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语言特点
散文语言的特点

一、要点梳理(一)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1.用词角度散文写作时,作者会选用很多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来加强表达效果。
例如《荷塘月色》中,文章运用了许多叠词,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形成一种舒缓的音韵美。
如“脉脉”的流水、“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富有韵味,同时也与文章朦胧淡雅的意境相吻合。
文章用词准确生动。
如,一个“泻”字与修饰语“静静地”,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绝无声响的特点,创造出幽静朦胧的意境。
2.遣词造句:整句和散句整句是指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形式整齐,声音和谐,节奏鲜明,具有加强语势、强调语义的作用,适于表达丰富的感情,给人以深刻、强烈的印象。
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等都属于整句。
散句是指结构相异、长短不一、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散句的特点是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整句、散句各有长处,散句适于叙述说明,整句长于抒情。
整散结合,句式灵活,使感情的抒写徐缓激越,张弛有致。
例如《回忆鲁迅先生》作者通过文字和句式的参差错落,长短交错,排比、对偶等修辞的合理运用,使得文字张弛有度,缓急更迭,大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再如《老王》一文中作者用语平淡有味,多用短句,但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感情。
如:“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3.各种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例如:《荷塘月色》中多出运用比喻、比拟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荷塘月色。
抓住事物的特征作比:将“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的荷花,比作“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用通感写荷花的清香,用“渺茫的歌声”作比;比拟手法的运用不仅使描绘对象更加形象生动,而且起到化静为动的神奇效果。
如“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将荷花仪态万千娇羞不已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4.语言风格优秀的散文语言都能做到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
散文语言特点[优质ppt]
![散文语言特点[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c228aa1b58fb770bf78a55a0.png)
• 这些语句朴素无华,亲切感人,从中可以体会出 作者对当时印象的深刻核对当时的怀念,朴素的 语言将作者的感情全部展现出来
语言含蓄美
• 此类语言含义丰富深刻,又富有哲理,细细品味, 可得到极大启迪
• (二) 看“句子” • 1. 从整句、散句的角度看 • 2. 从修辞的角度看 • (三)看语言的风格 • 常见散文的语言风格: • 豪迈雄奇、 沉郁顿挫、 本色平实、朴素无华、朴
素自然、清新自然、清新隽永
• 清新明丽、 明白晓畅、 华美绚丽、婉约细腻、委 婉含蓄、幽默俏皮
• 语含讥讽、 笔调婉约、 简练生动、生动形象……
音乐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朱自清《绿》中用叠词构句,如:“花花的声 音”,“湿湿的黑边”,“微微的云”,“油油 的绿意”等,有的用排比句“她松松地皱着”, “轻轻的摆弄着”,有字数参差错落的长短句 “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 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 这些语言节奏明快,音节和谐,读来琅琅上口, 富有韵律,细细品味,能给人音乐美的享受
散文语言特点
什么是散文?
•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 灵活的文学样式。描写见闻、表达感悟, 是就散文的内容而言;自由灵活,是就散 文的形式而言。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 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描述与感悟, 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 式。
散文语言特点
• 散中见整,清新自然。散文的语言具有朴 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它不刻意 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 蕴。而且,散文的语言经过情感的陶冶、 锻炼,又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
散文的语言特点

散文的语言特点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特点:散中见整,清新自然。
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章是作者思想认识水平和人格修养的体现。
不同的作者,生活在各自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各人的先天禀赋有别,后天阅历不同,因此才识、性情、气质就有高低、深浅、刚柔、雅俗、文野、曲直等等区别。
写出来的文章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
语言表达的特色,就是这种风格特点的一个重要标志。
例如,同是现代散文,鲁迅的深沉洗练,茅盾的沉稳劲健,朱自清的温静典雅,叶绍钧的质朴练达,孙犁、老舍的清新明快,林语堂的闲适从容,钱钟书的幽默旷达,徐志摩的浓丽华美……风格各异,异彩纷呈。
阅读中辨析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揣摩不同的语言风格,品味其中的意蕴,那是一种美的享受。
散文,有的重在叙事,有的重在抒情,有的重在议论。
散文作者通常把本意情感作了艺术化的处理才形成含蓄美。
往往通过以下手法来实现:一是托物言情,借物言志;二是寓情于景,景之神乃作者之情;三是虚实相生,借助设想、想象,曲折地表达好恶与爱憎;四是运用象征或调动多种修辞手法将真意婉转而出。
