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讲稿讲义(光学)
光学材料讲稿
光学材料一、引言光充满着整个宇宙,各种星体都在发光:远红外光、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以及X射线等。
我们生活在光的世界里,整天都在和光打交道,白天靠日光,黑夜靠灯光,夜间在野外可能还要靠星光定方向。
要利用光,就要创造工具,就要有制造工具的材料—光学材料。
自然界中存在一些天然或合成的光学材料,如我国的夜明珠、发光壁;印度的蛇眼石、叙利亚的孔雀暖玉等。
这些材料具有奇异的发光现象,能在无光的环境下放出各种色泽的晶莹光辉。
由于这些光学材料稀有,因而被视为人间珍宝,其主要作用成了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就研究了光的传播规律,接着出现了最古老的光学材料—青铜反光镜。
17世纪,瑞士人纪南成功地熔制出光学玻璃,主要用于天文望远镜。
随后,欧洲出现了望远镜和三色棱镜,人工制造的光学玻璃成为主要光学材料。
19世纪和20世纪初是世界光学工业形成的主要时代,以望远镜(包括天文望远镜和军用望远镜)、显微镜、光谱仪以及物理光学仪器(包括很多种医用光学仪器)四大类为主体,建立了光学工业。
如今,光学材料已经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如果眼睛发生了病变,只能看清近处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称近视),或者只能看清远处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称远视),达就需要配戴眼镜来进行校正。
戴上眼镜后,入射光线先经过眼镜片发散(或会聚)后再进入人眼水晶体,就能使景物上的光线正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于是,一副直径5厘米左右的光学眼镜片就能消除眼疾给人带来的苦恼。
现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人类文化生活等需要使用显微镜、望远镜、经纬仪、照相机、摄像机等各种光学仪器,核心部分都是由光学材料制造的光学零件。
所以,光学材料已经成为人们社会必不可少的功能材料之一。
光学材料是传输光线的材料,这些材料以折射、反射和透射的方式,改变光线的方向、强度和位相,使光线按预定要求传输,也可吸收或透过一定波长范围的光线而改变光线的光谱成分。
2020高中物理竞赛(科普版)物理学史03光学:几何光学(共14张PPT)
惠更斯的贡献
❖和牛顿同时代的惠更斯,他主张光的 波动说,认为光是在“以太”中传播 的波。
❖提出次波原理:惠更斯原理 。
❖惠更斯原理虽然能够解释不少光学现 象,但他的波动说是比较粗糙的,又 错误的认为光是一种纵波,因此他还 摆脱不了几何光学的观念。
几何光学时期
❖ 十七世纪还讨论了另一个问题,即“是 不是有一个有限的光速?”笛卡儿采取 否定的态度,而伽里略是肯定的。
量子光学时期
❖黑体辐射的能量按波长的分布,和 光电效应。
❖ 维 恩 ( 德 国 人 , 1864--1928 ) 公 式 和 瑞 利 ( 英 国 人 , 1842--1919 ) — 金 斯 ( 英 国 人 , 1877—1946 ) 公 式 , 前者在短波区和实验结果相符,而 后者,在长波区和实验结果相符。
波动光学时期
❖ 1865年,麦克斯韦(苏格兰人,1831— 1879)电磁场理论建立,得出电磁波以 光速传播,所以说明光是一种电磁现象。 这一理论,于1888年被赫兹(德国人, 1857-1894)用实验证实。因此建立了 光的电磁理论。
❖ 1849年菲索(法国人,1819—1896)利 用转动齿轮法,1862年佛科(法国人, 1819~1868)利用旋转镜法,第一次在 实验室测定了光的速度,这就完全证实 了波动说的正确性。
❖ 1845年,法拉第(英国人,1791—1867)发 现了偏振光的振动面在强磁场中旋转的现象, 从而揭示了光和电磁的内在联系。1856年韦伯 (德国人,1804-1891)和柯尔劳斯(德国 人 , 1809—1858 ) , 发 现 电 荷 的 电 磁 单 位 和 静电单位的比值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光电效应
❖ 当光照在某些金属上会逸出电子,这就是光 电效应。
《光学》全套课件
干涉现象及其条件分析
干涉现象定义
