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提质增效方案农业
张掖农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张掖农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张掖地处甘肃省西北部,是一个农业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限于自然条件和传统农业模式,张掖农业发展一直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提高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制定并实施张掖农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现状分析1. 自然条件限制:张掖地处干旱缺水区,土地资源贫瘠,气候条件恶劣,这些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农业生产模式陈旧: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需求,农业生产效益不高。
3. 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缺乏科技支撑,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不高。
三、提质增效实施方案1. 科技支撑: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 水资源利用: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田灌溉条件。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4. 农业机械化: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5. 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四、实施方案效果预期1. 农产品质量提高:通过科技支撑和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的质量将得到显著提高。
2. 农业生产效益提升:实施方案将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3.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将更加合理。
4. 农业可持续发展:提质增效实施方案的实施将为张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五、总结张掖农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张掖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将积极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实施方案取得预期效果,为张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推动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乡村振兴产业支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实际Z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牢牢守住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耕地保护三条底线,按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思路,以粮食和菜篮子稳产保供为重点,围绕重点产业,以农业产业化、信息化为途径,以提升农业科技为支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构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推动现代特色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现代农业空间布局,辐射引领周边现代农业强圈集群成带发展,打造重要生态食品城和休闲旅居地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初步建成,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增加到500亿元,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显著提升。
二、重点任务(-)强化保供惠民,引领农产品绿色发展1.建设优质菜篮子产品供应地。
推动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重点建设200亩以上规模的蔬菜标准化园区示范基地,设施蔬菜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
建设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基地、高效设施渔业示范基地,争创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示范区。
2、着力打造智慧农业。
推广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一批智能化、数字化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全面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
3、高水平建设农产品流通网络。
加快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建设,新建或者改扩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20个以上。
加快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农产品交易平台和综合性商品交易中心。
推进农产品流通中心建设,重点建设农产品集散地,支持农副产品大市场提档升级,支持建设农产品交易中心。
拓宽产销对接渠道,构建立足圈、辐射区域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二)聚焦加工升级,引领加工提质增效1、保障加工原料量足质优。
2024年提质增效实施方案范文(3篇)
2024年提质增效实施方案范文____年提质增效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传统产业竞争力下降,新兴产业尚未完全成熟。
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提质增效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提质增效旨在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等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行政手段、市场机制、科技创新和企业管理等多种手段和途径,形成政府、企业和市场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二、目标设定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发展需求,____年的提质增效实施方案设定以下目标:1. 实现GDP增速由2024年的6.5%提高到7.0%,并保持在7%左右的合理水平。
2. 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由2024年的5.7%提高到6.5%,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由2024年的5.3%提高到6.0%。
3. 降低生产成本,年均降低生产成本10%以上,特别是能源、原材料和人工成本。
4. 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实现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品牌价值稳步增加。
5. 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3%,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科研机构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
三、关键措施1.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质增效的核心任务,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激发市场竞争潜力,提高国有企业效益和竞争力。
(2)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3)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4)推进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建设,发展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5)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
2.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科技创新是提质增效的关键支撑,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和效益。
林果提质增效示范工程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关注,水果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尤其是优质林果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林果的品质和产量,提高果农的收益,成为当前林果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开展林果提质增效示范工程,对于推动林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目标1. 提高优质林果的品质和产量,优化果园结构。
