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一、油藏地质特征分析 ..................................................................... (2)1.1构造特征 ..................................................................... (2)1.2地层分布 ..................................................................... (2)1.3 储层特征 ..................................................................... (5)1.4 油藏特征 ..................................................................... ................................................ 8 二、地质储量的计算与评价 ..................................................................... (11)2.1油藏含油面积 ..................................................................... .. (11)2.2油藏地质储量 ..................................................................... .. (11)2.3天然气储量计算 ..................................................................... (12)2.4油藏地质储量评价 ..................................................................... ................................ 12 三、采收率评价 ..................................................................... ................................................. 13 四、油藏产能评价及合理产量论证 ..................................................................... .. (15)4.1 油藏产能评价 ..................................................................... (15)4.2 合理的产能设计与论证 ..................................................................... ....................... 17 五、发方式及开发层系论证 ..................................................................... .. (18)5.1开发方式的确定 ..................................................................... (18)5.2人工补充能量 ..................................................................... . (18)5.3开发层系的划分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样式
广油石油学院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GUANGDONG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 ***区块油藏工程方案2所在院系: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专业年级: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完成日期:年月日打印时去除“扉页格式”四字扉页格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2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报告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所在学院 专业名称报告提交日期课程设计考核成绩教研室主任评阅人××××年××月 宋体、四号、单倍行距。
以下相同宋体、三号、居中、单倍行距黑体、二号、居中、单倍行距独创性声明1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中等设计内容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人员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报告作者1签名:年月日独创性声明22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中等设计内容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人员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报告作者2签名:年月日目录目录 (I)第2章书写规定[一级标题] (4)2.1字数要求[二级标题] 42.2文字、标点符号和数字 42.3封面与扉页 42.3.2 题名 (4)2.3.4 扉页 (4)2.4目录42.5摘要与关键词 52。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大纲最新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大纲最新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油藏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油藏开发过程及影响因素;2. 使学生了解油藏类型、油藏流体性质及油藏岩石物理性质,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3. 帮助学生掌握油藏评价、储量计算及开采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油藏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进行油藏评价、开采方案设计等;2. 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计算和软件操作能力,熟练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油藏工程计算;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油藏工程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能源事业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油藏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地质、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欲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具体学习成果。