干涉是指两列或几列光波在空间某些区域 叠加时,相互加强或减弱的现象。
干涉条件
两列光波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 位差恒定。
常见干涉类型
杨氏双缝干涉、薄膜干涉等。
干涉现象应用
测量光波波长、检测光学元件表面质量等 。
衍射现象及其分类讨论
衍射现象定义
衍射是指光波在传播过程中,遇
黑体辐射概念及历史背景
01
阐述黑体辐射的定义、历史背景以及与经典物理学的矛盾。
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
02
介绍普朗克为解决黑体辐射问题提出的能量量子化假设,以及
由此导出的黑体辐射公式。
公式验证及意义
03
通过实验验证普朗克公式的正确性,并探讨其在物理学史上的
重要意义。
光电效应实验原理及结果分析
1 2 3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及原理
到障碍物或穿过小孔时,偏离直
线传播的现象。
01
衍射分类
02 根据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光波长
的相对大小,可分为菲涅尔衍射
和夫琅禾费衍射。
常见衍射现象
单缝衍射、圆孔衍射、光栅衍射 等。 03
衍射现象应用
04 光谱分析、光学成像等。
偏振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偏振现象定义
偏振是指光波中电场矢量方向在传播过程中有规则变化的 现象。
介绍量子光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光的量子态、量子纠缠、量子通信等,
以及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03
量子光学在现代科技中应用前景
探讨量子光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前景,如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
子精密测量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05
非线性光学简介
中物史-5光学-j
第五节 镜面抛光技术
《淮南子》: “水静则平,平则清,清则见物之形。” “人莫监于流沫,而监于止水者,以其静也。莫窥 形于生铁,而窥形于明镜者,以其易也。夫唯易且 静,故能形物之性情也。” 易:平坦。 《考工记》:“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铜镜含锡量为50%。锡在合金中具有增加硬度及其 表面光泽的作用。
第六节 “小儿辩日”
《列子.汤问》: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 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 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 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 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6 《经下》: “临鉴而立,景到。多而若少,说在寡区。” 《经说下》:“临正鉴,景寡。貌能(态)、黑白、 远近、柂正、异于光。鉴景,就当俱,去亦当俱。 鉴者之臭,于鉴无所不鉴,景之臭无数,而必过正, 故其同处其体,俱然鉴分。”
“正鉴”指平面(水)镜。
7 《经下》:“鉴洼,景一小而易,一大而正, 说在中之内外。” 《经说下》:“鉴, 中之内:鉴者近中,则 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 而必正,起于中缘正而长其直也。中之外:鉴 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 景亦小,而必易,合于中而长其直也。” 此条描述凹面镜反射成象
“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 人也下。足敝下光 ,故成影于上,首敝上光, 故成影于下。”
