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统计指标设置
生产统计报表怎么做
生产统计报表怎么做引言在现代企业中,生产统计报表对于管理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
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指标、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重要信息。
因此,掌握如何制作生产统计报表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向您介绍如何制作生产统计报表,包括选择合适的指标、确定报表的结构、收集和整理数据以及最后的呈现方式等。
选择合适的指标在制作生产统计报表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指标。
选取合适的指标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快速了解生产情况,并从中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常见的生产统计指标包括:1.产量:表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产品数量。
2.设备利用率:表示设备在工作时间内的利用程度。
3.良品率:表示生产过程中合格产品占总生产数量的比例。
4.生产周期:表示完成一批产品所需的时间。
5.生产成本: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成本。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适合的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
确定报表的结构报表的结构是制作生产统计报表的关键步骤之一。
一个清晰的结构可以帮助读者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
以下是一个示例的报表结构:# 生产统计报表## 1. 产量统计### 1.1 产量趋势图### 1.2 产量排名## 2. 良品率统计### 2.1 良品率趋势图### 2.2 良品率排名## 3. 生产成本统计### 3.1 生产成本趋势图### 3.2 生产成本排名...在确定报表结构时,应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报表的目的进行相应的调整。
收集和整理数据在制作生产统计报表之前,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
数据的来源可以包括生产记录、设备监控系统、财务报表等。
在收集数据时,应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
例如,可能需要进行数据分类、计算总和或平均值等操作,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展示。
呈现方式制作生产统计报表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分析数据。
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可以帮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数据。
常见的呈现方式包括:•表格: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
生产制造业统计规章制度
生产制造业统计规章制度第一章绪论第一条为了加强生产制造业统计工作,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便于政府有关部门科学决策和监管,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生产制造业统计是指根据国家有关统计法规和政策要求,对生产制造业企业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的工作。
第三条生产制造业统计应当遵守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原则,确保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第二章统计指标和方法第四条生产制造业统计应当重点关注以下指标:(一)生产总值(GDP):包括生产总值、增加值、劳动生产率等指标;(二)产量和产值:统计各类产品的产量和产值,比如钢铁、汽车、电子产品等;(三)投资和资产:统计企业的投资额、资产规模等指标;(四)产品质量和安全:统计产品的质量、安全指标,比如不合格产品的数量、事故等;(五)人力资源:统计企业的人力资源情况,比如员工数量、薪资水平等。
第五条生产制造业统计应当采用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核实、数据对比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三章统计工作流程第六条生产制造业统计工作应当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确定统计范围:明确需要统计的生产制造业企业范围;(二)制定统计方案:设计合理的统计问卷、指标和方法;(三)数据收集: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企业的数据;(四)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五)数据报告:编制统计报告,向有关部门和企业进行汇报。
第七条生产制造业统计工作应当由专门的统计机构或部门负责,确保统计工作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第八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生产制造业统计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统计数据保密第九条生产制造业统计数据是企业的重要信息资产,应当严格保密,未经授权不得泄露给第三方。
第十条统计机构或部门在处理统计数据时应当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篡改。
第十一条统计数据的使用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不得用于其他目的,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第五章法律责任和处罚第十二条对于违反生产制造业统计规章制度的行为,将给予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处罚,包括警告、罚款、行政处罚等。
