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之美》读后感
数学之美读后感
数学之美读后感数学之美读后感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之美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完这本书有一点强烈的感受:工具一定要先进。
数学是强大的工具,计算机也是。
这两种工具结合在一起,造就了强大的google、百度、亚马逊、阿里、京东、腾迅等公司。
他们不是百年老店,但他们掌握了先进的工具。
掌握了先进的工具,必将获得竞争优势。
如果你知道哪里有一群软件工程师,维护着更大的一群计算机,那么不要犹豫,想办法使用他们提供的服务,因为这会给你带来优势。
所以我们使用Google的搜索和邮件,在亚马逊、京东和淘宝上购物,用QQ和微博联系朋友,使用银行卡和网上银行,利用交易终端在全球市场上进行各种交易……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工具的进化史。
石器、青铜、铁器、火药、蒸汽机、内燃机、电报、电话、电视、计算机、卫星、互联网,工具的进步引领着文明的进步。
新的工具不断淘汰老的'工具,就像互联网视频点播正在淘汰电视、微博正在淘汰报纸、电子书正在淘汰纸质书那样。
但有一些古老的工具,今天仍有人在学习和使用,甚至在上面花费许多时间。
思想。
书法和绘画中蕴含的艺术审美的一般原则,经得起具体工具变迁的考验。
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所包含的对空间构图的理解,仍然值得现代人学习。
思想工具是比实物工具更强大的工具。
工具组合使用,形成更强大的新工具。
《数学之美》中提到的马尔可夫链虽然是很强大的工具,但我在数学课上没有听老师提到过。
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例子是余弦定理和新闻分类。
余弦定理是中学数学,再加上一些不算很难的多维向量的知识,竟然解决了计算机新闻分类这样的难题!每一种工具的背后,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理解。
蒸汽机和内燃机背后,是力学的世界。
电报、电话、电视、计算机和互联网背后,是信息的世界。
数学是抽象的工具,是其他工具背后的工具。
每一门学科要成为科学,都少不了数学。
阅读数学之美的初中生读后感
阅读数学之美的初中生读后感通过阅读《数学之美》,我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兴趣。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数学的发展历程、应用场景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美感。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感受到了数学的智慧和魅力。
首先,阅读本书让我深入了解了数学的起源和发展。
在书中,我了解到数学这门学科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和古希腊,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数学的发展也越发迅猛。
我被书中介绍的数学故事所吸引,如古代埃及人对于金字塔建筑的精确计算、希腊古代数学家的几何学研究等。
这些故事展现了人类智慧的辉煌,也让我明白数学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的领域。
其次,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它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领域密切相关。
通过阅读,我了解到数学在密码学、金融风险评估、图像处理等方面的应用。
书中提到的例子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实用性,它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
此外,本书还向我展示了数学的美感。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严谨的学科,其背后隐藏着种种的规律和对称。
书中介绍了数学中的美学概念,如黄金分割、对称性、拓扑学等。
这些美学概念让我对数学的抽象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体会到了数学的优雅和美妙之处。
通过学习数学,我开始从更宽广的视角去看待事物,去感受其中的美感。
阅读《数学之美》让我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数学不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是拥有无尽魅力的艺术。
它不仅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我希望通过不断学习,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美妙,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总之,《数学之美》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籍,通过阅读,我对数学这门学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它不仅展示了数学的发展历程和实际应用,还让我领略到了数学的美感和智慧。
我相信,数学这门学科将在我的学习和人生道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将努力学习和探索,以更好地欣赏和应用数学之美。
数学之美第四章读后感
数学之美第四章读后感这一章一开头就像是抛出了一个神秘的宝藏线索,把我引进了关于统计语言模型的奇妙世界。
以前我就觉得语言这东西神神秘秘的,像个任性的小怪兽,同样的词在不同的组合下能表达出千奇百怪的意思。
可这章里告诉我,原来可以用数学的魔法棒来驯服它呢!作者用特别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统计语言模型的时候,我就感觉像是在听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朋友聊天。
比如说那个计算一个句子出现概率的例子,就好像在给每个句子都打上一个独一无二的“价值标签”。
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单词,在这个模型里就像是一群听话的小士兵,按照数学规律排好了队。
而且啊,这个模型还不是那种死板的规则,它就像一个有弹性的网,能适应不同类型的语言表达。
然后讲到了模型的训练,这就更有趣了。
感觉就像是在训练一只聪明的小动物,通过大量的文本喂给这个模型,让它不断地学习、成长。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也是需要不断地吸收各种信息才能变得更聪明。
不过这个模型可真是个超级学霸,能在海量的数据里找到隐藏的语言规律。
其中让我忍不住笑出声的是那些关于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小插曲。
比如说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很搞笑的预测结果,就像一个还没完全学精的小徒弟,偶尔会犯些可爱的错误。
