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磁性材料
磁性功能材料(ppt 72张)

χ :10-2-10-4
反铁磁性物质的磁结构及磁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反铁磁性:
磁化率和温度的关系在涅耳点(TN)有一转折。在TN点以下 为反铁磁性,χ 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TN以上,χ随温度 升高而下降,表现如顺磁性行为。 反铁磁性物质中有A、B两个次晶格,其原子磁矩反平行 排列,且大小相等,自发磁化强度相互抵消,总磁矩为零。
抗磁性
物 质 磁 性 分 类 与外加磁 场的关系 顺磁性 反铁磁性 亚铁磁性 铁磁性
⑴ 抗磁性
χ: -(10-5 – 10-6 )
抗磁性物质的磁结构及磁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抗磁性: 磁化率小于零,在外磁场的作用下产生一个与 外磁场方向相反且很小的附加磁场,其值和温 度无关。 抗磁性物质:He,Ne,Ar,H2,N2,C,Si, Ge等
(二)基本磁性参量 磁场强度(H): 电流强度为i的电流在一个每米有N匝线圈的无 限长螺旋管轴线中央产生的磁场强度 H 为:
HNi
距离永磁体r处的磁场强度 H 为:
2 H km r / r l 0
m1为磁极的磁极强度,;r0是r的矢量单位; 磁化强度(M,σ): 单位体积磁性材料内原子磁矩的矢量和
Cr、Mn以及含有Cr、Mn的一些合金是反铁磁性的。
(4)
铁磁性
χ :102-106
铁磁性物质的磁结构及磁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铁磁性:
在不大的磁化场下,该物质有较高的磁化强度,并达到饱和 状态; 磁化率随磁场非线性变化; 饱和磁化强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并在一定温度Tc(居里温 度)下,铁磁性消失,变成顺磁性。 铁磁性物质: ①Fe、Co、Ni等纯金属。某些稀土元素如Gd(钆gá)等 ②含Fe、Co、Ni的合金及化合物; ③某些过渡元素组成的合金。
磁性材料与超导材料

同时,零电阻允许有远高于常规导体的载流密度,可用以形成强磁场或超强磁场。
零电阻是超导体最基本的特性,它意味着电流可以在超导体内无损耗地流动,使电力的无损耗传输成为可能;
发现超导电性后,昂内斯即着手用超导体来绕制强磁体,但出乎他的意料,超导体在通上不大的电流后,超导电性就被破坏了,即超导体具有临界电流Ic。
超导材料的发展历程
1911年,科学家发现,金属的电阻和它的温度条件有很大关系:
温度高时,它的电阻就增加,温度低时电阻减少。并总结出一个金属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公式。
当时,荷兰物理学家昂尼斯为检验金属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就用水银作试验。
将水银冷却到-40℃时,亮晶晶的液体水银变成了固体;然后,他把水银拉成细丝,并继续降低温度,同时测量不同温度下固体水银的电阻,当温度降低列4 K时,水银的电阻突然变成了零。
电磁炉
传统 工业
在医学上,利用核磁共振可以诊断人体异常组织,判断疾病,这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核磁共振成像。 利用磁性纳米材料表面功能基团与可识别病兆的功能分子进行耦联,是实现磁性纳米晶体在疾病鉴别诊断中应用的最可行的手段之一。 生物 医学
电磁炮是把炮弹放在螺线管中,螺线管产生的磁场对炮弹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将炮弹射出的一种新型武器“电磁式武器”。类似的还有电磁导弹等。
科学家预料,球状碳分子C--60掺杂金属后,有可能在室温下出现超导现象,那时,超导材料就有可能像半导体材料一样,在世界引起一场工业和技术革命。
1
2
1995年美国国立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科学家已经把高温超导体制成柔韧的细带状,由于没有电阻,其导电性是铜丝的1200多倍。
1996年,日本电气公司制出长一千米的高温超导线材,电流密度达到6000A/cm2,这种线材已达到了实用化的水平。
钕铁硼基本知识

磁材基本知识讲座主要内容:第一章磁物理基础第二章磁性材料的发展概况第三章钕铁硼的主要特点及应用第四章钕铁硼的主要成份组成第五章钕铁硼生产工艺及设备第六章性能参数测量原理及设备第七章机械加工工艺及设备第八章表面处理工艺及设备第九章充磁包装第一章磁物理基础1 物质的磁现象磁性材料:magnetic material钕铁硼磁铁:nd-fe-b magnet铁氧体磁铁:ferrite magnet牛磁棒:magnetic bar for cattle?磁力架:magnetic separator物质的磁性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研究领域,约在三千年前就已受到人们的注意。
中国是最早应用磁性的国家,公元前四世纪,我国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成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磁学史上第一部关于磁性的专著是英国(WGilbert)吉耳伯特的《论磁石》(1600年),这本书介绍了那时书籍有关的磁性知识。
然而,磁性作为一门科学却到19世纪前半期才开始发展。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磁电之间联系的序幕;1820年末,法国物理学安培证明通电圆形线圈和普通的磁铁一样具有吸引和排斥的现象。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电磁感应定律,从而揭示电和磁之间的内在联系;后来,苏格兰科学家麦克斯韦,将电磁的联系建立起严密的电磁场理论。
他发展了法拉第的思想,用数学的形式总结出电场和磁场的联系,即麦克斯韦方程。
2 磁性的起源物质的磁性起源于原子磁矩。
原子物理学告诉我们,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是原子,原子又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
电子的排布遵循三大原则:1 洪特规则,2泡利不相容规则,3 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中的电子绕着原子核进行高速运转,电子运转时同时有两种运动形式,即电子绕原子核的轨道运动和电子绕本身轴的旋转。
