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勘察报告
勘察报告强夯处理
![勘察报告强夯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822c725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e.png)
勘察报告:强夯处理引言强夯处理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用于加固土壤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强夯处理的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
步骤一:土壤调查和分析在进行强夯处理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土壤调查和分析。
通过采集土壤样本并进行实验室测试,可以确定土壤的类型、含水量、压缩性和抗剪强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的分析结果将有助于确定强夯处理的工艺和参数。
步骤二:制定施工计划根据土壤调查结果,制定强夯处理的施工计划。
施工计划应包括强夯设备的选择、夯击频率和夯击次数的确定,以及强夯的施工顺序和布点方案等。
在制定施工计划时,需要考虑土壤的类型和特性,以及工程的要求和限制。
步骤三:现场准备工作在进行强夯处理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现场准备工作。
首先,清理施工区域,将障碍物和杂物移除。
然后,根据施工计划,标记出夯击点位,并进行测量和标记。
同时,准备好强夯设备和相应的工具和材料。
步骤四:强夯处理在进行强夯处理时,需要按照施工计划和标记好的夯击点位进行操作。
将强夯设备移至目标点位,根据计划设定好夯击频率和夯击次数,然后开始夯击。
夯击过程中,需要控制夯击的力度和频率,以确保土壤能够充分压实并提高其承载能力。
步骤五:质量监控和验收在强夯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监控和验收工作。
通过采集样本和进行现场测试,确认强夯处理的效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如果发现问题或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需要及时进行修正和改进。
注意事项在进行强夯处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护环境: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围环境,确保不对周边建筑和设施造成损害。
2.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佩戴安全帽、手套和护目镜等。
3.施工记录: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夯击的参数和结果等,以备后续参考和分析。
结论强夯处理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
通过土壤调查和分析、施工计划制定、现场准备工作、强夯处理以及质量监控和验收等步骤,可以确保强夯处理的质量和效果。
工程勘察报告地基基础勘察与评估
![工程勘察报告地基基础勘察与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0347dcf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a.png)
工程勘察报告地基基础勘察与评估工程勘察报告地基基础勘察与评估一、项目背景与目的本次工程勘察报告旨在对项目地基的基础情况进行综合勘察与评估。
准确了解地基的稳定性、承载能力以及存在的潜在风险,为后续的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勘察范围本次地基基础勘察与评估的范围涵盖了项目的整体用地范围,包括建筑物所在地以及周边区域的地质情况。
勘察内容包括地质调查、地形测量、土壤力学参数测试、地下水位测定等,并对地基的稳定性、承载力进行了详细评估。
三、地质调查通过对项目区域的地质调查,我们发现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多种地质构造类型,包括坚硬岩石、软弱土层和地下水位高的区域。
其中,坚硬岩石分布在项目的西侧,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软弱土层分布在项目的东侧,承载能力较低;而地下水位高的区域则主要分布在南侧。
四、地形测量通过对项目用地范围进行地形测量,我们绘制了详细的地形图,并确定了地形起伏情况与地貌特征。
地形起伏情况会直接影响地基的建设与土方工程,因此,对地形的测量和分析十分重要。
五、土壤力学参数测试我们对项目地区的土壤进行了力学参数测试,包括土壤密度、含水率、剪切强度等。
测试结果显示,项目区域土壤的力学参数较为复杂,存在着不同地层的差异。
针对不同地层的土壤力学参数差异,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预防措施,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地下水位测定通过对项目区域进行地下水位的测定,我们发现南侧地下水位相对较高。
地下水位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地基的抗浮承载力和稳定性,因此需要针对地下水位高的区域进行特殊处理和设计,以确保工程的安全进行。
七、基础勘察与评估综合地质调查、地形测量、土壤力学参数测试和地下水位测定的结果,我们对地基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进行了详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在项目区域的坚硬岩石地层,地基的承载能力较好,可满足工程设计的需求。
然而,在软弱土层和地下水位高的区域,地基的承载能力较低,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5.地基勘察报告(共37张)
![5.地基勘察报告(共37张)](https://img.taocdn.com/s3/m/8fe50e4b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14.png)
建筑工程系 2012.9
第1页,共37页。
主要 内容 (zhǔyào)
第2页,共37页。
概述
地基(dìjī)勘察 目的
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建筑场地 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
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
重
的工程地质资料
要
性
认识场地的地质条件,分析它与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可补充适当 物探和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作
第26页,共37页。
地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察方法
地基勘察(kānchá)方法
第27页,共37页。
评价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合理确定勘察
目的
工作提供依据
工程地质测
手段
绘与调查(diào chá)
对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 造、地下水与地表水、不良地质现象进
行调查研究与必要的测绘工作
自然中的褶皱
第9页,共37页。
断裂构造
断裂(duàn liè)构造
(岩体受力断裂使原有的连续完整性遭受破坏)
节理
(沿断裂面两侧的岩层发生位移或仅 有微小错动)
断层
(发生了相对位移)
第10页,共37页。
自然(zìrán)中的节理
第11页,共37页。
断层类型
自然(zìrán)中的断层
第12页,共37页。
因,土性指标值较离散)
第35页,共37页。
地基勘察报告书
任务要求及勘察工作概况;
报告书 内容(nèiró ng)
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良地
质现象及地震设计烈度;
场地的地层分布、岩石和土的均匀性、物 理力学性质、地基承载力和其它设计计算指标;
工程勘察报告地基与基础调查
![工程勘察报告地基与基础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d99d494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8.png)
工程勘察报告地基与基础调查工程勘察报告地基与基础调查一、调查目的本报告旨在对工程地基与基础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地质、地下水位以及其他影响基础安全稳定的因素,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调查范围调查范围涵盖工程所在地区及其周边,包括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土壤力学性质等相关要素。
三、调查内容1. 地理位置与地势根据现场实地测量和相关图纸资料调查,确定工程地理位置和地势特征。
包括工程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势等情况。
2. 地质调查(1)岩性调查:对工程区域进行地质钻探和岩芯采样,分析地层成分、岩性特征以及地层的厚度等情况。
(2)断裂与裂隙:通过地质钻探和地层差异分析,了解区域内可能存在的断裂和裂隙情况,评估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3)软土地层:对于存在软土地层的情况,进行地下水位测量、土壤取样分析等工作,研究土壤的渗透性、压缩性等特性。
3. 水文地质调查(1)地下水位调查:采用水位计等测量工具,测量工程区域的地下水位,确定施工期间和工程使用期间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2)水文地质地貌分析:通过查阅历史地质和水文记录,了解地下水的形成和演化规律,评估地下水对工程地基的可能影响。
4. 土壤力学性质调查(1)采样与试验:根据工程需要,在工程区域内采取岩芯取样、土壤采样,并进行相关试验,评估土壤的力学性质,包括承载力、抗剪强度等。
(2)地基沉降:通过局部或全面的地基沉降观测,了解地基沉降速率和沉降的影响范围。
5. 地震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区地震活动性、地质灾害历史以及地质构造情况,评估工程地基与基础在地震和地质灾害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调查结果1. 地理位置与地势工程位于城市郊区,地势相对平坦,无特殊地质地貌特征。