但这也正说明了这个模型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就像一个充满无限潜力的小种子,只要不断浇灌(也就是不断优化),就能长成参天大树。
这章读完,我对数学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以前觉得数学和语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星球上的东西,一个冰冷精确,一个热情多变。
现在才发现,原来它们可以手拉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一起创造出那么多有趣又实用的东西,像语音识别、机器翻译之类的。
这就好比是冰与火的交融,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奇妙火花。
我现在就特别期待后面的章节,还会给我带来哪些关于数学和其他领域碰撞出的惊喜呢!。
读数学之美有感
读数学之美有感读数学之美有感读数学之美有感(一)大道至简文/王宝龙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数学不仅是人类最早开创的自然学科,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最早、历时最长的知识。
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开始学习数数,然后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还在学习数学。
作为一个数学困难户,至今尤对大学数学的考试心有余悸,真可谓是“数学虐我千百遍,我待数学如初恋”。
前段时间网络上出现一个关于“高考取消数学”的调查,超过七成的网友投票赞成取消数学,大部分人认为除了数钱,平常根本用不到数学。
那么数学真的是阳春白雪,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完全无关,只能用来数钱吗?读完《数学之美》,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感触。
如果大家关注手机制造商,一定听说过罗永浩的锤子手机,锤子手机成立五年,虽然销量一般,但是每年的发布会都看点颇多,罗老师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去年的发布会上,老罗展示了一项合作伙伴的黑科技——科大讯飞的语音输入法。
老罗快速地说出一段话,话音刚落,讯飞输入法已将语音转化成了汉字显示在屏幕上,面对老罗的浓重东北口音,正确率100%,还有标点符号。
演示现场,观众掌声雷动,第二天,科大讯飞的股票应声大涨。
那么如此神奇的语音识别是如何实现的呢?《数学之美》为我们提供了寻找答案的思路。
首先对问题进行抽象,所谓语音识别,就是听话的人去猜测说话者要表达的意思,假设我们听到的声音是O1,O2,O3......,我们如何推测说话者说出的单词S1,S2,S3......呢?用概率论的语言描述,就是在已知O1,O2,O3......的情况下,找出最大概率的单词串组合S1,S2,S3......。
复杂的语音识别问题被抽象成了简单的概率问题,问题的答案也呼之欲出,随机数学中的隐含马尔可夫模型——马尔可夫链的升级版。
最后,为了提高识别率,科学家利用大量语料进行训练,最终达成了前文所述的成就。
精炼的问题抽象+数学模型定义+结果优化,科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如此优美。
关于数学的书读后感200字左右
关于数学的书读后感200字左右《数学之美》读后感《数学之美》是一本由吴军博士所写的科普读物,通过讲述数学领域的一些重要概念和背后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数学的魅力和应用。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被数学的美妙之处所吸引,也更加明白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一开始的部分,作者介绍了数学在信息时代的崛起。
数学作为一门精确的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复杂的现象。
作者通过解释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和推荐系统的设计,让我认识到了数学在大数据处理中的重要性。
数学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处理和提取有效信息,从而让我们更加高效地获取知识。
随后,作者讲述了数学中的一些重要思想和方法。
例如,作者介绍了概率论和统计学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通过概率和统计的理论,我们可以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决策,并能够识别出潜在的模式和规律。
这让我明白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应用,无论是在商业领域还是在科学研究中,数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此之外,作者还阐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
数学作为一门独立存在的学科,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和美感。
作者介绍了数学中的一些优美的定理和公式,如费马大定理和黄金分割等,让我对数学的美感有了深刻的体会。
数学是一门让人沉醉其中的学科,它的美妙和纯粹可以让我们摆脱琐事的困扰,追求更高层次的思考。
总的来说,读完《数学之美》让我对数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数学不仅是一门精确的科学,更是一门具有美感和智慧的学科。
它的应用范围广泛,无论是在科学研究、商业决策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数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学习数学,我们可以发现问题背后的本质规律,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我欣喜地发现,数学不再是一个枯燥无味的学科,而是一个充满魅力和乐趣的世界。
我希望能够继续学习和探索数学,进一步领略它的无限魅力。
数学之美读书笔记
数学之美读书笔记数学之美读书笔记篇1《数学之美》读书笔记《数学之美》是一本介绍数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的书籍,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和美感。
首先,作者在书中介绍了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不仅是我们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也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
例如,计算机科学中的算法、数据结构、信息论等都离不开数学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计算机科学中的数学基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作者在书中还介绍了数学在物理、化学、工程等自然科学中的应用。
