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试卷综合总结复习课程
教育心理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综合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e8884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13.png)
教育心理学综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学习B. 教学C. 评价D. 管理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到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层次?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审美需求4.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布拉罕·马斯洛B. 阿尔伯特·班杜拉C. 让·皮亚杰D. 卡尔·罗杰斯5. 以下哪个学习理论不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条件作用C. 社会学习理论D. 认知发展理论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7. 认知风格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稳定而持久的特点。
()8.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学生。
()9. 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果成正比。
()10.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法。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2. 描述维果茨基的“近发展区”理论。
13. 解释什么是“认知冲突”以及它在教育中的作用。
14. 阐述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论述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16. 分析当前教育环境下,教师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20分)17. 某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经常感到焦虑和不自信。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心理学策略帮助该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D4. B5. D二、判断题6. 正确7. 正确8. 错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等)9. 错误(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10. 错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还包括观察法、调查法等)三、简答题11.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心理学概论--课后综合复习与思考题
![心理学概论--课后综合复习与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737becf904a1b0717fd5dd9a.png)
综合复习与思考题综合复习与思考题之一一、填空题1.心理学是研究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人的包括着相互联系的两个主要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3.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活动的和。
4、记忆从内容划分有、逻辑记忆、和运动记忆。
5.情绪情感是在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6.人的意志的目的能否达到,决定性的因素是行动目的是否符合。
7.双趋冲突是指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吸引人们的目标时所产生的。
8.神经系统的三种特性是兴奋和抑制的、、。
9.俗话所说“秉性难移”是指人的特点,它具有稳定不易改变的特点。
10.情感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理智感为目的和内容的教育。
11.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面对,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12.教师的育人观的重点是回答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即。
二、名词解释1.创造能力 2.创造想象 3.创造性思维 4.道德感 5.定向反射6.发散思维 7.反射 8.非智力因素 9.感觉 10.感觉适应三、单项选择题1.现代科学心理的创始人是()。
A、华生B、马斯洛C、弗洛伊德D、冯特2.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和集中性C、紧张性和集中性D、紧张性和选择性3.平衡觉、运动觉和机体感觉属于()。
A、外部感觉B、内部感觉C、运动知觉D、空间知觉4、当人们看见“天安门”三个字时,头脑中重现出的天安门城楼形象是()。
A、再认B、回忆C、表象D、想象5、识记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记叫()A、暂时性遗忘B、永久性遗忘C、干扰性遗忘D、逆向性遗忘6.思维是以()为基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A、感性材料B、理性材料C、推理D、表象7.想象的基本材料是()。
A、感性材料B、理性材料C、推理D、表象8.情绪情感是以哪种选项为中介的反映形式?()A、需要B、动机C、态度D、认识9.一个小孩得了虫牙,感到非常疼痛,但他又不肯就医。
教育心理学 真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 真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2f99da7ee06eff9aef807d5.png)
教师招聘试卷教育心理学全册复习资料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等种要素。
A、教学环境B、教学方法C、教学手段D、教学目的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布鲁纳B、布卢姆C、桑代克D、斯金纳3、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形成于。
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填空题:2、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教育心理学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等四个方面。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符合学生心理的发展基本特征的是。
1、C2、A3、B4、D5、A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平衡性D、差异性2、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较短暂的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一时期称为。
A、关键期B、守恒期C、转折期D、过渡期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2~18岁阶段的发展任务主要是培养。
A、主动性B、自我同一性C、勤奋感D、自主性4、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独立型B、辐合型C、发散型D场依存型5、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最先成熟的是。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自我检验二、填空题:1、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2、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3、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并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