2. 推广适合当地条件的高效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果农的生产技术水平。
3. 增加优质林果的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4. 增强林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项目内容(一)优质林果品种选育和推广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育适合生长的优质林果品种,如苹果、梨子、柑橘等。
通过培育新品种或改良传统品种,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在推广过程中,重点宣传新品种的优点和适应性,鼓励果农进行试种,并对试种结果进行跟踪观察和评估。
同时建立示范园,对外进行品种展示和宣传,吸引更多果农参与。
(二)生产技术培训和示范通过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和示范,向果农传授高效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包括果树的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浇水、果园清理等内容。
同时,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在示范基地上开展现场教学和实地演示,让果农切身体会到技术的应用效果,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信心。
(三)科学施肥和灌溉结合土壤养分情况和果树需求,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提高养分利用率,降低成本。
同时,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
针对果树各生长期的需水量和养分需求进行精准施肥和灌溉,保证果树的生长发育,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和品质。
建立果园内的品质检测系统,对果实的甜度、口感、色泽等关键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
并采用无公害生产技术,保证果实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采摘、包装和运输环节,加强质量管理,避免果实受到损伤,保证产品的完整性和新鲜度。
建立果品包装标识和溯源系统,提高产品的信誉度。
退耕还林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退耕还林提质增效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农业生产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
而随之而来的是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导致土地资源的退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退耕还林政策,旨在通过退耕还林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和效益。
二、目标1. 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力争在未来五年内完成退耕还林面积达到XX 万亩。
2. 提高退耕还林的质量和效益,增加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 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土地资源的质量,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
三、实施方案1.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
通过宣传政策法规,引导农民积极参与退耕还林工作,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加大财政投入,提供资金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退耕还林工作的财政投入,为农民提供一定的资金补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退耕还林工作。
3. 强化技术支持,提供技术指导。
政府应组织相关专家,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他们的退耕还林技术水平,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4. 完善监督管理,加强督导考核。
建立健全的退耕还林工作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工作进展的督导和考核,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效果。
四、预期效果1.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政策,预计未来五年内可完成退耕还林面积达到XX万亩的目标,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改善了土地资源质量。
2. 提高退耕还林的质量和效益,增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农民增加了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3.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五、总结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土地资源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积极参与退耕还林工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未来的农村将更加美丽,生态环境将更加优美,农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
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实施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方案是为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面就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加强市场定位和产品规划1. 建立市场调研机制,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种类和数量。
2. 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扩大优势产区的生产规模,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发展。
3.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对外出口,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4. 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缩短农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产品销售份额。
二、推动标准化生产和农业科技创新1. 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流通和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水平。
2. 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科技支持力度,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品质和品牌形象。
3. 鼓励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严格把关产品质量。
三、提升农民素质和技能1. 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科普教育,提升农民的专业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
2. 鼓励农民参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
3. 建立农民就业培训基地,培养农民就业技能,引导农民实施多元化经营。
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 整合农业资源,优化农产品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
2. 支持大农户和农业企业发展,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3. 加快农村电商建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4. 鼓励农民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五、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1. 制定和实施特色农产品发展政策,为特色农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2. 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条件和环境。
