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018年12月网络与继续教育[1030]《大学物理基础》答案
西南大学物理试卷及答案
大学物理试卷一 选择题(共30分)1.(本题3分)半径为R 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的静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 与距轴线的距离r的关系曲线为: [ ]2.(本题3分) 如图所示,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分别放置着三个正的点电荷q 、2q 、3q .若将另一正点电荷Q 从无穷远处移到三角形的中心O 处,外力所作的功为:(A)a qQ023επ . (B) aqQ 03επ.(C)a qQ 0233επ. (D) a qQ032επ. [ ]3.(本题3分)如图所示,一带负电荷的金属球,外面同心地罩一不带电的金属球壳,则在球壳中一点P 处的场强大小与电势(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分别为:(A) E = 0,U > 0. (B) E = 0,U < 0. (C) E = 0,U = 0. (D) E > 0,U < 0. [ ] 4.(本题3分)关于稳恒电流磁场的磁场强度H,下列几种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A) H仅与传导电流有关. (B) 若闭合曲线内没有包围传导电流,则曲线上各点的H必为零. (C) 若闭合曲线上各点H均为零,则该曲线所包围传导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D) 以闭合曲线L为边缘的任意曲面的H通量均相等. [ ]EO r (A) E ∝1/rq2q5.(本题3分) 在一自感线圈中通过的电流I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a)所示,若以I 的正流向作为 的正方向,则代表线圈内自感电动势 随时间t 变化规律的曲线应为图(b)中(A)、(B)、(C)、(D)中的哪一个?[ ] 6.(本题3分)在圆柱形空间内有一磁感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如图所示,B的大小以速率d B /d t 变化.有一长度为l 0的金属棒先后放在磁场的两个不同位置1(ab )和2(a 'b '),则金属棒在这两个位置时棒内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关系为(A) 2= 1≠0. (B) 2> 1. (C) 2< 1. (D) 2= 1=0. [ ]7.(本题3分)边长为a 的正方形薄板静止于惯性系K 的Oxy 平面内,且两边分别与x ,y 轴平行.今有惯性系K '以 0.8c (c 为真空中光速)的速度相对于K 系沿x 轴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从K '系测得薄板的面积为(A) 0.6a 2. (B) 0.8 a 2. (C) a 2. (D) a 2/0.6 . [ ]8.(本题3分)一火箭的固有长度为L ,相对于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v 1,火箭上有一个人从火箭的后端向火箭前端上的一个靶子发射一颗相对于火箭的速度为v 2的子弹.在火箭上测得子弹从射出到击中靶的时间间隔是:(c 表示真空中光速)(A) 21v v +L . (B) 2v L.(C)12v v -L. (D) 211)/(1c L v v - . [ ]9.(本题3分)波长λ =500nm 的光沿x 轴正向传播,若光的波长的不确定量∆λ =10-4 nm ,则利用不确定关系式h x p x ≥∆∆可得光子的x 坐标的不确定量至少为(A) 25 cm . (B) 50 cm . (C) 250 cm . (D) 500 cm . [ ]tttt (b)(a)l 010.(本题3分)在氢原子的L 壳层中,电子可能具有的量子数(n ,l ,m l ,m s )是(A) (1,0,0,21-). (B) (2,1,-1,21).(C) (2,0,1,21-). (D) (3,1,-1,21-). [ ]二 填空题(共30分)11.(本题3分)磁场中某点处的磁感强度为)SI (20.040.0j i B-=,一电子以速度j i66100.11050.0⨯+⨯=v (SI)通过该点,则作用于该电子上的磁场力F 为__________________.(基本电荷e =1.6×10-19C) 12.(本题3分)图中所示以O 为心的各圆弧为静电场的等势(位)线图,已知U 1<U 2<U 3,在图上画出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并比较它们的大小.E a ________ E b (填<、=、>).13.(本题3分)自感系数L =0.3 H 的螺线管中通以I =8 A 的电流时,螺线管存储的磁场能量W =___________________.14.(本题5分)两根相互平行的“无限长”均匀带正电直线1、2,相距为d ,其电荷线密度分别为λ1和λ2如图所示,则场强等于零的点与直线1的距离a 为_____________ .15.(本题4分) 半径为a 的无限长密绕螺线管,单位长度上的匝数为n ,通以交变电流i =I m sin ωt ,则围在管外的同轴圆形回路(半径为r )上的感生电动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题3分)如图所示,两同心带电球面,内球面半径为r 1=5 cm ,带电荷q 1=3×10-8C ;外球面半径为r 2=20 cm , 带电荷q 2=-6×108C ,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空间另一电势为零的球面半径r = __________________.17.(本题3分)μ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在相对于μ子静止的坐标系中测得其寿命为τ0 =2×10-6 s .如果μ子相对于地球的速度为=v 0.988c (c 为真空中光速),则在地球坐标OUU系中测出的μ子的寿命τ=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题3分)在X 射线散射实验中,散射角为φ 1 = 45°和φ 2 =60°的散射光波长改变量之比∆λ1:∆λ2 =_________________. 19.