4、所谓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试题一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试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b9554907a76e58fafab003c3.png)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教学媒体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2.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
A.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B.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C.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3.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A.前运算阶级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4.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A.尝试一错误说B.认知一发现理论C.联结一认知理论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5.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A.辨别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规则或原理学习6.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动机划分方法是()。
A.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B.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C.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D.学习动机的理论7.婴儿学会称呼邻居家的男性为“叔叔”后,他可能会对所遇到的任何陌生男性均称呼为“叔叔”,这种迁移属于()。
A.顺向迁移B.横向迁移C.正迁移D.一般迁移8.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9.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学校教育B.知识C.迁移D.应用10.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是首要环节。
A.理解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11.学生在学习体操过程中,各种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常有多余动作,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A.动作幅度B.动作结构C.动作力量D.动作速度12.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A.监控与管理B.准则与控制C.限制性影响D.限制与规范13.奠定儿童人格和心理健康基础的是()。
A.社会B.家庭C.学校D.教师14.所谓的及时复习,是指应该()。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C.考试前复习D.当天复习15.应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是( )。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3d67a3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e.png)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作为一名特岗教师,我深知教育学和心理学是教师招聘考试的必考内容,虽然它们在整体试卷分数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它们却是非常重要的。
市场上的相关资料很多,但它们可能会让人感到凌乱复杂,而且网上许多知识总结都已经过时。
因此,我上传了这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广大热爱教师行业的考生们。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包括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和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世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排不发”。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和荀子。
9、孟子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荀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的专门讲古代大学教育的著作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的考证是由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是中国教育学史上的奠基之作。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的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
总结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总结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38505dec3a87c24128c40b.png)
文件编号: AD -81-B6-C3-A7整理人 尼克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习题与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统觉2.学校心理学3.统觉团4.教育社会心理学5.教育心理学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和____四个方面。
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两大任务是:____和____。
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三大功能是:____、____和____。
5十七世纪,洛克提出了____。
6.教育心理学在西方也称为____。
7.十八世纪中叶,卢梭出版的《爱弥尔》,提倡____和____。
8.十八、十九世纪,裴斯塔洛齐倡导____。
9.教育心理学是一门____研究和____研究并重的学科。
三、选择题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这句话出自()A.老子B.孟子C.孔子D.韩非子2.柏拉图认为知识即()。
A学习B实践C.理论D.记忆3.艾宾浩斯研究()与记忆。
A.教学B.学习C.智力D.注意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
A.《教育心理学》B.《学习心理学》c.《学习与教学》D.《学习与教育》5.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中核心问题是()。
A.学生的智力开发B.教师的教学活动C.学生的学习活动D.学生的心理健康6.()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思想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裴斯泰洛齐D.桑代克7.()是近代第一个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人。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裴斯泰洛齐D.桑代克四、判断题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孔子。
2.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记忆遵循三条联想律:相似律、邻近律和因果律。
3.赫尔巴特首次提出了儿童学习能力存在年龄差异。
4.教育心理学虽然是一门应用学科,但它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和研究方法学。
5,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的学与有效的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答案(1)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fcf09e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6.png)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填空题1、1903年,______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2、1924年,________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廖世承)3、教育心理学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_____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学与教》4、教育心理学是__________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
