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中考化学试题(I)卷
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某某省某某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同学你好!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1.本卷为物理、化学合卷,全卷共8页,共36小题,满分150分,其中物理90分,化学6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
2.一律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卷上答题视为无效。
3.下面提供部分公式或数据供答题时选用。
请冷静思考、细心答题,祝你取得理想成绩!物理可能用到的部分公式:P=I 2R R U P 2W=Fs 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Ti-48 Ba-137第I 卷一、化学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主席在今年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告诉各国来宾:“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 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将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
下列对环境友好的是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下列仪器用途不正确的是4.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可作少量试剂的 可配制溶液,也可 给物质加热“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某毒品化学式为C12H1oO2N ,该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该物质由33个原子构成 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电极,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2H 2O 2H 2↑+O 2↑,反应条件为通电;该反应中,水、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2:2:1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氢能属于清洁能源5.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变化与守恒:依据化学方程式X+2O 2 2CO 2+2H 2O ,可推测X 的化学式为C 2H 4OB.模型与推理: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宏观与微观:CO 和CO 2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6.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学习资料专题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Ⅰ、Ⅱ两卷。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第II卷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1 35.5 Cu 64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于2018年6月9日至10日在山东青岛举行。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美丽青岛,倾倒世界”理念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循环高效利用资源B.实施雨污分流,构建海绵城市C.优化建筑设计,研制新型保温材料D.禁止燃油汽车上路行驶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花未吐,暗香已远——分子不断运动B.品红在热水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C.碘升华变为碘蒸气——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分子可以再分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且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是24.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指金刚石是天然物质中最硬的B.0.9%的生理盐水:是指100g水中溶解了0.9g的氯化钠C.百炼成钢:是指将生铁转化为钢,其主要原理是降低生铁的含碳量D.古代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铝5.你认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元素的种类是有限的,由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是无限的B.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使反应向着有益于人类的方向转化C.为了满足不同需求,常对物质进行分离或混合D.温室效应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我们应想方设法消除二氧化碳等导致的温室效应6.丁基锂(C4H9Li)是橡胶合成工业中一种常用的试剂。
(word完整版)(清晰版)2019年日照市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9年日照市中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Mg -24 S -16 Fe -56 Cu -64Zn -65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B.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C.为增加喜庆气氛,在节日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D.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用电动车逐步替代燃油车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稀盐酸与铁锈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四氧化三铁4.下列做法不正确的()A.将NaOH固体放在称量纸上进行称量B.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C.加热KMnO4制取氧气,把盛有KMnO4的试管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5.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桑蚕丝和腈纶B.食用加碘盐可预防骨质疏松C.补充维生素A可预防坏血病D.铝镁合金属于复合材料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氮气熔、沸点低,可用作保护气B.石墨很软,有光泽和滑腻感,可用于制作电极C.钛合金可塑性好,易于加工,可用于制造人骨D.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造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7.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的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案A CO2(HCl)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干燥B CuCl2(FeCl2)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铁粉、过滤C MnO2(KCl)先加足量水溶解,再过滤、洗涤、干燥D NaCl(Na2CO3)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8.下列关于物质鉴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用稀盐酸就可以鉴别Fe、C、CuO三种黑色粉末B.只用酚酞就可以鉴别NaOH、NaCl、Na2SO4、稀盐酸四种物质C.只用水(可以使用温度计)就可以NaCl、NaOH、NH4NO3三种物质D.不需要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Na2CO3、HNO3、NaNO3、CaCl2四种物质9.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2019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2019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卷说明: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Mg:24Al:27Cl:35.5Fe:56Zn: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墨”的主要成分是A.碳B.硅C.磷D碘2.下列物质常温为固态的是A.食醋B.酒精C.小苏打D.植物油3.人体生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是A.甲醛B.食盐C.亚硝酸钠D.一氧化碳4.属于新能源的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5.近日,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采用塑料制作柔性屏幕的5G折叠手机。
塑料属于A.天然材料B.合成材料C.金属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6.下列加热高车孟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立即收集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D.结束时停止加热7.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6 B.8 C.14 D.208.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砍出隔离带”采用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氧气B.降低着火点C.隔离可燃物D.降低至着火点以下9.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点的粒子一定是原子B.溶液时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碱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碱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 向等质量的铝、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C. 完全分解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D. 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30)

2019年湖北省随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理科综合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物理:70分,化学:50分,生物:3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S—32 Cl—35.5 Ca—40 Zn—65第I卷(选择题化学共16分)第I卷共25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7题为生物题,8~15题为化学题,16~25题为物理题。
1~15题每题2分,16~25题每题3分。
