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_电离与水解

合集下载

电离与水解

电离与水解

电离与水解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判断是近年高考的重要题型之一。

解此类型题的关键是掌握“两平衡、两原理”,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原理。

首先,我们先来研究一下解决这类问题的理论基础。

一、电离平衡理论和水解平衡理论1.电离理论:⑴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消耗的电解质及产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时注意考虑水的电离的存在;⑵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主要以第一步电离为主;2.水解理论:从盐类的水解的特征分析:水解程度是微弱的(一般不超过2‰)。

例如:NaHCO3溶液中,c(HCO3―)>>c(H2CO3)或c(OH―)理清溶液中的平衡关系并分清主次:⑴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因水解而损耗;如NaHCO3溶液中有:c(Na+)>c(HCO3-)。

⑵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因此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及产生H+的(或OH-)也是微量,但由于水的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的存在,所以水解后的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的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⑶一般来说“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如水解呈酸性的溶液中c(H+)>c(OH-),水解呈碱性的溶液中c(OH-)>c(H+);⑷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主要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二、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的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的正电荷总数,电荷守恒的重要应用是依据电荷守恒列出等式,比较或计算离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

如(1)在只含有A+、M-、H+、OH―四种离子的溶液中c(A+)+c(H+)==c(M-)+c(OH―),若c(H+)>c(OH―),则必然有c(A+)<c(M-)。

例如,在NaHCO3溶液中,有如下关系:C(Na ++c(H+)==c(HCO3―)+c(OH―+2c(CO32―)书写电荷守恒式必须①准确的判断溶液中离子的种类;②弄清离子浓度和电荷浓度的关系。

第13讲_电离与水解

第13讲_电离与水解

第13讲_电离与⽔解由于酸根的⽔解使溶液显碱性,电离使溶液显酸性,所以如果溶液是酸性,那么电⼒⼤于⽔解,如果溶液是碱性,那么⽔解⼤于电离。

或者你要通过背来记住谁的⽔解强,谁的电离强。

在中学化学中,只需要知道以下⼏种情况就可以了. 1. NaHCO 3溶液:HCO 3-的⽔解程度⼤于电离程度,溶液呈碱性; 2. NaHSO 3溶液:HSO 3-的⽔解程度⼩于电离程度,溶液呈酸性;3. NaHSO 4溶液:HSO 4-只电离,不⽔解,溶液呈酸性;4. NaH2PO 4溶液:H 2PO 4-的⽔解程度⼩于电离程度,溶液呈酸性;5. Na 2HPO 4溶液:HPO 42-的⽔解程度⼤于电离程度,溶液呈碱性;6. 在同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程度⼤于醋酸根的⽔解程度,溶液呈酸性;7.在同浓度的氨⽔和氯化铵混合溶液中,⼀⽔合氨的电离程度⼤于铵根离⼦的⽔解程度,溶液呈碱性.2011年⾼考化学⼀轮讲练析精品学案第13讲弱电解质的电离电离平衡1.掌握电解质、⾮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

2.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温度等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3.了解电离平衡常数。

4. 了解⽔的电离及离⼦积常数;5. 了解溶液pH 的定义。

了解测定溶液pH 的⽅法,能进⾏pH 的简单计算⼀、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别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定义溶于⽔后⼏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溶于⽔后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化合物类型离⼦化合物及具有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某些具有弱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电离程度⼏乎100%完全电离只有部分电离电离过程不可逆过程,⽆电离平衡可逆过程,存在电离平衡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分⼦不计)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不存在电解质分⼦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有电解质分⼦实例绝⼤多数的盐(包括难溶性盐)强酸:H 2SO 4、HCl 、HClO 4等强碱:Ba (HO )2 Ca (HO )2等弱酸:H 2CO 3 、CH 3COOH 等。

水解与电离

水解与电离

水解与电离电离是物质(电解质)本身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生成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的过程。

水解则是针对含有弱酸根或弱碱离子的盐类而言,其与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酸碱中和的逆反应。

能水解的物质一般都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越弱,其相应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

(一)区分性从进行两过程的物质类别来看,水解的物质是盐类,而电离平衡针对的是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和水等。

从实质上来看,盐类水解本质是盐电离出来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 H+或 OH-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等弱电解质,从而促进水电离的过程。

其特征为:盐类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过程,由于中和反应进行较彻底,是放热反应,故盐类水解反应一般进行的不彻底,程度小且吸热。

电离是指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出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其中弱酸、弱碱、水等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而大部分仍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即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存在电离平衡。

研究盐类水解时,最后得出规律:谁弱谁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

弱电解质电离程度越弱,则对应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

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生成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的过程。

将电子从基态激发到脱离原子,叫做电离,这时所需的能量叫电离电势能。

例如氢原子中基态的能量为 -13.6eV(电子伏特),使电子电离的电离势能就是 13.6eV(即 2.18 ×10-18焦耳)。

简单点说,就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水解物质与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例图:碳酸根离子分步水解)由弱酸根或弱碱离子组成的盐类的水解有两种情况:①弱酸根与水中的H+结合成弱酸,溶液呈碱性,如乙酸钠的水溶液:CH3COO-+ H2O ←═→ CH3COOH + OH-②弱碱离子与水中的OH-结合,溶液呈酸性,如氯化铵水溶液:NH4+ + H2O ←═→ NH3· H2O + H+生成弱酸(或碱)的酸(或碱)性愈弱,则弱酸根(或弱碱离子)的水解倾向愈强。