(应用心理学、心理学与教育学)5、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和来体现的。
(群体差异、个体差异)6、教一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和_ 、_ 、_等五种主要的要素。
(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7、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描述、_ ____、预测和_____的作用。
(解释、控制)8、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_ _、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__ 等基本的心理特性.(敬业精神、教学风格)9、教学环境包括___ __和_ ____。
(物质环境、社会环境)10、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__ _,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__以及在教学之后的。
(预测和评判、监视和分析、检验和反思)二、名称解释1、教育心理学2、学习过程三、单选题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的科学.CA。
基本教育规律 B。
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 D。
基本身心规律2.学校教育中的互动系统由()等核心因素构成。
AA。
教与学 B.教与环境 C.学与环境 D.教、学与环境3.()是学习的主体因素。
AA。
学生 B。
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4。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传递信息的工具.D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5.( )不属于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
AA.课堂纪律B.温度C.桌椅D.座位的排列6。
( )不属于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
DA.课堂纪律B.同学关系C.校风 D。
教育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2458e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b.png)
教育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学习B. 教学C. 教育D. 发展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认知心理学C. 社会心理学D. 教育测量学答案:C3.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岁到11岁之间主要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二、填空题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答案:教育者;学习者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________。
答案:自我实现三、简答题1. 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学习者应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构建知识。
这一理论强调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
四、论述题1.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答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理解学习者: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学习风格和动机等,从而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 设计教学目标: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相匹配。
- 选择教学策略:教育心理学提供了多种教学策略,如直接教学、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策略。
- 评估学习效果:教育心理学提供了多种评估方法,帮助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结束语:通过本次教育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效果。
教育心理学期末成绩总结
![教育心理学期末成绩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76df36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a.png)
教育心理学期末成绩总结引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的学科,旨在提供教育者和教育从业者有关学生学习、发展和教育方法的知识,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本学期学习教育心理学课程,对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我获得了很多对学生发展和教育实践有益的知识和技巧。
下面对本学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课程内容本学期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学习者的发展与教育、学习过程与学习策略、学习困难与诊断、学习与心理评估、教室管理与课堂教学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应用技巧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学习收获1. 理论知识本学期学习教育心理学,我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例如,我了解到了有关学习者的发展特点、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的相关理论。
这些理论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还提供了一些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2. 应用技巧在学习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我也学习到了一些应用技巧。
例如,我了解到了如何进行心理评估和诊断,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我还学会了如何管理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这些技巧对我今后从事教育工作将大有裨益。
三、反思与改进在本学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方法在学习本门课程时,我发现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听讲和课后复习是不够的。
我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阅读资料,深入了解相关的理论和研究。
此外,我还需要多做一些练习和案例分析,尽可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增强实践经验本门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在实践方面,我觉得自己的经验还不够丰富。
教育心理学是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我应该更加注重实践,例如通过观察和参与实际的教学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以及应对学生问题的策略。
3. 加强团队合作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很强,需要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
自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自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f30e611f111f18583d05ab5.png)