生产统计工作管理制度(4篇)
生产统计工作管理制度一,统计内容和要求1.建立车间物料入库台账,有原材料账,生产成品帐(按品种登记),半成品帐(按品种登记,主要是冷轧盘螺纹产品),有月计,累计,各种统计数据要以原始数据为基础。
2.做好每月车间用电,用水汇总3.每月及时编制产成品及半成品产量统计表4.每月参与盘点库存原料,半成品及产成品,掌握清楚,并要有盘点记录5.做好废钢的统计工作6.每天在erp系统里操作,根据磅单审核调拨单、杂收单,根据出货对账表做生产报工,并做好发料单维护工作7.根据技术研发中心提供应的成型钢筋加工单做排产计划需要的报表1.原材料磅单,要求材料管理员每天早上8.30前将磅单交至统计员处2.废钢过秤记录表,要求质检员每天早上8.30前交到统计员处3.深加工领料日报表要求材料管理电于于每天早上____点钟交至统计员处4.冷轧原料、组批/成品质量跟踪表,要求冷轧组及时交至统计员处,不准跨月。
二、统计资料管理1.所有统计资料均为内部文件性质,未经批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2.统计人员保管统计资料三、责任与权限1.必须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准虚报,瞒报,迟报和拒报,并对岗位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及时性负责2.监督收到单据的真实性、完好性并妥善保管生产统计工作管理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铝业)生产经营统计管理,规范统计调查制度,确保统计资料及时、准确、全面、科学地反映公司生产运营情况,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根据《____统计法》(简称统计法)和《____统计法实施细则》(简称统计法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统计是中国铝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任务是:根据公司综合管理和部门专业管理需要,收集、整理汇总和反馈公司生产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为公司生产经营、运行管理提供信息服务。
第二章对象和内容第三条中国铝业生产统计的对象是中国铝业各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
生产部门绩效考核指标
一、生产部门绩效考核指标:1.产能系数:产能系数=实际总产量/月标准产量。
生产线组合线(包括标准和非标)月标准产量设定为1500平米.趟门月产量设定为5000平米.实际产量以《成品进仓单》统计数量为准相关记录:《生产命令单》,《生产计划单》,《成品进仓单》。
考核部门:储运部考核期限:每月考核一次,每天报一次数据。
2.主要物料耗用率(权重10%):指每月的主要物料的实际耗用量与标准耗用量的结果。
主要物料指:板材、铝材、百叶、封边条。
主要物料耗用率=各主要物料耗用率之和。
各主要物料耗用率=该物料的当月实际总耗用量/计划总耗用量*该物料权重。
考核部门:物控部相关记录:《生产命令单》,《退补料单》,《BOM表》,《部门绩效考核统计表》考核期间:每月一次。
3.生产计划准交率(权重40%):指各车间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生产生产计划准交率=准交总批数/总成批数*100%准交批数以《成品进仓单》为准考核部门:计划部相关记录:《成品进仓单》、《生产计划表》、《生产命令单》考核期限:每月考核一次,每天提报一次数据。
4.制程检验合格率(权重20%):指各车间生产过程的品质控制情况。
制程检验合格率=制程检验合格数/制程检验总数*100%考核部门:质量部相关记录:《制程检验报告》、《返工单》考核期限:每月考核一次,每天报一次数据。
5.成品抽检合格率(权重30%):指质量部对成品进行抽检的合格率成品抽检合格率=当月抽检合格总数/抽检数*100%考核部门:质量部相关记录:《成品检验报告》、《成品抽检统计表》、《部门绩效考核统计表》、《品质报、月报》二、生产部门绩效考核数据的收集1.实际产能率:记录表单:《成品入库单》、《物料、半成品进仓单》、《部门绩效考核统计表》相关流程:《生产管控程序》、《生产命令单作业流程》、《成品进仓作业流程》步骤:➢由各生产车间每天提供《入库报表》至计划部计划员。
➢计划员将相应数据输入生产计划实际产能率统计明细表。
生产产能统计表
生产产能统计表背景在现代的工业生产中,生产产能是一个关键的指标,它反映了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生产产能统计表是一种数据报告工具,用于记录和汇总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指标数据,以便于企业或行业进行生产计划和决策。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制作一个生产产能统计表,并解释其中的各个指标含义。
统计表结构生产产能统计表可以按照时间维度和产品维度进行统计。
一般情况下,统计表的主要结构如下:日期产品A产量产品B产量产品C产量总产量2021-01-01 1000 800 600 24002021-01-02 1200 900 700 28002021-01-03 1100 850 650 2600总计3300 2550 1950 7800上表是一个按日期统计的生产产能统计表,以日期为行,产品为列,记录了每天各个产品的产量以及总产量。
产能指标生产产能统计表中的指标反映了企业或行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率,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产能指标的解释:1.产量: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通常以个、件、吨等计量单位表示。
2.产能利用率:表示生产能力和实际产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公式为实际产量除以生产能力再乘以100%。
3.单产:表示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或生产效益,计算公式为总产量除以总成本或总收益。
4.产能增长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产能的增长幅度,计算公式为当前期产能减去上期产能再除以上期产能再乘以100%。
5.设备利用率:表示生产设备的使用时间与总时间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公式为生产设备的使用时间除以总时间。