数学在这些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物理学的公式到化学的方程式,再到工程学的设计,数学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数学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作者在书中还介绍了数学在文学、艺术、音乐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数学在这些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从文学中的修辞手法到艺术中的色彩理论,再到音乐中的调式理论,数学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数学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之,《数学之美》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和美感,同时也认识到了数学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我相信,通过深入学习数学,我们不仅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世界的美。
数学之美读书笔记篇2《数学之美》读书笔记书籍:《数学之美》作者:周巢尘阅读时间:2023年2月28日阅读方式:线上阅读读书目的:了解数学的历史、理论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之美读书过程:《数学之美》是一本介绍了数学发展历史的书籍,从最早的数学起源开始,讲述了数学的发展历程和各种数学理论的实际应用。
书中通过对数学家们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了数学家们的生活、工作和思想,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数学的内涵。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数学的神奇和美妙。
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让人们不得不惊叹于它的强大和深度。
例如,书中介绍了著名的费马大定理,通过作者生动的描述和解释,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费马大定理的神奇之处,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费马大定理的证明过程。
数学之美读书心得
数学之美读书心得读完《数学之美》这本书,心里那叫一个痛快,简直像是发现了新世界的大门。
你知道吗,以前我觉得数学就是加减乘除,代数几何,枯燥无味,跟我的生活八竿子打不着。
可这本书,它硬生生地把数学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这个数学小白都忍不住直呼“哇塞”。
书里头说的那些数学原理,原本在我看来高深莫测,但作者一解释,嘿,立马变得接地气了。
比如说,那个“信息熵”的概念,刚开始听,我还以为是啥高大上的玩意儿,结果作者一比喻,就像是咱们平时说的“信息量”,简单明了。
这样一来,我就知道为啥有时候看一篇文章,明明字数不多,但看完之后心里头那个震撼啊,久久不能平息;而有些文章,洋洋洒洒几千字,看完却跟没看一样,心里头没啥波澜。
原来,这就是信息熵在起作用,真是让人恍然大悟。
再来说说那个“马尔科夫链”,听起来挺玄乎的,对吧?但作者却用咱们平时玩的“猜字游戏”来解释,比如说,“我今天吃了_____”,后面接啥词都有可能,但要是前面说的是“火锅”,那后面接“辣椒”或者“羊肉”的概率就大了。
这不就是马尔科夫链嘛,前一个状态决定后一个状态的概率,多么直观,多么易懂!还有啊,书里头还讲到了搜索引擎的奥秘,这让我这个天天上网冲浪的人更是兴奋不已。
以前,我总以为搜索引擎就是个大仓库,里面存着无数的网页,我们输入关键词,它就给我们找出来。
但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搜索引擎背后的数学原理那么复杂,什么“倒排索引”、“PageRank”算法,还有“分词技术”,一个个听得我耳朵都怀孕了。
尤其是那个PageRank,简直就是给网页打分,谁的分数高,谁就排在前面,这不就是咱们平时说的“网红效应”嘛,谁火谁就排在前面,让人不得不服。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数学原理,更是在讲述数学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如何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比如说,那个“谷歌翻译”,以前我觉得那就是个奇迹,能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而且翻译得还挺准。
但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这背后也是数学的功劳,什么“统计机器翻译”、“深度学习”,一个个听得我眼花缭乱,但心里头那个敬佩啊,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数学之美》读后感400字
《数学之美》读后感400字
导读:读书笔记《数学之美》读后感4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数学之美》读后感400字:
1,知识要学以致用。
上学的时候学习概率论、运筹学这些学科,只是单纯的认为是数学知识。
读过这本书才发现,原来我们日常用到的搜索、语音识别、文章分类这些功能的背后,都是数学知识在起作用。
如果读书的时候就知道这些,学习会更有目的性。
结合应用情况,也能更好的理解这些概念。
2,一项技术如果注定要被淘汰,那么从现在就放弃它。
从统计学的角度解决机器翻译的方法,明显优于从语法结构角度起手的方法。
但是还是有很多学者钻研后者,最后白白浪费了自己多年的时间。
一个公司更应该如此。
后面读《浪潮之巅》看到雅虎为了避免文章分类出错,竟然采用人工分类的方法。
看到的时候,很难想象这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做出来的事情。
3,要学会发现问题的本质,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利用搜索引擎的漏洞,做所谓的SEO优化,方法千奇百怪。
如果只去解决具体问题,那么就会让自己处于被动状态。
发现作弊方法的特征,斩草除根,效率会提升很多。
作者:布鲁李四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数学之美》读书笔记个人感触
《数学之美》读书笔记个人感触《数学之美》读书笔记个人感触1这本书一共31章,主要介绍了这些数学方法:统计方法、统计语言模型、中文信息处理、隐含马尔科夫模型、布尔代数、图论、网页排名技术、信息论、动态规划、余弦定理、矩阵运算、信息指纹、密码学、搜索技术、数学模型、最大熵模型、拼音输入法、贝叶斯网络、句法分析、维特比算法、各个击破算法等。
从第一章开始其明了幽默的语言就深深的吸引了我,让我觉得如果早一点看这本书,也许数学之于我就是另一番天地。
第一章里作者从原始人类的通信方式开始入手,人类最早利用声音进行的通信依赖于开篇给出的"编码-传输-解码"的基本原理,指出原始人的通信方式和今天的通信方式没什么不同,这世界上近现代最普遍的原理大部分都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被无意识的使用着。
第六章信息论给出了信息的度量,它是基于概率的,概率越小,其不确定性越大,信息量就越大。
