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树干形态及造型技艺

合集下载

《形态构成》PPT课件

《形态构成》PPT课件

ppt课件
造型的基本方法
单元类
4.3.1 单元类
以相同或相似的形或结构作为造型的基本单元, 重复运用它们而形成新的形态。
a) 骨架法
形的基本单元按照“骨架”所限定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 新形。“骨架”是结构方式。
1、规律性骨架 2、非规律性骨架 3、作用性骨架 4、非作用性骨架 5、可见骨架 6、不可见骨架 7、重复骨架
第四章 形态构成
ppt课件
概述 第一节 形的基本要素及其特征 第二节 基本形和形与形的基本关系 第三节 造型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形态构成中的心理和审美 第五节 学习方法和实践
Page ▪ 2
ppt课件
概述
形态的概念:形态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和组 成关系,包括形态和情态两个方面。
形态构成的要素:形态包括二维形和三维形,形态构成 包括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
ppt课件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质地与肌理
Page ▪ 7
ppt课件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质感与造型
Page ▪ 8
ppt课件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色彩
Page ▪ 9
ppt课件
形态构成的基本知识
•点 形态构成意义上的点不是抽象的数学概念,而是具有具体的形状、 大小(面积、体积)、色彩、肌理。
Page ▪ 10
4.1.1 形的基本要素
建筑形态是一种人工创造的物质形态,为便于分析,把建筑形态同功能、 技术、经济等因素分离开来,作为纯造型现象。
在抽象、分解后,将建筑形态分解为:概念要素、视觉要素。 概念要素:点、线、面、体
点线

点、线、面、 体可互相转化,它 们的划分是根据人 们对形的主观感受 而决定的。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五章第四节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五章第四节课件

想一想
4.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结构叫什么? 形成层 有什么特点? 具有分裂能力 是什么组织? 分生组织
5.形成层的细胞分裂,向内形成新的 木质部 , 向外产生新的 韧皮部 ,其作用是使茎 逐年加粗。
6.草本植物茎不能像木本植物那样逐年加粗,我们 可以推断,它没有什么结构? 形成层
结构名称 树 外侧部 皮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髓 保护作用
你 知 道 吗
世界上最高的树是澳洲的杏仁 桉,高可达156m。
顶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顶端的芽
①按着生位置
侧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侧面的芽
试一试:
枝芽:将来发育成枝和叶的芽
②按将来发育成什么
试一试:
花芽:将来发育成花的芽 混合芽:将来既发育成枝和叶,又发 育成花的芽
① 顶芽
② 侧芽
枝芽的结构:
⑤ 叶原基 ④ 生长点 ① 幼叶 ② 芽轴 ③ 芽原基
4、某同学家中的一棵枣树,在枣成熟前由于某种原因损伤 了部分树皮,收获时果实反而又大又好吃,对这一现象的 解释正确的是( C ) A、木质部输送给果实更多的水分 B、没有受伤的树皮的运输能力更强了 C、树叶制造的营养物质向下运输受阻而供给了果实 D、木质部运输有机物,损伤树皮不影响果实的发育
作业:课本81页自我评价
第5章
第四节
世界上最粗的树是生长在西西 里岛的一棵大栗树,树干的周长有 55m左右。 从小资料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世界上体积最大的树是 树为什么能长得这样高大、粗壮? 生长在美国的一株巨杉,又 为什么巨杉中间开洞,树却不会死亡? 称世界爷。人们在它的树干 下部开了一个洞,可以通过 汽车,或者让四个骑马的人 并排通过。
芽:就是未展开的枝或花。
枝芽:指将来发育成枝条(枝和叶)的芽。

对节白蜡盆景主干的造型基础—蔡平安

对节白蜡盆景主干的造型基础—蔡平安

对节白蜡盆景主干的造型基础—蔡平安对节白蜡的主干造型关系到树木盆景的全局发展动向,并由此决定了对节白蜡盆景作品的整体构成形式。

由于每棵树木的形状都各不相同而构成千差万别的树干形态,又由于它的每一种基本形态构成其整体造型风格雏形,艺术家便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造,最后形成一件完整的盆景作品。

为了便于分析比较,将各种树形主干形式综合概括为一下11种:1、直干——树木主干基本直立,拔地而起,直刺天空,形态简洁明快,端庄健秀,给人以不屈不挠、奋发向上、挺拔雄伟的艺术感受。

