瘿病中医护理方案
28 内分泌科 瘿病眼病(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瘿病眼病(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断指南》(ZYYXH/T42-2008)。
(1)瘿病诊断确立;(2)突眼,突眼度>18mm;(3)常有畏光流泪、眼部胀痛、复视、斜视,视力下降;(4)常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水肿,眼球活动受限,甚至固定,眼睑闭合不全,角膜溃疡,眼球炎甚至失明。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8年),《甲状腺病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
(1)Graves病或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诊断确立;(2)突眼,眼部表现分级达ATA分级标准3级(含3级)以上(见下表)(3)常有畏光流泪、眼部胀痛、复视。
斜视,视力下降等症状;(4)常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水肿,眼球活动受限,甚至固定,眼睑闭合不全,角膜溃疡,眼炎甚至失明等体征。
(5)必要时作眼CT检查。
(二)证候诊断1.肝气郁结证:双眼突出,胸闷,颈前肿大,质软不痛,胸胁窜痛,病情常随情志波动。
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数。
2.肝火旺盛证:双眼突出,烦热汗出,消谷善饥,面部烘热,颈前包块,手指震颤,眼球突出。
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头晕目眩,心悸胸闷,失眠。
舌红苔黄,脉弦数。
3.风阳内动证:双眼突出,畏光流泪、眼胀涩,眼球运动障碍,颈前包块。
头晕头胀,头部、肢体颤抖。
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或数。
4.气阴两虚证:双眼突出,畏光流泪、眼胀涩,眼球运动障碍,复视,颈前包块。
头晕心慌,失眠多梦,体倦乏力,易汗出,腰膝酸软,耳鸣健忘。
舌红苔少,脉细无力。
5.痰结血瘀证:双眼突出,胀痛,颈前肿大,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不消、胸闷,纳呆。
舌质暗或紫,苔薄白或白腻,脉弦。
6.阳虚水泛证:双眼突出,畏光流泪、眼胀涩,眼球运动障碍,复视,颈前包块。
面色晄白、形寒肢冷、浮肿、腰背冷痛、精神不振。
舌胖嫩有齿痕,质暗或红,苔白滑或腻,脉沉细。
瘿病中医护理方案
瘿病中医护理方案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气郁痰阻证: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胸闷,喜太息,或兼胸胁窜痛,病情的波动常与情志因素有关,苔薄白,脉弦。
(二)痰结血瘀证: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未消,胸闷,纳差,舌质黯或紫,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涩。
(三)肝火旺盛证:颈前喉结两旁轻度或中度肿大,一般柔软光滑,性情急躁易怒,心烦,怕热,容易出汗,面部烘热,口苦,眼球突出,手指颤抖,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
(四)心肝阴虚证:瘿肿或大或小,质软,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易出汗,手指颤动,眼干目涩,倦怠乏力,或兼胁痛隐隐,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舌体颤动,脉弦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颈部肿大1.观察患者颈部肿块的大小、范围、改变、温度,若肿块迅速长大、疼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应立即报告医生。
2.不要用力挤压甲状腺。
3.可选用乌蔹莓等中药外敷颈部。
4.疼痛明显者,予以耳穴埋籽,取穴神门、交感、甲状腺等。
(二)眼突1.观察患者的眼突度、视力、视野等变化,角膜有无损伤。
2.眼球突出者,取高枕卧位,以减轻局部水肿;外出戴有色眼镜以防强光及灰尘刺激。
3.眼睑不能闭合者睡觉时用油纱布或眼罩保护眼睛,少看书和电视。
4.眼勿向上凝视,以免加重突眼和诱发斜视。
5.经常做眼球运动,使眼部肌肉放松。
6.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眼药水。
(三)心悸1.保持室内光线温和,环境幽雅。
2.注意休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进行锻炼,以促进气血流畅,不要做高温及费力的运动。
3.甲亢患者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减少消耗(四)高热1.保持皮肤干燥,汗出较多时及时更换衣服、被服,防止受凉。
2.保持皮肤和口腔清洁。
3.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心率、心律等情况。