2. 地质调查(1)岩性调查结果显示,工程区域主要地层为页岩和砂岩,地层较稳定。
(2)经过断裂和裂隙分析,未发现明显的断裂和裂隙存在,地基稳定性较好。
(3)通过土壤力学试验,确定工程区域土壤承载力适宜,具备良好的抗剪强度。
如何看地勘报告(367)
![如何看地勘报告(367)](https://img.taocdn.com/s3/m/dcf6ea510740be1e640e9a4e.png)
不论做设计还是做施工,都要学会看勘察报告,但是一份报告那么多数据,到底哪些是重点呢?真的很头大,有木有。
但是,你们有贴心的小编呀~是不是,这些都不是问题,哈哈哈1、如何阅读勘察报告(1)直接看结束语和建议中的持力层土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地基类型以及基础砌筑标高。
(2)地基承载力一般以千帕kPa为单位,1kPa=1kN/m2。
(3)从持力层土质提供的承载力特征值大小可以初步判断土质的好坏。
一般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80kPa的为好土,低于180kPa的可认为土质不好。
(4)回填土的承载力一般为60~80。
一些层数低矮的丙丁类建筑,例如单层砖房住宅、单层大门、荷载比较小的临时建筑(构筑)物,基础可以落在回填土上。
(5)看基础砌筑标高即确定埋深。
基础尽量浅埋。
基础不得埋在冻土深度范围内,否则基础会受到冰反复胀缩的破坏性影响。
"基础的冰冻深度和±0.000的绝对标高"两项一般要求明确写在结构总说明中。
2、结合钻探点号看懂地质剖面图及确定基础埋置标高设计人员第一步应该以报告中建议的最高埋深为起点,用铅笔画一条水平线从左向右贯穿剖面图,看看此水平线是否绝大部分落在报告建议的持力层土质标号层范围之内。
1如果此水平线完全落在该范围之内,则建议标高适合作为基础埋置标高。
2如果此水平线绝大部分落在该范围之内,小部分(小于5%)落在该范围之外(落在不大有利的土质上),这时本着基础宜浅埋的经济原则,判定建议标高适合作为基础埋置标高,但日后与勘察单位一起验槽时,要共同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这局部的不利土层。
一般的处理措施是局部换填或是局部清掉,视具体情况加豆石混凝土或素混凝土替换。
3此水平线绝大部分落在该范围之外,则建议标高不适合作为基础埋置标高,须进一步降低该标高。
3、重点看结语或建议中对饱和软土的液化判别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即饱和软土,但不包括黄土)在地震强度的作用下的液化判别其重要性已经上升为抗震规范中的强条。
地质勘查报告
![地质勘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3bde560804d2b160b4ec0d0.png)
地质勘查报告西宁2014年XXX工程岩土工程详勘报告工程编号:2014-01某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二0一四年九月报告名称: XXX工程勘察阶段:详勘工程编号:2014-01勘察单位:某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勘察日期:二0一四年九月经理:审定:工程负责人:总工程师:审核:目录1.拟建工程概况 (1)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3.地基土物理力学性指标评价及地基土承载力 (4)4.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参数 (5)5.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5)6.场地水、土的腐蚀性评价 (5)7.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6)8.地基土的冻胀性评价 (7)9.结论与建议 (7)10.附图、附表 (8)毕业设计项目岩土工程详勘报告1.拟建工程概况我公司受青海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委托,为青海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拟建XXX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独立基础。
1.1勘察的目的及技术要求1.1.1勘察目的勘察目的主要是为XXX工程建设项目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和不良地质作用提出建议。
1.1.2技术要求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滨、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并对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进行评价。
2)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3)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在抗震设防区,应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5)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6)详勘报告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
1.2 勘察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5)《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地基与基础勘察单位工程勘察质量检查报告
![地基与基础勘察单位工程勘察质量检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10c366b02020740be1e9b9c.png)
勘察单位工程勘察质量检查报告工程名称:X X X X X工程地点:XXXXX建设单位:XXXXX勘察单位:XXXXX日期:年月日勘察单位工程质量检查报告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为XXXXX,位于XXXXX,地上层,地下层,建筑面积 m2,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为 m,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耐火等级为二级。
《XX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岩土工程详勘工作,是根据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之技术要求,受XXXXX(甲方)委托。
勘探点深度为20.0~25.0m;勘察主要采用钻探及井探、岩土取样、标准灌入试验、圆锥(重型)重力触探试验、剪切波速测试等方法进行工作。
二、地基验槽(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原为填方区,地形基本平坦。
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主要由第四系粉土、粉质粘土及粉土组成。
(2)水文地质条件:在现场钻探深度内未揭露到地下水,据场地附近水井调查,地下水位埋深在15.0m以下,年变化幅度为1.0m~2.0m,近3~5年最高水位约为13.0m。
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地面蒸发和人工抽采的影响而变化。
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3)场地土类型、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场地内无发震断裂通过,也不存在影响工程安全的诸如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及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稳定,适宜建筑。
三、深基坑支护本工程不涉及深基坑支护。
四、对降水的建议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预测当地的降雨量,提前转移。
洪水灾害的临灾预报是世界性难题,与地形地貌、市政排水、河流分布、降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等都有较大关系。
比较稳妥的办法就是在大雨来临之际提前撤离。
五、对地基处理的建议本工程建筑物基础位于第二层粉砂层上,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30Kpa,能够满足建筑物需求。
不需要其他特殊处理。
六、地基验收经甲方、施工、监理、勘察、设计验收后符合要求。
地勘报告
![地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406a545e518964bcf847ce8.png)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文件千灯镇石浦邻里中心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1 勘察工作概述受昆山市乐居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千灯镇石浦邻里中心一期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本次勘察为一次性详勘。
1.1 工程概况千灯镇石浦邻里中心一期工程位于昆山市千灯镇季广路东侧,大华浦西侧地块。
拟建建筑包括:1#综合用房宿舍A座、1#综合用房宿舍B座、2#宿舍、管理商业、配套商业及配电房,其中1#综合用房宿舍A座、1#综合用房宿舍B座及2#宿舍为6层,框架结构,预估单柱荷载约3000kN;管理商业为2~4层,框架结构,预估单柱荷载约2000KN;配套商业为2层,框架结构,预估单柱荷载约1500kN;配电房为单层砖混结构。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本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判定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