(本题3分)钨的红限波长是230 nm (1 nm = 10-9 m),用波长为180 nm 的紫外光照射时,从表面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动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eV . (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 ·s ,基本电荷e =1.60×10-19 C) 20.(本题3分)反映电磁场基本性质和规律的积分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为⎰⎰⋅=VS V S D d d ρ, ①⎰⎰⋅⋅∂∂-=SL S t B l Ed d , ②0d =⎰⋅SS B, ③⎰⋅⎰⋅∂∂+=S L S t DJ l Hd )(d . ④试判断下列结论是包含于或等效于哪一个麦克斯韦方程式的.将你确定的方程式用代号填在相应结论后的空白处.(1) 变化的磁场一定伴随有电场;__________________(2) 磁感线是无头无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电荷总伴随有电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计算题(共40分) 21.(本题4分)若将27个具有相同半径并带相同电荷的球状小水滴聚集成一个球状的大水滴,此大水滴的电势将为小水滴电势的多少倍?(设电荷分布在水滴表面上,水滴聚集时总电荷无损失.)22.(本题5分)粒子在一维矩形无限深势阱中运动,其波函数为: )/sin(/2)(a x n a x n π=ψ (0 <x <a ) 若粒子处于n =1的状态,它在 0-a /4区间内的概率是多少?[提示: C x x x x +-=⎰2sin )4/1(21d sin 2]23.(本题10分)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 2电荷线密度为λ的均匀带电圆环,里边有一半径为r 1总电阻为R 的导体环,两环共面同心(r 2 >> r 1),当大环以变角速度ω =ω(t )绕垂直于环面的中心轴旋转时,求小环中的感应电流.其方向如何?24.(本题8分)两相互平行无限长的直导线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长度为b 的金属杆CD 与两导线共面且垂直,相对位置如图.CD 杆以速度v平行直线电流运动,求CD 杆中的感应电动势,并判断C 、D 两端哪端电势较高?25.(本题8分)一环形薄片由细绳悬吊着,环的外半径为R ,内半径为R /2,并有电荷Q 均匀分布在环面上.细绳长3R ,也有电荷Q 均匀分布在绳上,如图所示,试求圆环中心O 处的电场强度(圆环中心在细绳延长线上).26.(本题5分)在氢原子中,电子从某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n 的能级,这时轨道半径改变q 倍,求发射的光子的频率.a a bI I C D v大学物理试卷解答一 选择题(共30分)1.(B);2.(C);3.(B);4.(C);5.(D);6.(B);7.(A);8.(B);9.(C);10.(B).二 填空题(共30分)11.(本题3分)0.80×10-13k (N)12. (本题3分)答案见图=13. (本题3分)9.6 J14. (本题5分)d 211λλλ+15. (本题3分)t a nI m ωωμcos 20π-16. (本题3分)10 cm 17. (本题3分)1.29×10-5 s 18. (本题3分)0.586 19. (本题3分)1.5 20. (本题3分)②;③;①.三 计算题(共40分)21. (本题4分)解:设小水滴半径为r 、电荷q ;大水滴半径为R 、电荷为Q =27 q .27个小水滴聚成大水滴,其体积相等27×(4 / 3)πr 3=(4 / 3) πR 3得 R = 3r 小水滴电势 U 0 = q / (4πε0r )大水滴电势 ()000094934274U rqr q R Q U =π=π=π=εεε 22. (本题5分)解: x ax a x P d sin 2d d 22π==ψ 粒子位于0 – a /4内的概率为:b E U 1 U 2U 3a b a Ex ax a P a d sin 24/02⎰π=)d(sin 24/02axa x a a a πππ=⎰4/021]2sin 41[2a a x a xπππ-=)]42sin(414[221aa a a π-ππ= =0.09123. (本题10分)解:大环中相当于有电流 2)(r t I λω⋅= 这电流在O 点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λωμμ)(21)2/(020t r I B ==以逆时针方向为小环回路的正方向,210)(21r t π≈λωμΦ∴ t t r t i d )(d 21d d 210ωλμΦπ-=-= tt R r R i i d )(d 2210ωλμ⋅π-==方向:d ω(t ) /d t >0时,i 为负值,即i 为顺时针方向. d ω(t ) /d t <0时,i 为正值,即i 为逆时针方向. 24. (本题8分)解:建立坐标(如图)则:21B B B+=x I B π=201μ, )(202a x I B -π=μx I a x I B π--π=2)(200μμ, B 方向⊙ d x x a x I x B d )11(2d 0--π==v v μ ⎰⎰--π==+x x a x I ba d )11(2d 202a v μ b a b a I ++π=2)(2ln 20v μ感应电动势方向为C →D ,D 端电势较高.25. (本题8分)解:先计算细绳上的电荷在O 点产生的场强.选细绳顶端作坐标原点O ,x 轴向下为正.在x 处取一电荷元d q = λd x = Q d x /(3R )它在环心处的场强为 ()20144d d x R qE -π=ε ()20412d x R R xQ -π=ε 整个细绳上的电荷在环心处的场强()203020116412R Qx R dx R Q E R εεπ=-π=⎰2a x +d x 2a +b I I C Dv xO xE 1x R 3R x x O圆环上的电荷分布对环心对称,它在环心处的场强E 2=0 由此,合场强 i R Qi E E 20116επ==方向竖直向下. 26. (本题5分)解:设始态能级量子数为 k , 则轨道半径由r k 变为r n , 且r k = qr n .由 2202me h k r k π=ε 可得 22qn k =光子的频率 )11(22k n Rc -=ν即 )11()1(2222q nRc k n n Rc -=-=ν。
2018年12月西南大学大学物理基础【1030】大作业答案
答: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的改变量Δu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有正负性)与其从外界所吸收的热量q(有正负性)的代数和。
4.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其开尔文表述是什么?