当患者体温高于39?出现情绪激动、面赤、怕热多汗、多食善饥、眼凸手颤等,应警惕甲亢危象,立即报告医生。
(五)失眠1.肝火旺盛伴失眠者可予耳穴埋籽,取穴神门、交感、肝等。
瘿痛诊疗方案(2012年4月1日)
癭痛(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2年)癭痛,系西医之亚甲炎,甲亢,甲减等病,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基本临床特征,肿大结块科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初作可如樱桃或指头大小,一般生长缓慢。
《诸病源侯论》指出:“瘿者,由忧患气结所生。
”《杂病源流犀烛》曰:“其症皆隶五脏,其源皆由肝火。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
(1)癭肿质硬(2)癭痛明显(3)发热、心悸、汗出(4)发病前多有感冒、咽痛病史。
2、西医诊断:参照《中国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1)急性起病、发热等全身炎症症状(2)甲状腺肿大质硬、触痛明显(3)血沉增快、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低吸碘率(早期)(4)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史。
(二)症候诊断1. 热毒壅盛证:起病急,瘿肿质韧、触痛明显、口干畏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2. 气郁火旺证:瘿肿、疼痛减轻,心悸汗出,心烦少寐,头晕乏力,舌红,苔少,脉弦数3.气郁痰阻证:瘿肿、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胁肋不舒,纳差,体倦乏力,质淡红,薄白苔或薄腻苔,脉弦滑。
4.气阴两虚证:瘿肿、疼痛消失,肢体困重,眼睑、面颊虚肿,大便秘结,舌质嫩红,有齿痕,苔少,脉细弱或细数。
二、【治疗方案】(一)辩证论治选择中药汤剂和中成药1.热毒壅盛证: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蒲公英、板兰根、射干、银花、连翘、牛蒡子、元胡、大青叶、地丁、桔梗、芍药、牛膝等。
加减:高热者,加石膏、山栀、黄芩,以加强清热;大便秘结者,加全瓜篓、玄明粉、大黄,以清热通腑。
中成药:亚甲康胶囊、莲花清瘟胶囊等。
2. 气郁火旺证治法:行气解郁,泻火消肿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郁金、薄荷、延胡索、川楝子、茯苓、白术、青皮、香附、荔枝核等中成药:亚甲康胶囊、丹栀逍遥散等。
3.气郁痰阻证:治法:理气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加减。
瘿病基本知识及注意事项
瘿病基本知识及注意事项
瘿病为颈部常见之证,局部呈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肿块皮色不变,无疼痛,不破溃,缠绵难消。
本病只要由于饮食过偏,七情郁结所致。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参照本病护理。
【情志调护】
1、避免情绪激动,工作、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心胸开阔,保持良好的心态。
2、家属要理解病人因疾病而易怒、烦躁、缺乏耐心及易疲劳的特点,避免不良刺激,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持室内凉爽,安静,衣服宜宽松,柔软。
【保健知识】
1、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常,勿太过疲劳。
2、突眼患者外出时需戴墨镜,以防强光、风沙和灰尘的刺激并要低盐饮食,睡眠时取头高位,减轻局部肿胀。
3、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T3,T4,TSH。
4、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应按医嘱长期坚持,不能自行减量或漏服,停服。
脉搏减慢,体重增加是治疗有效的标志。
如脉搏每分钟超过100次,应通知医
生。
注意有无粒细胞减少的表现,如咽炎、淋巴结肿大、发热、皮疹、黄疸等,及时就诊。
【饮食指导】
饮食宜多餐,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多食黄豆、猪肾、蛋黄等含富B族维生素和磷的膳食;避免咖啡,浓茶,可乐类饮料;戒烟酒;忌食海产品等含碘高的食物,使用无碘盐烹调。
多饮水,避免进食过多粗纤维食物。
【食疗方】
1、桑椹桂圆饮:鲜桑椹60克,桂圆肉30克,将两者洗净加适量炖,药汁并饮,每日2次
2、豆腐烩汤:豆腐4块,西红柿50克,木耳、冬笋、豌豆各15克,湿淀粉9克,加佐料共烩汤。
瘿病的中医治疗
瘿病的中医治疗发表时间:2011-11-17T09:22:26.9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7期供稿作者:贾茉莉周军[导读] 甲状腺肿大可因体内甲状腺激素不足而致甲状腺呈代偿性增生肥大,也可是炎性肿大,还可为肿瘤增生等原因引起。