前者叫电子轨道运动,后者叫电子自旋。
处于旋转运动状态的电子相当于电流闭合回路,必然伴随有磁矩的发生,电子轨道和电子自旋产生的总磁矩称为原子磁矩。
高中物理 第2章 磁场 2.5 磁性材料阅读材料素材2 新人教版选修11

2.5 磁性材料1.磁性材料磁性材料按化学成分分类,基本上可分为金属磁性材料与铁氧体两大类。
金属磁性材料主要是铁、镍、钴元素及其合金,如铁硅合金、铁镍合金、铁钴合金、钐钴合金、铂钴合金、锰铝合金等等。
铁氧体是指以氧化铁为主要成分的磁性氧化物。
性材料被磁化后,它们的磁性并不因为外磁场的消失而完全消失,仍然剩余一部分磁性。
按剩磁的情形分为软磁性材料和硬磁性材料。
软磁性材料的剩磁弱,而且容易退磁。
硬磁性材料的剩磁强,而且不容易退磁,适合于制成永久磁铁。
2. 磁化与退磁使原来不显磁性的物体在磁场中获得磁性称为磁化。
分子电流假说可以解释磁化过程。
一根软铁棒在未被磁化前,内部各分子电流的取向是杂乱无章的,它们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界不显磁性。
当软铁棒受到外界磁场的作用时,各分子电流的取向变得大体一致,软铁棒就被磁化了,两端对外界显示出较强的磁作用,形成磁极。
何物质在磁场中都能够或多或少地被磁化,只是磁化的程度不同。
物质被磁化以后,就成为了一个磁体,与磁化它的磁体间发生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作用。
铁、钴、锰能够被强烈磁化,所以能被磁铁吸住。
像铜、铝这些金属,磁化非常弱,受到的磁力也就很弱,基本看不出来,这就是磁铁不能吸铜和铝的缘故。
磁体受到高温或猛烈的敲击会失去磁性,这是因为在激烈的热运动或机械运动的影响下,分子电流的取向又变得杂乱了。
3.最新磁性材料磁性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磁性材料是古老而用途十分广泛的功能材料,纳米磁性材料是20世纪70年代后逐步产生、发展、壮大而成为最富有生命力与宽广应用前景的新型磁性材料。
美国政府今年大幅度追加纳米科技研究经费,其原因之一是磁电于器件巨大的市场与高科技所带来的高利润,其中巨磁电阻效应高密度读出磁头的市场估计为10亿美元,目前己进入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磁随机存储器的市场估计为1千亿美无,预计不久将投入生产,磁电子传感器件的应用市场亦十分宽广。
纳米磁性材料及应用大致上可分三大类型:1.纳米颗粒型* 磁记录介质 * 磁性液体 * 磁性药物 * 吸波材料2.纳米微晶型* 纳米微晶永磁材料 * 纳米微晶软磁材料3.纳米结构型* 人工纳米结构材料薄膜,颗粒膜,多层膜,隧道结* 天然纳米结构材料钙钛矿型化合物纳米磁性材料的特性不同于常规的磁性材料,其原因是关联于与磁相关的特征物理长度恰好处于纳米量级,例如:磁单畴尺寸,超顺磁性临界尺寸,交换作用长度,以及电子平均自由路程等大致处于1-100nm量级,当磁性体的尺寸与这些特征物理长度相当时,就会呈现反常的磁学性质。
《磁性材料》PPT课件

整理ppt
13
【思考】 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
用磁记录的方式存储数据的?
整理ppt
14
最新磁记录技术
• 新技术利用激光改变硬盘磁性 ,速度可提 高100倍。荷兰研究人员说,他们已找到利 用激光提高硬盘100倍速度的方法。实验了 用一束40飞秒(毫微微秒)的单循环偏振 激光脉冲去改变硬盘的磁性。
地球的磁场的强度和
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不断改变,大约每
过100万年左右,地磁
场的南北极就会完全
颠倒一次。
整理ppt
17
【课外查资料】 地球磁场为什么会改变方向呢?
整理ppt
18
【探索】 失方向?
鸽子为什么迷
整理ppt
19
金,还有一些氧化物,磁化后的磁 性比其他物质强得多,这种物质叫 做铁磁性物质。
整理ppt
4
【思考】 为什么铁磁性物质磁化后
有很强的磁性?
整理ppt
5
4、磁畴:铁磁性物质的本身的 结构就是由很多已经磁化的小区 域组成的,这些磁化的小区域就 叫“磁畴”。
磁畴的大小约10-4~10-7m
整理ppt
6
5、硬磁性材料:有些铁磁性材 料,在外磁场撤去以后,各磁畴 的方向仍能很好地保持一致,物 体具有很强的剩磁。
五、磁性材料
整理ppt
1
一、磁化与退磁
1、磁化:钢铁物体与磁铁接触后 就会显示出磁性。
整理ppt
2
【实验演示】
原来有磁性的物体经过高温后失去磁性。
2、退磁:原来有磁性的物体, 经过高温、剧烈震动或者逐渐减 弱的交变磁场的作用,就会失去 磁性。这种现象叫做退磁。
第二章 磁学性能 第一讲

U m B
磁场强度
根据产生磁场的方式,有两种表达式:
电流产生的磁场
一个每米有N匝线圈,通以电流强度为i (A)的无线 长螺线管轴线中央的磁场强度。
H Ni
( A/m)
磁铁在其周围产生的磁场
极强为m1的磁极,在距离 r 处产生的磁场强度是 单位极强 (m2=1wb) 在该处所受到的作用力 m1 F H k 2 ( A/m) m2 r
Ek K 0 K1 ( 2 2 2 2 2 2 ) K 2 2 2 2
(6.24)
K1、K2为晶体各向异性能常数。 铁在20℃时的值约为4.2×104J/m3,钴的值 为4.1×105J/m3,镍的值为-0.34×104J/m3。
磁性基本量总结
1.磁学基本量:
2.磁性参数与介电参数的比较
A/m
磁 感 应 强 度
特斯拉:T
1)H(A/m) ---E (V/m) : 导致极化的外部驱动力的量度; 2)B ( VS/m2) ----P (C/m2):材料对外部作用场的响应的量度; 3) X() ----------- Xe 无量纲,描述材料对外部作用场的响应; 4) μ0---------------ε0 建立材料的相应参数和尺度参比量
TN
T
四、铁磁性 (1)很容易被磁化到饱和(只 需要很小的磁场) (2) f > 0,且为101~106 (3)也存在一个临界温度TC
(4)M-H呈非线性关系
代表性物质:11种金属元素和 众多的化合物和合金
铁磁性
X>>1, 在较低的温度下,铁磁物质中相邻原子磁偶极矩之间的交 换作用,其强度可以克服热起伏的影响,结果没有外部磁场的作用下, 相邻的偶极子也彼此整齐的排列。 例:纯铁--- B0=10-6T时,其磁化强度M=104A/m FeSO4(顺磁性), B0=10-6T时,其磁化强度M=0.001A/m
第二章 金属磁性材料ppt课件

铜 改善合金的冷加工性能 铜使合金的μa及μm值提高,且降低了磁导率对成分的 敏感性,即当合金成分偏离最佳成分时,对μa及μm 值影响不大。 铜可抑制合金中有序相FeNi3的形成,因而可以降低热 处理的冷却速度。 降低合金的Ms和居里温度。
.