因此,我们在阅读鉴赏散文时,应该把握好这四个方面。
分析散文的语言散文语言优美、畅达,富有节奏,同时也凝炼、干净、富有哲理。
因此,阅读散文时,就要认真分析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炼、畅达的特色,从而在形式上对散文加以赏析。
例如阅读朱自清的《春》一文,我们可以从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美妙佳句中感受到桃花的火爆热闹、杏花的如霞似锦、梨花的素淡皎洁,领略到由浓到淡的色彩变化过程。
汪曾祺曾经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
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宗璞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散文是现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以平实朴素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性。
那么,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是什么呢?下面就来探究一下。
一、散文的特点1. 流畅自然散文是自由的,没有固定的韵律和形式,因此,其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非常自然、流畅,自由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不受形式和结构的约束。
2. 真实感人散文的主体是人的心灵,作者把深入了解人的内心后的真实感悟,表达出来的情感非常真实、感人。
例如,鲁迅的《故乡》和韩愈的《师说》等都是非常著名的散文作品,他们的文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情感。
3. 文字精炼散文是文字的艺术,要有文字的精炼和语言的优美。
好的散文作品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语言,在情感和思想上击中读者的内心。
例如,钱钟书的《围城》就是一部极为出色的散文小说。
4. 追求自由散文是追求自由的艺术,它有一种写作风格,不拘泥于形式和条条框框,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席慕蓉的《被雨包围的城市》和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等都是比较好的现代散文作品。
二、散文的写作技巧1. 抓住点滴细节散文是要表现生活和情感的,因此,作者需要用心去观察生活,抓住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例如,这个季节的花开得正艳,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作者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悟。
2. 抒发情感散文是情感的艺术,所以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打动读者的内心。
例如,当作者遇到困难时,可以用生活中的情感细节来表达内心的疲惫,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文章的情感。
3. 塑造形象散文写作中,塑造形象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形象是读者认识和感受散文作品的关键。
因此,作者应该通过描写形象来引导读者,把读者带入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世界。
例如,描写人物的生活细节,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
4. 保持朴素散文写作的另一个重要技巧就是保持文章的朴素,表达思想和情感没有必要用太高大上的文字和花哨的句式,只要平实地表达,就能够把最真实的感悟和思想展现出来。
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散文是一种以自由形式叙述事物、表达思想、描绘环境和展示情感的文学形式。
它在文字表达上相对随意,注重个人感受和观点的表达,不受严格的诗歌韵律或戏剧结构限制。
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是每个作家都需学习和掌握的重要内容。
一、散文的特点:1. 通俗自由:相比于其他文体,散文的语言更加通俗和自由。
作者可以采用普通白话或者具有个人风格的语言,不必受到过多的规范束缚。
此外,散文的表达方式也更加灵活,可以采用描写、议论、叙述等手法,以更好地展示思想和情感。
2. 真实感和生活性:散文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和反映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
散文作品通常以真实的经历和感受为基础,力图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共鸣。
3. 内容广泛多样:散文可以涉及各种主题和内容,如自然景观、人物描写、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等等。
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经验选择适合的题材,从而创作出风格各异的散文作品。
二、散文的写作技巧:1. 真实感和细节描写:散文作为一种表达作者真实感受的文体,要求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注重真实感和细节描写。
通过描绘具体的人物、场景和事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身临其境的情感和细腻观察的能力。
2. 文字优美和句式灵活:散文的语言应该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作者可以通过运用优美的词语和灵活的句式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
同时,语言的运用也应符合文章整体的节奏和氛围,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流连忘返。
3. 主题明确和观点独特:散文的写作要注重思想性和独特性。
作者应该明确文中的主题,并通过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思考来加以阐述。
这样做不仅可以使作品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还可以激发读者对于问题的思考。
4. 结构合理和逻辑性强:虽然散文对写作形式相对自由,但是在整个结构上还是需要合理安排。
作者可以采用并列、对比、因果等手法进行内容的组织,使作品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和层次感。