高三化学水解电离知识点

高三化学水解电离知识点

高三化学水解电离知识点化学是高中学习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其中水解和电离是化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在高三学习中也是重点内容。

下面将介绍高三化学中关于水解和电离的知识点。

一、水解的概念和分类1. 水解的概念:水解是指化合物与水分子发生反应,被水分子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的过程。

2. 水解的分类:水解反应可以分为酸性水解、碱性水解和盐类水解三种类型。

- 酸性水解:当化合物与酸反应时,发生酸性水解,产生酸根离子或酸。

- 碱性水解:当化合物与碱反应时,发生碱性水解,产生碱根离子或碱。

- 盐类水解:当盐类溶解在水中时,发生盐类水解,产生盐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与水分子反应生成的溶液。

二、水解反应的影响因素1. 温度:温度升高会加速水解反应的进行,反之则会减缓反应速率。

2. 浓度: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会导致水解反应速率的加快。

3. 原料的性质:不同种类的原料发生水解反应的速率也会不同。

三、电离的概念和分类1. 电离的概念:电离是指化合物在溶液中分解成带电离子的过程。

2. 电离的分类:电离可以分为离子的形成和电解质的分类两个方面。

- 离子的形成:当化合物溶解在水中时,其中的分子会分解成带电的离子。

- 电解质的分类: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种类型。

四、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 强电解质:具有完全电离的性质,溶解度大,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高。

2. 弱电解质:仅部分电离,溶解度小,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低。

五、电离度和电离常数1. 电离度:电离度是描述溶液中电解质溶解程度的物理量,用符号α 表示。

2. 电离常数:反映溶液中电解质电离程度的物理量,用符号 K 表示。

六、酸碱中的水解和电离1. 酸的水解:酸溶液中的水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离子(H+),使溶液呈酸性。

2. 碱的水解:碱溶液中的水会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OH-),使溶液呈碱性。

3. 酸的电离:酸溶液中的酸分子会电离生成氢离子(H+)。

4. 碱的电离:碱溶液中的碱分子会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OH-)。

高三化学电离与水解知识点

高三化学电离与水解知识点

高三化学电离与水解知识点电离与水解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溶液的离子化程度、酸碱中和反应等概念。

本文将围绕电离与水解的定义、化学平衡中的应用以及相关实例进行详细阐述。

一、电离与水解的定义电离是指化学物质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通过释放离子而转变为离子的过程。

以强酸HCl为例,当它溶解在水中时,会释放出H+离子和Cl-离子:HCl(气体)→ H+(溶液)+ Cl-(溶液)水解是指化学物质在水溶液中与水发生反应,产生离子和水的过程。

以强碱NaOH为例,当它溶解在水中时,会发生水解反应:NaOH(固体)+ H2O(液体)→ Na+(溶液)+ OH-(溶液)二、化学平衡中的电离与水解在酸碱中和反应中,离子的电离与水解是化学平衡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对于弱电解质溶液,它的电离与水解可以相互制约,形成动态平衡。

以弱酸HAc(醋酸)的电离与水解为例,该过程可以表达为如下平衡反应:HAc(溶液)⇄ H+(溶液)+ Ac-(溶液)在水中,HAc分子发生电离,部分转化为离子H+和Ac-,同时也会出现Ac-与水分子的水解反应:Ac-(溶液)+ H2O(溶液)⇄ HAc(溶液)+ OH-(溶液)这两个反应相互制约,不断进行,直到达到化学平衡。

三、电离与水解的相关实例1. 酸碱指示剂的应用酸碱指示剂是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发生颜色变化的物质。

这种颜色变化与指示剂分子的电离与水解有关。

如甲基橙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会接受H+离子而发生电离,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指示剂分子与OH-离子发生水解,呈现黄色。

通过观察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2.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溶液与碱溶液按化学计量比发生完全反应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酸与碱溶液中的离子发生重新组合,形成中和盐和水。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HCl(溶液)+ NaOH(溶液)→ NaCl(溶液)+ H2O(溶液)该反应中,HCl中的H+离子与NaOH中的OH-离子结合,生成中和盐NaCl和水。

化学盐的水解与电离解题技巧

化学盐的水解与电离解题技巧

化学盐的水解与电离解题技巧一、理解水解和电离的基本概念水解是指盐电离出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电离则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离解出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理解这两个基本概念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

二、掌握影响盐的水解和电离的因素影响盐的水解的因素有盐的类型、温度、浓度等,其中盐的类型是最主要的因素。

一般来说,强酸弱碱盐或强碱弱酸盐容易发生水解。

温度和浓度也会影响水解的程度。

影响盐的电离的因素则主要是温度和浓度。

三、学会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根据盐的类型和溶液的浓度,可以大致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一般来说,强酸强碱盐的溶液呈中性,强酸弱碱盐的溶液呈酸性,弱酸强碱盐的溶液呈碱性。

对于复杂体系,可以通过加入指示剂等方法判断酸碱性。

四、掌握盐的水解反应机理盐的水解反应机理是理解水解过程的重要环节。

以醋酸钠为例,醋酸钠电离出的醋酸根离子会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醋酸,从而促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使溶液呈碱性。