4 《经下》:“景迎日,说在抟。” 《经说下》:“景:日之光反烛人,则景在 日与人之间。” 反射光成影现象 抟,作转。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三物理学史《现代光学的兴起》课件
15
• 2、光子学 • • 1970年,在第九届国际高速摄影会议上,荷兰科学 家Poldervaart首次提出关于光子学的定义规范,他认 为,光子学是“研究以光子为信息载体的科学”。 其后,相继出现不少类似的定义。例如,法国颇有 影响的DGRST组织提出:激光二极管的问世,使光子替 代了电子成为信息的载体,从而促成了光子学的形成。 世界著名的美国《SPECTRA》杂志,也于1982年率先更 名为《 PHOTONICS—spectra》,并提出光子学是“研 究发生与利用以光子为量化单位的光,或其他辐射形 式的科学”,并认为,“光子学的应用范围从能量的 发生到通信与信息处理”。贝尔实验室著名的 Ross 教 授为光子学作了一个颇为广义的定义,他认为,可与 电子学类比,“电子学是关于电子的科学”,光子学 则应是“关于光子的科学”。
14
• 光子从激光的相干光束中出射光子是光线中携带能量的粒子。一个光子能 量的多少与波长相关, 波长越短, 能量越高。当一个光子被分子吸收时,就 有一个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而从内轨道跃迁到外轨道 ,具有电子跃迁的分 子就从基态变成了激发态。
• 光子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更具有质量,按照质能方程,E=MC2=hv,求出 M=hv/C2,
•
• •
非线性光学、强光光学、自适应光学
4、非均匀介质 非均匀介质光学、散射光学、组织光学
3
§2.激光的发展
一.爱因斯坦提出的受激辐射的原理 二.研制过程 三.激光的优点
四.激光的应用
4
激
光
的
发
展
一.爱因斯坦提出的受激辐射的原理
1916 年,爱因斯坦提出,原子中处于高能级 的电子,受外来光子的作用,当外来光子的频率 与它的跃迁频率一致时,原子中的电子就会从高 能级跳到低能级,并发射一个光子,新光子与原 光子频率、发射方向、相位等都相同,这样一个 光子变成了两个光子,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光子 就会象雪崩一样,得到加强和放大,这种放大的 光称为激光。
第4章光学
五
牛顿对光学的贡献
目 录
Contents
六
光的波动说的复兴
七
量子光学时期
第五节 牛顿对光学的贡献
牛顿不仅在力学上有伟大的成就,在光学方面也有 卓越的贡献。他在光学领域的工作多是奠基性的,其中 尤以色散的研究最为突出,他在光学方面的主要成果大 多记载在1704年出版的《光学》一书中。 牛顿的光学研究在当时是一流的。还在读书期间, 他就在光学研究上表现出强烈的爱好,尤其是他在 1665~1667年进行的日光色散实验,在前人的基础上, 将实验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由于他具有较高的光 学研究水平,他在三一学院讲课也主要是讲授光学和数 学,并开展了广泛的光学研究。1673年,牛顿向皇家学 会报告了“光学和颜色的新理论”,1675年又报告了关 于“牛顿环”的著名实验。此外,他的研究还涉及反射、 折射、透镜成像、眼睛的作用、多种颜色光的组合、颜 色理论、虹霓的解释、反射望远镜的发明等。《光学》 一书对他的实验研究进行了细致的描述。
1801年,托马斯·杨发展了惠更斯的波动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干涉现象(干涉 这一物理名词是托马斯·杨首先提出的),是他在论文中用于说明干涉现象的插图。 他是这样阐述他的干涉原理的:“当同一束光的两部分从不同的路径,精确地或者 非常接近地沿同一方向进人人眼,则在光线的路程差是某一长度的整数倍处,光将 最强,而在于涉区之间的中间带则最弱,这一长度对于不同颜色的光是不同的。” 托马斯·杨明确指出,要使两部分光的作用叠加,必须是发自同一光源。这是他用 实验成功地演示干涉现象的关键。 1801年,他做了一个很有名的双圆孔实验,证明光具有波的性质。 1802年·托马斯·杨在英国皇家学会上演讲时讲述了自己所做的双圆孔实验, 并且强调说:“为使这两部分光在屏幕上引起的效果叠加起来,需要使来自同一光 源、经过不同路径的光到达同一区域,而不使其相离散,如有离散,也能根据发射 或折射把光从一方或两方重合起来,将它们的效果叠加。”