引入信息量就可以消除系统的不确定性,同理自然语言处理的大量问题就是找相关的信息。
信息熵的物理含义是对一个信息系统不确定性的度量,这一点与热力学中的熵概念相同,看似不同的学科之间也会有着很强的相似性。
事务之间是存在联系的,要学会借鉴其他知识。
这本书里也能找到不少在学的课程知识,如大学专业课里,数电总是要比模电简单不少,而自然界里大部分的信号都属于模拟信号。
所谓模拟信号,是指从时间和数值两种维度上看来都是连续变化的信号。
在实际电路中,模/数转换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将预处理的模拟信号经过模/数变换为数字信号,然后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而数字化处理有很多优点,比如功能强大、抗干扰能力强、易于传输等。
简而言之,如果没有数学,就没有数字信号处理和传输的概念,而数字信号传输在当下大规模的集成电路里是必不可少的,这是通信成功的基本要求。
作者把生活中遇到的复杂的问题,以简单清晰,直观的模型或者公式展现出来。
我们可能过于注意生活中的种种奇妙现象,往往忽略了追求其理论逻辑的演绎,而这也是大部分问题的主要根源。
数学读物的读后感
数学读物的读后感
《数学之美》读后感。
《数学之美》是一本由吴军博士撰写的畅销书籍,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数学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美妙之处。
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被数学的魅力所吸引,也对数学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吴军博士在书中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向读者展示了数学在科学、工程、经济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他通过讲述数学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人工智能、金融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应用,使我对数学的实际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数学不再是一种枯燥的学科,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
其次,书中还介绍了一些数学原理和定理,如费马大定理、图论、概率论等,
这些数学知识的深奥与美妙让我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数学并不仅仅是一堆数字和符号的堆砌,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通过学习数学,我们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在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素质。
最后,书中还介绍了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如高斯、黎曼等,这些数学家们的故
事充满了传奇和感人的色彩。
他们不畏艰难,不断探索,最终为人类的科学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让我对数学有了更深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通过阅读《数学之美》,我对数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
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它的美妙和深奥让我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也让我更加珍惜数学所带来的智慧和力量。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数学将会成为我不断探索和进步的动力,也会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数学之美。
读数学之美有感8页
读数学之美有感8页数学之美读后感篇1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两三年前,当时看的是电子书,虽然没太仔细看,但是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到这些互联网应用背后的数学原理。
前段时间,我在小孙同学的桌上看到了《数学之美》的纸质书,就向他借来读。
虽说“书非借不能读也”,但实际上借了书也没能好好读,断断续续读了有一个月才读完。
由于工作背景的缘故,吴军博士的这本书主要内容集中在语言识别和搜索领域,但这丝毫不妨碍它确实反映了很多共同的道理。
我总结了几点供大家探讨。
1.简单就是美欧拉公式,最美的数据公式之一。
虽然在大家的眼里,数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但是很多数学规律却能用非常简单的公式表示出来。
我想“简单却非常有用”或许就是数学之美的内涵吧。
书中作者给了很多“简单却非常有用”的例子,比如简单的布尔代数就是搜索引擎的数学基础;比如助Google一举逆袭成为搜索老大pagerank算法就是矩阵乘法迭代结合TF-IDF公式;地图导航搜索就是简单的动态规划;统计语言模型可以轻松解决看似难度、复杂度超高机器翻译、语音识别。
数学的精彩之处就在于简单的模型可以干大事。
从本质上讲,数学的思维方法就是抽象与简化。
简单的模型怎么来?靠的是先抽象,后简化。
对于复杂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抽象,然后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它。
选择了合理的模型就成功了一半。
但是有了模型,往往模型看着简单,但求解比较困难。
这就需要合理假设继续简化,或者说通过增加合理的假设条件来简化计算。
以书上提到的马尔科夫链为例,虽然公式的求解非常困难,但是一旦加上适当的假设,问题就一下子简化了非常多。
所以,针对纷繁芜杂的现实情况,我们一定要能时刻准备着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一定要做到大胆合理假设,尽可能的简化问题,抓住其主要矛盾,先用很小的代价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剩下的部分再分步解决。
2.透过现象看本质作者说到,技术分为术和道两种,具体的做事方法是术,做事的原理和原则是道。
技术容易学,但也容易落伍,所以追求术的人一辈子工作很辛苦,只有掌握了道的本质和精髓才能永远游刃有余。
数学之美读书心得范文5篇
数学之美读书心得范文5篇数学之美读书心得1数学用在模型上而不是现实世界中,需要抽象思考出模型,即数学对象是其所做。
数系扩充中,复数i并没有比无理数根号2更特殊的地方,因为它们作为抽象的数学构造,如果充分自然,则必能作为模型找到它们的用途。
实际上正是如此。
数学中有个根本性的重要事实:数学论证中的每一步都可以不断地分解成更小更清晰有据的子步骤,但是这样的过程最终会终止。
原则上,最终会得到一条非常长的论证,它以普遍接受的公理开始,仅通过最基本的逻辑原则一步步推进,最终得到想要求证的结论。
所以,任何关于数学证明有效性的争论总是能够解决的。
争论在原则上必然能够解决这一事实使数学作为一个学科是独一无二的。