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油藏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油藏类型、油藏流体性质、油藏岩石物理性质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油藏工程基础内容:油藏的分类、油藏流体的PVT关系、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等。
2. 油藏评价与储量计算:涉及油藏地质评价、储量分类及计算方法;教材章节:第二章 油藏评价与储量计算内容:油藏地质评价方法、容积法、物质平衡法等储量计算方法。
3. 油藏开发方案设计:介绍油藏开发策略、开采方式及方案设计;教材章节:第三章 油藏开发方案设计内容:油藏开发策略、注水开发、气顶驱动开发等方法。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目录第一章油藏地质概况 (3)1.1油藏构造特征 (3)1.2油藏储层特性分析 (6)第2章油藏流体物性分析 (7)2.2油气水的高压物性 (7)2.3渗流物理特性 (8)第3章油藏温度、压力系统 (8)3.1 油藏压力系统 (8)3.2 油藏温度系统 (10)第4章油藏储量计算 (11)4.1油藏储量计算方法 (11)4.2 各种储量参数的获得 (12)4.3地质储量计算 (12)4.4储量评价 (13)第5章油藏驱动能量及开发方式的确定 (13)5.1开发能量分析 (13)5.2开发方式的确定 (14)5.3研究区井数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各井产量计算 (15)第6章开发井网、开发层系及开采速度的设计 (16)6.1开发层系的划分 (16)6.2开发井网的设计 (19)第7章油藏评价 (21)7.1 经济评价 (21)结论 (23)第一章油藏地质概况1.1油藏构造特征1.1.1油气藏构造特征油气藏构造特征研究是正确认识油气藏的前提,是油气田科学开发的基础,油气藏的地质特征主要应用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和岩芯资料进行等有关资料来分析研究油气藏的构造、储层、流体性质、渗流物理特征等,从不同的方面全面把握油气藏的基本情况,为油气藏的科学开发奠定基础。
鄂尔多斯盆地形成于晚三叠世,在此之前属于华北陆台伸向秦祁海域台地边缘区,早古生代属于华北陆表海沉积范畴;晚古生代华北海退缩,沉积了海陆交互相的石炭一二叠系;受印支运动早期的影响,晚三叠世早期,陕甘宁地区开始下坳,进入了湖盆发育阶段,沉积了一套由湖相一三角洲相1000余米的碎屑岩建造,即上三叠系延长组含油层系。
延长组根据沉积旋回自下而上划分为五段:T3yt—T3y;,同时,根据油层纵向分布规律自上而下将划分为十个油层;即长1一长10。
其中长1、2、3、6、8为区域性工业油层,长1、2,3油层物性相对较好,平均孔隙度12~14%,渗透率(2~50)×10-3 um2;长6、长8油层平均孔隙度8~12%,渗透率(0.3~2)×10-3um2;属特低渗油层,基本上无自然产能,必须压裂改造。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姓名:学号:班级:2014年6 月目录第一章油田概况---------------------------------------------------------------------- 41.1油藏地质描述------------------------------------------------------------------ 41.2油藏纵向非均质性评价 --------------------------------------------------------- 4第二章油藏的地质储量 ---------------------------------------------------------------- 62.1地质储量计算------------------------------------------------------------------ 62.2可采储量计算------------------------------------------------------------------ 62.3最终采收率评价---------------------------------------------------------------- 72.4其他参数计算------------------------------------------------------------------ 7第三章层系划分与组合论证 ------------------------------------------------------------- 83.1层系划分原则------------------------------------------------------------------ 83.2划分的层系-------------------------------------------------------------------- 83.3可行性论证-------------------------------------------------------------------- 8第四章注采方式选择 ------------------------------------------------------------------- 94.1注水方式选择------------------------------------------------------------------ 94.2注采井数确定------------------------------------------------------------------ 9第五章注采速度确定 ------------------------------------------------------------------- 95.1油井产能分析------------------------------------------------------------------ 95.2油藏压力保持水平------------------------------------------------------------- 105.3合理注采比------------------------------------------------------------------- 10第六章油藏开发指标预测 -------------------------------------------------------------- 106.1无水采油期开发指标预测------------------------------------------------------- 106.2含水采油期开发指标预测------------------------------------------------------- 146.3指标预测结果----------------------------------------------------------------- 14第七章方案的经济评价及方案优选 ------------------------------------------------------ 167.1评价指标说明----------------------------------------------------------------- 167.2指标评价结果----------------------------------------------------------------- 167.3方案优选的结果--------------------------------------------------------------- 18第八章方案实施要求 ------------------------------------------------------------------ 19附录--------------------------------------------------------------------------------- 20第一章油田概况1.1油藏地质描述本区是胜利油田XX区块,含油面积8.17km2,具有10个小层,顶深从2195m到2257m不连续,平均深度2224.4m;每个小层厚度不均,最小厚度为2.61m,最大厚度为4.38m,平均厚度3.555m;孔隙度分布比较均衡,最小值为0.23296,最大值为0.24864,平均孔隙度(按厚度加权平均)为0.237928;渗透率也不均衡,最小值为85.05×10-3μm2, 最大值为280.896×10-3μm2,平均渗透率(按厚度加权平均)为186.007×10-3μm2。