6.劳动生产率:表示单位劳动力创造的产值或产能,计算公式为总产量除以总劳动力。
数据分析与决策生产产能统计表不仅用于记录和汇总生产数据,还可以用于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通过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生产效率、成本和质量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和决策。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分析和决策应用:1.生产计划:通过分析每天的产量情况,可以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以满足市场需求。
工业企业统计指标全解
工业企业统计指标全解工业企业统计指标是对工业企业经营状况和运行情况进行度量和评估的指标体系。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绩效、生产能力、盈利能力和风险状况,有助于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决策。
下面是对工业企业统计指标的全面解析。
一、生产能力指标1.年产值:反映企业生产规模和产出量的主要指标。
2.产量:反映企业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产品数量。
3.产值增长率:反映企业产值的增长速度,是衡量企业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
4.生产效率:反映企业单位时间内创造产品的能力,可以通过比较产量和用工人数进行评估。
5.生产周期:反映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出厂的所需时间。
二、质量指标1.产品合格率:反映企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合格比例,是衡量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2.不合格品率:反映企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比例,与产品合格率相反。
3.不良品处理率:反映企业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能力和控制水平。
4.售后服务满意度:反映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
三、成本指标1.总成本:反映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全部费用支出。
2.人工成本:反映企业用工成本的大小,包括工资、社保等。
3.原材料成本:反映企业原材料采购和使用的费用。
4.能源成本:反映企业能源采购和使用的费用,包括电力、燃料等。
5.制造成本:反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制造费用,包括设备维护、设备折旧等。
四、盈利能力指标1.销售收入:反映企业销售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2.销售增长率: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
3.利润率:反映企业单位销售收入中的利润比例,可以通过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值计算得出。
4.资产利润率:反映企业资产运作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指标。
5.投资收益率:反映投资回报的比例,可以通过利润和投资额的比值计算得出。
五、库存指标1.原材料库存:反映企业未加工原材料的存货量,可以通过比较原材料用量和采购量进行评估。
2.半成品库存:反映企业未完成生产过程的半成品存货量。
风电公司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分为五类,共15项基本统计指标,分列如下:一、 电量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出力和购网电量情况,采用发电量、上网电量、购网电量、容量系数和利用小时数五个指标。
1、 发电量1)单机发电量:是指在单台风力发电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能,一般从风电机监控系统读取。
2)风电场发电量:是指每台风力发电机发电量的总和。
E = ∑=N1i Ei ,单位:万千瓦时(万KWh )其中: Ei 为第i 台风电机的发电量,N 为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的总台数。
风电场发电量应逐日统计并在日/周报、月报及年报中反映。
2、 上网电量风电场与电网的关口表(指我站关口表)计量的风电场向电网输送的电能。
单位:万千瓦时(万KWh )风电场上网电量应逐日统计并在日/周报、月报及年报中反映。
3、 购网电量电网与风电场的关口表(指电网关口表)计量的电网向风电场输送的电能。
单位:万千瓦时(万KWh)风电场购网电量应逐日统计并在日/周报、月报及年报中反映。
4、容量系数容量系数是风电机(或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平均输出功率与额定功率之比。
Pa,单位:%F =Pr其中:Pa为平均输出功率,Pr为平均输出功率。
发电量Pa =发电小时数5、利用小时数1)风电机的利用小时数也称作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是指风电机统计周期内的发电量折算到其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
风电机利用小时数=发电量/额定功率2)风电场利用小时数是指风电场发电量折算到该场全部装机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
风电场利用小时数=风电场发电量/风电场装机总容二、能耗指标反映风电场电能消耗和损耗的指标,采用损耗电量、场用电率、场损率和送出线损率四个指标。
1、损耗电量指消耗在风电场内输变电系统和风电机自用电的电量之和。
损耗电量=发电量-上网电量,单位:万千瓦时(万KWh)2、场用电率风电场用电变压器计量指示的生产和生活用电量减去基建、技改等用电量后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
港口生产统计的主要指标
港口生产统计的主要指标一、港口、码头、泊位统计指标1、港口个数指报告期末港口的实际数量。
在计算港口个数时,一般按一城一港的原则进行计算。
计算单位:个。
2、港区面积指报告期末港区的实际面积,包括水域和陆域面积。
计算单位:平方公里。