在这里,公理系统的主要问题不是真实性,而是自洽性和有用性,即数学证明就是由特定前提能够得出特定结论,而不考虑该前提是否正确。
数学归纳法原理正是使用了这一“根本性的重要事实”:假设关于任意正整数n有一陈述s(n),如果s(1)为真,且s(n)为真总蕴含s(n+1)为真,那么s(n)对任意n都为真。
我不清楚这一“根本性的重要事实”在现实中的使用范围有多大,但由此可以聊一点别的问题。
现实中,如果甲对事情有A观点(或说价值观),乙有B观点,并为此争执。
有下面几种情况:1,在上述的范围之外,即没有定论。
2,有定论,但是双方都没有给出足够的证据证明和反驳。
3,有定论,一方给出了足够的证据(或者反驳理由),因为表达能力导致表述不清晰而没有说服对方。
4,有定论,一方给出了足够的证据(或者反驳理由),因为对方理解不够或理解偏差导致没有被说服。
第234条与这几项有关:知识量,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对外界的认知和自我认知。
其中语言本身的局限性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表达和理解,认知能力是一项综合的要求很高的能力。
“评论”这件事就是个很合适的例子。
如果说创造更需要的是才气,那么评论更需要的就是能力。
但是,无论双方是否知道有无定论,很多情况下需要陈述不少或很多证据或反驳理由,由第234条可知人与人交流的效率很低,并且可能伴随一些冲突。
数学之美读后感
数学之美读后感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整理的数学之美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之美读后感1读完这本书有一点强烈的感受:工具一定要先进。
数学是强大的工具,计算机也是。
这两种工具结合在一起,造就了强大的google、百度、亚马逊、阿里、京东、腾迅等公司。
他们不是百年老店,但他们掌握了先进的工具。
掌握了先进的工具,必将获得竞争优势。
如果你知道哪里有一群软件工程师,维护着更大的一群计算机,那么不要犹豫,想办法使用他们提供的服务,因为这会给你带来优势。
所以我们使用Google的搜索和邮件,在亚马逊、京东和淘宝上购物,用QQ和微博联系朋友,使用银行卡和网上银行,利用交易终端在全球市场上进行各种交易……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工具的进化史。
石器、青铜、铁器、火药、蒸汽机、内燃机、电报、电话、电视、计算机、卫星、互联网,工具的进步引领着文明的进步。
新的工具不断淘汰老的工具,就像互联网视频点播正在淘汰电视、微博正在淘汰报纸、电子书正在淘汰纸质书那样。
但有一些古老的工具,今天仍有人在学习和使用,甚至在上面花费许多时间。
毛笔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今天学习掌握毛笔这种“落后的”工具,还有什么意义?其实我们在使用一些“落后的”工具时,主要是在学习工具背后的思想。
书法和绘画中蕴含的艺术审美的一般原则,经得起具体工具变迁的考验。
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所包含的对空间构图的理解,仍然值得现代人学习。
思想工具是比实物工具更强大的工具。
工具组合使用,形成更强大的新工具。
《数学之美》中提到的马尔可夫链虽然是很强大的工具,但我在数学课上没有听老师提到过。
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例子是余弦定理和新闻分类。
余弦定理是中学数学,再加上一些不算很难的多维向量的知识,竟然解决了计算机新闻分类这样的难题!每一种工具的背后,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理解。
蒸汽机和内燃机背后,是力学的世界。
数学之美读书笔记
数学之美读书笔记数学之美读书笔记【1】读完本书,第一感受:次奥!原来数学如此多的原理模型概念都可以用去解决各种IT技术问题啊。
特别是语言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这类问题完全就是建立在数学原理之上的。
总之,这本书就是用非常深入浅出的话去说明如何用数学方法去解决计算机的各种工程问题。
这是一本讲道,而不是术的书。
要完全读懂这本书,我觉得至少需要掌握这三门课:高等数学,离散数学,还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唉..我当初数学学得太水了,还挂了高数啊...有好的概念没看懂,以后有时间在好好看吧。
如果想搞计算机研究的话,数学基础必不可少,别总在抱怨各种数学课上的东西一辈子都用不着。
发现作者对人类自然发展的认识非常深,其从语言,文字,数学的产生发展,信息的传播记录得出了这个结论:信息的产生传播接收反馈,和今天最先进的通信在原理上没有任何差别。
就算是科学上最高深的技术,那也是模拟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原理。
我们今天使用的十进制,就是我们扳手指扳了十次,就进一次位。
而玛雅文明他们数完了手指和脚指才开始进位,所以他们用的是二十进制。
实际上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只是欧洲人不知道这些数字的真正发明人是古印度,而就把这功劳该给了“二道贩子”阿拉伯人。
语言的数学本质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种编码方式,比如我们把一个要表达的意思,通过语言一句话表达出来,就是利用编码方式对头脑中的信息做了一次编码,编码的结果就是一串文字,听者则用这语言的解码方法获得说话者要表达的信息。
自然语言处理模型计算机是很笨的,他们唯一会做的就是计算。
自然语言处理在数学模型上是基于统计的,说一个句子是否合理,就看看他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如何,可能性就是用概率来衡量,比如一个句子,出现的概率为1/10^10,另一个句子出现的概率为1/10^20,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第一个句子比第二个句子更加合理。
当然这要求有足够的观测值,他有大数定理在背后支持。
最早的中文分词方法这句话:“同学们呆在图书馆看书”,如何分词?应该是这样:同学们/呆在/图书馆/看书.最先的方法是北航一老师提出的方法,就是把句子从左道右扫描一遍,遇到字典里面出现的词就标示出来,遇到复合词如(北京大学)就按照最长的分词匹配,遇到不认识的字串就分割成单个字,于是中文的分词就完成了。
《数学之美》读后感
《数学之美》读后感数学之美是科学知识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深刻而广阔地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近,我读完了丘库普夫的《数学之美》,深深体会到了数学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书中,丘库普夫以简洁清晰的语言,精辟地剖析了数学的起源、发展以及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他阐述了数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特魅力,让我对数学产生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首先,丘库普夫通过讲述数学的历史,帮助我认识到数学的深厚底蕴。
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建造到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学一直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伟大的数学家如欧几里德、阿基米德、费马等人的工作为我们打开了通往数学世界的大门。