5. 情感抒发和感染读者:散文要求作者将自己的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并通过作品影响读者的情感。
散文的语言特色答题角度

散文的语言特色答题角度
散文的语言特色是多样的,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答题:
1. 简洁自然:散文的语言追求简洁明了,避免繁复累赘。
它接近口语,表达自然流畅,让读者感到亲切和轻松。
2. 形象生动:散文语言注重形象性,通过具体、直观的描述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
3. 抒情性强:散文往往包含作者的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语言充满诗意,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4. 富有节奏和韵律:散文的语言讲究节奏感和韵律美,通过句子的长短搭配、停顿和重复等手法,形成音乐般的效果。
5. 精炼有力:散文的语言经过精心雕琢,每个词都选得恰到好处,既准确又有力,能够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意图。
6. 含蓄蕴藉:散文的语言往往不直露其意,而是通过暗示、象征等方式,让读者在品味中发现更深层次的意义。
7. 个性化特征:每位散文作者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这种个性化
的特征使得散文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
8. 文化内涵丰富:散文的语言常常融入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增加了文本的文化厚度和教育意义。
在分析散文的语言特色时,可以从上述角度入手,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深入探讨作者如何通过语言的运用来构建意境、传达情感、表现主题等。
散文的主要特点

散文的主要特点一、散文特点概述1、形式自由不受格律约束结构灵活多样篇幅长短不拘2、内容广泛涵盖生活万象抒发个人情感探讨哲理问题描绘自然风光记录社会现象3、语言优美运用丰富的词汇讲究修辞艺术展现独特的语言风格4、真情实感源自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情感真挚动人能引起读者共鸣二、形式自由的具体体现11 结构自由散文可以根据作者的思路和表达需要自由组织篇章结构,无需遵循固定的模式。
可以采用线性叙事、倒叙、插叙等多种叙述方式,使文章富有变化。
段落划分灵活,没有严格的规定,根据内容的转折和推进自然分段。
111 文体多样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哲理散文、游记散文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
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目的和题材选择合适的文体,充分发挥创造力。
112 篇幅长短不限短则几百字,如精悍的小品文,能够在有限的篇幅内传达深刻的思想或情感。
长则数万字,如长篇散文,能够详尽地叙述复杂的故事或深入探讨某个主题。
三、内容广泛的详细解读12 生活万象皆可入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如一顿美食、一次聚会等,都能成为散文的素材。
工作中的经历、挫折与成就,反映出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成长。
家庭中的亲情、矛盾与温暖,展现人性的复杂和情感的纠葛。
121 个人情感的抒发欢乐、悲伤、愤怒、思念等各种情绪都可以在散文中得以宣泄。
作者通过文字表达内心的感受,让读者走进其内心世界。
122 哲理的探讨对人生意义、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等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
以散文的形式传达深刻的见解,启发读者的思维。
123 自然风光的描绘山川湖泊、花草树木、四季更替等自然景观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
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124 社会现象的记录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教育、医疗、环保等。
反映社会的进步与不足,引发公众的关注和思考。
四、语言优美的表现形式13 丰富的词汇运用作者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词汇,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运用近义词、反义词、成语、俗语等,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散文的典型特点

散文的典型特点
散文的典型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形散神聚:散文的题材不受限制,结构也比较自由。
从内容上看,它既可以表现生活中的重大题材,也可以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
形式上可以叙述、描写、议论或抒情,但最终要归结到表现作者的思想或情感上,即所谓的“形散神聚”。
语言优美:散文的语言通常比较优美,讲究文采和韵律,追求意境和情趣。
在表达上,散文常常运用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夸张、借代等,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表达灵活:与小说和诗歌不同,散文的表达方式更加灵活。
它可以记叙、描写、议论或抒情,而且不受时间、空间和表达方式的限制。
散文的表达方式可以根据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需要进行选择,更加贴近生活。
富有哲理:好的散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悟。
它所表达的思想和哲理能够深入人心,给人以启示和感悟。
情感真挚:散文注重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心境,情感真挚是散文的重要特点之一。
作者通过文字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传达给读者,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以上是散文的一些典型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散文成为一种具有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的文体,能够深入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散文的概念和特点