3、港区岸线长度指报告期末港区陆域与水域毗邻地段的实际长度。
包括码头、护岸和自然岸坡度。
计算单位:米。
4、码头泊位长度指报告期末港口用于停系靠船舶,进行货物装卸和上下旅客地段的实际长度。
包括固定的、浮动的各种形式码头的泊位长度。
对固定式码头,计算顺水域自码头的一端至另一端的全部长度。
对浮动式码头,只计算其本身的正面长度,不包括浮动式码头的两端及内档和各种护岸和自然岸坡的长度。
计算单位:米。
5、码头前沿水深指码头前沿在设计低水位下的水深。
可分别按设计水深、维护水深和实际水深统计。
计算单位:米。
设计水深是指码头建设时设计文件上规定的水深;维护水深是指经过疏浚应该经常保持的水深;实际水深是指实际达到的水深。
6、泊位个数指报告期末泊位的实际数量。
计算单位:个。
7、靠泊能力指在当地设计低水位时,一个泊位所能靠泊并进行装卸货物、上下旅客等正常作业的最大满载船舶的吨级。
计算单位:吨级。
8、泊位通过能力指一个泊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可靠泊船舶所载货物(旅客)的额定数量,即设计或核定的通过能力。
计算单位:万吨(万TEU、万人次、万辆次)/年。
9、泊位综合通过能力泊位综合通过能力是指一个泊位在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装卸、存储、集疏运各环节相互适应时能够通过货物的额定数量。
计算单位:万吨(万TEU、万人次、万辆次)/年。
二、仓库、堆场统计1.库场总面积指报告期末库场内部的总面积。
仓库面积不包括墙壁厚度,多层仓库总面积指仓库各层内部面积之和。
堆场面积不包括场外道路。
计算单位:平方米。
2.库场有效面积指报告期末库场中实际可用于堆存货物的面积。
为库场总面积中减去办公室、墙距、柱距、货堆间距、消防设备间距、安全通道等不能用于堆存货物的面积。
生产部门和车间的绩效考核指标及统计方法
生产部门和车间的绩效考核指标及统计方法篇一:生产部门和车间的绩效考核指标及统计方法2021-05-1111:59:13|分类:职场学习|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生产部门绩效考核指标1、主要物料耗用率;1-1指每月的主要物料实际消耗量与标准消耗量的比较结果1-2主要物料:(价值小、数量多的常用物料,如smc的片材制作、smc板材生产、扰动装配的板材消耗、硅胶的各种硅橡胶原材料及半成品、电器的不锈钢钢板、镀锌板、气体等,具体内容根据公司有关物资的归类标准和制度)1-3主要物料耗用率=各主要物料耗用率之和1-4各物料消耗率为=该物料当月实际总耗用量/计划总耗用量*该物料权重1-5物料权重分配;1-6考核部门为计划物控部1-7相关记录:《生产制令单》、《退补料单》、《bom表》、《部门绩效考核统计表》1-8期限为:每月考核一次2、计划达成率2-1所指各车间在规定时间内的生产量比2-2计划达成率=实际产量/计划产量*100%2-3实际产量以《成品入仓单》统计数据数量为依据。
2-4考核部门为计划物控部2-5有关记录:《成品入仓单》、《生产计划表》、《生产制令单》2-6考核期限:每月考核一次,但每天要提报一次数据。
3、生产计划科东俄交率3-1指各车间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生产3-2生产计划科东俄交率=准交总批数/总夏秋间数*100%3-3准交批数以《成品进仓单》为准3-4考核部门为计划物控部3-5相关记录:《成品进仓单》、《生产计划表》、《生产制令单》3-6考核期限:每月考核一次,但每天必须呈报一次数据4、制程检验合格率4-1所指各车间生产过程的品质掌控状况4-2制程检验合格率=制程检验合格总数/制程检验总数*100%4-3考核部门为品管部4-4相关记录:《制程检验报告》、《返工单》4-5考核期限:每月考核一次,但每天必须呈报一次数据5、成品抽检合格率5-1指品管部对装配车间成品展开抽查的合格率5-2成品抽检合格率=当月抽检合格总数/抽检总数*100%5-3因仓储、运输过程中损坏的不计入。
生产统计员绩效考核表
生产统计员绩效考核表作为一个企业的生产统计员,其工作内容主要是负责对公司的生产数据进行搜集、整理、统计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业务建议,以达到企业的生产目标。
由于生产统计员的职责较为特殊,因此对其工作的绩效考核也需要制定相应的考核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生产统计员绩效考核表”应具备的主要内容和其作用。
一、生产统计员绩效考核表的主要构成1.定量指标生产统计员的职责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对生产数据的搜集、整理和统计等工作,那么首先必须要有可比较的定量指标,以便有效地考核一个生产统计员的工作业绩。
在定量指标方面,一般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质量指标:这个考核的主要是生产统计员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他有没有漏掉重要的数据,有没有过多的人工干预等等。
2)数据处理能力:主要是看生产统计员对于数据的处理速度和效率,处理的数据是否有统计上的错误,以及是否对生产数据进行维护、备份和归档等。
3)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主要是看生产统计员是否能基于数据的特点,做出一些合理的分析和建议,有没有促进生产的有效性和效率。
2.定性指标生产统计员的岗位需要具备一些行为能力,这些能力在绩效考核表中也需要被纳入考核范围,例如:1)自我管理能力:主要是指生产统计员对自己的时间、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的管理,并能及时调整工作重心。
2)协调沟通能力:主要是指生产统计员在与其他部门沟通时,是否能有效地沟通、协调和协作,以达到生产目标。
3)团队合作精神:主要是指生产统计员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对工作中的困难需要与同事合作解决时,他的配合程度和贡献度。
二、生产统计员绩效考核表的优势1.指导个人工作及进步绩效考核表可以给生产统计员制定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并通过组织相关数据进行量化管理。
通过这样的方法去指导他们的工作,可以让生产统计员更加认真的完成工作,并逐步改善性能。
2.促进团队合作通过生产统计员绩效考核,可以直接反映生产统计员在其团队协作当中所居于的位置,促进生产统计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和沟通。
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指标