他们的奋斗和智慧给予了我无穷的探索和启迪,让我明白了数学的伟大之所在。
其次,丘库普夫以生动有趣的例子,展示了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
数学无处不在,它渗透在科学、经济、艺术等各个领域。
在医学中,数学通过模型和统计分析提供了许多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在金融中,数学在风险评估和投资决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艺术中,数学则帮助我们理解并欣赏对称美和黄金分割等美学原则。
通过这些具体例子,我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是现代社会运转的脊梁,没有了数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我们将无法理解和应对现实世界的挑战。
而丘库普夫的论述不仅仅停留在数学的应用层面,他还深入探讨了数学的本质和方法论。
数学是一门纯粹的艺术,它和其他学科一样,追求着完美和真理。
数学家们通过逻辑推理和证明来建立和发展数学理论,从而不断拓展和深化我们对于数学世界的理解。
这种朴素而又复杂的思考方式,塑造了数学家们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
正是这种严谨的思考方式,使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具备了无可比拟的优势。
阅读《数学之美》让我深感数学的独特之处。
数学是一门可以追求完美和智慧的学科,它既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又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数学既是科学的基础,又是艺术的表达。
在数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追寻真理,挑战极限,同时也在具体应用中对世界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我读经典:读《数学之美》有感
我读经典:读《数学之美》有感一提到“数学”,很多人也许就会感到头痛。
确实,在大学的所有课程中,凡是与“数学”有关的课一般逃课率都比较高,当然挂科率也比较的高。
可见,大家对“数学”是多么的“厌恶”。
但是,我们每天的生活又离不“数学”。
你到农贸市场去做买卖,需要算账,这是最简单的“数学”。
作为软件开发人员的我们,需要设计算法,那就更离不开“数学”了。
“数学”,集天使与恶魔于一身,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最近,我阅读了吴军老师的又一力作《数学之美》。
在这本二百多页的书中,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很多数学方法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让人很受益!清华大学的李星教授以及大家都熟悉的李开复老师对该书作了序,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李星教授给出了读此书后的体会:追根溯源、体会方法和超越欣赏,而李开复老师说这本书“真的非常好”,“会是给这个社会和年轻人最好的礼物”。
我读完此书后,觉得既高兴又惶恐。
高兴的是自己有幸了解到这么多数学方法及其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惶恐的是自己学了这么多年数学,但仍然有很多数学方法是不清楚的、甚至闻所未闻的。
看来,学习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不断积累啊!通读全书,我觉得可以将该书分为两个主题:数学方法和人物。
第一,数学方法。
该书一共29章,主要介绍了这些数学方法:统计方法、统计语言模型、中文信息处理、隐含马尔科夫模型、布尔代数、图论、网页排名技术、信息论、动态规划、余弦定理、矩阵运算、信息指纹、密码学、搜索技术、数学模型、最大熵模型、拼音输入法、贝叶斯网络、句法分析、维特比算法、各个击破算法等。
在这些数学方法中,我感触最深的是“余弦定理”和“动态规划”。
对于“余弦定理”,我们在中学的时候就已经学过了,在考试中也经常会遇到,但是脱离书本之后,我们很难想象它会有什么实际的用处。
直到读了《数学之美》,我才知道,它可以应用于新闻的分类,可以用于找出主题类似的新闻。
看来,这和我们日常生活是很贴近的,因为我们每天都在用电脑、手机上网看新闻,基本上是按“科技”、“财经”、“社会”等主题在阅读。
数学之美读后感(精选7篇)
数学之美读后感(精选7篇)数学之美读后感(精选7篇)数学之美读后感篇11、学科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的重要全书主要是围绕着吴军博士所研究的自然语言处理方向来讲述一些应用在这个研究领域的数学知识,用了很大篇幅讲解了将通信的原理应用到自然语言处理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以前学习计算机网络的时候,学过一个香农定理。
对香农的认识就从香农定理开始,因为考研会考相关的计算题。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香农的《信息论》对今天的影响真的是不可估量。
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我也对以前的本科学校的学科建设产生了一些忧虑。
对于培养计算机人才来说,无论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还是培养研究型人才,都应该与电子、通信有一定的交叉,这样对学生思考问题的启发与视野的开阔有着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本身就是从电子、通信、数学等学科中抽出来的新兴的学科,在发展了多年之后,我们发现它仍然需要继承一些传统。
回想自己的本科四年,上的更多的课时语言类、技术类的课程,这些课程的确对提升学生的就业有很大帮助。
但是我想说的是,一个忽视数学基础、学科交叉的学校,他无法成为一所国内的一流大学。
作为一个母校培养的学生,我深知改革的阻力与困难,但是我希望母校的计算机学院能越办越好。
我们现在已经培养出很多高薪优秀的技术人才,我希望将来也能培养出更多的研究型人才。
2、看起来很牛的东西却用着难以置信的简单数学原理在整本书中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是解释Google搜索的原理,居然就是简单的布尔代数运算。
这个的确让我大跌眼镜,我一直认为搜索时一个非常复杂而庞大的问题,其数学原理也是相当高深的,但是吴军博士的解释让我大开眼界。
与此同时也知道了Google为什么牛,牛在哪了。
搜索的原理虽然非常简单,但是搜索是一个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操作的工作。
Google在海量数据的处理方面的确是相当先进的,MapReduce、BigTable等等一些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使得Google在搜索上无出其右。
目前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数据仓库与存储等研究领域近些年来的大热也说明Google在引领研究方向上的超凡本领。