8.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胆矾的研碎B.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C.以石墨为原料合成金刚石D.品红在水中扩散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D.蒸发食盐水10.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①CO2②Fe3+③KMnO4④⑤A.①表示的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②中数字的含义: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C.③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D.④⑤表示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11.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归纳与整理全部正确的一组是12.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x=2.0,乙可能是催化剂—→+122 8+102 8C .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2D .丙可能是单质 13.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方案或结论正确的是14.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B .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C .氢氧化铝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因此氢氧化钠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D .CO 有毒可致人死亡,空气中CO 2的体积分数达到一定比例,也会致人死亡,所阻CO 2也有毒 15.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C D A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B .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C .向pH=2的稀盐酸中加入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第Ⅱ卷(非选择题 化学共34分)26~35为物理题;36~42为化学题,共7小题,共34分;43~45为生物题。
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山东省德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2019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负面作用B.工业废水达标后排放,防治水体污染C.露天焚烧废旧塑料,减少白色污染D.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答案】C【解析】【详解】A、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负面作用,符合主题,故A正确;B、工业废水达标后排放,防治水体污染,符合主题,故B正确;C、露天焚烧废旧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主题,故C不正确;D、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符合主题,故D正确。
故选C。
2.下面是实验室常见的玻璃仪器,其中能够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详解】A、试管可以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故A正确;B、量筒用来量取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不能加热,故B不正确;C、烧杯加热要垫石棉网,故C不正确;D、集气瓶不能加热,故D不正确。
故选A。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对空气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作燃料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D.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空气【答案】C【解析】【详解】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组成的混合物,故A不正确;B、空气中的氧气支持燃烧,但不燃烧,不能做燃料,故B不正确;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故C正确;D、化石燃料的使用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空气的气体,故D不正确。
故选C。
4.中国诗词、成语和谚语中有些蕴含着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描述的是化学变化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具有熔点高的物理性质D.“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答案】A【解析】【详解】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A正确;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描述的是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故C不正确;D、“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故D不正确。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

精品文档 欢迎下载化学试卷 第17页(共18页) 化学试卷 第18页(共18页)绝密★启用前四川省成都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化 学(满分:90分 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 O 16— Na 23— S 32— Ca 40—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2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事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金属拉成丝B.盐酸除铁锈C.空气液化D.石油分馏 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随身携带的物品是( )A.食盐B.烟花爆竹C.汽油D.罐装液化石油气3.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 ) A.废旧金属回收利用B.农业上过量施用化肥、农药C.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D.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制品4.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A.扇灭——隔绝氧气B.剪掉灯芯——隔离可燃物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5.下列事例不能用分子运动相关知识解释的是( )A.品红溶解B.篮球充气C.酒精挥发D.柳絮飞扬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是可再生能源B.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C.蛋白质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D.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不会污染环境7.今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第150周年。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从表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B.原子的质子数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原子的中子数 8.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4个N 原子:22NB.铁离子:2+FeC.硫酸铝:243Al SO ()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9.身边的一些物质pH 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 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B.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C.蚊虫叮咬后涂牙膏可减轻痛痒D.橘子的酸性强于柠檬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溶质都是固体B.乳化能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D.搅拌可增大物质的溶解度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A.溶质都是固体B.乳化能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D.搅拌可增大物质的溶解度12.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水对铁生锈有无影响B.探究质量守恒定律C.探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D.探究甲烷的组成13.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在可见光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复合光催化剂,其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B.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对缓解人类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14.根据图示实验、部分记录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法判断a中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B.c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C.b中溶液在加热过程中始终为饱和溶液D.常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氯化钠晶体第II卷(选择题,共48分)二、填空题(本题只有一个小题,共8分)15.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2019年中考真题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2 粗盐的提纯(第01期)(解析版)

专题22 粗盐的提纯1.【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粗盐B.溶解粗盐C.过滤粗盐水D.蒸干滤液【答案】C【解析】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B、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用量筒溶解固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蒸发操作应用蒸发皿进行完成,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2.【2019年海南省】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A.溶解B.过滤C.蒸发D.蒸馏【答案】D【解析】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无需进行蒸馏。
故选D。
SO 等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下3.【2019年广西省梧州市】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g2+、24列五步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④⑤②①③B.②④⑤①③C.②⑤④①③D.⑤②④③①【答案】C【解析】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将钙离子转化为沉淀,同时将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②⑤④①③或⑤②④①③。
故选C。
4.【2019年河北省】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答案】A【解析】A、氧化铜粉末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色,木炭粉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锰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加足量水溶解,过来,蒸发,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019 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学习资料专题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2分)1、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CO2B.O2C.NaClD.NaOH【答案】A【解析】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故选A。