自考:《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1、简述什么是家庭强化?它的优点是什么?答:家庭强化是一种非常实际而有效的行为轿正方法。
是指由教师将学生每天在学校的行为表现记录在“报告卡”上,同时在需要强化时予以注明,学生每天将自己的“报告卡”带回家,由家长来给学生提供奖赏或各种特殊的优惠待遇。
其优点在于:(1)学生家长比学校教师能够提供更多的有效奖赏和优惠待遇。
(2)家庭强化能够更经常地向学生家长提供有关其子女的正面信息。
(3)家庭强化易于实施和管理。
(4)家庭强化不会因强化时距的加大而降低其有效性。
2、代币制经济:在应用行为矫正技术进行课堂管理时,教师很难为所有应该得到奖赏的学生提供适合其需要的奖赏,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向学生分发代币- 一种能够在以后换取各种奖赏的暂性替代物质的办法,来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实施强化。
这种利用代币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管理的系统,通常被人们称为“代币制经济”。
3、代币制经济只在哪三种情况下建议使用?答:(1)当学生对功课完全不感兴趣,而又对其他各种管理方式没有反应时,可尝试用代币制经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当学生很长时间一直没能取得学业进步时,可以用代币制经济鼓励学生进步;(3)当课堂上问题行为较多、秩序非常混乱时,可利用代币制经济加强课堂行为管理。
总之,代币制经济对某些特殊学生团体,如(心理迟滞学生、成绩落后学生、经常遭受失败的学生)等更具有效性。
4、教学设计:是指对教学进行系统规划,以解决学校教育教什么(课程及教学内容)和怎么教(教学的组织形式、方式方法及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等)的一系列问题。
5、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两大层次,即(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
6、宏观设计:是指对教学进行总体规化,以制定教学体系的远景蓝图。
它通常包括四个方面:(制定教学计划、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编选教材、制定教学成效的考核心办法)。
7、微观设计:是指对具体教学活动过程的规划,这种规划是针对一个(课题)或(单元)来进行的。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d6bdf6ccbff121dc368347.png)
《教育心理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 ? [ ] 共同要素说强调以下哪种因素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1. 两种任务的共同要素 B.心理官能的发展A. 对各要素间整体关系的理解 D.概括化的原理C. [ ] 不同类型的知识在头脑中以不同方式表征,例如,程序性知识以下列哪个表征?2. 产生式 D.概念 C.表象 B.命题A.3.、学生心理和教(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是围绕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习心理、[ ] 师心理四大部分容。
德育心理 D.教育心理 C.教学心理B.认知心理A. [ ] 下列不属于心智技能的特点的是4. 观念性 D.减缩性 C.客观性 B.潜性A. [ ] 下列关于专家和新手差异表述得不正确的是5.A. 专家是超级的再认者 B.专家有庞大的知识系统根据新象棋手的特点发明了象棋的电脑系统——深蓝 D.新手从末到头解决问题C. [ ] 实验研究可以让教育心理学家确定产生某一行为的原因,实验至少包括6. 一个不变量。
D.一个可变量C.一个对照组 B.一个自变量A.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发现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案,这集中体现了教7. [ ] 师的何种角色?C.管理者 B.平等中的首席A. 反思者 D.促进者[ ] 学习骑自行车后不利于学习骑三轮车,这种迁移属于8. 逆向负迁移 D.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B.顺向正迁移 A. [ ] 下列关于品德描述正确的是9. 品德就是道德 B.其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A. 品德一定危害社会D.品德就是个性C.10. [ ] 根据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论,哪些不会遵照教师的要求来完成作业的学生可能更?自我认知智力 D.实践智力 C.分析性智力 B.创造性智力 A. [ ] 何种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具体的,而非一般的?11. 关系转换说D.经验类化说 C.共同要素说 B.形式训练说A. [ ]激进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为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控制论专家12.布鲁纳 B.维特罗克A. 奥贝尔 D.格拉塞斯费尔德C. [ ] 将动机划分为在动机、化动机和外在动机的理论是13. 自我决定理论 D.成就目标理论 C.控制点理论 B.自我价值理论A. [ ] 有的人在回答问题时倾向于很快就做出反应,这种认知方式属于14. 反思型 D.冲动型 C.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A. [ ] 根据斯金纳发明的一种学习装置“斯金纳箱”做的经典实验提出来的学习理论是15. 认知同化理论B.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A. 信息加工理论 D.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C. [ ] 教育心理学家利用某种方式了解儿童和教师的经历、想法和感受的研究方法是16. 访谈和问卷调查法 B.个案法A. 人种学研究 D.观察法C. [ ] ,这采用了学习“医生讨厌律师”这句话时,附加一句“律师对医生起诉了”17.复述策略 D.管理策略 C.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A. [ ] 下列关于元认知叙述不正确的是18. 元认知控制包括元认知计划、元认知监察和元认知调节A. 元认知策略属于过程性知识,储存在长时记忆中B. 页9页共1第时间管理策略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C.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D. [ ] 下面哪个属于早期的迁移理论?19.试误说 D.特殊迁移说 C.强化理论 B.概括化理论A. [ ] 下面哪个是人本主义的促进道德情感的治疗原则或称教育原则?20. 移情性理解 D.自尊 C.自信 B.谦虚A.提出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21. [ ] 影响的是布鲁纳 D.杜威 C.鲁宾斯坦 B.罗杰斯A. [ ] 个体具有应用文字思考及使用语言传达意义的能力,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22. 逻辑一数学智能 B.语言智能 A. 省智能D.空间智能C. [ ] “豌豆”和“菠菜”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属于、学生在熟悉了“萝卜”23.D.并列学习C.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A. 组合学习 [ ] 皮亚杰认为儿童只做规定的事情,因为他想避免惩罚或者得到奖励,这是道德认知发展的24. 他律阶段 D.纪律阶段 C.无律阶段B.自律阶段A. 二、填空题:。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802eb11a8114431b90dd81f.png)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3123b060242a8956aece43b.png)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发表,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2、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廖世承。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4、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5、联结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反射理论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6、认知学习理论:苛勒的完型顿悟说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7、学习动机的理论: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8、教育目的的理论:宗教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9、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概括说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10、遗忘的理论解释: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
