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基因的转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基因的转录、翻译和后修饰

摘要: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基因的转录、翻译和后修饰,是各种功能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一系列程序。本文通过介绍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基因的转录、翻译和后修饰的机制、原理、过程,从而了解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和功能蛋白质合成上的差异。

关键词: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基因转录翻译后修饰

0引言:

21世纪,基因水平上的研究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基因的转录、翻译和后修饰是基础研究,人们也只有在此基础不断扩散深入研究其它基因水平问题。本文只简单介绍了一些关于基因转录、翻译和后修饰的一部分相关研究成果。

1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基因的转录:

基因转录是在由RNA聚合酶和辅助因子组成的转录复合物的催化下,从双链DNA分子中拷贝生物信息生成一条RNA链的过程。转录中,一个基因会被读取被复制为mRNA,就是说一特定的DNA片断作为模板,以DNA依赖的RNA合成酶作为催化剂的合成前体mRNA的过程。转录产物主要有三类RNA,即信使RNA (mRNA)、核糖体RNA(rRNA)和转移RNA(tRNA)。在基因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NA聚合酶可以催化所有四种核苷- 5′-三磷酸(ATP、GTP、UTP和CTP)聚合成与模板DNA互补的RNA。此反应需要Mg2+,反应中释放焦磷酸。[1]该酶在转录的各个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1.1 基因转录的启动

RNA聚合酶正确识别DNA模板上的启动子并形成由酶、DNA和核苷三磷酸构成的三元起始复合物,转录便开始进行。启动子是DNA分子上可与RNA聚合酶特异结合,而使转录开始的一段DNA序列而本身不被转录。DNA模板上的启动区域常含有TATAATG顺序,称P盒。复合物中的核苷三磷酸一般为GTP,少数为ATP,因而原始转录产物的5′端通常为三磷酸鸟苷(pppG)或腺苷三磷酸(pppA)。真核DNA上的转录启动区域也有类似原核DNA的启动区结构,和在-30bp(即在酶和DNA结合点的上游30核苷酸处)附近也含有TATA结构,称TATA盒。[3]第一个核苷三磷酸与第二个核苷三磷酸缩合生成3′-5′磷酸二酯键后,则启动阶段结束,进入延伸阶段。

1.2 基因转录的延伸

σ亚基脱离酶分子,留下的核心酶与 DNA的结合变松,因而较容易继续往前移动。核心酶无模板专一性,能转录模板上的任何顺序,包括在转录后加工时待切除的居间顺序。脱离核心酶的σ亚基还可与另外的核心酶结合,参与另一

转录过程。随着转录不断延伸,DNA双链顺次地被打开,并接受新来的碱基配对,合成新的磷酸二酯键后,核心酶向前移去,已使用过的模板重新关闭起来,恢复原来的双链结构。一般合成的 RNA链对DNA模板具有高度的忠实性。

1 .3 基因转录的终止

转录的终止包括停止延伸及释放 RNA聚合酶和合成的 RNA。在原核生物基因或操纵子的末端通常有一段终止序列即终止子; RNA合成就在这里终止。原核细胞转录终止大多数需要一种终止因子ρ的帮助。真核生物 DNA上也可能有转录终止的信号。已知真核DNA转录单元的3′端均含富有AT的序列〔如AATAA(A)或ATTAA(A)等〕,在相隔 0~30bp之后又出现TTTT顺序(通常是3~5个T),这些结构可能与转录终止或者与3′端添加多聚A顺序有关。

1.4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差异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仍有一些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几乎同时进行,而真核生物的转录在胞核,翻译在胞浆。

2.原核生物中只有一种RNA聚合酶催化RNA的合成,而在真核生物中则有RNA聚合酶Ⅰ、RNA聚合酶Ⅱ和RNA聚合酶Ⅲ三种不同酶,分别催化不同种类型RNA的合成。三种RNA聚合酶都是由10个以上亚基组成的复合酶。RNA聚合酶Ⅰ存在于细胞核仁内,催化合成除5SrRNA以外的所有rRNA的合成;RNA聚合酶Ⅱ和RNA聚合酶Ⅲ均存在于细胞核质内,RNA聚合酶Ⅱ催化合成mRNA前体,即不均一核RNA(hnRNA)的合成,而RNA聚合酶Ⅲ催化tRNA和小核RNA的合成。[1] 3.真核和原核生物的在起始点识别和转录终止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在前面基因过程中有所介绍。