贾茉莉周军(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乐业中心卫生院 150000)【中图分类号】R24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7-0413-02【关键词】瘿病中医治疗瘿病是因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以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
包括气瘿、肉瘿、泥瘿、石瘿等,分别相当于西医的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肿大可因体内甲状腺激素不足而致甲状腺呈代偿性增生肥大,也可是炎性肿大,还可为肿瘤增生等原因引起。
中医认为本病是水土因素及情志内伤,致机体气机不畅而形成气滞,气滞津聚,凝聚成痰,痰气郁结,壅于颈前而成。
中医诊断与鉴别(一)瘿病的诊断瘿病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基本临床特征,肿块多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
初作可如樱桃般大小,一般生长缓慢,大小程度不一,大者可如囊如袋,初起一般触之多柔软、光滑,病久则质地较硬,或可扪及结节,亦有初起即质硬或有结节者。
(二)病证鉴别1.瘰疬瘿病与瘰疬都会在颈部出现肿块,需加以鉴别。
瘿病的肿块在颈部正前方,肿块一般较大。
正如《外台秘要·瘿病》说:“瘿病喜当颈下,当中央不偏两边也”;而瘰疬结块在颈部两侧,肿块一般较小,每个约蚕豆大小,个数多,大小不等。
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瘰疬论》说:“夫瘰疬者,经所谓结核是也。
或在耳前后,连及颐颌,下连缺盆,皆为瘰疬”。
《外科正宗·瘰疬篇》描述道:“瘰疬者,累累如贯珠,连接三五枚”。
2.失荣石瘿需与外科失荣相鉴别。
失荣包括西医所称的颈部淋巴结原发或继发的多种恶性肿瘤,生于耳前后及颈间,初起如粟子,顶突根束,按之石硬,推之不移,形体日渐消瘦,若溃破之后,疮面如石榴样,血水浸淫,终至不救。
中医内科学——瘿病.
瘿囊
瘿囊颈前肿块较大, 两侧比 较对称, 肿块光滑, 柔软,
主要病机为气郁 痰阻, 若日久兼 瘀血内停者, 局 部可出现结节。
瘿瘤
颈前肿块偏于一侧, 或一侧 瘿瘤表现为主要 较大, 或两侧均大, 瘿肿大小 病机为气滞、痰 如桃核, 质较硬。病情严重 结、血瘀。 者, 肿块迅速增大, 质地坚 硬, 表面高低不平。
加减: 1.胸闷不舒加郁金、香附、积壳理气开郁; 2.郁久化火而见烦热、舌红苔黄、脉数者, 加夏枯草、丹皮、 玄参、栀子; 3.纳差、便溏者, 加白术、茯苓、山药健脾益气; 结块较硬或 有结节者, 可酌加黄药子、三棱、莪术、露蜂房、僵蚕、穿山甲 等, 以增强活血软坚、消瘿散结的作用; 4.若结块坚硬且不移者,可加土贝母、莪术、山慈姑、天葵子、 半枝莲、犀黄丸以散瘀通络, 解毒消肿 。 本型多由气郁痰阻证发展而来, 一般需较长时间服药, 方可取 效。
若肿块在短期内迅速增大, 质地坚硬, 结节高低不平者, 可能恶变, 预后不佳。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瘿病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临床特征, 可 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初作可如樱挑或指头 大小, 一般生长缓慢。大小程度不一, 大者可如 囊如袋, 触之多柔软、光滑, 病程日久则质地较 硬, 或可们及结节。 2. 多发于女性, 常有饮食不节、情志不舒的病 史, 或发病有一定的地区性。 3. 早期多无明显的伴随症状, 发生阴虚火旺的 病机转化时 , 可见低热、多汗、心悸、眼突、 手抖、多食易饥、面赤、脉数等表现。
加减:
1、肝火旺盛, 烦躁易怒, 脉弦数者 可加龙胆草、 黄苓、青黛、夏枯草;
2、手指颤抖者,加石决明、钩藤、白蒺藜、天麻 平肝熄风; 3、兼见胃热内盛而见多食易饥者, 加生石膏、知 母;
瘿类病护理PPT课件
甲状旁腺肿:甲状旁腺肿大,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肿大
02
瘿类病的病因
遗传因素:部分瘿类病具有遗传性,如甲状腺肿大等
01
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瘿类病
03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辐射、化学物质等可能导致瘿类病
02
感染因素:病毒、细菌等感染可能导致瘿类病
04
饮食护理
01
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
02
规律饮食:保持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多吃新鲜蔬果,少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03
适当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预防瘿类病。
04
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定期体检
体检注意事项: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02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
03