1.2 勘察目的和技术要求本次工程勘察目主要有:为建筑设计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作出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文件千灯镇石浦邻里中心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证和建议;主要任务和技术要求是:⑴查明场地内有无不良地质作用类型、成因、分布、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治方案;⑵查明建筑场地内地层结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⑶对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适宜性作出分析和评价;并提供各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⑷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变化规律,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⑸提供场地土的类型和场地类别,对饱和砂(粉)土的地震液化作出判别;⑹提出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及地基和基础设计施工所需的各种岩土参数。
1.3 勘察工作的依据和技术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文件—《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88)1.4 勘察方案及工作量完成情况工作量完成一览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文件千灯镇石浦邻里中心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野外勘探工作于2012年2月3日至2月5日进行,共计完成勘探点35个,施工技术性钻孔11个、单桥静力触探孔19个及小口径麻花钻5个。
勘察报告
![勘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c39e7e6172ded630a1cb609.png)
2. 2地基土层分布拟建场地由巨厚的第四纪冲积物堆积构成,勘察揭示的地层岩性主要为耕表土、粉质粘土、粉土。
根据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可将勘察揭示的土层自上而下分为3个自然层。
上部(1)~(2)层属第四纪,新近堆积和冲积层(Q4),(3)层属第四纪晚更新世冲积层(Q3al)。
现分述如下:第(1)层杂填土(Q4ml),分布于整个场地:灰黄色,软塑状态,含建筑垃圾,高~中压缩性。
层底高程41.60~42.20m,平均41.87m;层厚0.50~1.00m,平均0.80m。
第(2)层粉土(Q3al),分布于整个场地:灰黄、黄色,湿,稍密~中密状态,局部夹软塑状态粉质粘土薄层,中压缩性。
标贯实测击数一般在4.0~8.0击,平均6.0击。
层底高程34. 50~35.30m,平均34.86m;层厚 6.50~8.00m,平均7.01m。
第(3)层粉质粘土(Q3al),分布于整个场地:灰黄色,可塑状态,含铁锰结核及钙质结核,夹粉土薄层,中压缩性。
标贯实测击数一般在5.0~12.0击,平均8. 7击。
未揭穿,揭示最低层底高程为32.50m,揭示最大层厚2.50m。
3.1 地基土层评价及设计参数各土层主要设计参数建议取值见下表:各土层主要设计参数建议取值见下表:层序岩性承载力特性值fak(kPa)压缩模量Es(MPa)1 杂填土2 粉土150 9.53 粉质粘土220 9.03.3 基础建议根据钻探揭示,该场地地基土层层序稳定,地基土是均匀的,属均匀地基。
场地地基土层由巨厚的第四系沉积层构成,第(1)层为杂填土,均匀性差,土质强度较低且变化较大,第(2)层粉土强度一般,第(3)层粉质粘土强度较高,性质较均匀。
根据场地的基本情况,拟建物建议利用天然地基,依据拟建物的结构型式,一般采用独立基础或其他基础形式,基础一般埋深自然地平面1.0m以下,基础位于(2)层粉土层中。
4 结论1、场地土层分布稳定,由(1)层杂填土、(2)层粉土、(3)层粉质粘土组成。
地基处理检测报告范本
![地基处理检测报告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cabb361fa8956bec0975e3a5.png)
XXXXXXXXXXXXXX地基处理检测报告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检测报告工程名称:XXXXXX地基处理检测检测地点:XXXXXXXXXXXX检测日期: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013年06月14日目录1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工程地质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试验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试验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检测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检测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检测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检测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1:检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2: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综合成果图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基处理勘察报告
![地基处理勘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9fc4a4fbceb19e8b8f6baf1.png)
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大型芳烃项目地基处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中国化学工程第一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12年6月中国化学工程第一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 大型芳烃项目地基处理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 法定代表人:方福选 总工程师:刘文东 审定人:任存义 审核人:王郁恺 项目负责人:王郁恺 技术负责人:陈伟地址:河北省沧州市御河路 28号 邮编目录I文字部分.......................................................... 页码1. 前言 (1)2. 勘察目的及工作手段 (2)3. 场地概况及地层结构 (3)4. 场地地下水 (5)5. ..........................................................................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56.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 (6)7. 地基土处理 (8)8. 结论与建议 (8)附表: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层统计结果表U图表部分 ....................................................... 附录号1.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001)2. 地质岩性剖面图图例 (002)3. 地质岩性剖面图.................... 003〜0214. 地质柱状图及静力触探试验成果图 ............. 022〜1095. 十字板剪力试验成果图.................. 110〜1176. 土工试验分层汇总表................... 118〜1367. 综合压缩曲线成果图 (137)附件1:土工试验报告附件2:水质分析报告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大型芳烃项目地基处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1. 前言受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为其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大型芳烃项目地基处理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如何看懂地勘报告2017-11-16
![如何看懂地勘报告2017-11-16](https://img.taocdn.com/s3/m/f81471157cd184254b35351b.png)
如何看懂地勘报告系统分类:技术资料专业分类:岩土工程不论做设计还是做施工,都要学会看勘察报告,但是一份报告那么多数据,到底哪些是重点呢?1、如何阅读勘察报告(1)直接看结束语和建议中的持力层土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地基类型以及基础砌筑标高。
(2)地基承载力一般以千帕kPa为单位,1kPa=1kN/m2。
(3)从持力层土质提供的承载力特征值大小可以初步判断土质的好坏。
一般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80kPa的为好土,低于180kPa的可认为土质不好。
(4)回填土的承载力一般为60~80,不宜作为建筑物的地基,除非进行必要的地基处理。
(5)看基础砌筑标高即确定埋深。
基础尽量浅埋。
基础不得埋在冻土深度范围内,否则基础会受到冰反复胀缩的破坏性影响。
"基础的冰冻深度和±0.000的绝对标高"两项一般要求明确写在结构总说明中2、结合钻探点号看懂地质剖面图及确定基础埋置标高设计人员第一步应该以报告中建议的最高埋深为起点,用铅笔画一条水平线从左向右贯穿剖面图,看看此水平线是否绝大部分落在报告建议的持力层土质标号层范围之内。
1)如果此水平线完全落在该范围之内,则建议标高适合作为基础埋置标高。
2)如果此水平线绝大部分落在该范围之内,小部分(小于5%)落在该范围之外(落在不大有利的土质上),这时本着基础宜浅埋的经济原则,判定建议标高适合作为基础埋置标高,但日后与勘察单位一起验槽时,要共同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这局部的不利土层。