(1)粗狂式——具有大将之风度、显得老壮、稳健、结实。

(2)健壮式——表现出风华正茂、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整体健壮、伟岸、挺拔。

(3)清秀式——显得自在洒脱,柔和典雅,给人以天真质朴之感。

2、斜干——主干总倾向斜立,整体重心被移与主干外。

由于主干与地面不垂直,重心的破坏构成了不稳定的构图因素,因而十分富于动感;形象生动活泼,自由奔放。

斜干式往往与主枝配合来取得平衡,使整体达到统一。

3、曲干——主干曲折方向正反而上,呈“S”形状,显得灵活多变,宛如游龙。

但由于弯曲的增加而使刚健的风格逐渐减少,突出了“以见刚、清俊秀丽”的风格特点。

4、悬崖——险峻苍古,势若蟠龙,居高临下,气度奇宕,其不畏天险之势令人奋发、赞佩。

5、劈干——以破坏性的处理方法,使主干形成老遒古雅之态,与新生枝形成老嫩、枯荣的对照,从而加强其时空的变化,突出了苍老挺秀的情调。

6、跳枝——以一主干的枝生出另一主干,以致形成多变而统一的整体,流畅而活泼,富有跳动的韵律。

7、腐干——利用主干本身自然腐蚀,或人工有意加工雕饰,使之腐烂结成疙瘩,以协调的不规则的形态来表现苍古、野趣与强健的风格,给人一种古朴幽雅、老态横生的艺术感受。

8、连根、——利用根部的连接生成双干式或多干式树群,以一横根统筹两根以上纵干,富有情趣,具有亲密相间、若分若离、共同繁荣的特征。

9、附石——主干随附山石而长,与山石合为一体,半隐半露,互为参差,显示其刚柔合一、互为退让之特征。

桩景创作

桩景创作
第二章 树木(桩景)创作
复习树木盆景 的分类
❖ 树木盆景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材料, 表现单株或多株树木景观的盆景类 型。
❖ 树木盆景一般分为规则型和自然型 两大类。自然型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B
2
一、桩景类自然型干变亚型各式
❖ 1、直干式
❖ 主干直立,疏密有致、 层次分明,表现雄伟挺 拔、巍然屹立,古木参 天之势。
B
62
34、云片
模仿黄山迎客松形态, 枝叶平展概括加工而 成。一般顶片为圆形, 中小片掌状,似蓝天 飘浮的薄云。云片13层者称为“台式”; 多都称为“巧云式”, 云片上下错落,层次 分明,平整端庄。
扬派代表树形。
B
63
B
64
35、圆片
枝的造型如 圆片,苏派 典型造型, 形如六台三 托一顶。
(云朵)苏派 盆景枝片典型 特点
B
7
B
8
引自刘仲明、 刘小玲编著
《岭南盆景 造型艺术》
B
9
5、悬崖式
主干悬垂,潇洒飘逸,模仿野外悬崖峭壁苍松探海之 势,呈现顽强刚劲的性格。
➢小悬崖:小于盆高一半 ➢中悬崖:冠顶不超过盆底部 ➢大悬崖:冠顶在盆底以下
常用树种:五针松、铺地柏、黑松、桧柏、黄杨、雀 梅、凌霄、葡萄、六月雪、榆等。
B
15
10、双干式
每盆中有树 两株或是一 株,干为二, 造型可以多 样化,分主 次、高低、 正斜,生动 幽雅,富于 画意。
B
16
B
17
11、三干式
树一株三干或 是三株。要有 主次之分,切 忌雷同,应为 不等边三角形 构图,有高有 低,有直有斜, 活泼古雅。
B
18
12、丛林式

园林树木修剪技术

园林树木修剪技术

枝领与枝皮脊
枝皮脊与枝领一起可为正确的疏除枝条提供指导 。如紫薇属、桉属、榆树属的有些树没有明显可 辨的枝皮脊,一些热带树种也缺少可见的枝皮脊。 可是桦木、三刺皂荚、椴树属的许多种、槭树属 、榕属等树种在分歧处大多都有显著的枝皮脊。 枝皮脊是在共同控制干 或称为同等优势的干或多 干 的分歧处形成的隆起的树皮。 图2-19中,右 。 如果枝条直径大于树干直径的1/2,枝条就变成了 一个同等优势的干 中 ,这种共同控制干没有形成 保护带。
分枝角度
层性
尽管树木千差万别,但是它们都 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枝条分布有 成层现象。见图2-15树木的层 性示意图。针、阔叶树的枝条 都有顶端优势,新萌发的枝条多 集中于枝条顶端,构成一年向上 生长一层,形成枝条成层分布,这 种现象称为层性。有时层性会 形成一种副作用,即 “卡脖子” 现象,所谓“卡脖子”现象就是 主干的干性不强,而成层分布的 几个主枝与中心主干的结构常 常不很牢固,使分枝点上部的主 干得不到足够的养分,造成该分 枝点上下主干的差异过大,见216“卡脖子”现象示意图。
去 掉 树 皮 之 后 的 枝 与 干 的 结 合 示 意 图
图2-23去掉树皮之后的枝与干的结合示意图:生 长季的早期,小枝木质部生长是在前一年的树干组 织上进行 左 ,生长季后期树干的木质部生长是在 今年生枝的木质部上方进行 中 ,这样朝着牢固的 结合发展;在共同控制的茎上结合处木质部没有 重叠部分 右 。 当枝条结合处有内含皮或形成了共同控制的茎后, 结合处木质部没有重叠 图2-23右 ,如果结合处有 内含皮,共同控制茎 枝或干 的形成层生长方向相 反,导致共同控制茎相互挤压而远离。由于这种方 式的自我破坏,沿着内含皮劈裂,从根本上导致树木 劈裂,正是这种相互挤压作用及木质部缺少重叠双 重原因形成了很弱的结合 图2-23右 。 孤立生长的园林树木,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弱的结合 。整形修剪的原因之一就是预防形成弱的结合。

树桩盆景制作技术

树桩盆景制作技术

树桩盆景制作技术树桩盆景制作对树桩要求颇高,种植严谨,一般植于盆中间,用方、圆对称深盆为主。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树桩盆景制作技术,一起来看看。

树桩盆景制作技术(1)操作手艺在树桩盆景的制作包括培育过程中,经常交互换用各种手艺,如劈、凿、雕、刻、撕、磨、碰、蚀、染、灼等,每种手艺所用的工具和做法各有不同。

①劈:用利器,大儀阔斧地劈斩树干等处需要加工部位或将主干对劈剖开,造成伤变是塑造古枯树桩的一种加工手段,但会留下儀斧痕迹及伤面刻板的弊病。

②凿:用木工钢凿刻凿干、枝至合适深度(宽度、长度)及起伏凹凸等变化。

处理不当人为刻痕明显。

③雕:用雕刻儀雕镂木质部,使不尽如人意处更自然合理。

④刻:刻与雕内容相似,技法各一,用刻儀精雕细刻进一步塑造树木枝干,符合自然法式,有古枯之意,特别皮层伤口四周刻平利于愈合。

⑤撕:用手虎钳撕塑造部的树皮或木质部纤维,使枝干苍劲自然。

⑥磨:用手工、机械等打磨加工面的人工火气之处,使其伤面自然流畅、状若天成。

⑦碰:在表皮处用锤等钝器磕碰,作物理刺激形成伤变,以后愈伤后会形成“树瘤疙瘩”,使树干古朴奇特。

⑧蚀:用酸等化学处理法加工刻凿的木质部,求得加工面的自然老化(防止沾污树皮、滴入土中)。

⑨染:用颜料、硫横等涂刷裸露的枝干(去掉树皮露出木质部处),使其古朴自然,状如多年枯干(枝)、白枝,与才削皮木质部的质感明显不同。

⑩灼:用电烙铁烙烫木质部(经雕刻过的部位),造成深浅色彩之变,及模仿雷击、火烧造成的古貌,使雕刻自然之面更拙朴(雕琢面虽处理自然,但颜色一致,经灼烧后更趋自然)。