2、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H2SO4B.Al2O3C.NO2D.P2O5【答案】B【解析】Al2O3含有金属铝元素。
故选B。
3、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油污净(12~13)B.西瓜汁(5~6)C.洁厕灵(1~2)D.橘子汁(3~4)【答案】A【解析】溶液pH>7,显碱性。
故选A。
4、下列金属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的是()A.AgB.FeC.ZnD.Al【答案】A【解析】Fe、Zn 和Al都比Cu活泼,都可以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Cu比Ag活泼,Ag 不能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故选A。
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
故选D。
6、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氯分子的是()A.Cl2B.2Cl2C.2ClD.2Cl-【答案】B【解析】Cl2表示一个氯分子、氯气;2Cl2表示两个氯分子;2Cl表示两个氯原子;2Cl-表示两个氯离子。
故选B。
7、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A.FeB.CO2C.Fe2O3D.NaCl【答案】B【解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CO2+2NaOH= Na2CO3+H2O。
故选B。
8、电解水实验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2中得到H2B.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2和O2组成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答案】D【解析】电解水时,试管1得到是H2,试管2中得到O2;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2:1;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O元素组成;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O2。
故选D。
9、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答案】C【解析】红磷燃烧,产生白烟,说明氧气支持燃烧;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说明反应放热;水槽中液面下降只能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减少;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说明空气中氧气占总体积的1/5。
2019年潍坊市中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版)

2019年潍坊市中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版)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Cl 35.5—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第I 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添加酒精B.稀释浓硫酸C.过滤泥水D.称量氯化钠3.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生理盐水B.白醋C.医用酒精D.冰水混合物 4.下列有关元素、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微粒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5.已知生活用品中厕所清洁剂的pH 1=,厨房清洁剂的pH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 升高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氢氧化钠C.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6.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D.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7.43NH NO 是一种化学肥料,某43NH NO 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43NH NO 是一种复料B.43NH NO 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C.久施43NH NO 的土壤可能被酸化D.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8.2019年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江苏省常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

常州市二0一九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试卷上,并填写好答题卡上的考生信息。
3.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生应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试卷、答题卡一并上交。
考试时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 Ar(C)=12 Ar(O)=16 Ar(Na)=23 Ar(S)=32 Ar(Ca)=40 Ar(Cl)=35.5 Ar(Fe)=56 Ar(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A. 研制开发清洁能源B. 工业废水灌溉农田C. 分类回收生活垃圾D. 积极推广共享单车2.碳酸氢钠的俗名是A. 烧碱B. 纯碱C. 小苏打D. 熟石灰3.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A. 土豆B. 牛肉C. 苹果D. 青菜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深井水B. 自来水C. 矿泉水D. 蒸馏水5.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蔗糖B. 粉笔灰C. 面粉D. 植物油6.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 氢气B. 水银C. 氯化钠D. 金属镁7.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 NH4H2PO4B. NH4HCO3C. Ca3(PO4)2D. K2SO48.下列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 聚氯乙烯B. 合成橡胶C. 涤纶D. 蚕丝9.铜能被加工成7微米厚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A. 导电性B. 导热性C. 延展性D. 耐酸性10.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一周后发现铁钉锈蚀最严重的位置是A. a处B. b处C. c处D. 三处同样严重11.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燃烧更旺的原因是A. 减少酒精的挥发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放入铁钉B. 倾倒稀酸C. 滴加溶液D. 熄灭酒精灯13.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Ca—40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第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江苏省实施“清水蓝天”工程以来,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下列行为不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是A.分类回收垃圾B.使用风能路灯C.开发氢能客车D.随意焚烧秸秆2.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工业制氧气B.苹果腐烂C.煤的干馏D.石灰水变浑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两个氯离子:2Cl B.NO2中N的化合价:+2价C.两个碳酸分子:2CO3D.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长期放置B.读取液体体积C.点燃镁条D.闻气体气味5.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逃离着火区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C.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以达到保鲜目的D.家中液化石油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6.元素周期表中锌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锌原子核外有30个电子B.锌是金属元素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 gD.缺锌可能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7.在反应4Zn+10HNO3 = 4Zn(NO3)2+X+3H2O中,X的化学式为A.NH3B.NH4NO3C.NO D.NO28.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1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B .实验2酚酞试液变红,证明分子不断运动C .实验3左边试管中铁钉生锈而右边不生锈,证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接触D .实验4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可燃,也不助燃 9.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苏打能作发酵粉,是因为小苏打能与面粉反应B .洗洁精能洗去碗筷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能溶于洗洁精C .铜丝可用作导线,是因为铜有导电性D .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有可燃性 10.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直接生成氯化铜的是 A .Cu 和稀盐酸 B .Cu(OH)2和稀盐酸C .Cu 和AgClD .Cu(NO 3)2 溶液和BaCl 2 溶液第11-15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卷)注意事项:1.化学试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60分。
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Na-23 Cl-35.5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下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织布B.耕田C.生火D.灌溉2我国是今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办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生活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B.上班上学时,鼓励低碳出行C.工作学习中,提倡纸张双面使用D.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化肥3.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手机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时间长。