答:热力学第二定律(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热力学基本定律之一,其开尔文表述:
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二.计算题
3、波源的振动方程为 (m),它所激起的波以2.0m/s的速度在一直线上传播,求:(1)距波源6.0m处一点的振动方程;
(2)该点与波源的相位差。
5.为了测量金属细丝的直径,把金属丝夹在两块平玻璃之间,使空气层形成劈尖(如图所示)。
如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就得到等厚干涉条纹。测出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就可以算出金属丝的直径。某次的测量结果为:单色光的波长λ=589.3nm,金属丝与劈尖顶点间的距离L=28.880mm,30条纹间的距离为4.295mm,求金属丝的直径D。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工程造价2018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大学物理基础【1030】A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
1.什么是平衡态?
答:平衡态与非平衡态是对于某个物理量,在系统内部的各处相等、均匀分布,则称系统在宏观上呈现出的完全均匀状态为系统的平衡态。
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西南交大大物作业答案
《大学物理》作业 N0.1 运动的描述班级 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日期 _______ 成绩 ________一、选择题:B D DC B B二、填空题:1. 8 m ,10 m2. m r s 042.023201.0=⨯⨯==πθ , s m vs r t r v po/0041.0/3==∆∆=3.s m l l r v v t /8.69cos sin sin sin sin 2=====θωθωθθωθ 或θωθθ22cos d d cos 1d d l t l t x v =⋅==4. 切向加速度的大小为 260cos g g a t -=-=法向加速度的大小为g g v a n 2330cos 2===ρ所以轨道的曲率半径gv a v n 33222==ρ5. 以地球为参考系,()⎪⎩⎪⎨⎧=+=2021gt y tv v x 消去t ,得炮弹的轨迹方程 ()202x v v gy +=同理,以飞机为参考系 222x vg y = 6. ()2s m 15.05.03.0-⋅=⨯==βr a t飞轮转过 240时的角速度为ω,由0,20202==-ωβθωω,得βθω22= 此时飞轮边缘一点的法向加速度大小为()22s m 26.123602405.023.02-⋅=⨯⨯⨯⨯===πβθωr r a n三、计算题:1.一个人自原点出发,25 s 内向东走30 m ,又10 s 内向南走10 m ,再15 s 内向正西北走18 m 。
求在这50 s 内,(1)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平均速率的大小。
解:建立如图坐标系。
(1) 50 s 内人的位移为r ++=∆(ji j i j i73.227.1745cos 181030+=+-+-=平均速度的大小为)s m (35.05073.227.17122-⋅=+=∆∆=t r v与x 轴的夹角为)98.8(98.827.1773.2tg tg 11东偏北==∆∆=--x y ϕ(2) 50 s 内人走的路程为S =30+10+18=58 (m),所以平均速率为)s m (16.150581-⋅==∆=t S v2.如图所示,质点P 在水平面内沿一半径为R =2 m 的圆轨道转动。
2017年6月西南大学[1030]〈大学物理基础〉答案.docx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2017 年6月课程名称【编号】:大学物理基础【1030】 A卷大作业满分:100 分一、简答题:(每题8分,选择其中5个题目作答,共40分)1、什么是平衡态?答:在无外界影响的条件下,气体的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只有当工质的状态是平衡状态时,才能用确定的状态参数值去描述。
只有当工质内部及工质与外界间,达到热的平衡(无温差存在)及力的平衡(无压差存在)时,才能出现平衡状态2、温度的微观本质是什么?答: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看,温度标志着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其温度就越高,反之,温度越低.所以说温度是大量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3、能量均分定理的内容是什么?答:能量均分定理是一种联系系统温度及其平均能量的基本公式。
能量均分定理又被称作能量均分定律、能量均分原理、能量均分,或仅称均分。
能量均分的初始概念是热平衡时能量被等量分到各种形式的运动中;例如,一个分子在平移运动时的平均动能应等于其做旋转运动时的平均动能。
能量均分定理能够作出定量预测。
类似于均功定理,对于一个给定温度的系统,利用均分定理,可以计算出系统的总平均动能及势能,从而得出系统的热容。
均分定理还能分别给出能量各个组分的平均值,如某特定粒子的动能又或是一个弹簧的势能。
例如,它预测出在热平衡时理想气体中的每个粒子平均动能皆为(3/2)kBT,其中kB为玻尔兹曼常数而T为温度。
更普遍地,无论多复杂也好,它都能被应用于任何处于热平衡的经典系统中。
能量均分定理可用于推导经典理想气体定律,以及固体比热的杜隆-珀蒂定律。
它亦能够应用于预测恒星的性质,因为即使考虑相对论效应的影响,该定理依然成立。
4、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其克劳修斯表述是什么?答:1: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或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2:克劳修斯在卡诺的基础上统一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卡诺原理,指出:一个自动运作的机器,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移到高温物体而不发生任何变化,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在提出第二定律的同时,克劳修斯还提出了熵的概念S=Q/T,并将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为:在孤立系统中,实际发生的过程总是使整个系统的熵增加.但在这之后,克劳修斯错误地把孤立体系中的熵增定律扩展到了整个宇宙中,认为在整个宇宙中热量不断地从高温转向低温,直至一个时刻不再有温差,宇宙总熵值达到极大.这时将不再会有任何力量能够使热量发生转移,此即“热寂论5、什么是准静态过程?答:准静态过程是指系统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变化时经历的全部状态的总合。
2017年 西南大学 大学物理基础 (1030)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10分,选择其中4个题目作答,共40分)2、什么是自由度?刚性单原子、双原子、多原子各有几个自由度?答:自由度是指物理学当中描述一个物理状态,独立对物理状态结果产生影响的变量的数量;一个;两个;三个。
3、能量均分定理的内容是什么?答:能量均分定理;对于处在温度为的平衡状态的经典系统,粒1kT。
子能量中每一个平方项的平均值等于25、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答: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形式,它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传递中能量的数量保持不变。
该定律就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这一定律也被表示为:第一类永动机(不消耗任何形式的能量而能对外做功的机械)是不能制作出来的。
9、什么是光程?答:定义光程的目的是将光在不同介质中实际传播的距离折算成它在真空中传播的距离当一束光经过若干不同介质时:光程L=S(nidi)二、计算题:(每题30分,选择其中2个题目作答,共60分)1、一体积为1.0×10-3 m 3 的容器中,含有4.0×10-5 kg 的氦气和4.0×10-5 kg 的氢气,它们的温度为 30℃,试求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