五、熟悉盐的电离平衡及其移动规律盐的电离平衡是理解电离过程的基础。

以硫酸为例,硫酸在水中会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达到平衡状态时,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如果改变温度、浓度等条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六、掌握影响盐的电离平衡的因素影响盐的电离平衡的因素有温度、浓度等。

一般来说,升高温度会使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则会使电离平衡向结合方向移动。

增加浓度也会使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降低浓度则会使平衡向结合方向移动。

七、学会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问题平衡移动原理是解决盐的水解与电离问题的关键。

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浓度、压强等),平衡就会被打破,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八、熟悉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和原理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电离与水解

电离与水解

电离与水解[考纲要求]1.了解电离、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并能表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3.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

了解溶液pH的定义,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

4.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能说明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认识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能运用溶度积常数(K sp)进行简单计算。

考点一溶液的酸碱性及pH1.一个基本不变相同温度下,不论是纯水还是稀溶液,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

应用这一原则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水溶液必须是稀溶液;温度必须相同。

2.两种测量方法溶液的pH值可以用pH试纸测定(精确到整数,且只能在1~14的范围内),也可以用pH计(精确到0.1)测定。

3.三个重要比较水溶液可分为酸性溶液、中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下表是常温下这三种溶液的比较:溶液的酸碱性c(H+)与c(OH-)比较c(H+)大小pH酸性溶液c(H+)>c(OH-)c(H+)>1×10-7 mol·L-1<7中性溶液c(H+)=c(OH-)c(H+)=1×10-7 mol·L-1=7碱性溶液c(H+)<c(OH-)c(H+)<1×10-7 mol·L-1>74.pH(1)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只有在常温下pH=7的溶液才呈中性;当在100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12,此时pH=6的溶液为中性溶液,pH>6时为碱性溶液,pH<6时为酸性溶液。

(2)使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若先用蒸馏水润湿,测量结果不一定偏小。

若先用蒸馏水润湿,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了,若待测液为碱性溶液,则所测结果偏小;若待测液为酸性溶液,则所测结果偏大;若待测液为中性溶液,则所测结果没有误差。

5.溶液中的c (H +)和水电离出来的c (H +)的区别(1)室温下水电离出的c (H +)=1×10-7 mol·L -1,若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 (H +)<1×10-7 mol·L-1,则可判断该溶液呈酸性或碱性;若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 (H +)>1×10-7 mol·L -1,则可判断出该溶液中存在能水解的盐,从而促进了水的电离。

水解和电离知识点总结

水解和电离知识点总结

水解和电离知识点总结一、水解的概念和原理水解是指将某一物质(通常是化合物)与水分解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

水解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溶液中的化学反应过程,常见于盐类、酯等化合物。

水解反应的原理是溶质与溶剂(水)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

在水解反应中,通常涉及到酸碱中和和水解的两种类型。

水解是溶质在水中被水分子进攻,生成离子或者分子的过程。

水分子可以进攻锯环之中的原子以解锯环,则产生两个分子或离子。

二、水解的类型1. 酸碱中和水解酸碱中和水解是指在水中将酸、碱或盐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发生反应,形成相应的酸性或碱性的物质。

酸碱中和水解反应通常可以表示为:H+ + OH- -> H2O。

例如:NaCl + H2O -> Na+ + Cl- + H2O在这个反应中,NaCl溶解在水中,产生Na+和Cl-离子,同时还有Na+和OH-和Cl-和H+ 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水分子。

2. 酯水解酯水解是指酯类化合物在水中分解为醇和酸的化学反应。

酯水解的一般化学方程式为:RCOOR’ + H2O -> RCOOH + R’OH。

例如:CH3COOC2H5 + H2O -> CH3COOH + C2H5OH在这个反应中,乙酸乙酯在水中分解为乙酸和乙醇。

3. 蛋白质水解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大分子,它们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蛋白质水解是指蛋白质在酸、碱、酶的作用下,被水分解为氨基酸或肽链。

三、电离的概念和原理电离是指溶质在溶剂中失去或增加电荷的过程。

溶质中的分子或离子在水中溶解后,它们与水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失去或增加电子,形成离子。

电离通常伴随着物质的溶解过程,是溶液中溶质与溶剂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重要现象。

电离的原理是溶质与溶剂中的水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溶质分子或离子中原子或基团失去或增加电子,形成离子。

四、电离的类型1.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根据电离度的不同,溶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水解和电离的例子

水解和电离的例子

水解和电离的例子
水解和电离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两种过程。

水解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其中水分子与另一化合物发生反应,导致该化合物分解。

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到强电解质分解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例如,当氯化铁(FeCl3)与水反应时,会生成氢氧化铁(Fe(OH)3)和盐酸(HCl)。

这个反应可以表示为:FeCl3 + H2O → Fe(OH)3 + 3HCl。

在这个反应中,水分子参与了氯化铁的分解,生成了氢氧化铁和盐酸。

电离则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可逆的,即离子可以在水中重新组合成原来的电解质。

例如,硫酸铜(CuSO4)在水溶液中会电离成铜离子(Cu²⁺)和硫酸根离子(SO₄²⁻)。

这个反应可以表示为:CuSO4 → Cu²⁺ + SO₄²⁻。

在这个反应中,没有水分子的参与,硫酸铜直接分解成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请注意,以上两个例子都是简化的化学反应表示,实际的反应过程可能更为复杂。