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一、引言油藏工程是石油工程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主要研究石油地质、石油开发、油藏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针对该课程,我们进行了课程设计,旨在掌握油藏工程理论知识,并提升实践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课程设计报告所包含的内容。
二、课程设计背景油藏工程是石油工程的基础必修课程,其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石油工程的核心在于油藏工程,因此掌握油藏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是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本次课程设计的背景是为了增强学生对油藏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升其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三、课程设计目标该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油藏工程理论知识水平,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和分析解决油藏工程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基本的野外调查技能和实际操作经验;2、掌握油藏评价、油藏描述、储层特征描述等相关知识;3、熟悉石油地质学、勘探技术和油藏开发等方面的知识;4、灵活运用各种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储量评估。
四、课程设计方案1、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野外实践和数据处理分析。
野外实践包括地质调查、储层描述、井筒测量和生产测试等实际操作,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石油勘探与开发的具体流程。
数据处理分析包括采集的各种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其中包括储量估算、储层建模、分析地质特征等内容。
2、教学方法本次课程设计采用教师讲授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会先讲授相关知识,然后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实际操作并熟悉各种软件,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让学生对油藏工程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3、课程评估本次课程设计需要学生最终提交一份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野外实践报告,包括地质调查报告、储层描述报告、井筒测量报告和生产测试报告。
2)数据处理分析报告,包括储量估算报告、储层建模报告和地质特征分析报告。
3)所学知识及实践技能总结,包括从课程中收获的经验和感悟,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和对该课程的意见建议等方面。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班级:61042姓名:宋博学号:6104231指导老师:李治平、刘鹏程、鞠斌山、康志宏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日期:2008年3月2日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班级:61042姓名:崔晓寰学号:6104218指导老师:李治平、刘鹏程、鞠斌山、康志宏油藏工程课程设计CUGB油藏开发设计书目录第一章……………………………………………………………油藏地质特征分析第二章…………………………………………………………储量计算及产能评价第三章…………………………………………………………油气藏产能评价第四章………………………………………………开发方案设计及井网井距论证第五章…………………………………………………………开发指标计算第六章…………………………………………………………经济评价第七章…………………………………………………………最佳方案确定第八章…………………………………………………………方案实施要求第一章油藏地质特征分析一构造特征1 构造形态1.1 由图CUGB油藏砂岩顶面构造图分析得知:此构造模型为南西至东北向平缓,南东至北西方向较陡的背斜构造,在南东北西方向分别被两条大的断裂所断开,断层对圈闭的影响也很重要,由此,该构造命名为“断背斜构造”。
1.2 构造的参数长轴长度:L长=26*0.6km/3.5=4.45km短轴长度:L宽=11.2*0.6km/3.5=1.9kmL长:L宽=4.45:1.9=2.3:1因此,该背斜为短轴背斜;1.3 构造走向背斜为南西至北东方向断层为从南西至北东方向,位于背斜北西翼的断层在延伸方向上有所偏转1.4 构造顶面缓坡平缓度:L长'=13.2*0.6/3.5=2.26km;sinA=0.13/2.26=0.056A=2.86deg 约为3度陡坡平缓度L长’’=5*0.6/3.5=0.86kmsinB=0.13/0.86=0.15B=8.6degree2 圈闭研究(如图)圈闭面积=3.975平方公里圈闭闭合高度=150m划分圈闭油水界面:根据知指导书资料2,C3井在4900.0—4930.0段R=3.7,在4930.0—4940.0段R=0.6,底层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高阻油层和低阻水层在4930.0处划分。
油藏课程设计