答:T=273+30=303KHe 的摩尔质量:M1=4.1×10^-3kg/molH2的摩尔质量:M2=2.0×10^-3kg/molP1=M1RT/M1V=4×10^-5×8.31×303/4×10^-3×1×10^-3=2.25×10^4P2=M2RT/M2V=4×10^-5×8.31×303/2×10^-3×1×10^-3=5.04×10^4P=P1+P2=7.56×10^4Pa5、用波长λ=500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在由两块玻璃板(一端刚好接触成为劈棱)构成的空气劈尖上。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19.6月大学物理基础【1030】答案
1.温度的本质是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的一种度量方式,也就是用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 等热学计量单位来表达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温度表达的是物体的总“热能”除以物质的量 以后得到的结果。
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为热力学温标(K)。 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其他温标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和国际实用温标。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 网教 课程名称【编号】: 大学物理基础 【 1030 】 大作业
2019 年 6 月 A卷
满分:100 分
一、简答题:(共 8 个题,选择其中 4 个题目作答,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温度的微观本质是什么? 2、什么是能量均分定理?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和克劳修斯表述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什么是熵增加原理?其适用条件是什么? 5、什么是简谐振动?描述简谐振动的三个特征量是什么? 6、波的相干条件是什么? 7、什么是光程? 8、提高光学仪器分辨本领的方法是什么?
(1) 体积不变,(2) 压强不变,问各需热量多少?哪一个过程所需热量大?为什么?
3、两个谐振子做同频率、同振幅的简谐运动。第一个振子的振动表达式为 x1 Acost ,当
第一个振子从振动的正方向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振子恰好在正方向位移的端点。 (1)求第二个振子的振动表达式和二者的相差;
(2)若 t=0 时, x1 A 2 ,并向 x 负方向运动,写出二个振子的振动表达式。
4、用波长 λ=500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在由两块玻璃板(一端刚好接触成为劈棱)构成的空气劈尖 上。劈尖角 θ=2×10-4rad。如果劈尖内充满折射率为 n=1.40 的液体。求从劈棱数起第五个明条纹在充入 液体前后移动的距离。
西南大学2018年秋[1030]《大学物理基础》作业答案
1、波长λ=5000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0.25mm 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
今测的屏幕上中央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d=12mm ,则凸透镜的焦距f 为1.2m 2. 1m3. 0.5m4.0.2m2、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若已知光在某时刻的阵面为S ,则S 的前方某点P 的光强度决定于波阵面S 上所有面积元发出的子波各自传到P 点的1. 振动振幅之和2. 光强之和3. 振动振幅之和的平方4.振动的相干叠加3、在玻璃(折射率n3 =1.60)表面镀一层MgF2 (折射率n2=1.38)薄膜作为增透膜,为了使波长为5000Ǻ的光从空气(n1=1.00)正入射时尽可能少反射,MgF2薄膜的最少厚度应是( )1. 1250Ǻ2. 1810Ǻ3. 2500Ǻ4.906Ǻ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入涉光的波长为λ,用玻璃纸遮住双缝中的一个缝,若玻璃纸中光程比相同厚度的空气的光程大2.5λ,则屏上原来的明纹处( )1.仍为明条纹2.变为暗条纹3.既非明纹也非暗纹4.无法确定是明纹,还是暗纹5、以下不是几何光学的基本实验定律的是()1.光在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定律2.光通过两种介质分界面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3.发射的光的强弱满足基尔霍夫定律4.光的独立传播定律6、对于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①温度的高低反映了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②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③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④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上述说法正确的是1.①、②、④2.①、②、③3.②、③、④4.①、③、④7、有两个容器,一个盛氢气,另一个盛氧气。
如果这两种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相等,则表明()1.氧气的温度比氢气高2.氢气的温度比氧气高3.两种气体的温度相同4.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8、“理想气体和单一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因此热能能够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大学物理基础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299,792,458 m/sB. 299,792,458 km/sC. 299,792,458 cm/sD. 299,792,458 mm/s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是()。
A. F = maB. F = ma^2C. F = m/aD. F = a/m答案:A3. 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
A. 无线电波B. 微波C. 红外线D. 可见光答案:A4.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的表达式是()。
A. ΔU = Q - WB. ΔU = Q + WC. ΔU = Q - PD. ΔU = W - Q答案:B5. 量子力学中,描述粒子波动性的物理量是()。
A. 动量B. 位置C. 能量D. 波函数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根据库仑定律,两点电荷之间的力与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其表达式为 F = k * (q1 * q2) / r^2,其中k为。
答案:静电力常数7.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PV = nRT,其中P代表压强,V代表体积,n 代表摩尔数,R为。
答案:理想气体常数8.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 V = IR,其中V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R 代表。
答案:电阻9.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可以通过真空中的磁导率μ0和电常数ε0来计算,其表达式为 c = 1 / √(μ0 * ε0),其中c代表。
答案:光速10. 根据普朗克量子假说,能量量子化的表达式为 E = h * f,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f代表。
答案:频率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指出对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划船时,桨对水的作用力和水对桨的反作用力就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使得船能够前进。
西南大学2020年春季大学物理基础【1030】课程考试大作业参考答案
学期:2020年春季
课程名称【编号】:大学物理基础【1030】A卷
考试类别:大作业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共8题,每题10分,选择其中4个题目作答,共40分)
1、温度的微观本质是什么?
