幻灯片等物体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并投射到屏幕上,为我们带来清晰、生动的画面。
再来说说凹透镜,它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常见的近视眼镜就是凹透镜。
近视的人眼球过长,导致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
佩戴凹透镜后,光线会被发散,使得物体能够成像在视网膜上,从而让人看清远处的物体。
在医学领域,显微镜也是透镜的重要应用之一。
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目镜通常是凸透镜,而物镜则是焦距很短的凸透镜。
通过物镜和目镜的多次折射和放大,我们能够观察到微小的细胞结构和微生物,为医学研究和疾病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望远镜则是让我们能够观测远方的工具。
天文望远镜能够让我们观测到遥远的星系和天体,而普通的望远镜则可以帮助我们在户外观察远处的风景和目标。
不仅如此,在汽车上也有透镜的应用。
汽车的大灯中常常会安装透镜,使得灯光更加集中和明亮,提高夜间行驶的安全性。
总之,透镜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教学课题生活中的透镜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时长1课时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背景1.教学内容分析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从课程设置上来看,本节课“生活中的透镜”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介绍生活中的透镜,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在头脑中获得初步的、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并为下一节的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在知识与技能上也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了必要的准备,以减少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接触物理学习两个月,能够初步感受到物理的有趣、有用,对于学习物理的方法一一实验法也比较熟悉,但是学生有计划的实验、有目的的观察的能力还没有形成,而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并表达出来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照相机等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有目的观察,并将观察的现象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物理观念1.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的应用。
2.知道凸透镜在三种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体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难点1.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的应用。
2.知道凸透镜在三种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方式与策略教学方式: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演示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课堂探究、难点突破。
本节课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生活中的透镜
一、照相机
1、构造
快门
பைடு நூலகம்取景窗
胶 片
调 焦 环
光 圈
镜头
快门
取景窗
胶 片
调 焦 环 光 圈
镜头
2、原理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胶片相当于光屏 成像过程 曝光—显影— 定影—洗印 特点: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自制模型照相机
二、投影仪
1、构造
灯泡、凹面镜、螺纹透镜、 载物台、镜头、平面镜、 屏幕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三、放大镜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离物体 近些,但越远看到的像越大
观察两图,总结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凸透镜 ,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 被拍摄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 大于2倍焦距 时,在胶卷上得到一 ___________ 个倒立、缩小的实 ____像.为了使胶 片上的景物大一些,应将照相机与 近 ____些,同时 被照的景物的距离调 远 ____些. 将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调
2.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 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A ) A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 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 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 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 纸远一些
3.关于虚像和实像,正确判断的依 据是 ( A ) A、实像能用光屏接到,虚像不能 用光屏接收到 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 入人的眼睛,实像则相反 C、平面镜成的一定是虚像,凸透 镜一定成实像 D、由光的反射而成的像是虚像, 由于光的折射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4.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投影
仪上, 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 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 )
4.2生活中的透镜
小结
物体通过照相机可以成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像 物体通过投影仪可以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像 物体通过放大镜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像
注:这里的倒立、正立;放大、缩小 是指物体的像相对于物体来说的
课堂练习
1. 现有5种光学元件: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凹透
镜、凸透镜,把下列器材所使用的上述光学元件填入相应
的空格内。
潜望镜:
探照灯:
幻灯机:
放大镜:
照相机:
近视镜:
汽车后视镜:
2. 从圆形装水的鱼缸侧面看缸中游动的鱼,所看到的
像是( )
A.鱼的放大的虚像 B.鱼的等大的虚像
C.鱼的缩小的实像 D.实际的鱼
课堂练习
3. 下列光学仪器的应用,哪个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 )
A.放大镜 B.幻灯机 C.照相机 D.潜望镜
4. 用放大镜观察指纹,可以看到指纹( )(填“放大”
或“缩小”),然后用放大镜观察窗外的树,可以看到
树的(
)的像。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睛不能直接看到虚像
B.眼睛不能直接看到实像
C.能用光屏承接的像可能是虚像
D.能用光屏承接的像一定是实像
作业
1、自制一个照相机模型和一个水滴放大镜。 2、《学力水平同步检测与评估》P30 3、预习下一节。
生活中的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照相机
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通过照 相机会在底片上成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像。
投影仪
投影仪的镜头 也是一个凸透 镜,物体(胶 片)通过投影 仪会在银幕上 成一个倒立的 放大的像。
放大镜
放大镜也是 一个凸透镜, 物体通过放 大镜会看到 一个正立的 放大的像。
二.生活中的透镜
4.实像和虚像
虚像
实像
虚像
➢通过凸透镜出射的光没有会聚,而是由出射 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虚像。 ➢人眼逆着出射光的方向看去,感觉光是从放 置物体那一侧成虚像处发出。 ➢不能用光屏(胶片)承接。 ➢物和像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例如:平面镜、放大镜
实像与虚像的比较
能 不能
分别位于凸 透镜两侧
都位于凸 它们是怎样成像的?
