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钢筋量计算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梁的分类梁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如据截面形式,可分为矩形截面梁、T形截面梁、十字形截面梁、工字形截面梁、匚形截面梁、囗形截面梁、不规则截面梁;依据梁与板的相对位置,可分为(正)梁、反梁。
在这里,为方便大家对梁钢筋计算的理解,我们进行如下分类:按照结构工程属性,分为框架梁、剪力墙支承的框架梁、内框架梁、梁、砌体墙梁、砌体过梁、剪力墙连梁、剪力墙暗梁、剪力墙边框梁;按照其在房屋的不同部位,分为屋面梁、楼面梁、地下框架梁、基础梁;依据梁与梁之间的搁置与支承关系,分为主梁和次梁。
而实际上出现于工程项目中一根具体的梁,多数是由上述N种属性的叠加,即不是单纯的某一种梁。
梁钢筋的种类及其作用纵向受力筋。
配置在梁的受拉区(梁下部),承受由弯矩产生的拉力;当荷载比较大时在受压区也配置受力筋,它和混凝土共同承受压力。
弯起筋。
由纵向受力筋在支座处弯起而成,弯起部分用来分担剪力或支座的负弯矩。
架立筋。
配置在梁上部两边,用以固定箍筋的位置以便形成空间骨架,当梁上部设计有纵向受压筋时,可用之代替架立筋。
箍筋。
沿着梁长间隔布置,承担斜截面剪力、限制裂缝的开展及用来固定纵向钢筋。
吊筋。
当主梁上有次梁时,在次梁下的主梁中布置吊筋,承担次梁集中荷载产生的剪力。
腰筋。
当梁在受有弯矩的同时受有扭矩,则应在梁高中部两侧沿梁长布置受扭钢筋,在施工图上用符号“N”表示;当梁的高度超过一定的数值,为保证梁的稳定性,应在梁高中部两侧沿梁长布置构造钢筋,在施工图上用符号“G”表示。
受扭钢筋与构造钢筋一般统称“腰筋”,它需要用拉筋来固定,拉筋的直径一般同箍筋,沿梁长间隔布置,其间距一般为箍筋间距的2倍。
梁的配筋表示方法梁平法施工图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截面注写方式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
具体表示方法详见03G101-1。
梁钢筋的计算梁需要计算的钢筋量如图1表示。
梁钢筋计算的基本方法。
下面以楼层框架梁为例简述钢筋计算的基本方法。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本文主要从预算的角度,结合梁钢筋计算的实例简述梁钢筋的计算方法。
文|王甜甜浙江江南梁钢筋工程量计算在钢筋计算中应该算比较复杂的了,因为梁种类较多,梁中钢筋的种类也较多,且不同的梁钢筋设置存在一些区别,所以在讲述梁钢筋计算之前首先要了解梁的分类、梁中钢筋的种类以及梁的配筋表示方法。
笔者认为在掌握这些知识后,梁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其实不难。
梁的分类梁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如据截面形式,可分为矩形截面梁、T形截面梁、十字形截面梁、工字形截面梁、匚形截面梁、囗形截面梁、不规则截面梁;依据梁与板的相对位置,可分为(正)梁、反梁。
在这里,为方便大家对梁钢筋计算的理解,我们进行如下分类:按照结构工程属性,分为框架梁、剪力墙支承的框架梁、内框架梁、梁、砌体墙梁、砌体过梁、剪力墙连梁、剪力墙暗梁、剪力墙边框梁;按照其在房屋的不同部位,分为屋面梁、楼面梁、地下框架梁、基础梁;依据梁与梁之间的搁置与支承关系,分为主梁和次梁。
而实际上出现于工程项目中一根具体的梁,多数是由上述N种属性的叠加,即不是单纯的某一种梁。
梁钢筋的种类及其作用纵向受力筋。
配置在梁的受拉区(梁下部),承受由弯矩产生的拉力;当荷载比较大时在受压区也配置受力筋,它和混凝土共同承受压力。
弯起筋。
由纵向受力筋在支座处弯起而成,弯起部分用来分担剪力或支座的负弯矩。
架立筋。
配置在梁上部两边,用以固定箍筋的位置以便形成空间骨架,当梁上部设计有纵向受压筋时,可用之代替架立筋。
箍筋。
沿着梁长间隔布置,承担斜截面剪力、限制裂缝的开展及用来固定纵向钢筋。
吊筋。
当主梁上有次梁时,在次梁下的主梁中布置吊筋,承担次梁集中荷载产生的剪力。
腰筋。
当梁在受有弯矩的同时受有扭矩,则应在梁高中部两侧沿梁长布置受扭钢筋,在施工图上用符号“N”表示;当梁的高度超过一定的数值,为保证梁的稳定性,应在梁高中部两侧沿梁长布置构造钢筋,在施工图上用符号“G”表示。
受扭钢筋与构造钢筋一般统称“腰筋”,它需要用拉筋来固定,拉筋的直径一般同箍筋,沿梁长间隔布置,其间距一般为箍筋间距的2倍。
梁钢筋清单工程量、综合单价计算过程