答:温度的微观本质是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的一种度量方式,也就是用摄氏度、华氏度、开尔文等热学计量单位来表达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温度表达的是物体的总“热能”除以物质的量以后得到的结果。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为热力学温标(K)。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其他温标有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C)和国际实用温标。从分子运动论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含有统计意义。对于个别分子来说,温度是没有意义的。根据某个可观察现象(如水银柱的膨胀),按照几种任意标度之一所测得的冷热程度。
二、计算题:(共5题,每题30分,选择其中2个题目作答,共60分)
1、一体积为1.0×10-3m3的容器中,含有4.0×10-5kg的氦气和4.0×10-5kg的氢气,它们的温度为30℃,试求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
答:T=273+30=303K
He的摩尔质量:M1=4.1X 10^-3kg/mol
H2的摩尔质量:M2=2.0X 10^-3kg/mol
P1=M1RT/M1V=4 X 10^-5X8.31 X 303/4X 10^-3X 1 X 10^-3=2.25 X
10^4
P2=M2RT/M2V=4 X 10-5X8.31 X 303/2X 10-3X 1X 10-3=5.04 X
10^ 4
P=P1+P2=7.56X10^ 4Pa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1030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网教/成教) 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2017年12月课程名称【编号】:大学物理基础【1030】 A卷大作业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选择其中4个题目作答,共40分)1、温度的微观本质是什么?答:温度的本质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平运动能的度量。
温度是统计概念,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
对于少量的分子,温度是概念就失去了意义每同一温度下,各种气体分子平均平运动动能均相等。
2、什么是自由度?刚性单原子、双原子、多原子各有几个自由度?答:自由度是指物理学当中描述一个物理状态,独立对物理状态结果产生影响的变量的数量。
刚性单原子有3个自由度,双原子、多原子不考虑振动相当于刚体,分别有5个(3平2转)、6个自由度(3平3转),考虑振动后,双原子加1个,三原子加2个。
3、能量均分定理的内容是什么?答:在经典统计力学中,能量均分定理是一种联系系统温度及其平均能量的基本公式。
能量均分定理又被称作能量均分定律、能量均分原理、能量均分,或仅称均分。
能量均分的初始概念是热平衡时能量被等量分到各种形式的运动中;例如,一个分子在平移运动时的平均动能应等于其做旋转运动时的平均动能。
能量均分定理能够作出定量预测。
类似于均功定理,对于一个给定温度的系统,利用均分定理,可以计算出系统的总平均动能及势能,从而得出系统的热容。
均分定理还能分别给出能量各个组分的平均值,如某特定粒子的动能又或是一个弹簧的势能。
例如,它预测出在热平衡时理想气体中的每个粒子平均动能皆为(3/2)kBT,其中kB为玻尔兹曼常数而T为温度。
更普遍地,无论多复杂也好,它都能被应用于任何处于热平衡的经典系统中。
能量均分定理可用于推导经典理想气体定律,以及固体比热的杜隆-珀蒂定律。
它亦能够应用于预测恒星的性质,因为即使考虑相对论效应的影响,该定理依然成立。
4、什么是热力学系统?根据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能量、质量交换的情况,可以把系统分为哪四种?答:(1)热力学系统是指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并与其周围环境以任意方式相互作用着的宏观客体。
大学《大学物理(上)》各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大学物理(上)》的答案第1章问题:以下是近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的是()。
答案:量子力学问题:谁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将电学、磁学、光学统一起来?()答案:麦克斯韦问题:谁在伽利略、开普勒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理论?()答案:牛顿问题:物理学是探讨物质结构,运动基本规律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答案:正确问题: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也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答案:错误第2章问题:爱因斯坦因提出什么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答案:光量子假说问题:玻尔因做出什么重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答案:研究原子的结构和原子的辐射问题:运动学中涉及的主要运动学量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答案:正确第3章问题:在平面极坐标系中,任意位矢可表示为()。
答案:问题:在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位矢的方向余弦的关系为()。
答案:问题:在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位矢可表示为()。
答案:问题:同一个位置矢量可以在不同的坐标系中表示。
()答案:正确问题:位置矢量在直角坐标系和平面极坐标系中的表示方式是一样的。
()答案:错误第4章问题:设质点在均匀转动(角速度为)的水平转盘上从t=0时刻开始自中心出发,以恒定的速率沿一半径运动,则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答案:问题:设质点在均匀转动(角速度为)的水平转盘上从t=0时刻开始自中心出发,以恒定的速率沿一半径运动,则质点的轨迹方程为()。
答案:问题:质点的位置关于时间的函数称为运动方程。
()答案:正确第5章问题:一个人从O点出发,向正东走了2m,又向正北走了2m,则合位移的大小和方向为()。
答案:东北方向问题:某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多少()。
答案:问题:位移和路程都与坐标原点的选取有关。
()答案:错误第6章问题:有一质点沿x方向作直线运动,它的位置由方程决定,其中x的单位是米,t的单位是秒。
则它的速度公式为()。
最新秋季西南大学大学物理基础考试试题卷
2017年秋季西南大学大学物理基础考试试题卷8、什么是波动?机械波与电磁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波动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