显微镜 放大镜
照相机
眼镜 望远镜
1.照相机
快门
取景窗
镜头
光圈 调焦环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光线从 镜头进入照相机。
胶卷上涂着一层 对光敏感的物质,它 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 化,物体的像就被记 录在胶卷上,经过显 影、定影后成为底片, 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 得到相片。
面镜的角度,使像成在屏幕正中间。
3.放大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
.
F
f
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 调整距离,我们就能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 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
成像 特点
➢放大镜成的正立,放大,虚像。 ➢像和物体在放大镜的同一侧。 ➢放大镜离物体越近,像越小。 ➢放大镜离物体越远,像越大 。
投影仪的原理
平 面 镜
凸透镜
透
明 胶
螺纹透镜
片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
得射向天花板的光在屏幕上成像。
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 :
.
投影仪
.
(幻灯机)
. .
成像 特点
➢投影仪成的像与幻灯片相比是 倒立,放大,实像。
➢凸透镜离幻灯片越近,像越大。 ➢凸透镜离幻灯片越远,像越小。
使 用
投影时,先将幻灯片正放,然后调 节凸透镜和幻灯片的距离,就可在屏幕 上得到正立清晰的像。同时注意调节平
2生活中的透镜精品课件
巩固练习
1.下列不属于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是( D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
2.如图所示,S′是物体S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那么 此图表示什么的成像示意图( B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投影仪
照相机成像特点
思考: •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距与 物距哪个大? •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小结: 成像特点:1.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像。 2.像距小于物距。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第一张照片变成了第二张照片,拍照的
人是怎样做到的?
1
2
若想使底片上的像变大,应使相机靠近物体,同 时使镜头远离底片(增大暗箱长度)。
3.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凸__透__镜___,来自物体 的光经过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缩__小_____ (放大、缩小)的像。实际拍摄时,为使远近物体都 能成清晰的像,应调节照相机的__镜__头____到胶片的距 离。
4.清晨,小草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 这是露珠产生了______放镜大的功能,形成了放大的 __虚____像,这是由于光的__折____射现象的结果。
生活中的透镜
你知道透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么?
1.照相机
主要构造 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 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
光的多少; 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
间的距离,即像距; 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照相机成像原理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片上会 聚成被摄物体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 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 在胶卷上。数码相机用电子感光器件和存储器件替 代胶片作为成像的光屏并记录像的信息。
5-2--生活中-的透镜概述
温故而知新:
1.凸透镜对光有 会聚 光有 发散 作用。 2.完成光路图
作用,凹透镜对
F
F
3.凡是通过透镜光心的光,其传播方向 不变。
生活中的透镜
一、照 相 机
1、照相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快门
胶片
调焦环
机箱
光圈
镜头
2、照 相 机 的 原 理
A
B’
胶卷----光屏
A’ B
镜头----凸 透 镜
放 大 镜
A’
A
B’
FB
放大镜实质就是 一个凸透镜
F
物体离镜头很近
四、实像: 真实光线会聚的像.
2F
F
2F
F
物距(u)
像距(v)
物体和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物像异侧) 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
五、虚像:真实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像
F
F
物体和像位于凸透镜的同侧(物像同侧) 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课堂小结:
答案:B 3.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人参酒”在酒瓶中浸着一 支人参,你所看到人参应该是: 答案:C
A.人参的实物
B.等大的像
2C010..1放.16 大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眼睛不能看到虚像 B.眼睛不能看到实像 C.能用光屏承接的像可能是虚像 D.能用光屏承接的像一定是实像
像与物的位置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异侧或同侧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投影仪
倒立 放大 实像
异侧
放大镜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当堂反馈练习
1.下列不是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第五章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透镜的基本观点,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差别,能够识别生活中的透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透镜的基本观点,识别生活中的透镜。
2. 教学难点: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差别。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透镜的实物、图片或模型;2. 准备实验器械,进行简单的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3. 课前安置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透镜,做好记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透镜,如放大镜、望遥镜、近视镜、相机镜头等,让学生识别这些物品中的透镜,并扣问它们各自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透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2. 探究活动一:凸透镜的会聚作用a. 准备一些相同的纸条,并在凸透镜的一侧保持一定距离,让学生观察纸条被聚拢的情况。
b. 让学生尝试应用近视镜片(凹透镜)进行实验,观察现象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并进一步理解近视镜的作用。
3. 探究活动二:照相机的原理a. 展示照相机模型,并讲解其基本构造。
b. 介绍照相机的原理,即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c. 让学生了解照相机镜头的作用以及成像的基本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照相机的原理和镜头的作用,进一步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4. 作业安置: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的相机镜头,并尝试用凸透镜改变它所成的像。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对透镜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教室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透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光学方面的应用。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6. 课后延伸:安置一些与透镜相关的阅读材料或讨论题目,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透镜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发展趋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课件PPT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投影仪