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指标引言工业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评估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定相应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而生产情况统计指标则是评估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的重要工具,通过统计数据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率、产能利用率、产品质量等关键指标,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指标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产能利用率、产品质量等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分析这些指标对于评估工业企业生产情况以及制定相应政策的意义。
1. 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生产总值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的价值总和。
在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中,生产总值常被用作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
计算方法:生产总值的计算可以采用支出法、产出法和收入法等不同方法,其中最为常用的是产出法。
产出法计算生产总值主要考虑工业企业直接生产的价值。
生产总值的意义:生产总值是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生产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生产总值的统计,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生产的总体规模和变化趋势,为相应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2. 工业增加值(Industrial Added Value)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的总体增值金额。
它是衡量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的重要指标。
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的计算一般采用产出法,即通过减去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的价值,得到最终产品的净增值。
工业增加值的意义:工业增加值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益水平。
通过工业增加值的统计,可以了解一个工业企业或整个工业部门的总体发展情况,比较不同企业或不同地区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效益水平。
3. 产能利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产能利用率是指工业企业实际生产能力与理论最大生产能力之间的比率。
它是评估工业企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状况的重要指标。
生产统计指标的设置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01
衡量单位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反映企业的劳动效率。
计算公式
02
总产值 / 平均劳动力人数。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
03
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生产自动
化水平等。
03
产品质量指标
合格品率
合格品率
合格品数量占总产品数量的比例,用于衡量产品质量的合格程度。
计算公式
02
生产效率指标
设备利用率
设备利用率
衡量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实际 使用时间所占的比重,反映 设备的有效利用情况。
计算公式
设备实际使用时间 / 设备总使 用时间 × 100%。
提高设备利用率的方法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合理安 排生产计划,提高操作人员 技能等。
生产周期率
1 2
生产周期率
衡量生产流程中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产出所需的 时间,反映生产流程的效率。
退货率
退货率
退货数量占总销售数量的比例,用于衡量客户 对产品的不满意度。
计算公式
退货数量 / 总销售数量 × 100%。
改进措施
了解退货原因,加强产品质量控制、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优化产品包装等。
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度
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通常 通过调查问卷、反馈意见等方式获取 。
改进措施
根据客户反馈,针对性地改进产品或 服务质量、加强售后服务、提高客户 体验等。
计算公式
实际生产周期时间 / 标准生产周期时间 × 100%。
3
缩短生产周期的方法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加强生产调 度等。
生产效率率
生产效率率
衡量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合格产品数量,反映生产过程 中的效率。
生产统计管理办法
生产统计管理办法一、统计职责与权限生产统计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分析与应用。
为确保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明确生产统计的职责与权限至关重要。
1.1 职责1.负责制定生产统计管理制度,确立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方法。
2.负责采集、整理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进度、产品质量、设备运行等方面的数据。