要制作一盆好盆景,重要的因素是材料及对材料的认识与理解,对材料的技法处理。

盆景的创作就是想与做的全过程,想就是构思,做就是制作,是实施技法过程,采用技法手段达到构思所设想的形态、韵味,也就完成了创作过程。

未做意在先,构思在前做在后,在制作中进一步完善构思。

下面着重从技法上介绍造型过程。

(2)选材各种树木的不同生长年份、生长环境差异会形成它们各自的外形特点及固有的格调情趣。

岭南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千姿百态的树》教案教学设计

岭南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千姿百态的树》教案教学设计

岭南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千姿百态的树》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篇:岭南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千姿百态的树》教案教学设计岭南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千姿百态的树》教案教学设计岭南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千姿百态的树》教案教学设计第14课千姿百态的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受树木的千姿白态。

学习用中国画写意技法表现树木或树林。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记忆中,激发表现情感。

在临摹与体验中,了解树与树林的画法。

自主学习、构思、大胆表现。

3.情感:喜欢画树:激发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用中国画写意技法表现树木或树林。

教学难点:能创意运用中国画写意技法表现有特色的树或树林。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1.创设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学生作品。

让学生体验中国画写意技法表现树木或树林。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你知道的中国写意画的方法吗?进入本课创作主题:用中国写意画的方法画出千姿百态的树。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设问提出要求:你用临摹的方法画出千姿百态的树。

4.板书课题: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教授新课: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大师的作品。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3.小组活动:讨论说一说理解大师们的作品?你能教师教你方法?画出一幅千姿百态的树。

4.教师演示方法:①枝干的画法——先画前面,再画后面,注意粗细变化。

树干、长枝用重墨,小枝用淡墨,前面用用浓墨,后面用淡墨。

②点叶——要根据叶形象用笔。

如画针、竹叶时,可以用尖笔,中峰画:用梅花点、胡椒点画树叶时,可用秃笔:画阔叶时,用侧峰、破笔点去画。

关键是要注意树叶的排列参差错落,有梳有密,点叶的墨色要注意浓、淡、干、湿的变化。

作业布置:能用中国画写意技法表现有特色的树或树林。

巡视辅导: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第二课时、课堂导入:创设情境继续欣赏的各种图片1.复习笔墨技法。

学生练习:点、染、勾、檫的技法:浓、淡、干、湿、焦等墨色。

四年级美术上册《千姿百态的树》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美术上册《千姿百态的树》教案、教学设计
3.学生实践: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绘画语言,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树木作品。
4.互动交流: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相互学习、交流,分享绘画经验和技巧。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2.评价内容:评价作品的线条、色彩、创意等方面,强调作品的亮点和改进空间。
(4)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将情感融入作品,使作品具有生命力。
4.教学拓展:
(1)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实地观察校园内的树木,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开展课后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组织学生参加美术展览,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3)完成时间:课后一周内,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拓展作业:
(1)开展“我眼中的大自然”主题活动,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观察和描绘自然景观。
(2)作品形式:绘画、摄影、作文等,形式不限,注重创意和表现。
(3)完成时间:一个月内,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安排,进行创作。
4.作业评价:
(1)教师将对学生的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进行评价,关注作品的质量和学生的进步。
(2)评价标准:线条、色彩、创意、表现力等,同时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态度和努力程度。
(3)教师将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提高美术素养。
5.作业反馈:
(1)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反馈作业,了解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困惑和需求。
3.教学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想象、表现等方法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
4.情感升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美,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热爱,培养他们珍惜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国画山水画树木的绘画技法图文详解