术后护理: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定期复查,注意饮食调理
04
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物理治疗:如按摩、针灸等,帮助缓解症状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辅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
生活方式调整:如饮食、运动等,帮助患者改善生活习惯,促进康复
02
食物选择: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
03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腻、生冷等
04
水分补充:适当增加饮水量,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05
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06
营养补充: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
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中医内科学-5瘿病
四海舒郁丸或海藻玉壶汤加减。
肝火旺盛证
症状
颈前喉结两旁结块或弥漫性肿大,按之疼痛;烦热,急躁易怒, 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舌边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
清肝泻火,消瘿散结。
方药
栀子清肝汤合消瘿丸加减。
心肝阴虚证
症状
01
颈前喉结两旁结块或弥漫性肿大,质软不痛;心悸不宁,心烦
少寐,易出汗,手指颤抖;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饮食调理建议
01
02
03
04
宜食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 菜、水果、全谷类、豆类、瘦
肉等。
避免过多摄入辛辣、油腻、煎 炸等刺激性食物,以及高脂肪
、高胆固醇的食物。
适当增加含碘食物的摄入,如 海带、紫菜等,但需注意不要
过量。
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 饮料。
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
04
CHAPTER
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原则及取穴方法
治疗原则:调理脏腑、行气活血、舒经通络。在瘿病 的针灸治疗中,应注重调理气机,平衡阴阳,同时根
据病情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
输标02入题
01
取穴方法
03
配穴: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穴位,如颈部肿胀可加刺 天柱、大椎等,情绪烦躁可加刺神门、内关等。
中医内科学-5瘿病
目录
CONTENTS
• 瘿病概述 • 辨证论治 • 中药治疗 • 针灸疗法 • 饮食调理与预防措施
01
CHAPTER
瘿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瘿病是一种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 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又 称“瘿气”。
发病原因
主要是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 土失宜等因素引起,导致气滞、 痰凝、血瘀等病理变化,进而引 发本病。
肉瘿的中医护理常规
恶性肿瘤风险评估
了解家族史
询问患者有无甲状腺癌家族史,评估遗传因素对恶性肿瘤风险的 影响。
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颈部肿块的增长速度、活动度等变化,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
辅助检查
通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手段,对疑似恶性肿瘤的病例进行进一 步确诊。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发病原因及机制
情志内伤
长期忧郁、恼怒等负面情绪导致肝气郁结, 气血运行不畅,凝结成块而形成肉瘿。
饮食及水土失宜
长期饮食失调或居住在高山地区,水土不服 ,导致脾胃受损,痰湿内生,聚结于颈部而 成肉瘿。
脏腑功能失调
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血津液 运行失常,凝结成痰或瘀血,与气相互搏结 而成肉瘿。
避免诱发因素
防止感染、精神刺激、过度劳累等诱发甲亢危象的因素,保持患 者情绪稳定。
药物治疗与护理
遵医嘱按时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并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症状
如乏力、畏寒、记忆力减退等,及时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 的表现。