接着他又描述了双缝干 涉实验:“将平行光通过两个相距很近的针孔,针孔作为新光源,从那里发出了球 面光波,照射到屏幕上,光的暗影对称地向两侧散开……这两部分光叠加后,屏幕 上正对两小孔连线的中心处最明亮,两侧部分,光从两个小孔到达各点有一定的路 程差,若路程差是光波波长的1倍、2倍、3倍……则屏幕上的这些地方为亮区,并且 相邻的亮区间距离相等。”托马斯·杨根据屏幕上出现的亮区间距和两针孔之间的 距离,运用波的理论,计算出了各种颜色光波的波长。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解-第12篇-光学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第12篇 光学【知识梳理】一、光的直线传播1. 光在均匀媒质中是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3.00×108m/s ,在其他媒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小于c 。
2. 影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背光面的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就是物体的影。
在这黑暗区域中完全照不到的区域叫做本影,只有一部分光照不到的区域叫做半影。
二、光的反射1.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2、光路可逆性:当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媒质界面时,必会逆着原来的入射方向反射(或折射)出去,这种性质叫光路可逆性或光路可逆原理。
三、平面镜1. 平面镜只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光的会聚或发散程度。
2. 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
对于实物,平面镜使之成一个等大小的正立虚像;对于虚物,平面镜使之成一个等大小的正立实像。
四、球面镜1. 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这种镜叫球面镜。
反射面如果是凹面的,叫做凹面镜,简称凹镜;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做凸面镜,简称凸镜。
2. 球面的球心叫曲率中心,镜面的中心叫镜的顶点,顶点与曲率中心的连线称为主光轴,简称主轴。
3. 球面镜的反射仍遵从反射定律。
凹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 一束近主轴的平行光线,经凹镜反射后将会聚于主轴上一点F ,这F 点称为凹面镜的焦点。
一束近主轴的平行光线经凸镜反射后将发散,反向延长线可会聚于主轴上一点F ,这F 点称为凸镜的虚焦点。
焦点F 到镜面顶点O 之间的距离叫做球面镜的焦距f 。
可以证明,对近轴光线,球面镜焦距等于球面半径的一半,即 f = R /2。
5. 球面镜成像作图中,常用的三条特殊光线为:(1)跟主轴平行的入射光线,其反射光线通过焦点。
(2)通过焦点的入射光线,其反射光线与主轴平行。
(3)通过曲率中心的入射光线,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但方向相反。
高中物理光学、原子物理知识要点讲课稿
光学一、光的折射1.折射定律:大角小角2.光在介质中的光速:3.光射向界面时,并不是全部光都发生折射,一定会有一部分光发生反射。
4.真空/空气的n等于1,其它介质的n都大于1。
5.真空/空气中光速恒定,为,不受光的颜色、参考系影响。
光从真空/空气中进入介质中时速度一定变小。
6.光线比较时,偏折程度大(折射前后的两条光线方向偏差大)的光折射率n大。
二、光的全反射1.全反射条件:光由光密(n大的)介质射向光疏(n小的)介质;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C,其求法为。
2.全反射产生原因:由光密(n大的)介质,以临界角C射向空气时,根据折射定律,空气中的sin角将等于1,即折射角为90°;若再增大入射角,“sin空气角”将大于1,即产生全反射。
3.全反射反映的是折射性质,折射倾向越强越容易全反射。
即n越大,临界角C越小,越容易发生全反射。