其它元素 锰可提高电阻率、降低矫顽力值,可以脱硫、 脱氧、改善热加工性能。 铬使铁镍合金的居里温度降低,抑制有序相的 形成,提高合金的电阻率值 钒、铌、钛等可提高合金的硬度,改善耐磨性。 碳可以脱氧,但C含量大于0.05%时使磁性急剧 下降。 硅加入0.05%左右对合金磁性有利,因其和锰 可复合脱氧,使脱氧颗粒呈大颗粒。 磷大于0.06%时,使合金的μ值急剧下降。
.
热处理对铁镍合金磁性的影响
获得高磁导率的材料,要使软磁材料呈单 相的固溶体、低的K1和 λs值、高的Bs。为 了避免有序化,同时减少内应力。一般采 用双重热处理的方法:将坡莫合金退火后, 从600 ℃ 将样品放在铜板上,在空气中急 冷,或在随炉冷却后,再加热到600 ℃ , 然后快速冷却,即进行双重热处理。
.
含镍量从30%到100%的镍铁合金在室温下是由 单一的面心立方结构的γ相组成。 在合金含量小于30%时,γ相在较低温度下可通 过马氏体相变转变为体心立方的α相,这种结 构转变有明显的热滞现象,即升温时的α→γ转 变a温度和降温时γ→α的转变温度不重合。两 相区难以确定。
在相当于FeNi3、FeNi、Fe3Ni成分处会发生有 序和无序相转变。有序化转变温度在506℃。
将坡莫合金在其居里温度附近加磁场冷却, 或进行磁场热处理,在平行所加磁场的方 向上测量的磁化曲线均呈出矩形磁滞回线, 而在垂直方向上为平直的磁化曲线。
.
多元系坡莫合金 在Ni-Fe合金中加入钼、铬、铜等元素的多元 系坡莫合金,可不进行急冷处理,只要冷却速 度适当,其初始磁导率可比二元系坡莫合金高 几倍。而且电阻率也比Ni含量为78.5%坡莫合 金要高3倍,为0.60×10-3Ω.m,但饱和磁感应 强度从1.3T 降到0.6~0.8T。
高中物理选修1-1 第2章 第5节 磁性材料

主第要一作代用是的稀金土属钴间永化磁合材物料的RC组o成5型是合按金1(:1:5的5)比型例。。其中起
单相:单一化合物的RCo5永磁体SmCo5,(Sm,Pr)Co5 多相:以1:5相为基体,有少量2:17型沉淀相的1:5型永磁体
族第金二属代)稀。土其永中磁起合主金要为作R用2T的M金17属型间(2:化1合7物型的,组TM成代比表例过是渡2: 17(R/TM原子数比),亦有单相,多相之分
矫顽力 剩磁
改进措施
调整合金成分 新的 制备工艺
铁基稀土永磁体
调整合金成分:
(Nd,R)Fe,M1,M2)-B 取代元素
Dy、Tb取代Nd) Co、Ni、Cr取代Fe 作用:提高主磁化相的内禀特性
掺杂元素:提高矫顽力、耐蚀性
M1:Cu、Al、Ga、Sn、Ge、Zn,形成非磁性相 M2:Nb、Mo、V、Cr、Zr、Ti ,形成硼化物
构成电磁学的基础 ,
磁性与磁性材料的发展史
电动机、发电机等开创现代电气工业 1907年 P.Weiss的磁畴和分子场假说 1919年 巴克豪森效应 1928年 海森堡模型,用量子力学解释分子场起源 1931年 Bitter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磁畴 加藤与武井发现含Co的永磁铁氧体 1935年 荷兰Snoek发明软磁铁氧体
磁记录材料(4)
磁记录介质材料的种类
颗粒(磁粉)涂布型介质:将磁粉与非磁性粘合剂等含少 量添加剂形成的磁浆涂布于聚脂薄膜(涤纶)基体上制成。
连续薄膜型磁记录介质:连续磁性薄膜无须采用粘合 剂等非磁性物质,制备方法有两种 湿法,如电镀和化学镀 干法,如溅射法、真空蒸镀法及离子喷镀法
磁性与磁性材料的发展史
能发生变化 1. 温度稳定性
人教高中物理选修11课件:第二章 第五节 磁性材料

第五节 磁 性 材 料
磁性材料的发展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现物质磁性现象和应用磁性材 料的国家.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关于天然磁性材料(如磁铁 矿)的记载.1 1 世纪就发明了制造人工永磁材料的方 法.1 086 年《梦溪笔谈》记载了指南针的制作和使用.1 099 —1 1 02 年有指南针用于航海的记述,
一、磁化与退磁
1.一些物体,与磁铁接触后就会显示出磁性,这种 现象叫作_磁__化__.原来有磁性的物体,失去磁性的现象叫 作_退__磁__.
2.铁、钴、镍以及它们的合金,还有一些氧化物, 磁化后的磁性比其他物质强得多,这些物体叫作 _铁__磁___性__物__质___,也叫_强__磁___性__物__质__.
解析:把条形磁铁的 N 极靠近铁棒,铁棒中的磁畴 在外磁场的作用下,有规律地排列起来,使铁棒对外表 现磁性,左侧为 S 极,右侧为 N 极,从而把小磁针的 S 极吸引过来.
答案:C
1.一块磁铁从高处掉到地上,虽然没有断,但磁性 变弱了,这是因为( )
A.磁铁被磁化了 B.磁铁因剧烈震动而退磁了 C.磁铁是非磁性物质 D.磁铁是软磁性材料
解析:磁铁从高处掉到地上,虽然没有断,但受到了 剧烈震动,使其磁畴的排列顺序被打乱,从而产生退磁现 象.所以选项 B 正确.
答案:B
拓展二 磁性材料
1.根据铁磁性材料被磁化后撤去外磁场时剩磁的强 弱,把铁磁性材料分为硬磁性材料和软磁性材料,根据实 际需要可选择不同材料,永磁体要用硬磁性材料制造,磁 卡、磁盘、磁带等保存大量信息的物件需要用硬磁性材料 制造;电磁铁需要用软磁性材料制造.
解析:根据软磁性材料的定义,外磁场撤去以后,磁 畴的磁化方向又变得杂乱,物体没有明显的剩磁,这样的 材料叫作软磁性材料.软磁性材料能用来制造半导体收音 机内天线的磁棒,变压器的闭合铁芯、电子计算机中的记 忆元件等,A、C、D 错误;磁电式电流表中的磁铁是永 久磁铁,是硬磁性材料,B 正确.