定期监测甲状腺功 能
通过血液检查了解甲状腺激素水平,评估甲状腺功能状态 。
预后转归
肉瘿多为良性肿瘤,预后良好。经积极治疗后,肿块可逐渐缩小或消失。但部分患者可因情志、饮食等因素导 致病情反复。若肿块在短期内迅速增大,质地变硬,活动度变差,应警惕恶变可能。
02
中医护理原则
整体护理观念
01
02
03
全面了解病情
掌握肉瘿患者的发病原因 、症状表现、治疗过程及 效果等信息。
综合考虑护理措施
茶饮制作
将草药洗净后,加入沸水中浸泡1015分钟,代茶饮用。可根据个人口味 添加适量蜂蜜或红枣调味。
中医治疗瘿病的案例
中医治疗瘿病的案例瘿病又称甲状腺肿瘤,是指甲状腺体积异常增大及功能障碍所导致的一系列病变,瘤体大小可以从微小的数毫米到大如橘子般大小的不等。
常见的病因有缺碘、放射性污染及药物因素等。
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很高,而中医药在治疗瘿病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例中医治疗瘿病的案例。
患者张女士,女性,35岁,因甲状腺肿瘤入院就诊。
初诊时患者主要表现为咽部有异物感,喉咙胀痛,吞咽不畅等症状,同时发现颈部有结节,摸起来有些硬。
患者进行了甲状腺B超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结节。
医生建议手术切除,但患者担心手术后肿瘤会再生,想试试中医药治疗。
中医医生进行望、闻、问、切四诊后,诊断为痰瘀互结型甲状腺结节。
瘤块多为增生良性肿瘤,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等原因导致的体内毒瘀结聚,比较适宜进行中药治疗。
给患者开了一味名为清瘤丸的中药,主要成分有桃仁、三七、丹参、全蝎、石菖蒲、赤芍等药材。
清瘤丸具有祛瘤消肿、活血散瘀、降火解毒的功效。
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情绪舒畅。
治疗期间,患者每天服用清瘤丸1剂,每剂10克,水煎服用。
同时,医生还进行了艾灸、拔罐等中医理疗手段,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身体代谢功能。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
经过多次的随访,瘤体逐渐缓解,喉咙胀痛、吞咽困难等症状也得到了缓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瘿病具有显著的效果,对于良性肿瘤的治疗尤其适宜。
但是,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饮食,遵守医生的指导,避免不良情绪影响身体健康,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瘿病诊疗方案
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内科学?。
临床表现:(1)以颈前喉结两旁一侧或两侧的结块肿大为主要诊断依据。
痿肿轻度或中度肿大、对称、光滑柔软、无结无根,随吞咽动作而活动。
(2)多见于女性,常有饮食不节、情志不舒等病因,或发病有一定的地区性。
'(3)或伴怕热多汗,口干引饮,多食易饥,急躁易怒,心悸手抖,形体消瘦等兼证。
2、西医诊断:参照〈〈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1)、慢性起病,有代谢亢进征。
(2)、甲状腺肿大,可闻及血管杂音,心率加快或不齐,眼突,或有眼睑及下肢水肿。
(3)、甲状腺B超: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并肿大,血流丰富呈“火海征〞(4)、甲状腺功能:T3、T4、FT3 FT4增高,TSH降低。
(二)证候诊断:1、肝火旺盛、痰气交阻型:痿肿轻度或中度肿大、对称、光滑柔软、无结无根,可随吞咽动作而活动。
急躁易怒、怕热多汗,口干引饮,多食易饥,心悸手抖,消瘦。
舌质红,脉弦数或细数。
2、心肝阴虚、痰热郁结型:痿肿质软,或大或小,心悸汗出,心烦少寐,眼干目眩,手指颤抖,脉细滑或细数。
3、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痿肿较小,乏力、口干、心悸、头晕、手指颤抖,舌淡红或暗,脉细弦或细滑。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分型治疗1、肝火旺盛、痰气交阻型:治法:清肝泻火、消痿散结方药:白拟复平方〔甲亢方〕。
柴胡、枳实〔壳〕、桓子、夏枯草、桔梗、浙贝母、生地、麦冬、酸枣仁、浮小麦、太子参、茯苓等。
2、心肝阴虚、痰热郁结型:治法:滋阴降火、宁心柔肝方药:补心丹合四逆散加减。
柴胡、枳实〔壳〕、白芍、生地、玄参、麦冬、天冬、五味子、远志、酸枣仁、女贞子、旱莲草、桔梗、贝母、夏枯草等。
3、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治法:益气养阴、祛痰活血方药:生脉散合四逆散加减。
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白芍、柴胡、枳实〔壳〕、桔梗、浙贝母、夏枯草、川萼等。
〔二〕辨证使用中成药:气阴两虚者,当益气养阴:参麦针、生脉针、黄芷针痰气交阻者,当化痰软坚:夏枯草胶囊、夏枯草膏等。
陆灏教授基于“补脾升阳泻阴”原则治疗瘿病经验总结