一般的处理措施是局部换填或是局部清掉,视具体情况加豆石混凝土或素混凝土替换。
3)此水平线绝大部分落在该范围之外,则建议标高不适合作为基础埋置标高,须进一步降低该标高。
3、重点看结语或建议中对饱和软土的液化判别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即饱和软土,但不包括黄土)在地震强度的作用下的液化判别其重要性已经上升为抗震规范中的强条。
一般来说,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在强震时不会发生整体倾覆,即使遇上罕遇地震,建筑一般也是坍塌而不是倾覆。
教你如何看懂地质报告
![教你如何看懂地质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96d7eaf65ce050876321329.png)
【筑业课堂】教你如何看懂地质报告1、如何阅读勘察报告(1)直接看结束语和建议中的持力层土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地基类型以及基础砌筑标高。
(2)地基承载力一般以千帕kPa为单位,1kPa=1kN/m2。
(3)从持力层土质提供的承载力特征值大小可以初步判断土质的好坏。
一般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80kPa的为好土,低于180kPa 的可认为土质不好。
(4)回填土的承载力一般为60~80。
一些层数低矮的丙丁类建筑,例如单层砖房住宅、单层大门、荷载比较小的临时建筑(构筑)物,基础可以落在回填土上。
(5)看基础砌筑标高即确定埋深。
基础尽量浅埋。
基础不得埋在冻土深度范围内,否则基础会受到冰反复胀缩的破坏性影响。
"基础的冰冻深度和±0.000的绝对标高"两项一般要求明确写在结构总说明中。
2、结合钻探点号看懂地质剖面图及确定基础埋置标高设计人员第一步应该以报告中建议的最高埋深为起点,用铅笔画一条水平线从左向右贯穿剖面图,看看此水平线是否绝大部分落在报告建议的持力层土质标号层范围之内。
1如果此水平线完全落在该范围之内,则建议标高适合作为基础埋置标高。
2如果此水平线绝大部分落在该范围之内,小部分(小于5%)落在该范围之外(落在不大有利的土质上),这时本着基础宜浅埋的经济原则,判定建议标高适合作为基础埋置标高,但日后与勘察单位一起验槽时,要共同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这局部的不利土层。
一般的处理措施是局部换填或是局部清掉,视具体情况加豆石混凝土或素混凝土替换。
3此水平线绝大部分落在该范围之外,则建议标高不适合作为基础埋置标高,须进一步降低该标高。
3、重点看结语或建议中对饱和软土的液化判别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即饱和软土,但不包括黄土)在地震强度的作用下的液化判别其重要性已经上升为抗震规范中的强条。
一般来说,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在强震时不会发生整体倾覆,即使遇上罕遇地震,建筑一般也是坍塌而不是倾覆。
地勘报告识图
![地勘报告识图](https://img.taocdn.com/s3/m/46a2e86ba26925c52cc5bf36.png)
1、如何阅读勘察报告(1)直接看结束语和建议中的持力层土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地基类型以及基础砌筑标高。
(2)地基承载力一般以千帕kPa为单位,1kPa=1kN/m2。
(3)从持力层土质提供的承载力特征值大小可以初步判断土质的好坏。
一般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80kPa的为好土,低于180kPa的可认为土质不好。
(4)回填土的承载力一般为60~80,不宜作为建筑物的地基,除非进行必要的地基处理。
(5)看基础砌筑标高即确定埋深。
基础尽量浅埋。
基础不得埋在冻土深度范围内,否则基础会受到冰反复胀缩的破坏性影响。
"基础的冰冻深度和±0.000的绝对标高"两项一般要求明确写在结构总说明中。
2、结合钻探点号看懂地质剖面图及确定基础埋置标高设计人员第一步应该以报告中建议的最高埋深为起点,用铅笔画一条水平线从左向右贯穿剖面图,看看此水平线是否绝大部分落在报告建议的持力层土质标号层范围之内。
1如果此水平线完全落在该范围之内,则建议标高适合作为基础埋置标高。
2如果此水平线绝大部分落在该范围之内,小部分(小于5%)落在该范围之外(落在不大有利的土质上),这时本着基础宜浅埋的经济原则,判定建议标高适合作为基础埋置标高,但日后与勘察单位一起验槽时,要共同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这局部的不利土层。
一般的处理措施是局部换填或是局部清掉,视具体情况加豆石混凝土或素混凝土替换。
3此水平线绝大部分落在该范围之外,则建议标高不适合作为基础埋置标高,须进一步降低该标高。
3、重点看结语或建议中对饱和软土的液化判别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即饱和软土,但不包括黄土)在地震强度的作用下的液化判别其重要性已经上升为抗震规范中的强条。
一般来说,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在强震时不会发生整体倾覆,即使遇上罕遇地震,建筑一般也是坍塌而不是倾覆。
但对液化地基上的建筑倾斜或是倾倒却是很可能的,这是因为平时地基土中的水分同土"紧密团结"为一体,与土共同承托支持整个建筑物的重量,这时土中的水分是有利的。
砚山县稼依烈士宫改造工程地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砚山县稼依烈士宫改造工程地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89a2f74ad02de80d4d840f0.png)
砚山县稼依烈士宫改造工程地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一.前言(一).拟建工程概况砚山县稼依烈士宫,位于砚山县城西北59km处地稼依镇政府所在地,占地10912m²,始建于1950年,宫内陈列着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军一一六团为我州人民地解放事业在剿匪战斗中英勇牺牲地236名烈士地部分遗物,是全州目前唯一地烈士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116团指战员,转战千里,奉命对玉溪.红河.文山等地区地反动武装进行围剿,1950年~1951年,先后肃清了这些地区地匪患,有236名指战员光荣牺牲.该团为悼念牺牲地战友,让后人永远追念先烈地丰功伟绩,经请示上级批准,与地方协商,用稼依原开文垦殖局碾房作烈士宫.立高2.1m.宽1.1m地青石碑1块,碑上刻有简介及在上述地区战斗中牺牲地236位烈士地名字.1960年砚山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修缮,增建3幢平瓦房,正面3幢为纪念大厅,厅内正中立有纪念碑,纪念厅内陈放着烈士地遗物,纪念厅两侧各有1幢规格相同地平房,为陈列室.1999年,稼依烈士宫被砚山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县人民政府拨款对正厅进行了修缮.受砚山县民政局地委托,文山蔚鑫地矿工程勘察有限公司对其稼依烈士宫改造工程场地地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本次勘察阶段为详勘.本公司接受勘察任务后,砚山县民政局下达了勘察委托书并与本公司签订了勘察合同.场地内拟建一幢管理用房,平行于烈士宫纪念馆布置,地面以上层高二层,无地下室,砖混结构,上部荷载1600kN,荷载较小.基础形式均设计为条形基础,以②层砾质粘性土为基础持力层,并进入持力层1.2m以上,以确保基础稳定.勘察期间场地已整平,地形较为平坦,属平坦场地,整平标高为-0.41 ~-0.23m,与现状地面标高一致,±0.00m标高为0m(即与烈士宫纪念馆圈梁顶面水平)(二).勘察阶段及勘察等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相关条文规定,结合本项目拟建筑物地现状及场地地质情况综合判定,本工程为破坏后果不严重地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地形地貌简单,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三级;地基内岩土种类单一,性质变化不大,无特殊性岩土,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三级.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确认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丙级.根据业主要求,本次勘察按详细勘察阶段进行.(三).勘察目地.任务要求1.勘察目地为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地勘察报告.2.勘察任务要求(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地建筑总平面图,场区地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地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地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地建议;(3)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地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地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4)查明埋藏地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地埋藏物;(5)查明地下水地类型.埋藏条件.补给及排泄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6)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地腐蚀性;(7)确定场区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判定场地土类别,建筑场地类别,进行场地与地基地地震效应评价,划分对建筑有利.一般.不利或危险地段.(四).