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引领课《好的故事》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时精读引领课
——《好的故事》+拓展文章《阿长和<山海经>》《风筝》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借助相关资料,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阅读策略。
2.举一反三,领略鲁迅散文中含蓄的表达、象征手法的妙处。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诵读
1.诵读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2.讨论:你觉得诗人仅仅是在讲述自己淋雨的经历吗?
3.出示词的背景: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苏轼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诗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4.交流:你从哪句诗中感受到诗人的旷达?
5.总结:像这样,把自己的情意潜藏在诗歌中,就使这首词拥有了含蓄之美。
(二)由“含蓄”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含蓄的散文诗——《好的故事》。
2.破题、解题:如果给你这个题目,你会写些什么?
3.浏览课文,交流:好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4.总结:《好的故事》却没有讲故事,你怎么理解?让我们来研讨文本,看看它到底写了什么?
(三)品读文本,借助资料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围绕核心问题,自读文本:
“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结合课文的内容说一说。
2.小组内交流。
3.比较阅读第五自然段与第七自然段,发现: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相同:都写的美丽的景象;不同之处:一段写的是现实中的美景;另一段写的是梦幻的想象中的美景。两段文字的关联:美丽,幽雅,有趣,令人向往)
①对比着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读出“美丽,幽雅,有趣”的感觉。
②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的背后藏着的是什么?作者是要用美丽的景象征什么?
(美的人,美的事,一切融合在美的故事里)
③总结:作者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到对美景的描述中去,这样这段话也拥有了含蓄之美。
④出示散文诗创作的时代背景:
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活较艰苦。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作者同广大人民一样,期望美好的未来尽快来到,故作此文寄以希望。
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说说自己再读这两段文字的感受。
4.结合相关资料,品读文章的结尾。
①过渡:读懂文字背后隐藏着的意思,这才有趣。再读一读这段写梦破碎的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②出示:我就要凝视它们……在昏沉的夜……
谈阅读初感。
③出示文后“阅读链接”,再谈自己对文章结尾的理解。
方法提示:学会从链接的文字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作者希望过这样美丽的生活,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但现实是“昏沉的夜”,没有“美的人和美的事”,所以只能在梦中看见……结合提取的信息,做出自己的理解。
师总结:愈是失去,愈觉其珍贵。在这“昏沉的夜”,作者把自己的寄托,运用象征手法融入进了美的景物中,发出强烈的呼唤。
5.总结学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时还需要借助于对文章背景的了解,借助于名家的解读,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我们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精神。
(四)学以致用,品味文章含蓄表达的美
1.出示《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一段文字:
长妈妈,已经说过……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2.默读,思考:你从这段文字的背后能读到什么?
3.出示“他山之石”:
作者在一开始便通过长妈妈“名称的由来”生动形象地交代了她的身世。她不仅没有姓氏,甚至名字都是顶替别人的,可见地位之卑微。但正是这地位卑微的长妈妈,身上却闪耀着质朴的人性光辉,这正是中国旧社会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缩影。
4.讨论:你理解作者花那么多的笔墨介绍长妈妈的身世以及自己、家人对她的态度的用意了吗?
其身世、身份愈加普通,愈能对比出其质朴的人性光辉之可贵。
5.快速浏览《风筝》一文,出示片段: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①质疑:结合这个故事,读着这段文字,你有什么疑惑吗?
②引导思考:已经被兄弟遗忘的一个“错误”,为什么会给作者这样的感触?
出示相关资料:
1925年,中国北方各省正处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之下,在意识形态上极力强化封建教育。1925年11月,段祺瑞政府的教育部通过了学校“读经”的决议,规定自初小四年级起必须读经。一些封建文人和买办知识分子紧相配合,高唱“尊孔读经”,竭力推行奴化教育。鲁迅的这篇文章,正是对这种不合理状况的揭露和批判。
结合背景资料,说说自己的理解:表面上,作者在自我反省;实则上,借助这篇文章揭露了封建的伦理道德和教育思想对儿童心灵的束缚和摧残。解剖自身,是为了呼唤解放儿童。
6.总结:含蓄有时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不便于把话讲得那么直白,便拐着弯儿说话;含蓄,更多的时候,让文学作品富有了一种别样的韵味,具有了独特的美。
三、板书设计
美的景
美的故事含蓄象征美的生活
美的人