油藏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油藏的基本概念、类型、成因和开发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油藏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1)了解油藏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2)掌握油藏类型的划分及各类油藏的特点;(3)熟悉油藏开发的原理和技术方法;(4)了解油藏评价和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油藏进行分类和识别;(2)具备油藏评价和开发方案设计的基本能力;(3)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和工具进行油藏模拟和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油藏资源的保护意识;(2)使学生认识到油藏开发过程中的社会责任和环保重要性;(3)激发学生对石油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油藏基本概念:油藏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特征;2.油藏形成与演化:油藏的形成过程、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3.油藏类型及其特点:砂岩油藏、碳酸盐岩油藏、页岩油藏等;4.油藏开发技术:油藏评价、开采工艺、提高采收率技术;5.油藏环境保护:油藏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油藏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油藏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讨论法:学生就油藏开发技术、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4.实验法:进行油藏模拟实验,让学生掌握油藏评价和开发技术。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油藏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油藏的开发过程和技术方法;4.实验设备:配置油藏模拟实验装置,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油藏工程设计
前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是石油工程课程设计的一部分,是本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
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综合学生三年来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生产实习所获得的知识,对给定的油藏,进行油藏工程设计,从而接受油藏工程师的初步训练和工程意识的培养。
由于学生平时所学知识都是分门别类和抽象的,与实际应用还相差甚远,如何把这些知识综合起来,并应用于生产实践,学生需要一个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工程能力的学习环节,课程设计便是实现这一目的的良好机会。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油藏,因此,通过一次课程设计,不可能解决所有的工程问题。
但是,世界上也没有完全不同的两个油藏,每一个油藏工程设计都要经历类似的步骤和程序,油藏工程设计的方法和原理都是相通的,因此,任何一个油藏的工程设计都能够让学生得到油藏工程师最基本的训练。
油藏是一个深埋地下而无法进行直接观察和描述的地质实体,人们所说的油藏都是根据各种间接资料所描述出来的概念模型。
资料有多寡,思路有不同,方法也迥异。
因此,不同时间,不同人做出的油藏工程设计也必将有所不同。
油藏工程的课程设计并不要求学生拘泥于局部的细节,而是要学生对设计有一个宏观和整体的把握。
只要设计思路正确,设计最大限度地使用了现有资料,并灵活运用了所学理论和方法,设计就是一个好的设计,课程设计也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一个油藏的发现是以油藏上第一口油井的出油为标志的,第一口出油井通常称为发现井。
在油藏被发现以后,即进入油藏开发阶段。
一个油藏的开发,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油藏发现、油藏评价、开发方案设计与实施、开发监测与调整,油藏废弃。
油藏开发之前,首先要做开发方案设计,对油藏开发做出全面部署。
油藏往往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同一地质背景下形成的若干个油藏组成一个油田。
石油开发实际上并不是以一个油藏为研究对象的,而往往以一个油藏组合即一个油田为研究对象,所以,以油藏工程设计在矿场上通常被成做油田开发设计。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油藏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使学生了解油气藏开发过程,理解油藏参数对开发效果的影响;3. 引导学生掌握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培养学生运用数值模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油藏工程方法分析油气藏开发数据,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油藏开发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油藏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油气藏开发奥秘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油气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课,旨在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油藏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地质、石油工程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设定的课程目标,为将来从事油气藏开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油藏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油气藏的定义、分类及特点,阐述油藏工程的基本任务和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油藏工程概述- 内容:油气藏概念、分类、特点;油藏工程任务、方法。
2. 油气藏开发过程及参数影响:分析油气藏开发过程,探讨油藏参数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油气藏开发过程及参数- 内容:开发过程、开发策略;油藏参数、影响分析。
3.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讲解油藏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在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油藏数值模拟- 内容:数值模拟原理、方法;应用实例分析。
油藏工程研究室课程设计