国画山水画树木的绘画技法图文详解

国画山水画树木的绘画技法图文详解树木画法:树木是山水画的主要景物之一,尤其是南派山水,树往往是主景,山反倒是附景,需要设计千姿百态形象优美的树木。

树木通常分为枝干、根系和树叶三个部份,根系有时可不画,但枝干和树叶是必画的,且要注意树有伸枝,要敢于将树枝伸出去,不要缩成一团。

松树画法:松树是北派山水不可或缺的景物,南派山水有时也画,但南派山水松树宜画得简略写意一些,而北派山水松树宜画得大气繁密一些。

北派松树法南派松树法松针的画法有六种,车轮针、穗形针、扇形针、碗形针、写意针、乱丢针等。

笔法上也有工笔法和写意法之別。

工笔法是用小号狼毫笔逐笔仔细勾画成形,写意法可将笔毛刮成扁锋勾画。

松叶的排列通常按品字型重叠交错排列。

枝干的画法通常顺着树干的两条双勾线画些鱼麟片状,中间留出空白,注意大小高低交错排列,不要排得太整齐,在主树干的一些地方画些节疤更显得生动。

中远景的枝干可以随意些,点皴一些纹理即可。

根系的画法主要画些不规则的根枝。

枯树画法:枯树画法主要有两种,近景工细类画面多用双勾法加皴,勾画出枝干的两条线,顺着两条线点刷结合皴出纹理,以掩盖双勾线为佳。

中远景写意类画面可一笔法,即用一条粗黑线勾画。

枝条的画法多种多样,比较典型的如李成、郭熙的蟹爪枝,范宽的鹿角枝、马远的直条枝,元人的细条枝等。

柳树画法:柳树树干的画法同上,柳叶的画法可用尖锋笔勾画出一丝丝的柳条状,线条应均匀流畅,线条上可点一些柳叶点。

写意画法也可用扁锋笔刷画出柳条状。

杂树画法:杂树画法很多,主要区別在树叶上,古人将杂树归纳为阔叶树,夹叶树和针叶树三大类。

阔叶树可画出叶形,如梧桐、巴蕉、棕榈等。

夹叶树通常用圆圈形、椭圆形等图案表示。

针叶树除松树外,如柏树一类细针树可用秃笔点画。

阔叶画法夹叶画法写意树通常用点簇法,用正锋、钝锋、侧锋或刀笔点簇出树叶形态即可。

点叶叶型完全用点簇法点画的叶型勾画与点簇混合画法丛树画法:丛树通常是远景画法,近景山石中也有运用,多用钝笔、刀笔点簇,或勾画出丛树大体形态,间以勾画一些小枯树。

树干纹路知识点总结

树干纹路知识点总结

树干纹路知识点总结一、树干纹路的定义树干纹路是指树干表面的纹理和纹路,在植物学中也称为树皮,是树木外部保护组织的一部分。

它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形状和图案,每一种形态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功能。

树干纹路可以通过观察树木的表面来研究植物的生长和生理过程,也可以通过树木纹路的形态来识别和分类不同的树种。

二、树干纹路的形态和特征1. 纹路的形态树干纹路的形态包括了纹理、纹路和纹孔等。

纹理是指树干表面的纹路和质地,它包括了纵向的纹路和横向的纹理。

纹路是指树干表面的凹凸不平的线条和图案,它展现了树木生长的年轮和纹理。

纹孔是指树干表面的小孔和凹洞,它是树木生理功能的出口和进口。

通过观察这些形态,可以了解树木生长的环境和条件。

2. 纹路的特征树干纹路的特征包括了形态、颜色、密度和分布等。

形态是指纹路的形状和图案,它可以是直线、曲线、圆形、椭圆形、斑驳和分支等。

颜色是指纹路的色彩和层次,它可以是暗色、浅色、混合色和多彩色等。

密度是指纹路的密度和粗细,它可以是密集、稀疏、粗糙和平滑等。

分布是指纹路的分布和规律,它可以是均匀、不均匀、聚集和离散等。

通过观察这些特征,可以了解树木的品种和特性。

三、树干纹路的功能和作用1. 生理功能树干纹路的存在是为了适应树木生长的需要,它包括了蒸腾、光合和贮水等功能。

蒸腾是指树木通过纹孔和气孔释放水分和吸收营养,它可以调节树木的水分和温度。

光合是指树木通过叶片和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它可以合成养分和释放氧气。

贮水是指树木通过根系和维管束吸收水分和储存养分,它可以维持树木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 生态功能树干纹路的存在也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包括了防御、保护和交流等功能。

防御是指树木通过纹路和树皮抵抗外界的侵害和破坏,它可以保护树木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保护是指树木通过纹路和树皮避免外界的干扰和强化,它可以保持树木的生存和生态平衡。

交流是指树木通过纹路和树皮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它可以促进树木的互助和传播。

第八章桩景八大流派

第八章桩景八大流派

枝的四种形式:
1、上伸式:大小枝条都是挺直向上生长,形似鹿角,亦称 “鹿角式”,大枝附主干,小枝附大枝,枝枝相依,欣欣 向荣,给人以一种步步向上的感觉。榆、榉、黄杨、银杏 等。
2、横展式:树枝与树干成垂直横向生长,具有顺风摇曳之 姿。亦称“迎风式”或“顺风式”。松、柏、杉、雀梅、 榆、竹等。
3、悬垂式:树枝形似蟹爪,向下披垂,亦称“垂枝式”。 松、柏、梅、藤蔓等。
树《 宽龙
腾 》 明 末
扬 州 盆 景 园
龙 柏
树 高
艺术特色
杨派盆景经历代盆景艺人锤炼,受高山峻 岭苍松翠柏历经风涛加工形成苍劲英姿的启示, 依据中国画“枝无寸直”画理,创造应用十一 种棕法组合而成的扎片艺术手法,使不同部位 寸长之枝能有“三弯”(寸枝三弯),将枝叶 剪扎成枝枝平行而列、叶叶俱平而仰,如同飘 浮在蓝天中极薄的“云片”形成“层次分明, 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的地方特色。
第八章 桩景创作-1
(苏、杨、通、川、岭南)
桩景八大流派简介
表-1 见P62
桩景八大流派简介
见P62 表-2
第一节 苏派盆景
1、概况:苏州是中国盆景艺术的殿堂,其盆景以典 雅古朴,清秀自然享誉海外,为全国主要的盆景艺 术流派之一。“虽闾阎小户,亦饰小小盆岛为玩”, 民间盆景制作,广泛盛行。
周瘦鹃和朱子安是近、现代盆景大师代表人物。
《明末遗风》扬州盆景园 桧柏 树高83CM 树宽200CM
《明末遗物》扬州盆景园 桧柏 树高85CM 树宽180CM
130CM 97
树《
宽铁




年 第 四 届 二 等 奖
清 中 期 再 创 陆 春 富
桧 柏
树 高

中国画--树的画法(教案)

中国画--树的画法(教案)

中国画--树的画法(教案)第一篇:中国画--树的画法 (教案)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第1 课时:树木画法课型:综合课教学方法:欣赏、讲解、示范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目的: 通过树木画法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国画山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