散文的概念和特点
散文是一种抒发情感、写景抒情、体现思想感悟的文学体裁。
它以其质朴而深情的语言、天赋的心理洞察力以及丰富细腻的文字色彩,使文章以弥漫阳光般的内涵照耀着读者的心灵。
一、特点:
1. 语言质朴,抒发情感深切,表达心理洞察力强;
2. 文字有着深邃而富于文采的内涵;
3. 藉由细腻的文笔,描述芬芳的景致;
4. 通过散文,不仅可以表达大自然的美,也可以表达社会生活的真实及个人情感。
二、特色:
1. 开门见山:散文简洁、简练,从第一句就迅速引出主题,吸引住读者;
2. 内涵密集:散文用相对简短的文字表达深刻而丰富的情感,节奏优美自然;
3. 形象生动:在散文里,通过比喻、拟人等文字手法,可以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形象,增添表达的内涵;
4. 小品的精髓:散文的特点之一,就是短小精悍,让人受益匪浅;
5. 心理洞察:不经意间,往往一句话就洞察到心底最深处,时时使读者反思其自身情感,让散文变得别致。
散文是“心灵之窗”,它有着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可以唤起读者内心深处极为质朴而优雅的情感和思想。
如果当你遇到困境无法解决时,不妨用泛音文字思考一下,它会帮助你自我意识,从而对社会有一种觉醒。
未来的散文,更多的需要更新的思想,才能让它活在我们生活中,给我们带来生活的理解和真知灼见。
散文语言特点

• 这几句话运用象征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在抗日战 争时期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对中国人民的胜利仍 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用细腻的文笔含蓄深沉的 表达了真挚的感情和思想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碧绿的菜畦,光滑 的石井栏,光滑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在 树叶上长吟的鸣蝉,才天上偿命的黄蜂。。。”
• 这些语句朴素无华,亲切感人,从中可以体会出 作者对当时印象的深刻核对当时的怀念,朴素的 语言将作者的感情全部展现出来
7
语言含蓄美
• 此类语言含义丰富深刻,又富有哲理,细细品味, 可得到极大启迪
8
音乐美
• 朱自清《绿》中用叠词构句,如:“花花的声 音”,“湿湿的黑边”,“微微的云”,“油油 的绿意”等,有的用排比句“她松松地皱着”, “轻轻的摆弄着”,有字数参差错落的长短句 “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 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 这些语言节奏明快,音节和谐,读来琅琅上口, 富有韵律,细细品味,能给人音乐美的享受
12
有人说散文是“将作者思索体验的世界,只 暗示于细心的注意深微的读者们”,这既 道出了散文创作的特点,又道出了散文欣 赏的特点,
理解散文时,应仔细品味语言,抓住关键字, 慢慢品读,从中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13
9
散文语言的绘画美
• 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体验,用 那灵动的“丹青”妙手,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文章尽管写的是月色下的荷塘,但我们仍然从中感受到了 荷叶油油的绿意,荷花那像“明珠”“星星”一样的光泽, 尤其是“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将月光的质 感传神地表现出来。正是对光与色的敏感,使朱自清描绘 出月下荷塘光影和谐、浓淡相宜、疏密有致的迷人画卷。 致入微地观察体验,用那灵动的“丹青”妙手,为我们描 绘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文章尽管写的是月色下的荷塘, 但我们仍然从中感受到了荷叶油油的绿意,荷花那像“明 珠”“星星”一样的光泽,尤其是“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 中洗过一样”,将月光的质感传神地表现出来。正是对光 与色的敏感,使朱自清描绘出月下荷塘光影和谐、浓淡相 宜、疏密有致的迷人画卷。
散文的语言特点

散文的语言特点散文是一种以散漫的笔触表达思想与感情的文学形式,它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由随性:散文的语言风格通常比较自由随性,不拘泥于传统的诗歌韵律和格律,也不受限于严格的逻辑结构。
散文的语言可以更加随意地流畅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维,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2. 生动形象:散文的语言追求生动形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景象和情感。
散文中经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 情感倾诉:散文是作者倾诉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因此语言中常常带有较多的主观色彩和情感色彩。
散文的语言可以更加贴近作者的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使读者能够共鸣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4. 抒情抒怀:散文的语言常常具有抒情抒怀的特点,通过真实、直接的表达方式表达作者的感受和思考。
散文的语言可以更加直接地传达作者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5. 文字游戏:散文中常常运用一些文字游戏,如谐音、反语、夸张等,以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这些文字游戏可以使散文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6. 叙述性强:散文的语言通常较为叙述性强,以叙述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散文的语言可以更加详细地描述事物的细节和变化,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散文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7. 反思思辨:散文的语言通常带有一定的思辨性,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作者对现实、人生、人性等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散文的语言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问题的本质和内涵,引发读者对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散文的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自由随性、生动形象、情感倾诉、抒情抒怀、文字游戏、叙述性强、反思思辨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散文的语言更加自由灵活、真实生动,并能够深入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散文的概念特点