我们将某一物理量的扰动或振动在空间逐点传递时形成的运动形式称为波动。
区别:1、都有波的的一切特性,如:都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
2、波速、波长、频率之间具有同样的关系。
3、产生机理不同,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电磁波产生机理也不同,有电子的周期性运动产生(无线电波);有原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有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伦琴射线);有原子核受激发后产生(射线)。
4、介质对传播速度的影响不同①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与频率无关,即同种介质不同频率的机械波传播速度相同。
如声波在温度15时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温度不同时传播速度不同,但与频率无关。
②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均为3×108m/s。
在同种介质中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传播速度不同,频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如:红光和紫光在同种介质中折射率n红小于n紫.③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其原因是: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通过振动形式传递能量,其本身不是物质,故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是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本身就是物质,在真空中可以传播,而在介质中传播速度反而受影响。
9、什么是光程?答:光程指光在传播过程中走过的路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一般也是直线路程10、什么是布儒斯特定律?答:是指自然光经电介质界面反射后,反射光为线偏振光所应满足的条件。
该定律由英国物理学家D.布儒斯特于 1815 年发现,适用于物理光学和几何光学领域。
二、计算题:(每题30分,选择其中2个题目作答,共60分)1、一体积为1.0×10-3 m3的容器中,含有4.0×10-5 kg的氦气和4.0×10-5 kg的氢气,它们的温度为 30℃,试求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
2018年12月西南大学大学物理基础 【1030】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 工程造价 2018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 大学物理基础 【1030】 A 卷 大作业 满分:100分一、简答题:(共8个题,选择其中4个题目作答,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平衡态? 2、温度的微观本质是什么? 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4、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其开尔文表述是什么?5、什么是简谐振动?描述简谐振动的三个特征量是什么?6、什么是驻波?7、什么是光程?8、什么是光的衍射?二、计算题:(共5个题,选择其中2个题目作答,每题30分,共60分)1、某容器储有氧气,其压强为1.013×105Pa ,温度为300K ,求:(1)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2)分子的p υ,υ及2υ;(3)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k ε。
2、64克氧气从00C 加热至500C ,(1)保持体积不变;(2)保持压强不变。
在这两个过程中氧气各吸收多少热量?各增加了多少内能?各对外做了多少功?(8.31/.R J mol K =)3、 波源的振动方程为t y 5πcos 100.62-⨯=(m ),它所激起的波以2.0m/s 的速度在一直线上传播,求:(1)距波源6.0m 处一点的振动方程;(2)该点与波源的相位差。
4、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一块薄的玻璃片将上缝盖住,结果使中央明纹中心移到原来是第5明纹中心所占的位置上。
设光线垂直射入薄片,薄片的折射率n =1.60,波长λ=660nm ,求薄片的厚度。
5、为了测量金属细丝的直径,把金属丝夹在两块平玻璃之间,使空气层形成劈尖(如图所示)。
如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就得到等厚干涉条纹。
测出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就可以算出金属丝的直径。
某次的测量结果为:单色光的波长λ=589.3nm ,金属丝与劈尖顶点间的距离L =28.880mm ,30条纹间的距离为4.295mm ,求金属丝的直径D 。
(题二、5图)一、简答题3.答:1.答:若系统与外界无能量交换,则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改变,这样的状态称为平衡态。
2016年12月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大学物理基础》[1030]大作业答案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w^2 *A*cos(w*t+f),当小球运动到X=|A|=2cm=0.02m处加速度最大,
即最大加速度a=w^2 *A=9*0.02/4 m/(s^2)=4.5*10^(-2) m/(s^2)
(3)由以上可知X=0.02*cos(1.5*t+f)
当小球运动到x=0.02m处,t=T/4
3、热力学第一定律是阐明能量转换及守恒的一个基本定律,它反映了工质在热力过程中的能量转换的数量关系。在工质不发生流动时,数学表达式为:q=u+W。这可以表述为:一般情况下,加给工质的热量一部分消耗于作膨胀功,另一部分蓄存于工质内部,增加了工质的内能。热可以转变为功,功也可以转变为热,一定量的热消失时,必产生一定量的功;消耗了一定量的功时,必产生与之对应的一定量的热。
若加热时体积不变,则有:Q=nCv(T2-T1)=0.32892×20.80×(400-300)=684.2J
若加热时压强不变,则有:Q=nCp(T2-T1)=0.32892×29.12×(400-300)=957.8J
17春西南大学网院学物理基础【1030】课程考试试题卷
二、计算题: (每题 15 分,选择其中 4 个题目作答,共 60 分) 1、一摩尔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 300k 加热至 500K, (1)体积保持不变, (2)压力保持不变,求气 体在这两过程中各吸收多少热量?各增加了多少内能?各对外做了多少功?( R 8.31J / mol.K ) 2、将 500J 的热量传给在标准状态(1.01325×105Pa,0℃)下 2mol 的氢。 (1)若体积不变,问这热量变为什么?氢的温度变为多少? (2)若压强不变,间这热量变为什么?氢的温度又变为多少? 体积变为多少?