陆灏教授基于“补脾升阳泻阴”原则治疗瘿病经验总结陆灏教授基于“补脾升阳泻阴”原则治疗瘿病经验总结瘿病是指颈部的结节状病变,主要表现为颈部肿块、喉咙不适等症状。
瘿病的病因复杂,传统医学认为与气滞、痰湿、血瘀等有关。
中医治疗瘿病多从调理脾胃入手,陆灏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基于“补脾升阳泻阴”原则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一、脾胃调理脾胃是人体的生化工厂,它们的功能正常与否对身体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陆灏教授认为,瘿病多与脾胃虚弱有关,因此治疗瘿病首先要从调理脾胃开始。
他采用中药调理的方法,选用具有健脾胃、益气血的药物,如黄芪、党参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脾胃功能,从而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
二、升阳化瘀陆灏教授指出,瘿病是由于气滞、痰湿、血瘀等导致的,因此治疗瘿病必须升阳化瘀。
他用中药升阳化瘀的方法,选用具有升阳作用的药物,如紫珠草、附子等,并结合理疗手法,如温经贴敷、乌木针刺等,刺激病变区域的气血循环,促进瘤块的吸收和消散。
三、泻阴凉血在治疗瘿病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气血亏虚的情况,因此需要采取泻阴凉血的方法。
陆灏教授采用中药泻阴凉血的治疗方法,选用具有泻火滋阴作用的药物,如玄参、麦门冬等,以及补血养血的药物,如当归、红花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气血亏虚的症状。
四、个体化治疗陆灏教授强调,每个病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因此治疗瘿病必须因人而异。
他根据不同病人的体质、病情等因素,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他还注重与病人的沟通,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陆灏教授基于“补脾升阳泻阴”原则治疗瘿病的经验总结,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他的治疗方法不仅能够缓解病人的症状,还能够改善病人的整体身体健康状况。
在他的治疗下,很多病人的颈部肿块逐渐缩小,喉咙不适的症状也逐渐缓解,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陆灏教授的成功经验不仅对中医学的发展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关于“瘿病”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瘿病”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体质因素等引起,肝郁则气滞,脾伤则气结,气滞则津停,脾虚则酿生痰湿,痰气交阻,血行不畅,则气、血、痰结而成本病。
一、病因1.情志内伤忿郁恼怒或忧愁思虑日久,肝气失于条达,气机郁滞,则津液不得正常输布,易于凝聚成痰,气滞痰凝,壅结颈前,则形成瘿病。
正如《诸病源候论·瘿候》所云:“瘿者,由忧惠气结所生”,“动气增患”。
《济生方·瘿瘤论治》云:“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
大抵人之气血,循环一身,常欲无滞留之患,调摄失宜,气凝血滞,为为瘤。
”2.饮食及水土失宜饮食失调,或居住在高山地区,水土失宜,一是影响脾胃的功能,使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聚而生痰;二是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则发为瘿病。
《圣济总录》所谓的“泥瘿”即由此所致。
《诸病源候论·瘿候》谓“饮沙水”“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容易发生瘿病。
《杂病源流犀烛·颈项病源流云:“西北方依山聚涧之民,食溪谷之水,受冷毒之气,其间妇女,往往生结囊如瘿。
”这些均说明瘿病的发生与水土因素有密切关系。
3.体质因素妇女以肝为先天,妇女的经、孕、产、乳等生理特点与肝经气血有密切关系,遇有情志、饮食等致病因素,常引起气郁痰结、气滞血瘀及肝郁化火等病理变化,故女性易患病。
另外,素体阴虚之人,痰气郁滞之后易于化火,更加伤阴,常使病机复杂,病程缠绵难愈。
二、病机瘿病的基本病机是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项前。
初期多为气机郁滞,津停痰聚,痰气搏结日久则可引起血脉瘀阻,进而气、痰、瘀三者合而为患。
病理性质以实证居多,久病由实致虚,可见气虚、阴虚等虚候或虚实夹杂之候。
在本病的病变过程中,常发生病机转化。
如痰气郁结日久可化火,形成肝火亢盛证;火热内盛,耗伤阴津,导致阴虚火旺之候,其中以心、肝阴虚最为常见;气滞或痰气郁结日久,则深入血分,血液运行不畅,形成痰结血瘀之候。
瘿病中医护理方案
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气郁痰阻证: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胸闷,喜太息,或兼胸胁窜痛,病情的波动常与情志因素有关,苔薄白,脉弦。