4.全反射有关的现象与应用:水、玻璃中明亮的气泡;水中光源照亮水面某一范围;光导纤维(n大的内芯,n小的外套,光在内外层界面上全反射)三、光的本质与色散1.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其真空中的波长、频率、光速满足(频率也可能用表示),来源于机械波中的公式。
2.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频率不变,光速与波长同时变大或变小。
3.将混色光分为单色光的现象成为光的色散。
不同颜色的光,其本质是频率不同,或真空中的波长不同。
同时,不同颜色的光,其在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也不同。
4.色散的现象有:棱镜色散、彩虹。
5.红光和紫光的不同属性汇总如下:四、光的干涉1.只有频率相同的两个光源才能发生干涉。
2.光的干涉原理(同波的干涉原理):真空中某点到两相干光源的距离差即光程差Δs。
当时,即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由于两光源对此点的作用总是步调相反,叠加后使此点振动减弱;当时,即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半波长的偶数倍时,由于两光源对此点的作用总是步调一致,叠加后使此点振动加强。
3.杨氏双缝干涉:单色光源经过双缝形成相干光,在屏上形成明暗相间的等间距条纹。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光学专题》说课稿PPT课件
光的传播
物体的颜色
光
光源,光传播的路径、光
现
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光速
象
内容结构
投影仪
放大镜
实验探究
成像规律
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
眼睛 近视眼及其矫正
生活中的透镜
眼睛和眼镜
远视眼及其矫正
透镜对光的作用 基本概念
透镜
透镜的分类
内容结构 透 镜 及 其 应 用
显微镜及望远镜
望远镜的结构 和原理
的大致历程,知道物理学不仅含有物 理知识,而且还含有科学研究的过程 与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4.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 能与他人交流,有自我反思和听取意 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媒信息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有将 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 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 观点。
八年级物理 上册《光学专题》
说课标 说教材
研说流程
1
说课标
人教版八 年级物理
上册
2 说教材 说建议
3
编写特点 编排体例 内容结构
编写意图
教学建议
内容标准
说课标
课程目标
说教材
八 年 级 物 理 上 册
评价建议
说建议
课程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
课程总目标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 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 加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
(1)求小军完成这次取水和送水任务所想要的总时间。 (2)为了找到一条最短路线(即从A到河岸和从河岸到B的总路程最短),可以
将MN看成一个平面镜,从A点作出一条光线经MN反射后恰能通过B点,请你 证明入射点O即为最短路线的取水点。
物理学史——第四章光学建立与发展
一.早期光学
物理学史——第四章光学建立与发 展
欧几里得——光的反射
物理学史——第四章光学建立与发 展
物理学史——第四章光学建立与发 展
阿勒.哈增——光的折射
物理学史——第四章光学建立与发 展
物理学史——第四章光学建立与发 展
西奥多里克——彩虹现象
物理学史——第四章光学建立与发 展
结果是:被第一个三棱镜折射最厉害的紫光,经过第二个 三棱镜时也偏折的最多。结论:白光是由折射性能不同的 各种颜色的光组成。
