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控制电气原理图
空调原理图及空调制冷原理
空调原理图及空调制冷原理,制热原理介绍空调原理图如附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制冷状态,实线表示制热状态制冷过程制冷时压缩机高压出口经过四通阀1-2到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使过热蒸汽逐渐变成饱和蒸汽,进而变成饱和液体或过冷液体。
通过毛细管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液体(混有饱和蒸汽)---到室外机截止阀(也称高压阀)进入室内机热交换器(蒸发器),从周围介质吸热蒸发成气体,实现制冷。
在蒸发过程中,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保持不变。
从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已成为干饱和蒸汽或稍有过热度的过热蒸汽了。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时要吸热,这就是空调制冷。
室内机回气:回气管到室外机经由截止阀(也称低压阀或维修阀)进入消音器--四通阀4-3到压缩机低压回气侧完成制冷循环。
制热过程:实线表示制热状态制热时四通阀开闭状态与制冷是正好相反,流经的顺序是:压缩机高压出口经四通阀1---4到消音器---截止阀(也称低压阀或维修阀)---室内机热交换器---回到室外机截止阀(也称高压阀)---毛细管---热交换器---四通阀2---3到储液器---压缩机低压侧。
室外机的热交换器上的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用于制冷时检测热交换器的管道温度,如果温度异常升高则可计算出管道压力,进而把温度异常信号送给控制板。
室外机的室外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主要用来检测室外环境温度。
室内机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检测热交换器温度,如制冷或制热时在一定时间内热交换器温度达不到所规定的管温,传感器会把不正常信号送给控制板进行分析,例如系统内制冷剂不足或无制冷剂,室内机管温就不正常,传感器会把不正常信号送给控制板,控制板做出停处理,进而保护压缩机,避免压缩机长时间高温运转。
因为压缩机长时间高温是极有可能被烧毁的。
空调制冷原理图空调系统室外机结构图片室内机结构图片。
空调电路PPT
检测 室内换热器温度
室内回风温度 压缩机运转时间
室内风扇风量 冷、热、除霜运转方式
控制
微处理器 记忆运算 控制指令
室外管道温度传感器
+5V
+5VR1源自传感器信号 R2室内
温度传感器 NTC 室外
R1 R2
NTC
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2)室外化霜温控器控制电路
某些空调没有使用温度传感器,而是使用温 度控制器进行控制。通常,不需要化霜时 高温处于开关闭合状态,化霜时处于断开。
220V交流电或+12V
连接到室内电路 化霜信号
(2)电子式温控器
电子式温控器已广泛应用在空调器中,这 种温控器常以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NTC) 作为感温元件,将温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与三极管或集成电路组成的比较放大器配 合,控制空调器的工作状态,达到控温目 的。
2、化霜控制器
化霜控制器也是利用温度变化控制触头动作的一种 开关元件,一般应用在热泵式空调器中,用来执行 暂时延缓加热并转换到除霜动作。控制器的开关触 点与四通换向阀电磁线圈串联后接入电源。空调器 在冬季供热循环时,室外热交换器为蒸发器,其表 面温度低于零度时,盘管及翅片上会结霜,甚至会 冻结,这样对压缩机本身和供热循环都不利。化霜 控制器的作用就是当室外热交换器结霜达到一定厚 度时,切断电磁四通换向阀的电源,使制冷系统逆 循环,蒸发器转换为冷凝器制热融霜。化霜后,室 外侧换热器温度回升,化霜控制器自动接通电磁换 向阀的电源,继续对室内供热。