3.按时填报生产统计报表,对生产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对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
5.负责统计资料的归档和保管,确保资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6.对生产统计工作进行考核和奖惩,激励员工积极开展统计工作。
7.负责生产统计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员工的统计意识和统计素质。
1.2 权限1.有权制定和修改生产统计管理制度,确立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方法。
2.有权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必要的生产数据,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有权审核和修改生产统计报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有权对生产数据进行保密,防止数据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
5.有权对违反统计管理制度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罚和奖励。
6.有权组织和实施生产统计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员工的统计意识和统计素质。
二、统计数据采集与整理数据的采集与整理是生产统计的基础工作,必须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具体措施如下:2.1 数据采集1.建立数据采集制度,明确采集范围、采集时间和采集方法。
2.规范数据采集流程,确保采集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建立数据采集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质量评估,确保采集数据的质量。
2.2 数据整理1.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归纳和汇总,建立数据档案。
2.建立数据清洗机制,对数据进行清洗和过滤,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运用图表、图像和文字等多种方式展示数据,便于分析和应用。
三、统计报表填报与审核报表填报与审核是确保生产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风力发电企业生产指标统计管理通则
风力发电企业生产指标统计管理通则
一、引言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产业,在国家能源政策中占据重要地位。
为加强对风力发电企业的生产指标进行统计管理,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和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通则。
二、指标分类
1.产量指标:包括年发电量、日发电量、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等,用于衡量企业实际生产效果的关键指标。
2.质量指标:包括电能质量、设备可靠性、停机率等,用于评估企业发电质量和运行稳定性。
3.能耗指标:包括单位发电量耗电量、单位发电量耗水量等,用于评估企业能耗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
三、指标设定与执行
1.指标设定
2.指标执行
企业应建立相应的指标考核体系,明确责任人和考核周期。
具体执行方式可采用月度、季度和年度等不同周期,通过定期收集、汇总和分析数据,对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1.数据收集。
生产统计管理制度
生产统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地、科学地组织公司生产统计工作,保障准确、及时、全面地提供各类统计资料,为各级领导了解情况、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公司管理提供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统计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级生产统计工作。
第三条生产统计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统计任务和公司生产运营活动的需要,制定、实施生产统计工作计划和统计制度;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内部报表;对生产统计资料实施全面管理。
第四条公司统计机构依照《统计法》和国家及各级领导部门的有关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和编造虚假数据。
第二章统计与人员设置第五条统计负责管理和组织协调公司整体的生产统计工作,根据本单位生产规模和运行机制,建立与本单位统计任务相适应的统计机构和内部统计网络。
第六条统计人员负责相关生产统计工作,同时负责报送所需基础数据。
第三章统计工作职责第七条建立健全满足公司生产运营管理和上报各种统计报表所需的各类统计台账,做好生产运营情况的最初记载。
第八条根据原始记录汇总、加工、整理形成各类生产报表,并使用一定的格式系统地、定期地登记积累有关统计资料。
第九条统计负责建立相对统一的进度统计台账和历史统计台账的格式,做到统一编号、统一制发、统一管理并对统计台账的登记工作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提交有关部门作为对业务统计员业务考核内容之一。
第十条统计及各级生产统计,应根据管理内容的不同要求,分别建立健全历史台账和年内台账。
第十一条各级统计台账、原始记录、内部报表的记载必须真实、完整、连续,严格核算,确保有根有据、没有遗漏,字迹要清晰端正,填写人、负责人等的签字手续必须齐全。
第四章生产统计指标解释第十二条报告期:统计截止时间以期末(日、月、年)当天16:00为准。
第十三条统计量一、卸车数据(一)卸车列数和卸车量,指报告期内卸完的列数,整列卸完的情况列数和吨数均算入本期。
生产统计整体工作规划
一、前言生产统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生产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提高生产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及时、全面,特制定本规划。