同时,不是所有的化合物都会发生水解或电离反应,这取决于化合物的性质和条件。

化学水解电离知识点总结

化学水解电离知识点总结

化学水解电离知识点总结一、化学水解的概念1. 化学水解是指物质在水或者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或者离子的过程。

水解反应可以是酸催化或者碱催化的。

2. 化学水解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应用广泛。

例如,碳酸氢钠在水中水解产生碳酸钠和二氧化碳;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醇和钠盐;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而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3. 化学水解的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溶液的PH值等。

二、化学水解的影响因素1. 温度:化学水解反应的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符合阿伦尼乌斯方程。

一般来说,每升高10摄氏度,反应速率会增加大约2倍。

2. 酸碱性条件:酸催化的水解反应和碱催化的水解反应具有不同的机理和速率。

酸性条件下,通常是由质子提供催化作用,例如,葡萄糖在稀硫酸中发生水解反应。

碱性条件下,通常是由羟基离子提供催化作用,如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3. 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浓度越高,化学水解反应速率越高。

这是因为反应物的浓度越高,有效碰撞的概率也越高。

4.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促进化学水解反应的进行,通过提高反应物的活化能降低反应速率。

催化剂可以是酸、碱、金属离子或者酶等。

5. 溶液的PH值:溶液的PH值对化学水解反应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酸性条件下,一些酯类物质更容易发生水解;在碱性条件下,酸性物质更容易发生水解。

三、化学水解的应用1. 化学水解在化工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例如,纤维素、淀粉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生产中都需要进行化学水解来获得单糖、葡聚糖等单体物质。

2. 化学水解在生物工程中也有着重要应用。

通过水解,可以将生物质转化成可燃气体或者生产生物柴油。

3. 化学水解在生物技术、医药制药等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通过酸水解可以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然后再制备多肽药物。

四、化学电离的概念1. 化学电离是指物质在水溶液中,被溶解成离子的过程。

通常是指电解质在水中产生离子。

2. 化学电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现象,大部分物质在水中都会发生电离,形成离子和非离子物质。

电离和水解

电离和水解

电离和水解电离和水解是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别,它们是发生变化的重要过程,是一种能够用于获得能量的重要化学反应。

它们分别属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水解反应。

电离是电解质分子水解反应的过程,它可以使电解质分子拆分成多个带有正电荷的离子;而水解是类似非电解质物质分子水解反应的过程,可以使其分子拆分成多个产物(包括少量水)。

电离电离是一种将特定物质分子拆分成多个带有正电荷的离子的反应。

它是利用电源(例如电池)把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电位差产生的过程。

电离发生时,发电池端的正电荷的诱导电场会拉动电解质物质的正电荷,使其分子拆分成多个带有正电荷的离子;而负电荷端的电位差会拉动物质分子的负电荷,使其分子拆分成多个带有负电荷的离子。

电离过程中,获得的热量是电池端和负电荷端电位差产生的,可以用于分子的安定和发生变化。

电离的应用电离的主要应用有:用于分离细胞液中的离子,如钠、钾、钙等离子;用于离子交换法提取金属离子,如铜离子;用于酸碱中和,可以形成碱金属氢氧化物;用于分离不同结构的离子;将可溶性物质拆分成其各自的离子,如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等;用于水池、水箱、水槽等水体处理,可以清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等。

水解水解是一种将特定分子拆分成多个产物(包括少量水)的反应。

它是利用水分子的能量拆分物质分子的过程,与水的氧原子之间的电荷交换通过氢键产生能量。

当水解反应发生时,水分子的能量便会转移到物质分子上,使其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同时,水分子也会把分子拆分为若干产物,如少量水。

水解的应用水解的主要应用有:用于水体处理,可以清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用于农业中,可以发挥释放肥料中的有效元素的作用;用于食品加工,具有发酵和保藏食品的作用;用于电子行业,可以提高电子元件的稳定性;用于医药行业,可以提取激素等药物;用于化学行业,可以进行复杂反应产物的分离等。

结论电离和水解是常见的化学反应,也是能量转化的重要过程。

它们分别属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水解反应,它们的反应机理和产物不同。

高中化学电离水解精品讲义

高中化学电离水解精品讲义

高中化学电离、水解精品讲义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活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3. 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类别电解质强电解质溶于水后或熔融状态下概念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化合物类型合物电离程度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水分子不计)完全电离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电解质分子绝大多数的盐(包括难溶性盐);强酸:HCl、部分电离既有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极少数盐;弱酸:CH3COOH、H2CO3、等;弱碱:非金属氧化物:CO2、SO2、ClO2等;部分非金属氧化物:NH3、CH4、SiH4等;大多数有机物:C2H5OH、C12H22O11(蔗糖)、CCl4等都是化合物不电离只有非电解质分子的电解质某些共价化合物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溶于水后只有部分电离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HNO3、H2SO4等;强碱:HClO实例 KOH、NaOH、Ba(OH)2等 NH3・H2O、Cu(OH)2、Fe(OH)3等;水也是弱电解质相同点思考:一种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原物质一定是电解质吗?分析:不一定!关键要分清发生电离散是否要原物质本身。