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右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碳在地壳中含量最高C.铝的原子序数为13D.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无关B.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D.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建康,不要吸烟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点燃酒精灯C.量取液体D.称量固体6.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全氮阴离子盐(化学式为H25N34O3Cl),该物质是超高能材料,在航空航天上可做推进剂。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是A.属于有机物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C.H25N34O3Cl中原子总数为62D.氢、氮、氧、氯的原子个数比为1:7:8:177.下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均为纯净物D.该反应可以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8.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9.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1 35.5 Cu 64一、选择题1.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于2018年6月9日至10日在山东青岛举行。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美丽青岛,倾倒世界”理念的是A. 垃圾分类回收,循环高效利用资源B. 实施雨污分流,构建海绵城市C. 优化建筑设计,研制新型保温材料D. 禁止燃油汽车上路行驶【答案】D【解析】A、垃圾分类回收,循环高效利用资源,正确;B、实施雨污分流,构建海绵城市,既能防治水体污染,又能节约用水,正确;C、优化建筑设计,研制新型保温材料,可以节约能源,正确;D、减少燃油车的使用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但是不能禁止燃油车上路,错误。
故选D。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高花未吐,暗香已远——分子不断运动B. 品红在热水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C. 碘升华变为碘蒸气——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D.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分子可以再分【答案】C【解析】A、高花未吐,暗香已远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正确;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品红在热水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正确;C、碘升华变为碘蒸汽是因为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大小不变,错误;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裂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大量的水分子聚集成水,可以证明分子可以再分,正确。
故选C。
3.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且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是2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错误;B、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宏观上可表示葡萄糖等,微观上可表示1个葡萄糖分子等,正确;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错误;D、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人教版2019年临沂市中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试题(含答案)

学校:姓名:考号:桌号: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检验一、目的要求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正确取用固体和液体药品。
3.检验二氧化碳。
4.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并验满。
二、实验用品(不当或缺乏者自选)试管架、试管、试管刷、铁架台(带铁夹)、带导气管的单孔橡皮塞、镊子、火柴、木条、酒精灯、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石灰石碎块、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三、进行实验检查仪器、药品是否齐全。
1、查: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2、装:用镊子取2-3块石灰石装入试管中(注意:一横二放三慢竖),并倒入不超过1/3(约1/4)试管体积的稀盐酸(注意: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慢倾倒);3、定:塞好橡皮塞,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由底向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底落在底座上);4、检验:取一支小试管,倒入约2mL澄清石灰水(利用排尽空气的时间倒澄清石灰水);将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并观察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收: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6、验满:一段时间后,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7、放:撤出导管,用毛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正放在桌面上。
8、整理:整理实验仪器。
拆卸装置(与“定”操作顺序相反),将废液倒入废液桶中,将石灰石清洗(2次)放入回收烧杯内,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
整理实验桌面,保持整洁。
四、分析与记录1.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与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
2.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CaCO3+2HCl= CaCl2+H2O+C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二氧化碳检验的原理是CO2+Ca(OH)2=Ca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五、整理实验器材学校:姓名:考号:桌号: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一、目的要求1.依据要求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水的体积。
2.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的质量。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a—40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
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的是()A. 为维持好碳、氧循环,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B.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C. 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D. 为保护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要处理后排放2.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A. 铜B. 氧气C. 水D. 氯化钾3.某农技站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NH4NO3、NH4H2PO4、CO(NH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复合肥料4.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5.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中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A. B. C. D.6.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 铝锂合金B. 玻璃纤维C. 玻璃钢D. PP聚丙烯塑料7.“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A. +1B. +2C. +3D. +48.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测定溶液pHB. 配制溶液C. 称量固体D. 稀释浓硫酸9.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①氢气用作燃料 ②氧气用于气焊 ③干冰用作制冷剂 ④一氧化碳用于炼铁工业⑤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或异味物质 ⑥氦气用作保护气A. ①②③⑤B. ①②④⑥C. ③⑤D. ①④⑤⑥ 10.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 图a 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 图b 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 图c 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D. 由图d 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11.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2NH 3 ③SO 2 ④2Cu O ⑤Mg 2+ ⑥2OH - ⑦H 2O A.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C.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是④⑤D.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12.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 )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
河南省2019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1)(含解析)