二、工作目标1. 实现生产统计数据采集的自动化、网络化,提高数据采集效率。
2. 建立健全生产统计指标体系,确保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提高生产统计报告的质量,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针对性的决策支持。
4. 加强生产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三、工作内容1. 建立生产统计指标体系(1)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生产统计的主要指标,如产量、产值、能耗、物耗等。
(2)对指标进行细化和量化,明确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2. 生产数据采集(1)采用自动化设备、网络化手段,实现生产数据实时采集。
(2)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校验、清洗,确保数据质量。
3. 数据处理与分析(1)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
(2)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对统计结果进行解读,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4. 生产统计报告编制(1)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外部监管要求,编制生产统计报告。
(2)提高报告质量,确保报告内容全面、客观、真实。
5. 统计信息化建设(1)推进生产统计信息化,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2)开发统计软件,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效率。
6. 统计队伍建设(1)加强统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
(2)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激发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
四、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1-3个月):制定生产统计整体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内容、步骤和保障措施。
2. 第二阶段(4-6个月):完善生产统计指标体系,推进生产数据采集自动化、网络化。
3. 第三阶段(7-9个月):加强数据处理与分析,提高生产统计报告质量。
4. 第四阶段(10-12个月):开展统计信息化建设,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安全生产工作指标
安全生产工作指标安全生产工作指标为了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生产安全,企业需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工作指标。
安全生产工作指标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量化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为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提供指导和保障。
下面是一些通用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标,供企业参考和使用。
一、事故指标1. 产生事故的数量:统计每年的事故数量,包括工伤事故和环境事故。
目标是实现零事故发生。
2. 事故死亡率:统计每年的事故死亡人数,目标是降低事故死亡率。
3. 事故财产损失:统计每年的事故财产损失,目标是降低事故财产损失。
二、安全设施指标1. 安全出口设置:统计每个生产场所的安全出口数量和设置合规情况,目标是确保生产场所的安全出口符合要求。
2. 灭火器设置:统计每个生产场所的灭火器数量和设置合规情况,目标是确保生产场所的灭火器配置符合要求。
3. 安全隐患整改:统计每年发现的安全隐患数量和整改情况,目标是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消除安全隐患。
4. 监控设备设置:统计每个生产场所的监控设备数量和设置合规情况,目标是确保生产场所的监控设备配置符合要求。
5. 安全防护装备:统计每个员工配备的安全防护装备情况,目标是确保员工配备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
三、安全培训指标1. 员工培训参与率:统计每年参与安全培训的员工数量和比例,目标是提高员工的安全培训意识和能力。
2. 培训覆盖面:统计每年进行的安全培训项目数量和范围,目标是全面覆盖企业各个岗位和部门的安全培训。
3. 培训效果评估:统计每次安全培训的效果评估情况,目标是确保安全培训取得实际效果。
四、应急管理指标1. 应急预案编制:统计每年编制应急预案的情况,目标是确保每个生产场所都有完整的应急预案。
2. 应急演练:统计每年进行的应急演练次数和情况,目标是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3. 应急救援设备:统计每个生产场所的应急救援设备数量和配置合规情况,目标是确保生产场所具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别
计算公式:比例相对数=
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 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4)比较相对指标:不同空间同一时间上同类指标静态对比的结果。 (反映不同地区某种现象的差异程度)
计算公式:比较相对指标= AB空 空间 间某 某指 指标 标数 数值 值(工时比较、工资比较)
5)动态相对指标:同一现象在不同时期(报告期和基期)的两个数值进行动态对 比而得出的相对数,也称发展速度,发展速度减一叫增长速度。 (反映变动方向及程度)
计算公式:动态相对指标=
某一现象报告期数值 同一现象基期数值
6)强度相对数:在同一空间内,两个性质不同而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
对比得出的相数对。 (反映基本状况和质量及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某 一 统 计 绝 对 数 计算公式:强度相对数= 另 一 性 质 不 同 有 联 系 绝 对 数