11、品德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三水平六阶段)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5、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一、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
二、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三、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四、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6、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1、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2、关注影响教育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
3、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重点归纳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重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ecc3ca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8.png)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重点归纳总结一、教育学1. 教育学基础知识了解教育学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意义、教育学的分类以及现代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等。
2.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教育思想、近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和当代教育思想等。
3. 教育学理论体系掌握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
4. 教学设计熟悉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基本流程,在实践中能够运用构思教学设计。
5. 教育法律法规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行政规章等,熟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尊重学生人格,保障教育教学的合法权益。
二、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内容、学科性质、关系及其特点。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理论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研究理论、认知发展研究理论、社会研究理论、情感研究理论等内容。
3.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包括儿童的生理发展、智力发展、性格发展和社会关系发展等内容。
4. 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应用了解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应用方法,包括因材施教、激励教育、群体教育、教育评价等。
5. 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心理学了解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包括儿童认知、德育和情感教育、教育行为问题等内容。
这些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科目的重点内容,在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需要重点掌握,提升自己的考试水平。
大学《教育心理学》各章节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大学《教育心理学》各章节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8b937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c.png)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2017德州经开)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A. 学生B. 教师C.学习D. 教学2、( 2017德州;2014枣庄)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D)A 学生 B. 教师 C.教学过程 D. 学习过程3、( 2015菏泽)在教育心理学看来,(B)既是课堂管理研究的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不容忽视的内容。
A. 教学内容B. 教学环境C.教学媒体D. 教学过程4、(2017德州经开)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学者是( B)A. 皮亚杰B. 桑代克C.布鲁纳D. 维果茨基5、( 2017德州经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C)A 1877年 B. 1879年 C.1903年D. 1913年6、( 2016单选)下列人物与作品对应错误的是(C)。
A.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B. 杜威--《我的教育信条》C. 赞科夫--《人是教育的对象》D.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7、(2017德州经开/2014德州平原)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D)A. 陶行知B. 蔡元培C.潘菽D. 廖世承8、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学者是(B)A. 皮亚杰B. 桑代克C.布鲁纳D. 维果茨基9、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D)A. 个案研究法B. 调查法C.测验法D. 观察法10、下列属于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是(C)A. 观察法B. 测验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11、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B)A. 简便易行B. 严格控制C. 定量研究D. 探讨相关关系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是(D)A.学习 .B.模仿 .C.强化 .D.适应2、皮亚杰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 )。
A.不可改变的 .B.可以跳跃的 .C.因人而异的 .D.可人为改变的3、“我走月亮走,我停月亮停”这种儿童在特定阶段所表现出的思维特点是( C )A.永久客体性B.不恒常性C.自我中心D.不可逆性4、[2015年真题·单选] 在儿童群体中,每个儿童都热情的说着,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实质的相互作用或交谈,皮亚杰称之为( B)A 角色扮演B 集体的独白C 泛灵论D 平衡5、[2015年真题·单选] 自我中心言语是由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由言语的交际机能向言语的自我调节机能转化的一种过渡形式。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46a485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0.png)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育现象B. 学习心理C. 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D. 教育管理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儿童在7岁到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以下哪项不是学习动机的类型?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成就动机D. 情绪动机4. 教育心理学中,哪个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5. 以下哪项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A. 教育政策B. 教育评价C. 教育管理D. 教育历史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是完全相同的学科。