有可能溶于水时就发生了化学变化如(1)Cl2(2)CO2?溶于水??? 碳酸溶液↓ ↓ 非电解质 H2CO3电离(3)Na2O?溶于水??? 氯水 ?溶于水??? NaOH溶液↓ ↓ 即不是电解质 HCl、HClO 又不是非电解质发生电离↓ ↓ 虽不是本身电离子 NaOH电离但可在熔融态电离,故它属强电解质注意:(1)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关,某些盐如BaSO4、CaCO3等,虽难溶于水却是强电解质,因为它们溶于水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尽管很难测出它们的导电性。

某些盐如HgCl2、Pb(CH3OO)2等尽管能溶于水,却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

热点专攻13 水解常数(Kh)与电离常数的关系及应用

热点专攻13 水解常数(Kh)与电离常数的关系及应用
2- W
22(H2X)
二级电离产生的离子(X ) Kh(X )·a 2 =KW Kh(X )=
-
-
-
a2
对点训练
2-
1.若 T ℃时,Na2CO3 溶液中 CO3 的水解常数 Kh=2×10-4,当 Na2CO3 溶液中
2c(HCO3 )∶c(CO3 )=1∶2
时,该溶液的 pH=
。(已知:lg 2=0.3)
2024
高考总复习
GAO KAO ZONG FU XI YOU HUA SHE JI
第八章
热点专攻13 水解常数(Kh)与电离常数的
关系及应用
命题前沿
亚磷酸(H3PO3)是一种二元弱酸,易溶于水、乙醇。亚磷酸钾(K2HPO3)属
于一种新型杀菌型环保肥料,是一种磷钾肥,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对疫病、
白粉病、霜霉病、黑星病和细菌性溃疡病等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新题速递
已知H3PO3与足量KOH溶液反应生成K2HPO3。25 ℃时,给1 mol·L-1
K2HPO3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OH与溶液稀释倍数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pOH=-lg c(OH-),lg 4=0.60,V0为起始溶液的体积,V为加水后溶液体积。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K2HPO3的第一步水解常数约是10-8.8
H2PO-4 +H2O
+
HPO2+H
(电离平衡)、
4
W
H3PO4+OH (水解平衡);Kh(H2PO4 )=

-
a1
=
1×10 -14
7×10-3
=
1
-11
×
10
7

高二化学电离水解

高二化学电离水解

高二化学电离水解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一)口诀: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双弱,谁强显谁性。

(1)有弱才水解要求盐要有弱或者(包括)。

如:NaCl中的Na+对应的碱是强碱NaOH,则Na+是强碱,不会水解。

NaCl中的Cl-对应的酸是强酸HCl ,则Cl-是强,也不会水解。

所以,NaCl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

又如:CH3COONa中的CH3COO-对应的是弱酸CH3COOH,则CH3COO-是弱,会水解。

消耗H2O 电离出的H+,结合成CH3OOH分子。

使得水中OH-多出。

所以,CH3COONa的水溶液显碱性。

(2)越弱越水解盐中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的酸性越弱或碱性越弱,水解的程度越大。

如:Na2CO3和Na2SO3CO3^2-对应的酸是H2CO3;SO3^2-对应的酸是H2SO3由于H2CO3的酸性弱于H2SO3则,CO3^2-的水解程度比SO3^2-的水解程度更大,结合的H+更多。

所以,Na2CO3的碱性比NaSO3的碱性强。

(3)双弱当盐中的对应的碱是并且盐中的对应的是弱酸时,则盐的这两种离子都会发生水解。

水解电离出的OH-;水解电离出的H+,所以发生的程度往往较大。

如:CH3COONH4 中的NH4+对应的碱是NH3*H2O ;CH3COO-对应的酸是弱酸CH3COOH则NH4+和CH3COO-都会发生水解,NH4+结合OH-形成NH3*H2O;CH3COO-结合H+形成CH3COOH,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

(4)谁强显谁性主要是针对双水解的盐,即,由于盐中的水解结合H+,水解结合OH-要判断盐溶液的,则要比较阴离子的水解成度和阳离子的水解程度的大小。

如:(NH4)CO3 ,由于NH3的碱性比H2CO3的酸性强(实际上比较的是两者的,中学不做要求,只需记忆),则NH4+的水解程度比CO3^2-的水解程度弱,使得水溶液中消耗的H+更多,有OH-多出。

高中化学水解与电离问题窍门

高中化学水解与电离问题窍门

如何化学水解与电离问题的窍门1. 理解水解与电离的基本概念在学习化学水解与电离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水解与电离的基本概念。

化学水解是指化合物与水发生反应,使化合物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物质的过程。

而电离则是指分子或原子在溶液中失去或获得电荷的过程。

这两个概念是化学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性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深入分析水解与电离的原理水解与电离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它们的原理。

在水解中,通常涉及到酸碱中和、酶催化等化学过程,而电离则涉及到离子的生成和溶液的电导性等方面。

通过深入分析水解与电离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化学过程的发生机制。

3. 解析高中化学水解与电离问题的解题思路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水解与电离问题常常出现在考试中。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思路。

通常可以从化合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反应类型等方面入手,结合水解与电离的基本原理,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

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际例题来加深理解和掌握解题技巧。

4. 总结与回顾总结与回顾在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

针对水解与电离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总结基本概念、原理和解题思路,来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回顾自己的学习笔记和习题练习,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巩固和提升对水解与电离的理解能力。

在我看来,水解与电离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也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有着重要的解释作用。