为以后学习山水画打下基础。

重点:树木的结构和中国画画树的特有的表现手法。

难点:树木的穿枝插叶。

教具准备:山水画二至三幅,树木结构图一幅,树枝、树叶分类挂图学具准备:国画工具——笔、墨、纸、砚。

教学步骤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出写意山水画二至三幅。

1导言: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几幅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我们要十分珍爱并发扬光大。

2树木的结构: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

3树干、树枝的画法: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

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

意思是指画树要四面出枝,才能表现出一棵树的立体感。

再则,画树枝要注意取舍、概括,以达到简化,同时在画面的树干时,多用浓墨,画后面的枝干时,多用淡墨来表现,使其具有远近关系和层次。

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提炼,把各种树木的种类和各种树枝的生长规律和形态概括为两种基本形态。

即:“鹿角法”和“蟹爪法”。

鹿角法:枝条上挺如鹿角状,两枝交接处的内角多为锐角,也有成钝角的,但不宜取直角,因直角太呆板。

蟹爪法:枝条下屈,如蟹爪。

(枣、柿等树,大体属于这一类。

)4树叶的画法:树叶的表现法虽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

即:点染法和双勾法。

点染法:(1)胡椒法:为密集的圆形小点。

最好用微秃的毛笔画,落笔时笔锋直擢纸面,有节奏地点下去。

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梅花点与鼠足点:由五点聚成一个小单位,其形状如梅花和鼠足,然后由许多小单位交错排列而成。

梅花点下笔重;收笔轻;鼠足点下笔轻,收笔重。

松叶点:松叶又叫松针,由八、九笔或更多的笔画组成上仰的扇形,一般由中间一笔画起,先左后右,每个小单位参差交叠构成一大片树叶。

树木盆景造型资料课件

树木盆景造型资料课件

伏羲氏可能是诺亚(努哈)的儿子转自圣传真道啸尘文史前根据天启宗教,阿丹(亚当)夫妇是全人类的第一始祖,他被贬到大地后带来的是只崇拜独一造物主的信息,所以人类在远古时代的认主信仰是一致的,只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堕入了多神崇拜的淖泽。

所以人类的宗教信仰发展大致是这样的:一神崇拜(独一的造物主)---图腾崇拜---多神崇拜。

而不是一些学者在宗教上所认定的:图腾崇拜---多神崇拜---一神崇拜的模式。

真主创造阿丹(基督教称亚当,中国人称盘古)及哈娃(夏娃,女娲),结为夫妇成为人祖。

阿丹降落的地方是现今的印度贺伦布高山(盘古为阿丹降落地名的别称),哈娃降落在沙特麦加的吉达山上。

阿丹(盘古)墓在南亚斯里兰卡,称元祖墓。

哈娃(女娲)墓则在沙特阿拉伯的吉达港(见马复初先贤的西行日记)。

大洪水后人类几尽灭绝,后来先知努哈的三个儿子按照父亲的安排各走一方重建文明,代治大地,延续人类。

《旧约圣经》中长子叫闪,次子叫含,三次叫雅弗。

因此,先知努哈又称为人类的第二祖先。

先知努哈把叙利亚,伊拉克,波斯湾,霍拉桑等地划分给长子---闪,犹太人,阿拉伯人等是闪的后裔。

把非洲等南部地区分给次子---含,世界上的黑人都是含的子孙。

把中国等东部地区划分给三子---雅伏羲,即三子雅弗,中国人叫伏羲。

中国文明的源头伏羲是中国人的祖先,是盘古(阿丹)和女娲(哈娃)的第十一世孙。

伏羲墓(即太昊陵)在淮阳县。

伏羲(中国普遍认为伏羲女娲是兄妹夫妻;但女娲也有可能是阿丹之妻,即哈娃)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神农氏尝百草、开农耕、创立汉字,中华文明正式拉开序幕。

中国古书若不遭遇秦朝“焚书”,就会解开这些谜底。

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参观淮阳的太昊陵后,感叹地说:伏羲以上吾不知矣!又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曾发出天问:女娲有体兮,孰制匠之,上下来形兮,孰传道之。

古书说: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疑者为地。

屈原追问:谁见到了而传道之?女娲是谁所创造之?孔子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小学美术《古树》教案

小学美术《古树》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树的形态特征。古树是经历长时间生长,具有独特形态和质感的大树。它们是大自然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审美和研究价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古树的图片,分析它们在不同季节和环境中的色彩变化,了解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古树的质感和氛围。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古树的形态特征和色彩表现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观察和案例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小学美术《古树》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奇妙的自然》单元中的《古树》一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古树的形态特征,如树干、树枝、树叶的形状和质感;2.古树在不同季节和环境下的色彩变化;3.通过观察和分析古树的图片,学习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古树的形态和氛围;4.创作一幅以古树为主题的画作,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审美情趣。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古树的美感,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古树,提高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和分析古树的实物和图片,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自然的能力,提高对古树形态和特征的理解。
2.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古树的自然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景观的欣赏和热爱,提升审美情趣。
3.创新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绘画古树过程中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线条和色彩知识进行创作,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次,关于古树色彩的运用,学生们在绘画过程中对色彩的搭配和运用还不够熟练。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色彩理论了解不足。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加强色彩理论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以便能够更好地表现古树的氛围。
此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发现学生们在合作交流方面表现不错,但仍有个别学生较为内向,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鼓励这些学生,我会在课堂上多给予他们关注和支持,创造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树干造型的十种方法