3. 支持特色农业协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引导行业发展壮大。
4. 提供农业保险和信用贷款等金融服务,为特色农业提供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
水果产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水果产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品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水果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水果产业的品质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水果产业的提质增效,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技术支持和科研力量。
通过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大学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水果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研究,减少农药使用,保证水果的安全和健康。
其次,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
通过加强对水果品牌的宣传推广,提高水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加强对水果市场需求的调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水果销售的效益。
另外,还需要加强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素质提升。
通过农业产业化,可以加强水果产业的整合和规模化经营,提高水果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推动水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还需要加强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
政府可以加大对水果产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为水果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还可以加强对水果产业的监管,保障水果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要加强产业协作和合作共赢。
通过加强水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水果产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同时,还可以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推动水果产业与旅游、餐饮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展水果销售渠道,提高水果的附加值。
总之,水果产业提质增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农民等多方合作。
通过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可以推动水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水果的品质和效益,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健康、优质的水果产品。
广元市大力推进前两轮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工作方案
广元市大力推进前两轮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广元市大力推进前两轮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工作方案我市经过持续前两轮(首轮xx年—xx年,第二轮xx—2018年)建设,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区)“四级同建”的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体系。
现代农业园区虽已成为脱贫攻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但部分园区还存在产业选择不准、主体带动能力较弱、带农益农机制较差、科技支撑乏力、产业链条拓展不够、重建设轻管理等突出问题。
为实现园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下大力气巩固、提升和改造前两轮建设的现代农业园区。
根据《广元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特制定《大力推进前两轮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一)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决策部署,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园区质效和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优布局、育主体、活机制、促融合、强科技、塑品牌、善管理为重点,分类分园施策,创建改造结合,建管一体推进,高质量提升前两轮园区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到2021年,全面完成前两轮现代农业园区的巩固、提升和改造任务,按照《广元市现代农业园区等级认定评分标准》,前两轮建成的园区90%以上的园区达到三等以上标准,60%以上的园区达到一等二等标准。
——产业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
凡不符合“6+7”产业布局的园区,在2020年前按照全市产业规划全部调整到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力进一步增强。
逐园清退管理水平差和长期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土地租金的企业、空壳专业合作社,逐园引进、培育一批善管理、懂经营、有实力、带动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
——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
积极构建“农户+”各类经营模式,推广完善生产托管、订单收购、股份合作、就业带动等紧密的联农带农利益联接机制。
二、工作重点(一)调优结构壮产业。
设施农业提质增效方案
设施农业提质增效方案一、前言。
咱搞设施农业的,就像照顾一群娇贵的宝贝一样。
想要让它们长得好,还能给咱多赚钱,就得有个好方案。
这方案就像是给设施农业开的一个专属“成长秘籍”,让它从普通变得超级厉害。
二、现状分析。
1. 设施老旧。
好多温室大棚就像上了年纪的老爷爷,框架摇摇晃晃,塑料膜也破破烂烂的。
这样的设施,冬天不保暖,夏天不隔热,里面的作物可遭罪了。
2. 技术落后。
还在用一些老掉牙的种植技术,不知道什么新型灌溉系统、智能温控。
就像拿着传呼机在智能手机时代混一样,完全跟不上趟儿。
3. 品种单一。
种来种去就那几样东西,市场上到处都是,价格也上不去。
这就好比天天做同一道菜,客人早就吃腻了。
三、提质增效的具体措施。
# (一)设施升级。
1. 大棚改造。
把那些破破烂烂的大棚框架换成坚固的钢结构,就像给房子打了个结实的地基。
再换上高质量的保温塑料膜或者新型的透光材料,让大棚里冬天像小火炉,夏天像空调房。
安装自动通风设备,就像给大棚装了个自动呼吸的鼻子。
温度高了,自动打开通风口;温度低了,又能及时关上,作物在里面可舒服了。
2. 灌溉系统更新。
扔掉那些漏水的旧水管,换上滴灌或者微喷灌系统。
这就像给作物装了个私人小喷泉,水不多不少,正好浇到根部,既节约了水,又不会让作物被水淹。
# (二)技术创新。
1. 智能监控。
在大棚里装上摄像头和各种传感器,就像给大棚安了无数双眼睛和触角。
这些设备能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光照、土壤肥力等各种数据,然后把数据传到咱的手机或者电脑上。
咱坐在家里就能知道大棚里的情况,就像有个千里眼顺风耳一样。
根据这些数据,还能实现自动调控。
比如说温度低了,自动开启加热设备;光照不足了,自动打开补光灯。
作物就像住在五星级酒店一样,环境总是刚刚好。
2. 引进新技术。
学习那些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
不用土,用营养液就能让作物长得又好又快,还干净卫生。
这就像让作物住上了高科技公寓,没有泥土里的那些害虫和病菌。
采用立体种植技术,把大棚的空间充分利用起来。
稳粮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稳粮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稳粮提质增效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为了实现稳定粮食产量、提高粮食质量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下面是实施方案:
1. 推进土地优化利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通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改进土壤调理措施和增加农田排水能力等方式,提高土地的肥力和产量。
2. 提高种子质量和使用率: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质种子品种,并加强种子生产和管理。
推广种子专用处理技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虫害能力。
加强种植技术指导,提高种子的利用率。