磁性材料(五篇)

磁性材料(五篇)第一篇:磁性材料磁性材料一.磁性材料的基本特性 1.磁性材料的磁化曲线磁性材料是由铁磁性物质或亚铁磁性物质组成的,在外加磁场H 作用下,必有相应的磁化强度M 或磁感应强度B,它们随磁场强度H 的变化曲线称为磁化曲线(M~H或B~H曲线)。
磁化曲线一般来说是非线性的,具有2个特点:磁饱和现象及磁滞现象。
即当磁场强度H足够大时,磁化强度M 达到一个确定的饱和值Ms,继续增大H,Ms保持不变;以及当材料的M值达到饱和后,外磁场H降低为零时,M并不恢复为零,而是沿MsMr曲线变化。
材料的工作状态相当于M~H曲线或B~H曲线上的某一点,该点常称为工作点。
2.软磁材料的常用磁性能参数饱和磁感应强度Bs:其大小取决于材料的成分,它所对应的物理状态是材料内部的磁化矢量整齐排列。
剩余磁感应强度Br:是磁滞回线上的特征参数,H回到0时的B 值。
矩形比:Br∕Bs 矫顽力Hc:是表示材料磁化难易程度的量,取决于材料的成分及缺陷(杂质、应力等)。
磁导率μ:是磁滞回线上任何点所对应的B与H的比值,与器件工作状态密切相关。
初始磁导率μi、最大磁导率μm、微分磁导率μd、振幅磁导率μa、有效磁导率μe、脉冲磁导率μp。
居里温度Tc:铁磁物质的磁化强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达到某一温度时,自发磁化消失,转变为顺磁性,该临界温度为居里温度。
它确定了磁性器件工作的上限温度。
损耗P:磁滞损耗Ph及涡流损耗Pe P = Ph + Pe = af + bf2+ c Pe ∝ f2 t2 /,ρ 降低,磁滞损耗Ph的方法是降低矫顽力Hc;降低涡流损耗Pe 的方法是减薄磁性材料的厚度t 及提高材料的电阻率ρ。
在自由静止空气中磁芯的损耗与磁芯的温升关系为:总功率耗散(mW)/表面积(cm2)3.软磁材料的磁性参数与器件的电气参数之间的转换在设计软磁器件时,首先要根据电路的要求确定器件的电压~电流特性。
器件的电压~电流特性与磁芯的几何形状及磁化状态密切相关。
磁性材料 第2章 磁性的起源

pJ pL
L
s
J
L-S
2、原子磁矩J 在磁场中的取向也是量子化的; 原子总角动量在H方向的分量:
pJ H mJ
mJ
总磁量子数mJ:mJ =J,J-1,……-J
原子总磁矩J在H方向的分量为: pJ H J H J cos J H J p J
J ( J 1) S ( S 1) L( L 1) g 1 0.8 2 J ( J 1)
有效玻尔磁子数 p
p g J ( J 1) 3.58
第三节
稀土及过渡元素的有效 波尔磁子
一、稀土离子的顺磁性 1、稀土元素的特征: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4f0~145s25p65d0~16s2 最外层电子壳层基本相同,而内层的4f轨道从La到 Lu逐一填充。相同的外层电子决定了他们的共性,但4f 电子数的不同导致稀土元素磁性不同。 2、La系收缩:指La系元素的原子与离子半径随原子序 数的增加而逐渐缩小。 3、稀土离子的有效波尔磁子
ml ml B l l 1
角量子数 l=0,1,2…n-1 (n个取值)
磁量子数 ml=0、 ± 1、 ± 2、 ± 3 ∙ ∙ ∙ ∙ ∙ ∙ ±l (2l+1个取值) 在填充满电子的次壳层中,各电子的轨道运动分 别占了所有可能的方向,形成一个球体,因此合 成的总角动量等于零,所以计算原子的轨道磁矩 时,只考虑未填满的那些次壳层中的电子——这 些壳层称为磁性电子壳层。 二、电子自旋磁矩 自旋→自旋磁矩 实验证明:电子自旋磁矩在外磁场方向分量等于一 个μB,取正或取负。
PJ
PS PL
L L( L 1) B , s 2 S ( S 1) B
无损检测磁粉第二章铁磁质

五、磁力线
地球的磁力线
地球的磁性
地磁轴与自转轴夹 角为11.5° 地磁两极的位置经 常变化, 纬度每十年增加 0.04°, 经度每十年增加 0.07°。
磁力线的两个约定条件
磁力线的切线方向与磁场的方向相一致 磁力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
磁力线的特点
• 在磁体内,磁力线从S极指向N极;在磁 体外,磁力线从N极指向S极。
• μ-H曲线 • Br-H曲线
用幅值不同的外加磁场反复磁化一周就得 到一系列大小不等的磁滞回线,每个磁滞回 线对应一个Br,将这些Br与其对应的磁滞回
线顶点的H作图→ Br-H曲线
2.3 铁磁质
三、铁磁材料的特点
• 高导磁性 • 磁饱和性 • 磁滞性 根据矫顽力Hc大小分为 软磁材料(Hc<=400A/m) 硬磁材料(Hc>=8000A/m)
关于磁滞回线
• 当铁磁材料被磁化到饱和后,外加磁场逐 渐减小时,磁感应强度B并不沿原来的磁 化曲线下降,而是沿另一条曲线比较缓慢 地下降。B的变化落后于H的变化。
• 当磁化场作周期的变化时,材料经历磁化、 退磁、反向磁化、反向退磁、正向磁化等 过程形成一个循环,将此过程形成的闭合 曲线称为磁滞回线。
B
H
当全部磁畴都沿外磁场方向时,铁 磁质的磁化就达到饱和状态。
居里点 Tc :当温度升高时,热运动会 瓦解磁畴内磁矩的规则排列;在临界 温度(相变温度Tc )时,铁磁质完全 变成了顺磁质。
2.3 铁磁质
• 二、磁化曲线
装置:环形螺绕环; 铁磁质Fe,Co,Ni及
稀钍族元素的化合物,能被强烈地磁化
原理:励磁电流 I; 用安培定理得H
H NI
2R
实验测量B,如用磁通计测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选修1-1同步配套讲义:第二章 5 第五节 磁性材料 Word版含答案