(二)痰结血瘀证: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未消,胸闷,纳差,舌质黯或紫,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涩。
(三)肝火旺盛证:颈前喉结两旁轻度或中度肿大,一般柔软光滑,性情急躁易怒,心烦,怕热,容易出汗,面部烘热,口苦,眼球突出,手指颤抖,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
(四)心肝阴虚证:瘿肿或大或小,质软,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易出汗,手指颤动,眼干目涩,倦怠乏力,或兼胁痛隐隐,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舌体颤动,脉弦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颈部肿大1.观察患者颈部肿块的大小、范围、改变、温度,若肿块迅速长大、疼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应立即报告医生。
2.不要用力挤压甲状腺。
3.可选用乌蔹莓等中药外敷颈部。
4.疼痛明显者,予以耳穴埋籽,取穴神门、交感、甲状腺等。
(二)眼突1.观察患者的眼突度、视力、视野等变化,角膜有无损伤。
2.眼球突出者,取高枕卧位,以减轻局部水肿;外出戴有色眼镜以防强光及灰尘刺激。
3.眼睑不能闭合者睡觉时用油纱布或眼罩保护眼睛,少看书和电视。
4.眼勿向上凝视,以免加重突眼和诱发斜视。
5.经常做眼球运动,使眼部肌肉放松。
6.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眼药水。
(三)心悸1.保持室内光线温和,环境幽雅。
2.注意休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进行锻炼,以促进气血流畅,不要做高温及费力的运动。
3.甲亢患者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减少消耗(四)高热1.保持皮肤干燥,汗出较多时及时更换衣服、被服,防止受凉。
2.保持皮肤和口腔清洁。
3.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心率、心律等情况。
当患者体温高于39℃出现情绪激动、面赤、怕热多汗、多食善饥、眼凸手颤等,应警惕甲亢危象,立即报告医生。
(五)失眠1.肝火旺盛伴失眠者可予耳穴埋籽,取穴神门、交感、肝等。
瘿病干预护理
关注患者的情绪 变化,及时给予 心理疏导。
了解患者的家庭、 社会背景,提供 个性化的心理支 持。
鼓励患者表达自 己的感受和想法 ,建立良好的沟 通机制。
注意患者的认知 情况,纠正错误 观念,提高疾病 认知水平。
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 的症状和体征, 及时发现病情
变化。
定期进行身体 检查,评估患 者的健康状况。
施
03
瘿病干预护理的方 法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治疗信心 鼓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紧张 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
饮食护理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 等
瘿病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护理
计划。
及时调整护理 方案,确保患 者的安全和舒
适。
注意患者的饮食调整
避免食用高碘食物,如海带、紫 菜等。
控制脂肪和盐的摄入量,以降低 病情加重的风险。
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如 瘦肉、蛋、奶、蔬菜等。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 料。
注意患者的日常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避免患者接 触刺激性气体和 烟雾。
保持患者口腔清 洁,定期更换牙 刷和漱口液。
保持患者皮肤清 洁,避免使用刺 激性的化妆品和 护肤品。
保持患者饮食健 康,避免食用刺 激性食物和高脂 肪食物。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鱼、 瘦肉、豆类等
控制盐的摄入量,避免高盐 饮食
日常护理
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劳累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瘿劳中医诊疗方案
瘿劳中医诊疗方案引言瘿劳,又称甲状腺肿大,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症状。
中医认为瘿劳是由于体内气机失调、湿热内蕴等导致的病症。
本文将介绍中医诊疗瘿劳的常用方案,供参考。
中医诊断中医诊断瘿劳的关键在于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诊合参的综合分析。
一般需要进行以下诊断:1.望诊:观察甲状腺是否肿大,肿大的程度和性质。
2.闻诊:听取患者主诉、询问症状,如疲乏、出汗、食欲等。