3. 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例如,采用遥感技术和精准农业技术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并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施肥、浇水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 强化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
引进高效农机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5. 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储存: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品的保鲜期和储存期。
加强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高产品流通效率。
6. 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提高产品附加值。
7. 健全政策扶持措施:制定相关政策,落实财政支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
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农机购置、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并优化税收政策,减轻农民负担。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将有效稳定粮食产量,提高粮食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持。
新时代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亩、40元/亩和200元/亩。对于联合社开展的水稻机插作业的,根据市里年度完成任务奖励的基础上再1:1进 行配套补助。
(三)鼓励绿色生产。鼓励农产品绿色申报,对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分别给予3-4万元的奖 励,同一年度认证多个农产品的,从第二个产品起给予1万元/个,复查换证或续参展的奖励1万元/个。
(九)强化用地支持。落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根据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保障农村一二三产 业融合项目合理用地需求,优先保障农产品加工、仓储保鲜、农业大棚、育秧中心等产业和项目用地需求。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围绕镇党委政府目标定位和工作任务,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不断增强 全局
(八)育专业人才。深化农创客培育工程,完善农业农村人才基础数据库,搭建以钱江潮社会化服务中心为培 训基地的职业农民培养平台,至2025年新培育农创客35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00人、高素质农民80人。
五、支持政策
(一)支持农业企业。鼓励农业主体成立服务业企业,对农业主体成立的服务业企业首次入规的,给予5万元的 一次性奖励,次年起营业收入增长50%(含50%)以上的,再给予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于获评农业龙头企业分别 给予一次性0.5万元奖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对符合条件的新增上市企业,按相关规定给予上市奖励。
(五)拓市场渠道。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新增培育1家以上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超千万元的农业主体。 加强与大型电商平台的合作,引导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发展农产品直播带货、直供直销等新 业态。培育一批村级直播人才,创立共富学院直播室,将全镇特色农产品直播展示。到2025年,全镇农产品网络零 售额达到2亿元。
——果蔬产业。加快果蔬产业转型升级,紧扣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加强果蔬产品特造国内最大的特色种子种苗基地,推进设施蔬菜和农业现代产业园建设, 构建“基地一冷链一市场”全产业链体系,力争到2025年果蔬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亿元。“盐官汪菜”产值至2023年底实 现500万元以上销售收入,至2025年实现2000万元以上销售。
核桃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核桃提质增效实施方案核桃提质增效实施方案---1. 引言核桃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然而,核桃的品质和产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提高核桃的质量和增加产量是核桃种植者的重要目标。
本文将探讨核桃提质增效的实施方案,旨在帮助核桃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核桃提质增效方案2.1. 优化土壤管理核桃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合理的土壤管理可以提高核桃的生长和产量。
以下是一些核桃土壤管理的措施:- 定期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基本性质和养分含量;-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进行施肥计划;- 推行有机肥的使用,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湿度。
2.2. 精细管理核桃树精细管理核桃树可以有效地提高核桃的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核桃精细管理的措施:- 定期修剪树冠,保持树形开展,便于光照和通风;- 细心管理果园,及时除草,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合理浇水,避免过度或不足的灌溉;- 梢剪和修剪桃树,以促进其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2.3. 引进新品种和改良育种引进新品种和改良育种是提高核桃产量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选育适应当地环境要求、高产高品质的核桃品种,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以下是一些引进新品种和改良育种的措施:- 加强核桃科研和合作,引进外来种质资源;- 利用遗传育种和分子标记技术,加快育种进程;- 选取符合当地环境条件的核桃品种,进行适应性试种。
2.4. 提高加工技术和质量监控核桃的加工技术和质量监控直接关系到核桃产品的质量。
以下是一些提高加工技术和质量监控的措施:- 引进先进的核桃加工设备,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加强对加工过程的监控和控制,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3. 方案的实施与效果评估3.1. 方案的实施根据核桃提质增效方案的各项措施,核桃种植者可以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在执行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分配资源和人力,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2023年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方案
2023年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方案一、引导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1. 制定并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和发展重点。
2. 鼓励村民参与农村合作社的共同经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3. 注重培养和壮大特色产业,推动农民创业创新,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4.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提供贷款和信用担保,支持农民扩大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5. 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土地资产化和市场化经营。
二、发展乡村旅游1. 发展乡村民宿,提供农家特色住宿和农产品体验服务,吸引游客到村庄游览。
2. 建设农村旅游休闲设施,如农家乐、温泉、农业游乐园等,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3. 促进乡村文化传承和展示,举办传统节庆活动和文化展览,增加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4. 加强农村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便利度,改善游客的出行条件。
5. 加强宣传推广,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到村庄消费。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2. 推广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竞争力。