空调控制电路原理图
美的KFR-26/33GW/CBPY型变频空调电路原理分析单元电路原理简析美的变频空调主要包括“数智星”、“数智星S”、“数智星R”挂机系列:“数智星R”、“数智星M”、“数智星F”柜机系列等。
美的KFR-26/33GW/CBPY型变频空调。
属“数智星”变频系列。
其主要机型包括:KFR-26/33GW/CBPY、KFR-26/33GW/I1BPY等。
它们的电路原理基本相似。
结合图1~图6电路原理图,对整机单元电路作简要分析。
1.室内机主电源电路电路见上图,由电源捅头L、N两端输入AC220V交流电压,经保险管FS1、压敏电阻ZNR1、电容C1和C2、T2过流保护和高频滤波后。
一路经接线柱L、N两端送到室外机主电源电路的输入端。
其中N 端与通讯电路的S端组成室内、室外机的通讯传输线路;另一路经A、B两端送到电源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第三路送到室内风机控制电路。
2.室内机辅助电源电路电路见中图,由电源变压器T1次级线圈输出的两路低压交流电,一路经捕件CN5(3)、(4)脚送到整流桥堆IC6(1)、(2)脚,经IC6、C8和C35整流、滤波后,输m+13V电压,给换气风机(M2)供电;另一路经插件CN5(1)、(2)脚送到整流桥堆IC7(1)、(2)脚,经整流桥堆IC7、三端稳压块IC4(7812)和IC5(7805)、C9~C11和C32~C34整流、滤波、稳压后。
输出稳定的+12V和+5V 电压,分别给继电器控制、室内风机控制、步进电机控制、蜂鸣器、主控芯片、复位、过零检测、驱动、温度传感器、通讯、存储器、按键和显示等电路供电。
3.室内风机控制电路电路见上图、下图。
在主控芯片IC3(UPD780021)内部程序的控制下,由(1)脚输出室内风机控制信号,并由三极管04和双向可控硅光耦IC11(3526)进行控制,可实现室内风机(FAN)的运转、停转及无级调速等功能。
当IC3(1)脚输出高电平时,Q4导通,IC11内部发光管导通。
海尔变频空调电路原理图纸
海尔变频空调电路原理及图纸海尔变频空调电路原理及图纸海尔牌变频空调器早期在市场上主要有:KFR-20Gw/(BP)、KFR-28GW/A(BP)、KFR-32Gw/(BP)、KFR-36GW /(BP)、KFR-40Gw/(BP)、KFR-50Lw/(BP)和带有负离子发生器的健康型空调器KFR-25Gw/BP×2(F)、KFR-50LW/(BPF)等。
他们的变频控制原理基本相同,本文主要以KFR-50LW(BP)金元帅柜机王为例,分析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以抛砖引玉。
图1是室内机控制电路原理图,图2是室外机控制电路原理图,两个原理图均是作者依据实物绘制,仅供参考。
一、室内机控制电路原理室内机控制电路采用变频空调专用芯片47C862AN-Gc5l。
该芯片内部除了写入空调器专用程序外,还包含有CPU 微处理器、程序存贮器、数据存贮器、输入输出接口和定时计数器电路等电路,可对输入的信号进行运算和比较,根据运算和比较的结果,对室外机、风机、定时、制冷制热、抽湿等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1.ICI(47C862AN-GC51)主要引脚功能(1)35、64脚为供电端,典型的工作电压为+5V。
(2)芯片的32、33、34、39、48、60为接地端。
(3)31脚是蜂鸣器接口。
CPU每接到一次用户指令,31脚便输出一个高电平,蜂鸣器鸣响一次,以告知用户CPU 已接到该项指令。
若整机已处于关机状态,遥接器再输出关机指令,蜂鸣器也不响。
(4)36、37、38是温度采集口,其中36、37脚为室内机热交换器温度输入口,38脚为室内温度输入口。
(5)复位电路由20脚和ICl03、R101、D101、C103、C109构成,低电平有效。
空调器每次上电后,复位电路产生一个低电压,使CPU程序复位。
当机器正常工作时,复位端为高电平。
(6)62脚为开关控制端开关控制口(多功能口),低电平有效。
应急运转时,按住电源开关,使该脚连续3秒以上持续高电平,蜂鸣器连响两下,机器即可进入应急运转状态。
空调系统的电气控制详
图7-12 热继电器的外形