树干造型的十种方法

树干造型的十种方法
1.拔干法:通过拔除不必要的枝条,使树干的形状趋于简洁、
美观。

2.抹干法:通过抹去树干上的斑点、污点,使树干的形状趋于
简洁、美观。

3.削干法:通过削去树干上的斑点、污点,使树干的形状趋于
简洁、美观。

4.折干法:通过折断树干上的斑点、污点,使树干的形状趋于
简洁、美观。

5.削枝法:通过削掉树干上的斑点、污点,使树干的形状趋于
简洁、美观。

6.枝条调整法:通过调整树干上的枝条,使树干的形状趋于简洁、美观。

7.抽根法:通过抽掉树干上的根状物,使树干的形状趋于简洁、美观。

8.抽枝法:通过抽掉树干上的枝条,使树干的形状趋于简洁、
美观。

9.抹枝法:通过抹掉树干上的枝条,使树干的形状趋于简洁、
美观。

10.抹根法:通过抹掉树干上的根状物,使树干的形状趋于简洁、美观。

第四章 木材的微观结构

第四章  木材的微观结构

3 纤维的长度和直径
4 纤维胞壁厚度
隔膜木纤维 胶质木纤维
(三)阔叶树材管胞
管胞是组成针叶树材的最主要成 分,在阔叶树材中不常见,仅少数 树种内可见,亦不占主要地位。
其长度较针叶树材管胞要短得多, 且形状不规则。
阔叶树材管胞可分为环管管胞和 导管状管胞两类。
1 环管管胞:位于环孔材大导管周围, 壁上具明显的小具缘纹孔,略似不 规则形状的管胞,不成一定的轴向 排列,由于受导管的挤压多呈扁平 状。
1 高度:用弦切面上的细胞个数或整个高度用微米来计。
针 叶 树 材 平 均 10-15 细 胞 高 ( 每 个 细 胞 1530μm),柏科的木射线高度比松、杉科低。
2 体积: 针叶树材木射线的体积很小,百分比7.08% (3.7-11.7%).
一般射线率高,树种进化程度高。从这点上说, 阔叶材射线发达,阔叶树材比针叶树进化。
五 针叶树材显微结构概览图示 (一)针叶树材显微结构分子
(二)针叶树材显微结构三切面
(三)针叶树材显微结构立体结构
松 木 立 体 显 微 结 构
第三节 阔叶树材的显微结构
阔叶树材除水青树、昆栏树等极少数树种外,都具有 导管,故此称有孔材。阔叶树材的组成分子有导管、 木纤维、轴向薄壁组织、木射线和阔叶树材管胞等。 与针叶树材相比,阔叶树材构造特点是结构复杂,排 列不规整,材质不均匀。其中导管约占20%,木纤维 占50%,木射线占17%,轴向薄壁组织占2%~50%。 各类细胞的形状、大小和壁厚相差悬殊。
第四章 木材的微观结构
第一节 木材显微结构导言
一 木材细胞的排列 木材有两种不同系统的细 胞组成,即: 轴向(纵向)系统:起源 于形成层纺锤形原始细胞 径向(横向)系统:起源 于射线原始细胞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13 千姿百态的艺“树”丨岭南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13 千姿百态的艺“树”丨岭南版

教案标题: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13 千姿百态的艺“树”丨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树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树的形态美。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 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树的基本结构:树干、树枝、树叶2. 树的形态:直立、弯曲、伸展、盘旋等3. 树的色彩:绿色、黄色、棕色、红色等4. 树的表现手法:线条、色彩、明暗、虚实等三、教学重点:1. 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树的形态美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四、教学难点:1. 树的形态和色彩的把握2. 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树的基本结构和特点2. 示范法:演示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树的形态美3. 练习法:学生进行创作练习4. 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六、教学准备:1. 画纸、画笔、水彩等绘画工具2. 树的图片或实物3. 教学课件或黑板七、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老师出示树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树的基本结构和特点1.2 学生分享自己对树的观察和感受2. 讲解(10分钟)2.1 老师讲解树的基本结构:树干、树枝、树叶2.2 老师讲解树的形态:直立、弯曲、伸展、盘旋等2.3 老师讲解树的表现手法:线条、色彩、明暗、虚实等3. 示范(10分钟)3.1 老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树的形态美3.2 老师演示创作过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表现4. 练习(20分钟)4.1 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创作练习4.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建议和鼓励5. 展示与评价(15分钟)5.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5.2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指导6. 总结与拓展(5分钟)6.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6.2 老师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创作,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展示与评价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树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学会了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树的形态美。

国画树干的6种画法

国画树干的6种画法

国画树干的6种画法▲“画山水必先画树,树必先干”,枝干支撑着树的整个形状,也决定了树的走向,而树干则是绘制的第一步。

画时要注意“树分四枝”,即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同时出枝,以避免单调。

一、【双勾法】双勾法画树干,可使树干的结构质感更为突出,因此,行笔挺劲且多有顿挫。

画树干时,笔中的水墨不宜过多,有些许的干涩感更佳。

先画出主干一侧的轮廓。

顺着主干的走势向上生出枝干。

注意主干由粗到细的走势。

继续画出主干另一侧的轮廓,注意生枝时左右两侧不可太过平均。

根据画面需要在右侧下部调淡墨继续生出枝干,使枝干整体呈现出前、后、左、右四个方向。

二、【没骨法】没骨法画树干,可以增强树的重景感,突出其苍老浓重之感。

绘制枝干时,多为中侧锋行笔自下而上逐步绘制,行笔顿挫分明,笔力雄厚。

中锋用笔,由上至下行笔,一气呵成地绘出主干。

继续在主干上生枝,适当地留出飞白。

枝与主干呈“Y”字形。

上面的小枝用墨可稍重,同下面的枝形成对比。

丰富枝干的层次,在主干的左侧继续画枝干,与右侧枝干形成长短对比。

延长主干的下端,侧锋用笔擦出。

三、【竖皴法】竖皴法,是指先勾画出主干的轮廓,而后在其表面绘制竖向的墨线进行皴画,可增强表面的机理质感。

绘制竖纹时,切莫使线与线之间处于平行的状态,使其呆扳无韵。

中锋运笔,勾画出树干一侧的轮廓,运笔要加强顿挫转折,这样画出的树才能矫健多姿。

同样的方法画出右侧主干的轮廓。

线的交错穿插处应该留白。

完善树干,用干笔蘸墨擦出主干的肌理,再以浓墨点出主干的疤结。

继续丰富主干层次,用没骨法勾勒出顶部的细小枝干。

四、【撗皴法】横皴法与竖皴法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绘制的技法几乎相同,只是墨线走势不同。