例题4:梁钢筋的费用计算过程分析:本工程现浇混凝土梁钢筋:0104160011.钢筋工程量计算:(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25mm)(1)梁上部通长钢筋:25锚固长度LaE=30d=750mm>500-25=475mm,应弯锚;平直段长度为500-25=475mm≥0.4LaE,弯段长度取15d可满足要求锚固长度要求。
L单根=7200+2×250-2×25+2×15×25=8400(mm)=8.4mN=2(根)(2)左、右负弯矩钢筋:25,负弯矩筋要求锚入支座并伸出Ln/3。
L单根=(7200-2×250)/3+500-25+15×25=3083(mm)=3.083mN=2×2=4(根)(3)梁下部钢筋:25L单根=7200+2×250-2×25+2×15×25=8400(mm)=8.4mN=6(根)(4)抗扭纵向钢筋:18锚固长度LaE=30d=540mm>500-25=475mm,应弯锚;平直段长度为500-25=475mm≥0.4LaE,弯段长度取15d可满足要求锚固长度要求。
L单根=7200+2×250-2×25+2×15×18=8190(mm)=8.19mN=2(根)(5)附加吊筋:14(如图)L 单根=250+2×50+2×(700-2×25)×1.414+2×20×14=2748.2(mm )=2.748m N=2(根)(6)箍筋:φ10(按03G101-1)根据抗震要求,箍筋端头为135°/135°弯钩,且弯钩平直段长度为10d ,所以每个箍筋弯钩增加长度为:10d+0.5D+d =13dL 单根=(300+700)×2-8×25+13×10×2=2117.4(mm )=2.117m12007005.122502720021100507005.1-⨯⨯-⨯-+⨯⎪⎭⎫ ⎝⎛+-⨯=箍筋根数 =44(根)另主次梁相交处应在主梁上沿次梁两边各附加3根箍筋,则:箍筋根数=44+6=50(根)钢筋长度汇总:L φ10=2.117×50=105.85(m )L 14=2.748×2=5.496(m )L18=8.19×2=16.38(m)L25=8.4×2+3.083×4+8.4×6=79.532(m)钢筋清单工程量:Ⅰ级钢φ10以内(010*********):T=105.85×0.617=65.31(kg)=0.065(t)Ⅱ级钢综合(010*********):T=5.496×1.21+16.38×2.00+79.532×3.85=345.61(kg)=0.346(t)2.钢筋清单项目综合单价:(参考河南省《综合单价》)(1)Ⅰ级钢φ10以内(010*********):对应子目(4-168)实际工程量=清单工程量=0.065(t)人工费=443.76(元/t)材料费=3392.33(元/t)机械费=26.25(元/t)管理费=207.02(元/t)利润=103.51(元/t)综合单价=4172.87(元/t)填表(2)Ⅱ级钢综合(010*********):对应子目(4-170)实际工程量=清单工程量=0.346(t)人工费=291.11(元/t)材料费=3329.17(元/t)机械费=50.09(元/t)管理费=166.56(元/t)利润=112.45(元/t)综合单价=3949.38(元/t)填表3.钢筋清单项目费用填表(1)Ⅰ级钢φ10以内(010*********):费用=0.065×4172.87=271.24(元)(2)Ⅱ级钢φ10以上(010*********):费用=0.346×3949.38=1366.49(元)合计:271.24+1366.49=1637.73(元)。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梁)一、梁钢筋计算方法(一)、框架梁1、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 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 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基础梁钢筋计算