3. 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参与产业链的中高端环节,提高农民收入。
4. 推动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的灌溉条件,增加农田灌溉面积。
5.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和溯源体系建设。
四、发展休闲农业1. 发展农家乐、采摘园等休闲农业项目,提供农村休闲娱乐服务。
2. 构建农村休闲农业产业链,提供从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到休闲旅游一条龙服务。
3. 注重农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结合,推出特色农产品和农业旅游产品。
4. 提高农民休闲农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5. 加强农村休闲农业的宣传和推广,增加消费者对农村休闲农业的认知和接受度。
五、加强农民组织建设1.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建设,推动农民群众参与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主体地位。
耕地质量提升实施方案(精选6篇)
耕地质量提升实施方案(精选6篇)方案是应用写作的计划性文体之一,为了让项目在良好的步调中推进。
我们可以去精心编写一份方案,方案从哪些角度来写好呢?小编的千挑万选推荐这篇有深度的“耕地质量提升实施方案”,希望本文能够带给您一些启示记得收藏哦!耕地质量提升实施方案篇1一、加强土地质量监测和评估1. 建立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和地面调查手段,对全国耕地质量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形成相关数据和报告。
2. 根据耕地质量评估结果,对耕地进行分类管理,实施差异化调控和精细化管理,重点关注贫瘠土地的改良和好地质量的保护。
二、促进土壤改良和养护1. 推广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的使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水能力。
2.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采用轮作休耕、绿肥覆盖、有害生物综合防控等措施,增加土壤养分和有机质的积累,提高土壤肥力。
三、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1. 加强灌溉设施建设,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土壤盐碱化和水土流失。
2. 加强农田水利管理,建立农田排水和灌溉的监测和管理机制,及时解决农田排水不畅和灌溉不足等问题,保证农田的良好水分管理。
四、加强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技术支持1. 推广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减轻人工劳动强度。
2. 引进和培育先进的耕地改良和管理技术,推动农业生产向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五、加强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1. 设立耕地质量提升专项资金,用于耕地质量改良、耕地保护和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
2. 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农民采用科学耕作技术和设备,推动耕地质量的提升。
六、加强耕地质量监督和执法1. 建立健全的执法和监督机制,加强对违规占用和破坏耕地的打击和处罚。
2. 加强耕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大众对耕地质量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将能够提升耕地的质量,保证农田的持续良好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一、优化农业生产方式1. 推广高效农业技术:引入先进的农业机械化设备、智能化农业系统和精准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发展绿色农业:推广有机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3. 发展农业多元化经营:引导农民发展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旅游业等多元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综合效益。
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1. 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增加对农业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型农业产业。
2. 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的农业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帮助农民掌握科技知识,提高生产效益。
3.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工作,提高农业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修建水库、灌溉设施和排水系统,提高农田灌溉水平,增加农业产量。
2. 建设农产品物流网络:发展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电商平台等,建立起从农田到市场的高效物流网络,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3.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四、提高农民素质1.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2. 宣传农业政策法规:加强对农业政策法规的宣传和解读,帮助农民了解相关政策,提高合规经营意识。
3. 建设现代农民示范户:创建一批现代农民示范户,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带动周边农民的素质提升。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提高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政府和农业部门还应加强对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和问题,不断优化政策和措施,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农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工作方案
农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工作方案一、背景与意义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经营规模小、效益低、产业结构单一等。
因此,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二、目标与措施1. 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体制(1)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治理,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2)优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机制,完善决策流程和监督机制;(3)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2. 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1)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民合作社的深度合作,共同发展农村产业;(2)积极引导农村集体经济参与现代农业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3)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旅游、农业观光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 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能力(1)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2)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工具,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效能;(3)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绩效评估机制,激励和推动优秀集体经济组织脱颖而出。
4.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与金融机构合作(1)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2)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信用体系,提高融资条件和额度;(3)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满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融资需求。