第五节磁性材料1.了解磁化和退磁的概念.2.了解磁性材料及其应用.(重点),[学生用书P35])一、磁化与退磁1.磁化和退磁一些物体,与磁铁接触后就会显示出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原来有磁性的物体,失去磁性的现象叫做退磁.2.磁性材料(1)铁、钴、镍以及它们的合金,还有一些氧化物,磁化后的磁性比其他物质强得多,这些物质叫做铁磁性物质,也叫强磁性物质.(2)磁性材料按磁化后去磁的难易可分为硬磁性材料和软磁性材料.有些铁磁性材料磁化后撤去外磁场,仍具有很强的剩磁,这种材料叫做硬磁性材料.有的铁磁性材料磁化后撤去外磁场,物体没有明显的剩磁,这样的材料叫做软磁性材料.电磁铁是用硬磁性材料还是软磁性材料制成的,为什么?提示:软磁性材料.硬磁性材料当外界撤去磁场时,仍有很强的磁性,而电磁铁需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所以要用软磁性材料制成.二、磁性材料的发展铁氧体是一种新型的磁性材料,其主要成分是Fe3O4.铁氧体又称磁性瓷,其用途十分广泛.三、磁记录磁记录是信息存储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也是目前信息记录的重要方式之一.四、地球磁场留下的记录地磁场会对含有磁性材料的岩石起作用,这些岩石的极性和磁化的强度,随形成的年代呈周期性变化.磁畴磁化与退磁[学生用书P36]1.磁畴:铁磁性物质内已经被磁化的小区域叫磁畴,磁畴的大小约10-4~10-7 m.2.磁化与退磁:磁化前,各个磁畴的磁化方向不同,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各个磁畴的作用在宏观上互相抵消、物体对外不显磁性.磁化时,由于外磁场影响,磁畴的磁化方向有规律地排列起来,使得磁场大大加强.外磁场撤去以后,硬磁性物质内的各磁畴方向仍能很好地保持一致,物体具有很强的剩磁,而对软磁性物质而言,外磁场撤去以后,磁畴的磁化方向又变得杂乱,物体没有明显的剩磁.高温下,剧烈震动时,磁畴的排列会被打乱,这些情况下材料都会产生退磁现象.铁磁性物质的结构和其他物质的不同在于,铁磁性物质本身是由很多小的磁畴组成的,所以铁磁性物质能够被磁化,而一般物质不能够被磁化.一根软铁棒放在磁铁附近被磁化,这是因为在外磁场的作用下() A.软铁棒中产生了磁畴B.软铁棒中磁畴消失C.软铁棒中的磁畴取向变得杂乱无章D.软铁棒中的磁畴取向变得大致相同[关键提醒] 铁磁性物质本身由许多已经磁化的磁畴组成,当各磁畴的磁化方向有规律的排列起来时,对外显磁性.[解析]软铁棒未被磁化时,内部各磁畴的取向是杂乱无章的,它们的磁场相互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当软铁棒受到外磁场作用时,各磁畴的取向变得大致相同,软铁棒被磁化,两端对外显示出较强的磁性.原子结构理论证实磁畴是存在的,不因为被磁化而产生或消失.正确选项为D.[答案] D银行、医院、公交等机构发行的磁卡,都是利用磁性材料记录信息的.关于磁卡的使用和保存,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A.用软纸轻擦磁卡B.用磁卡拍打桌面C.使磁卡远离热源D.使磁卡远离磁体解析:选B.磁体在高温或猛烈敲击下,即在剧烈的热运动或机械运动影响下,磁性会消失,所以不能用磁卡拍打桌面.磁记录[学生用书P36]1.磁记录:磁能记录声音、动作、文字等,而且还可以用记忆棒、光盘等载体传递信息.2.原理:通过把声音、图像或其他信息转变为变化的磁场,使磁带、磁卡磁条上的磁粉层磁化,于是就在磁带或磁卡上记录下与声音、图像或其他信息相应的磁信号.3.地球磁场留下的记录(1)岩石中记录了岩石形成时地球磁场的信息.(2)地球磁场的强度和方向随时间的推移在不断改变.(3)大约每过100万年左右,地磁场的南北极就会完全颠倒一次.磁性材料在外界磁场作用下,能够被磁化,这就使我们可以利用磁性材料记录外界磁场的信息,同时其他磁场也能磁化并改变已经记录的信息,因此有时要利用磁化,有时又要防止磁化.关于地球磁场的强度与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来就没有发生过变化B .地球磁场的强度与方向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专家推测大约过100万年,地磁场的南北两极就会完全颠倒一次C .只有强度发生变化,方向不变D .只有方向发生变化,强度不变[解析] 地球磁场的强度与方向并非不发生变化,大约每过100万年,地磁场的南北两极就会完全颠倒一次.[答案] B磁性的判断[学生用书P37]判断两根钢条甲和乙是否有磁性,可将它们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N 极或S 极.当钢条甲靠近时,小磁针自动的远离,当钢条乙靠近时小磁针自动靠近,则 ( )A .两根钢条均有磁性B .两根钢条均无磁性C .钢条甲一定有磁性,钢条乙一定无磁性D .钢条甲一定有磁性,钢条乙可能有磁性[关键提醒]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区分磁体之间和磁体与铁磁性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的不同.[解析] (1)当钢条甲靠近小磁针时 小磁针远离钢条甲――――――――――→磁体间同名磁极相互排斥钢条甲是磁体具有磁性(2)当钢条乙靠近小磁针时故钢条甲一定是磁性物质,而钢条乙可能是磁性物质,也可能是铁磁性物质.[答案] D(1)与磁体相互排斥的物体,一定是磁体,且是磁体的同名磁极在相互作用,如题中的钢条甲.(2)与磁体相互吸引,可能是磁体的异名磁极在相互吸引,也可能是被磁体磁化而被吸引的铁磁性物质,如题中的钢条乙.[随堂检测] [学生用书P37]1.下图中的设备,没有应用磁性材料的是()解析:选D.指南针是应用磁性材料制成的磁针,是利用磁体的指向性工作的,选项A 不符合题意;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原理工作的,所以主要利用软磁性材料制成,选项B不符合题意;电话机的听筒和扬声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所以它的构造中有磁体,应用了磁性材料,选项C不符合题意;光盘是利用了光头读取碟片上刻录的信息信号工作的,故D符合题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铁和铁的合金可以被磁铁吸引B.只要是铁磁性材料总是有磁性的C.制造永久磁铁应当用硬磁性材料D.录音机磁头线圈的铁芯应当用硬磁性材料解析:选 C.磁性材料都可以被磁铁吸引,A错;铁磁性材料只有磁化后才有磁性,B 错;永久磁铁需要有很强的剩磁,要用硬磁性材料,而录音机的磁头需要反复磁化,要用软磁性材料.3.(多选)硬磁性材料适用于制造()A.电磁铁的铁芯B.永久磁铁C.变压器铁芯D.发电机铁芯解析:选BD.凡外磁场消失后,磁性仍然要保持的,都需要用硬磁性材料来制造,如永久磁铁、发电机铁芯等.所以A、C错误,B、D正确.4.