3.问诊: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
4.切诊:按照中医经络理论,通过按压相关的穴位,判断气机的升降,湿热的状况等。
中医治疗原则中医治疗瘿劳的基本原则是疏导气机、清除湿热、平衡阴阳。
根据病情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气滞阶段:主要表现为气机郁滞,甲状腺肿大还不明显。
治疗主要以疏导气机为主,可采用柴胡汤等中药进行治疗。
2.痰凝阶段:气机郁滞逐渐加重,形成湿热痰凝,出现甲状腺肿大。
治疗以清热化痰为主,可选用白虎加人参汤等中药进行治疗。
3.阴虚阶段: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症状,主要是阴虚引起的。
治疗以滋阴养血为主,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等中药进行治疗。
4.阳虚阶段:病情严重,甲状腺功能低下明显,伴有虚寒等症状。
治疗以温阳扶正为主,可选用金匮肾气丸等中药进行治疗。
中药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的病情和病程,可以选择以下中药方案进行治疗:柴胡汤【药材组成】柴胡、半夏、枳壳、甘草、黄芩、生姜。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疏肝理气,解郁导痈,轻身怡志。
白虎加人参汤【药材组成】石膏、知母、甘草、黄芩、生姜、大枣、人参。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清虚火,凉血解毒,补脾益气。
六味地黄丸【药材组成】熟地、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莲子心、慈姑、金钱草。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0粒。
【功效】滋阴养血,清肝明目,和中益气。
金匮肾气丸【药材组成】鹿角胶、韭菜籽、淫羊藿、熟地、桑螵蛸、山茱萸、山药、牛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瘿病中医护理方案
因情志内伤,痰湿内生,上逆于颈部,病证在颈部。
1.护理评估
颈部肿块大小、硬度、有无压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
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社会状况。
辨证:肝气郁结、肝火内盛、心肝阴虚、痰瘀互结。
2.护理要点
<
一般护理
按中医一般内科护理常规进行。
重者需卧床护理。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观察患者神志、血压、舌脉、胸憋、心悸等情况。
观察肿块的皮肤色泽、大小、硬度、活动度、有无压痛、血管怒张、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气短、手足抽搐等。
给药护理
了解用药类别、时间、途径、药量、观察用药后反应。
!
中药宜温服,观察疗效。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甲状腺制剂。
饮食护理
注意调整饮食结构,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忌
辛辣,海带和酒类。
重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营养支持疗法。
情志护理:保持心情舒畅,减轻对疾病的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不良情绪,适当活动。
临证施护
肝气郁结:疏肝解郁,胸闷憋气时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可耳穴压豆以调整情绪。
…
肝火内盛:清热化痰,注意休息,畅情志,睡前可用中药足浴或温开水泡脚或耳穴压豆以促进睡眠。
心肝阴虚:滋养补心,日常活动以不累为宜,心悸时遵医嘱给予针刺或穴位按摩。
痰瘀互结:理气活血,化痰消瘿,畅情志,胸闷纳差时配合耳穴压豆。
健康教育
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发因素。
起居有常,避免过劳,注意增进体质的保健锻炼,要适量适度。
指导患者饮食要有规律,一般采用高热量,富有糖类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忌烟酒、辛辣、发物等。
是患者了解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定期门诊复查。
/
中医护理特色: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是将王不留行籽按压耳部皮肤的相应穴位上,通过疼痛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缓解症状的目的。
穴位:内分泌、丘脑、皮质下、神门。
操作方法:
确定主辅穴位.以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
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5次为一疗程,两疗程后评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