(错误)2.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持久的倾向性。
(正确)3. 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学习动机无关。
(错误)4.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正确)5. 教育心理学只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不涉及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错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2. 描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并说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3. 阐述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共20分)请阅读以下案例,并回答以下问题:小明是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最近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成绩下滑明显。
老师发现小明在课堂上经常分心,课后也不愿意完成作业。
老师了解到小明的父母最近离婚,家庭环境的变化可能对小明产生了影响。
问题:1.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小明学习兴趣下降的可能原因。
2. 老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帮助小明重新找回学习的兴趣?五、论述题(共20分)请论述教育心理学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和意义。
注意:本试卷为模拟试卷,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和准备教育心理学的考试。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02111)复习资料(已考过)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02111)复习资料(已考过)](https://img.taocdn.com/s3/m/88f9464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1.png)
02111《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问: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名词解释)答: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简言之,就是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围。
2、问:(教师)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答:(一)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过程的理解(二)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三)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四)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3、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开始。
1913年,《教育心理学大纲》分为“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原因.4、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中,初创时期指(1903年-20世纪20年代 ),过渡时期指(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 ),发展时期指(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5、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1956)和《人类的特征与学习》(1976)是他的代表作,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
6、布鲁纳的《教育过程》(1960)是其代表作,他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影响巨大。
7、加涅是研究学习分类的权威,信奉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为最有效的学习。
《学习的条件》(1965)是他的代表作。
8、奥苏贝尔的1968年和197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影响较大,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9、安德森与富斯特合著的《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1974),坚持行为主义观点。
10、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教育经验总结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临床个案法11、(名词解释):观察法: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它进行了解。
调查法:调查法是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和观察法不同.教育经验总结法:它不只是调查法利用现存的经验总结材料,而是有目的地整理这些经验,从中提炼所包含的心理学规律。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fbe31d708e9951e79b892793.png)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学习策略答: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2、先行组织者答: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简称组织者,是指在上课前为学生提供的有关本课学习内容的从总体上组织起来的引导性材料。
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是由奥苏伯尔最早提出来的。
作为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是新旧知识发生职系的桥梁。
按照奥苏伯尔的经典解释,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出之前呈现的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
奥苏伯尔提出两种类型的组织者即说明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
3、场独立性答:场独立性(field independent)是指很容易地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能力;场独立性的人,有极大的独立性,并且不易受暗示,比较容易完成要找出问题的关键成分和重新组织材料的任务,场独立性的人的行为是非社会定向的,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于社交,自信、自尊心强,关心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喜欢独处等。
4、习得性无力感答:习得性无力感指人在最初的某个情境中获得无助感,在以后的情境中仍不能从这种关系中摆脱出来,从而将无助感扩散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这种扩散了的无助感会导致个体的抑郁并对生活不抱希望。
在这种感受的控制下,个体会由于认为自己无能为力而不做任何努力和尝试5、教师的威信答: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而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教师的主要角色有哪些?答:1.学习的指导者;2.班集体的领导者;3.行为规范的示范者;4.心理保健者;5.教育科研人员。