散文的概念特点散文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与诗歌和戏剧一样,是文学的三大体裁之一。
散文的概念和特点是指散文的定义和其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区别之处。
下面将详细解释散文的概念和特点。
1. 散文的概念:散文是一种以平实、真实的语言文字表达个人对于人生、自然、社会等问题的思想感情的文学形式。
散文通常是以故事、议论、抒情等方式展现,反映了作者对所描绘的事物的真实观感和思考。
2. 散文的特点:2.1. 语言通俗简洁:散文的语言表达通常比较直接易懂,不需要使用复杂的修辞手法和词汇,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接受。
2.2. 自由灵活:散文的写作形式非常灵活,没有严格的格律和结构要求,可以根据作者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故事情节或议论观点。
2.3. 描述性强:散文通常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表达来展现真实的情景和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感受和共鸣。
2.4. 易于表达情感:散文是表达作者个人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作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感知和体验来表达对人生、自然、社会等问题的独特见解和情感态度。
2.5. 主题广泛:散文的主题可以涉及生活琐事、家庭、友情、爱情、社会问题等各个方面,没有严格的限制,能够展现丰富多样的内容。
2.6. 探究哲理:部分散文作品会通过一些哲思和深度思考来探讨人生的意义、存在的价值和社会的问题,使读者对生活和社会有更深入的思考。
2.7. 强调真实性:与虚构的小说和戏剧不同,散文强调真实性和现实感,基于作者的真实体验和思考,旨在通过真实的描绘和真实的情感触动读者。
3. 散文的分类:3.1. 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真挚感情为主要目的,表达对人生、自然、爱情等的感受和思考,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3.2. 议论散文:主要是通过观点陈述和论证来表达作者对社会或其他问题的看法,如方志敏的《湘江评论》。
3.3. 游记散文:以旅行为背景,通过对景物、风土人情的描写,展现旅行者的所见所感,如朱自清的《背影》。
3.4. 传记散文:以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为基础,通过对人物成长、生活经历的描写,展现人物形象和性格,如鲁迅的《朝花夕拾》。
散文的特点及欣赏方法

散文的特点及欣赏方法散文是一种以平实文字表达作者感情、思想和情节的文学形式。
它的特点在于表达自由、语言简练、内容多样化,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作者的情感和思维。
以下是散文的特点及欣赏方法的相关论述。
一、散文的特点1.自由表达:相比于其他文学形式,散文更加注重作者对自己情感和思考的真实表达。
散文没有严格的格式和要求,作者在写作中可以自由运用各种手法和语言风格,使作品更有个性和独特性。
2.语言简练:散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为特点。
作者通过准确的词语和简练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情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内容多样化:散文的题材非常广泛,涵盖人物、生活、自然、社会等各个方面。
它可以是一种写景的描写,也可以是对于人物命运的思考,或是对于社会现象的批判。
无论是哲理抒情还是实际生活,都可以成为散文的表达对象。
二、欣赏散文的方法1.深入理解主题:在阅读散文时,重要的是要把握其中的主题和思想。
通观全文,挖掘作者的意图和情感,理解作者通过文字所要传递的信息。
只有深入理解散文的主题,才能理解作者的用心与感受。
2.注重语言的细节:散文的语言是其特色之一,仔细欣赏和品味其中的语言细节,能够更好地领悟作者的表达能力。
注意作者在描写人物、景物或者思想时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和象征等,这些细节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感受。
3.追寻情感内涵:散文的特点是能够直接触动人的情感,通过作者的情感共鸣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欣赏散文时,要从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方式,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体会作品的内涵。
4.把握散文的结构:散文虽然没有严格的结构,但是也有其独特的篇章布局。
通读全文,注意散文的起承转合,理解散文中的转折点和结尾,体会散文的情节和情感变化。
掌握散文的结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总之,散文的特点在于自由表达、语言简练和内容多样化。
欣赏散文需要深入理解主题、注重语言细节、追寻情感内涵和把握散文的结构。
通过这些方法,读者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散文作品,并从中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和启发。
古代经典散文的审美特点

古代经典散文的审美特点导语: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既有其独特的审美特点,也承载着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
本文将从古代经典散文的语言特点、艺术特色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经典散文。
一、语言特点古代经典散文的语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文辞华丽:古代经典散文注重修辞的运用,善于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华丽而富有感染力。
2. 词藻丰富:古代经典散文选用的词汇丰富多样,包括古词、典故、古典修辞等,使文章更具文化底蕴和艺术美感。