我们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多加关注,深入理解,并且不断进行实际应用和思考,以提升自己的化学素养。

通过以上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高中化学水解与电离问题的窍门。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为你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水解与电离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性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发生机制,为我们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指导。

电离常数和水解常数关系推导

电离常数和水解常数关系推导

电离常数和水解常数关系推导
水解常数与电离常数的关系式
电离常数和水解常数是电化学中两个重要的性质值,电离常数反
映了电解质的电离效应,水解常数反映了溶液中水分子及电解质之间
的水解作用程度。

在溶液中,水和电解质存在电离,从而形成正离子、负离子和水分子,并互相作用,从而影响其物理化学性质,这就是水
解作用。

由于水和电解质及其离子的间接相互作用,水解和电离可以
联合起来表示,水解常数与电离常数的乘积就是电离的中间产物和离
子的抗衡作用空间的大小。

电离常数和水解常数的关系式是由经典的物理化学理论和实验资
料得出的:
$$
Kw \times K_a=K_c
$$
其中,Kw是水解常数,K_a是全电离常数,K_c是稀释溶液中H+,OH-离子浓度和其他离子浓度变化的常数。

其实,电离常数和水解常数只是表达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电离
常数是水解作用以外溶液离子电平的大小,而水解常数是水解作用和
水根离子电平的大小。

由于水的穿越性,它可以建立H+和OH-两个离
子的形成,当连接盐酸及其他离子时,它可以保持全电离状态。

因此,只有全电离状态下,水解常数和电离常数才能稳定,这就是前面水解
常数与电离常数的关系式。

只要懂得了水解常数与电离常数的关系式,就可以更好地了解溶
液中物质和离子的变化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溶液中电离状态的改变。

水解与电离

水解与电离

水解与电离嘿,朋友!今天咱来聊聊水解与电离这两个奇妙的家伙。

你看啊,水解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精灵,总在各种物质里捣乱。

比如说盐吧,它一掺和进去,就能把盐给变个样儿。

就好像是一场小小的魔法,让原本的东西变得不一样了。

“哎呀,这水解可真有意思!”我跟朋友小李说道。

小李挠挠头,说:“我咋感觉有点迷糊呢。

”我笑着说:“别着急呀,你就想着水解就是让物质发生变化的小能手。

”电离呢,就像是把东西拆分开来。

就好比一个大团体,突然解散成一个个小个体啦。

有一次,我跟老张讨论这个。

我说:“老张啊,你想想看,电离不就像是把一个整体给拆了嘛。

”老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嗯,好像是这么个理儿。

”在生活中啊,水解和电离可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呢。

就说我们喝的水吧,里面其实也有一些小小的水解和电离在悄悄进行着。

“嘿,想不到吧,这普通的水也有这么多门道。

”我跟旁边的人打趣道。

水解和电离还会影响到很多化学反应呢。

有时候它们能让反应更容易发生,有时候又会让反应变得不一样。

就像是两个爱捣蛋的小鬼,时不时地就来掺和一下。

“哎呀呀,这俩家伙可真能折腾!”我笑着摇摇头。

而且啊,不同的物质水解和电离的情况还都不一样呢。

有的容易水解,有的就不那么容易;有的电离得厉害,有的就比较温和。

这就好像是人的性格一样,各有各的特点。

“可不是嘛,这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朋友小王感慨道。

所以啊,水解和电离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可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呢。

我们得好好了解它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奇妙的世界呀。

它们就像是隐藏在幕后的小导演,操控着各种物质的变化和反应。

没有它们,这个世界可就少了很多乐趣和奇妙之处啦!总之,水解和电离很重要,我们得重视它们,和它们好好相处呀!。

电离常数与水解常数的关系

电离常数与水解常数的关系

电离常数与水解常数的关系1. 前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很有趣的话题——电离常数和水解常数的关系。

别急,听我说完,你会发现,这东西就像在喝茶一样,有些苦,但喝久了就上瘾了。

咱们生活中常见的许多酸碱反应,其实都跟这两个常数密切相关。

简单来说,它们就像是化学世界里的小伙伴,一个负责“分家”,一个负责“调解”,两者缺一不可。

2. 电离常数(Ka)2.1 什么是电离常数?首先,咱们来捋一捋电离常数Ka。

这个东西其实就是用来衡量一种酸在水中有多“乖乖”的。

如果酸在水中越容易分开,生成的氢离子(H⁺)越多,那么这个Ka值就越大。

打个比方,就像你吃到一块特别好吃的蛋糕,越是好吃,越想一口气吃光,那你对这个蛋糕的评价肯定高得不得了,对吧?2.2 为什么重要?那么,电离常数为啥这么重要呢?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做菜,调味品的酸碱度可影响整道菜的味道。

就拿醋来说,它是酸的,放多了可能让菜变得酸到不敢吃;放少了又没味道。

Ka值就能帮助你掌握这个“酸”的程度,帮助你调配出完美的菜肴。

3. 水解常数(Kb)3.1 水解常数的基本概念接下来,我们聊聊水解常数Kb。

这可是电离常数的另一半。

水解常数主要用来衡量碱在水中的“表现”。

如果一个碱能在水中迅速和水反应,产生氢氧根离子(OH⁻),那么Kb值就会高。

这就像是有些人喝酒特别能喝,喝一口就能把酒杯空掉,留下的就是一堆笑声和醉意。

3.2 水解的实际应用水解常数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制造清洁剂和肥料的时候。

比如说,氨水就是一个水解非常好的例子。

它不仅能有效清洁,还能给植物提供氮元素,促进生长。

这个Kb 值就是它“清洁能力”的直观体现。

所以说,这两个常数就像是化学界的“双子星”,相辅相成。

4. 电离常数与水解常数的关系4.1 两者的关系现在问题来了,电离常数和水解常数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其实,它们之间有一个非常简单又美妙的关系。