5.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创新能力(1)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经营效率;(2)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三、保障与支持1. 政策保障(1)制定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农村集体经济提供资金保障;(3)优化税收政策,减轻农村集体经济的负担。
2. 组织支持(1)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培训和指导工作,提高其发展能力;(2)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间的交流合作机制,促进经验分享和资源整合;(3)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认识和支持度。
2023年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提质增效行动的实施方案
(七)整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走过场问题。重点排查审计发现问题后限期内未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问题 。要对集体经济体量大、工程项目建设多、廉政风险高的村加强审计监督,对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财务收支和 收益分配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方面进行专项审计,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开展任期和离任审计。
(八)整治其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方面问题。重点治理其他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有关规定打折扣、搞变通、刻 意违反等问题。
三、实施步骤
提质增效行动从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启动,至11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6月5日前完成)。
制定印发《xx镇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提质增效行动的实施方案》,各村结合本地实际,迅速将提质增效 行动落实到位。
(二)自查自纠阶段(8月31日前完成)。
由社区“两委”、村党支部共同参与,充分利用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成果,根据提质增效行动确定的内容,以村 级保留的各项资料为基础,开展全覆盖自查自纠。要逐村建立问题台账,采取边查边改、集中整改、依法处置等方式 ,尽可能将问题消化在核查过程中。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要及时移交乡镇或县纪检监察机关,涉嫌犯罪的, 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已完成清理整治的村,要将清理规范后的各类集体经济合同及时上报经管部门备案。镇将不定 期组织检查通报提质增效行动工作进度,对行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六)整治集体承接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问题。排查工程项目未按规定采购或招投标行为,包括违规发包村级 工程,以化整为零、肢解拆分等方式规避应当依法依规采购或招投标行为。排查工程管理混乱行为,包括项目程序 不合规、资料不齐全、支付不规范、合同签订不规范等行为。严肃查处村干部利用工程项目套取资金、收受贿赂、 违规承揽和转包本村工程行为。
(四)整治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全面整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完整、流于形 式等问题。重点排查财务收支管理混乱问题,特别是通过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虚假列支、多报少支等方式侵吞 、挪用、截留、套取集体资金行为,以白条入账、无票据入账、抵顶发票入账等支出不规范情形,违规发放各项补 贴行为,以及集体成员收益分配落实不到位问题。
2023年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方案
2023年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方案
2023年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方案:
1. 制定发展规划:村集体经济需要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包括确定目标、发展方向和重点项目等。
规划需要考虑村庄的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村民的实际情况,确保发展方向与村庄的优势相匹配。
2. 培育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可以通过培育特色产业来提升经济效益。
可以考虑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利用村庄的资源和特色优势,开展有盈利能力的产业经营。
3. 引入外部资源: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引入外部资源,可以通过合作社、合作经营、入股、外部投资等方式引入资金、技术和市场渠道等资源,提升村集体经济的竞争力和效益。
4. 加强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健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决策机制,提高农民组织的凝聚力和组织力,增强村集体经济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 推进农业现代化:村集体经济可以推进农业现代化,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
可以通过引进新的种植模式、推广高效农机具和农药等技术手段,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6. 健全扶持政策: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可以针对村集体经济的特点和需求,提供财政补贴、投资奖励、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帮助村集体经济提升发展质量和增加经济效益。
7. 加强村民培训:为了提升村集体经济的管理和经营能力,可以加强村民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和培训资源,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力的农民经营管理人才,提高村集体经济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
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方案
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方案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是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建设现代农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针对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问题和挑战,制定有效的方案和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以下是一个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方案,共3000字。
一、总体目标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村民的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推动村民收入的增加,提高村集体的自我发展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集体经济的产出和效益,在保持农民勤劳致富的同时,实现村民收入的增加。
2. 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管理机制,提高村集体的自我发展能力。
3. 通过创新农业产业链和服务业模式,促进农村发展和现代农业的建设。
4. 加强农民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能力和创业意识。
5. 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提高村落的软实力和吸引力。
二、产业发展1. 扶持优势特色产业。
结合村庄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发展适合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和农业产业。
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方式,集中力量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提高产量和质量,并积极开拓市场。
2. 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