(1)求波的振幅、波长、频率、波速和传播方向。 (2)求绳子上质点振动时的最大速度并与波速比较。 5、在折射率 n=1.50 的玻璃上,镀上 nˊ=1.35 的透明介质薄膜,入射光波垂直于戒指膜表面照射, 观察反射光的干涉,发现对λ 1=6000 Å 的光波干涉相消,对λ 2=7000 Å 的光波干涉相长。且在 6000 Å ~7000 Å 之间没有别的波长是最大限度相消或相长的情形,求所镀介质膜的厚度。 6、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 MgF2 薄膜,使波长为λ =550nm 的绿光全部通过。求: (1)膜的厚度。 (2) 此时反射光呈什么颜色? 7、用很薄的玻璃片覆盖在杨氏双缝干涉装置的一条缝上,这时零级明纹移动到原来的 7 级明纹的 地方,如果入射光的波长为 550nm,玻璃片的折射率为 n=1.58,求玻璃片的厚度 e。 8、在杨氏实验中,用波长为 λ 的氦氖激光束垂直照射间距为 d 的两个小缝,缝至屏幕的垂直距离 为 D,
2
课程名称【编号】 : 大学物理基础 【1030】 大作业
一、简答题: (每题 8 分,选择其中 5 个题目作答,共 40 分) 1、什么是平衡态? 2、温度的微观本质是什么? 3、能量均分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4、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其克劳修斯表述是什么? 5、什么是准静态过程? 6、什么是简谐振动?描述简谐振动的三个特征量是什么? 7、什么是光程? 8、光的相干条件是什么? 9、什么是光的衍射? 10、提高光学仪器分辨本领的方法是什么?
西南网络教育20.6月大学物理基础【1030】答案
1、一体积为1.0×10-3m3的容器中,含有4.0×10-5kg的氦气和4.0×10-5kg的氢气,它们的温度为30℃,试求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
解:
He的摩尔质量:
H2的摩尔质量:
2、今有两摩尔的理想气体氮气,温度由17℃升为27℃。若在升温过程(1)体积保持不变,(2)压强保持不变,求气体在这两过程中各吸收多少热量?各增加了多少内能?各对外做了多少功?
8、什么是光程?
答:光程是光在媒质中通过的路程和该媒质折射率的乘积。例如,在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光行进一距离d,光程即为乘积nd,由n的物理意义可知,光在该介质中行经距离d所需的时间,与光在真空中行经nd距离所需的时间相等。这是因为,媒质的折射率等于真空中的光速和媒质中的光速之比,所以光程也就是在相同的时间内光在真空中通过的路程。
7、什么是波动?机械波与电磁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波动,是一种物质运动形式,属于物理学研究范围。波动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波动是质点群联合起来表现出的周而复始的运动现象。其成因是介质中质点受到相邻质点的扰动而随着运动,并将形振动形式由远及近的传播开来,各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弹力。机械波是由物体的机械波动形成的。它与电磁波和物质波是两类概念。电磁波是电磁场在空间内的波动传播。而物质波是物质运动是波动性的表现。我们知道一切物质都有波粒二像性,其波动性的波长为普郎克常量与其动量的商。从微观的角度讲,光子由于动量较小则波动性表现明显,这样光子的运动就主要表现出波的性质。(表现为电磁波)而宏观上的物质也具有波动性(表现为物质波)这里要注意,光子与构成我们能直接感知的物质的物质粒子是不同类的。
( )
3、一质点沿x轴作简谐振动,振幅A=0.05m,周期T=0.2s。当质点正越过平衡位置向负x方向运动时开始计时。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1030]《大学物理基础》 (1)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5B D D B C6-10B A A D B11-15D C D C C16-20B A BC C21-25D C C A A26-30D B A A B31-35A A AB A36-37A A38、波长λ=600n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牛顿环装置上,第二级明纹与第五级明纹所对应的空气膜厚度之差为——————— nm。
90039、一束光垂直入射在偏振片上,以入射光线为轴转动,观察通过的光强的变化过程,若入射光是_________光,则将看到光强不变;若入射光是__________,则将看到明暗交替变化,有时出现消光;若入射光是________,则将看到明暗交替变化,但不出现消光。
自然光或或圆偏振光、线偏振光(完全偏振光),部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40、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一侧狭缝,在缝后远处的屏上观察到夫琅和费衍射图样,现在把缝宽加倍,则透过狭缝的光的能量变为_____倍,屏上图样的中央光强变为_____倍。
2,441、若氧分子[O2]气体离解为氧原子[O]气体后,其热力学温度提高一倍,则氧原子的平均速率是氧分子的平均速率的倍2倍4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
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43、一双缝干涉装置,在空气中观察时干涉条纹间距为1.0mm若整个装置方在水中,干涉条纹的间距将为___mm. (设水的折射率为4/3)。
0.7544、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分表达式为___________。
dQ= dA+dE45、某气体在温度为T=273K时,压强为p =1.01×l03Pa,密度ρ=l.24×l0-2kg•m-3,则该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___________。
495m•s-146、在带活塞的气缸中,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假设气缸不漏气且气缸和活塞不吸收热量.当气体吸收100J热量,同时对活塞做了40J功,则气体的内能_____J。
当气体放出100J热量,同时活塞对它做了40J的功,则气体的内能______J。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1030大学物理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030大学物理基础一、简答题5、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答: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的改变量Δu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有正负性)与其从外界所吸收的热量q(有正负性)的代数和。