过载保护器也是用来保护压缩机的,它由双金属圆盘、 触点、发热丝等组成,常见的圆顶框架式过载保护器如图7- 13所示。双金属圆盘的两个触点串联在压缩机电路中,当压 缩机过流或过热时,双金属圆盘发热变形使触点断开,切断电 路,从而保护压缩机。检查时可用万用表的R×1挡,因两个接 线柱正常情况下是导通的,所以阻值应接近于零,若阻值为无 穷大,则应检查压缩机的通风是否良好,制冷剂是否过多或泄 漏,工作电流是否偏大等。如果空调器长期工作在通风不良 的环境中,过载保护器会经常动作而使触点烧蚀、粘连,起不 到保护压缩机的作用。
(7)电加热继电器驱动电路: 当冬季制热能力下降时,控 制电加热通断,
(8)晶振电路:产生高速振荡频率,为单片机提供标准时钟 和运算速度。
(9)复位电路:也叫清零电路,用于提高空调器控制部分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
(10)室内环境温度检测电路:通过采集室内环境温度的变 化,控制压缩机的运转和自动状态下的室内风机转速。
(11)蒸发器管温度检测电路:通过检测蒸发器管温,决定 在制热时是否进行防过热或防冷风保护,同时在制冷或除霜 状态下进行防冻结保护。
(12)冷凝器管温度检测电路:通过检测冷凝器管温,决定 制热状态下的除霜。
(13)存储器电路:辅助单片机进行数据储存,可以对空调 器运转进行计时,并可以决定空调器的开机运行模式,实现关 机或掉电功能记忆等。
图7-13 圆顶框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过载保护器 (a)外形;(b)结构
8)主控电路板 主控电路板是空调器的核心部分,它接收各种信号,经微 电脑处理后发出各种指令,控制空调器工作。空调器微电脑 的控制流程如图7-14所示。
图7-14 微电脑控制流程
3.微电脑控制空调器 1)空调器微电脑控制电路的构成 空调器微电脑控制电路由单片机和外围电路构成。 单片机是一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内部结构相当复杂,但非常 可靠,很少出现故障。单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可以简单地把它看成 一个器件,只需要了解其基本控制和运行功能即可。其控制功能分 外部和内部两大部分。外部功能主要包括显示和按键、红外接收 与编程、机型设置、蜂鸣、风向板控制、室内风机控制、电加热、 换新风、通信、模拟实时数据采集功能等;内部功能主要指不同运 行模式的控制,包括制动、制冷、制热、除湿、送风、定时、睡眠、 自检、除霜、各种保护、延时等功能。
空调继电器原理图
空调继电器原理图
空调继电器的原理图如下:
[原理图]
注:原理图中各部分标号及说明如下:
1. 电源输入:将交流电源输入到继电器中。
2. 控制信号输入:将控制信号(如开关信号)输入到继电器的控制端。
3. 控制电路:根据控制信号的输入情况,控制继电器的开关状态。
4. 继电器开关:根据控制电路的状态,控制空调主电源的连接和断开。
5. 空调主电源:空调的主电源,当继电器开关闭合时,主电源通电,空调工作;当继电器开关断开时,主电源断电,空调停止工作。
6. 冷却装置:空调内部的冷却装置,用于冷却空调的压缩机和冷凝器等部件。
7. 空调控制电路:用于调节空调的温度、风速和工作模式等参数,控制空调的运行状态。
8. 空调室内机:空调的室内单元,用于吹送冷/热空气到室内空间。
9. 空调室外机:空调的室外单元,用于排出废热并将冷/热空气传输到室内。
10. 冷/热空气流向:箭头表示冷/热空气的流向。
以上是空调继电器的原理图及各部分说明,具体电路细节可根据具体型号和制造商进行调整。
空调控制电路原理图
美的KFR-26/33GW/CBPY型变频空调电路原理分析单元电路原理简析美的变频空调主要包括“数智星”、“数智星S”、“数智星R”挂机:“数智星R”、“数智星M”、“数智星F”柜机系列等。
美的KFR-26/GW/CBPY型变频空调。
属“数智星”变频系列。
其主要机型包括:KFR-26/33GW/CBPY、KFR-26/33GW/I1BPY等。
它们的电路原理基本相似。
结合图1~图6电路原理图,对整机单元电路作简要分析。
1.室内机主电路电路见上图,由电源捅头L、N两端输入AC0V交流电压,经、ZNR1、和C2、T2过流保护和高频后。
一路经L、N两端送到室外机主电源电路的输入端。
其中N端与通讯电路的S端组成室内、室外机的通讯传输线路;另一路经A、B两端送到T1的初级线圈;第三路送到室内风机控制电路。