《数学之美》读后感
《数学之美》读后感
《数学之美》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书中讲述了数学的美妙之处,以及数学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通过讲解数学原理和定理,作者生动地展示了数学思维
的力量和魅力。
阅读这本书让我对数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我以前的观念中,数学总是一门难以理解
和乏味的学科,但通过阅读《数学之美》,我开始认识到数学的应用范围是如此广泛,而且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
维方式。
它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难题的能力等,让我们
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解决问题。
书中举了很多实例来展示数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比如,讲述了如何通过数学模型来
分析市场经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预测股票走势等。
这些例子不仅让我对数学的应
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
学科,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
除了讲述数学的应用,书中还介绍了一些数学定理和原理。
虽然有些定理的概念和推
导过程对我来说有些复杂,但作者通过生动的例子和讲解,让我能够理解和欣赏它们
的美妙之处。
这些定理和原理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智慧,让人感叹数学的
伟大和深奥。
总之,《数学之美》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它让我改变了对数学的看法,让我认识到数学的美妙和重要性。
我相信,通过学习和运用数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
解世界、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学是一门伟大的
学科,它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之美》读后感《数学之美》读后感我在想,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数学?也许这个问题成年人有一万个答案,可是当我们第一次走进教室,学习数学的时候,大概率还是个孩子,你怎么跟一个孩子解释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呢?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一个朋友,他说:“为了提高思维逻辑能力,这是我初中老师在第一节数学课上告诉我们的”。
或者一位5岁的小朋友又会问:“什么是逻辑能力呢?”也许从出生第一天,我们就一直在被动的接收一些东西,父母的劝导,老师的传授,可5岁的孩子还是会把玩具散落一地,6岁的孩子仍然会因为父母不给买玩具而嗷嗷大哭,无论你怎么劝导一个人,怎么劝诫一个人,他可能仍然会犯你认为会出现的错误。
我记得有位教育专家这么说:“你告诉宝宝他把玩具弄坏了,就等于丢了10个棒棒糖”,从此以后这个宝宝可能会更加珍惜玩具。
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貌似最有效。
数学是什么?数学不就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么?现在我们再回答前面的问题:为什么我要学习数学?我们可以这么跟5岁的小朋友说:“妈妈给你10元钱,让你买酱油,酱油7元、棒棒糖1元一个,剩下的钱你可以买几个棒棒糖?”或许想吃棒棒糖的就会苦思冥想一番,或许未来妈妈真的给他10元钱去买酱油,结果回来就变成了一瓶酱油和3个棒棒糖。
或者再过一段时间,这位小朋友会选择6元的酱油,因为可以获得4个棒棒糖了。
他这么计算着:7+3和6+4都可以等于10,那么如果要必须买酱油的情况下,1+9也可以等于10。
我们都知道也有1元的袋装酱油,于是9个棒棒糖到手了。
任何知识的魅力都在于自我的发现,只有你对它产生了无限的兴趣,你就会不断的发现它的美,《数学之美》也可以变成《物理之美》。
有些人会说,上面的例子是利益驱动型,不是兴趣驱动型,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你能指望他向成人那样:“我需要的不是物质世界,我需要的是精神世界?”。
5岁宝宝最喜欢做得事情就是在吃和玩上面,请问,成年人不也是如此么?这就是天性。
只不过成年人的自控能力足够大罢了。
我们回到书本上,这本书是否合适自己?如果没有专业的数学知识,很难读懂。
但是它又有着无限的魅力,让你不自觉的读下去,为什么?因为“数学之美”,虽然大多数人看不懂里面的公式,但是能够明白数学能解决的问题:概率统计学能够解决自然语言处理、布尔代数能解决搜索引擎的问题、有限状态机和动态规划能解决地图问题、向量+特征向量+余弦定理能解决自动新闻分类问题、最大熵模型解决金融问题,看着看着我就莫名的产生了一种想要学习算法的冲动,这不就是本书的意义所在么?1.信息指纹,可以让复杂的数据用简单的一串数字存储2.13章,提到的简单之美。
当然之后多次提到3.余弦定理(通过向量+特征向量+余弦定理)可以判断两条数据的相似性4.17章,简单密码学(对密码感兴趣的可以看看)5.布隆过滤器,用很少的空间存储大量的数据,从而解决黑名单的问题(黑名单数据量庞大的时候,会增加判断某一个名单是否出现过的难度)。
6.29章,分治算法,虽然没有很明白算法,但是原理其实很简单:把复杂的东西拆分成若干小的部分,然后进行逐个解决或者说各个击破7.30章,神经网络,其实没那么神秘,神经就好比一个网络(马尔科夫模型+贝叶斯网络)中的各个节点而已。
那么,对我而言,到底提升了什么境界呢?首要的肯定是思想境界。
在未读这本书之前,我知道对于这个世界的事件形成的信息集合,人类只有两种方式可以表达,一个是数字,一个是语言。
整个实数的集合是无穷个,而且每个数字都是唯一的;整个世界中的事件也是无穷个的,而且每个事件也时独一无二的,这样数学中的数字集合与世界中的事件集合就构成一个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研究数字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在研究世界中事件之间的关系。
语言中的概念和世界中的事件之间也是可以构成一个对应关系的,但问题是,语言中概念的集合是有限的,所以它和数字集合的对应显然只能是部分对应。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人类需要把语言处理成数字,因为计算机只能识别数字信号,所以“语言的数字化”成为计算机产生以来发展最快、而且最有创新性的领域,而许多华人科学家成为了这个领域的顶尖专家,如李开复,吴军博士是卓越的科学家之一。
至此我才感到,在计算机主导的世界中,信息化就是数字化,而最难的数字化、也是最有成就的数字化,就是对人类自然语言的数字化,因为人类的信息几乎100%是用语言承载、传播的,计算机要与人对话,变成智能化的机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语言的数字化问题。
但我们在电脑上自如地输入文字时、或者拿着手机通话时,我们跟本没有意识到,那些卓越的语言科学家,早已经把我们的语言,转化成数字信号,通过输入、处理、解码的方式,让我们无障碍地联络、工作。