将小钢条的一端A靠近磁针N极时,互相吸引,将小钢条的另一端B靠近磁针N 极时,也互相吸引,下面哪种说法正确()A.小钢条具有磁性,A端是北极B.小钢条具有磁性,A端是南极C.小钢条没有磁性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选C.小钢条没有磁性,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放入其中的铁性物质产生吸引力.5.为了保护磁卡或带有磁条的存折上的信息,你认为应该怎样做?解析:应避免强磁场和高温的环境;还应注意不要破坏磁条上的保护膜,以免损坏磁记录介质.答案:见解析[课时作业] [学生用书P91(单独成册)]一、单项选择题1.实验表明:磁体能吸引一元硬币,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D.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解析:选D.一元硬币为钢芯镀镍,钢和镍都是磁性材料,放在磁体的磁场中能够被磁化获得磁性,因而能够被磁体吸引.2.下列物品中必须用到磁性材料的是()A.DVD碟片B.计算机上的磁盘C.电话卡D.喝水用的陶瓷杯子解析:选B.DVD光盘是塑料做成的,电话卡内部是集成电路,喝水用的杯子可以用非磁性材料,只有计算机的磁盘是利用磁性材料来记录信息的,选项B正确.3.铁磁性物质磁化后有很强的磁性,其机理是()A.铁磁性物质的磁畴的磁性很强B.磁化前,各个磁畴的磁化方向有规律地排列起来C.磁化后,各个磁畴的磁化方向有规律地排列起来D.磁化后,各个磁畴的磁化方向不同,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解析:选C.磁化过程是各磁畴的磁化方向由杂乱无章到有规律地排列起来的过程.4.电磁铁用软铁做铁芯,这是因为软铁()A.能保持磁性B.可能被其他磁体吸引C.退磁迅速D.能导电解析:选C.软铁属于软磁性材料,磁化和退磁都很迅速,适合做铁芯.5.把录音机的音乐磁带拉出一段后,用强磁铁的一端在磁带上擦上几下后,再放音时,这一段会出现()A.原声加强了B.原声的声音变小了C.原声消失了D.不好确定解析:选C.磁带被磁铁的一端擦过后,磁带上的磁性颗粒重新被强磁铁磁化,原来录制的声音信号被破坏了,因此原声也就消失了.故选C.6.如图所示,将一根条形磁铁从上方靠近软铁棒(并不接触铁棒),这时铁棒吸引铁屑.把条形磁铁移开后()A.铁棒和铁屑磁性消失,铁屑落下B.铁棒和铁屑已成为一体,永远不会分离C.铁棒和铁屑相互吸引,铁屑不落下D.铁棒和铁屑相互排斥,铁屑落下解析:选A.软铁棒是软磁性材料,磁铁移走后,没有明显的剩磁,磁性很快消失,故铁屑很快落下,A选项正确.7.关于铁磁性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化后的磁性比其他物质强得多,叫做铁磁性物质B.铁磁性材料被磁化后,磁性永不消失C.铁磁性材料一定是永磁体D.半导体收音机中的磁棒天线是铁磁性材料解析:选A.铁、钴、镍以及它们的合金,还有一些氧化物,磁化后的磁性比其他物质强得多,这些物质叫做铁磁性物质,包括硬磁性材料和软磁性材料.所以A项对;铁磁性材料被磁化后,有的磁性不消失,有的立即消失,所以B项错;永磁体是用硬磁性材料制造的,所以C项错;半导体收音机中的磁棒天线是弱磁性材料,故D项错.二、多项选择题8.关于磁化和退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铁磁性物质是由已经磁化的小区域组成,这些小区域叫做磁畴B.当各个磁畴的磁化方向杂乱无章时,物体对外不显磁性,当排列方向有序时,对外显磁性C.磁化的过程是使各个磁畴的磁化方向取向趋于一致的过程D.退磁是各个磁畴的磁性消失的过程解析:选ABC.退磁是磁畴的磁化方向的排列从有规律变得杂乱无章的过程,不是每个磁畴的磁性都消失的过程.9.如图所示,把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铁棒时,发现小磁针S极被铁棒吸引过来,这是由于()A.铁棒在磁铁的磁场中被磁化了B.铁棒两端有感应电荷C.铁棒内的磁畴取向变得杂乱无章D.铁棒内的磁畴取向变得大致相同解析:选AD.把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铁棒,铁棒中的磁畴在外磁场的作用下,有规律地排列起来,使铁棒对外表现磁性,左侧为S极,右侧为N极,从而把小磁针的S极吸引过来.10.下列电器设备所用到的磁性材料中,哪些是软磁性材料制成的()A.电表中的磁铁B.扬声器中的磁铁C.变压器中的铁芯D.镇流器中的铁芯解析:选CD.对于电表中的磁铁和扬声器中的磁铁所需要的都是永久磁铁,因此需要硬磁性材料,所以A、B错误;对于变压器中的铁芯和镇流器中的铁芯不能有剩磁,否则会有电能的损失,所以应用软磁性材料,故选项C、D正确.三、非选择题11.磁性减退的磁铁,需要充磁,充磁的方式有两种,如图甲、乙所示.甲是将条形磁铁穿在通电螺线管中,乙是将条形磁铁夹在电磁铁之间.a、b和c、d接直流电源,正确的接线方式是a接________极,b接________极;c接________极,d接________极.解析:要想充磁应使甲图线圈中内部磁感线从右端指向左端,根据安培定则,电流应从b端流入a端流出,故a端接负极,b端接正极;乙图由安培定则可以判断c端是正极,d 端是负极.答案:负正正负12.实验室中有许多条形磁铁,平时不用时为了不减弱磁性,应该是同名磁极都置于一端捆成一团还是异名磁极首尾相连成一条直线?且为什么N极在北方放置?解析:条形磁铁不用时如果随便放置,会使得磁性减弱,正确的放置方法就是异名磁极首尾相连成一条直线,且N极在北方,异名磁极首尾相连能使条形磁铁的磁感线形成磁路闭合,N极在北方还可以使磁铁的磁场与地球磁场的磁场平行,这样可以使磁性不易减弱.答案:见解析。
高中物理 第2章 五磁性材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1

第十八页,共21页。
A.铁棒在磁铁的磁场中被磁化了 B.铁棒两端(liǎnɡ duān)出现感应电荷 C.铁棒内的分子电流取向变得杂乱无章造成的 D.铁棒内的分子电流取向变得大致相同造成的 【答案】AD 【解析】由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磁化的知识可判定A、D 正确.