2019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C.盐酸除铁锈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2.某学习小组对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大量燃烧含硫煤会污染空气,增加酸雨的产生.解释:煤燃烧后产生CO2气体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需做灯火实验.解释:菜窖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性气体C.钢铁在夏天比冬天易生锈.解释:夏天温度高,化学反应速率快D.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解释:温度升高,汞分子的间隔变大3.下列物质质量的变化和空气中的成分无关的是()A.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B.烧碱敞口放置质量增加C.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减少D.熟石灰敞口放置质量增加4.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催化剂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C.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锈5.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一致的是()A.碳酸钠小苏打 Na2CO3B.氢氧化钠纯碱 NaOHC.氢氧化钙生石灰 CaOD.氢氧化钙消石灰 Ca(OH)26.①酸奶②肥皂水③食盐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酸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肥皂水显碱性,食盐水的pH=7.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7.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A.铝的“自我保护”原理:2Al+3O2=Al2O3B.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备铜:Fe+CuSO4=Cu+FeSO4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Fe2O3+CO2Fe+CO2D.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Cu+H2SO4=CuSO4+H2↑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PH B.稀释浓硫酸C.蒸发食盐水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9.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③将Fe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10.要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A Fe粉(CuO)盐酸B 氯化钠(Na2CO3)稀硫酸C N2(O2)通过灼热的木炭层D NaOH溶液[Ca(OH)2] Na2CO3溶液A.A B.B C.C D.D11.如图所示,瓶中X为固体,当把滴管内的液体Y滴入瓶中,导管口一定没有气泡产生的是()A B C DX MnO2NH4NO3CaO Na2CO3Y H2O2H2O H2O HClA.A B.B C.C D.D12.以下四组离子,有一组能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它应该是()A.Fe3+ SO42﹣ H+ Cl﹣B.Mg2+ Cl﹣ OH﹣ Na+C.H+ Ba2+ NO3﹣ SO42﹣D.H+ Na+ K+ NO3+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计16分)13.请从H、C、0、N、K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的盐是.14.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服用含MgCO3的抗酸药可治疗胃酸过多症,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抗酸药说明书上标明的食用方法为“嚼食”,将药片嚼碎后服用的优点是.15.向Al(NO3)3、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即可)16.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生活现象.(1)用适量的稀盐酸可以除去铁锈,其原因是:;(2)生活中铝制品通常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其原因是:;(3)乙醇(化学式为C2H5OH)用作燃料,其原因是:.17.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食盐、纯碱或干燥剂(主要成分生石灰)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了研究白色粉末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部分粉末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充分搅拌后,得澄清溶液,溶液温度升高,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得出:粉末中一定含有,可能有;(2)向(1)中澄清溶液滴加过量稀硝酸,然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8.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绘制了如图曲线,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A点处溶液的溶质是;(2)请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点处溶液的pH 7(填“>”、“=”或“<”).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19.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利用提供的“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反应.如能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不能发生反应,请说明理由.(1)碳酸钾溶液和氯化钙溶液:;(2)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铜溶液:;(3)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OH﹣NO3﹣Cl﹣SO42﹣CO32﹣Na+溶溶溶溶溶K+溶溶溶溶溶Ba2+溶溶溶不溶不溶Ca2+微溶溶溶微溶不溶20.某同学用硝酸铵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蔗糖和氯化钠固体探究物质溶解时水的温度变化.实验完后,该同学将所有废液倒入同一个废液缸内,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闻到刺激性气味体现了分子的什么性质?(2)通过学习该同学知道硝酸铵属于化肥,请你说出在使用该化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3)该同学使用的浓硫酸标签如图所示:若配制490g溶质质量分数为9.2%的稀硫酸,需要该浓硫酸毫升.2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为什么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2)某学生做实验时,不小心将稀硫酸溅到了衣服上,他认为不是浓硫酸,没有大问题,但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衣服上出现几个小洞,这是为什么?(3)硝酸铵、碳酸氢铵等铵态氮肥为什么不能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22.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且丙是常用的建筑材料.请回答:(1)甲的一种用途是(2)写出乙转化成丙的化学方程式(3)甲和乙的化学性质不同,写出一点.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3.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在甲实验过程中,插入一支温度计来测量溶液的温度时,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你认为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看到有气泡出现,最终废液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指示剂、水和.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小兰认为:只有碳酸钠(提示:碳酸钠水溶液PH>7);小亮认为:只有氢氧化钠.你认为还可能是.【实验设计】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兰、小亮和你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斌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①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的猜想正确.②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猜想正确.③你的猜想正确.(4)在甲实验中,如果消耗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20.0g时,此时溶液的颜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试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提示: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为1g/ml)2019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C.盐酸除铁锈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利用了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是利用了钨的导电性和熔点高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C、盐酸除铁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2.某学习小组对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大量燃烧含硫煤会污染空气,增加酸雨的产生.解释:煤燃烧后产生CO2气体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需做灯火实验.解释:菜窖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性气体C.钢铁在夏天比冬天易生锈.解释:夏天温度高,化学反应速率快D.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解释:温度升高,汞分子的间隔变大【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酸雨的形成来判断.B、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判断.C、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判断.D、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判断.【解答】解:A、大量燃烧含硫煤会产生大量硫的氧化物,因此会污染空气,增加酸雨的产生,而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所以错误.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需做灯火实验是因为菜窖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错误.C、钢铁在夏天比冬天易生锈是因为夏天温度高,化学反应速率快,所以正确.D、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的间隔变大,不是汞分子,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利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3.下列物质质量的变化和空气中的成分无关的是()A.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B.烧碱敞口放置质量增加C.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减少D.熟石灰敞口放置质量增加【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导致质量增加,烧碱固体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而导致质量增加,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变轻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熟石灰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导致质量增加,与空气的成分有关;B、烧碱固体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而导致质量增加,与空气的成分有关;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质量减小,与空气的成分无关;D、熟石灰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而导致质量增加,与空气中的成分有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质量的变化,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4.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催化剂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C.