根据化学原理,酸和碱可以互相转化,电离常数Ka和水解常数Kb之间有个公式:Ka × Kb = Kw(Kw是水的离子积,值为1.0 × 10⁻¹⁴)。

水解和电离对水的电离的影响

水解和电离对水的电离的影响

水解和电离对水的电离的影响
1. 水解作用
水解作用是指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离子化或分解的过程。

在水中,水分子(H2O)会电离成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从而产生一定的电离作用。

水解作用通常分为酸性水解和碱性水解两种。

酸性水解:在酸性条件下,某些化合物会与氢离子结合,导致其离子化或分解。

例如,碳酸钠(Na2CO3)在水中会水解成碳酸氢钠(NaHCO3)和氢氧化钠(NaOH)。

这个过程称为酸性水解。

碱性水解:在碱性条件下,某些化合物会与氢氧根离子结合,导致其离子化或分解。

例如,酯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会水解成醇和羧酸盐。

这个过程称为碱性水解。

无论是酸性水解还是碱性水解,都会对水的电离产生一定的影响。

具体影响取决于参与水解的化合物的性质和浓度。

2. 电离作用
电离作用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离解成离子的过程。

在水中,弱电解质如酸、碱和盐等会电离成离子,从而增强水的导电性。

电离作用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基础。

水的电离作用主要受到温度、压力和电解质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一定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是一定的,即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乘积保持不变。

因此,当水中电解质的浓度发生变化时,水的电离程度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总结:
水解和电离是两种重要的化学过程,它们都会对水的电离产生一定的影响。

水解作用通常分为酸性水解和碱性水解两种,而电离作用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离解成离子的过程。

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和溶液的导电性。

了解这些过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水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酸根的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电离使溶液显酸性,所以如果溶液是酸性,那么电力大于水解,如果溶液是碱性,那么水解大于电离。

或者你要通过背来记住谁的水解强,谁的电离强。

在中学化学中,只需要知道以下几种情况就可以了. 1. NaHCO 3溶液:HCO 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呈碱性; 2. NaHSO 3溶液:HSO 3-的水解程度小于电离程度,溶液呈酸性;3. NaHSO 4溶液:HSO 4-只电离,不水解,溶液呈酸性;4. NaH2PO 4溶液:H 2PO 4-的水解程度小于电离程度,溶液呈酸性;5. Na 2HPO 4溶液:HPO 42-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呈碱性;6. 在同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的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7.在同浓度的氨水和氯化铵混合溶液中,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2011年高考化学一轮讲练析精品学案 第13讲 弱电解质的电离 电离平衡1. 掌握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

2. 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温度等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3. 了解电离平衡常数。

4. 了解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5. 了解溶液pH 的定义。

了解测定溶液pH 的方法,能进行pH 的简单计算一、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别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定义 溶于水后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溶于水后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及具有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某些具有弱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电离程度 几乎100%完全电离 只有部分电离 电离过程不可逆过程,无电离平衡可逆过程,存在电离平衡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水分子不计) 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 电解质分子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 实例绝大多数的盐(包括难溶性盐) 强酸:H 2SO 4、HCl 、HClO 4等 强碱:Ba (HO )2 Ca (HO )2等 弱酸:H 2CO 3 、CH 3COOH 等。

弱碱:NH 3·H 2O 、Cu (OH )2 Fe (OH )3等。

电离方程式KNO 3=K ++NO 3—H 2SO 4=2 H ++SO 42—NH 3·H 2O NH 4++OH_H 2SH ++HS _HS _H ++S2-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指在一定条件下(温度、浓度),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的状态。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特点是:考点解读知识体系(1)动态平衡:电离方程式中用“”,如:CH3COOH CH3COO—+H+。

(2)条件改变:平衡被打破。

如在CH3COOH的石蕊溶液中(呈红色)加入固体CH3COONH4,即增大了c(CH3COO —),平衡左移,c(H+)变小,使红色变浅。

(3)弱电解质在离子反应中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将等质量的锌粉分别投入10mL0.1mol/L盐酸和10mL0.1mol/L醋酸中,实验结果:盐酸的反应速率比醋酸快。

若锌足量,则产生氢气的体积相等。

因为当浓度和体积相同时,盐酸是强酸,c(H+)大,所以反应速率快,但二者可电离出来的H+的物质的量相等,仅仅是后者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的电离平衡不断发生移动。

(4)从导电实验可知,弱电解质少部分电离,大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决定了它在离子方程式书写中保留分子形式。

如醋酸和烧碱溶液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成:CH3COOH+OH—= CH3COO—+H2O。

(5)导电性强弱与电解质强弱的关系:电解质的强弱由物质内部结构决定,电解质的强弱在一般情况下影响着溶液导电性的强弱。

导电性强弱是由溶液离子浓度大小决定的。

如果某强电解质溶液浓度很小,那么它的导电性可以很弱,而某弱电解质虽然电离程度很小,但如果浓度较大时,该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可以较强。