第十九页,共21页。
磁记录
第十五页,共21页。
【变式2】 (多选)关于磁记录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记录是目前信息记录的重要方式 B.录音机录音时,声音信号先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磁 头使磁带上的磁粉磁化(cíhuà),从而把声音信息记录在磁带上 C.磁带、磁盘、磁卡都是用磁信息记录其他信息的 D.电脑工作时只是用磁来记录信息 【答案】ABC
第六页,共21页。
一、磁性材料的分类 1.铁磁性物质——强磁性物质 通常说的磁性材料是指强磁性物质,其分类为: ①硬磁性材料:不易(bù yì)去磁的物质,用于制造永磁 体. ②软磁性材料:容易去磁的物质,用于制造电磁铁.
第七页,共21页。
2.磁化的本质 铁磁性物质实际上是由很多磁畴(磁化的小区域)组成,磁 化前,各磁畴排列杂乱无章,磁化方向不同,作用相互抵消, 对外不显磁性.磁化过程中,在外磁场影响下,各磁畴磁化方 向有规律地排列,使得磁场大大增强(zēngqiáng). 3.退磁的本质 高温下,磁性材料的磁畴会被破坏;受到剧烈震动时,磁 畴的排列会被打乱,所以产生退磁现象.
第二十一页,共21页。
第四页,共21页。
二、磁性材料的发展和磁记录 1.磁性材料的发展 (1)19世纪末,随着电力应用技术的出现,磁畴的设想在20 世纪初提出来,而后得到证实. (2)20世纪30年代,硬磁性材料的大量需求使原材料供应紧 张. (3)利用科学技术合成(héchéng)新材料.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铁氧体得到研究和应用. (5)1978年合金磁粉研制成功,磁记录技术得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磁参量的定义及单位
1.6、磁化率、磁导率
M • 磁化率(指体积磁化率): H B • 磁导率 H
• 无量纲。在CGS制中,B H 4M,故
1 4 。
• MSKA制中, B 0 H 0 M 0 H J
故
0 (1 )
2、磁化曲线、磁滞回线
B B-H曲线0点处的斜率叫做起始磁导率。 i lim H 0 H 作法:先作出弱场中的μ -H曲线,然后将H外推到零而将它定出。但在
工业应用中,为了简便起见,常常规定在某一弱场下之磁导率为μ i。在 多数情况下,规定弱场的值为1mOe和5mOe,而将这种起始磁导率分别 记作μ 1和μ 5。若改用MKSA制,则上述磁场对应为0.8mA/cm(0.08A/m) 和4mA/cm(0.4A/m),因此相应的起始磁导率可记作μ 0.8和μ 4。 * 沿一条磁化曲线上,磁导率之最大值称为最大磁导率,以μ m表示;它 可以从磁化曲线的原点作磁化曲线的切线来确定。 c、矫顽力Hc B-H饱和磁滞回线使B=0时所对应的反磁化场的大小。 反映了反磁化过程 的难易程度.
F k
P P2 1 d2
其中:P1和P2——两磁极的磁极强度; d——两磁极的距离; k——比例系数。CGS单位制k=1,MKSA单位制, 0=410-7 H/m(亨利/米)。
k 1 4
0
P的单位:CGS单位制P无单位,用emu表示;MKSA单位制中 为Wb(韦伯),就是在真空中距离1米的相等的两磁极的相互 作用力为6.33104N时的磁极强度为1Wb。 1Wb=108/4 emu。
的本征特征。
铁磁性物质的M-H磁化曲线 及磁滞回线
2、磁化曲线、磁滞回线
2.2 B-H磁化曲线及磁滞回线 (实用、应用曲线) • 考虑到磁场H的影响,B-H 曲线更为实用。 • Bs----饱和磁感应强度; • Br----剩余磁感应强度; • Hc----矫顽力。 • 若磁化不到饱和,其回线叫 小回线,不反映材料本身的 特征。
顺磁性物质的磁结构及 磁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3.2、物质的磁性
⑶.铁磁性 • 铁磁性物质的特征: a)在不大的磁化场下,该物质有较高的磁化强度,并达 到饱和状态; b)磁化率随磁场为非线性变化; c)有磁滞现象; d)饱和磁化强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并在一定温度Tc (居里温度)下,铁磁性消失,变成顺磁性。 * 为什么铁磁性物质有如此独特的性能呢? • 认为在相邻原子的电子自旋之间存在交换能,
小 结
在CGS制
B H 4M M 在MKSA制 H 1 4
B 0 H 0 M 0 H J J 0 M M H B H
(CGS):在真空中,B=H,μ =1。 单位:H—Oe,B—Gs,M—Gs,χ —Gs/Oe,μ —Gs/Oe。 (MKSA):在真空中, 0 H , 0 4 10 7 亨利/米。 B 单位:H—A/m,B—Wb/m2,M—A/m,J--Wb/m2χ —无量纲,μ —H/m 在两制中的数值关系: H:1A/m=4π 10-3Oe B:1Wb/m2=104Gs M:1 A/m=10-3Gs χ :MKSA制中之χ 值是CGS制中之χ 值的4倍。 其它的磁参量可参照相关的单位换算表。
1、磁参量的定义及单位
1. 2、磁场 通电导线产生磁场,永磁体也产生磁场。磁极P在 磁场H中所受的力F可表示成: F=PH 因此,磁场强度的定义(CGS制) :1emu磁极强度磁体 受力为1dyne(达因)时,磁极所在处的磁场强度为1Oe。 对于一个直径为D米的单匝环型线圈通过iA电流,中心 点磁场为: H=i/D (A/m) • 磁场强度的定义(MKSA制) :直径为1米的单匝环型 线圈通过1A电流,中心点磁场为1A/m。 • 1A/m=410-3Oe。
中各电子轨道的磁矩的方向是空间量子化的,磁矩的最小单位为 B ,称为玻尔磁子, 它是一个常数,其数值为: (MKSA) B 9.27 10 24 A m 2 (CGS)
B 9.27 10 21 erg / Oe