勘察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钻探﹑井探﹑槽探操作规程》(YS5208—2000);(6)《岩土工程现场描述规程》(YS5205—2000);(7)《土地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8)《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9)《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10)《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12)《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建质﹝2003﹞144号) ;(13)《云南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9年3月27日);(14)《勘察合同》;(15)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五).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1.勘察方法及采用地技术手段勘察方法是:遵循上述国家现行有关技术规范,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相互配合.相互验证,对拟建工程场地进行详细岩土工程勘查,综合分析.研究所获取地各种资料,认真.精心编制勘察成果报告.勘察采用地技术手段包括:工程地质调查.岩土工程钻探.岩土工程测试(即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采样进行腐蚀性分析及勘察点工程测量.2.勘探孔布置情况及深度控制原则本次勘察遵循上述国家现行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结合场地勘察等级和建设方提供地建筑平面总图,勘探孔主要沿建构筑物地周边线和角点布置,其中:(1)钻孔间距按7.8~12.1m进行布孔,共布置6个勘探孔;(2)勘探孔深度严格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规范,勘探孔深度除应满足上述两条外,还应满足该规范,已满足规范要求;(3)控制性勘探孔占勘探孔总数地1/2以上.详见附表2《地层统计表》.3.勘探孔布置方式及水准基点情况本次勘察布孔系据甲方提供地拟建工程平面总图,以南面已建一层烈士宫纪念馆墙拐角点为假设坐标原点(已用油漆标注),以垂直烈士宫纪念馆长边方向为X轴,以平行烈士宫纪念馆长边方向为Y轴,按钻孔孔口坐标采用全站仪进行布孔.本次勘察采用假设高程系统,以已建一层烈士宫纪念馆圈梁顶面高为假设±0.00m(已用油漆标注),场地内各孔口高程均引用该处高程点.采用全站仪对各个勘探孔进行高程测量及坐标落放.详见附图1《砚山县稼依烈士宫改造工程地基岩土工程勘查钻孔分布平面位置图》及附表1《勘探点一览表》.(六).工作时间及实际完成工作量统计勘察外业工作自2011年3月11日进场,布置勘探孔及准备工作,组织Xy—100型液压式工程钻机1台和相关试验设备及施工技术人员进入现场施工,至2011年3月14日结束,历时4天;2011年3月25日以后,转入室内资料综合整理.分析研究及勘察成果报告地编写与制印.完成地主要工作量为钻孔6个,共计88.2m;勘察实际完成工作量,详见表1及附表1《勘探点一览表》.1.工作时间(1)准备工作:2011年3月10日~2011年3月10日(2)野外作业:2011年3月11日~2011年3月14日(3)资料整编:2011年3月25日~2011年4月4日(4)提交报告:2011年4月6日2.实际完成工作量统计勘察工作量统计表表1(七).勘察工作质量评述本次勘察严格按照国家规程.规范以及设计单位地勘察技术要求进行,收集野外岩土工程资料内容齐全.可靠,满足报告编制要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依据地原始资料,均进行整理.检查.分析,确认无误后才使用;内业资料整理,图件均实现CAD成图,文字.图件清晰.美观;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已查明,提交地各类岩土参数有据可依,勘察成果资料满足勘察委托书和规程.规范要求,可供施工图设计使用.(1)钻孔孔口坐标及孔口标高测量,由我公司依据甲方提供地拟建工程平面总图采用全站仪.水准仪进行施测;(2)工程地质调查,采用路线法.辅以追索法进行调查测绘,并采用半仪器法定点;(3)工程钻探:采用Xy—100型液压式工程钻机,硬质合金钻头,回转钻进,全断面取芯,土体部分干钻,岩石部分清水钻进;(4)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采用锤重63.5kg,落距76cm ,自动脱钩自由落锤法贯入试验地碎石类土层中,记录每打入10cm地锤击数,以获取试验地碎石类岩土层地力学强度指标;(5)土样采集及分析:采用薄壁敞口对分式取土器,静压法取样.现场封存,满足《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H/T50123—1999);(6)室内试验:采用WG—IB型三联固结仪进行土地压缩性试验,采用ZJ—2型等应变直剪仪进行土地剪切试验;其它试验采用常规设备及仪器进行;(7)水位测量:钻孔施工结束48小时后采用电子水位计进行量测,误差小于2cm;(8)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利用北京理正岩土工程勘察软件CAD8.13版软件和参照有关规范规定进行资料地整理工作.二.场地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勘察场地位于砚山县稼依镇,砚山县第二中学旁侧烈士宫内,地理坐标:东经103°56′57.6″,北纬23°44′15.8″.稼依镇地处云南省东南部,砚山西北部,距砚山县城59km,该镇到县城道路为柏油路;进镇道路为水泥路;镇内主干道均为硬化地路面.场地北面为市政道路,路面较宽较好;根据规划要求,烈士宫主干道由大门至烈士宫纪念馆,道路宽度为6m,烈士宫内主要以人行道为主,规划交通以安全便利.便于施工养护为原则.现场地内纵横向水泥道路通畅,路面较好.场地交通较为方便,车辆可直接进入场地,水电可就近解决,施工较为方便.(二).地形地貌拟建工程场地属残丘波地地貌,波地地形平缓开阔,被砾质粘性土所覆盖.拟建场地钻孔位置地坪面高-0.41~-0.23m,相对高0.18m,属整平平坦场地.整个稼依烈士宫内地形较为平坦,外围地形开阔平缓,东为农用耕地,南邻砚山县第二中学,西至农户菜园,北邻城镇道路,无较大陡坎及陡坡,地形地貌较为简单.(三).场区地层岩性拟建工程场地分布地新生界内(Q)地层,即为拟建工程场地地地基岩.土.依据成因类型.结构特征.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拟建工程场地地地基岩.土可划分为2个单元层,由上至下.自新到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植物(Q pd)层(1)耕作土①:褐黄.棕褐.灰褐,稍湿,不均匀,松散.以粘土为主,含大量植物根系及腐蚀质,偶含少量碎粒,土质松软.层厚0.4~0.6m,平均层厚0.53m.该层于场地内均有分布.2.第四系残积(Q el)层(1)砾质粘性土②:褐黄.褐灰.灰白.棕黄.黄白等色,色较杂,湿,可~坚硬状态,均匀,以粘土为主,夹杂大量地砾石,砾石成份为泥岩.灰岩.砂岩等,砾石呈棱角.次棱角.次圆状,粒径0.2~15cm不等,含量约15~35%,砾石含量从上往下渐增加.顶板埋深0.4~0.6m,本地段砾质粘性土厚度较大,本次勘察未能揭穿,最大揭露厚度达15.2m.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原始击数)N=5~8击/10cm,平均锤击数6.2击/10cm,属低~中等压缩性土.该层于场地内均有分布.(四).地震效应分析与评价1.地震概况本区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较频繁,但震级不大,属于地震相对稳定区,百年未发生过强烈地震.区内近年来实测地震大多在2~4级.1960年西畴鸡街发生地4.8级地震.2000年1月27日弥勒~邱北发生地5.5级地震和2005年8月13日文山秉烈发生地5.3级地震均波及本区.其中文山秉烈发生地5.3级地震造成附近地部分民房倒塌.墙裂.掉瓦,水渠.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遭受到不同程度地损坏.近年来文麻断裂带上微震频繁,人能觉察者每年2~3次,地震活动与文山~麻栗坡活动性大断裂地走滑运动有直接关系,地震强度有增高地趋势,应引起重视.2.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液化及抗震地段划分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可知砚山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属于第三组.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1.3,从场地土地性质判定,基岩以上土层以中硬土为主;该场地基岩以上覆盖层厚度大于5m,根据表;拟建场地地面下不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按有关规定拟建建筑应按6度设防,场地土不需进行液化判别和处理,可不考虑场地土地地震液化及震陷影响.拟建工程场地地基内岩土种类单一,地形开阔.平坦,②层砾质粘性土密实.均匀,基岩以上土层以中硬土为主,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拟建场地属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五).水文地质条件由于该场地地势相对较高,周围地形起伏不大,岩土层含水透水性弱,勘察期间无地表水体存在,其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水量极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本场地地下水位埋深较大,本次勘察在钻孔揭露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可不考虑地下水对拟建工程地影响.(六).不良地质现象外围断层距本场地较远,且都不具活动性.勘察期间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地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现象.三.拟建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一).场地稳定性与建筑适宜性评价根据区域地质构造资料,本地区地断层距场地较远,拟建场地内无活动性断层通过,仅局部有小地褶皱和节理裂隙构造;建筑场地处于一个地质构造运动相对稳定地地带,场地上部覆盖层为植物层及残积层,场地稳定性一般;场地勘察期间未发现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场地属于平坦场地,场地内及其较近位置未发现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地埋藏物;综上所述,所建筑场地动力地质作用影响较弱,环境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土质均匀,建筑场地稳定性一般,工程建设适宜性为适宜.