3. 句式灵活:古代经典散文的句式灵活多变,既有长句的磅礴气势,又有短句的简洁明快,使文章更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二、艺术特色古代经典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情感表达:古代经典散文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感受,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2. 意境营造:古代经典散文善于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等来营造独特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 思想启迪:古代经典散文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通过对人生、社会、伦理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启发读者思考,引发共鸣。
三、文化内涵古代经典散文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文化:古代经典散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的描述和评价,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
2. 人文精神:古代经典散文强调人文精神,通过对人性、情感、道德等问题的思考,传递人文关怀和人类情感的共通性。
3. 传统价值观:古代经典散文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念,如孝道、忠诚、礼仪等,使读者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结语:古代经典散文以其独特的语言特点、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通过对古代经典散文的学习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课的学习,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古代经典散文的审美特点,提升自己的语文修养和审美能力。
散文的语言特点归纳

散文的语言特点归纳散文是一种以故事或观点为基础的文学形式,它使用了许多独特的语言特点来吸引读者并传达作者的意图。
以下是散文的一些常见语言特点的归纳:1. 抒情性:散文经常使用抒情语言,通过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感受来打动读者。
作者通过使用感情丰富的词汇、描写细腻的句子和音乐般的节奏,使散文充满情感色彩。
抒情性:散文经常使用抒情语言,通过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感受来打动读者。
作者通过使用感情丰富的词汇、描写细腻的句子和音乐般的节奏,使散文充满情感色彩。
2. 随笔性:散文通常以随笔的形式呈现,不受限于特定的结构或格式。
作者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倾诉自己的感受,这使得散文显得自然而真实。
随笔性:散文通常以随笔的形式呈现,不受限于特定的结构或格式。
作者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倾诉自己的感受,这使得散文显得自然而真实。
3. 寓意性:散文经常包含着深层寓意和象征意义。
作者通过隐喻、比喻和符号等修辞手法,将故事或观点与更广泛的主题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思考和启示。
寓意性:散文经常包含着深层寓意和象征意义。
作者通过隐喻、比喻和符号等修辞手法,将故事或观点与更广泛的主题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思考和启示。
4. 描写性:散文注重描写细节,通过生动的语言,给读者带来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上的体验。
作者往往以生动的方式描绘场景、人物和事件,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描写性:散文注重描写细节,通过生动的语言,给读者带来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上的体验。
作者往往以生动的方式描绘场景、人物和事件,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5. 语言优美:散文追求语言的美感和流畅性。
作者通过选择精确、优美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以及恰到好处的修辞表达,使散文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语言优美:散文追求语言的美感和流畅性。
作者通过选择精确、优美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以及恰到好处的修辞表达,使散文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总之,散文通过其抒情性、随笔性、寓意性、描写性和语言优美等特点,为读者带来了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现代散文的形式与语言特点

现代散文的形式与语言特点现代散文是一种以散文形式表达思想情感、抒发个人感受的文学体裁。
它通常以散文的自由灵活性结合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创造出既富有现代感又具有艺术性的作品。
现代散文在形式和语言特点上具有以下几个方面:1. 简洁明快的叙述风格现代散文主张简明扼要的叙述方式,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直击读者的内心。
它强调用简短的语句、精确的词汇表达深刻的思想,尽量减少修辞和虚饰,使读者能够迅速抓住文章的重点。
2. 真实生活的观察和描写现代散文注重对真实生活的观察和描写,倾向于反映现实社会中的人、事、物。
它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描摹,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展现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生命感知。
3. 主观情感的抒发和自我表达现代散文常常将个人的情感和感受融入其中,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作者的亲身经历等方式进行表达。
它允许作者在作品中主观地抒发情感,表达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并通过文字来与读者产生共鸣。
4. 自由灵活的写作结构现代散文常常采用自由灵活的写作结构,不受传统文体的限制。