2、斯金纳提出的程序学习的编程原理有哪些?答:斯金纳提出的编制程序的五条基本原理(原则)是:(1)小步子原则:把学习的整体内容分解成由许多片段知识所构成的教材把这些片段知识按难度逐渐增加排成序列,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2)积极反应原则: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出积极的反应,否认“虽然没有表现出反应,但是,的确明白”的观点;(3)及时强化(反馈)原则:对学生的反应要及时强化,使其获得反馈信息;(4)自定步调原则: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己确定学习的进度;(5)低的错误率:使学生尽可能每次都做出正确的反应,使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7eb5ebd2e3f5727a4e962cb.png)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 、学习策略答:所谓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个体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
2 、先行组织者答: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3 、场独立性答:场独立性是指很容易地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出来的能力。
场独立性的人对事物的知,常根据自己的内部参照,独立进行分析^p 判断。
场独立性具体表现为:看待事物常常倾向于以微观为基点 , 善于对每一个具体信息作出分析^p 和辨认 , 而较少地受到整体背景的影响。
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常依赖于个人的内部标准或利用个人的内部参照来进行。
进行信息加工时 , 能较快地从整体中抽出部分来加以认识。
4 、习得性无力感答:习得性无力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是指一种通过某种学习经验而形成的,会给以后学习带来消极影响的特殊心理状态。
也就是说,有了对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经验后产生一种习得性无力感的心理状态(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面临问题产生无能为力感),它使动机水平下降。
5 、教师的威信答: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1 、教师的主要角色有哪些?答:(一)学习的指导者(二)班集体的领导者(三)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四)心理保健者(五)教育科研人员2 、斯金纳提出的程序学习的编程原理有哪些?答:斯金纳提出了编制程序的五条基本原理(原则):① .小步子原则:把学习的整体内容分解成由许多片断知识所构成的教材,把这些知识按难度逐渐增加排成序列,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② .积极反应原则: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出积极的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2007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卷)1、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流派是[ ]A.认知学派B.行为主义C.精神分析D.人本主义2、学生为了获得师长的赞许和表扬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或内驱力称为[ ]A.认知的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胜任的内驱力3、个人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确立自我感,这种自我称为[ ] A.社会自我B.理想自我C.投射自我D.镜中自我4、在心理学里,一个人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即为人的[ ]A.道德B.品德C.性格D.人格5、心理学家经过实验研究表明:教师如能对学生热情相待,寄予较高的期望,学生就会朝着教师所期待的方向和水平发展变化。
这种现象被称为[ ]A.“自己人”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威信效应D.好感效应6、人们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相符行为的现象叫[ ]A.服从B.模仿C.感染D.从众7、根据自我意识的结构形式,自信、自强分别属于[ ]A.自我认识与自我体验B.自我体验与自我调控C.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D.自我体验与自我认识8、老师对学生取得好成绩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期促进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动机律9、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抽象B.变式C.概括D.比较10、教师通过书面或口头语言的生动描述、鲜明形象的比喻、合乎情理的夸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直观形象,这种直观的形式称为[ ]A.言语直观B.模象直观C.实物直观D.想象直观2006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教师的教学心理学规律B.教师的教育心理学规律C.学生的学习心理学规律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心理学规律2.有种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被称为[].A.人本主义B.建构主义C.行为主义D.认知学派3.某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兴趣容易转移、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善于交际等特点。
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A.胆汁质B.粘液质C.抑郁质D.多血质4.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A.规范B.凝聚性C.群体气氛D.舆论5.将没有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一定的意义,以促进记忆效果的提高,这在记忆心理学中被称为[]A.记忆术B.联想C.替换D.系统化6.个人的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信、内疚、优越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属于自我意识中的[]A.自我认识 B.自我调节 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7.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它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A.定势作用B.迁移C.变式D.功能固着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A.实物直观B.言语直观C.模象直观D.想象直观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A.变式B.比较C.概括D.抽象10.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A.比较性组织者B.先行组织者C.认知结构D.固定点2005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1.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叫[]A.能力B.性格C.气质D.习惯3.“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各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A.从众 B.社会懈怠作用 C.模仿 D.社会促进作用4.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科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D.巴甫洛夫6.如果说一个人智力超常,则其智商必须超过[] A.80 B.130 C.100 D.958.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学习理论是[]A.尝试错误说 B.社会学习理论 C.发现学习理论 D.掌握学习理论9.一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灵活性、稳定性等动力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为[]A.意志B.动机C.气质D.能力10.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A.比较性组织者B.先行组织者C.认知结构D.固定点2004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心》试卷2、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的著名代表是()A弗洛伊德B布鲁纳C马斯洛D布卢姆4、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A苛勒B加涅 C 奥苏伯尔D布鲁纳7、某学生具有外向、直爽、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急躁容易冲动等特点。