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只是加快了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的速率去分析解答;B、从氢氧化钙腐蚀性小,且价格便宜,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去分析解答;C、从Al(OH)3属于碱类,能够和人体胃中过多的胃酸中的主要成分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去分析解答;D、从稀盐酸可以和金属表面的锈的主要成分:大多数为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只是加快了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的速率,故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故A正确;B、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腐蚀性小,且价格便宜,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B错误;C、Al(OH)3属于碱类,能够和人体胃中过多的胃酸中的主要成分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故C正确;D、稀盐酸可以和金属表面的锈的主要成分(大多数为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正确.由于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是,故选:B.【点评】催化剂的定义可这样记忆:“一变二不变”指:一变指: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指: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5.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一致的是()A.碳酸钠小苏打 Na2CO3B.氢氧化钠纯碱 NaOHC.氢氧化钙生石灰 CaOD.氢氧化钙消石灰 Ca(OH)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熟记常见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碳酸钠等物质;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A、碳酸钠的俗名为苏打,化学式为Na2CO3,而小苏打名称为碳酸氢钠,其化学式为NaHCO3,故A错误;B、氢氧化钠的俗名为烧碱,化学式为NaOH,而纯碱的名称为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2CO3,故B错误;C、氢氧化钙的俗名为熟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生石灰的名称为氧化钙,化学式为CaO,故C错误;D、氢氧化钙消石灰Ca(OH)2,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一致,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6.①酸奶②肥皂水③食盐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酸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肥皂水显碱性,食盐水的pH=7.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显酸性的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显酸性物质的pH小于7,显碱性物质的pH 大于7【解答】解:酸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pH小于7;肥皂水显碱性,pH大于7,食盐水的pH等于7.答案: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溶液pH与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酸碱性覆盖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7.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A.铝的“自我保护”原理:2Al+3O2=Al2O3B.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备铜:Fe+CuSO4=Cu+FeSO4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Fe2O3+CO2Fe+CO2D.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Cu+H2SO4=CuSO4+H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配平有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Al+3O2=2Al2O3.B、该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C、该化学方程式配平有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2O3+3CO2Fe+3CO2.D、铜的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硫酸反应,应用的原理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PH B.稀释浓硫酸C.蒸发食盐水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液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蒸发与蒸馏操作;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氯化钠与粗盐提纯.【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测定溶液的PH值时要将溶液滴到PH试纸上;B、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C、蒸发液体时要用蒸发皿,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口内.【解答】解:A、PH试纸不能伸入液体中,操作错误,故A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图中操作错误,故B错误;C、用蒸发皿蒸发食盐水,并用玻璃棒搅拌,图中操作正确,故C正确;D、滴管伸入了试管内,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特别是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注意试剂加入的顺序.9.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③将Fe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专题】实验方案评价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去作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锌>铁>铜.【解答】解: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锌能与FeSO4反应而铜不能,可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而铜不如铁强,能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②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锌既能与FeSO4反应也能与CuSO4反应,可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铁、铜都强,但却不能验证铁与铜活动性的强弱,不能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③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铁能与CuSO4反应而不能与ZnSO4反应,可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而比锌弱,能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选B.【点评】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0.要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A Fe粉(CuO)盐酸B 氯化钠(Na2CO3)稀硫酸C N2(O2)通过灼热的木炭层D NaOH溶液[Ca(OH)2] Na2CO3溶液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气体的净化(除杂);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A、根据铁和氧化铜都会与盐酸反应进行分析,B、根据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进行分析,C、根据氧气和碳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D、根据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生成氢氧化钠进行分析.【解答】解:A、在混合物中加入盐酸,铁和氧化铜都会与盐酸反应,故A错误,B、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钠对于氯化钠也是杂质,故B 错误,C、氧气和碳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对于氮气也是杂质,故C错误,D、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可以将碳酸钙沉淀除去,最后就只剩下氢氧化钠了,故D正确,故选D.【点评】在解此类物质的除杂题时,首先分析杂质和物质性质的不同,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只与杂质反应,不与物质反应,也不会引入新的杂质.除杂时生成物和所用试剂都不能和主要成分的状态相同,以免引入新的杂质.11.如图所示,瓶中X为固体,当把滴管内的液体Y滴入瓶中,导管口一定没有气泡产生的是()A B C DX MnO2NH4NO3CaO Na2CO3Y H2O2H2O H2O HClA.A B.B C.C D.D【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酸的化学性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说明这两种物质混合后没有气体生成,也不放出热量进行解答.【解答】解:A、过氧化氢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有氧气生成,会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故A不正确;B、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会降低,瓶中气体压强降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导管内的水面上升.故B正确;C、氧化钙和水反应会放出热量,瓶内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会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故C不正确;D、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会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道题在考查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也考查了有关气体压强的知识,解题关键是要弄清楚哪些反应有气体生成,哪些反应会消耗气体,哪些反应会放热,哪些反应会吸热.12.以下四组离子,有一组能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它应该是()A.Fe3+ SO42﹣ H+ Cl﹣B.Mg2+ Cl﹣ OH﹣ Na+C.H+ Ba2+ NO3﹣ SO42﹣D.H+ Na+ K+ NO3+【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反思的条件,若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则离子能大量共存,并注意离子的颜色,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Fe3+为黄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故A错误;B、Mg2+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Ba2+与SO4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四种离子之间不满足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且都为无色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判断,注意明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掌握常见的离子之间不能共存的情况,熟悉常见的有色离子,如铁离子、铜离子等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计16分)13.