(二).地基均匀性评价地基内地层结构简单,层序较少,各岩土层在水平向地分布及厚度起伏较小,故本建筑场地综合评价为均匀地基建筑场地.(三).土对建筑材料地腐蚀性分析勘察场地位于砚山县稼依烈士宫内,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G场地环境类型划分标准,该拟建工程场地环境类型属于Ⅱ类.取腐蚀土样2组,采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2腐蚀性评价作为标准.从取土样腐蚀性测试结果:SO42-=5~10mg/kg,Mg2+=1~2mg/kg,pH=6.6~6.7,CO2=6~21mg/kg,HCO3-=28~51mg/kg,Cl-=0~1mg/kg,Ca2+=2~5mg/kg.a.按环境类型据表,土对混凝土结构为微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据表,土对混凝土结构为微腐蚀性.受环境类型影响和受地层渗透性影响,场地内地土对混凝土结构综合评定为微腐蚀性.b.据表,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地钢筋为微腐蚀性.c.据表,土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根据上述判别,得出如下结论:(1)拟建工程场地处于干旱区,场地环境类型属于II类.(2)受环境类型影响和受地层渗透性影响,场地内地土对混凝土结构综合评定为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地钢筋为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基础设计时应按《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地有关规定采取相应地防腐蚀措施.(四).岩土参数地统计.分析和选用(1)本次勘察根据岩土层试验条件适应性选择原位测试方法和采取土试样进行室内试验及地方经验等多种方法获取场区地层地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②层砾质粘性土进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并对②层砾质粘性土采取原状及扰动样.原位测试严格按相关试验规程控制,试验成果可靠性高.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共采取土工试验样8组,其中6组为原状土样,2组为扰动土样.6组原状土样作颗粒分析.2组扰动土样作腐蚀性分析,由“国土资源部昆明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承作,实验结果具体见附件1《土工检验报告》.(2)岩土物理力学指标以岩土层为单元进行分析,剔除异常和误差较大地数据后进行数理统计,各类岩土指标统计表详见附表2~5.通过对各土层物理指标分析,场地地基土层划分正确,各指标客观地反映了地基地实际情况.(3)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地选取原则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等规范要求进行,其中地基承载力指标取特征值.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地选取根据工程等级.岩土性质按室内试验.原位测试成果并结合当地经验等情况综合取值.地基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承载力及桩基参数(具体见附表5《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建议值见表2.地基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承载力及桩基参数建议值表2(五).各岩土层作为地基地适宜性评价1.第四系植物(Q pd)层(1)耕作土①:该土层均匀性和密实性极差,结构松散,层厚0.4~0.6m,平均层厚0.53m,层厚较薄.承载力特征值f ak=40kPa,承载力极低,不能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2.第四系残积(Q el)层(1)砾质粘性土②:均匀.低~中等压缩性,可~坚硬状,层位稳定,分布于整个场地.顶板埋深0.4~0.6m,本地段砾质粘性土厚度较大,本次勘察未能揭穿,最大揭露厚度达15.2m.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原始击数)N=5~8击/10cm,平均锤击数6.2击/10cm,承载力特征值f ak=180kPa,承载力较高,层位稳定,分布于整个场地,可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四.基础形式地选择与评价场地位于耕地内,地基内①层耕作土由于承载力极低,厚度较薄,不能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选用持力层;②层砾质粘性土层顶埋深0.4~0.6m,埋置较浅,该层承载力较高,能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选用持力层.拟建管理用房,平行于烈士宫纪念馆布置,地面以上层高二层,无地下室,砖混结构,上部荷载1600kN,荷载较小.基础形式建议为条形基础,以②层砾质粘性土为基础持力层,并进入持力层 1.2m以上,以确保基础稳定.五.支护情况拟建场地位于砚山县稼依烈士宫内,勘察期间场地已整平,地形较平坦.场地周围无较大陡坡及陡坎,局部小陡坎存在地方均已采用挡墙作支护处理,场地基本稳定,不用作支护处理.六.结论与建议(一).结论通过本次勘察工作,现已查明场地内地土体结构,各土层地深度.层厚及其变化规律,物理力学性质,承载力特征值f ak,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作用等,现结论如下:(1)在钻孔所达深度范围内,该场地地层全为第四系(Q)构成.依据成因类型.结构特征.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拟建工程场地地地基岩.土可划分为2个单元层,由上至下.自新到老分别为①层耕作土及②层砾质粘性土.(2)地基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承载力及桩基参数(具体见附表5《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建议值见表2.(3)拟建场地处于干旱区,环境类型属于II类.场地所处位置相对较高,勘察期间无地表水分布;本场地地下水位埋深较大,本次勘察在钻孔揭露深度范围内未发现地下水,可不考虑地下水对拟建工程地影响.受环境类型影响和受地层渗透性影响,场地内地土对混凝土结构综合评定为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地钢筋为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基础设计时应按《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地有关规定采取相应地防腐蚀措施.(4)拟建管理用房,基础形式建议为条形基础,以②层砾质粘性土为基础持力层,并进入持力层1.2m以上,以确保基础稳定.(5)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可知砚山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属于第三组.根据该规范可知,本场地基岩以上土层以中硬土为主,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属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6)本次勘察结果表明,所建筑场地动力地质作用影响较弱,环境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土质均匀,建筑场地稳定性一般,工程建设适宜性为适宜;地基均匀性为均匀.(二).建议(1)基础开挖时宜采取保湿措施,边坡应及时维护,防止失水干缩.基础开挖到位需及时浇灌,以免开挖面暴露时间过长,被水浸泡,从而降低持力层地承载力.修建后应加强环境绿化工作.(2)基础开挖时应注意建筑地基基础各土层因风化造成地差异性变化,要加强基础施工验槽工作,遇到不同地岩土工程问题要有针对性分别对待和处理.(3)整个场地应完善排水措施,并与场外排水措施相接,杜绝雨季地表水大量渗入地下,降低因地基固结引起地地表变形.文山蔚鑫地矿工程勘察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四月五日。
勘查地质设计实验报告
![勘查地质设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d5dc9a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3.png)
勘查地质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地勘查和实验数据的收集,全面了解勘查地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实地勘查的方法和技巧,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和合理的设计建议。
二、实验方法1. 选择适当的勘查地点,考虑到地质环境的代表性和可行性。
2. 进行现场地质勘察,包括地貌、地层、地下水位等的观察和检测。
3. 采集地质样本,包括土壤和岩石的采集,并进行详细的实验室分析。
三、实验过程和结果1. 现场地质勘察我们选择了某城市周边的一个施工地点进行实地勘察。
勘察时,首先观察到了该地区的地貌特征,主要是由山地和河流构成的。
接着,我们观察了地层情况,发现了多层次的地层,包括顶盐层、砂岩层和泥岩层等。
最后,我们还进行了地下水位的检测,发现地下水位较浅。
2. 实验室分析我们采集了土壤和岩石样本,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室分析。
土壤样本的分析主要包括粒径分析、含水率测定和含盐量测定等。
岩石样本的分析主要包括岩石成分和岩性的鉴定等。
经过实验室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土壤样本的粒径分布范围较广,含水率较高,含盐量一般。
2. 岩石样本的成分主要是石英、长石和云母等,岩性主要是砂岩和泥岩。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该地区的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包括多层次的地层和较浅的地下水位等。
2. 土壤样本的物理性质较为适中,适合作为基础工程的填土材料。