基础梁钢筋(梁外伸)梁上部第一层贯通筋长度=梁总外长-2×保护层+2×12d梁上部第二层贯通筋长度=总跨长-2×保护层+2×12d梁下部贯通筋长度=梁总外长-2×保护层+2×12d梁下部左端负筋长度=Hn/3+左支座宽+(L-保护层)梁下部右端负筋长度=Hn/3+右支座宽+(L-保护层)中间跨负筋长度= Hn/3×2+中间支座宽(Hn取支座梁边净跨较大的)基础梁钢筋(梁不外伸)梁上下贯通筋长度=总外边长—2×保护层+15d梁下部左边跨非贯通筋长度=Ln/3+(左支座宽—保护层)+15d梁下部右边跨非贯通筋长度=Ln/3+(右支座宽—保护层)+15d左支座负筋长度=Ln/3+左端支座锚固值(Lae)右支座负筋长度=Ln/3+右端支座锚固值(Lae)中间跨负筋长度=Ln/3+支座宽+Ln/3箍筋根数左支座加密箍筋根数=(左支座宽-保护层)/加密间距+1右支座加密箍筋根数=(右支座宽-保护层)/加密间距+1中间支座加密箍筋根数=中间支座宽/加密间距+1梁边加密箍筋根数=(1.5×梁高-50)/加密间距+1非加密箍筋根数=(净跨长-加密长度)/非加密间距-1箍筋总数=左支座箍筋根数+右支座箍筋根数+中间支座箍筋根数+梁边加密箍筋根数+非加密箍筋根数箍筋长度大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31.8d小箍筋长度=【(间距j×n+D)+(梁高-2×保护层)】×2+31.8d间距j=(梁宽-2×保护层-D)/(梁下部底排主筋数量-1)N是指小箍筋内主筋的间距个数;D是指主筋的直径。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和公式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和公式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
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直钢筋净长=L-2C;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
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
(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d)×2+(梁高-2×保护层+2d)×2+14d或24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1。
第二节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第二节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一、梁的构造
梁的类型非常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很多分类 方式,如图所示:
第二节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二、梁的配筋
梁的钢筋主要如下所示:
第二节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二、梁的配筋
梁的钢筋主要如图所示:
单跨梁钢筋布置
两跨梁钢筋布置
第二节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三、梁的标注
梁平法标注包括了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如图所 示:
第二节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1、梁的集中标注-第四行
第二节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1、梁的集中标注-第五行
第二节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2、梁的原位标注-截面
第二节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2、梁的原位标注-箍筋
第二节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2、梁的原位标注-箍筋
第二节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2、梁的原位标注-箍筋
第二节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第二节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1、梁的集中标注-第一行
第二节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1、梁的集中标注-第二行
第二节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1、梁的集中标注-第二行 关于箍筋的支数:一般梁宽大于350为4;小于350为2;
第二节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1、梁的集中标注-第二行
第二节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1、梁的集中标注-第二行
2)上部钢筋
③架立筋
架立筋长L=梁净长/3+300mm
第二节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3)下部贯通筋
第二节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3)下部贯通筋 先判断锚固形式: ①当hc-30≥LaE时:可采用直锚方式,且直锚长度 应≥0.5hc+5d。 上部贯通筋La=梁尽长+max(lae,0.5hc+5d)+搭接长度 la—钢筋长度; lae-抗震锚固长度,查表 hc—支座宽,即梁宽; d—钢筋直径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梁是建筑物中常见的承重结构,一般由钢筋和混凝土构成。
在工程量计算中,首先需要确定梁的尺寸和配筋要求,然后进行钢筋工程量的计算。
下面是梁钢筋工程量计算的详细步骤:1.确定梁的尺寸:梁的尺寸包括高度、宽度和长度。
高度和宽度一般在设计中确定,而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量。
2. 确定钢筋的规格和间距:钢筋的规格一般由设计要求确定,常见的有φ6、φ8、φ10等。
钢筋的间距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来确定,一般为200-300mm。
3.计算钢筋的截面积:根据梁的尺寸和钢筋的间距,可计算出钢筋的截面积。
截面积的计算公式为:截面积=梁的宽度×钢筋的间距。
4.确定钢筋的数量:根据钢筋的截面积和梁的长度,可计算出每根钢筋的体积,然后将体积除以钢筋的长度,即可计算出钢筋的数量。
5.确定钢筋的长度:钢筋的长度一般比梁的长度长一些,预留出足够的长度进行连接。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量,然后在计算中考虑进去。
6.确定钢筋的总量:将每根钢筋的数量乘以钢筋的长度,即可计算出钢筋的总量。
7.确定钢筋的重量:根据钢筋的规格和密度,可计算出每根钢筋的重量。
然后将每根钢筋的重量乘以钢筋的数量,即可计算出钢筋的总重量。
在进行梁钢筋工程量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确定钢筋的规格和间距,并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2.在计算钢筋的数量和长度时,应考虑到连接的部分,预留出足够的长度以保证施工的需要。
3.钢筋的重量计算时,应了解钢筋的密度,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4.计算钢筋工程量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以确保梁的结构安全和使用性能。
总之,梁钢筋工程量计算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环,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准确的计算。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施工,可以保证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五讲 梁的钢筋算量