探究实验: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 取下,投影片放在载物台上。调节 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 上图案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 正倒。
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凸透 镜形成一个放大的、倒立的实 像。
探究新知
投影仪和幻灯机的结构
平面镜
改变光路
屏像 幕
投影片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5(2018•郴州)下列有关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B.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小孔成像实验中,所成像是实像 D.实像都是缩小的,虚像都是放大的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6 (2018•河池)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成实像的是( B )
课后作业
作业 内容
教材作业 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习题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习题
感谢观看
(1)下列现象中,只能成虚像的是___B____。
A.照相像
课堂检测
(2)透过放大镜可以看到物体被放大的虚像,关于放大镜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___C___。
A.透过放大镜总能看到物体被放大的虚像 B.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物体的虚像与物体在放大镜的两侧 C.物体距离放大镜越近成的虚像就越小 D.放大镜其实就是凹透镜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4 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 他看到的像是正立___放__大__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 其夹角是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6倍,则他看到的角是 ____5___°。
探究新知
知识点 4 实像和虚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能呈现在光屏上。
虚像: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 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 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 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虚像。
5.2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 知识点难易程度 例题数 变式题数 合计一 照相机 ★ 1 1 10二 投影仪 ★ 1 1 三 放大镜 ★ 1 1 四实像和虚像★22一、照相机: 1.镜头:凸透镜; 2.原理:光的折射;(1)物距: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u >2f );(2)像距:胶片在一~二倍焦距之间靠近焦点处(f <v <2f ); (3)物体越远,像越小,胶片越靠近焦点; 3.像的性质: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4.光路图:如右图; 5.透镜不动时的调整:(1)像偏小:物体靠近相机,暗箱拉长; (2)像偏大:物体远离相机,暗箱缩短; 6.物体不动时的调整(1)像偏小:相机靠近物体,暗箱拉长; (2)像偏大:相机远离物体,暗箱缩短;7.其他说明: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越小,像中包含的内容越多。
【例题1】12月2日是全国安全交通日,为加强交通安全,太原市重要位置都安装了“电子眼”。
下列关于“电子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眼上成的像是虚像B.电子眼的摄像头是凹透镜C.当物体靠近电子眼时,电子眼所成的像变大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电子眼摄像头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答案】C【解析】解:A、电子眼成像特征和照相机是一样的,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 错误。
B、电子眼摄像头和照相机都是凸透镜;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实像时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所以物体靠近电子眼时,电子眼所成的像变大;故C正确。
D、电子眼的成像规律和我们生活中的照相机的原理是一样的,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的像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1】如图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
课件2:生活中的透镜
二、投影仪
1.组成:透镜、平面镜等
2. 作用:放大 改变光的
字体 方向
3.成像原理:
4.成像特点:正立放大 的实像
请比较:
照相机和投影仪成像 的相同与不同。
相同点: 实像
不同点: 照相机:倒立、缩小。
投影仪:正立、放大。
三、放大镜
成正立放大 的虚像
接着比较
它们三者成像的异同。
相同点: 正立放大 (投影仪、放大镜)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目标
1. 了 解 透 镜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的应用。
2.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 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一、 照 相 机
1.组成:
镜头、胶片、光圈、快门、调焦环等
2. 光屏 和曝光时间 焦距
3.照相机成像原理
成倒立缩小 的实像
实像 (照相机、投影仪)
不同点:像和物在同一侧 (放大镜)
像和物在透镜的两侧
(照相机、投影仪)
一、考考我自己。
1.照相机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_____在 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_的像。
2. 投 影 仪 上 有 两 个 光 学 仪 器 : ________ 镜和____镜,作用分别是成_________的 像、改变__________方向。
3. 放 大 镜 是 一 个 __________ , 它 可 以 成 __________的像。
二、填上合适的镜子。
生活中的透镜.2生活中的透镜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回[程[设[计一、 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场景。
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 观察走近它,认识它。
板书课题 5.2生活中的透镜 二、 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1. 自学教材第 94页至96页。
2. 完成学生用书第一部分。
三、 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探究点一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 活动一:找一架照相机,把镜头盖取下,观察镜头部分,它可能是凸透镜;打开照相机后盖,调 节快门,按下快门,并在照相机背面用一张白纸当作后盖,让镜头对着明亮的景物,你会在 白纸上看到 景物倒立的像 。
【反思小结】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及成像特点。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观察与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 获得成功的愉悦,养成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初步形成将科 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制作,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照相机、 教学方法 观察法、分析法、 教学用具 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 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像特点。
讨论法。
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
动人的总要留影作纪念; 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 这就需要照相机,你们想了解它吗?我们通过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来自物体的光经透镜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被照物的像; 的像,是倒立的缩小像,像距比物距小。
【教师点拨】照相机所成1.照相机工作时,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其中物体离凸透镜远些,像离凸透镜近些。