在绘制的时候,笔头干涩更能将树干的苍老之态表现出来。

用双勾法勾勒出一侧的主干,注意线条的曲折顿挫。

继续向下画出左侧的主干轮廓。

勾勒时采用横向用笔。

用同样的方法画出主干右侧的轮廓线。

注意要适当的绘制出一些疤结。

接着绘制主干的下部,勾勒的过程中要适当地皴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景学讲义
第四节 树干形态及造型技艺
• 有些初入门的盆景爱好者,常常在阅读花卉报刊书籍 中,遇到不少自己不很了解的行话术语,这些行话术 语,有的是在实际操作中约定俗成的,也有比较专业 的规范语言。本期《盆景赏石》版,特别摘录一些常 用盆景造型名词进行解释。 • 直干式 • 树干直立,枝条分生横出,疏密有致层次分明。此 式表现出雄挺拔、古木参天的神韵。我国岭南盆景的 大树型浙派盆景的形式多属此种常用种有五针松金钱 松、水杉、榆、榉九里香、罗汉松等。 • 斜干式 • 树干向一侧倾斜,一般略弯曲,枝条平展于盆外, 树姿舒展,颇具画意。一般桩景多采用斜干式。常用 树种有五针松、榔榆、雀梅、罗汉松、黄杨等。 盆景学讲义 • 卧干式
盆景学讲义
第四节 树干形态及造型技艺
• • • • 一、直干式;二、斜干式;三、曲干式; 四、卧干式;五、临水式;六、悬崖式; 七、游龙式;八、象形式;九、风吹式; 十、垂枝式;十一、枯干式;十二、枯梢式; 十三、一本多干式;十四、双干式; • 十五、三干式;十六、丛林式
盆景学讲义
第四节 树干形态及造型技艺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左:台弯盆景;右:飘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特征:树干横卧于盆面,如卧龙之势,树冠树条则昂
• • •
• •
然向上,生机勃勃。树姿苍老古雅,有似风倒之木, 富于野趣。 常用树种有雀梅、榆树、朴树、铺地柏、九里香等。 造型:横卧干段不要太长,有穹形弯曲最好; 上扬段与横卧段相接要自然过渡,要弯、软,忌直角、 死曲; 根要耸立、有力,忌浮滑蛇软。 配盆多用长方形盆,可配山石加以陪衬,以求均衡美 观。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云海游龙
盆景学讲义
九、风吹式
• • • • • • 特点:定向、逆枝、偏冠。 效果:表现风的速度,动力感强 分顺风式和逆风式 逆风式:表现对抗、搏击之意 顺风式:有浮萍顺水、随波逐流之意。 造型:剪、扎、缠绕弯曲等方法培养逆 枝、偏冠;选桩时应以曲斜干为好。
特征: 树干向一侧倾斜,
二、斜干式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三、曲干式 • 特征:树干弯曲向上,犹如游龙。常 见的形式取三曲式,形如“之”字。枝 叶层次分明,树势分布有序。 • 川派、徽派等盆景常用此种形式。 • 常用树种有梅花、黄杨、真柏、紫薇、 紫藤、罗汉松等。 • 造型:根据树桩特征、创作者创作意图 创作。
造型:1、龙头的培养:主干始终 保留,萌蘖枝(压条(繁殖,第 二年剪离母体并移栽)。多次反 复,使干基膨大而奇特。 2、龙身造型: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梅 花
盆景学讲义
梅 花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八、象形式 • 利用树干和整个树木体态进行动物形 象造型, • 常用树种有榕树、金弹子、黄杨。 • 多用天然有形态的老桩,适当人工修 补。做到似与不似,像与非像之间, 增添观赏趣味,发人遐想。
一、直干式
造型: 1、干:一般主干较高,充分展示干身的阳刚之
美,给人以雄伟、高耸、刚直、宁折不弯的意境
2、枝:可以采用飘枝、叠枝、加重一边的 方法,取不等边三角形构图。 3、结顶应曲折、方向多变,最后可偏离也 可不偏离主干中轴线。 特征:树干直立,枝条分生横出,疏密有致层次分 明。此式表现出雄伟挺拔、古木参天的神韵。 我国岭南盆景的大树型浙派盆景的形式多属此种 常用有五针松金钱松、水杉、榆、榉九里香、罗汉松等。
四、卧干式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五、临水式
• 与悬崖式相似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六、悬崖式
• 特点:树干弯曲下垂于盆外,冠部下垂如瀑布。 因树冠的下垂程度可分为大、中、小悬崖。 • 小(小于是1/2);中(1/2-盆低);大(底于盆底) 艺术效果:有苍松探海之势, 呈现顽强、刚劲的性格。 常用树种:五针松、铺地柏、 黄杨、雀梅、葡萄、六月雪 等 造型:录象中已经讲过
丛林 式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梅 花
方 拐
盆景学讲义
• 链接视频\盆景欣赏(苏伦24f)
盆景学讲义
