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分析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本文分析现代篮球比赛的体能化特征和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存在问题,提出促进篮球运动体能发展水平的训练策略,提供系统制定体能训练计划的依据。
【关键词】:篮球运动;体能训练;身体素质
目前我国篮球技战术水平与世界强队相比,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相当大差距,而主要差距就在于体能和对抗能力方面。因此,在现代篮球不断发展的前提下,迫切需要加强对篮球运动员系统地体能训练,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篮球发展的需要。
一、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存在问题
一是训练观念上存在误区。有些教练员对于现代篮球运动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认识不够全面,过于注重技术和战术的作用,而忽视体能作用。对体能训练认识存在两类极端倾向:一是用篮球的技战术训练代替体能训练,二是体能训练基本上脱离篮球运动专项特点,用长跑和杠铃下蹲来代替篮球运动员高强度体能训练。
二是训练手段和方法不科学。训练条件较差,训练设施简陋,训练手段单一,训练方法落后,这些因素造成了我国各级篮球运动员体能薄弱的现实。教练在制订训练计划、实施训练的过程中考虑最多是技战术方面的因素。因此对体能训练研究不够,认识相对不够深刻,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相对不足。
三是在力量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训练中普遍以杠铃负重为主要手段,力量练习内容与方法远离篮球运动的肌肉工作特点,其结果
是事倍功半。所以说,力量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是当前篮球运动员体能和身体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四是速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篮球技术特点、场地等因素决定了起动速度、加速跑速度和速度耐力是速度训练的重点。然而当前一些教练员对专门速度训练的理论与方法还了解不够,训练中有针对性的方法手段不多。
五是耐力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包括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有氧能力直接关系到比赛中和比赛后的体力和机能恢复。目前的青少年的有氧训练是以长跑为主,是低水平的有氧代谢,而比赛要求的是高强度、高质量的有氧代谢,二者差距较大。高水平有氧代谢能力是工作,运动和比赛的基础,也是提高比赛能力的根本。
二、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对策研究
首先,要提高力量训练方法。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是身体对抗能力、移动速度、篮球技术掌握与完善的基础和保证,也是篮球运动整体训练水平提高的基础与保证。应继续保持力量训练的系统性、计划性和连续性,并将其贯穿于训练计划和训练周期始终,带动和促进体能的全面发展。
其次,要加强速度训练方法。速度训练主要用于进攻与防守。篮球场只有28m,运动员一般都是在变速跑与变向跑。跑动距离也只有十几米,大多在作瞬时改变身体姿态的曲线跑。因此,进行速度训练时,主要采用爆发性的动力练习,如追球跑、跨步跳、急停与
转身跑、曲线跑、快攻等。篮球运动员的专项速度有别于田径运动员的短跑速度,并不是像田径运动员一样要求绝对速度,而是要求加速跑速度和高速运行突变性与稳定性。
第三,要加强耐力训练方法。体能训练中的运动耐力主要是指大强度、长时间从事篮球专项活动的能力。体能训练的运动耐力水平订取决于功能系统的机能能力、在比赛中有效地利用机能潜力的能力、疲劳情况下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耐力训练一般采用重复训练法、间歇法、持续法等。长时间的移动与跑位练习有利于篮球运动员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提高,增加肌肉的耐力,使血乳酸清除能力增强,使运动员的供能效率提高,并且能使运动员赛后恢复能力得到提高。这种训练一般在准备期运用较多。可以用篮球场变速跑练习、长时间“来”字移动练习、篮球场往返跑练习等。
第四,要从实战出发做好体能与战术训练水平共同发展。反应速度快、移动速度快、动作速度快是取胜的前提条件,更是战术配合、创造获胜机会的前提条件。在体能训练中必须以提高专项速度为首要考虑,同时在体能训练的类型和手段的选择上,应以专项速度为核心进行安排和设计。体能训练是为技战术的运用服务的,篮球运动员的机能训练必须与技、战术训练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体能训练目的。实现在体能训练中提高和完善技术、战术,在技战术训练中发展和巩固体能的目的。训练水平越高,越应注重二者的有机结合,坚持以体能训练来促进技战术水平的提高。
第五,要注重恢复完善保障体系。在长期训练负荷和外界环境(比
赛、训练环境)的刺激作用下,运动员机能得到改善,满足比赛所需要体能能力,同时也积累了神经、肌肉上的疲劳。因此在训练中或训练后,不仅要通过变换训练手段、调节负荷等原始的方法对肌肉疲劳进行恢复,而且也要充分利用药物、理疗、按摩等医学方法,重视运动员神经系统的恢复,及时消除因训练或比赛所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隐性”疲劳,以保证体能训练质量的提高。
第六,要提高实战配合能力。篮球比赛要求运动员能最大限度地表现自身身体潜在与技术能力。在技能实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胜负仅是在微小差异中,即表现在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水平高低和比赛过程中驾驭能力的强弱。因此,制定体能训练计划和安排训练内容、手段时,要以实战要求为指导准则。在提高个人体能训练水平基础上,突出全队五名运动员体能互补优势,默契配合,以整体体能训练水平和技术配合实力。
此外,要重视心理能力训练。竞争激烈的球类竞赛时常出现逆境对抗,而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就成为取胜关键因素。要注重培养运动员在面临难以忍受的疲劳感时,保持稳定心理状态,使神经系统发挥作用,挖掘和动员机能潜力去完成训练和比赛。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 茅鹏:《运动训练新思路》,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年版.
[4] 何也明:《试述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四川体育科学》,2003
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