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方案工程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保持方案工程设计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重水土保持措施,预防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合理规划施工方法,从而促进整个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标签:防洪工程;水土保持;设计

1 水土流失现状

工程所在地赤峰市总面积9.02万平方千米,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内政发[1999]62号)中属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项目区地形属于低山丘陵,地势平缓,植被类型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树木零星分布,土壤以草甸土、褐土为主。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和《内蒙古自治区土壤侵蚀图册》,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等情况进行分析确定,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风力侵蚀。侵蚀程度属轻度水力侵蚀、微度风力侵蚀。项目区土壤侵蚀现状详见表1。

1.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50433-2008)的规定,该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划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共计1753.27亩。

本工程的项目建设区包括:堤防工程区、管理区、施工生产区、取料场、施工道路等,面积共计1753.27亩。

直接影响区指项目建设活动可能对项目建设区以外其他区域造成水土流失及危害,其主要特点是由项目建设所诱发、可能(也可能不)加剧水土流失的范围,虽不属于征地范围,但建设单位应对其造成的水土流失负责防治,直接影响区面积约为49.41亩。

1.2 水土流失危害预测

本工程的建设,占用和损坏了地表植被,加剧了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工程建设需进行场地平整、土石方开挖等建设活动,使地表裸露、植被遭到破坏,失去其蓄水保土功能,土地抗蚀能力减弱,当受到雨点的打击、水流的冲刷或风力吹袭时,加速区域土壤侵蚀,增加了水土流失量。

2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与方案

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建设类一级标准。由于项目所在区域年降水量为338.0-451.1mm,考虑河道两岸水利、土壤条件较好,本项目的水土流失治理度、林草植被恢复率、

林草覆盖率不作调整。由于项目区土壤侵蚀为轻度,因此,将土壤流失控制比上调0.2,取1.0。

根据该工程各区域水土保持类型、特点等不同情况,防治重点和所采取的措施也有所不同。根据主体工程沿线不同的地形、地貌情况,按照工程施工布局与功能分区,新增水土流失类型、方式、危害程度及治理的难易程度,将工程建设区划分为堤防工程区、施工生产区、取料场及施工道路等四个水土保持防治分区。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总体布局,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防治结合,先拦后弃,注重与周边景观相协调。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有机相结合,分区进行防治措施总体布置。

堤防工程区:对清表土采取临时挡护措施,对施工作业面的扰动区域,除采取护坡工程和硬化工程外,还要采取绿化措施。

管理区:进行表土剥离和回填设计,绿化措施设计,对清表土采取临时挡护和苫盖措施。

施工生产区:施工平整时,对表土进行剥离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实行表土回填和撒播草籽的措施。

取料场:对清表土采取临时挡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对采坑进行绿化。

施工道路:施工结束后,采取植被恢复措施。

堤防工程外边坡采取种草措施,草种选择蒙古冰草、披碱草、紫花苜蓿等。为了植被恢复需要,对施工扰动区采取清表措施,清表厚度0.30cm。施工完毕后,及时把剥离的表层土回填,用于绿化。管理区内采取绿化美化措施设计,草树种选择云杉、樟子松、圆柏、馒头柳、新疆杨、国槐、丁香、榆叶梅、玫瑰、黄刺玫、珍珠、草熟禾等。剥离的表土进行挡护和苫盖设计。

表土清理由主体工程施工企业实施,可采用机械或人工作业。临时防护的土袋装填和拍实措施均需人工完成。施工场地清理采用机械作业,机械粗整,人工细整。禾本科牧草播种前需要进行去芒处理,然后再用农药拌种或用杀毒剂对种子进行丸衣化处理。牧草播种前松土、整平,播种深度2~3cm,稍镇压;雨季人工撒播,最晚不超过7月上旬;牧草缺苗时要及时补播。

3 水土保持监测

全面调查与重点监测相结合的原则,以监测地表扰动面积为中心,根据地表扰动类型确定水土流失量,以水土流失重点严重时段和部位为监测重点的原则,围绕水土保持六项防治目标开展监测的原则,定期调查和动态监测相结合的原则,监测点位要有代表性的原则,监测服务于施工的原则。

本项目属于建设类项目,根据《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利部水保[2009]187号),监测工作应在整个建设期内全过程开展监测,监测时段从主体工程施工准备开始至方案设计水平年结束,即2015年至2016年。

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建设项目监测时段应分为施工期和林草植被恢复期。根据工程所在区域的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确定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时段为工程建设期1年,植被恢复期3年。风蚀监测期主要安排在冬、春、秋季末,水蚀监测主要安排在雨季,每月各监测一次,每次大风、大雨后另增加监测次数。

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建设期水土保持重点监测区为堤防工程区和取料场,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部位布置监测点,同时设背景值监测。

根据本工程建设特性和水土流失防治特点,采用地面观测、调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土保持监测。

(1)水土流失因子、水土流失面积变化情况、水土流失程度变化情况、对周边地区造成的危害及趋势采用调查监测法。

(2)水土流失量监测采用定位观测法。

(3)植被覆盖度:采用选择测定典型样方的方法进行监测;每一样方重复三次。

(4)防护措施的效果及稳定性监测:采取实地定点测量法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5)扰动土地面积及再利用情况、林草措施的成活率、保存率、覆盖度等效益通过调查监测法进行。

4 结束语

在施工过程中须重视水土流失問题,并从设计着手,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赤峰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老哈河甸子渠首至大明桥防洪工程初步设计报告[R].

[2]GB 51018-2014.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