电子循轨运动之磁矩大小和轨道角动量的大小有关,因此它是角量子数l的函数。 从量子力学计算,角量子数为l的轨道电子磁矩为:l l (l 1) B 式中l=0,1,2,……n-1。 若一原子中有很多电子,则由各个电子形成的轨道总磁矩是各个电子轨道磁矩的向 量和。因此在原子壳层完全充满电子的情况下,由于电子轨道在空间的对称分布,原 子的总磁矩为零。
3、物质的磁性
3.1、原子磁性 物质的磁性来源于原子磁性,原子的磁性来源于电子的轨道运动和自旋运动产生的 磁矩。 ⑴.电子轨道磁矩 电子绕轨道运动,相当于一个环形电流。若电子的电荷为-e,绕轨道运行之周期为 T,则相应的电流
e i ,所形成的磁矩为iS,此处S为环形电流所包围的面积。原子 T
3.1、原子磁性
(2)电子自旋磁矩 若把电子沿轨道绕核运动看作是公转的话,电子和地球一样也有自 转,叫做电子的自旋。电子自旋也产生磁矩。 一个电子自旋磁矩在外磁场方向的大小正好是一个玻尔磁子,但其 方向可能和外磁场的方向平行或反平行。总的自旋磁矩是各个自旋磁
矩的向量和。对于充满了电子的壳层,其总的自旋磁矩也为零。
1
•
反铁磁性物质的磁结构 及磁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3.2、物质的磁性
⑸.亚铁磁性 * 介于铁磁性与反铁磁性之 间,这类物质也有两个次 晶格,其自发磁化的磁矩 方向相反,但大小不等, 则总的磁矩为两反平行排 列磁矩的向量和,不为零。 * 亚铁磁性也有很强的铁磁 性,可以是软磁性能,也 可以是永磁性能。 * 目前,大量使用的铁氧体 即属于亚铁磁性物质。
抗磁、顺磁或反铁磁材料无磁滞现象,M、J绝对值低,随H增加,抗 磁性物质的M为负值。
2、磁化曲线、磁滞回线
2.1 M-H和J-H磁化曲线及磁滞回线
铁磁性物质在磁化和退磁时的曲线
不同,存在磁滞现象,M的绝对值
高,磁场足够大时成为一条水平线。
Ms----饱和磁化强度; Mr----剩余磁化强度;
MHc----内禀矫顽力,是材料
V
m
0
M
V
m
0 M
• CGS制中,M=J。MSKA制中,单位为Wb/m2。
1、磁参量的定义及单位
1.5、磁感应强度
• 也称磁通密度,为磁体中单位面积通过的磁力线数, 以B表示。 • B、H、M之间的关系: • CGS制中, B H 4M • B和H及M的量纲是一致的。但习惯上采用不同的名字。 B—Gs,H—Oe,M—emu/cm3。 • MSKA制中, B 0 H 0 M 0 H J • B和H及M的量纲是不同的。B—Wb/m2 或T,H—A/m, M—A/m,J—Wb/m2。 • 1T=104Gs
第二章 磁性材料
第一节 铁磁学基础
铁磁学、电子理论和金属学是功能材料的 三大基础理论。 对磁性材料来说,铁磁学无疑是重要基础。 而铁磁学中的磁弹性效应、因瓦效应及超导现 象则是弹性合金、膨胀合金和超导合金的基础。
1、磁参量的定义及单位
1. 1、磁极和磁荷 磁体的两端磁性特别强,该部分叫做磁极,称为N(北)极 和S(南)极。实际上,并不存在磁荷,但可认为对应于电荷, 存在磁荷。磁荷的强度称为磁极强度。令P为磁极强度,+P代 表N极强度,-P代表S极强度,则两个磁极间的作用力为:
磁棒在均匀磁场中受力矩示意图
1、磁参量的定义及单位
1.4、磁化强度和磁极化强度
• 磁化强度:单位体积磁体中磁矩的向量和。M
M
V
m
• CGS 制 中 , 单 位 为 emu/cm3。MSKA 制 中 , 单 位 为
Am2/m3=A/m
• 磁极化强度:单位体积磁体中磁偶极矩的向量和。
j J
Eex 2 A 1 2 co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铁磁性物质的磁结构及 磁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1和2为电子1和2的自旋角动量;为两自旋间的夹角;A叫交换积分,它和相邻原子中的两 个电子交换位置所对应的能量有关,它以积分的形式表示。若A0,则=0时交换能最低,即 两自旋平行时最稳定;若A0,两自旋反平行时最稳定。铁磁性物质的A0,交换力使磁体中 所有的相临原子的磁矩同向平行排列,即自发磁化到饱和,这个过程叫自发磁化。在铁磁体 内存在着若干自发磁化的区域----磁畴。在每个磁畴内,自发磁化到饱和。各个磁畴的磁化方 向各不相同,因此大块铁磁性物质整体上不显示强磁性。 * 铁磁性物质包括:①Fe、Co、Ni等纯金属。某些稀土元素如Gd(钆gá )等也是铁磁性物质; ②含Fe、Co、Ni的合金及化合物;③某些过渡元素组成的合金。
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反映了物质在磁化
和反磁化过程中的物理现象。根据磁性特
点,物质可分为:顺磁性、抗磁性、反铁 磁性、铁磁性、亚铁磁性等。在外加磁场 时,这些物质具有不同的磁化现象。
2、磁化曲线、磁滞回线
2.1 M-H和J-H磁化曲线及磁滞回线 M-H和J-H曲线为内禀曲线,反映材料的内禀特性。
抗磁(a)、顺磁或反铁磁(b)和铁磁性(c)材料的磁化曲线
3、物质的磁性
3.2、物质的磁性
物质的磁性主要包括:抗磁性、顺磁性、铁 磁性、反铁磁性和亚铁磁性。下面重点描 述其特点。 ⑴.抗磁性 • 有一类物质,其磁化率小于零,并且和温 度无关。如果将它悬于有梯度之磁场中, 它将向磁场减弱的方向移动,此类物质称 为抗磁性物质。 • 电子壳层完全被填满的原子没有净磁矩, 由这些原子所组成之物质一般为抗磁性的, 如惰性气体He、Ne· Ar等。多数双原子气 体,如H2、N2等也是抗磁性的,因为当原 子形成分子时,将使电子外壳层填满,而 抗磁性物质的磁结构及磁化率 使一个分子无净磁矩。一些离子固体,如 随温度的变化 NaCl以及共价晶体如C、Si、Ge也都是抗 磁性的。金属多数是顺磁性的,但也有些 是抗磁性的,如Bi和Sb就有负值较大的抗 磁磁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