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阿房宫赋

教学总体设想:

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应是至关重要的,在读中品味语句,想象情境,体悟感情。本文虽是文言文但是文言知识并不会给学生造成学习的障碍,反而是文本优美的篇章,瑰丽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会给学生造成学习的困惑,所以我的处理方式是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压缩文本,把铺采摛文的赋体简化为学生所熟悉的语段,进而进行散点赏读,以达到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

【教材分析】

《阿房宫赋》出自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历史坐标上的沉思”这个专题。本课为晚唐文赋,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赋讲究铺陈和声韵,而本文不但有华美的语言、和谐的声律,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古文中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在韵文发展史上起到里程碑的作用。本课这个专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学习本课应立足当代,寻找历史在当今的意义,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文本,读活了文本。

【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通过上学期三册课本的学习文言文阅读有了一定基础,但对文言文的手法赏析欠缺。读文章也往往是蜻蜓点水,很难读透文章。本文无论是语言本身还是结构意蕴上都有较典型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理解文本时,应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领悟。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并识记重要文言知识点。

2.揣摩语言,感受“赋”的特点,理解文章内容。

3.体察作者的爱国热情,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识记重要文言知识点。

2.结合赋体“铺采摛文”的特点,学习文章的语言风格。

【学习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渲染法联想法点拨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3分钟,播放视频《再现阿房宫》。

【设计意图】3D复原辉煌壮丽的阿房宫首先在视觉上带给学生冲击力,让学生惊叹其辉煌,深思其背后的骄奢。

2.导入: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伐光绵绵蜀山,只为建造一座巍巍

宫殿。统一中国后的大秦帝国,来不及休养生息,便迫不及待地大兴土木,一座辉煌壮丽的阿房宫拔地而起。“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其兴也勃,其亡也速,这座宫殿连同它的主人一起,短暂辉煌后便永远地深埋地下。

近千年后,晚唐诗人杜牧挥动如椽大笔,张开想象的翅膀,铺采摛文,写下了千古奇文《阿房宫赋》。杜牧笔下的阿房宫,究竟是什么样子?这篇文章又饱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忧思?让我们一起去文章中涵泳品味吧。

二、明确目标

1.诵读,培养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2.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3.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学习借古讽今的手法。

三、整体感知,初步解读

1.诵读指导

反复诵读——感受基调,把握文章诵读的节奏;

涵咏品味——感悟情感,品读文本铺排华丽的词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朗诵,把握文章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

2.争当发言人:回答导学案“自主领悟,合作探究”部分的四个问题。

(1)诗人杜牧借助史实,通过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阿房宫图,给我们留下了鲜明的印象。阿房宫——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宫殿?

(2)概括全文内容,精炼词语运用:阿房之宫,其势可谓()矣,其制可谓()矣,宫中之女可谓()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矣,其奢可谓()矣,其亡亦可谓()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矣!

【设计意图】读文章需懂得“出入法”,要读进去,跳出来,把长篇幅,读成小段落,锻炼学生精炼概括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继续探究的热情。

四、深入文本,品味精读

1.走近阿房宫——这样宏伟瑰丽的宫殿里面有什么?

(1)文章通过哪些具体形象采用什么手法描写了宫女、宫廷生活的怎样的特点?“绿云扰扰”写的什么?

(2)“其费可谓靡矣”“其奢可谓极矣”体现在哪里?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入文本,通过个人体验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其目的,一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多种艺术手法运用;二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培养想象力;三是训练口语表达。

2.走近阿房宫——这样瑰丽富饶的宫殿是怎么毁灭的?

(1)“收藏”“经营”“精英”及“剽掠”这些词写出了什么?“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字形成四组对比,有人读此说:“仿佛听到作者的斥责和愤慨的声音。”你赞同吗?

(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作者设计了两个假设兼论六国和秦的灭亡的共同

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赏析语句描写,发现文章由描写转向议论,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写作意图;另一方面,使学生从中领悟作者对历史教训的沉痛感触,加强感情色彩,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的作用。

五、“赋”的诗歌性,拓展升华

阿房之宫,其势可谓(雄)矣,其制可谓(大)矣,宫中之女可谓(众)矣,宫中之宝可谓(多)矣,其费可谓(靡)矣,其奢可谓(极)矣,其亡亦可谓(速)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悲)矣!为君者,必(爱)其民矣!铺阿房,隐劝主爱民之义,推杜公爱国之心,与日月齐辉,可矣。

《阿房宫赋》脍炙人口,曾得到“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崇高评价。文虽以铺陈描写为客笔,抒情议论为主旨,但在前两段描写时,却用尽工笔,以华美的文辞,丰富的比喻,极度夸张地写出了阿房宫的规模之大,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丰,靡费之巨,从而有力地突出了秦始皇的罪行。

在铺陈描写的基础上,后两段抒情议论,揭示全文主题,显示作者的见解和写作意图,见出褒贬之情,讽喻之意,前两段为后两段张本,后两段是前两段的深化、升华、归宿。铺叙描写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使得文章有景有事有情有理,具有强大的艺术力量。

文章为了铺叙其事,运用的语言也是相当精美的。它时而用对偶排比,句式整齐,音调铿锵,声韵和美,节奏明快。时而骈散兼行,长短急徐,错落有致,显得文气走动,通达流畅。总之,《阿房宫赋》文辞华美,想象丰富,气势宏伟,既有激情,又蕴深意,令人感动,发人深思,堪称“文人之赋”。

六、作业

1.完成导学案之训练案。

2.学以致用,调动自己知识储备,可引用名人名言,可运用形象比喻等手法,模拟杜牧身份加以劝说。——爱民与节俭(周五的写作训练课上完成)。

3.查阅网络和图书馆资料,比较阅读《阿房宫赋》《过秦论》,发现两篇文章有哪些相同点、不同点,再分别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点评《过秦论》和《阿房宫赋》。

【板书设计】

奢——亡——鉴

【教后反思】

整个教学中由“赏结构”“品语言”“作评价”三个审美环节构成。三个环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整体—局部—整体,避免了语文教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法。再有,教学中还有意安排了三次诵读:默读、轻声读、比较默读,三次诵读分别穿插在三个教学环节之中,每次诵读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陶醉,在诵读中作出理性的评判。在整个审美活动中,不但可以充分发挥“鉴赏主体”的个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