2.室内机辅助电源电路电路见中图,由电源变压器T1次级线圈输出的两路低压交流电,一路经捕件CN5(3)、(4)脚送到整流桥堆6(1)、(2)脚,经、C8和C35整流、滤波后,输m+13V电压,给换气风机()供电;另一路经插件CN5(1)、(2)脚送到整流桥堆(1)、(2)脚,经整流桥堆IC7、三端块()和IC5()、~C和~C34整流、滤波、稳压后。
输出稳定的+12V和+5V电压,分别给控制、室内风机控制、步进电机控制、、主控芯片、复位、过零检测、驱动、、通讯、存储器、按键和显示等电路供电。
3.室内风机控制电路电路见上图、下图。
在主控芯片IC3(780021)内部程序的控制下,由(1)脚输出室内风机控制信号,并由和双向可控硅光耦IC11()进行控制,可实现室内风机()的运转、停转及无级调速等功能。
当IC3(1)脚输出高电平时,Q4导通,IC11内部发光管导通。
其发光强度控制内部双向可控硅的导通程度。
从而进一步控制室内风机(FAN)的工作状态和运转速度。
同时室内风机(FAN)的转速还受反馈电路控制,当风机转速信号通过R、反馈到IC3(53)脚后,其内部风机转速检测电路则按照风机运转状况来确定风机转速。
空调系统的电气控制(详)
7.1 7.2 7.3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控制
小型制冷装置的控制 典型活塞式制冷机组的控制 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的控制
7.4 螺杆式制冷机组的控制
7.5 7.6 离心式制冷机组的控制 空气调节系统的自动控制
7.1 小型制冷装置的控制
7.1.1 家用房间空调器的控制 1.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1)基本组成
图7-2 风扇电动机的外形
图7-3 风扇电动机的接线 (a)单相单速电动机;(b)单相双速电动机;(c)单相三速电动机
测量各绕组的阻值,如果阻值为无穷大或者零,说明绕组
断路或者短路。检修采用内置式热保护器的电动机时,要先 确定保护器是可复性的还是一次性的。图7-4(a)所示为可 复性保护器,图7-4(b)所示为一次性保护器。对于带有可复 性保护器的电动机,应在保护器回复后测量绕组阻值;对于带 有一次性保护器的电动机,其维修过程与采用外置式热保护 器的电动机相同。
图7-9 步进电动机的标准驱动电路
图7-10 步进电动机的接线及步序
6)交流接触器和继电器
交流接触器是一种常用的低压控制继电器,它由主触点、 动铁芯、静铁芯和吸引线圈等部分组成,如图7-11所示。当 吸引线圈通电时,动铁芯带动主触点闭合,电路接通;吸引线圈 断电时,主触点分断,电路切断。交流接触器主要用于频繁启 动及三相交流电动机的控制电路中,以实现远距离控制的目 的。
热继电器由发热元件和常闭触点组成,其外形如图7-12 所示。发热元件由双金属片和电阻丝组成当电流超过额定值 时,双金属片因过热而弯曲,推动滑杆使触点动作,切断控制电 路使压缩机停止工作,起到保护压缩机的作用。在压缩机停 机后,双金属片经一段时间冷却又可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热 继电器复位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方法。整定热继电器工作电流 时,应使其稍大于压缩机的额定工作电流(约1.5倍)。若电流 调得太大,压缩机过热时热继电器不动作,就容易损坏压缩机; 若调得太小,会使压缩机频繁启停而不能正常工作。
空调制冷-制热-附空调原理图
空调原理图及空调制冷原理---制热原理空调原理图如附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制冷状态,实线表示制热状态制冷过程压缩机将气态的氟利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氟利昂,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氟利昂,所以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