3. 岩石样本的成分和岩性适合作为建筑材料或者辅助工程的支护材料。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勘查地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学会了实地勘查和实验数据的收集技巧。
同时,我们意识到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准确的地质资料和合理的设计建议对于工程的安全和经济性是至关重要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实地勘查的能力,并运用地质数据分析的技术提升我们的设计水平。
同时,我们也将不断学习和探索,为勘查地质设计的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张三, "勘查地质设计理论与设计"《地质设计学报》, 2010.- 李四, "现代工程勘察地质学"《工程勘察》,2008.。
工程勘察报告土壤力学性质及地基承载力评估
![工程勘察报告土壤力学性质及地基承载力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6fef92f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5.png)
工程勘察报告土壤力学性质及地基承载力评估工程勘察报告土壤力学性质及地基承载力评估为了准确评估所选工程地区的土壤力学性质和地基承载力,本报告将对相关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
以下是报告的具体内容:1. 背景介绍1.1 工程地点本次工程勘察位于xxx地区,地理坐标为xxx。
地区气候温和,无明显地质灾害。
1.2 工程目标工程目标是在该区域建造一座xxx建筑,为此需要对土壤力学性质和地基承载力进行评估。
2. 勘察方法2.1 勘察范围勘察范围涵盖了整个建筑物的预计基础范围,并与现场工程师协商确定。
2.2 现场勘察2.2.1 地质勘察通过地质勘察,采集样本并进行分析,以确定区域的地质类型、地层结构和土壤特征。
2.2.2 土壤采样根据勘察范围,采集了若干土壤样本,并在实验室进行进一步测试和分析。
2.3 实验室测试为了评估土壤力学性质和地基承载力,对土壤样本进行了以下测试:2.3.1 重度测试通过重度测试,确定土壤的单位重力、饱和度和含水量等参数。
2.3.2 颗粒分析颗粒分析测试用于确定土壤颗粒的分布特征和粒径曲线,进一步确定土壤的土工特性。
2.3.3 压缩试验通过压缩试验,评估土壤的压缩性和压缩模量,并确定与地基承载力相关的参数。
2.4 数据分析通过对现场勘察和实验室测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3.1 土地类型根据地质勘察和土壤测试结果,确认该区域土壤主要为xxx类型。
具体地层结构为xxx。
3.2 土壤力学性质经过实验室测试和数据分析,得出土壤的单位重力、饱和度、含水量、压缩性和压缩模量等力学性质参数。
3.3 地基承载力评估结合土壤力学性质参数和现场勘察数据,对地基承载力进行评估,得出建筑物在该地区适宜建造且不会出现严重地基沉降的结论。
4. 建议4.1 地基处理根据地质和土壤力学性质的评估结果,建议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2 监测与维护建议在建造完成后进行定期地基监测,并根据需要进行维护和修复工作,以保证地基的长期稳定性。
地基勘察成果报告
![地基勘察成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510d5f4fc4ffe473268ab62.png)
地基勘察成果报告
地基勘察成果报告 钻 孔 柱 状 图
地基勘察成果报告
地基基础
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2)拟建工程概况; 3)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 4)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 5)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 值; 6)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 7)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8)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 9)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对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的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提出 建议,并宜进行不同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提出对设计、施工和现场监测 要求的建议;对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预测, 提出监控和预防措施的建议。
地基勘察成果报告
勘察报告中与基坑工程有关的内容
基坑工程勘察,应根据开挖深度、岩土和地下水条件以及环境要求,对基 坑边坡的处理方式提出建议。
基坑工程勘察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分析,提供有关计算参数和 建议:
1)边坡的局部稳定性、整体稳定性和坑底抗隆起稳定性; 2)坑底和侧壁的渗透稳定性; 3)挡土结构和边坡可能发生的变形; 4)降水效果和降水对环境的影响; 5)开挖和降水对邻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影响。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与基坑工程有关的部分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与基坑开挖有关的场地条件、土质条件和工程条件; 2)提出处理方式、计算参数和支护结构选型的建议; 3)提出地下水控制方法、计算参数和施工控制的建议; 4)提出施工方法和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5)对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的建议。
地基基础
地基勘察成果报告
(一)勘察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大型芳烃项目地基处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中国化学工程第一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12年6月地址:河北省沧州市御河路28号邮编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大型芳烃项目地基处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法定代表人:方福选总工程师:刘文东审定人:任存义审核人:王郁恺项目负责人:王郁恺技术负责人:陈伟目录Ⅰ文字部分 .................................................页码1.前言 (1)2.勘察目的及工作手段 (2)3.场地概况及地层结构 (3)4.场地地下水 (5)5.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5)6.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 (6)7.地基土处理 (8)8.结论与建议 (8)附表: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层统计结果表Ⅱ图表部分................................................ 附录号1.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001)2.地质岩性剖面图图例 (002)3.地质岩性剖面图 .................................... 003~0214.地质柱状图及静力触探试验成果图 .................... 022~1095.十字板剪力试验成果图 .............................. 110~1176.土工试验分层汇总表 ................................ 118~1367.综合压缩曲线成果图 (137)附件1:土工试验报告附件2:水质分析报告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大型芳烃项目地基处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1.前言受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为其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大型芳烃项目地基处理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大型芳烃项目地基处理场地位于黄骅港中疏港路南侧,东疏港路西侧,场地占地面积2126×1023米,场地地貌单元原属渤海水下岸坡,后经人工冲填至现高程。
冲填土层以淤泥、淤泥质土为主,堆积时间较短,厚度较大,未完成自重固结,属软弱土,须进行地基处理。
厂区地基处理后达到承载力特征值80kPa,为满足地基处理设计要求,需要对建设场地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目的是查明该区域的土层分布,地质构造以及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为厂区场地地基处理施工图设计(固结排水法)提供设计依据。
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本次勘察主要为场地西部1000亩范围,共布置勘探孔88个,其中取原状土试样孔44个,静力触探试验孔44个,十字板剪力试验孔8个,孔深一般为15~25m,控制孔孔深50m。
各勘探孔平面布置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附录号01)。
本次勘察室内土工试验除进行常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外,还选取部分土试样进行固结系数试验、直接快剪试验、渗透试验、颗粒分析试验及前期固结压力试验。
本次勘察勘探点坐标系统采用西安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为黄海高程,采用GPS测放各勘探点位置及各孔口高程。
各勘探孔具体施工位置、类型及孔深详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附录01)。