油藏工程研究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油藏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油藏开发的基本流程;2. 学习油藏参数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对油藏进行评价;3. 了解我国油藏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油藏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油藏进行初步评价,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2. 掌握油藏工程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3. 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撰写油藏工程研究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油藏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探究精神;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油藏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3.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了解石油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本科生,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未来从事油藏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油藏评价和开发方案设计,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油藏工程基础知识:包括油藏概念、分类及特点,油藏岩石、流体物性,油藏驱动机制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油藏工程基础2. 油藏评价方法:讲授储量计算、可采储量估算、开发指标预测等,介绍相关软件操作;教材章节:第二章 油藏评价方法3. 油藏开发方案设计:讲解油藏开发策略、开采方式、井网布置等,分析实际案例;教材章节:第三章 油藏开发方案设计4. 油藏动态分析与管理:介绍油藏动态监测、生产数据分析、开发效果评价等;教材章节:第四章 油藏动态分析与管理5. 油藏改造与提高采收率技术:探讨油藏改造方法、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其应用;教材章节:第五章 油藏改造与提高采收率6. 油藏工程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油藏评价、开发方案设计等实际操作,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材章节:第六章 油藏工程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计32学时,按每周2学时进行授课。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一口井的设计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一口井的设计哈尔滨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报告课程钻井课程设计题目一口井的设计院系石油工程系专业班级石油工程10- 班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主要内容:(1) 油藏地质概况; (2) 油藏流体物性分析;(3) 油藏温度、压力系统; (4) 油藏储量计算;(5) 油藏驱动能量及开发方式的确定;(6) 开发井网、开发层系及开采速度的设计;(7)开发方案的经济评价与对比。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根据实例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设计任务,最终以设计报告的形式完成本专题设计,设计报告具体包括以下部分:(1) 封面;(2)任务书;(3) 基本数据;(4) 目录;(5)正文;(6)结论;(7)参考文献。
设计报告采用统一格式打印,要求图表清晰、语言流畅、书写规范、论据充分、说服力强,达到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主要参考资料:[1] 刘德华.油藏工程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2] 李传亮.油藏工程原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3] 何更生.油层物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4] 刘吉余.油气田开发地质.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5] 陈涛平等.石油工程.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6] 李颖川.采油工程.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目录第1章油藏地质概况 (2)1.1油藏构造特征 (2)1.2 油藏储层特性分析 (3)第2章油藏流体物性分析 (6)2.1油水关系(边底水,气顶,溶解气) (6)2.2油气水的高压物性 (7)2.3渗流物理特性 (8)第3章油藏温度、压力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油藏压力系统 (11)3.2 油藏温度系统 (13)第4章油藏储量计算 (15)4.1油藏储量计算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各种储量参数的获得 (18)4.3最终计算N、 Gs (18)4.4可采储量及采收率的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最终版
西安石油大学油藏工程课程设计制作者郑英博王超刘海高瑞班级石工 1102目录第一部分油田概况 (3)1.1油田地理位置 (3)1.2技术条件 (3)第二部分:油藏地质描述 (4)2.1油藏地质层序 (4)2.1.1地质层序总述 (4)2.1.2地层层序划分表 (4)2.2构造 (7)2.3储层特性 (7)2.3.1沉积特征 (7)2.3.2储层岩性物性 (7)2.3.3储层岩石敏感性 (8)2.3.4储层渗透性 (8)2.4油藏性质 (8)2.4.1流体性质 (8)2.4.2压力温度系统 (9)2.4.3油藏类型 (9)2.5储量计算 (10)2.5.1储层油层概述 (10)2.5.2含油面积确定 (10)2.5.3有效厚度的确定 (10)2.5.4计算储量 (14)2.5.5计算地质储量丰度 (14)第三部分油藏工程设计 (15)3.1开发原则 (15)3.1.1由储层物性分析 (15)3.1.2中孔、特低渗型储层的开发原则为: (15)3.1.3分析: (15)3.2开发层系划分 (15)3.3开发方式 (15)3.4开发井网 (16)3.5开发动态指标预测 (18)3.5.1单井产能评价 (18)3.5.2预计建设规模 (19)3.5.3开发动态指标 (19)第四部分油藏动态监测 (20)4.1生产动态 (20)4.1.1动态监测的原则: (20)4.1.2动态监测井数的确定和安排 (20)4.1.3动态监测方案实施要求 (20)4.1.4M1井和M2井的生产动态 (20)4.1.5油压,套压变化 (22)4.2试井 (23)4.2.1试井总述 (23)4.2.2试井成果表 (23)4.2.3绘制试井曲线 (24)4.3示踪剂井间动态分析 (26)第五部分结束语 (27)参考文献 (27)第一部分油田概况1.1油田地理位置交错,村庄遍布,交通便利。