物理学史——第四章光学建立与发 展
在色散实验的基础上,牛顿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律:
1.光线随其折射率不同,颜色也不同。色是光线固有的属性。 2.同一颜色的光折射率相同,不同色的光折射率不同。 3.色的种类和折射的程度是光线所固有的,不会因折射、反
璃发生折射,由于最大偏折角为420,所以进入玻璃的
光线将构成一个夹角为420×2=840的锥形MON。
利用光线是可逆的可推出:
若有一束光∑从玻璃 射向空气,当入射角 大于420时,则到达O 点后,将既不能进入 空气,也不能进入 MON锥形区域,必 定反射为∑’。
物理学史——第四章光学建立与发 展
2 斯涅耳(W.Snell,1591-1626)的工作:
荷兰人,1621年从实验得到准确的折射定律 。方
法和开普勒基本相同,但斯涅耳发现,比值OS /OS’恒
为常数,并由此导出图中所示式子。
物理学史——第四章光学建立与发 展
3 笛卡儿的工作:
物理学史——第四章光学建立与发 展
4 费马的工作:
1661年费马用最短时间原理推出了折射定律:
同时证明了光从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时向法线方向偏折。
物理竞赛 第7讲 物理光学.教师版
1.惠更斯原理。
2.光的干涉3.光的衍射4.光的偏振5.光电效应。
引入:惠更斯原理惠更斯指出,由光源发出的光波,在同一时刻t 时它所达到的各点的集合所构成的面,叫做此时刻的波阵面(又称为波前),在同一波阵面上各点的相位都相同,且波阵面上的各点又都作为新的波源向外发射子波,子波相遇时可以互相叠加,历时△t 后,这些子波的包络面就是t +△t 时刻的新的波阵面。
波的传播方向与波阵面垂直,波阵面是一个平面的波叫做平面波,其传播方向与此平面垂直,波阵面是一个球面(或球面的一部分)的波叫做球面波,其传播方向为沿球面的半径方向,如图2)菲涅耳对惠更斯原理的改进(惠—菲原理)波面S 上每个面积单元ds 都可看作新的波源,它们均发出次波,波面前方空间某一点P 的振动可以由S 面上所有面积所发出的次波在该点迭加后的合振幅来表示。
面积元ds 所发出各次波的振幅和位相符合下列四个假设:①在波动理论中,波面是一个等位相面,因而可以认为ds 面上名点所发出的所有次波都有相同的初位相②次波在P 点处的振幅与r 成反比。
③从面积元ds 所发出的次波的振幅正比于ds 的面积,且与倾角θ有关,其中θ为ds 的法线N 与ds 到P 点的连线r 之间的夹角,即从ds 发出的次波到达P 点时的振幅随θ的增大而减小(倾斜因数)。
④次波在P 点处的位相,由光程nr =∆决定∆=λπϕ2。
本讲导学知识点睛第7讲 物理光学SPNr θ ds一、光的干涉1.干涉现象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相差恒定(步调差恒定)的两束光,在相遇的区域出现了稳定相间的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的现象。
(1)产生干涉的条件:①若S 1、S 2光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则符合21r r n δλ=-=,(0123n =⋅⋅⋅、、、)时,出现亮条纹;②若符合21(21)2r r n λδ=-=+,(0123n =⋅⋅⋅、、、)时,出现暗条纹。
相邻亮条纹(或相邻暗条纹)之间的中央间距为λdLx =∆。
光学4-2(基础物理课堂讲稿下第二十讲)
起因:各向异性晶体中, 各方向 波速不同--有双折射现象
方解石
e光
特点:
o光
◆O光满足折射定律-- 寻常光;
S
e光不满足折射定律- 非常光.
旋转晶体时,
O光不动,
e光
e光随晶体旋转.
S
o光
◆一般 vO ≠ ve, nO≠ ne
vO与传播方向无关,ve与传播方向有关。
◆存在一个特殊方向无双折射现象----光轴方向
问题:
1.为什么天空呈蔚蓝色? 2.为什么朝霞晚霞呈橙红色? 3.为什么云彩是白色的?
4.为什么异性晶体有双折射现象? 5.怎样检验园偏振光和自然光? 6.怎样检测物体内部是否有残存的内应力? 7.怎样制造高速快门开关?
8.怎样快速测量溶液的浓度? ……
§4.5 双折射现象
1669.(丹)巴塞林纳斯---方解石(CaCO3)---双折射现象
O,e 光传播方向相同,但传播速度不同。
γe =γO=0
O光⊥e光
从晶体出射后,二者产生相位差 2λπ(none)d (重要!)