纯悬挑梁XL构造
纯悬挑梁XL钢筋计算表
钢筋部位 及其名称 计算公式
上部第一排钢筋长度
=
l -保护层+12d+端支座锚固长度
纯悬挑梁 长度= -保护层+0.414×(梁高-2×保护层)+锚固 l XL 上部第二排钢筋长度=0.75 l +端支座锚固长度 下部钢筋长度= l -保护层+12d 肋形钢筋锚固长度为12d,当为光面钢筋时为15d
中间支座锚固长度:直锚 Max(LaE ,0.5hc+5d) 边跨长度=本身净跨+边支座(左或右)锚固长度+中间支座锚固长度 中间跨长度=本身净跨+左中间支座锚固长度+右中间支座锚固长度
练习题2-8(例2-13)梁平法施工图如下图所示,请计算
梁下部通长筋长度
混凝土强度 C30 梁纵筋混凝 土保护层 20 支座纵筋混 凝土保护层 20 抗震等级 一级抗震 定尺长度 9000 连接方式 对焊 Lae/la 34d/29d
5、变截面处梁钢筋计算
(1)梁变截面处纵筋构造
(2)框架梁中间支座变截面处纵向钢筋构造
上 下 均 不 平
上 平 下 不 平
梁 宽 不 等
(3)屋面框架梁中间支座变截面处纵向钢筋构造 上平下不平 下平上不平
梁宽不等
(4)梁中间支座变截面处纵向钢筋构造
例5、根据下图计算WKL3的钢筋 WKL3环境描述: 屋面框架梁,一级抗震,C35,保护层厚度25mm,直径≤18 为绑扎连接,直径>18为机械连接,8米一个搭接接头。
练习题2-3
梁平法施工图如下图所示,请计算梁负筋长度
混凝土强度 C30 梁纵筋混凝 土保护层 20 支座纵筋混 凝土保护层 20 抗震等级 一级抗震 定尺长度 9000 连接方式 对焊 Lae/la 34d/29d
梁的配筋计算

梁的配筋计算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15dx2)2、端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15d);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15d)3、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4、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15d)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①支座宽≥Lae且≥+5d,为直锚,取Max{Lae,+5d }。
②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5d }5、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6、拉筋①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抗震弯钩值)+2d②拉筋直径: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当梁宽>350mm,拉筋直径为8mm③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7、箍筋(P35)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基础梁钢筋计算

基础梁钢筋计算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基础梁钢筋(梁外伸)梁上部第一层贯通筋长度=梁总外长-2×保护层+2×12d梁上部第二层贯通筋长度=总跨长-2×保护层+2×12d梁下部贯通筋长度=梁总外长-2×保护层+2×12d梁下部左端负筋长度=Hn/3+左支座宽+(L-保护层)梁下部右端负筋长度=Hn/3+右支座宽+(L-保护层)中间跨负筋长度=Hn/3×2+中间支座宽(Hn取支座梁边净跨较大的)基础梁钢筋(梁不外伸)梁上下贯通筋长度=总外边长—2×保护层+15d梁下部左边跨非贯通筋长度=Ln/3+(左支座宽—保护层)+15d梁下部右边跨非贯通筋长度=Ln/3+(右支座宽—保护层)+15d左支座负筋长度=Ln/3+左端支座锚固值(Lae)右支座负筋长度=Ln/3+右端支座锚固值(Lae)中间跨负筋长度=Ln/3+支座宽+Ln/3箍筋根数左支座加密箍筋根数=(左支座宽-保护层)/加密间距+1右支座加密箍筋根数=(右支座宽-保护层)/加密间距+1中间支座加密箍筋根数=中间支座宽/加密间距+1梁边加密箍筋根数=(1.5×梁高-50)/加密间距+1非加密箍筋根数=(净跨长-加密长度)/非加密间距-1箍筋总数=左支座箍筋根数+右支座箍筋根数+中间支座箍筋根数+梁边加密箍筋根数+非加密箍筋根数箍筋长度大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31.8d 小箍筋长度=【(间距j×n+D)+(梁高-2×保护层)】×2+31.8d间距j=(梁宽-2×保护层-D)/(梁下部底排主筋数量-1)N是指小箍筋内主筋的间距个数;D是指主筋的直径。
柱板梁钢筋工程量计算(实例