2.照相机的最重要结构是镜头、胶卷。
《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差异,能够识别生活中的透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识别,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对光线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透镜样品、实验器材、白板等。
2. 制作课程素材:收集生活中的透镜图片和视频,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3. 安排教学活动:设计互动实验、讨论环节,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等。
按照教学计划和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地点和人员,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4. 资源准备:根据课程需要,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教材、课件、案例分析等,以确保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5. 教学质量监控:通过观察、评价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6. 互动交流: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
7. 评估与反馈:根据教学评估标准,定期评估教学效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以便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
总之,为了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安排好教学活动、准备教学资源、监控教学质量、与学生互动交流、及时评估反馈等。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本概念,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本性质,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透镜实物,如相机镜头、放大镜、老花镜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观和用途。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透镜的工作原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授:(1)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本概念: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并解释这些现象。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利用课件介绍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情景,指出成实像和虚像的特点及区别
(三).课堂小结
像与物比较
倒立、正立放大、缩小
像距(V)与物距(U)比较
照相机倒立缩小V < U
投影仪倒立放大V > U
放大镜正立放大
(四)课堂练习(书P65动手动脑学物理)
(五)课内作业
P65动手动脑学物理题1.2.3.
教师装好平面镜,使在屏幕上成投影片图案清晰的像。
如要使屏幕上的像变大,镜头应如何调节,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要如何改变?(学生讨论,演示验证)
总结:投影仪成像时投影片离镜头较近,像离镜头较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3.放大镜
活动:用放大镜观察课本上的字,看字有何变化。
总结:通过放大镜看到的应是正立放大的像。
集体备课专用
主备人
李著平
参加
人员
李著平,摆光成,孟绪红
个人修改意见
课题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教
学
目
标
(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
(3)提高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猜想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
重点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分别成什么像,物距和像距的大小比较。
教学
难点
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
(六)板书设计
二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七)课后反思
指出实物照相机在拍照时把半透明纸换成感光胶片,通过感光就可以获得照相底片了。
照相机成像时景物离镜头远,像离镜头近,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生活中的透镜
【教材简析】
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
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3.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本章主要介绍透镜的基础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
整章内容安排非常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生活中的透镜》这节安排在第二节,在学生学习了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后,能够进一步对透镜成像的知识有感性的认识。
这个顺序安排使学生能具体、生动地认识透镜的成像特点及生活应用,能引起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求知欲,有利于下节课开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活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对于旧课程安排先探究规律,再认识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更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使用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通过观看实验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
●过自制水滴放大镜,初步感受等效原理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模拟相机的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
情感。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及成像特点。
难点:凸透镜成实像、虚像的理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课前复习→情景引入→课堂教师引导→学生具体操作、结合课件演示→学生归纳小结各知识点→小结→课堂练习→布置作业。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器材】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
一、复习提问:透镜分为哪两种?它们各自对光有什
么作用?
学生思考巩固前学
回答
二、导入透镜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屏幕显示),透
镜在这些仪器中起什么作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3.2
《生活中的透镜》。
(板书)(过渡)此时此刻我们
欢聚一堂这美好的一刻用什么记录?其中最常用的是
照相机,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联系生活,开阔视野
三、新授(一)照相机1.介绍结构(看屏显),闪
光灯、快门、光圈、调焦环、镜头、胶卷、暗箱。
2.让
学生说说各部件的作用。
(教师补充说明)3.演示
照相机成像过程(屏显)。
(1)教师出示模型。
(2)
提问:凸透镜和薄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哪个部件?(3)
使物体靠近远离透镜观察像,像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同时暗箱是拉长还是缩短了?(4)学生利用照相机
模型找到老师的像问:你认为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物距大于像距)归纳:不管怎样,在膜上成的像相
对于物体都是缩小的,此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和像到
凸透镜的距离谁更远一些?请学生回答小结:照相机
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比较远时成倒立、缩小的
像。
(板书)(过渡)问:凸透镜在照相机上应用,
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像,那它能不能成其它的像呢?此
时将投影胶片上的像投影到天花板上,让学生观察天花
板上所成的像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像,这种仪器叫投影
仪。
三、布置作业
(一)默写概念;(二)动手动脑学物理;(三)同步3.2;(四)指导3.2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