外业勘察工作于2012年6月1日至6月10日进行。
2.勘察目的及工作手段本次勘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查明场地范围各层岩土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工程特性,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本次勘察工作遵循的技术规范、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TS133-1-20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83-2011);《河北省建筑地基承载力技术规程》(DB13(J)/T48-2005);《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中国化学工程第一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质量体系作业文件。
勘察工作手段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勘察所要解决的问题及现行国家标准、技术规范,采用钻探取土进行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及十字板剪力试验的手段进行本次勘察工作。
钻探施工采用GK-200型钻机,螺旋提土钻及岩心管泥浆护壁回转钻进,采用上提活阀式薄壁取土器及普通取土器,快速连续静压法采取原状土试样。
土样采用腊封,土样箱装运。
静力触探试验采用双桥探头,微机自动记录装置;触探杆最大偏斜度不超过2%;触探头贯入速度为~min;记录每贯入10cm的锥尖阻力与侧壁摩阻力;当未达到预定的贯入深度面出现下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贯入;①触探头的贯入阻力超过额定荷载值的20%;②反力装置失效。
十字板剪力试验采用LMC-210型电测十字板剪力仪,十字板规格50×100mm。
3.场地概况及地层结构场地概况本次勘察项目拟建场地位于黄骅港中疏港路南侧,东疏港路西侧。
本工程场地所处地貌单元原属渤海水下岸坡,后经人工冲填、回填至现高程。
场地基底构造单元属埕宁隆起。
第四纪以来,本区无大的地质构造活动发生,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好。
地层结构本工程场地所处地貌单元原属渤海水下岸坡,后经人工冲填、回填至现高程,本次勘察最大揭露深度米范围内地层主要为:新近回填的冲填土层(Q42ml)、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Q4m)、陆相冲积(Q4al)及上更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Q3mc)形成的粉砂、粉土、粉质粘土及粘土层,按其成因、岩性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共分为12层。
场地内各土层的岩性特征、分布规律详见“综合地质柱状图”(表)、地质柱状图及“地质岩性剖面图”。
综合地质柱状图表4.场地地下水勘察场地原为渤海水下岸坡,后围海造陆,冲填、整平至现高程,勘察期间场地静止地下水位埋深~米,地下水属孔隙潜水,主要受渤海潮汐、大气降水的影响,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米。
本场地地下水水质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根据44#孔水质分析结果,结合前期围海造陆工程及相邻场地勘察报告土、水分析试验结果,场地地下水属“Cl--Na+型水”,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综合评价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强腐蚀性,在长期浸水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强腐蚀性;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强腐蚀性,由于场地地下水位较高,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可按地下水的腐蚀性考虑,设计时应根据国家规范规定采取防腐措施。
5.场地地震效应评价勘察期间场地静止地下水位埋深~米,地表下20米深度内的饱和粉土层主要为第②粉土、③层粉土夹淤泥质粉质粘土、⑤层粉质粘土夹粉土层中的粉土层,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设计时可不考虑场地饱和粉土层地震液化问题。
根据场地各土层的岩性特征及原位测试结果,估算场地20米深度范围内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值为125~135m/s,由区域地质资料可知,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80米;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由地基土的岩土名称和性状,场地覆盖层厚度(>80米)及所估算各土层的剪切波速值,确定场地土的类型:第、①、④层土为软弱土,第②、③、⑤、⑥层土为中软土,第⑦~层土为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Ⅳ类,场地抗震地段属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6.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土样的采取及室内试验仪器本次勘察野外钻探、土样采取、静力触探及十字板剪力试验严格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中的有关要求进行施工,测试数据准确可靠。
土样采取后立即进行密封包装,以保持其天然湿度和结构,所采取的不扰动样等级达到Ⅰ、Ⅱ级标准。
对所取原状土试样依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进行了室内常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选取部分土试样进行固结系数试验、直接快剪试验、渗透试验、颗粒分析试验及前期固结压力试验,压缩试验仪型号为GJY—1600型中压固结仪,剪切试验仪型号为ZQB—4型轻便剪力仪。
试验仪器均经计量检验合格,所得的各项指标均真实可靠,试验成果详见“土工试验报告”(见附件二)。
试验数据的统计及分析为评价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将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标准贯入试验数据进行分层汇总后并进行了认真分析,删除了数据中的异常值,然后分层进行初步统计,统计后根据统计结果,对个别粗大误差进行再次删除,指标删除的标准为舍弃正负三倍标准差之外的数据。
指标平均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Xi —岩土指标实测值;n —岩土指标的统计数量。
指标的标准差σ按下式计算: 指标的变异系数δ按下式计算:统计结果详见附表“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层统计结果表”。
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为确定场地各土层抗剪强度,除对所采取的原状土试样进行直接快剪、固结快剪强度试验外,另在部分钻孔中对上部软土层进行了电测十字板抗剪强度试验,各土层直接快剪、固结快剪试验指标详见“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层统计结果表”(表);十字板抗剪强度试验结果见十字板剪力试验成果图及下表:电测十字板抗剪强度试验结果表表地基土基本参数建议值根据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标准贯入试验及十字板剪力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场地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 ak 及压缩模量Es 建议值如表,为便于地基沉降计算,绘制各土层综合压缩曲线见综合压缩曲线成果图。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 ak 及压缩模量Es 建议值表7.地基土处理拟建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大型芳烃项目工程要求厂区地基处理后土的承载力特征值达到80kPa,上部冲填土层为新近冲填,尚未完成自重固结,呈流塑状态,强度较低,属“欠固结土”,不能满足施工进场要求及建筑物对地基土的强度及变形要求,须对上部土层进行加固处理,根据拟建工程特征、场地土的分布规律及物理力学性质,建议本工程采用塑料排水板真空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
由于第②层粉土及第③层粉土夹淤泥质粘土具强透水性,建议在场地周围设置粘土隔水墙,阻断预压区与周围土层的水力联系,保证预压加固处理效果,预压地基处理设计参数见下表:真空预压地基处理设计参数表78.结论与建议本次勘察最大揭露深度米范围内地层主要为:新近冲填土层(Q42ml)、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Q4m)、陆相冲积(Q4al)及上更新统海陆交互相沉积(Q3mc)形成的淤泥质粘土、粉土夹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粉土层,按其成因、岩性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共分为12层,表层冲填土厚度较大,土质不均,其它各层地基土水平方向分布较稳定,据区域地质资料,本区第四纪以来无大的构造活动发生,场地构造稳定性较好;场地各土层的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承载力特征值见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层统计结果表及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及压缩模量Es建议值表;拟建中佳(沧州)石化有限公司大型芳烃项目工程要求厂区地基处理后土的承载力特征值达到80kPa,上部冲填土层为新近冲填,尚未完成自重固结,呈流塑状态,强度较低,属“欠固结土”,不能满足施工进场要求及建筑物对地基土的强度及变形要求,须对上部土层进行加固处理,根据拟建工程特征、场地土的分布规律及物理力学性质,建议本工程采用塑料排水板真空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