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加工基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通过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加大对外销售力度,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创新农业服务1. 推行农业产业链管理模式。
通过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生产,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全链条管理。
引导农民参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提高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效益。
2. 发展农村电商和农产品电商。
通过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推广农产品线上销售,拓宽销售渠道。
同时,提供农产品的物流和配送服务,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闭环。
四、村集体组织建设1. 完善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管理机制,明确权责分工,规范经营行为,强化监督考核,提高村集体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加强村民自治和村民合作。
推行村民自治,尊重村民的意见和决策,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管理,增强村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农业两强一增实施方案
农业两强一增实施方案农业两强一增是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三项战略任务。
在实施农业两强一增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关注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下面是一个关于农业两强一增实施方案的1200字的建议:一、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 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力度,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 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科学种植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
-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加强农业品牌建设- 培育农产品优势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 推广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 加强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拓宽销售渠道。
二、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1. 发展农村经济产业-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 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旅游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 支持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益。
2. 增加农民劳动力价值- 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素质。
- 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劳动力价值。
- 支持农民创业,提供创业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
3. 加强精准扶贫工作- 统筹推进农村扶贫工作,确保贫困地区农民稳定增收。
- 加强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
- 推进农村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增强农民的组织能力和凝聚力。
三、推动农村经济发展1. 发展农村基础设施- 加强农村交通建设,提高农村交通便利性。
- 改善农村电力供应,提高农村电网覆盖率。
- 完善农村市场和物流体系,促进农产品流通。
2. 加强农村产权保护- 提高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权和农民权益保护机制。
3. 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 增加农业财政投入,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年提质增效方案农业XX年提质增效方案农业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
为推进我省农作物种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现种业强省目标,制定本方案。
一、种业发展现状山东是种业大省,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亿亩左右,粮、棉、油、菜等用种量约18亿公斤。
多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现代种业的政策措施,为我省农作物种业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新品种水平显著提升。
省农业良种工程、国家种子工程等一系列种业项目的实施,不断提升我省新品种水平。
自1982年实行品种审(认)定制度以来,全省共审(认)定农作物品种1581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
我省培育的小麦品种“济麦22”连续多年为全国第一大品种,小麦品种“烟农999”创造了亩产817公斤的冬小麦高产纪录,玉米品种“登海661”创造了亩产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
优良品种的成功选育和大面积推广,为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保障。
(二)种业企业优势初步显现。
通过不断加强科企合作,相继建成一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优秀品牌,企业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截至XX年年底,全省持证企业321家,省级以上发证企业173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3亿元。
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中国蔬菜种业信用骨干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三)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先后建成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9个、省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40个,区域试验体系不断完善。
建成部级、省级种子质量检测中心11个,检测手段不断增强。
海南种子繁育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升,育种单位达到50多家,面积超过XX亩。
(四)政策支持体系基本确立。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我省农作物种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传统种业正加速向现代种业转型升级。
面对种业发展新形势,我省虽然具备一定优势,但差距依然很大,建设现代种业的任务艰巨而繁重。
一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全省开展育种科研的种业企业不足30%,年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足3%,远低于大型跨国种业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且育种方法、技术和设施设备比较落后。
总体上看,大企业不大不强,综合竞争力、引领带动力不突出;小企业不专不精,专业程度不够,产业链服务能力弱。
二是科研与生产脱节。
育种研发与实际应用有较大差距,育成品种同质性多、突破性少。
现有技术成果转化率低,缺少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机制和平台,高效的现代商业化育种体系尚未形成。
三是基础设施和装备落后。
大多数区域试验站、展示示范点、良种繁育基地、种子质检站等基础设施差、仪器设备落后,抗风险能力弱,远不能适应种子质量检测、品种试验展示和供种保障要求。
四是管理体系弱。
全省各级种子管理机构人员少、经费不足、手段落后的问题比较普遍,尤其是县级机构人员严重不足,大多数不具备种子质量检测能力,严重影响了种子监管和服务水平。
二、发展思路及目标任务以保障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通过加强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公益性研究条件建设、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管理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提升种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供种保障能力,切实增强种子监管服务能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根本、资本为纽带、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产业体系,巩固和发展山东农作物种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实现由种业大省向种业强省跨越。