(4)光轴垂直入射面,自然光斜入射
B
A
C
负晶体 ⊙
光轴
DE O光 e光
光轴
方解石
分析: ♥光轴⊥入射面入射面截出两个同心半园
♠切点D、E都在入射面内 O光⊥e光
小→O光 大→e光
作业:4.8,
4.10,
4.12
n O 光 1 .6 ,n 6 e 光 1 .4 , 9 n 树 1 .胶 5 5
O 光 : n O 光 n 树且 胶 7 7i0a
rn 树 cs 胶 6i9 n ∴O光全反射
n O 光
e光 :ne光n树胶无全反射,但 振输 光出线
2020高中物理竞赛(科普版)物理学史03光学:现代光学(20张PPT)
二、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
❖ 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追溯其历史, 可以看出,它是由初浅到深入,由片 面到全面,从实验到理论,由现象到 本质逐步发展起来的,最后建立起光 的本性的理论。但是从科学发展的眼 光来看关于光的本性的理论并没有穷 尽,还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1.惠更斯和牛顿之争
❖ 早在十七世纪就开始了对光的本性的问题的讨 论,当时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以笛卡儿、 胡克、惠更斯为代表的波动说,另一种是以牛 顿为代表的微粒说。
牛顿对光本性的看法
❖ 第一:他认为光的波动说不能很好地说明光 的直线传播这一最基本的事实。
❖ 第二,波动说不能解释偏振现象。
❖ 第三:对光的波动说赖以存在的“以太”的 怀疑,他写道:“对于天空为流体媒质(除 非它们非常稀薄)所填满的那种主张,一个 最大的反对理由在于行星和彗星在天空中各 种轨道上的运动是那样地有规则和持久。
❖ 第一、在十七、十八世纪,研究机械运 动规律的学科——古典力学已经建成, 并且在解释自然现象和指导生产实践方 面卓有成效。
❖ 第二、从社会情况来看,正如恩格斯指 出的那样“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一个特殊 的总观点的形成,这个总观点的中心是 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
微粒说一直占着统治的地位原因
❖ 第三、牛顿建立了古典力学,在 人们头脑中,牛顿的威望比惠更 斯的威望高,所从权威提出的理 论容易被人接受。
胡克的工作
❖他写道:“在一种均匀煤质中这一 运动在各个方向上都以相等的速度 传播,于是发光体的每一脉动和振 动都必须形成一个球面,这个球面 将不断增大,如同投石入水后引起 的越来越大的环状波一样。由此可 知,在均匀媒质中扰动而成的球面 的一切部分都与射线正交” 。
胡克的工作
❖ 从胡克的记述中,我们看出已经含有波 前、波面的概念。他又把有关波面的思 想用于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研究,然后又 讨论了薄膜的颜色。他在讨论薄膜的颜 色时,从强光和弱光的超前;落后来说 明光的颜色。这种想法虽然是不正确的, 但是他却接触到薄膜干涉的基本要领— 前后两面上反射光的叠加,甚至于可以 说,在这里已经包含了两束光的位相差 的初步概念。
光学中的物理学史
的光线折射得更厉害,”胡克描述过肥皂泡
的颜色变化,认为不同的颜色是光脉冲对视 网膜留下的不同印象。红色和蓝色是原色, 其它颜色都是由这两种颜色合成和冲淡而成 。牛顿注意到这些说法的合理成分,同时也
提出许多疑问。在牛顿留下的手稿中,记录
牛顿的光学研究具有独特的风格,他在光学领域中的成 就集中反映在1704年出版的《光学》一书中。该书的副 标题是:《关于光的反射、折射、拐折和颜色的论文》
。全书共分三编,棱镜光谱实验收集在第一编中。在第
一编中,牛顿共提出19个命题,33个实验,他以大量篇 幅详细描述实验装臵、实验方法和观测结果。
1583年,伽利略在比萨教堂里注意到一盏悬灯的摆动, 随后用线悬铜球作模拟(单摆)实验,确证了微小摆动的 等时性以及摆长对周期的影响,由此创制出脉搏计用来 测量短时间间隔。 1586年,他发明了浮力天平,并写出论文《小天平》。
1588年他在佛罗伦萨研究院做了关于A.但丁《神曲》中 炼狱图形构想的学术演讲,其文学与数学才华大受人们 赞扬。 1592年伽利略转到帕多瓦大学任教。在此时期,他深入 而系统地研究了落体运动、抛射体运动、静力学、水力 学以及一些土木建筑和军事建筑等;发现了惯性原理, 研制了温度计和望远镜。 1597年,他收到J.开普勒赠阅的《神秘的宇宙》一书, 开始相信日心说,承认地球有公转和自转两种运动。
了许多当年的疑问和思考,例如,他问道” :
如果光是脉冲,为什么不像声音那样在传播
中偏离直线?
为什么弱的脉冲比强的脉冲运动快?
为什么水比水蒸汽更清晰?
为什么煤是黑的,煤烧成的灰反而是白的?
牛顿不满意前人(包括他的老师)对光现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