年平均气温14℃,四季分明。
该块为新增储量区,没有形成开发井网,周围无井站和集输管网及配套设施,M2向北2.2公里(穿过两条100米宽河道,水深3-5米)可进入最近的配套集输设施覆盖区HE(由此可接入到较大的集输场站,同时可交接油,也有足够的污水来源),M1向东沿河堤土路4.6公里上公路。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
1.
2.
油藏基本参数表
序号
油层顶深
(m)
有效厚度
(m)
含油面积
(k㎡)
孔隙度
(小数)
渗透率
(10-3μ㎡)
1
2195
2.61
4.65
0.345
202.5
2
2199
2.85
0.3552
364.3
3
2204
3.31
0.3378
451.4
4
2209
3.27
0.3352
582.1
5
2214
4.05
0.416
0.4651
0.0120
0.448
0.4082
0.0198
0.480
0.3538
0.0292
0.512
0.3021
0.0402
0.544
0.2532
0.0527
0.560
0.2300
0.0595
0.576
0.2072
0.0666
0.592
0.1853
0.0741
0.608
0.1644
0.0818
0.48
0.3538
0.0292
0.8867
1.6431
0.512
0.3021
0.0402
0.9266
1.0168
0.544
0.2532
0.0527
0.9518
0.7138
0.56
0.23
0.0595
0.9608
0.5143
0.576
0.2072
0.0666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地质建模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地质建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油藏工程中地质建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学生能掌握油藏地质结构的特点及对油藏建模的影响;3. 学生能了解不同类型的地质建模方法及其适用范围;4. 学生能掌握运用地质建模软件进行简单地质模型构建的基本步骤。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油藏进行地质结构分析;2. 学生能运用地质建模软件进行油藏地质模型的构建和优化;3. 学生能在团队协作中发挥自己的专长,与他人共同完成地质建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油藏地质建模在油气田开发中的重要性,增强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2. 学生能在地质建模过程中,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3. 学生能关注油藏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增强对科技创新的敏感性和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油藏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在油藏地质建模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精神和科技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地质建模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地质建模的定义、作用及其在油藏工程中的重要性;阐述地质建模的基本原理,如地层划分、岩性识别等。
2. 油藏地质结构分析:分析油藏地质结构的特点,包括地层、断层、岩性等对油藏建模的影响。
3. 地质建模方法:介绍不同类型的地质建模方法,如确定性建模、随机建模等,及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4. 地质建模软件应用:以实际地质建模软件为例,讲解软件的基本功能、操作流程及在地质建模中的应用。
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运用地质建模软件完成简单地质模型的构建;同时,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地质建模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周:地质建模基本概念与原理;2. 第2周:油藏地质结构分析;3. 第3周:地质建模方法;4. 第4周:地质建模软件应用;5. 第5-6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1、油区:成功2、油藏几何参数及各小层物性(见表1)3、班号:3;班里序号:15表1 油藏全然参数表注:第10层底部深度为2263m ,钻井过程中要预留20m 沉砂口袋。
地层压力梯度:0.1MPa/10m ;地温梯度:3.7°C/100m 。
4、流体物性地面前提下油水密度:0.9o ρ= g/cm 3 1.0w ρ= g/cm 3 地层前提下油水粘度:()4020o μ=+学号 mPa•s =(40+15/20) mPa•s =40.75 mPa•s()0.440w μ=+班号 mPa•s =(0.4+3/40) mPa•s =0.48 mPa•s地层泡点压力:18b p = MPa原油体积系数: 1.08o B = 水的体积系数: 1.0w B = 5、油水相渗关系(见表2)表2 油水相渗数据表6、井眼半径:0.1m7、油水井操作前提注采压差:3MPa 注采比:1:1排状灌水的排距与井距之比为2:1要求油田的初期采油速度达到5%油水井正常临盆时刻为300天/年8、常用经济指标钻井成本:1500元/m灌水单价:6元/m3输油单价:60元/t临盆爱护费:180元/t油水井功课费用:20000元/(井•年)地面工程扶植费用为钻井费用的0.5倍原油的商品率:95%原油价格:2200元/t贷款利率:5.48%存款利率:1.98%第一章油田概况1.油藏地质描述本地区是成功油田某区块,含油面积5.38 km2。
具有10个小层,油层顶深从2195米到2257米不连续,平均深度2224.4米;每个小层厚度不均;最小2.61米,最大年夜4.38米,平均厚度3.555米;孔隙度分布也不均衡,最小0.3328,最大年夜0.3552,平均孔隙度(按厚度加权平均)为0.3399;渗入渗出率也不均衡,最小202.5md,最大年夜668.8md,平均渗入渗出率(按厚度加权平均)为442.9md。
束缚水饱和度为0.32,残存油饱和度为0.2。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前言陕甘宁盆地是三叠系正式形成的一个内陆盆地。
三叠系末印支运动使盆地整体抬升,延长组遭到风化剥蚀,形成一个宽广的东倾的河谷系统,它以东西向的甘陕古河为主干,很多南北向的支流汇入其中。
侏罗系地层首先沉积于这些河谷中,早期富县组沉积期间,盆地继续保持一段时间的上升,而后渐趋稳定。
马岭油田位于陕甘宁盆地东南部,天环向斜东翼.构造“基底”是三叠系延长组顶部风化壳。
目前基本探明含油构造面积约200000000㎡,闭合面积18800000㎡,闭合高度20—30m ,主要油层系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埋藏深度在2000—3200m,基本探明原油地质储量7721.1419 104t,预计油田面积和储量将进一步扩大。