(如:人均住房、人均收入、单位工时产出千乏数与平均指标区别)
n
总量 单位数
加权平均 X
=
Xf f
2)调和平均数
n
简单调和平均数H=
1 x
M
加权调和平均数H=
M X
3)众数:总体中重复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4)中位数:大小排列,处中间位置之数
衡量平均数的代表性,大
低
1.作用
反映生产过程的均衡性、稳定性 计算抽样误差确定样本质量的依据
总体分布的重要特征值
4.平均指标的代表程度 (变异指标)
是计算其它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的基础
统计指标的概念
时期指标:总体在某一时间段内连续变化工
按时间状态
程中达到的总数量,又叫流量
3.分类
时点指标:总体在某一时刻上所存在的数量 也叫存量
实物指标:以实物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 按计量单位
价值指标:以货币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 (不变价指标,现价指标)
直接计量与数数(抄表、数个)
2)将现象的绝对差异抽象化,使原来不能直接对比的总量指标 可以直接进行对比。
3.表现形式
倍数 无名数 分数(十、百、千、万)
有名数:有具体的计量单位和数值(如:全员劳动生产率)
4.种类
1)计划完成相对指标:计划期内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的比值 (反映某一时期)某种计划的完成程度
计算公式
实际完成数
计划完成相对数= 计 划 任 务 数× 100%
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特点
数量性:研究事物的数量其基本特点
(规模、水平、速度、结构、比例)
客观性:具体性、应用性强 总体性:从宏观方面研究事物的量 变异性:研究的事物在数量上有差异
作用:认识事物的工具、进行管理的手段、科学研究的工具
1-2统计指标
统计指标的概念
定义:事物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和数量的统一体
构成 要素
统计 指标 分类
按指标性 质和作用
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特点
数量性:统计指标都用数值表现 客观性:放映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 具体性:具体现象量的反应 综合性:说明的是总体而不是单个
1-2-1总量指标(绝对数)
1.定义:反应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某种现象的总体规模、 总水平、总成果的统计指标
2.作用
对企业来说,综合实力、规模如:资产总额、职工人数、产品 产量、产值、利润都通过总量指标来反映
1-2-3平均指标
1.定义:平均指标指同质总体某一数量指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 达到的一般水平,是总体的代表值。
同性质:不属同质总体的个体,不能混在一起计算 2.特点 代表性: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社平工资)
抽象性:抽象3个体之间的差异
平均指标
3.平均数的 类型计算
1)算术平均数
简单平均 X = X
4.计算方法
推算与估算
n
求和公式:Q Q i i
n
n
n
(Xi Yi) = Xi Yi
i
i
i
1-2-2 相对指标
1.定义:它是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进行对比的比值,反映某些事物之 间的相互联系程度。
相对指标
1)可以综合地表明有关现象之间的联系程度,反映比率、构
2.作用
成速度、程度和密度等;
定义: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整体,用以说明企 业生产各个方面的特征、相互关系和发展过程。
1)劳动力统计指标------人力
1.生产要素统计指标 (投入)
2)劳动资料统计指标 3)劳动对象统计指标
物力
构成
2.生产成果统计 (产出)
自然实物量 1)实物量
标准实物量
不变价
2)价值量 现价
3.生产效率统计 (过程)
名称:如2012年我公司电容器单元产量为1060万千乏
计量单位:(自然单位、度量衡、专用单位、复合单位)
计算方法:一般数数、计算、估算、推算
时间限制:一定时间段或时点
空间限制
指标数值
按内容表现 形式和作用
数量指标:反映总体的数目 (工资总额)
质量指标:相应的数量指标进行对比
得到的派生指标,反应达
到的水平(人均工资)
2.分类及计算
1)全距 :总体中最大和最小值之差,也叫极差
δ=Xmax-Xmin
2)平均差:每个数值与其算术平均值的离差绝 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AD= X X n
3)标准差:测定指标变动幅度的重要指标
2
δ=
XX
n
4)星散系数:标准差异平均数之比
Vδ= X
×100%
生产系统统计 指标体系
第二部分 生产统计的指标体系
计划执行进度=
计划期内某月止累计数×
本期计划数
100%
2)结构相对指标:分组的基础上,多组数据与总体总数对比, 反映内部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
计算公式:结构相对数=
总体部分数值 总体全部数值
×100%
3)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均衡状况的综合指标
城乡
(人口比例
)(反映事物的构成特征)
生产成 果统计
§2-2-1 实物量指标
1.原始实物量:品种、产量、质量
1)生产要素统计指标 2)成果满足要求的指标 3)安全角度----社会效益指标
§2-1 生产要素统计指标
1.劳动
在册 数量 在岗
构成:性别、年龄、技术等级 素质:文化程度、健康状况、政治面貌
生产要素指标
2.劳动资料
厂房 设备
硬实力
产能
专利
技术(软实力) 操作软件
库存
原材料
3.劳动对象
消耗
能源
§2-2 生产成果统计指标
生产统计指标及设置
1. 统计及统计指标基本概念
交流内容
2. 生产统计的指标体系
3. ----材料利用率的统计办法
统计概念
第一部分 统计及统计指标基本概念统计
定义:对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分析
统计活动 内容 统计资料
统计学科
对象: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
事物的数量表现 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事物变化的数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