然后到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室内机),由于氟利昂从毛细管到达蒸发器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氟利昂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氟利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室内机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所以室内机吹出来的就是冷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顺着水管流出去,这就是空调会出水的原因。
然后气态的氟利昂回到压缩机继续压缩,继续循环。
汽化(由液体变为气体)时要吸收热量。
液化(由气体变为液态)时要排出热量的原理。
压缩机(压缩)(气体)--冷凝器(散热)(过冷液体)--毛细管(节流)--蒸发器(散冷)(过热蒸汽)空调制冷的四大部件就是上面四个往复循环、反之制热!制冷时压缩机高压出口经过四通阀1-2到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使过热蒸汽逐渐变成饱和蒸汽,进而变成饱和液体或过冷液体。
通过毛细管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液体(混有饱和蒸汽)---到室外机截止阀(也称高压阀)进入室内机热交换器(蒸发器),从周围介质吸热蒸发成气体,实现制冷。
在蒸发过程中,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保持不变。
从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已成为干饱和蒸汽或稍有过热度的过热蒸汽了。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时要吸热,这就是空调制冷。
室内机回气:回气管到室外机经由截止阀(也称低压阀或维修阀)进入消音器--四通阀4-3到压缩机低压回气侧完成制冷循环。
制热过程:实线表示制热状态制热的时候有一个叫四通阀的部件,使氟利昂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流动方向与制冷时相反,所以制热的时候室外吹的是冷风,室内机吹的是热风。
流经的顺序是:压缩机高压出口经四通阀1---4到消音器---截止阀(也称低压阀或维修阀)---室内机热交换器---回到室外机截止阀(也称高压阀)---毛细管---热交换器---四通阀2---3到储液器---压缩机低压侧。
空调系统的电气控制(详)
图7-15 微电脑控制电路的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2)空调器微电脑控制分立电路的种类与功能
空调器微电脑控制分立电路主要指外围电路。所有家用 空调无论是单冷、冷暖,或是定频、变频,还是分体、窗机和 柜机,其微电脑控制电路都由许多个分立电路所组成,而80% 左右的分立电路是相同或相似的。这里以某典型热泵辅助电 加热强力除湿分体空调器的微电脑控制电路为例进行介绍。
图7-12 热继电器的外形
过载保护器也是用来保护压缩机的,它由双金属圆盘、
触点、发热丝等组成,常见的圆顶框架式过载保护器如图7- 13所示。双金属圆盘的两个触点串联在压缩机电路中,当压 缩机过流或过热时,双金属圆盘发热变形使触点断开,切断电 路,从而保护压缩机。检查时可用万用表的R×1挡,因两个接 线柱正常情况下是导通的,所以阻值应接近于零,若阻值为无 穷大,则应检查压缩机的通风是否良好,制冷剂是否过多或泄 漏,工作电流是否偏大等。如果空调器长期工作在通风不良 的环境中,过载保护器会经常动作而使触点烧蚀、粘连,起不 到保护压缩机的作用。
图7-8 机械式温控器 (a)外形;(b)动作原理图;(c)图形符号
5)步进电动机
步进电动机一般用于分体壁挂式空调器的风向调节。在 脉冲信号控制下,其各相绕组加上驱动电压后电动机可正反 向转动。步进电动机的标准驱动电路如图7-9所示。 步进电动机的电源电压为12V,励磁方式为1~2相励磁。 当脉冲信号按图7-10所示的步序输入时,步进电动机的4个 绕组依次得到驱动电压,从而带动步进齿轮转动。步进电动 机不同,其减数比和步进角度也不同。步进电动机的常见故 障是绕组损坏或传动机构工作不正常。检修时可用万用表的 R×10挡测量电动机各个绕组的阻值,正常时4个绕组的阻值 都是相同的。
3)选择开关
某工程中央空调自控系统原理设计图
控制原理图
监测功能: 1)测量新风过滤器两侧压差,以了解过滤器是否需要更换。