下部纵筋长
l2 =(10.096+4.856)×3 = 44.856 (m) 下部纵筋质量 M2 = 44.856 m×2.98 kg/m×2 = 267.34 (kg)
(2)箍筋Ф8,按03G101-1,考虑 弯钩135º 。
① 单根长度按
l =(0.25+0.4)×2-8×0.025 +28×0.008 = 1.524 (m)
箍筋总长度
Lg = Lg1+Lg2 = 29.16+33.85 = 63.01(m)
2. 钢筋图纸用量
Ф22 =(17.48+15.2+9.84)×2.984 = 126.88 (kg) Ф16 = 12.68×1.578 = 20.01 (kg) Ф6 = 63.01×0.222 = 13.99 (kg)
④ 按需要,对负筋增设发布筋ф 6@400 总长度L6=(2.5-0.24)×7+ (1.3+1.76-0.24)×4 =27.1(m) (4)断面2–2肋梁 ① 4ф 14钢筋总长 L7 =(3.06-0.02×2+ 2×6.25×0.014)× 4 =12.78(m) ② 箍筋ф 6@200 ℓ8 =0.24 ×4-8 ×0.03+18 ×0.006 =0.828(m)
【例3】计算某办公楼二根框 架梁KL1的钢筋工程量。建筑按 四级抗震设计,砼强度等级为 C25,柱截面尺寸:KZ1 450mm×450mm,KZ2 400mm×400mm。
〖解〗砼为C25,则柱保护层 C=30mm,梁保护层C = 25mm, 钢筋采用HRB335,抗震等级四, lae = la = 34d,搭接长度为 1.2×34d。 (1)受力纵筋 ① 梁上部纵筋2Ф20 钢筋长度超过8m时,考虑一个 搭接接头,搭接长度及配筋构造按 03G101-1规定计算。
梁.柱子的钢筋量怎么计算

梁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集中标注1、 梁编号 2、 截面尺寸 3、 箍筋 4、 上部贯通筋或架立钢筋 5、 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6、 梁顶面标高高差 原位标注 7、 梁支座上部筋
8、 梁下部钢筋 9、 吊筋、附加钢筋及构造钢筋 钢筋公式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左、右支座负筋: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通长筋,则第二排按LN/3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 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 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 架立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 150*2 注: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 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 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下部钢筋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含实例

第3章梁钢筋工程量计算第一节梁的平面表示方法一、平面注写方式系在梁的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如图3.1图3.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示意图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用原位标注,使用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二、截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1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图4.1中的KL2用截面注写方式表示见图3.2。
图3.2 截面注写方式示意图三、梁的集中标注内容(1)梁的编号在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梁,平法图集将梁归类如下,且表3.1表3.1 梁的分类与编号注: (XXA)为一端悬眺;(XXB)为两端最挑,悬挑不计人跨数。
比如: KL2(2A)表示第2号框架梁,2跨,一端悬挑;L9 (7B)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
(2)梁截面梁编号后面紧跟着的是梁的截面,一般用"截面宽×截面高"表示,如: 300 ×650表示梁的截面宽为300mm,截面高为650mm。
(3)箍筋的表示方法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等内容。
比如:φ10@100/200 (4),表示箍筋为HPB235一级钢筋,直径为10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均为四肢箍。
13φ10@ 150/200(2),表示箍筋为HPB235一级钢筋,直径为10mm;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mm;梁的中部间距为200mm,四肢箍。
18φ12@ 150(4)/200(2),表示箍筋为HPB235一级钢筋,直径为12mm;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50mm,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mm,双肢箍。
(4)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立筋的表示方法1)如果只有上部通长筋,没有下部通长筋,则在集中标注只表示上部通长筋。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

3、腰筋 构造钢筋 L=净跨长+支座锚固值 = Ln+15d×2 抗扭钢筋 L =净跨长+支座锚固值 = Ln+LaE×2 构造筋(4GΦ12): L=(11—0.2×2+0.012×15×2)×4根=43.84m
下部钢筋不伸入支座旳距支座边沿距离是0.1Lni(Lni为 梁净跨长)
下部钢筋伸入支座:端支座锚固同下部通长筋,中间支 座锚固值满足:直锚,锚在柱内Max(LaE,0.5hc+5d);
四、架立筋计算
➢ 架立筋旳计算
注:当梁旳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 中架立筋旳搭接长度为150
✓ 架立筋长度=净跨长-(净跨长/3)*2+150*2
五、腰筋长度计算
➢ 侧面纵向构造或抗扭钢筋旳计算
✓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五、腰筋长度计算
固值取0.6LabE
6 钢筋锚固长度
钢筋锚固长度是指钢筋伸入砼支座(墙/柱/梁)内旳长度
l l 一般受拉钢筋用 ab 表达,抗震时受拉钢筋用
表达 abe
一般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可按下表取用:
lLab、Labe为
a基b本锚固长度
l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 a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5d,为直锚,取Max{Lae,+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5d }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 ...?????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5d,为直锚,取Max{Lae,+5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锚固长度≥Lae;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