它可以以故事、游记、随笔、评论等多种形式呈现,自由组织文章的结构,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具有更大的创作空间。
5. 技巧丰富的修辞手法尽管现代散文强调简约的表达方式,但仍然使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比如借助比喻、拟人、夸张、象征等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并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总的来说,现代散文以自由灵活的形式与简洁明了的语言特点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文学体裁。
它不仅反映了现实生活的真实,而且通过情感表达和思想探索,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共鸣和思考的空间。
背影的语言风格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简洁朴实:全篇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过多的修辞手法,语言简洁明了,朴实自然。
2. 感情真挚:作者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眷恋和感激之情,语言真挚感人,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3. 描写细腻:作者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细腻的描写,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父亲的形象和内心世界。
4. 富有感染力:整篇文章语言平实,但却充满了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总的来说,《背影》的语言风格简洁朴实、感情真挚、描写细腻、富有感染力,这些特点使得这篇散文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的语言特点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特点:散中见整,清新自然。
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章是作者思想认识水平和人格修养的体现。
不同的作者,生活在各自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各人的先天禀赋有别,后天阅历不同,因此才识、性情、气质就有高低、深浅、刚柔、雅俗、文野、曲直等等区别。
写出来的文章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
语言表达的特色,就是这种风格特点的一个重要标志。
例如,同是现代散文,鲁迅的深沉洗练,茅盾的沉稳劲健,朱自清的温静典雅,叶绍钧的质朴练达,孙犁、老舍的清新明快,林语堂的闲适从容,钱钟书的幽默旷达,徐志摩的浓丽华美……风格各异,异彩纷呈。
阅读中辨析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揣摩不同的语言风格,品味其中的意蕴,那是一种美的享受。
散文,有的重在叙事,有的重在抒情,有的重在议论。
散文作者通常把本意情感作了艺术化的处理才形成含蓄美。
往往通过以下手法来实现:一是托物言情,借物言志;二是寓情于景,景之神乃作者之情;三是虚实相生,借助设想、想象,曲折地表达好恶与爱憎;四是运用象征或调动多种修辞手法将真意婉转而出。
因此,我们在阅读鉴赏散文时,应该把握好这四个方面。
分析散文的语言散文语言优美、畅达,富有节奏,同时也凝炼、干净、富有哲理。
因此,阅读散文时,就要认真分析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炼、畅达的特色,从而在形式上对散文加以赏析。
例如阅读朱自清的《春》一文,我们可以从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美妙佳句中感受到桃花的火爆热闹、杏花的如霞似锦、梨花的素淡皎洁,领略到由浓到淡的色彩变化过程。
汪曾祺曾经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
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宗璞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
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史铁生散文的语言融客观性?抒情性和思辨性为一炉,形成了寓深远于朴素,寄激情于从容,含关怀于幽默,蓄智慧于认真的总体风格。
1、坦诚而慧达的剖白史铁生在平凡的语词中,寄予了慧达的内涵,并且感情细腻,文字细腻,表述细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己的省悟过程,显得自然?朴实,情理并茂。
史铁生的散文是心语的直接流动,不是摆出庄重面孔的训导者,也不是高居于上的思悟者,更不是争强好胜的辩论者。
他散文的语言是心曲的叹唱,情感上毫无做作之态和粉饰之意,坦诚而又意蕴深刻,在与人交流的同时,又自然地以其慧达启人心性。
2、亲切而凝重的倾诉史铁生散文的语言从自己的亲历体验和人们普遍的所思所感出发,用语平易,选象通俗,却贴切自然,恰切地表现了精辟的内涵;语气亲切,而又有凝重之意。
《好运设计》的开头作者写到:“要是今生遗憾太多,在背运的当儿,尤其在背运之后情绪渐渐平静了或麻木了,你独自呆一会儿,抽支烟,不妨想一想来世。
你不妨随心所欲地设想一下(甚至是设计一下)自己的来世。
你不妨试试。
”3、严谨而悖向的幽默史铁生的散文倾向于探索人生哲理,它的语言相对严谨,文中却又不乏时来的幽默?诙谐,并且文中多以具象喻理示情,寄寓哲思,语言便形象而又促人反省和思悟。
史铁生散文的用语虽不像专业论文那样严密,但他认真执著的探求姿态又让其散文的语言确切?深刻,显现了严谨之风,如对心灵与大脑?观点与立场?喜欢与爱等关系的本质性表述,体现了他比较严谨的思辨性。
谷运龙的散文作品气势磅礴,潇洒自然,一气呵成,让读者也随着他的情绪时而崇拜、向往自然,时而对羌文化历史深沉愤慨;另一方面,他一唱三叹,一步一回首,低沉的调子,悲怆的氛围,一次次让我们去思考羌民族历史及我们生活的环境和人生。
典雅、灵动如诗般的语言是谷运龙先生散文的特色。
例如《家有半坑破烂鞋》的结尾中这样写道:“从那堆不同年代不同质地的破鞋中,我听见历史长河的哭泣浅唱。
那条路,那条故乡生活的路时而伸直入云时而弯曲入渊。
那堆破鞋聚积着父母夏日的酷暑冬日的严寒。
结晶着他们在那地头山林迈着万古单调而繁杂的步履的坚韧和刚毅……”。
这些文字始终给人以思考,给人以遐想,令人回味无穷。
朱自清是继冰心之后出现的另一位美文家。
他功力于语言的锤炼和讲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散文写得非常细致华美,有如我们传统的“工笔画”,创建了“绘画的美”,具有诗化之美。
三十年代,朱自清的散文风格发生了一些变化,就是在语言上更多地运用口语,使作品显得成熟自然。
他的散文以委婉细腻、诚挚平易的风格描述了他所经历的各种生活,接触的各种风物,娓娓而叙亲情、友情、爱情,精雕细刻青山、绿水、鲜花,抒情坦荡如砥,沁人肺腑,状物比喻丰美、形神俱至,令人耳目一新。