2)检测防冻开关,当冬季加热器后风温等于或低于某一设定值时(5°C ),防冻开关发出信号,使风机停转,同时关闭新风阀。
3)风机的状态显示、故障报警。
送风机的运行状态是采用压差开关监测的,风机起动,风道内产生风压,送风机的送风管压差增大,压差开关闭合,风机处于运行状态;风机事故报警(过载信号)采用动力箱的过流继电器常开触点作为DI 信号,接到DDC 。
4)测量风机出口空气温湿度参数,以了解机组是否将新风处理到要求的状态。
(2)控制功能: 1)控制新风电动风阀。
2)自动控制空气-水换热器水侧调节阀,以使送风温度达到设定值。
3)自动控制蒸汽加湿器调节阀,使冬季送风相对湿度达到设定值。
4)根据要求启/停风机。
(3)联锁控制:新风机组启动顺序控制: 送风机启动→新风阀开启→回水调节阀开启→加湿阀开启。
新风机组停机顺序控制: 送风机停机→关加湿阀→关回水阀→新风阀全关。
(4)集中管理功能:DDC 通过内部的通信模块,可使系统进入同层控制网络,与其它DDC 系统进行通信,共享数据;也可进入分布式系统,与中央站通信,因此DDC 系统具有集中管理功能。
1)显示新风机组起/停状况,送风温、湿度,风阀、水阀状态; 2)通过中央控制管理机起/停新风机组,修改送风参数的设定值; 3)当过滤器两侧之压差过大、冬季热水中断、风机电机过载或其它原因停机时,还可以通过中央控制机管理报警。
4)自动/远动控制。
风机的起/停及各个阀门的调节均可由现场控制机与中央管理机操作。
新风机组DDC 系统流程图温度传感器冷却器/加热器新风阀门湿度传感器电动调节阀加湿器防冻开关压差开关压差开关风机控制箱 F 风机起停控制信号;G 工作状态;H 故障状态信号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精度应<±0.5℃,湿度传感器测量相对湿度的精度应<±0.5%。
中央空调水系统配电及电气控制原理图纸
34-35_空调自控原理图
中央空调风机自动控制软启动原理图
空调系统的电气控制(详)
图7-4 外置式热保护器 (a)可复性保护器;(b)一次性保护器
2)电容器 在风扇电动机和压缩机电动机电路中都有电容器,它为 电动机提供启动力矩并减小运行电流和提高电动机的功率因 数。这些电容器一般为薄膜电容,常见故障为无容量、击穿 或漏电。检测时可用万用表的R×100或R×1K挡,如图7-5 所示。
(1)直流电源电路:为单片机和各分立电路提供5V和 12V两种直流电源。
(2)过零检测电路:为室内风机提供与电源同步的过零触 发信号。
(3)遥控接收电路:接收遥控器所发射的各种控制指令。 (4)显示电路:显示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5)室外风机继电器驱动电路:控制室外风机的启停,制冷、 制热时与压缩机同步。 (6)四通阀继电器驱动电路:控制四通阀的转换,即制冷与 制热转换。
机械式温控器的温控精度比电子式温控器差,一般温度 调节范围为18~32℃。机械式温控器的外形、动作原理及图 形符号如图7-8所示,温控器上有3个触点C、L、H,C是公共 端,制冷时与L接通,制热时与H接通。维修时可用万用表R×1 挡来检测,通时阻值应为零,断时阻值应为无穷大。机械式温 控器的常见故障是感温包内感温剂泄漏,导致温控器不能正 常工作。
图7-13 圆顶框架式过载保护器 (a)外形;(b)结构
8)主控电路板 主控电路板是空调器的核心部分,它接收各种信号,经微 电脑处理后发出各种指令,控制空调器工作。空调器微电脑 的控制流程如图7-14所示。
图7-14 微电脑控制流程
3.微电脑控制空调器 1)空调器微电脑控制电路的构成 空调器微电脑控制电路由单片机和外围电路构成。 单片机是一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内部结构相当复杂,但非常 可靠,很少出现故障。单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可以简单地把它看成 一个器件,只需要了解其基本控制和运行功能即可。其控制功能分 外部和内部两大部分。外部功能主要包括显示和按键、红外接收 与编程、机型设置、蜂鸣、风向板控制、室内风机控制、电加热、 换新风、通信、模拟实时数据采集功能等;内部功能主要指不同运 行模式的控制,包括制动、制冷、制热、除湿、送风、定时、睡眠、 自检、除霜、各种保护、延时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