2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翻译

基因的遗传信息在转录过程中从DNA转移到mRNA,再由mRNA将这种遗传信息表达为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的过程叫做翻译,即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现研究证明:mRNA的翻译是从mRNA的5′端向3′进行的。所有蛋白质的翻译开始于甲硫氨酸的参与,一个特殊的起始tRNA对所有蛋白质合成中起始氨基酸-甲硫氨酸

的掺入负责,这个tRNA可简写为tRNA i Met,它也对选择在mRNA上在什么位置开始翻译起重要作用。[2]翻译即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的过程大致为:(1)氨基酸的激活;(2)肽链合成的起始;(3)肽链的延长;(4)肽链合成的终止和释放。

2.1 氨基酸的激活

tRNA在氨基酰-tRNA 合成酶的帮助下,能够识别相应的氨基酸,并通过tRNA 氨基酸臂的 3'-OH 与氨基酸的羧基形成活化酯-氨基酰-tRNA。氨基酰-tRNA的形成是一个两步反应过程:第一步是氨基酸与 ATP 作用, 形成氨基酰腺嘌呤核

苷酸;第二步是氨基酰基转移到 tRNA 的 3'-OH 端上, 形成氨基酰-tRNA。一般说来,各种氨基酸需要各自专一的合成酶来激活,原核细胞大体如此,真核细胞则每种氨基酸有一个以上专一的合成酶。在合成酶的作用下,氨基酸被激活且转移到tRNA分子上。

2.2肽链合成的起始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阶段,核糖体的大、小亚基,mRNA与甲酰甲硫氨酰tRNAimet共同构成70S起始复合体。这一过程需要一些称为起始因子(initiation factor,简称IF)的蛋白质以及GTP与镁离子的参与。已知原核生物中的起始因子有3种。IF3可使核糖体30S亚基不与50S亚基结合,而与mRNA 结合,IF1起辅助作用。IF2特异识别甲酰甲硫氨酰tRNA i Met,可促进30S亚基与甲酰甲硫氨酰tRNA i Met结合,在核糖体存在时有GTP酶活性。起始阶段可分两步:先形成30S起始复合体,再形成70S起始复合体。

(一)30S起始复合体的形成:

原核生物mRNA的5′端与起始信号之间,相距约25个核苷酸,此处存在富含嘌呤区(如AGGA或GAGG),称为Shine-Dalgarno(SD)序列。核糖体30S 亚基的16S rRNA有一相应的富含嘧啶区可与SD序列互补。由此,30S亚基在IF3与IF1的促进下,与mRNA的起始部位结合。IF2在GTP参与下可特异与甲酰甲硫氨酰tRNA i Met结合,形成三元复合物,并使此三元复合物中tRNA的反密码子与上述30S亚基上mRNA的起始密码子互补结合,形成30S起始复合体。所以,30S起始复合体是由30S亚基、mRNA、甲酰甲硫氨酰tRNA i Met及IF1、IF2、IF3与GTP共同构成。

(二)70S起始复合体的形成:

30S起始复合体一旦形成,IF3也就脱落,50S亚基随即与其结合。此时复合体中的GTP水解释出GDP与无机磷酸,使IF2与IF1也都脱落,形成了70S起始复合体。70S起始复合体的形成,表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阶段已经完成,已可进入肽链延长阶段。70S起始复合体由大、小亚基,mRNA与甲酰甲硫氨酰tRNA i Met共同构成。

2.3 肽链的延长

这一阶段,与mRNA上的密码子相适应,新的氨基酸不断被相应特异的tRNA 运至核糖体的受位,形成肽链。同时,核糖体从mRNA的5’端向3’端不断移位以推进翻译过程。一般有以下过程:(1)进位(氨酰tRNA进入A位点),此过程参与因子有:延长因子EFTu(Tu)、EFTs(Ts)、GTP、氨酰tRNA。(2)肽链的形成:肽酰基从P位点转移到A位点,形成新的肽链。(3):移位:在移位因子(移位酶)EF-G的作用下,核糖体沿mRNA(5’-3’)作相对移动,使原来在A位点的肽酰-tRNA回到P位点。

2.4肽链合成的终止和释放

终止阶段包括已合成完毕的肽链被水解释放,以及核糖体与tRNA从mRNA 上脱落的过程。这一阶段需要GTP与一种起终止作用的蛋白质因子—释放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