对应的公式:w+q=Δu。
6、什么是熵增加原理?答:利用绝热过程中的熵是不变还是增加来判断过程是可逆还是不可逆的基本原理。
利用克劳修斯等式与不等式及熵的定义可知,在任一微小变化过程中恒有熵增加原理,其中不等号适于不可逆过程,等号适于可逆过程。
对于绝热系统,则上式又可表为dS≥0。
这表示绝热系统的熵绝不减少。
可逆绝热过程熵不变,不可逆绝热过程熵增加,这称为熵增加原理。
8、什么是波动?机械波与电磁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波动是一种重要而普遍的物质运动形式,例如绳子上传播的波,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水面波等,它们都是机械振动在弹性媒质中的传播形成的,这类波称为机械波.波动并不限于机械波,无线电波,光波等也是物质的一种波动形式,这类波是交变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通称为电磁波.机械波和电磁波的本质是不同的,但它们具有波的共性.从运动学上来讲,机械波和电磁波的形式是一样的,但是,从动力学角度上看来,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机械波用的是弹性介质的方程来描述的,而电磁波用的是电场和磁场的梯度函数来描述的.9、什么是光程?答:在相同时间内,光线在真空中传播的距离,也就是将光在介质中的传播的路程转变为光在真空中传播的路程二、计算题5、用波长λ=500n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在由两块玻璃板(一端刚好接触成为劈棱)构成的空气劈尖上。
劈尖角θ=2×10-4rad。
如果劈尖内充满折射率为n=1.40的液体。
求从劈棱数起第五个明条纹在充入液体前后移动的距离。
解:设第五个明纹处膜厚为,则有2ne+0.5λ=5λ===》e=1125nm 设该处至劈棱的距离为L,则有近似关系e=Lθ,由上两式得2nLθ=9λ/2, L=9λ/4nθ 充入液体前第五个明纹位置L1=9λ/4θ 充入液体后第五个明纹位置L2=9λ/4nθ充液体前后第五个明纹移动的距离ΔL= L1-L2=9λ(1-1/n)/4θ=1.61mm。
2018年12月西南大学大学物理基础【1030】机考答案
6、什么是驻波?
7、什么是光程?
8、什么是光的衍射?
二、计算题:(共5个题,选择其中2个题目作答,每题30分,共60分)
1、某容器储有氧气,其压强为1.013×105Pa,温度为300K,求:
(1)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2)分子的 , 及 ;(3)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
4.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其开尔文表述是什么?
答:热力学第二定律(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热力学基本定律之一,其开尔文表述:
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6.什么是驻波?
答:振幅相同、传输方向相反的两种波(不一定是电波),沿传输线形成的一种分布状态。其中的一个波一般是另一个波的反射波。在两者电压(或电流)相加的点出现波腹,在两者电压(或电流)相减的点形成波节。在波形上,波节和波腹的位置始终是不变的,给人“驻立不动的印象,但它的瞬时值是随时间而改变的。如果这两种波的幅值相等,则波节的幅值为零。
(题二、5图)
一.简答题
1.什么是平衡态?
答:平衡态与非平衡态是对于某个物理量,在系统内部的各处相等、均匀分布,则称系统在宏观上呈现出的完全均匀状态为系统的平衡态。
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的改变量Δu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有正负性)与其从外界所吸收的热量q(有正负性)的代数和。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工程造价2018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大学物理基础【1030】A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共8个题,选择其中4个题目作答,每题10分,共4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
1,什么是平衡态?答;一个系统的各种性质不随时间改变的状态称为平衡态。
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答;不同形式的能量在传递与转换过程中守恒的定律,表达式为Q=△U+W。
4、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其开尔文表述是什么?答;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关于自然过程方向的一条基本的普遍的定律。
开尔文表述是,其唯一效果是热量全部转变为功的过程是不可能的。
6、什么是驻波?答;驻波是由振幅频率和传播速度都相同的两列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是叠加而成的一种特殊现象。
计算题。
2、64克氧气从00C加热至500C,(1)保持体积不变;(2)保持压强不变。
在这两个过程中氧气各吸收多少热量?各增加了多少内能?各对外做了多少功?
已知;Mo2=32g/mol m=64g ΔT=50K v=2mol i=5
(1)保持体积不
变;A=0 ΔE=i/2vRT=5/2×2×8.31×50=2077.5J Q=ΔE+A=ΔE=2077.5J
(2)保持压强不
变;Q=vCpΔT=2×7/2×8.31×50=2908.5J ΔE=vCvΔT=2×5/2×8.31×50=2077.
5J A=Q-ΔE=831J
3、波源的振动方程为(m),它所激起的波以2.0m/s的速度在一直线上传播,求:(1)距波源6.0m处一点的振动方程;(2)该点与波源的相位差。
解;取波源为坐标原点,波传播方向为x轴正方向。
由已知条件可知简波波函数为y=6.0×10﹣²cosπ/5﹙t-x/2.0﹚m
1,当x=6.0m时,y=6.0×10﹣²cosπ/5﹙t-3.0﹚m 2,Δρ=π/5﹙t-3.0﹚-
π/5t=-3/5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