景的造型方法 来源: 作者: 时间:2004-08-14 点击: 587 树桩盆景造型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也是一个精心制作 的过程,下面仅将徽派盆景的几种主要形式的造型程序、方法一一介绍如下。 1.游龙式 [炼苗] 地栽或上盆造型,必须先行炼苗。为了便于造型的操作,无论是地栽,还是上盆炼苗,务必把基部稍有弯曲的凸面朝下,凹面朝上,或把根系多的一 侧朝下斜栽,倾斜的角度与地面或盆面约成30~45度;然后再覆土到原来的根颈部位,压紧埋实,浇一次透水;继之,覆以少许细土。除非情况特殊,一般不直接 进行造型,而是经过2-3个月的炼苗,或1年的服盆后再行造型。 [审苗] 选定了一株植物进行造型,先必须进行认真的审视推敲,有儿个大枝、主干可作儿弯、采用哪种形式最合 适、枝条怎样伸出、如何构图最为理想等, 进行再三斟酌、做到胸有成景。 [修饰] 经炼苗的植株,在实施造型前,应将主干上的细小杂枝及主干上的叶片全部剪去,整治干净,以免妨碍造型的进行。但是,应该注意只要是估计以后 有用的枝条都应尽量保留,以防他处枝条失手折断,也可作缘干牵引,补填缺枝的部位。 [绑衬] 凡地径达3厘米以上的植株,或枝条脆硬的植物种类,都必须先行绑衬,后再作弯。其方法是:先用一根厚约1一3毫米、宽1厘米、长度与植株高度相 等的薄竹片的一端,沿着斜栽主干贴地面之一侧,从基部插入土中,也可用1一2股粗铅丝代替竹片作衬,粗度以能制服被造型植株的干枝为适;将竹片或铅丝压靠 在主干上,用未霉烂的芝麻从主干的基部,连同竹片或铅丝一并捆紧,环环相扣紧缠而上,(如果用铅丝可让其始终处在预将作弯的凸面上),直到主干顶部或稍下 处为止,打一结扣,勿使绑扎物松脱,用剪子把散乱的单丝芝麻修剪干净,以便下一步的作弯。 [弯干] 在主干基部1处,用一段细棕绳打结捆好,然后把两股合并搓成一股,用右脚将绳踩于地面或盆面;系绳处如未绑缚竹片、芝麻,则要用硬树皮或厚纸 壳垫好,以防勒伤韧皮部;右手抓住主干的上部,左手心把握基部第一弯欲凸起处,右手用力将主干缓缓压弯,切忌用力过猛;用踩在有脚底的棕绳捆扎固定在2 处,并且结应打在被弯曲主干的背面;将多余的棕绳剪断,就完成了第一个弯曲。再用一段细棕绳在第一弯凸起稍上处3打结捆好,并成一股,踩在左脚下,右手 掌心握住欲作第二弯曲的凸起处,左手抓住主干上部,用暗劲向与第一弯曲相反的方向压下,再用左脚下绞好的棕绳捆扎,固定于4处,即完成了第二个弯曲。继 续用一段棕绳捆扎在第二弯曲的凸起稍上处5,绞好后踩于右脚下或咬在口中,左手心把握于第三弯欲凸起处,右手抓住主干上部,向与第二弯相反的方向压下, 将绞好的棕绳固定在6处,完成第三弯。最后用一段棕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三弯的凸起稍上处7,将梢头向与第三弯相反的方向弹压,用棕绳的另一端打结固定在8处。 这样一个游龙式桩景的主干造型即告基本完成,如果主干较高、枝桠较多,还可照此式样继续作弯,直到顶梢为止。一般顶梢应位于主干基部的正上方,才显得稳 定。 [屈枝] 主干处理完成后,即可进行枝条处理。如果是较粗的枝条,同样必须衬以竹篾或铅丝方可进行蟠扎,但选用的竹片要比衬干的竹片薄而窄,用铅丝要 比衬干的铅丝细;枝条不粗也可不衬竹片或铅丝,直接用细棕绳吊扎或用细铅丝缠绕造型。首先将一根很细的棕绳捆在干与枝的分杈处a,然后将单股细绳绞成双 股粗绳,咬于口中,一手抓住枝条欲凸起处b,另一手将枝条压弯,用双股棕绳固定于a处,即完成了枝条第一弯曲;又将一根细棕绳系在枝条第一弯凸起处b,并 成双股后,同上法将枝条压弯固定于b处即可,这样第二弯即告完成;枝条弯曲一般只需2-3个弯,弯多反而美。其他枝条的处理也与此相同(见图31、32)。 应当 注意,在主干的每一凸面上应不止留有一个枝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择优留用,一般多落1-2个备用枝,以防失手折断后造成缺枝;大多数情况下,选用的枝条必 须尽量靠近外凸处正中的偏上或偏下,处在凸面的偏侧方向最佳。假如该部位无枝条,也可将其他部位的枝条缓缓作弯,调转方向,用以填补缺枝的部位。 [剪叶] 弯干、屈枝完成以后,就要处理叶片和细枝。本着“虚实结合”的原则,过分密集的小枝和叶片要删剪掉一部分,过分稀疏的部位在不影响观赏的前 提下,也要从别处引来枝叶填缺补白,或稍加修剪,促进腋芽、隐芽的萌发,以期长出更多的细枝和叶片,弥补缺如之处。过于茂盛外伸的枝条也要酌情修剪,避 免枝条错乱穿插,获得层次分明的效果。干、枝、叶处理完成后,游龙桩的雏形也就大致形成了。 [提根] 干、枝、叶处理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没有出现意外的情况,可逐步用竹签将根际处的土壤挑开,但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会影响植株的正 常生长。应该让植株有一个缓慢的适应过程,经过1-2年的时间,把根际周围的土壤挑去相当一部分,使其基部的粗根撑空或部分露出土外,显得盘根错节。 [点石] 点石在盆钵中进行。选择理想的配石,其大小、形态、颜色、质地都要与造型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白 花 继 木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盆景学讲义
对 节 白 蜡
盆景学讲义
对节白蜡
盆景学讲义
十二、枯梢式
模拟自然界老树枯枝或受雷击 的现象,树木显得老态龙钟,奇 特古雅。 • 有的树顶是犄斜式结顶,有的枝 条则成风吹式,还有一种枯枝式的 神枝造型。
盆景学讲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