我似乎感到,语言与数字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接口。
套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加上我的理解,即是,数是万物的本原,语言是人的本原!吴军博士似乎也在提升我对方法的认识境界。
科学研究的思考方式,习惯遵循本质、规律、连续性思维,在语言学研究的早期,人类为了让计算机识别语言,采用建立语言规则和语言规则数据库的办法,但最终以失败告终(20世纪50-70年代),70年代后科学家采用了语言统计模型,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
语言统计模型的胜利,再一次证明了宇宙量子模型的信念,世界是不连续的随机性的粒子构成,人类数千年文明进化出来的语言系统,就是动态的随机概率事件。
其二,物理思维再也难逃牛顿的经典本质思维方法,即找寻到百分之百确定性的规律,而信息论思维是研究如何把握不确定性现象,利用概率统计是不二法门。
其三,语言本质上就是信息传播,只有从通信模型视角才能真正理解计算机的功能,对语言的编码、处理、传输、解码是计算机的强项,计算机是永远不可能理解语言的意思的。
在《数学之美》中,吴军博士对他的老师、师兄弟、同事的经历、掌故进行了叙述,让我们了解到这些世界一流的学科家、技术精英们的为人处世品质、鲜明个性、科学素养及其管理风格。
例如贾里尼克对博士生的严酷淘汰,马库斯对学生的宽宏大度,但我感到他们有一样东西是共同的,就是对科学创造、顶尖人才的识别和器重,甚至是无条件的包容。
如此为人的境界才是根本,因为伟大的科学创造毕竟是人做出来的,只有崇高的人文精神之下才能造就顶尖的人才、一流的科学和技术。
观国内的学说界,官风盛行、人情充斥,与这些一流学说群对科学创造的赏识、对个性人才的包容,对科学探索的热诚,可谓相去甚远。
看来,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年轻一代,但愿吴博士的《数学之美》,能让我们的学子们,初步体验到科学精英们卓越的才智与情怀。
第8章里的“索引”,作者讲到谷歌面试产品经理的一道题目:如何向你的奶奶解释搜索引擎。
关于这个问题,好的回答据说是用图书馆的索引卡片做类比。
我奶奶是个文盲,一生为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她很少看电视,更别说图书馆。
所以用图书馆的例子,对我们来说,很生动;对她来说,很生涩。
我们村的田地是按照地形、土质和流水等来划分的,计有一等地、二等地和三等地。
一般情况下,一等地用来种水稻,二等地用来种菜,三等地用来种水果。
所以当我奶奶想要给我摘桔子的时候,她肯定不会从一等地或者二等地一块地一块地找过来,而是直接跑到三等地(一般就是山上)。
像这样的索引,是基于脑子里的“数据库”,因为田地不会很多,多了也来不及种,所以跟布尔代数没什么关系。
但是这样解释,我奶奶就会大概明白了。
我奶奶生前一次电脑也没用过,跟她解释这些,唯一的意义是,她会觉得我没有敷衍她,这会使她欣慰——如果有机会解释的话。
杨小凯曾经说,如果张五常多加注重使用数学模型,那诺奖也许就拿下了。
张五常对此不以为然,反以为傲,自诩当今世上只有科斯、阿尔钦和他才敢只用文字,不借助数学模型就在经济学界占有一席之地。
当然,张五常也不是彻底否定数学的作用,他认为能够用文字解释的经济学原理,不必使用数学对其复杂化。
数学在信息学和经济学里都有广泛应用,但是在信息科学方面,对数学作用大小的争论就没有经济学那么大了。
我们常说搜索引擎的竞价广告,就可能经历到第三方公司,通常他们宣传自己是谷歌或者别的搜索引擎公司的代理商,然后通过不正当手段为客户提高网页的排名。
谷歌在消除网络作弊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通过修改排序算法来为搜索者提供更加准确实效的信息。
“作弊的本质是在网页排名信号中加入噪音,因此反作弊的关键是去噪音。
沿着这个思路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搜索算法抗作弊的能力。
”我们公司就是吃了这个亏,交了不少钱给第三方公司,结果算法一变,关键词的排名从前三下降到前三页没影。
社交搜索正在雄起,但是如果想要在传统的搜索引擎中占据有利排名,我想,第三方公司的技术水平是很关键的。
大学专业课里,数电总是要比模电简单不少。
自然界里大部分的信号都属于模拟信号。
所谓模拟信号,是指时间和数值上都是连续变化的信号。
在实际电路中,模/数转换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将预处理的模拟信号经过模/数变换为数字信号,然后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而数字化处理有很多优点,比如功能强大、抗干扰能力强、易集成化等。
简而言之,如果没有数学,就没有数字信号处理的概念,也就无法进行信号的传输,而数字信号传输在大规模的集成电路里是必不可少的,这是通信成功的基本要求。
之前看到有人说如果高中看这本书,也许数学就是另一番天地,会有所突破。
我不觉得,如果高中看这种书,我想,大多数人还是会对数学更加望而却步。
本书更适合通信电子这些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时候辅助阅读,对理解通信原理、数电模电等都有更形象生动的想法。
看完《浪潮之巅》,了解了硅谷很多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的沉浮,对吴军的书就非常感兴趣,看到吴军的另一本书《数学之美》,激起了很深的兴趣,所以很快把书看完了,普及了很多基础的知识的同时也启发了很多想法,感觉很爽。
我自己在交大学的是工科(虽然没怎么上过课),小学、初中、高中都是一路参加数学竞赛,名次都还不错,也因此没有参加中考、高考,一路保送,自己对数学有很深的感情,同时女朋友大学也是数学系,有点后悔的大学选了个并不感兴趣的专业(交大当时允许我随便选专业,我没有跟父母商量自己选了船舶制造)。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找到了很多高中在看竞赛书的感觉,里面提到的很多概率论(不等式)、图论、数论的知识是高中数学联赛复试的重点,高中的时候已经研究的很深了,不过大学荒废了之后也忘得差不多了,书中提到的很多定理还很有亲切感书名叫做《数学之美》,显得有些太大,毕竟更多的是吴军在google做搜索相关工作用到的数学模型的介绍与总结,提到的数学部分大多集中在概率论、图论、数论领域,所以书名太大了,可能hax说得对,也许是出版社为了卖书取得名字不得不说吴军是一个大家,文字中能够透露出大家的气势,书中不断的穿插着各种历史上的大科学家以及科技领域的大家的小故事甚至八卦,从文字中非常能够感受到吴军是一个和他们一个层次的人(即使他自己会自谦说是一个二流的工程师之类)书中具体的模型就不介绍了,说几点我学到的知识(仅仅皮毛),能列出来的都是看完还有点印象的:1.在互联网的世界中,信息是如何量化的,信息熵是怎么回事?有啥用?2.搜索领域中,语言是如何统计的,尤其是如何通过概率模型进行分词3.搜索引擎是如何工作的—网络爬虫是怎么回事儿4.PageRank是怎么回事?为了解决什么问题?5.密码与解密领域的数学模型,尤其提到的二战时候的各种解密的趣事儿,提到的电视剧《暗算》打算抽空看下6.拼音输入法的数学模型7.、文本自动分类的模型……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1.数学模型巨大作用,推动着新技术的发展2.攻城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非常牛叉3.书中提到了很多数学模型都是在不断的进化、改良、升级,也就是说有人不断的在做优化,会有不断更好的模型、更新的技术出现,跟得上技术的发展可能也是比较重要的,否则很多人一直在做某一点上的持续优化就没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