到2020年,全省农作物种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全省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种业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建成一批农作物商业化育种中心,种业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达到6%以上,“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达到15家,骨干企业省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建成一批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种业创新人才团队;良种贡献率明显提高,培育一批适合现代农业生产需求的突破性农作物新品种,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良种全覆盖,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种质资源创制及开发利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等取得明显成效,成果转化能力和品种研发支撑能力显著提升;供种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建成标准化种子生产基地152万亩,海南种子繁育基地1000亩,基础设施和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建立健全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网络、展示示范网络、种子质量检测体系和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互联网+种业”融合发展。
三、主要实施途径为了实现我省农作物种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启动实施“山东省农作物种业提升工程”,深入实施省农业良种工程,重点加强商业化育种能力建设、育种支撑体系建设、种子基地建设、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和市场监管能力建设,加快推动实现山东种业的转型升级。
(一)加强商业化育种能力建设。
支持具有研发能力的种业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扶持优势种业企业建立科研机构和研发队伍,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先进育种技术、育种材料和关键设备,按照市场化、商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
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省级育种创新平台,开展育种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更新改造。
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合作育种,鼓励科研人员到企业从事商业化育种。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品种为主线的联合攻关模式,健全多元投入、资源共享、收益分配的运行机制,加快选育适应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性品种。
1.建设粮、棉、油、菜、果等农作物商业化育种中心25个。
主要项目:主要项目实施主体建设内容小麦商业化育种中心4个种业企业1.种质资源引进与创新。
2.先进技术装备引进。
3.改善新品种选育条件,提高新品种选育手段,逐步实现田间育种机械化、智能化。
4.适应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创制能力建设。
5.建立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交流合作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
玉米商业化育种中心8个棉花商业化育种中心3个花生商业化育种中心2个大豆商业化育种中心1个水稻商业化育种中心1个蔬菜商业化育种中心5个水果商业化育种中心1个种苗企业1.种质资源引进与创新。
2.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装备引进。
3.改善新品种选育条件,提高新品种选育手段,逐步实现田间育种机械化、智能化。
4.适应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创制能力建设。
5.建立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交流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
实施进度:XX年建成10个商业化育种中心,2018年至2020年建成15个商业化育种中心。
通过中心建设带动,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
2.育种目标。
以“高产优质、抗逆广适、适宜机械化”为主攻方向,培育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水稻等农作物突破性新品种25个;以“优质、专用、高抗、耐贮”为主攻方向,重点培育生产性能和主要经济性状超过进口品种的设施专用蔬菜新品种10个以上。
(1)玉米。
重点培育生育期100天左右,产量潜力亩产1300公斤以上,成熟收获时籽粒含水量≤30%,亩种植密度5000株以上,抗倒伏、抗倒折,抗病性好,适宜直接机械收获籽粒的夏玉米品种3-5个。
培育抗茎腐病、抗倒、丰产、稳产、广适的玉米新品种10-20个。
培育生物产量高,抗倒、抗病、整株粗蛋白含量≥%的青贮专用品种2-4个。
培育能够在含盐量%左右的盐碱地种植的玉米品种1-2个。
(2)小麦。
重点培育产量潜力亩产820公斤以上,大面积亩产稳定在650公斤以上高产、抗倒、广适类小麦品种3-5个。
培育抗旱、节水、亩产稳定在550公斤以上的小麦品种2-3个、中抗赤霉病小麦品种1-3个、优质专用强筋类型小麦品种2-3个、耐盐碱小麦品种2-3个。
(3)棉花。
重点培育高产、广适,纤维品质优良(纤维长度30mm以上,纤维比强度29cN/tex以上),抗枯萎病、黄萎病,抗棉铃虫,耐旱、耐盐碱,果枝节位适中,结铃吐絮相对集中,适应机械化作业、轻简栽培的中熟常规品种5-6个。
(4)水稻。
重点培育生育期140-150天,米质达国标Ⅱ级以上,抗2-3种以上主要病虫害,早发性好,对光温反应迟钝,抗倒伏,耐盐碱,高产、优质、多抗、广适、适宜机械化生产的中早熟水稻品种3-5个。
培育生育期120-125天,适宜鲁南和鲁西南稻区直播种植的早熟品种2-3个。
培育香米、有色米、优良食味米等特色专用品种2-3个。
(5)花生。
重点培育生育期140天左右,种子休眠期40天以上,亩产潜力600公斤,抗病、抗倒伏、高产、稳产、广适、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春花生新品种5-10个。
培育生育期110天左右,种植密度XX0株以上的夏直播品种2-3个。
培育含油率55%以上,蛋白质含量26%以上,油酸亚油酸比值10以上,优质专用品种3-5个。
(6)大豆。
重点培育生育期105天左右,亩产潜力300公斤,抗病、抗倒伏,高产、优质适合机械化作业、轻简化栽培品种3-5个。
培育含油量%以上、蛋白质含量46%以上的优质专用品种2-3个。
(7)蔬菜。
重点培育一批耐低温、耐弱光、抗病,高产、优质的设施专用蔬菜品种,适宜脱水、速冻、保鲜、调理的加工出口专用品种,培育具有嫁接亲和性、共生亲和性好的砧木品种。
到2020年,实现自主研发品种占80%以上。
(8)水果。
培育抗逆性适应性强的苹果、梨、桃、樱桃等主要水果的矮化砧木;丰产优质、抗裂果、易着色的大果型红色品种;特殊营养功能的保健型品种;加工专用品种等。
(9)茶树。
培育适应山东茶叶主产区栽培的抗寒性适应性强、高产优质、具备加工中高档茶叶的无性系品种。
(二)加强育种支撑体系建设。
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重点开展育种理论、共性技术、种质资源挖掘、种子生产加工和检验技术等基础性研究,以及企业参与度低的常规作物育种等。
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建立健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库。
建立现代育种技术平台和种子科学平台,实现公共资源的共享利用。
1.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在全省范围内构建公益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健全低温种质库、种质资源圃、试管苗库、超低温库等非原生境保存体系,推进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原生境保护区建设。
开展种质资源全面鉴定和综合评价,围绕优异资源的重要性状开展精准鉴定与功能基因挖掘,建设区域性种质资源数据库、信息共享与利用平台,加强种质共性信息、特性信息与图像信息的数字化表达与共享管理,提高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种质创新提供基础支撑。
主要项目:主要项目实施主体建设内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完善种质资源保存中期库1个,建设资源繁种鉴定基地1处、试管苗库2个、种质资源圃4个、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区2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