因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也不一定弱。

2、电离平衡常数(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产生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用K表示(酸用表示,碱用表示)。

(2)表示方法:(3)K的意义:K值越大,表示该电解质较易电离,所对应的弱酸弱碱较强。

从或的大小,可以判断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例如弱酸的相对强弱:>>>>>>>(4)影响K值大小的因素:K值不随浓度而变化,但随温度而变化。

(5)多元弱酸的电离。

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且越向后的电离越困难,其电离出来的离子浓度也越小,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如的电离:第一步电离:第二步电离:第三步电离:显然:。

在磷酸溶液中,由电离出来的离子有H+、H2PO4 —、HPO4 2—、PO4 3—等离子,其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三、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一)水的电离(二)溶液的pH1、酸性溶液:按C→C H+→pH2、碱性溶液:按C→C OH-→C H+→pH3、强酸、强碱溶液的稀释后的溶液:对于酸溶液中的C H+,每稀释10n倍,pH增大n个单位,但增大后不超过7,酸仍为酸!①对于碱溶液中的C OH-,每稀释10n倍,pH减少n个单位,但减少后不小于7,碱仍为碱!②pH值相同的强酸与弱酸(或强碱与弱碱),稀释相同的倍数,pH变化为强酸变化大,弱酸变化小。

③极稀溶液中的pH值的计算,应考虑水的电离。

4、强酸与强弱溶液混合的计算:反应的实质:H++OH-=H2O三种情况:(1)恰好中和,pH=7 (2)若余酸,先求中和后的C H+,再求pH。

(3)若余碱,先求中和后的C OH-,再通过K W求出C H+,最后求pH。

5、已知酸和碱溶液的pH之和,判断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的p H(1)若强酸与强碱溶液的pH之和大于14,则混合后显碱性,pH大于7。

(2)若强酸与强碱溶液的pH之和等于14,则混合后显中性,pH等于7。

(3)若强酸与强碱溶液的pH之和小于14,则混合后显酸性,pH小于7。

(4)若酸与碱溶液的pH之和等于14,强、碱中有一强、一弱,则酸、碱溶液混合后,谁弱显谁性。

这是因为酸和碱已电离的H+ 和OH- 恰好中和,谁弱谁的H+ 或OH- 有储备,中和后还能电离,显出酸、碱性来。

基础过关第1课时强弱电解质教材在讲述电解质的有关概念时,跨度较大,必修1的第二章第二节讲述了电解质的概念,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讲述了强、弱电解质的有关概念。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畴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化合物为电解质,其本质是自身能电离出离子,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所得溶液也能导电,但这些物质自身不电离,而是生成了一些电解质,则这些物质不属于电解质。

如:SO2、SO3、CO2、NO2等。

3.常见电解质的范围:酸、碱、盐、离子型氧化物。

4.溶剂化作用:电解质溶于水后形成的离子或分子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水分子相互吸引、相互结合,以“水合离子”或“水合分子”的形态存在,这种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相互吸引的作用叫做溶剂作用。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则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是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则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注意】1.强、弱电解质的范围: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2.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

一些难溶的电解质,但溶解的部分能全部电离,则仍属强电解质。

如:BaSO4、BaCO3等。

3.强、弱电解质与溶液导电性的关系: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强,如很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其离子浓度很小,导电性很弱。

而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弱,如较浓的弱电解质溶液,其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可以较大,导电性可以较强。

4.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强电解质一般为离子化合物和一些含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一般为含弱极性键的化合物。

5.强、弱电解质在熔融态的导电性:离子型的强电解质由离子构成,在熔融态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

而共价型的强电解质以及弱电解质由分子构成,熔融态时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不导电。

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时,不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

当弱电解质的离子化速率和分子化速率相等时,则建立了电离平衡。

其平衡特点与化学平衡相似。

(动、定、变)1.电离方程式:书写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时常用“=”,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时常用“”。

2.电离平衡常数: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的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的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

【注意】(1)电离常数服从化学平衡常数的一般规律,只受温度影响,与溶液的浓度无关。

温度一定时,弱电解质具有确定的电离常数值。

(2)电离常数越大,达到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越多,电解质电离程度越大。

(3)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每一步电离都有各自的电离常数,每一步电离程度各不相同,差异较大,且逐级减小,故以第一步电离为主,氢离子主要由第一步电离产生。

3.电离度: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达到平衡状态时,已电离的溶质的分子数占原有溶质分子总数的百分率,称为电离度。

常用α表示:α=%100 原有溶质分子总数已电离的溶质分子数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内因: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大小主要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外因:(1)温度:电离过程热效应小,温度变化不大时可不考虑其影响。

电离过程焓值增加(吸热),升高温度,电离程度增大。

(2)浓度:溶液越稀,离子相互碰撞结合成分子的机会越小,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就越大。

因此,稀释溶液会促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例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都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CH 3COOHB 、Cl 2C 、NH 4HCO 3D 、SO 2 【解析】注意氯气为单质,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答案为D 。

【例2】下列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和离子B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性强于弱电解质的水溶液C 、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D 、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弱电解质难溶于水【解析】强电解质溶于水后,全部电离,不存在溶质分子,而弱电解质溶于水后,只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和离子,故A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