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A 胆汁质B 粘液质C 抑郁质D 多血质8、个体由于群体的舆论压力,在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样的现象称()A 凝聚力B 从众C 社会助长作用D 士气9、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 科尔伯格B 皮亚杰C 斯金纳D 巴甫洛夫10、根据学习的结果探寻导致结果成败原因的动机理论叫归因理论,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是()A维纳B斯金纳C阿特金森D皮亚杰2003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心》试卷3、有种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知识意义的过程。
这种学习理论被称为()A人本主义B建构主义C行为主义D认知学派5、有一种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的价值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两个因素和乘积。
这种动机理论被称为()A自我实现理论B归因理论C期望理论D成就动机理论6、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A规范B凝聚性C群体气氛D舆论7、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首先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科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D马甫洛夫10、个人的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信、内疚、优越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属于自我意识中的()A自我认识B自我调节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12、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学习理论是()A尝试错误说B社会学习理论C发现学习理论D掌握学习理论13、教师如果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则容易使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这种现象在宣传教育心理学中被称为()A皮格马利翁效应B“自己人”效应C威信效应D“名片”效应15、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它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A定势作用B迁移C变式D功能固着18、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引导性材料,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作用,这种学习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A比较性组织者B先行组织者C认知结构D固定点20、区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时间标志是() A 25秒 B 30秒 C 2分钟 D 1分钟2002年江苏省首次教师资格认定补修考试(心)2、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因作出某种行为而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于强化的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
a、内在强化b、替代性强化c、负强化d、无意强化4、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头脑中原有观念间起认知桥梁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
a、比较性组织者b、认知结构c、先行组织者d、固定点7、某学生活泼好动,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注意和兴趣容易转移,思维、语言、动作敏捷,善于交际,充满生气,但往往表现出轻率、不稳重和“冷热病”等特点。
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b、粘液质c、抑郁质d、多血质1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景中()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a、教师教学b、教师教育c、学生学习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12、将拥有二十四个记忆单位的二十四个节气编码成只有四大记忆单位的《二十四节气歌》,帮助记忆,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策略。
a、系统化b、联想c、替换d、组块13、()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意义的过程。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建构主义d、认知派14、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确立自我感,这种自我称为()。
a、投射自我b、理想自我c、社会自我d、镜中自我15、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用别人的眼睛看问题,用别人的心思考问题,这叫()。
a、同情b、投射c、怜悯d、移情16、个体由于群体的舆论压力,在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样的现象称()。
a、凝聚性b、从众c、社会助长作用d、士气17、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现为()。
a、正相关b、负相关c、无相关d、动机强度适中,学习效率最高18、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经过实验所得出的()效应表明:教师如能对学生热情相待,寄予较高期望,则学生就会朝着教师所期待的方向和水平发展变化。
a、皮格马利翁b、“自己人”c、威信d、好感19、将学生的学习由简单到复杂依次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a、加涅b、布卢姆c、桑代克d、布鲁纳20、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
a、规范b、舆论c、群体气氛d、凝聚性2002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著名代表是:A.弗洛伊德 B.布鲁纳 C.马斯洛 D.布卢姆9.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原由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所属学派为: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建构主义 D.认知派12.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 A.规范 B.舆论 C.群体气氛 D.凝聚性13.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科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D.巴甫洛夫14.有这样一列数字:149162536496481100,如果孤立地记忆,则有18个记忆单位,难度很大,但如将它们看成1,2,3,4,5,6,7,8,9,10的平方,则有10个有规律的记忆单位,提高了记忆的成效,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哪种策略: A.系统化 B.联想 C.替换 D.组快化15.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 A.定势作用 B.功能固着 C.变式 D.迁移2001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考试(心)1、教师领导方式对班集体风气的影响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