1、诗化美一是各种奇妙的比喻。
最为人称道的如《荷塘月色》里用“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比喻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以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来比喻荷塘上的“光与影”,用音乐美来比喻香的风和月光影,这种通感手法的运用是前无古人的。
二是独特的想象,为构造一美妙意境,作者有时真可谓煞费苦心。
如在《阿河》里描写优美的别墅周围环境这样写道:“这边沿岸一带,相间地栽着桃树和柳树,春来当有一番热闹的梦。
”三是语言的诗化和跳跃的节奏上。
如《匆匆》一文开头一段:“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作者用联翩而至的排比戛戛发问,感情之水如陂塘明渠,曲折明畅,让读者为之吸引、为之感染,而且通篇句子短促,大致押“e”韵,使全文声韵和谐,琅琅上口,通脱透明,惹人深思。
2、口语化作者着意用北京口语写成的代表作《给亡妇》中写道:“……你病重的时候最放不下的还是孩子。
病的只剩皮包骨头了,总不信自己不会好;老说“我死了,这一大群孩子可苦了”后来说送你回家,你想着可以看见迈儿和转子,也愿意;你万不想到会一走不返的。
……这种心语独白,感人肺腑。
当然,这与用朴素动人的北平话来负载绵总深厚的感情是分不开的。
3、朴实清新动词的出奇制胜、叠字叠词的大量运用,增加了散文活泼自然的韵味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如春风秋露,夏月冬雪,给人以无限自然清新的感觉;如叮咚的山泉,啭鸣的黄莺,余音缭绕,袅袅不绝;如冰山雪莲,长白人参,外表质朴,觅之而实难得。
秦牧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作家。
他的散文以内容广博,文笔细腻,情趣盎然,风格独特而饮誉文坛。
在他的散文中,人们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产生出一种感奋向上的精神。
这种以知识、情趣、思想三者结合而别具一格的特色,赢得了读者的热爱与赞美。
散文的语言特点这里说的散文,是狭义的散文,一般称作抒情散文;五四时期,曾有“美文”“小品文”和“随笔”之称;当代又有人称之为“艺术散文”。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
描写见闻、表达感悟,是就散文的内容而言;自由灵活,是就散文的形式而言。
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描述与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
先说内容。
作者不论是述说人生,还是描写自然,不论是说“自家事”,还是说“人家事”,无不从自我感悟出发。
这种感悟,既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特殊美质的发现,也是作者感情激荡、神思飞扬的心灵体验过程。
作者的感悟,是散文的思想感情、意味情趣的本源。
这种感悟的特点,首先是它体现着作者的个性。
也就是说.作者披襟剖心,真诚道白,让读者从文中见出作者本人的经历、个性、趣味、爱好、志向、学识、修养??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了济南暖冬日照下的地形地势、积雪的山、清明的水??作者是“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他传达给我们的是一个“外来人”“客居者”新鲜、独特、丰富的感受(或许这种感受是济南本地人习以为常的,以至于感受力“钝化”了)。
其次,作者的感悟包含或暗示着时代和社会的影响。
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来源于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体验。
因此,作者的感悟要保持个体的真实性,又不陷于个人心灵的“狭隘”圈子,而寻求与读者心灵的直接、广泛的沟通,以期获得读者的共鸣。
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描写作者一生中最难忘怀的一段生活,表现一个普通的日本教师对中国留学生的关爱,也写出了作者当时经历的一次重大的思想转折。
读者既能读出作者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异邦师长的深情,也能看到中国人作为弱国于民备受异族人的欺侮的悲惨现实。
再说形式。
散文通常写自然风物、社会风云的一角,写名士凡人的一些片段事迹,抒写一缕情思,传达某种趣味。
有人说散文姓“散”,“散”就是散淡散漫、自由灵活。
这种自由灵活,表现为在服从内容需要的前提下,写法不拘一格,任意起止,“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
我们读过鲁迅、朱自清、冰心的散文,它们无一不是精思巧构、自然顺畅而又奇妙独异之作。
因为作者对所写材料十分熟悉,胸有成竹,能够为散文设计出最佳的结构蓝图,同时又具有娴熟的表现技巧,能轻松自如地使那结构蓝图得以实现。
如细致探究,具体情况又各显不同。
就结构而言,千变万化,文无定法。
有的比较讲究章法,精心布局,形式显得缜密、谨严,读者很容易掌握其脉络、层次,如朱自清的《春》;有的只是围绕一个中心,牵住一条线索组织材料,控制思路,形式比较松散、自由,但脉络、层次也清晰可辨,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还有的只是抒写一种心境或情绪,错综变化,全凭主观感情的暗中控制,因而在形式上显得更加随意,似乎无迹可求,如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
就笔法而言,细小处落笔,诗意盎然。
散文作家的笔墨,总是在对人物事件的细微处、局部的精描细绘处见出精彩的。
如朱自清的《背影》抓住父亲背影这一细节大做文章,对父亲过铁道、上下月台买橘子的情景不厌其烦地写来。
正因为有这样的精描细绘,后面的“我的眼泪又来了”“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样的抒情语句才有出处,才落到实处。
又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写景抒怀,其中对“像一条瀑布”的“一片辉煌的淡紫色”藤萝景况描写细致生动,淋漓尽致,占据了大量篇幅,分外引人注目。
这些描写是抒情的起点或依托,是情思遐想得以飞动飘扬的缘由,是作者由小见大、悟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深刻哲理的基础。
有人说“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这诗意就从这种精描细绘中来。
就语言而言,散中见整,清新自然。
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
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而且,散文的语言经过情感的陶冶、锻炼,又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