我们主要研究了油田的概况及地质特征,应用各层的有效厚度,孔隙度及含油饱和度等参数求得储量丰度进而确定各个小层的地质储量。
用容积法计算的储量与各小层计算的储量相差不大。
根据表中所给数据求得主力油层各单井的无阻流量,进而确定该层原油产量,对该油藏的产能进行测试,描述了渗透率、产能系数、含水率上升与含水率等的关系,确定了油藏产能的大小。
并对有藏采收率和可采储量进行了确定。
学习使用新型的Swift试井分析软件进行7850水井及1-4a油井的试井资料试井分析,输出该井各自资料的有因次、无因次双对数曲线和半对数试井曲线。
1 油藏概况1.1 地理环境该油藏层状低渗透砂岩油藏,位于陕甘宁盆地南部,天环向斜东翼斜坡中部,油田探明面积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宁夏境内,地面海拔1120—1820m,含沙量大,油田所属地区属内陆性干旱气候,夏季最高温度36℃,冬季最低气温-28℃,平均气温7.8℃,冬夏多风沙,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小,蒸发量大。
油田至城区的公路便利,城区已通火车,交通相对便利,油田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当地的生活条件,对发展该地区的作用十分明显。
1.2 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层序:该油田自下而上钻遇的地层有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侏罗系富县组,延安组,直罗组和安定组,白垩系志丹组,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主要油层系为侏罗系延安组,油藏埋藏深度在2000—3200m。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概述(45页)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重庆科技学院二〇一六年十一月目录1 油田概况 (1)2 地层特征 (1)3 构造特征 (2)4 沉积特征 (2)5 储层特征 (3)5.1 岩石学特征 (3)5.2 物性特征 (4)6 温压系统 (6)7 流体性质 (6)7.1 原油性质 (6)7.2 地层水性质 (6)8 渗流物理性质 (7)9 测试情况 (8)10 相关经济参数 (8)1 油田概况LJ 油田位于G 省QL ftft前地带JX 盆地南部LJ 隆起带,区块拐点坐标如表12.1 所示。
油田内地表为丘陵,地面平均海拔900m,呈南高北低的冲积缓坡,地表高差较小,自然条件较差。
该油田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干燥多风,每年4~6 月为风季,年平均气温6℃,平均降水157.2mm,多集中在6~8 月,偶有ft洪爆发。
油田内水电、通讯设施较为完善,312 国道穿过市区,沙石公路直达井场,交通便利。
表12.1 区块拐点坐标2 地层特征LJ 背斜隆起地区自上而下钻遇的地层主要有第三系SL 河群和BY 河群,与下伏白垩系红色含砾泥岩呈不整合接触。
第三系BY 河组的砂岩是LJ 油田的良好储层,其中发育的泥岩是良好的区域盖层。
根据钻井所揭露的地层岩性、电性及泥岩隔层的特征,将油田的油层段与油层进行划分与对比,划分出1 套含油地层(L 层),3 个砂层组9 个小层(表12.2)。
表12.2 LJ 油田油层命名表3 构造特征L 油藏位于LJ 背斜带的中部,是该带的一个主要构造。
该构造发育在第三系,其总体形态是走向为北西-南东方向的穹隆背斜,长短轴比为2.4,地层倾角一般不超过10 ,个别地段受构造影响岩层倾角变化大。
该区发育两条断层F1、F2,延伸长度分别为2.8km、1.5km,断距最大达70m。
总体属于地质构造简单类(图12.1)。
0 200 400 600 800 1000m1:19622W2W1W5 W3W41.7E+7 1.70005E+7 1.7001E+7 1.70015E+7 1.7002E+7 1.70025E+7图12.1 L 油藏顶面构造图4 沉积特征L 油藏为河流和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等沉积亚相(表12.3)。
油气储存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储存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油储2013-2 学生姓名:学号:设计地点(单位)设计题目:某石油公司RI商业油库设计-油库总图设计完成日期:2016 年 12月 23 日指导教师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五级记分制):指导教师(签字):目 录11 绪论 .............................................................................................................................................. 1 2基础数据资料 ................................................................................................................................ 2 3油库库址选择 ................................................................................................................................ 3 4 油库建设规模确定即油罐的选型 .. (4))n (a h 87654321S S S S S S S S S b V+++++++-⨯=+ (9)........................................................................................................................................................ 11 ........................................................................................................................................................ 11 柴油区油罐布置如图所示: ......................................................................................................... 12 ........................................................................................................................................................ 12 ........................................................................................................................................................ 12 ........................................................................................................................................................ 12 汽油区罐区宽度196.68m ,长129.6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设计)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日期:2008年3月2日
