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科地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亭一中2018——2019学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

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A.公路 B.菜园 C.鱼塘 D.果园
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
A.遥感( R) B.地理信息系统( I) C.全球定位系统( P) D.北斗导航系统(BD) 3.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 D.乙>丙>甲>丁
1 9世纪40年代,。

美国开始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该流域田纳西河的早期开发,由于发展炼铜业,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使植被遭到破坏。

据此回答以下4-8题。

4.造成用纳西河流域被破坏的原因不包括 ( )
A.扩大耕地面积 B.修建水库C.获取炼铜用的木炭 D.矿山开采5.田纳西河流域早期由于炼铜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 ( ) A.光化学污染B.酸雨C.噪声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6.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田纳西河流域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B.田纳西河流域属于温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C.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但由于地形起伏大,大部分不能通航
D.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贫乏
7.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
C.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
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
8.科学合理地进行区域资源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历史进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 )
A.18世纪下半叶,它成为较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
B.18世纪末,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C.19世纪30年代初,它成为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D.19世纪40年代,美国开始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该流域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

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9~11题。

9.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这一现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B.环境和技术C.交通和市场D.原料和能源
10.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在粤北、粤西山区发展的是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
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
C.推广基塘生产模式
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11.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B
.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
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其所在的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2-14题。

12.把能源工业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的条件是( )
①丰富的能源资源②良好的开采条件③适中的地理位置④便利的水陆交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
13.黄土高原地区工业结构按其优先重点发展的顺序是( ) A.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电力、煤炭
B.煤化学工业、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电力
C.煤炭、煤化学工业、电力、有色金属冶炼
D.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
14.山西能源基地已建成我国最大的火电基地,其电力主要输往( ) A.西南、西北地区B.京津、华北地区
C.东北、华北地区D.华东、华南地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据此回答15-16题。

15.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 A.澜沧江B.怒江C.红水河D.雅鲁藏布江
16.对开发湄公河流域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①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②带动新疆和中亚地区经济的发展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
业发展④加强中国同东盟的经济合作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17.欧洲西部河流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从自然因素考虑是欧洲西部( )
①经济发达②地形平坦③水能丰富④降水丰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右图为“某地理事象关联示意图”,读
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多 B.森林破坏
C.气候变化 D.围湖造田
19.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综合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 D.整体性特征
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读表,完成第20-21题。

20、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21.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青海大力发展高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
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
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
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右图)。

完成22-23题。

22.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A.Ⅰ、Ⅱ、Ⅲ B.Ⅰ、Ⅲ、Ⅱ C.Ⅱ、Ⅲ、Ⅰ D.Ⅲ、Ⅰ、Ⅱ 23.三类区域中
A .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到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

读图回答24-25题。

24.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25.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

读图回答26-27题。

26.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A .保障城镇用电
B .开发水能资源
C .蓄水灌溉农田
D .发展水产养殖 27.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 .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B .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C .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D .退田还湖,保护生态
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

读图回答28~29题。

28.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络信息 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
29.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调整地域结构
B.加速人口集散
C.扩大空间规模
D.提升服务功能
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从1988年的12亿澳元增加到2012年的170多亿澳元,2013年两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

下图为2011年双方贸易额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种类。

读图回答30-31题。

30.与马来西亚相比,澳大利亚具有势的产业是
A.石油开采 B.家用电器制造
C.金属矿开采 D.交通设备制造
31.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国间经贸额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①空间位置邻近②航空运输发达③经济水平相当④经济互补性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

读图回答32~33题。

32、两国相比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
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
33.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A.国土面积大B.城市绿地面积大
C.城市人口比重高D.科技发展水平高
巴西东南部S州甘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其甘蔗主要用来生产燃料乙醇。

该州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燃料乙醇厂。

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该州和巴西中南部地区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

据此完成34~35题。

34.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地B.接近消费市场C.利用廉价劳动力D.方便产品运输
35.燃料乙醇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巴西()
①碳排放量增加②能源消费结构改变③热带草原面积减少④蔗糖消费量下降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回答36~37题。

36、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 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
C 下渗减少
D 地表径流减少
37.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b
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 Ⅰ、Ⅱ、Ⅲ
B Ⅱ、Ⅰ、Ⅲ
C Ⅲ、Ⅱ、Ⅰ
D Ⅰ、Ⅲ、Ⅱ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

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

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

图4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

据此完成38~39题。

38、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
几的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D.黄河来水量减少
39.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
直接影响是()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

读图,完成40~42题。

40.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41.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水分 C.坡度D.温度
42.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完成43~45题。

43、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44.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
45.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46.黄山以“三奇四绝”而著称于世,“四绝”中属于天象与气候景观的是:
A.奇松B.怪石C.云海D.温泉
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已有美国、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南极旅游大国和智利、阿根廷、日本等开展了南极旅游项目,中国国际旅行总社表示正在筹划到南极旅游的项目开发,据此回答47~48题。

47.南极旅游的兴起,表明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B.旅游资源的永续性
C.旅游资源的多样性D.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48.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B.人们求知、探密和搜奇欲望的增长
C.交通工具的发展D.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友谊
49.旅游资源的核心是:()
A.具有经济价值B.可以开发利用
C.产生社会效益D.对旅游者有吸引力
50.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A.泰山、黄山、龙门石窟
B.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泰山、长城
C.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
D.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二、综合题
51.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轮台(位置见下图)盛产小白杏。

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

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

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

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1)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8分)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说明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台运到义乌加工的原因。

(6分)(3)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

(4分)
52、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村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

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千年药乡”之称。

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8分)
(2)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8分)
53、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云贵两省部分区域及相邻地区略图。

材料二
云南瑞丽试验区是沿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支柱产业主要包括红木加工、农矿产品物流、摩托车组装等。

贵州贵安新区是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支柱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航空制造、大数据处理等。

材料三
图中准静止锋是我国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

下表为图中安顺和昆明的气候统计数据。

(1)从对生产要素依赖的重要性角度,比较瑞丽试验区和贵安新区支柱产业的差异,并分别简述两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10分)
(2)安顺和昆明位于准静止锋两侧,比较两地冬季气候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6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51、18分
(1)此处高山山麓洪(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分)(沙漠边缘,)气候干旱,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2分)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地下水)可供灌溉。

(2分)水源(宝贵)是制约瓜果种植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

(2分)
(2)杏核(晒干后)便于保存和运输,炒制(加工)后的杏核能尽快运往市场;(2分)义乌加工瓜子(炒制杏核)的相关产业联系(协作)密切;(2分)工人素质高(有经验、技术),可以保证产品(炒制杏核)的质量。

(2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6分)
(3)东部地区:技术先进,资金充裕,市场意识强(发展经济的经验丰富)。

(2分)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2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10分)
52、16分
(1)自然地理环境县有过渡性、多样性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8分)
(2)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分)
53、16分
(1) 云南瑞丽试验区为原料(或劳动)密集型;贵安新区技术(或知识)密集型;(2分)云南瑞丽试验区距原料产地近,市场需求大;边境贸易便利;土地和劳动力价格较低;
贵安新区交通便捷;科技较为发达,高素质劳动力充足;有大城市依托(每点1分,共8分)(3)顺比昆明:安气温低;降水量大;降水日数多
安顺受冷气团控制,在准静止锋的下方;昆明受暖气团控制;准静止锋位置稳定少动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