请从H、C、0、N、K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的盐是KN0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天然气、沼气、坑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复合肥料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解答】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所提供的五种元素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因此甲烷的化学式为CH4.所提供的五种元素能形成的复合肥料只有硝酸钾.硝酸钾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硝酸钾中钾元素和硝酸根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1.因此硝酸钾的化学式为KN03.故选CH4;KN0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书写,难度稍大.14.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服用含MgCO3的抗酸药可治疗胃酸过多症,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3 +2HCl═MgCl2+CO2↑+H2O ;该抗酸药说明书上标明的食用方法为“嚼食”,将药片嚼碎后服用的优点是药物与胃酸的接触面积大,反应快.【考点】酸的化学性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碳酸镁与盐酸的反应类似于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嚼服后药品颗粒变小增大了与胃酸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解答】解:碳酸镁与盐酸的反应符合碳酸盐与酸的反应规律,产物回事氯化镁、水、及二氧化碳,嚼服的好处是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的速度变快使药效发挥的更好.故答案为:MgCO3 +2HCl═MgCl2+CO2↑+H2O;药物与胃酸的接触面积大,反应快.【点评】此题是一道生活实际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对相关的现象的分析及理解,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5.向Al(NO3)3、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Al3+和Zn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或Zn+2HCl=ZnCl2+H2↑).(写一个即可)【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依据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锌可以置换出银,但不能置换出铝,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此现象说明锌过量,所以原混合溶液中的AgNO3全部被置换生成Ag和Zn(NO3)2溶液,A1(NO3)不反应.3【解答】解:锌可以置换出银,但不能置换出铝,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此现象说明锌过量,所以原混合溶液中的AgNO3全部被置换生成Ag和Zn(NO3)2溶液,A1(NO3)3不反应,故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Al3+和Zn2+;反应的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或Zn+2HCl=ZnCl2+H2↑);故答案为:Al3+和Zn2+;Zn+2AgNO3=Zn(NO3)2+2Ag(或Zn+2HCl=ZnCl2+H2↑).【点评】此题是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019年化学中考试题专题汇编(一)专题10—图表题与选择计算题

2019年化学中考试题专题汇编(一)专题10 图表题与选择性计算题8.(2019·大庆市)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C.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D.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113.(2019·岳阳市)(3分)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B.向一定浓度的H2SO4溶液中加水稀释C.向一定质量的锌粒中加入稀盐酸D.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15.(2019·盐城市)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取生石灰()。
现有100g CaCO3样品,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7g。
下列推断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生成CO2的质量是33gB.生成物中CaO的质量是42gC.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40%D.剩余固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大于1:49. (2019·呼和浩特市)下列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B.向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D.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钾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18.(2019·潍坊市)向m克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m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Ag、Cu、Fe B.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C.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Fe(NO3)2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19.(2019·潍坊市)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向氢氧化钾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1.(2019·烟台市)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B.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完全相同的稀硫酸C.分别向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加入过量的完全相同的稀盐酸D.向盛有一定质量的和稀硫酸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2.(2019·烟台市)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A. B. C. D. 5g11.(2019·陕西省)向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溶液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B.加入试剂总体极为V1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D.a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46.(2019·上海市)一定量甲烷(CH4)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A.1:1:2B.2:1:4C.2:3:6D.3:1:816.(2019·眉山市)将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铁粉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所得H2质量与稀硫酸质量关系曲线正确的是()A.B.C.D.15.(2019·眉山市)某混合溶液中大量存在四种离子,其个数比为Fe3+:Cl﹣:SO42﹣:M=1:3:2:4,则M为()A.Ag+B.Cu2+C.Na+D.CO32﹣14.(2019·攀枝花市)已知:常温下CaCl2、NaCl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2019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燃放烟花B.酒精挥发C.酒的酿造D.食物腐烂【答案】B【解析】【详解】A、燃放烟花包含着物质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正确;B、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酒的酿造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正确;D、食物腐烂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正确。
故选B。
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B.稀释浓硫酸C.滴加液体D.检查装置气密性【答案】C【解析】【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少量高锰酸钾放入装有汽油的试管中,振荡,得到紫红色溶液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上方出现白雾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答案】C【解析】【详解】A、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振荡不能得到紫红色溶液,故A不正确;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是实验现象,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是实验结论,故B不正确;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能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盐酸小液滴,在瓶口上方出现白雾,故C正确;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故D不正确。
故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9版中考化学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类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类比推理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②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③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化合价不变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④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都是燃烧反应A.3个B.2个C.1个D.0个2 . 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乳浊液的是()A.白醋B.食用油C.食盐D.酒精3 . 十月的合肥,到处飘散着桂花香气。
这个事实说明了: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间是有间隔的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4 . “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我国古代就经“一带一路”将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这些发明和技术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谷物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青铜5 .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丙和丁。