目录
第一章油藏地质评价 (1)
第二章储量计算与评价 (8)
第三章油气藏产能评价 (10)
第四章开发方案设计 (14)
第五章油气藏开发指标计算 (17)
第六章经济评价 (22)
第七章最佳方案确定 (25)
第八章方案实施要求 (25)
第一章油(气)藏地质评价
一个构造或地区在完钻第一口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即开始了油气藏评价阶段。
油气藏评价,主要是根据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测试资料、取芯资料、岩芯分析、流
体化验和试采等资料,对油气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识、评价和描述油藏,搞清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查明油气藏的储量规模;形成油气藏(井)的产能特征,初步研究油气藏开发的可行性,为科学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一、油气藏地质特征
利用Petrel软件对cugb油藏进行地质建模,得出cugb油藏的三维地质构造图(见图1-1)。
图1-1 cugb油藏三维地质构造图
(一)构造特征
由图知:此构造模型为中央突起,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平缓,东南和西北方向陡峭,为典型的背斜构造;在东南和西北方向分别被两条大断裂所断开,圈闭明显受断层控制,故构造命名为“断背斜构造”。
(1) 构造形态:
断背斜构造油藏,长轴长:4.5Km, 短轴长:2.0Km 比值:2.25:1,为短轴背斜。
(2) 圈闭研究:
闭合面积:4.07km,闭合幅度150m。
(3)断层研究:
两条断层,其中西北断层延伸4.89km,东南断层延伸2.836km。
(二) 油气层特征:
油水界面判定:
C3 井4930-4940m段电阻率为低值0.6,小于C1 井4835-4875m、C2 井4810-4850m、C 3井4900-4930m三井段高值3.8,故为水层,以上3段为油层。
深度校正:
平台高出地面6m,地面海拔94m,故油水界面在构造图上实际对应的等深线为4930-(6+94)=4830.0m
由C、C、C井的测井解释数据可知本设计研究中只有一个油层,没有隔层(见图1-2)。
图1-2 CUGB油藏构造图
(三) 储层岩石物性特征分析
表1-1 储层物性参数表
〈1〉岩石矿物分析:由C井中的50块样品,C中的60块样品,C井的70块样品的分析结果:石英76%,长石4%,岩屑20%(其中泥质5%,灰质7%)。
可推断该层段岩石为:岩屑质石英砂岩。
表1-2 储层粒度分析数据
〈2〉储层岩石粒度分析结果:含量最多的粒径为0.25mm~0.5mm为细砂岩。
<0.01的泥质含量为4.03%属于泥质胶结物,接触式胶结(胶结物含量<5%)固结程度不高。
〈3〉粘土矿物含量平均3.93%,其中高岭石75%,绿泥石8%,伊利石15%。
〈4〉岩石物性:
孔隙度:k=(20%+20%+19.5%)/3=19.67%,孔隙度较大。
渗透率:(200+210+190)/3=200(mD)较好,以颗粒支撑的粒间孔隙的砂岩储层。
故为高孔低渗油藏。
表1-3 储层岩石(砂岩)孔隙度评价表
(四)储层非均质性分析
储层非均质性是指油气储层各种属性(岩性、物性、含油性及电性)在三维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
表征渗透率非均质程度的定量参数有变异系数、单层突进系数、级差及均质系数。
渗透率变异系数:V k=0.39,表示非均质程度较弱;
渗透率突进系数:T===1.05, T<2表示非均质程度弱;
渗透级差:J===1.105;非均质程度较弱;
渗透率均质系数:=0.95,均质性较好。
综上三种参数分析,该储层非均质性较弱,利于开发。
(五)储层敏感性分析
储层敏感性指储层某种损害的发生对外界诱发条件的敏感程度,主要包括速敏、水敏、酸敏、盐敏和碱敏等。
储层敏感性评价主要通过流动实验来实现。
〈1〉速敏指数:I v=0.08,由表4可知为弱速敏。
表1-4 速敏程度与速敏指数关系
〈2〉水敏指数:I w=0.10,由表5可知为弱水敏。
表1-5 水敏程度分级标准
二、油气藏流体性质分析
油气藏流体性质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
〈1〉油气水关系:
存在边水和底水,无隔夹层,油藏压力高于泡点压力,没有气顶,含有溶解气;油水界面海拔为-4830m。
〈2〉油气水常规物性:
地面脱气原油
粘度:u os = 6.5mpa*s ;脱气原油密度:p os =0.87g/cm3 ;
凝固点T S =~200 C;含蜡:4.03%;含硫:0.7%;胶+沥青:10%;
初馏点:500C
天然气相对密度:
r g =0.98;天然气组成见下表:
表1-6 天然气性质数据表
地层水密度: =1.10, pH=6.5
总矿化度:TSD=243869ppm
由=<1,且==126.65>1为氯化钙水型,为深层封闭环境(气田水)(对照《油层物理》P17)。
表1-7 地层水性质数据
〈3〉 油气水高压物性:
原始地层压力下的体积系数Boi=1.08, 溶解气油比 (m 3/m 3);
饱和压力下的体积系数Bob=1.12 地层水粘度u w =0.64mpa*s 求解:饱和压力下的原油体积系数Bob
Standing利用美国加利弗尼亚州的原油和天然气的分析样品,建立了计算饱和压力下原油体积系数的如下相关经验公式:
;
求解:地层水的粘度u w
主要受地层温度、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而底层压力的影响很小。
经验公式计算地层水粘度:
式中:
;
式中——地层水粘度,mPa·s;
t R——地层温度,°C;
P R——地层压力,Mpa;
S C——地层水矿化度,%。
以上两公式适应本油藏实际条件(陈元千著《现代油藏工程》P17、P24)。
三、油气藏压力和温度
表8 静压和静温测试数据
利用Excel作图得
3300m处可能存在岩性边界,该组数据在计算压力梯度和温度梯度时舍去。
压力梯度=0.784 Mpa/100m;
温度梯度=2.08°C/100m.
四、渗流物理特性
〈1〉岩石润湿性
吸水指数0.5,吸油指数0.1,由表9可知为水湿。
润湿指数I A=I w-I o=0.4.
表9 岩石润湿性评价表
〈2〉相渗曲线
图1-3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3〉毛管压力曲线
图1-4 毛管压力曲线
五、油气藏天然能量分析
油气藏天然能量主要包括:油藏中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溶解于原油中的天然气膨胀能、边水和底水的压能和弹性能、气顶气的膨胀能、重力能等。
该油藏无边水和底水数据资料和溶解于原油中的天然气数据,故边水和底水的压能和弹性能不计算。
而且由于油藏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故油藏为未饱和油藏,无气顶。
故天然能量只计算油藏中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
第二章储量计算与评价
一、储量计算意义及储量分类
根据计算储量所采用资料的来源不同,储量分为静态地质储量和动态地质储量。
动态地质储量是采用油气藏生产动态资料计算而得的储量数值,多用作开发过程中油气藏评价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