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H2OB.反应中甲、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1C.若32 g乙参加反应,则生成18 g丁D.丁中氧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6 . 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
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
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铁门表面喷漆B.冰箱保存食物C.扇子扇煤炉火D.木头炭化7 .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固态氮、干冰、冰水共存物B.稀有气体、氯化氢气体、液化石油气C.液态氧、蒸馏水、透明的河水D.天然气、煤、石油8 . 下列图象能够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将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B.向稀硫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D.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之间的质量关系9 .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10 .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CO2(CO) :在氧气中点燃后收集B.CuO(C) :在二氧化碳中充分灼烧C.MnO2固体(KCl固体):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CuSO4溶液( FeSO4 ) :加入过量的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11 . 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变化的是()A.原子种类B.分子种类C.元素种类D.原子的数目12 . 下列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面条、米饭、红糖B.豆奶、牛肉、鱼虾C.花生油、肥猪肉、奶油D.西瓜、白菜、荔枝13 . 聚乙烯[化学式为(C2H4)n]是重要的化工产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C.聚乙烯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 1:2D.过多使用聚乙烯制成的产品会引起白色污染14 . 我市拥有丰富的页岩气,它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相同。
下列关于页岩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是混合物B.它是不可再生能源C.它的主要成分是种有机物D.加压使它液化,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15 .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 M 和固体 N 可能是()①生石灰和水;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⑨④16 . 磷酸二氢铵(NH4H2PO4)是一种化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磷酸二氢铵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复合肥料B.磷酸二氢铵是由氮、氢、磷、氧四种元素组成C.磷酸二氢铵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小D.施用磷酸二氢铵起到使作物叶色浓绿、籽粒饱满、根系发达等作用17 . 下面化学知识应用示例错误的是()A.蒸发结晶——海水晒盐B.乳化原理——用洗洁精洗涤油腻的餐具C.防火灭火——身上衣服着火,迎风快跑D.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食用加碘盐预防甲状腺疾病18 . 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江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技术。
已知获得高铁酸钠的反应为Fe2O3+ mNa2O2═nNa2FeO4+ Na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6价B.该反应涉及的物质都是氧化物C.化学计量数m=nD.反应前后原子发生了改变19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液体加热B.点燃酒精灯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D.稀释浓硫酸20 .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B.煤C.葡萄酒D.岩石二、填空题21 . 回答下列问题。
(1)磷元素的符号____。
(2)碘酒中溶剂的化学式_____。
22 . 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填空。
(1)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___________。
(3)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____。
(4)已知质子数为8的元素是氧元素,则③的粒子符号是___________。
三、实验题23 .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仪器①和②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欲用1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较剧烈)制取较纯净的氧气,某同学选择了装置A为发生装置,与装置D相比,装置A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会建议他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收集装置。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C作为发生装置,该装置还需要做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选择H作为收集装置,则C的导管口应与H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或“b”)相连。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24 . 水是一切生命体的最基本组成成分,人类必须爱惜水:(1)鱼儿能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解了一定体积的______。
(2)生活中,可用______来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3)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主要是______。
(4)下列微观示意图中,构成水的粒子可用______填序号表示。
(5)水在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但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将A、B两管加满水后关闭活塞,通电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C中的现象为______。
(6)氢化钙固体常用于登山队员的能源提供剂,它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7)在实验过程中,水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别写出以下实验中水的作用:①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______;②硫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______;③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中水的作用______。
五、流程题25 .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
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1)空气属于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X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空气中含有的少量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_____(填“活泼”或“稳定”)。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5)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 CH4),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②点燃CH4之前应_____。
8 g CH4完全燃烧消耗32gO2,生成 a g CO2和18g H2O,则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6)写出 NH3 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六、计算题26 . (1)硫酸(H2SO4)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2)将21g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计算:①生成的氢气和硫酸亚铁各多少克?②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氢气的密度是0.09g/L)七、科普阅读题27 . 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五千年前使用的青铜器,三千年前进入铁器时代,直到20世纪铝合金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生产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
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性质、化学或机械性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各成分金属。
例如:合金的硬度可以大于它的纯金属成分,熔点也可以低于它的成分金属。
而且,使用不同的原料,或原料的配比不同,就可以得到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
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
东汉铜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
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
充分体现了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科技。
除青铜外,常见的还有黄铜(含锌及少量的锡、铅、铝等)和白铜(含镍、锌及少量的锰)等合金。
除少数金属外,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为了能够提供人类所需的金属材料,就需要将金属从矿石中冶炼出来。
我国古代就发明了湿法炼铜的方法,就是用铁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我国是最早使用该方法的国家。
随着科技水平和冶炼工艺的不断提高,目前,常见的冶炼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冶炼方法反应表示式(其他生成物略去)代表性金属热还原法金属A的氧化物+碳(或一氧化碳等)金属A锌、铜电解法金属B的化合物金属B镁、铝热分解法金属C的氧化物金属C汞、银工业上就是利用一氧化碳还有赤铁矿冶炼得到金属铁。
金属材料应用广泛。
钛合金是一种性能非常优越的金属,它的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尤其是抵抗海水腐蚀能力很强,目前广泛用于飞机、火箭、导弹、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领域。
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的同时,大量的金属却因腐蚀而报废。
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防止金属的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大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可以做炊具,利用了金属的___性。
(2)赤铁矿石属于___(填“纯净物”“混合物”。
)(3)根据材料,写出工业用氯化镁冶炼镁的化学方程式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